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玉米作文400字

时间:2023-07-04 03:40:04 作者:羊角小面包 作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羊角小面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7篇剥玉米作文400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剥玉米作文400字,希望您能喜欢!

篇1:剥玉米作文400字

剥玉米作文400字

金秋十月,正是玉米丰收的时节。姥姥家有很多地,我和妈妈利用星期的时间去姥姥家帮忙剥玉米。

一路上,好一派丰收的景象。玉米秆挺直了腰板,向人们献上饱满的籽粒,微风吹来,掀起了一层层金色的波浪。真美!地里有许多人正在来回穿梭,忙着将玉米穗掰下来再运回家去。

到了姥姥家,姥姥、姥爷、舅舅正在忙着剥玉米。门前的空地上有好大一个玉米堆,足有一米多高,一个个玉米紧紧地挤在一起,有的横着身子躺在上面,有的竖起身子立着,还有的斜斜地倚靠在其它玉米身上。看着躺在上面的玉米那么神气,下面的有些不服气了,一摇身子,唿里倒嗵,上面的全掉了下来,像在滑滑梯一般。

我搬个凳子,开始帮忙。每个玉米都好像怕冷似的,穿了好几件衣服,裹得厚厚实实的`。我把它们的衣服一层一层剥开,全捋到一起,这时玉米就变成了爆炸式的发型,我再学着姥姥的样子,把这“头发”拔掉一半,只留下一个“小辫子”,以便上架。

干这个活还真不容易,我只剥了四五个就不行了,小手累得又红又疼,太费劲了。这时我发现了许多坏玉米,有的虫子还躲在玉米里正偷吃呢。我和哥哥就成立了一个“杀虫保卫战队”,专门捉害虫。我们发现了第一个虫子,死到临头了它还在吃,我们就对它用“火刑”。它疼得翻过来翻过去,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一直到最后被火化成灰。有的虫子我们还用了“绞刑”“水刑”,到现在我们的水牢里还关着一位犯人呢!

今天真快乐,我觉得很有收获。经过这次劳动体验,我深刻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农民伯伯受了多少累才能得到丰收,我以后一定要珍惜饭菜,绝不浪费粮食。

篇2:剥玉米

剥玉米

剥玉米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每当白露过后,我们全村人都会到田野里去收玉米。

玉米是用大型收割机来收获的`,玉米秸秆直接粉碎后平铺在地里,玉米就用三轮车运到各家的房前屋后。白天,一家人在外面忙,剥玉米是晚上的活儿。玉米棒子上的米粒密密实实,直接剥的话,要不了多长时间手就会生疼。父亲用一个锥子把玉米棒子凿出两条道便于我们剥。初秋的夜晚,月光如水,我坐在玉米堆里,一边听奶奶讲龙门阵,一边剥玉米。金黄饱满的玉米像珍珠,可是我剥不了多少,就开始打瞌睡了。

等玉米全部剥完后,再看看我们村,屋上树干上路上.一片片金黄色,真好看呀!

篇3:剥玉米

剥玉米750字

在我软磨硬泡下,奶奶倒空了她面前的盆子,开始和我比赛了。正当我比赛在兴头上时,爷爷过来了,他看到我们在比赛剥玉米,就低声对奶奶说:“让让孩子,让恬恬赢了比赛,这样她以后做事情就会对自己多一些信心!”奶奶听完后,剥玉米的速度就开始慢了下来,但是刚慢了一会,奶奶自言自语地说:“这样比怎么能行,孩子大了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没有人会让啊!”奶奶说着说着,剥玉米的'速度又快了起来。为了尽快赶上奶奶,我一刻不停的剥啊剥,手都流出血了,奶奶看了,心生怜爱,忍不住又慢了下了。也许奶奶寻思着应该锻炼一下我的吃亏耐劳的意志,咬咬牙继续用她的速度剥玉米。

比赛时间到了,奶奶剥的装满了一盆,我的剥只能装满一碗。但凭常识,我知道我是肯定会输的,但是就算是输,我也要看看自己的差距在那里。于是,我拿来一个大碗,分别量了奶奶和我剥的玉米粒,奶奶的装了整整四大碗,而我只有一碗。然后我心平气和地对奶奶说:“奶奶您赢了,您的速度是我的四倍呢!以后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和您一样能干!”

奶奶走过来,亲了亲我,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能这么想,就对了,这场比赛没有输赢,你也有自己的收获!”

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类似我和奶奶之间剥玉米的事情,但是要记住“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大家遇到像我这样的事情的话,千万不要赌气,也不要沮丧,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次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下次怎样可以克服、纠正这些问题。而不是闷在心里,要开心、快乐地去面对种种难题,克服所有的困难!

篇4:剥玉米作文

今天,我和奶奶一起剥玉米。剥了一会儿,我拿来两个盆,奶奶笑着说:“放两个盆,要和我比赛?”我说:“是啊!”奶奶说:“你不怕输了吗?”我答道:“只有和你比比,才能知道我的速度怎么样呀!”奶奶同意了。

开始比赛了,我立马地剥了起来。这时爷爷过来了,他看到我们在比赛剥玉米,就低下身子,对着奶奶的耳朵压低声音,说:“让让孩子,让凯伦赢了比赛,这样她以后做事情就会对自己多一些信心!”奶奶听完后,剥玉米的速度就开始慢了下来,但是刚慢了一会,奶奶就自言自语地说:“这样比怎么能行,孩子大了,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没有人会让啊!”奶奶说着说着,剥玉米的速度又快了起来。为了尽快赶上奶奶剥玉米的速度,我一刻不停地剥啊剥,一不小心,手被玉米叶割到了,都流出血了。奶奶看了,心生怜爱,忍不住又慢了下了。我说:“奶奶,你不用管我,你就拿出你自己的水平,要是让着我的话,我赢了也不会觉得开心的。”奶奶听了这番话,就继续用她的速度剥玉米。

比赛时间到了,奶奶剥了满满一盆玉米,我只剥了一小盆玉米。我知道这次比赛我输了,可我一点也没有感到难受,因为我不但明白了做事要靠实力,更从剥玉米这件事中感受到了爷爷奶奶的那份爱。

篇5:剥玉米作文

寒假,我去姥姥家玩,进了大门,看见院子里摆放着井井有条的玉米,像一个金色的地毯,黄灿灿的,姥姥坐在板凳上在剥玉米呢。

我对剥玉米充满了好奇心,一心想和姥姥一起剥。我从玉米堆里选了一根直溜的玉米,然后挨着姥姥坐在板凳上,学着姥姥的样子剥起来,我先在玉米上开了一条缝在剥,我左手拿着玉米,右手拿着改锥从玉米粒窄窄的缝隙中从上往下推,改锥却溜出了缝隙,从上向下空划了过去,于是我再次将改锥顶在玉米棒上,我使劲往下推,改锥在玉米上左右摇摆,突然,玉米猛的掉在了地上,改锥也摔倒了一边。

姥姥看到这幅情景说:你拿手搓吧。说着,姥姥拿起一穗玉米,左手向前搓,右手向后搓,玉米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很快姥姥就搓搓完了一穗玉米。我看着姥姥麻利的样子,我也拿起一穗玉米,两手反方向剥,谁知,一个玉米也没剥成,反而把手剥红了。姥姥过来想了一个办法,她拿起改锥在玉米穗上推出了一条缝,说:这下好剥了,你试试。我半信半疑,从空出的那条线开始搓,一会玉米粒成群成对的从玉米芯上滑了下来,不知不觉中,玉米穗就搓完了。

半天的时间一晃而过,我看到盆里盛满着满满的玉米粒,我真高兴。这次我知道了再简单的事情都要有方法,方法正确就事半功倍。

篇6:剥玉米作文

记得小时候的一天,我和奶奶一起剥玉米,当金黄色的玉米粒快铺满瓷盆时,我站起身,又拿了一个瓷盆,将那个瓷盆推到了奶奶面前。奶奶开玩笑地对我说:“放两个盆子,要和我比赛啊!”我说:“是啊!奶奶您真聪明!”奶奶说:“你不怕被我比输了吗?”我回答奶奶:“只有和您比比,才能知道我的速度怎么样呀!”

在我软磨硬泡下,奶奶倒空了她面前的盆子,开始和我比赛了。正当我比赛在兴头上时,爷爷过来了,他看到我们在比赛剥玉米,就低声对奶奶说:“让让孩子,让恬恬赢了比赛,这样她以后做事情就会对自己多一些信心!”奶奶听完后,剥玉米的速度就开始慢了下来,但是刚慢了一会,奶奶自言自语地说:“这样比怎么能行,孩子大了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没有人会让啊!”奶奶说着说着,剥玉米的速度又快了起来。为了尽快赶上奶奶,我一刻不停的剥啊剥,手都流出血了,奶奶看了,心生怜爱,忍不住又慢了下了。也许奶奶寻思着应该锻炼一下我的吃亏耐劳的意志,咬咬牙继续用她的速度剥玉米。

比赛时间到了,奶奶剥的装满了一盆,我的剥只能装满一碗。但凭常识,我知道我是肯定会输的',但是就算是输,我也要看看自己的差距在那里。于是,我拿来一个大碗,分别量了奶奶和我剥的玉米粒,奶奶的装了整整四大碗,而我只有一碗。然后我心平气和地对奶奶说:“奶奶您赢了,您的速度是我的四倍呢!以后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和您一样能干!”

奶奶走过来,亲了亲我,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能这么想,就对了,这场比赛没有输赢,你也有自己的收获!”

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类似我和奶奶之间剥玉米的事情,但是要记住“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大家遇到像我这样的事情的话,千万不要赌气,也不要沮丧,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次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下次怎样可以克服、纠正这些问题。而不是闷在心里,要开心、快乐地去面对种种难题,克服所有的困难!

篇7:剥玉米作文

今年夏天,我和妈妈回农村爷爷奶奶家过暑假。在这里,发生了好多新奇又有趣的事!尤其是那次剥玉米,让我记忆犹新。

一天下午,烈日当空。爷爷从仓库里把晒干的玉米棒拿出来倒在家门口,堆成了一座小山。接着,他拿出一把螺丝刀。我不知爷爷葫芦里卖的是啥药,就问了爷爷。他告诉我,他准备把玉米粒剥下来喂鸡。

看!爷爷先用螺丝刀在玉米棒上剥下几行玉米粒,然后一手抓住玉米棒,另一只手用力一扭,剩下的玉米粒就全掉下来了。我觉得很好玩,学着爷爷的样子,果然把玉米粒剥了下来。我拿来小板凳,开心地和爷爷剥起了玉米。

一个、两个、三个……剥了十来个玉米后,我就觉得腰酸背痛,手也红了,汗珠大颗大颗地往下掉。我停下来喝水的时候,看到爷爷还在埋头苦干,玉米棒也还剩下很多。我心想:人多力量大,如果多一点人帮爷爷剥玉米,他就不用那么辛苦了。于是我把妈妈喊来一起帮忙,我们继续剥了起来。

太阳快落山了,一座小山那么多的玉米棒终于被剥完了。我满头大汗,脖子僵硬,胳膊发酸,腿脚发麻,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站起来。看着夕阳下稻场上的玉米粒,就像铺满了金黄的珍珠,闪闪发亮!我突发奇想,用玉米粒尽情地作起画来。我挥舞着一根竹棍,作了幅《戴着珍珠耳环的少女》,还拍下来发到了朋友圈,并题名一一玉米粒作画!逗得爷爷奶奶开怀大笑!

这真是一个有意义又有趣的下午!

篇8:剥玉米作文

由于妹妹要在老家过十岁生日,所以我们大家一起去了泰州。

哇!这里遍地都是庄稼,芝麻、花生、玉米、白果、黄瓜、生菜……一排接着一排。听奶奶介绍,这些自家种的庄稼都是绿色产品。

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直奔庄稼地里看着一个个长势逗人的玉米,妹妹一闭眼,跑到地里摘了一个回来。妹妹小心翼翼地剥开玉米的“大外衣”。一个接一个的小籽籽冒了出来,玉米棒上的粒儿还没长出来呢。妹妹一楞,茫然的望着我。

小姨看见了,急忙气喘吁吁的赶来,看见了杨逸凡手中的玉米,不禁捧腹大笑。她说:“玉米有没有好摘,全靠看“胡须”的颜色。颜色越淡,就说明这个玉米没长好,颜色呈焦黑色,才可以采摘呀!”我们看着手上的玉米,笑了。

奶奶见我和杨逸凡那么急切的要剥玉米,急忙跑回家端来一盆玉米。我观察了一下成熟的玉米:头上戴着一顶小黑帽,身穿长长青绿连衣裙,可爱极了。

我认真地观察了这些玉米,选中了一个,便准备伸手去拿,杨逸凡抢先一步DD拿走了。我火冒三丈,只好重选了一个。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轻轻的剥开了玉米青绿的舞裙,露出了一层层洁白如光的玉齿。

太好了,今天我就可以吃到我自己亲自披挂上阵剥的玉米了!晚上,我一边吃玉米,一边想:原来,乡下的农村也可以学到不少植物的知识呀!

篇9:剥玉米作文

长假期间,我看到奶奶经常在剥玉米粒,便走过去说:“我也来剥吧。”“你,行吗?”奶奶问。我自信地回答道:“行!”说完我便干了起来。

我先把一排玉米粒剥掉后,再用手掌在玉米棒上使劲地搓,不一会儿,一根玉米棒很快被我“脱粒”完了。抬眼看了一下奶奶,她还没弄完一半呢,我不禁批评她:“奶奶,你干吗非要这么做呢,一会儿用螺丝刀戳,一会儿用玉米芯搓,烦不烦呀?看你那样真是既麻烦又迟慢,还是学我的吧,这样不是既快又方便。”

听了我的话,奶奶却笑着说:“我的小祖宗,你那方法虽好,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不信你等着瞧。”我听了却不以为然,继续用我的快捷方法为玉米脱粒。

一小时过去了,手底下已经堆起了“小山”似的玉米粒,再看一眼奶奶的,妈呀,竟还有一大堆玉米棒还没有剥呢。我不禁心里着急起来,便用力一搓,这一下可搓出麻烦来了,不仅弄断了玉米棒,还把手掌给弄疼了。抬起手一看,只见手掌处红红的,只差没蹭破皮。

奶奶见了心疼地说“歇歇吧,孩子。”然后又语重心长地说,“做事不能求急,本来怎么有路遥知马力这句话呢。再说手皮总没有螺丝刀硬吧。”听了奶奶的话,我心悦诚服地点点头。于是我仿照奶奶的方法,先用螺丝刀钻掉一排玉米粒,再用已剥掉玉米粒的玉米芯在玉米棒上搓,玉米粒整排整排地被碾压下来,速度一点不比原来的慢,而且也省力,不必像以前那样把手掌蹭得红红的。

吃一堑长一智,谁说不是,剥玉米中还真藏着学问呢。

篇10:剥玉米作文

一天,小娘带着我和妹妹去奶奶家玩。

到了奶奶家,我看到了一大堆玉米棒,堆满了小院。看着满满一院子黄黄胖胖的玉米,我们大家可高兴了。奶奶说:“这玉米我们要把玉米粒剥下来喂鸡,以后把鸡养得胖胖的,给你们俩吃啊!”我和妹妹自告奋勇地说:“奶奶,既然是给我们吃的,我们也要来剥。”奶奶说:“行!”说完,我们拿着小板凳,坐在玉米堆边。

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旁边拿起一个玉米棒剥了起来。我拿起玉米,像扭麻花一样扭来扭去,可玉米粒就是不肯下来,好像舍不得跟妈妈分开一样。我想应该是方法不对吧。我又像洗衣服一样,把玉米搓来搓去,结果玉米粒没落下一颗,倒把手给搓脱了皮。奶奶笑我们,叫我们看着她怎么做。只见奶奶一只手拿着玉米棒,竖斜着,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与手心配合着,用劲一搓,那玉米粒就“哗哗哗”地落了下来。奶奶说,也可以两个玉米棒对着,互相地搓,那样下来得更多,更快。

一大堆玉米都剥完了。虽然我和妹妹的手指有点酸痛,但是看着玉米粒安静地躺在篮子里,心里真是美滋滋的。

劳动让我收获了快乐,同时也让我懂得了亲情。

篇11:剥玉米作文

剥玉米作文

剥玉米

那天,我和妈妈来到姥姥家干活,刚进门,我非常惊讶,一院犹如小山般的玉米。

看老姥爷剥的非常轻松,很快,心想这还不简单,该我露一手的时间到了。我搬了一把椅子,像老姥爷那样剥了起来,可是这玉米好像认人似的,在我手中还玩不转哩!像千斤的石头一样,于是我向老姥爷请教:“老姥爷,您为什么剥那么快呢?”“你先用螺丝刀在玉米皮的中间挑开,把挑开的两大部分向反方向撕去,剥下来就可以了。”我照老姥爷说的做了,“嘿”真比以前快多了。我耐心练习,准备向老妈挑战。比赛开始,老妈以十八比十二的分数暂时领先,我不甘示弱,以三十比三十先后与老妈打成平手,老姥爷传给我的“真经”果然让我在短时间内超过老妈,一小时后,比赛结束,我以三百七十八比三百五十一的分数数胜利了。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姥姥问我累不累。我说不累。

因为心中不累就不会觉得累了。

剥玉米的小窍门

周末,我们一家来到了奶奶家。

一进奶奶家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满院金黄的玉米。我激动地围着那一大堆玉米转了好几圈。当看到一旁的篮子里有剥了一半的玉米时,我不由得对奶奶说:“奶奶,我可以帮您一起剥玉米吗?”奶奶看着我,高兴的说:“能!看来我的小闺女真的长大了!!!

我跑着去拿了一个篮子,捡了几个玉米,便剥了起来。开始,我找不到剥玉米的诀窍,不管我怎么使劲也剥不下来一颗。这时,我看见爸爸也在剥,便学着爸爸剥了起来。

妈妈看见了,笑笑说:“看我的!”说完,只见妈妈左手拿起一根玉米,右手拿起螺丝刀的刀尖对准玉米上的一竖排玉米粒,慢慢地用力“穿”下去。随着螺丝刀,刀尖往下移动,玉米粒纷纷落下来,留下了一条“小路”。然后,妈妈把玉米稍微转动了一下,间隔着的两排玉米又“穿”了下去。一根玉米不一会儿,就变成个“大花脸”。作文

看着这一切,我奇怪的问妈妈:“你这是在干什么?”妈妈把刚“加工”好的“大花脸”递给我说:“你试试!”

我接过,试着剥了一下,谁知,没费力就剥好了一个。用的时间比刚才剥的第一个要少一大半呢!作文

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说:“这真是一个好办法!”

妈妈说:“还有更好的办法呢。等玉米全干了,用玉米脱粒机来剥,这一堆玉米,用不了半个小时就剥完了。”

“是真的,那太棒了!”

不过我还是觉得手剥更有意思。于是,我和妈妈继续用“螺丝刀大法”来剥玉米。到了中午,我们已经剥了满满一篮了。虽然手有点痛,但是看着玉米粒安静的躺在篮子里,心里美滋滋的。

原来,剥玉米也有窍门啊!!

辅导老师陈丽

新区小学五

剥玉米的小窍门

剥玉米的小窍门

刘凌菲

新乡市新区小学

周末,我们一家来到了奶奶家。作文

一进奶奶家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满院金黄的玉米。我激动地围着那一大堆玉米转了好几圈。当看到一旁的篮子里有剥了一半的玉米时,我不由得对奶奶说:“奶奶,我可以帮您一起剥玉米吗?”奶奶看着我,高兴的说:“能!看来我的.小闺女真的长大了!!!

我跑着去拿了一个篮子,捡了几个玉米,便剥了起来。开始,我找不到剥玉米的诀窍,不管我怎么使劲也剥不下来一颗。这时,我看见爸爸也在剥,便学着爸爸剥了起来。作文

妈妈看见了,笑笑说:“看我的!”说完,只见妈妈左手拿起一根玉米,右手拿起螺丝刀的刀尖对准玉米上的一竖排玉米粒,慢慢地用力“穿”下去。随着螺丝刀,刀尖往下移动,玉米粒纷纷落下来,留下了一条“小路”。然后,妈妈把玉米稍微转动了一下,间隔着的两排玉米又“穿”了下去。一根玉米不一会儿,就变成个“大花脸”。

看着这一切,我奇怪的问妈妈:“你这是在干什么?”妈妈把刚“加工”好的“大花脸”递给我说:“你试试!”

我接过,试着剥了一下,谁知,没费力就剥好了一个。用的时间比刚才剥的第一个要少一大半呢!

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说:“这真是一个好办法!”

妈妈说:“还有更好的办法呢。等玉米全干了,用玉米脱粒机来剥,这一堆玉米,用不了半个小时就剥完了。”

“是真的,那太棒了!”

不过我还是觉得手剥更有意思。于是,我和妈妈继续用“螺丝刀大法”来剥玉米。到了中午,我们已经剥了满满一篮了。虽然手有点痛,但是看着玉米粒安静的躺在篮子里,心里美滋滋的。

原来,剥玉米也有窍门啊!!

辅导老师陈丽

外婆家的玉米地

外婆家有一片玉米地,每到秋天,玉米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你从远处看,它们就像士兵一样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走进它们,你会发现,每个玉米杆上大多数有两个玉米棒,玉米棒像一群捉迷藏的小孩子,躲在玉米叶里,不时的探出头来,好像窥探着小孩在嬉戏。

长不好的玉米棒是细的,可外婆家的玉米棒却是粗粗的,我两手才能抱住。剥玉米的时候,你会发现,玉米娃娃们的衣服可多了,一层又一层。剥完玉米皮,一个金灿灿的玉米就露出了脸,玉米粒金黄金黄的,像一颗颗小珍珠。

这时,外公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作文

玉米飘香

玉米飘香

天公不作美,又下起蒙蒙细雨来,淅淅沥沥的。雨落在地上,像丝竹的声音,幽怨舒缓。但这与不像是落在地上,而是落在我心里。天是灰的,我的心是沉的。站在窗台前望着连绵不断的雨水,我心情怨闷,真不知道放学后该怎样回去。

这雨不给人留任何希望,我抱怨起来,不知该冲回家,还是该继续等妈妈。一时,两个念头交错在一起,脑子里一片混乱,我用尽力气甩了甩头,又继续等了起来。

风,呼呼地吹着,雨淋湿了眼前的一切,风吹在脸上,凉凉的,我的心也凉了半截。看着别人陆陆续续地被家长接走,我不免有些失望。大概,妈妈不会来了吧。我这样想着,冲进了雨帘中。作文

豆大的雨点落在脸上,滑过,但瞬间又不见了。我真想搜肠刮肚地酝酿一句句可恶的话,好好说她一顿。

不知过了多久,温暖的家终于出现在面前,至于我怎么回来的,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心里充诉着委屈和愤怒,真想抓一个人痛打一顿。作文

进了家门,我才发现妈妈不在家,看来我误会她了。我开始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咔嚓”妈妈回来了,全身上下都湿透了,雨水不断地滴落在地上,妈妈走了过来,摸了摸我的头,轻声细语地说:“你最近老吵着要吃玉米,外公昨天打电话来让我去拿,谁知下起了大雨,也没多少,妈这就给你煮上。”那语气一派柔和。

说完,妈妈就麻利地剥玉米,洗玉米。我看到妈妈发梢上豆大的雨水顺着那苍白的脸颊不断往下淌,滴在脚上,又从那布满雨水的鞋上,流到妈妈脚旁的一摊水里。妈妈的眼神那么专注,仿佛是在完成一项伟大的使命。刹那间,我感觉到空气凝成一团,只听得见我激动的心跳声和妈妈的喘气声。

“吃吧,妈给你挑个大的!”玉米刚煮好,妈妈便挑了一个又嫩又新鲜的,递给了我。啃着那脆脆的玉米,心里涌上一股热潮,我感觉有一种说不出却感人至深的温暖和亲情要以在我周围。

是啊,妈妈的爱就像这阵阵的玉米香,飘进了我的心房,飘进了我的记忆,温暖了我的心。

收玉米

爸爸种的黑玉米成熟了。

早晨,我跟着爸爸下地收玉米。

啊!玉米长得真高呀!可能有3米高。那玉米棒子又粗又大,有的还露出了小黑脸。我迫不及待地跳下地。爸爸拿起铁钎铲倒一株玉米,丢给我。我忙捡起玉米,用脚踩住玉米秆,双手使劲掰玉米棒子,只听“咔嚓”一声,玉米棒子掉下来了。我捡起玉米,把上面的皮一层层剥开。哇!好漂亮的一个花玉米!

就这样,我们一会就把玉米收完了。爸爸要我把玉米搬到太阳底下。我拿不了,就放在裙子里。刚走一步,一个玉米掉下来。我弯下腰去捡,不料,又有一个玉米掉了下来。我只得把裙子里的玉米放到太阳地下再去捡。作文

爸爸笑着说:“你看你,这么小的活还干不好!”

我说:“人家还小嘛,等我长大了,一定能赶上你!”说完,我笑起来了,爸爸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作文

胖妞小雨

胖妞小雨是我在乡下老家最好的朋友。她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一看就知道是乡下的孩子。他长得又高又胖,所以叫她胖妞。可美中不足的是他在娘胎里的时候腿就落下了残疾,但是我从来没有嫌弃她,一直都把他当正常人看待。

记得去年,玉米正是丰收的季节,我写完作业后,就跑到小雨家去玩,玩的没意思了,又跑到我家来。我对小雨说:“今天,我们来比剥玉米,一决雌雄。”小雨憨厚地笑笑同意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开始了,起初我们不分上下,可是后来我手一酸――没劲了,小雨立刻加快速度,麻利的剥着,一副大小伙子的动作。比赛结束后,小雨比我多剥了二十来个。小雨真不愧为胖妞啊,力气就是比我大。

小雨有一样绝活我也比不了,那就是――做饭,当她爸爸妈妈不在家时,中午她就自己做饭,那天让我大开眼界。开始做饭了,小雨先抱来柴禾,把锅里放入油,油热再放入菜,加入材料,来回的翻炒,几分钟就做好了,接着拿出小米,放入水清洗,再在锅里放入热水,放入小米,大概十多分钟就做好了,她那熟练的动作,真像是一个家庭主妇。小雨说:“来尝尝吧。”我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夹起菜放入嘴里,“嗯,真好吃。”我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

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打扮,只要有机会回家,我就拿起“工具”跑到小雨家,对小雨说:“我来打扮打扮你,保证打扮完后美丽无比。”小雨还是憨厚地笑笑说:“好吧。”五分钟、六分钟、七分钟……二十分钟后,我的杰作就诞生了。拿起小镜子对小雨说:“小姐,你的发型好了。”小雨腼腆的笑笑说:“不错、不错。”于是就高兴地跑到阿姨那说:“妈,你看看我的发型好不好看,佳伟给我设计的,绝版的呢。”说完一副得意的样子。阿姨笑着说:“好、好、好。”真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啊!作文

这就是我的好朋友小雨。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兴华小学班六

游农村

今天,我和妈妈、外婆、表哥去农村玩。

下车后,我发现这里的高粱和我一样高;连绵起伏的山上还住着几户人家;绿油油的蔬菜笔直的“站”在路旁;放眼看,金色的稻田层层叠叠,犹如迎接即将来临的秋姑娘的楼梯;这里的竹子又高又壮,高得似乎同天呢……

我们去了祖母家,祖母首先介绍厨房,我发现,这里的厨房不是我们家里用的天然气,而是用干柴放进火里,据说,烧出来的饭却是很香很香。

参观完一个个房间后,最后,祖母带我们去玉米房。一进去,那两堆金灿灿的玉米,真诱人哪!我和表哥比赛剥玉米,开始还挺难剥的,因为要剥出一行来,剥出一行后,那就简单多了,因为可以用手掌一下字刮掉,也可以用玉米糊搓掉。最终还是表哥赢了,我不服气,还要和表哥比赛一场,但还是表哥胜利了。哎!看来这“调皮”的玉米还真不好“对付”呢!作文

下午,我去猪圈里看猪。这里的猪长得又肥又壮,而且还臭哄哄的。这时,我发现有许多小鸡在那玩,我抓住机会,一下子“扑”过去,可一只小鸡也没抓住,突然我发现有一只很胖的小鸡静静的坐着,我故意把手放在它身上,可它一动也不动,于是我把它抓住去问伯外婆为什么它不跑。我原以为这只鸡太胖了,跑不动,后来才知道有残疾。动物世界真奇妙,人类中有残疾人,动物也有残疾啊!

虽然这里没有先锋村的科学那么先进,但它却给我带来无穷的欢乐。我相信,所有的农村一定会变得美丽而富饶!作文

泸师附小五

来源:m.201410/10128398.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m.unjs.com,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篇12:剥玉米作文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外婆一起去玉米田里剥玉米叶。戴上一顶草帽,穿上一件长袖衬衫,戴上一副手套,再穿上一双套鞋,手里再垮上一个竹篮子,就出发啦!

到了玉米田后,我发现别人家的玉米叶子早就剥光了,只有外婆家的玉米叶还“挂”在玉米杆上,怪不得外婆这么着急要剥玉米叶呢!

外婆给我演示了一遍之后,我们俩一人剥一边,开始剥玉米叶了。我先用左手抓住玉米秆,再用右手抓住玉米叶底部用力一拉,玉米叶就掉了下来,拉来下来的玉米叶先放在手里,等到手里放不下了,再捆成一捆,堆放在一边。我继续这样往后剥,可谁想到,越是到后面,玉米叶就越“调皮”,长在两棵玉米杆后面的玉米叶都长到前面来了,但是,这种叶子的“下场”往往不是被我拉破了,就是被我连玉米秆都拉下来了。加上昨天刚下过雨,泥巴全黏在套鞋上,弄得我寸步难行,而头顶上的太阳也照地我汗流浃背。

骄阳和稀泥使我的速度逐渐慢了下来,眼看外婆即将剥完,我不想就这样输给外婆,于是,我剥玉米的速度又快了起来。但最终还是没能够剥得过外婆,过了一会儿,外婆也过来帮我剥了,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没过一会儿,玉米叶就被我们全部“消灭”了。

我左手抱着几捆玉米叶,右手提着装满玉米叶的小竹篮和外婆回家了,可谓是“满载而归”啊!我们把玉米叶全部晒好后才开始吃午饭,此时已是下午一点多了。唉,农民的生活可不好过啊!

通过这次剥玉米叶,我知道了农民们有多么辛苦,多么劳累……我们的每一粒粮食都是他们用汗水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些粮食!

篇13:剥玉米作文

暑假生活真的是丰富多彩,充满了喜怒哀乐。而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又给它多了几分色彩,比如去游泳,帮家人做家务,或者是发生的一些趣事……而我也有件事让我受益匪浅,至今难忘。

前几天,奶奶下地掰下了许多玉米。那玉米有的是金黄色的,堆在一起像是一堆金子;还有的是白色的,连在一起像是一堆雪。它们看上去都像一排排整齐的牙齿。奶奶拿出一把锥子。用道具把玉米粒一颗一颗地挖了出来。我蹲在地上先看着奶奶是怎么剥的,怎么做的。看了一遍,心里想:这还不简单!

我也准备想试试。我拿起锥子,使劲地往里锥,但是又怕弄到手,尝试第一次没有成功。我再使劲锥了一次,这才成功了。玉米粒一颗一颗掉了下来。经过这两次,才知道原来没有那么容易。我学着奶奶用大拇指在玉米上一颗一颗地把玉米粒剥掉。一开始是十分顺利的,但后来大拇指越剥越疼,但我并没有放弃。直到有一颗玉米,对我来说十分难剥。它的玉米粒长得一点都不整齐,歪歪扭扭的。这对我而言增加了难度。我用足了力气,可它就像是粘在了玉米上,纹丝不动。这让我十分恼怒,心里想:我一定要把玉米粒剥出来!我对它“又撕又咬又抓”,都快把它弄断了,可它只掉下几粒玉米。奶奶看见了说:“你在干什么?”我生气地说:“这颗玉米好难剥。”奶奶一把抓了过来,只见玉米一颗颗掉了下来。我赶快问奶奶有啥技巧。奶奶语重心长:“三个字:有耐心!不是像你这样用蛮力的,方法不对。”我听了点点头,用了奶奶神奇的方法应付了其它玉米。

剥玉米粒的启示我们:做任何事必须有耐心才行。

篇14: 剥玉米作文

一年一度的秋收又开始了,人们又忙碌起来。

就在这个周日,妈妈带我回姥姥家,让我回想起去年在姥姥家剥玉米(老家叫做“棒子”,剥玉米也叫搓棒子)的很多情景。

姥姥家在农村,院子很大的。那天,阳光明媚,我刚跑进去,就看到遍地的玉米棒,和一个大大的簸箩。簸箩在城市是看不到的,可是在老家农村这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的。簸箩里面放着很多的黄橙橙的玉米粒,这些都是手工从玉米棒上剥下来的。因为手工剥下来的玉米粒加工的面粉,要比机器的好喝的多,所以姥姥每年都是手工剥很多的`,因为她知道我最喜欢喝玉米粥了。

我兴奋起来,一边和姥姥,舅舅,舅妈他们打着招呼,一边急急地跑到簸箩前蹲下。双手捧着那些玉米粒,手心痒痒的,又暖又舒服的感觉。

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旁边拿起一个玉米棒剥了起来。因为是第一次,很是笨拙,生疏。用劲很大,下来的粒子很少,慢得很。妈妈笑我,叫我看着她怎么做。呵呵,原来是这样子啊:一个手拿着玉米棒,竖斜着,另外一个手的大拇指与手心配合着,用劲一搓,下来很多,唰唰的,落下去了。也可以两个玉米棒对着,互相地搓,那样下来得更多,更快。

我慢慢地熟练了。就这样,一个一个的玉米粒从我的手心出来,又蹦又跳地落到了簸箩里。我旁边的玉米芯子越来越多了,当然簸箩里的玉米也是越来越多了。真高兴!

很快中午了,姥姥喊我去吃饭很多次,我才坐到饭桌旁的。感觉手心辣乎乎的,低头一看,双手粉红的样子,有点肿。姥姥也看到了,她不同意我继续剥了。可是过了一会儿,我就忘记疼痛了,趁姥姥不注意又跑到了簸箩前剥了起来,而且边干边哼着小曲。直到临近傍晚,妈妈喊我回家时,我还是很不情愿的。没法的,最后还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姥姥家。

今年,天气依然晴朗,暖暖的。阳光伴着我,又来老家了,姥姥家的玉米在等着我呢!

篇15: 剥玉米日记

暑假的后一个月正是收获玉米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地里摘了玉米穗运回家,再把玉米穗一个个剥成碎粒去卖钱,或者留着自己吃。

一个炎热的下午,太阳洒满了大地,一切都显得那样昏沉。我去朋友家玩,正好遇上了他家正在用机器碎玉米,不对,那哪能算是个机器啊,分明是个简易的工具。

正看着,忽然被一声话语打破了:“来呗,给老姑搅玉米机。”“哦!”我一边答应一边坐到了椅子上,朋友把工具移了移,往里边塞了只玉米穗,双手稳稳地扶住。

“来吧!”我没想太多,直接握住握把,转了起来。

“咔嚓,咔嚓……”玉米掉了许多碎粒。随后又是“滋”一声卡住了,我继续用力转,可无济于事。

”往回回一下。”朋友提醒道。

听了朋友的.话,我赶忙往回回了一下,又用力转了起来,“咔嚓――”一个玉米全部成了碎粒。我看着这些碎粒心想:“想不到这玉米还挺难搅的……”

没容我想完,第二个玉米穗就放了上来,我又用力的转了起来,“咔嚓,滋,咔嚓――”就这样,后面的玉米也都是这样用机器搅着。搅玉米的声音像个调皮的飞虫,飞进了我的耳朵,又飞了出去。

干了一会儿,我的汗珠就开始忍不住的往下落。于是换做了朋友搅,我紧紧地帮他扶着,可搅玉米的那个工具还是会左边移右边晃,像个调皮的小孩儿一样。

嚼玉米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咔嚓,滋,咔嚓……”搅玉米的声音持续响了一个多钟头,地上的碎粒堆成了堆,可就算他把它们再合成一个个玉米穗,也不能和眼前这大堆玉米比。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我们一刻也没有放弃,每天都嚼了一点碎粒,那堆玉米,也就在无声无息中变成了碎粒,被摊在路上,等晒干后再用麻袋装起来贮存。

篇16: 剥玉米日记

国庆节的到了,我们回到了农村姥姥家。在这里,我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假期,印象最深的,就是剥玉米了。

一进大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满院子铺满了厚厚的一层玉米,简直就是一座玉米山,这些玉米还都带着皮。旁边还有两大堆剥了皮的玉米,足有两米高,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灿灿的光芒。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轰隆隆”的声音吵醒了。原来,是剥玉米的机器在大吼。姥爷、舅舅、爸爸、妈妈、小姨、姨夫几个人正围着机器忙碌着。带皮的玉米被放进机器里,出来后就像是一个个被脱了“衣服”的小娃娃。这台机器太神奇了,我认真观察了一下,它大概可以分成五部分:带动机器运转的发动机,放玉米的口,帮玉米“脱衣服”的滚轮儿,出玉米皮的口,还有出剥好了的玉米的口。

大人们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几个孩子也兴奋地参与了进来,有人往机器里放玉米,有人将剥好的玉米用铁锹铲走,有人把玉米皮往远处运……

听妈妈讲,他们小时候,没有剥玉米的机器,这些成堆成山的玉米都要一个一个用手把皮剥下来。有时候一家人围着玉米堆,一边剥玉米一边聊着今年的收成。或者开展剥玉米大赛,看谁剥得快。小孩子总是比不过大人的,那就规定一个数,比如剥300个,或者剥满3筐,就可以睡觉去了。不过很多时候,经常剥到深夜,剥到手指头疼,困得睁不开眼,还在剥。

我试着用手剥了几个玉米,一开始还觉得挺有意思,也没什么难度,但不一会儿,我就发现手有点疼了,手指头肚上的皮肤也变得粗糙了。想想妈妈小时候,他们真是太辛苦了。

这个假期,我过得很充实,体验了剥玉米的乐趣,更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

篇17:第一次剥玉米

第一次剥玉米

柔和的风中飘着浓郁的稻香,车窗两旁的玉米形成了一片浪浪波,我踏上了回家的旅程。蓝蓝的天倒映在碧波中,绿葱葱的白木发出了清幽的香味,我闻到了家的味道。刚一下车,我就瞧见了那让人惊呆的场景,院子里横七竖八的躺着的是玉米,墙角边整齐排列的是玉米,屋檐下挂着的还是那黄澄澄的玉米。

秋阳高照,天空蓝得像一块明净的`玻璃,一丝云彩也没有。金风拂面,我们一家坐在院子里剥玉米。爸爸交给我剥二十根玉米的任务。看着眼前这二十根玉米,我想这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我开始剥玉米了。只见这些玉米有大有小,有秃有整。金灿灿的玉米粒颗颗饱满晶莹,拿在手上沉甸甸、硬邦邦的。我挑了一根大一点儿的玉米开始剥玉米,先从粗的一头开始,我用大拇指一粒一粒的剥起来,没想到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每掰粒都要花去好大的力气。好不容易我才剥好了一根玉米。剥完后,我的大拇指已经变红了,水泡也磨出来了。这样剥肯定不行,必须换一种方法。于是我去看奶奶是怎样剥玉米的。只见奶奶先用一把螺丝刀挤出一列玉米来,再用大拇指中间的关节去挤其余的玉米粒,这个办法看上去省力多了。我忙学着奶奶的样子也先用螺丝刀挤出一列,然后再用手指头去扭下一排,果然比刚才省力多了。就这样我剥了四根,又想不到剥了,因为我的关节已经红了,而且手指也酸了。再去取取经?我又去看爷爷是怎么剥的,只见爷爷面前有一台小小的简易机器,这机器分为上下两层,上面一层圆形开口朝上,开口的里面有几排铁钉,好像我家小狗嘴里的牙齿。爷爷把一根玉米插进去,然后动摇一旁的摇柄,玉米粒就一颗一颗往下掉进去,我用手摇动摇柄,果然,金子似的玉米哗啦啦掉下来。

不用费多大劲,十几根玉米便被我消灭了。从那以后,那浓郁的玉米香一直萦绕在我周围,第一次剥玉米是快乐的,也是苦恼的,它让我懂得了凡事要努力,动脑筋。

篇18: 剥玉米日记

国庆节,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外婆家玩,刚进门,我非常惊讶,只见二叔家的晒场上铺满了一粒粒金黄金黄的玉米,在阳光的照耀下,好像一条金色的地毯,显得格外耀眼。

我先向二叔、二婶、外婆和老太太问好,接着就急急忙忙的跑进玉米园,问二叔:“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玉米啊?”二叔告诉我:“我们苏北人的主食是玉米,晚上一直喝玉米粥,你看,多大啊!改天,二叔给你做玉米粥吃!”我说:“真的?”二叔说:“当然是真的,那还有假?”我说:“就等你这句话!”一边说,一边带着我走进了家门。

我了解到:做玉米粥先要把玉米棒给打成玉米粒,在把玉米粒磨成粉。把玉米棒给打成玉米粒有两种方法:1、借助机器来打玉米2、就是用手剥,下面听我细细道来。

1、是用机器,二叔先拿出了一个似裁缝机又非裁缝机的机器,插上电源,机器立马转动起来,发出“轰轰轰”的声音,二叔拿起一个金灿灿的玉米,把它放在机器的切割部位,只听见一阵阵“噼里啪啦”的声音,玉米粒被“连根拔起”。我急不可耐得拿起玉米棒,开始尝试起来,这时候,二叔提醒我:“当心点,双手要握紧玉米,手不能放在机器上,不然会伤到手的!”

2、用手剥,二叔拿出了一个长坂,上面装有一个螺丝钉,非常锋利,像一根锐利的匕首。只见二叔拿起一个玉米,在长坂上搓来搓去,搓出了5条“羊肠小路”。接着,就轮到我动手了,我顺着这5条“羊肠小路”把玉米粒一行一行得剥下来,就好像一粒粒洒落的珍珠,不一会儿,就堆积成一座座小山。嘿,真好玩!

晚上,我喝着香喷喷的玉米粥,不禁想起李绅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一定要节约粮食,不能糟蹋粮食!

篇19: 剥玉米日记

今天我与妈妈、弟弟约好,下午在家举行玉米大赛。

嘿嘿,这次我赢定啦!悄悄告诉你,为了今天的比赛能夺冠,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练了一个星期了。

比赛开始啦!瞧!一个又大又粗的玉米正躺在我脸盆里。再看看,妈妈和弟弟也都做好了准备。只听妈妈一声令下,我们立刻剥了起来。我一边剥,一边拿眼睛瞟着弟弟,只见他用小手一颗一颗地剥着,才剥了五六个。这下我放心了。我再转过去瞧妈妈,只见妈妈两手握玉米的一头,大姆指不停地往前用力推着玉米,玉米粒一排排减少。不好!我的心一紧,赶紧提醒自己不要去看别人,同时手上加快了速度。

“吧啦,吧啦……”随着一颗颗玉米进盆的响声,我剥得更快,这时,我禁不住向妈妈瞟了眼。大事不妙,妈妈只剩下五六排了。再不想办法,妈妈要赢了!眼看妈妈只剩一点点了,怎么办?我急中生智,对着妈妈大喊:“妈妈,水开啦,水开啦!”妈妈吓了一跳,赶紧丢下手中的玉米,站起来就往厨房跑。

可她刚迈了两步子,又转了回来,对我说:“我又没烧水!想骗我,没门儿。”哎呀,我妈怎么这么机灵呢!我还有一排没剥完呢!想赢你咋这么难?正在这时,妈妈的手机响了。哈哈,天助我也。趁着这个好机会,我三下五除二把玉米剥完了。

“我赢了!我赢了!”我一蹦三尺高。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篇20: 剥玉米作文300字

星期天,我和妈妈到奶奶家去玩。看到奶奶正在剥玉米,一个个玉米油亮饱满。奶奶告诉我说;“这些是老玉米了,要把玉米粒剥下来,以后煮玉米粥给你们吃。”“我们来帮你剥玉米吧!”我和玮玮、美一几乎同时说了出来,奶奶笑着说:“好好好”。

我们马上组成了一个快速剥玉米组,妈妈负责先用起子在玉米上挖出几条道道,我们三个就采用我发明的“绞毛巾式剥玉米法”把玉米粒剥下来。“绞毛巾式剥玉米法”就是双手握住玉米,像绞毛巾一样转来转去,玉米粒就回乖乖地掉下来了。这个方法可灵啦!我们一会儿就剥了一大堆,妈妈都来不及挖了。好几次我和美一妹妹因为用力过猛把玉米芯都给转断了,这时我们就会哈哈大笑起来。我们越干越有劲,玉米粒渐渐堆成了一座小小山。妈妈和奶奶都夸我们真是能干的小帮手。

看着这些紫的、玫红的、花花的就像一颗颗漂亮的钻石一样的玉米粒,我们心里这是快乐极了,它们可都是我们的劳动成果哦!

篇21:剥玉米600字作文

剥玉米600字作文

所谓剥玉米,就是将完整的玉米棒分解为一个棒子和若干个玉米粒的过程。这不,我们家昨晚就看展了一场剥玉米大赛,我和爸爸一对,妈妈和奶奶一对,两队分别来剥一桶玉米棒,三十个上下,来比较谁剥的快。

比赛开始了,我和爸爸先采用同一中剥法,先剥一排出个空隙,再将剩下排的玉米往空隙处按,这钟方法比一个一个剥省时省力许多。然而,刚刚剥了一个,老爸便换了方法,讲以剥好的空棒子抓好,向一个没有剥过的玉米棒处按去,说也奇怪,这方法又比我的快了许多。我连忙向他学习,可怎凭我如何弄,这玉米就比配合,不肯将玉米粒掉下了,仍紧紧的贴在棒子上。无奈之后,只好放弃了这个方法,用我原来的法子做。

这比赛如火如荼的进行,我已经剥了十五,六个了,并将原先的动作做了简化,剥的速度越发快了,与此同时我还不忘“刺探军情”,去看看另一边――老妈和奶奶的进展,一数过后,喜上心来,我们领先他们呢,我便越发努力,连大拇指的`痛楚都忘了去了。

约40分钟后,我们便大功告成了,我们一数,共计有二十五个大的,八个小的,共计33个呢,然后将散在地上的玉米粒捡起,放入桶中,再向老妈说,我们剥完 了,你们还有几个啊?

“我们还有两个,呢……不对,下面还藏着两个,我们还有4个呢!我们输了。”

过 约4分钟,他们也完成了,我去数了数,共计有大小不一的玉米棒28个,还真是我们赢了!

开心了一会儿,我发现我手指头有点痛,而老爸亦是如此,仔细一看,水泡都快磨了出来了。这胜利的代价可真不小喱!

篇22: 剥玉米作文300字

今天,妈妈从田野里采回来了一些各种各样的玉米,有黄的、白的、紫的……

妈妈说:“要剥玉米了。”听了这话,我急忙跑到妈妈身边说:“我也要剥。”“好”,妈妈回答到。

开始剥玉米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玉米绿油油的叶子剥了下来,玉米露出了一颗颗金灿灿的果实,似乎是一个个小金子,看着它还真让人陶醉,剥着剥着,一条青青的小虫子从玉米里爬了出来,我赶忙把玉米仍在地上,吓地我再也不敢剥了。妈妈看了看说:“这种小虫子不会咬人的,而且很好玩呢!”说着,妈妈把小虫子放在我的手心里爬啊爬,显得十分可爱,这时,我的害怕早已经抛到一边去了,我就继续剥起了玉米,嘿,白的玉米里也有一条,不久我就捉到了好几条小青虫。剥着剥着,不知不觉得天就黑了,我看着我们剥好的满满一盆玉米犹如一个五彩的盒子,我心里面乐滋滋的。

剥玉米真开心呀!

篇23:第一次剥玉米作文

每年的秋天,是玉米收获的季节。去年的十月份,爸爸妈妈带着我去了乡下的外婆家帮忙收玉米。

千万不要小瞧收玉米,这可是一件大工程。首先,要先把玉米从玉米杆上掰下来运回家,堆积在家门口,像小山一样,壮观极了。回家后,有的人会把玉米皮全撕掉,有的人会把玉米皮一个一个编到一起,像一个个长辫子一样,金黄金黄的一串一串,真好看。看着玉米露出一排排整齐的牙齿笑着,收玉米的人们的脸上也堆满了收获的喜悦。

我们家的分工是这样的,我和爸爸妈妈负责撕玉米皮,外婆负责编辫子,最后要还把没有皮的玉米运到二楼阳台上。系玉米是我分外兴奋的时候,我和妈妈、外婆把系好的玉米放在了篮子里,爸爸站到阳台上,负责用绳子把篮子拉上去,把玉米晾晒到阳台上,我像撒欢的小狗一样来回的跑着,没一会儿我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那玉米真的太重了。原来以为收个收玉米很简单,很好玩,没想到这么的不容易,这么的辛苦,看着爸爸妈妈、外婆一刻也不停的忙碌着,最后我还是咬牙坚持着,休息了一会儿后,就又开始搬玉米了。最后,在我们四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终于在开饭前忙完了所有的活。

不过,这还只是收玉米的一部分。接下来一两周后还要将玉米粒从玉米上剥下来,均匀的铺在路上再晾晒,最后才能收入粮仓。前前后后几次收玉米工作才算全部完成。

收玉米是我第一次参加的农业劳动,但没有想到这么累,想到农民们收粮食这么辛苦,以后浪费粮食的事情我估计是绝对不会再做了。

这一天虽然很累,但我这一天过得特别的开心,特别的'充实。

篇24:学习剥玉米散文

学习剥玉米散文

昨日与荷姐姐一道,从开心龙处拿回叶静老师散文集《秋天里的单音节》,很是和夫君炫耀了一番。上次没有应开心龙的邀请,参与聚会,错过了叶老师赠书的机会,原以为会是一个永久的遗憾,不想在短短的时间内,这遗憾就被热心的柯老师给补回来了。

当我们得到这本书的时候,开心龙说他已拜读完毕,荷姐姐张大嘴巴表示惊讶,我则表示理解。因为叶老师的文章,就像是金子一样。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拥有金子的,已经拥有的人谁都会视若珍宝,一口气读完,那是对叶老师莫名的崇拜与景仰。

理论上支持开心龙,实践中,我却与荷姐姐走上了一条路,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要慢慢品味,慢慢学习。

事实上,我是一个很浮躁的人,一篇文章太长,我看不下去。当然,特别好的除外。一本书,很少从头开始看,往往斩头去尾,从中猎奇,这是我最大的毛病。

中午,躺在竹躺椅上,翻开叶老师的“单音节”,随意看到《剥玉米》,遂看了下去,一遍读完,觉得有意思。两遍再读,意味深长,再读再琢磨,意犹未尽。从中,我看到了其貌不扬的叶老师(姑且让我这么说,相对于叶老师的文章来说,叶老师实在不能算一个帅哥,就像我和一个朋友调侃说另一位作家,长的像个猪八戒,怎么就那样玉笔生花呢)那不同凡响的笔墨里,渗透了他多么高尚的精神境界,还有他踏踏实实的为人与作文风格。当然,叶老师的文笔之绝,非我拙笔所能形容。

首先,叶老师的文章里,不乏崇高的境界。文章的第一段里有这样的话:“然而跟山叔坐在一起,一边说话一边动作,你就觉得一个人要想活得滋润。不一定非得当总统作将军,即使是盘腿而坐,保持跟玉米垛子差不多的高度,也就占尽了季节的风情。”叶老师这段话既是对社会生活的领悟,更是对自己人生的剖白,叶老师来源于乡土,眷恋于乡土,叶老师本可以有更好的去处,可是叶老师却把自己植根在最基层的群众当中,叶老师深爱着他的家乡,叶老师把自己交给他的学生,叶老师愿意与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常来常往,这就是叶老师,一个伟大的灵魂与普通的身躯结合在一起的叶老师。

其次,叶老师的文章里,不乏含蓄的情愫。文章的第三段这样写着:“父亲喝得熏熏的,红着脸回来的第一句话便是:小孩子应该学会剥玉米。后来我摸清了这句话的来由,父亲在山叔家看见他有个女儿,年龄和我相仿,正是个剥玉米的巧手,不但玉米剥得伶俐,人也长得乖巧。后来父亲叫我学剥玉米,我的脸就发热”,在父亲的醉言中,叶老师懂得酒后吐真言的道理,所以叶老师硬是摸清了父亲此话的由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叶老师知道这学“剥玉米”的背后,蕴含了父亲怎样的期望,因此,年轻的.叶老师一听到父亲叫自己学剥玉米,脸就发热,已经是情理之中,虽然,文中没有直接说明。这就是多情的叶老师。

再次,叶老师的文章中,不乏细致的描述。文章的第五段说“要想把玉米剥得飞快,首先只须记住一条,那就是沿着玉米的行列,由大头上去,由小头下来,手在玉米棒子上走着之字路。尽管右手的拇指摩擦得生疼,甚至起泡,还得坚持着”,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不会有这样的细致描述,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叶老师的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在叶老师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真实的生活画面,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我们很难看到那些无病呻吟的章节,我们也基本遇不到那些晦涩得要翻江倒海查字典的字词句。这就是真实的叶老师。

第四,叶老师的文章中,不乏普通的真情。文章第六段有“山叔老得真快,额上脸上都像犁得很深的地垄沟。他眯着眼睛偎在秋阳下,以拉家常的口气跟我说:我家丫头一定要找一个有出息的人。说过了那句话,山叔就从我的感激里走远了,直到他走进对面荒山上的一座黄土堆里”,从这一小段话语里,我们可以看出,叶老师有着平常人一样的真情实感,叶老师事实上也不是一个神,他就生活在我们中间,叶老师对人生的感悟超过我们每一个人,叶老师对山叔的感激与怀念,是那样的刻骨铭心,那一段话的结尾,我们可以看出叶老师深深的感伤。这就是人情更甚于才情的叶老师。

第五,叶老师的文章,不乏抽象与朦胧。文章第七段:“母亲告诉我,没有山叔,可能就没有你现在的这份工作,就没有你印在报纸上的哪些诗和作文……山叔在他的那抷土丘下,默默地受着我的怨愤,一直到我的孩子长到他外孙腰高的时候”,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山叔的女儿终没有与叶老师结缘,可是,我不明白的一点是,山叔激励了叶老师,叶老师没有聚他的女儿,这已经有些对不起山叔了,可无辜的山叔怎么又会受着叶老师的怨愤呢?为什么叶老师会对山叔有怨愤呢?难道是山叔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叶老师?

不知是我的愚钝,还是叶老师故意留下的悬念,带着这一丝丝的遗憾。我在学习《剥玉米》的同时,总算与叶老师走近了一点点,虽然我们之间距离还很远,远得我对叶老师望尘莫及。

篇25:剥玉米大赛记叙文

剥玉米大赛记叙文

在这个星期,我参加了阿哩哩学院举办的马山夏令营。在夏令营里,我遇到了许多有趣、搞笑的事情。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剥玉米大赛”啦!

这天,我们早早的起了床,洗漱完毕之后,我们就开始“剥玉米大赛”了。只见李珍老师站在升旗台前,拿着话筒,说道:”同学们,待会儿我们要举办一场“剥玉米大赛“,大家说好不好!”好!“我们异口同声地答道。然后,李珍老师又接着说:”比赛规则是这样,老师一喊开始,就马上让旗手上来拿玉米和袋子,拿回来之后,就让其他同学剥玉米,剥好的'玉米粒放进帽子里,结算的时候再全部放进袋子里。30分钟后,哪一个队伍剥得的玉米粒最重,哪一个队伍就获胜。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随着李珍老师一声令下,我们队的旗手一下子冲向前,拿了几个玉米和两个袋子,就又跑了回来,放下之后就又跑到前面去拿玉米。而其他同学则在剥玉米。因为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剥玉米,所以弄得笑话百出。有的同学把剥玉米像扭麻花一样,扭来扭去,把玉米粒弄的满天飞;有的同学像洗衣服一样,把玉米搓来搓去,结果把手给搓脱皮了,玉米粒也洒了一地。看着这一幕,我叹了一口气,心想:唉,还真是一群新手啊!没办法,我只好叫那些手已经脱皮的同学来捡地上的玉米粒,并且告诉把剥玉米像扭麻花一样的同学,要把玉米放在袋子里扭或者换另一种方法来剥。过了一会儿,地上的玉米剥完了,旗手就又跑去前面拿玉米,而筐里还剩下五个玉米,我们队的旗手就拿到了最后的五个玉米。“还有1分钟!”李珍老师高声喊道。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们赶紧加快了手里的活儿。不一会儿,就把玉米剥完了。剥完之后,我们又开始捡地上的玉米粒。“时间到!”李珍老师拿着话筒说道。就在这时,我们也完成了手里的活儿,由两个同学把装着玉米粒的袋子搬到前面来。果真,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队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哈哈,剥玉米大赛可真有趣啊!

篇26:第一次剥玉米三年级作文

第一次剥玉米三年级作文

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乡下的外婆家玩。

一进外婆家的坪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黄的玉米棒。当看到外婆坐在坪里剥玉米的样子,我也想尝试一下,我对外婆说:“外婆,我来帮你剥玉米吧”。外婆高兴的说:“好啊!好啊!”

我跑进屋里,拿了个小篮子,捡了几个玉米,便开始剥起来,起初,我找不到拨玉米的方法,不管我怎样使劲,也剥不下来。这时,爸爸走了过来,并教了我方法,不一会儿,我就把玉米给剥完了。

我正准备给他们展示我的成果,却看见妈妈拿着一把螺丝刀在“刮”玉米,我奇怪的问:“妈妈,你这是干什么?”妈妈笑了笑说:“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只见妈妈左手拿起一个玉米,右手拿着螺丝刀,用螺丝刀的刀尖往下刮,玉米纷纷落下。就这样,一会儿一个玉米就刮完了。我看着妈妈,满怀期待的说:“我可以试试吗?”“可以。”我觉得我也是用了一点力气,玉米粒就落了下来,非常省力。我加快了速度,没用几下就刮完几个玉米。

到了中午,我们已经,剥完了满满一筐的玉米,虽然说的时候有点痛,但看着剥好的玉米,心里美滋滋的。

篇27:剥玉米大赛夺冠记日记

剥玉米大赛夺冠记日记

今天我与妈妈、弟弟约好,下午在家举行玉米大赛。

嘿嘿,这次我赢定啦!悄悄告诉你,为了今天的比赛能夺冠,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练了一个星期了。

比赛开始啦!瞧!一个又大又粗的玉米正躺在我脸盆里。再看看,妈妈和弟弟也都做好了准备。只听妈妈一声令下,我们立刻剥了起来。我一边剥,一边拿眼睛瞟着弟弟,只见他用小手一颗一颗地剥着,才剥了五六个。这下我放心了。我再转过去瞧妈妈,只见妈妈两手握玉米的一头,大姆指不停地往前用力推着玉米,玉米粒一排排减少。不好!我的心一紧,赶紧提醒自己不要去看别人,同时手上加快了速度。

“吧啦,吧啦……”随着一颗颗玉米进盆的响声,我剥得更快,这时,我禁不住向妈妈瞟了眼。大事不妙,妈妈只剩下五六排了。再不想办法,妈妈要赢了!眼看妈妈只剩一点点了,怎么办?我急中生智,对着妈妈大喊:“妈妈,水开啦,水开啦!”妈妈吓了一跳,赶紧丢下手中的玉米,站起来就往厨房跑。

可她刚迈了两步子,又转了回来,对我说:“我又没烧水!想骗我,没门儿。”哎呀,我妈怎么这么机灵呢!我还有一排没剥完呢!想赢你咋这么难?正在这时,妈妈的手机响了。哈哈,天助我也。趁着这个好机会,我三下五除二把玉米剥完了。

“我赢了!我赢了!”我一蹦三尺高。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有趣的剥玉米作文

剥玉米大赛夺冠记日记

剥柚子作文

剥笋作文

作文 掰玉米

剥笋记作文

玉米的作文200字

种玉米作文300字

吃玉米作文100字

《剥毛豆》小班教案

剥玉米作文400字(共2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剥玉米作文400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