生活中的数学作文800字:我是“小数”

时间:2022-11-25 19:36:04 作者:chilli 作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chill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生活中的数学作文800字:我是“小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生活中的数学作文800字:我是“小数”,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生活中的数学作文800字:我是“小数”

我的名字叫小数,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基本不认识我,三年级的小朋友们开始渐渐的认识我了。同学们和我相处还可以,因为我和大家才刚刚接触,或许是对我还不够了解,不是有一句话吗?无知者无畏。可到了四、五年级,我的境况就举步维艰喽。这不,四年级计算小数加减时,写竖式老师要求小数点对齐;五年级计算乘法时,写竖式我把小数点对齐了,老师说我站得不对,要我把末位对齐。

不但把我搞晕了,还害得同学们对我是满腹牢骚。我给大家计算增加了难度不说,自己也是晕乎乎的!正当我知道加减法和乘法是怎样站位时,又来了个除法,这回可不是什么对齐了,老师要我移动我小数点的位置,如果除数是小数,计算前要把小数扩大成整数,而被除数也跟着扩大相同的倍数。商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这下可麻烦了,同学们有的记住了,可没记住的计算就错了,真是把孩子们害苦了。

我不仅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增添了麻烦,还在生活中给人们添乱。有一天,我偷偷溜出校园,我想知道在大人们的眼里,我小数是怎样的待遇呢?我悄悄地来到大街上,见到王阿姨在市场上买了一把韭菜0.7千克,每千克2.5元。王阿姨应付1.75元,却给了一元八角,不是多给了吗?我正在纳闷,王阿姨说话了:“因为现在没有分这种货币,只好四舍五入了。”

我又走到蛋糕店,听见一位顾客在问老板:“用7.5克奶油做一个蛋糕,50克奶油最多可以加工多少个这样的蛋糕?”见老板一算帐说:“可以做6个”。我想:“不对呀,应该是6.66……个,按照四舍五入法应该可以做7个蛋糕才对呀?可怎么老板却说只能做6个呢?”老板继续说道:“尾数0.66……个不够一个,所以也就不好做了,要不顾客会告我偷工减料了。”“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只能去掉整数后面的尾数来计算蛋糕的个数。”

我遇到这样的情境,心想:真是拿我好说话,一会儿要什么四舍五入法,一会儿又什么去尾法。可倒霉的事还在后面呢。我还没离开蛋糕店,又看见幼儿园阿姨来买50个奶油蛋糕,要营业员每8个装一盒。我自己算了一下:“要6.25个盒子。按照四舍五入法、去尾法我想怎么也是个6个盒子呀,”可营业员说要用7个盒子,因为还有2个怎么也得用盒子装啊,这时得采用进一法,所以是7个盒子。看来,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呀!

同学们,只要你能够多观察多思考,我们就能成为好朋友,你也一定会越来越喜欢我!

作者:郑鑫

公众号:小学生原创

篇2:四年级数学《生活中小数》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小数》评课稿

本节课的内容非常丰富。《生活中的小数》,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小数与日常生活的这种联系,田老师通过课前介绍自己;让学生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课中采取情景对话的形式比身高、比体重等等。这些内容充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小数以及它的广泛应用。可以说,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趣味化。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带到了生活中去,又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回了课堂,因此也会进一步觉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很大,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达成。

优点:

1.能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师提出问题:按高矮顺序给小朋友排队,这些数据太乱了,怎么比呢?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能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小数,从身边的生活入手学习数学,学生比较感兴趣;

3.有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课堂上有学生分组讨论的活动;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回答的错误的地方,能够给予及时的纠正,并且强调不能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5、教师的教学功底扎实,教态自然。

在此,我提出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又说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指导建议。

不足:

1、教师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是由浅入深,根据课本上的例子,先讲解80厘米=米,再问1米45厘米呢?

2、教师在讲解练习的时候,是否应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在统一讲解,这个地方是不是讲的太急了?

建议: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是否能够将本次课要讲授的内容作一个小小的整理,是整堂课更具有条理性,这只是我个人的不成熟的建议。

篇3: 《生活中的小数》数学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小数》数学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新课标的一大领域。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试图挖掘教学中的潜在资源,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培养学生的生活应用意识。

一、课前收集,提高实践能力

事先我做了布置,让学生去收集生活中的两个数据,并能知道它们的含义。课中交流时,我发现很多还是直接从课本里找定价,要么是各自的身高,要么是零食的价格。可见,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肤浅,调查途径以及收集数据的范围狭窄。但我想,学生能亲自去调查,收集数据,让学生形成数学来自于生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目的已经达到。

二、课中呈现,感悟生活数学

课中,教师再呈现数据,让学生通过观察课本中的数据,并说说它们的实际含义,这里有质量、身高、成绩、体温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体现数字。然后,让学生说说“做一做”几个数的含义,直接地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并且体会到相同的小数在不同的情境中各具实际含义。学生汇报时,出现身高1.40米,我随机出现一支笔的价格是1.40元,问学生这两个1.40元的含义一样吗?学生自然能区别含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小数的不同含义,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实践操作,发展数学能力

在练习阶段,呈现练习十一第1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改正标错小数点的小数,进一步运用小数,体会小数的含义。然后,再让学生拿出语文书、数学书、科学书、音乐书、美术书,让学生找出他们的单价,并感悟各种课本的不同定价,而且也让学生比较小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4: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小数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小数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生活中的小数》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生活中的小数》教学反思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新课标的一大领域。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试图挖掘教学中的潜在资源,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培养学生的生活应用意识。

一、课前收集,提高实践能力

事先我做了布置,让学生去收集生活中的两个数据,并能知道它们的含义。课中交流时,我发现很多还是直接从课本里找定价,要么是各自的身高,要么是零食的价格。可见,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肤浅,调查途径以及收集数据的范围狭窄。但我想,学生能亲自去调查,收集数据,让学生形成数学来自于生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目的已经达到。

二、课中呈现,感悟生活数学

课中,教师再呈现数据,让学生通过观察课本中的数据,并说说它们的实际含义,这里有质量、身高、成绩、体温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体现数字。然后,让学生说说做一做几个数的含义,直接地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并且体会到相同的`小数在不同的情境中各具实际含义。学生汇报时,出现身高1.40米,我随机出现一支笔的价格是1.40元,问学生这两个1.40元的含义一样吗?学生自然能区别含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小数的不同含义,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实践操作,发展数学能力

在练习阶段,呈现练习十一第1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改正标错小数点的小数,进一步运用小数,体会小数的含义。然后,再让学生拿出语文书、数学书、科学书、音乐书、美术书,让学生找出他们的单价,并感悟各种课本的不同定价,而且也让学生比较小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5:小学数学四年级《生活中的小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建立了小数的概念,学习了小数性质以及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了复名数化成小数和复名数化成低级和高级单位单名数。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二、说教法

这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以“学生为主题,老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主要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观察、发现、应用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迁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学习。

2、注重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小数知识出发,紧密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

2、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进行高级与低级单位的名数互化。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

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教学难点: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时,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五、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体验小数

活动一:

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说给同学们听,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含义。(设计意图:希望学生能亲自去调查,收集数据,让学生去感受数学来自于生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更为后面对名数的认识积累一些具体的.例子。)

活动二:提出质疑1、请看黑板上的这些书,他们有什么特点?引出名数的概念。

质疑2、你能把这些数分为两类吗?引出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

活动三:加深理解,在小组内再举出一些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巩固对这些定义的认识和理解。

实现知识目标的第一点: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实现能力目标中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及概括能力。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活动一:给美少女排排队。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整理好,小组派代表汇报方法。通过活动,总结出高级单位的名数与低级单位的名数互相转化的方法;用高级单位的数换成低级单位的数就是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活动二:对对联

为了加深对高级与低级名数转化的理解,我还用对对联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出我出的上联是:高化低,乘进率,小数点,往右移,移几位,看进率。学生对出下联:低化高,除进率,小数点,向左移,移几位,看进率。

(三)、激趣练习巩固知识

第一个练习:我设计了改写姚明身高一题。这也是对刚刚学的知识的巩固,运用。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第二个练习:挑战生活的活动,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把物品的价格改正过来。这一环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练习,为学生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四)、拓展练习启迪思维

动物运动会。这道题把整节课的数学知识全面的运用了起来,是一道有思维含量的练习题。他能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深刻性。

总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突出“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的理念,全体学生在求知的全过程中,兴趣、情感、信念、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将随着有趣的课堂设计,会有着良好的发展。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小数

生活中的小数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

例1:例2:

135厘米=1.35米1.48米=148厘米

135÷100=1.351.48×100=148

乘进率,向左移

低级单位的名数←——————高级单位的名数

——————→

除进率,向右移

篇6:四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小数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小数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76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掌握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掌握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方法。

3、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把单名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纲

1、直接写出答案

410=答案

2。85100=答案

6。021000=答案

7。5100=答案

0。76100=答案

0。3741000=答案

4。210=答案

510=答案

0。3100=答案

4。04100=答案

00=答案

0。6100=答案

2、请你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

3、填空

2千克=( )克

3米=( )分米

4厘米=( )毫米

2米4厘米=( )厘米

二、新课引入

前几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也了解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天我们进一步了解、认识生活中的小数。(出示课题)生活中的小数

三、汇报交流

1、先看课件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上小数表示的意义

(1)运动会上老师为同学们记录了成绩:我的50米赛跑成绩是7。98秒。

(2)体育老师给大家测量体重:我的身高是1。35米。、我的体重是39。4千克。

(3)医生替小红量体温:你的体温是38。5℃,发烧了。

(4)面包的价格0。90元、火腿的价格2。85元、牛奶的价格5。98元。

篇7:生活中数学作文

周末,我和妈妈去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

菜场里的人真多!我和妈妈买完菜又来到了水果摊位。妈妈问:“核桃怎么卖?”老板爽快地说:“一斤12元。”“那给我来一斤吧”。斤是什么?我心里突然好奇起来。老板麻利地拿起包装袋,装了一些核桃放在秤上称了称,妈妈付了钱,随手就把袋子递给我。“好重啊!”我大声说。妈妈微笑道,“这些核桃大概是一斤多,你感受一下一斤的重量。”“一斤?”我疑惑地问道。“是的,一斤等于500克,一斤等于十两。”妈妈随即又问道,“那么一两等于多少克呢?”我想了想,一斤=500克=10两,10两=500克,那一两就是500÷10=50(克)吧。“50克!”我信心满满地回答。“对了!”妈妈边走边说,“妈妈买核桃花了15元,一斤核桃12元,那妈妈大概买了几斤几两?”我心理默默地计算了一下,“一斤三两吧?”“差不多,你真棒!”妈妈高兴地说。

回来的路上,妈妈又给我讲了两个关于“斤两”的成语。古代旧制,一斤等于16两,半斤就是八两,因此成语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斤衍生的寓意还有斤斤计较,形容过分计较琐细的小事或无足轻重的利害得失。听完之后,我顿时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不仅仅是数字的天堂,斤两本来是重量单位,但其中还隐含着人们在生活中的哲理,原来数学是这么有趣啊!

篇8:生活中数学作文

数学跟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相关,有的是在买东西的时候会用到计算,有的是我们家庭的电话号码、银行卡号码和身份证号码等等等等。总之,数学在生活中用处可多啦!

在电话中,数字被十分广泛地使用着。电话号码中还有许多的简单的号码,都可以帮你大忙:比如说110,在遇到杀人、抢劫、伤害,盗窃等都可以拨打此号来请求警察的帮助。还有120,在家里或路上,遇到突发的病情,就可以拨打此号寻求帮助,救护车就会火速赶到现场进行就诊和送去医院。再比如说119,在发生火灾等碰到无法处理的事时,就可以拨打此号,寻求消防队的救援。其实,生活中不仅仅只有电话与数字紧密相关。

在买菜的时候,大多数的时候都会出现有小数的情况。这时,有的卖家就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比如说你买的'菜要十九块五毛的话,卖家就会收你二十块。有的他就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你就得给他十九块五毛,不然你只能付给他比这钱数高的钱,让他找给你。找钱的时候,你还得自己也算一遍,不然他找错了钱,你还糊里糊涂的收下了。数字还会出现在一些重要的卡上出现许多数字。比如之前说到的银行卡,身份证等等。而且,它们的读法和其他的数字读法不同。是一个字一个字读。

总之,数字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篇9:生活中数学作文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妈妈去了超市买吃的。不一会儿,妈妈就拎着沉重的食物回来了。我定睛一看!有一个红色的袋子里装了两瓶玻璃瓶饮料。

喝完饮料后,我闲来无事,想用刚开学不久时,梁老师教我们计算在圆柱里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物体的体积=上升水的体积)来计算一下这个玻璃瓶的体积。于是,我先准备了一个圆形小盆子,直径大约是10厘米,高是8厘米。我往里面注入5厘米的水,再将玻璃瓶慢慢放进去。这时,水面上升了3厘米。于是,我计算上升水的体积:直径10除以2等于半径5,那么这个圆形小盆子底面积就是5乘5乘3.14乘3=235.5平方厘米。235.5乘3(高)=706.5立方厘米。我把想法告诉妈妈,妈妈想了想,说:“还有一种方法也可以测量玻璃瓶的体积!”妈妈将我之前用的圆形小盆子注满水,再将这个小盘子放进直径大概是20厘米的圆形大盆子中间。之后,妈妈将玻璃瓶小心翼翼的放进小盆子里,紧接着,小盆子里的水就溢出来了,大概有2厘米多一点。妈妈说:“你看,20除以2的平方乘以3.14再乘以2.2就等于它的体积690.8立方厘米啦,虽然和你的结果不同,但结果都在700上下。除了这个方法,还可以用一些不规则的物体来求它的体积。”

没想到求一个物体的体积,还有这么多方法。数学的力量真是不容小觑啊!

篇10:生活中数学作文

数学课上,我们都学过1×1=1,10×1=10,可是我就碰到过90×1=93,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年暑假,我去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就有了一次这样的经历:

7月15日早上8:30,我与金皓楠和程子昂一起来到活动地点——新街口宝庆银楼前广场。我们到时,看到很多小朋友挂着爱心活动绶带已开始活动了。“我们来晚了?”我有点急,仔细一看绶带上的字,噢,不是金陵晚报的,我心里有些安慰,同时心里又想“参加献爱心的活动的人可真多呀!”我们也是来献爱心的,是参加金陵晚报组织地“买一份报纸,献一份爱心”的活动。经过一些活动准备,活动开始了。记者告诉我们:“报纸不得少于1元一份”我们队员分头出发,都想第一个完成任务。我发挥自己能说会道的优势,不一会就卖掉了3份报纸。那些好心的叔叔、阿姨听说是献爱心的,立刻就买了我的报纸。很快我就卖完了10份报纸,第一个完成了任务。随后,我又帮其他队员卖了5份报纸。10:30不到,我们小队9名队员90份报纸不但顺利卖出,而且还超额完成了任务,我们共募得善款93元。

这就是我说的90×1=93的原因,因为南京的叔叔阿姨都有一颗善良美丽的爱心啊!是他们的善心帮助了贫困的孩子们,让祖国的花朵开放的更加鲜艳!

篇11:生活中数学作文

最近,我校开展了“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活动。经过反复思考,我发现这样一个数学问题:怎样才能算出一个不规则的茶壶能装水多少毫升? 茶壶的形状是不规则的,不好直接利用公式来计算它的容积,但我们可以将茶壶中装满水,再将水倒入一个规则的量杯中,这样,茶壶的容积不就可以利用公式计算出来了吗。

首先,我找来一个不规则的茶壶,将其倒满水;再将水滴水不漏地倒入一个规则的长8cm,宽5cm的长方体量杯中;然后,我再量出量杯中的水高,是16.5cm;最后,利用求长方体体积的公式便求出了这个不规则茶壶的容积了:8×5×16.5=660(立方厘米),合660毫升,也就是这个茶壶能装水660毫升。

这个问题,我还想出了另一个解决的方法:我们可以先称出1立方分米的水重多少千克,再称出装满水后的茶壶中水的重量,这样,同样可以算出不规则茶壶能装水多少毫升。 我先称出1立方分米的水重1千克,然后我又称出装满水的茶壶重0.895千克,空茶壶重0.238千克;用0.895-0.238=0.657(千克),就是装满水后的茶壶中水的重量。0.657÷1=0.657(立方分米),合657毫升,也就是这个茶壶能装水657毫升。

没想到这两种方法的误差这么小,我想这两种算法都是可行的吧。

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竟这么有意思。让我们在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掌握更多有益的知识。

篇12:四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小数》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小数》的教学反思

1、困惑和不足我认为《生活中的小数》这一课有点难教,我教完这一课,通过课堂作业和抽测反馈,发现部分学生把单位改写的结果搞错了。,我利用了近两节课的时间进行了一对一的专项辅导:了解他们的错因,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经过辅导发现他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单位间的进率模糊不清;二、分不清到底属于哪种转化:是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三、不能正确的移动小数点。其中第一类错误居多,后两类错误经过单独辅导大部分学生已经没有困难。与以往的错误相比,这次的错因并不是学生没有掌握方法,而是他们不会用方法,比如:分不清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针对这一情况,每出现一次错误我都要反复地问着同样的问题:哪个是高级单位的名数,哪个是低级单位的名数?大部分学生经过不断的提醒,都能顺利的找到方法,可问题还是不能解决,单位间的进率又会出错,致使错误不断。应该怎么教?

2、如何运用教学语言,培养学生的数感。

3、如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篇13:四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小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小数教学设计

第六课时 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目标

一、复习

1千米=( )米 1千克=( )克

1米=( )厘米 1吨=( )千克

1时=( )分 1分= ( )秒

1平方米= (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二、新课:

1、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说给小组同学听,找一组同学汇报他们收集的数据。

2、我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水果糖的质量是0.5千克

小明的身高是1.35米

小红体操得分是9.25分

小丽的体温是38.5度

3、像这样我们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把哪两部分合起来叫名数?你能举出一些名数的例子吗?

3分钟、7千米、6时15分、78平方米、4吨50千克

5米6分米 20平方厘米 9年 5千米60米

4、什么叫单名数?什么叫复名数?从刚才举出的`例子中你能找出哪些是单名数哪些是复名数吗?

5、小组活动:

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

80厘米、1米45厘米、0.95米、1.32米

又有米又有厘米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要想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可以把它们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

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

问:又有米又有厘米要想直接比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生:把它们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把它们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

6、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一进行改写

(1)教学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1)0.95米=( )厘米

你们会做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米等于100厘米,0.95米=0.95乘100厘米。可以直接把0.95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

1.32米=()厘米

是米这个单位大些还是厘米这个单位大些?我们把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而把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这道题就是把高级单位“米”作单位的名数改称低级单位“厘米”作单位的名数。

请同学们接着做一做:

3.7吨=( )千克 0.86平方米=( )平方分米

0.3千克=( )克 2.63千米 =( )米

怎样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呢?

小组讨论后,汇报(用高级单位量得的数去乘进率)

(2)教学低级单位的名数改称高级单位的名数。

80厘米=( )米

谁能说说你的想法?

(因为1米=100厘米,80厘米=80/100米)

用这种改写方法改写下面各题

9020千克=( )吨 7450米=( )千米

23分米=( )米 1350克=( )千克

像一想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用低级单位量的的数去除以进率)

能用这种方法解答1米45厘米是多少米吗?小组讨论一下?

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45厘米=0.45米,0.45米和1米合起来是1.45米 )

三、巩固练习

1、71页6题

2、( )分米=1.5米 ( )千克=4.08吨

510米=( )千米 516厘米=( )米

4700克=( )千克

3在括号里填上﹤﹥或﹦

3.61米( )362厘米 284克( )0.284千克

1480米( )1.5千米 532厘米( )5.3米

4、72页10题

生活中数学作文

我是生活的主角作文800字

生活中的数学二年级作文

生活中的数学50字作文

生活中的数字(数学)

生活中的浪花800字作文

生活中的感悟作文800字精选

初中生活是首歌作文800字

生活中的数学小学四年级作文

原来我是幸福作文800字作文范文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800字:我是“小数”(锦集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生活中的数学作文800字:我是“小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