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so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基础护理知识:遇险幸存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基础护理知识:遇险幸存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目录
篇1:基础护理知识:遇险幸存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日常生活中,有时人们会因事故或自然灾害而陷人险境,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往往会使灾难的幸有者产生较大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比较复杂多样,但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美国精神医学协会将其分为以下5种表现。
一、正常反应
有发抖、大量出汗、面色苍白。症状可很快消失。
二、急性恐惧反应
无判断力,行为违常,想逃脱。虽然已脱险,但他还以为自己在危险中,企图逃离“险境”,有时又重新跳入火中或水中。
三、压抑反应
表现为迟钝、麻木状,无视周围事物,凝视前方,缺乏自制力。
四、过度活动反应
表现很活跃,似歇斯底里的笑,开不适当的玩笑,注意力不集中,不易限定固定于一处不动。
五、严重身体反应
四肢活动不自如,站立不稳,常有呕吐。
护士对幸存者进行抢救和护理时,应掌握他们的情绪反应和心理状况,作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无自制力者要严加约束,切莫让其重人险境;对压抑反应者,在护理过程中应对病人进行热心的劝慰;对活动过度者予陪护并限制其活动。当幸存者离开险境之后,应尽早安排他们同家人和亲友见面,这对缓解病人的情绪反应是很有帮助的。
篇2:基础护理学:老年人心理特点及护理
现代的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人,作为一个统一的生命机体,他的生命过程表现不只是由生理的因素所决定,也受精神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时必须根据其心理学上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一)老年人心理特点
老年人心理活动主要表现如下:
1.感觉减退:首先是视觉,四五十岁后开始出现老化,随后听力、嗅觉、味觉、痛觉、触觉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2.智力减退:一般在20~40岁智力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智力衰退的速度因人而异,一般在60岁以后明显减退。老年人智力的改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教育水平、某些生活经历、生活和家庭环境等。
3.记忆力减退:记忆力减退通常最早出现,对远事记忆良好,对近事记忆不良,对新事物学习较年轻人困难。由于记忆力减退,老年人定向力常发生障碍。
4.情绪改变:在老年人群中,情绪改变差异很大,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相应护理。
5.老年人性格改变:一般认为进入老年后有些人对自体机能过于关注,自尊心强、固执、易激动,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淡漠表现,缺乏兴趣,生活单调,刻板,常不愿改变过去有害健康的***惯,不易适应新的环境。
6.老年人行为改变:老年人由于大脑皮层的控制减弱,行为有些改变,如多疑、依赖、易激动等俗称老小孩行为改变。
(二)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1.患病初期或新入院时的心理护理:医院陌生的环境加上受疾病的煎熬,病人首先易产生孤独感,缺乏安全感而感到焦虑,担心工作和经济负担,而病人的“角色”使病人处于被动地位,因此病人变得拘谨、沉默,而病人此时需要安慰。老年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多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一旦被打乱会影响老年人情绪,因此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应多给予照顾和谅解。医护人员应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和院规,使其心理上有安全感。学会谈话技巧,主动接触病人,要多了解老年患者的思想变化和情绪波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经常与患者交流,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温柔,处处尊重老人,以获得患者信任。
2.恢复期的心理护理:一些病人的病情已经基本稳定,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他们仍不放心下床活动和出院,我们就应通过适当的科普宣传和交谈给病人指导,鼓励其恢复病前的生活习惯,减少依赖性,增强病人恢复健康的信心。我们也应该让老人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和室外活动,保持一定体力,以维持生活自理能力。
3.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在危重病人中焦虑和恐惧是极为常见的心理反应。一般我们给予简单的心理安慰、适当的保证使之减轻痛苦,切记要心平气和地与病人谈话。告诉病人患病的事实及其可治疗性,让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必要时尽可能允许家属子女陪护。
4.出院时的心理护理:当患者出院时,一方面将有关注意事项告诉患者家属,另一方面要写好一份详细的出院指导交给患者或患者家属,以保证患者出院后护理工作得到延续。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卫生,首先要使其理解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应由于身体机能减退而惶惶不安,进而产生不必要焦虑,子女及周围人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应给予谅解。对性格改变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我们不应讨厌而应帮助他们,使其愉快地安度晚年。
篇3:基础护理知识:输血管理制度
(1) 申请输血前由职业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实行谈话签字制度。病人签定《输血同意书》,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2) 发放血液时,取血者应与发血者一起进行查对,要求做到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严密,血型无误,标签卡无无损不清,血液无溶血、凝块和污染情况;并与受血者的血液做配合试验无配合禁忌。
(3) 在病人输血前,负责输血的护士必须再查对一遍后才能进行输血,并保留部分袋内血液,以备必要时检查。
(4) 血液出库原则上不可退还,如出库时间短(半小时以内),血液未经开动或做其他处理(如加温、摇动),经血库医师鉴定同意,方可考虑重新储存。
(5) 值班医师应随时检查病人有无输血反应,出现反应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指导处理。
篇4:基础护理知识:临床输血知识
是谁首先将动物血输给人的?
目前公认的是英国lower开创了动物输血的先河,法国denys是第一个在人体上输血成功者。那还是在1665年,英国医生lower首先将一条濒于死亡的狗静脉与另一条健康狗的动脉用鹅毛管连接起来,受血狗竟奇迹般的起死回生。这一实验证明了输血能够救命。1667年,他又用银管将羊的颈动脉连接到人的肘动脉上,把羊血输给了人,又获成功。同一年法国医生denys用同样的方法把羊血输给一名有病的男孩也获成功。以后denys又给一位愿意做实验的健康人输羊血,还是安然无恙。但当他把小牛动脉血输给一名梅毒患者时却出现了意外,输血后患者出现发热、腰痛,并有黑色尿,不久便死亡。死者家属状告denys有杀人罪。法庭判决自1668年4月17日起,未经巴黎医学部批准不得输血。以后法国议会和英国议会均下令禁止输血。在此后的150年间,曾一度轰动医学界的输血技术再也无人问津。
·是谁第一个将人血输给人的?
目前公认的是英国医生blundell首先开创了直接输血法,并第一个把人血输给了人。那是在1817—18,英国妇产科医生blundell由经常看到产妇失血死亡而想到用输血来挽救生命。他进行了动物之间的输血取得成功后,开始将健康人的血液输给大出血的产妇,一共治了10例,除2例濒死未能救活外,其余8例中有4例救活。国为当时还不知道血型不同的人输血时,红细胞会遭到大量破坏、所以无法解释为什么输血后有人出现致死性的输血反应,有人却活了下来。尽管如此,1818年12月22日他在伦敦举行的内科学会上所作的输血报告,还是引起了医学界的轰动。他还首创了重力输血器,利用重力来作输血时的推动力,这种输血方法一直沿用了1左右。
·目前临床输血进展如何?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以及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都推动着输血医学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临床输血也在蓬勃发展:从输全血发展到成分输血;替补输血发展到治疗性输血;人的血源性制品发展到生物技术制品;异体输血发展到自体输血。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怎么办?
《献血法》第十六条明确指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然而,目前临床用血尚不尽合理和科学,对输血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少数医生喜欢用等量的全血补充所估计的失血量,并认为越是新鲜的血越是好;个别医生明知木中出血不多也要输上几百毫升全血以保病人“平安”;还有人认为输血能够补充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等等,这些都是应改变的陈旧观念。
·临床医生应怎样对待输血?
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手术前应根据术中估计出血量决定申请备血,出血量在10毫升/公斤体重以下者原则上不输血。积极开展手术前自体储血、术中血液稀释等技术。对估计出血量在1000毫升以上者,争取手术野血被回收,减少或避免输同种异体血,杜绝“营养血”、“安慰血”、“人情血”等不必要的输血。积极实行成分输血,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成分的补充,避免可能由此引起的不良输血反应。手术中适当采用控制性低血压等措施,减少出血。
·输血前应做哪些化验项目?
输全血前,必须做abo血型的正向和反向定型,以及患者和献血者之间的交*配合试验(含抗球蛋白试验),输血液成分,按成分血的要求配血。在rho(d)阴性率较高的地区,还应常规做rho(d)血型检定。对经产妇或有输血史的患者做不规则抗体检测,交*配合试验和抗球蛋白试验必须相容才可输血。
·输血的途径有哪些?
常用的输血途径是静脉内输血,成人身上最暴露最容易穿刺因而也是最常用的是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次常用的是手背静脉和大隐静脉。对婴儿和儿童,较常用的是手背静脉和大隐静脉,对1岁以下儿童可用头皮静脉。下肢静脉壁比上肢静脉壁厚,又容易发生痉挛,所以应尽量选择上肢静脉。为防止输入的血液在进入心脏前从手术部位的创面流失,故凡头颈部和上肢的手术,应选用下肢静脉输血;凡下肢、盆腔和腹部手术,应选择上肢或颈部静脉输血。对新生儿输血或换血可用脐静脉。
·输血应选择什么样的针头?
输血针头的规格为14—20gauge(g),常用18g。当静脉较细或给患儿输血时应选用较细的针头。当需要大量输血时则应选用较粗的针头;输注浓缩红细胞不顺时,可先加入30—50毫升生理盐水后再输注(一般不用葡萄糖液,因其可引起红细胞凝集而堵塞滤器或针头)。
·输血时应注意什么?
(1)输血前必须严格检查全血的外观,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合格;还要认真核对患者、交*配合报告单和待输血液之间是否无误,包括患者和献血者的姓名、性别、abo和rho(d)血型、交*配合试验和抗球蛋白试验的结果、血袋号码、血类和血量等,并且应该有两人核对,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应到患者床前核对病案号、患者姓名、血型等,确定受血者本人后,用装有滤器的标准输血器(滤网孔径约为170微米,总有效过滤面积为24—34厘米2,可以滤除血液和血液成分制品中可能存在的聚集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纤维蛋白)进行输血。
篇5:基础护理知识:操作规程-口腔护理
【目的】
1 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臭,促进食欲,使患者舒适。
2 预防口腔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3 观察口腔粘膜和舌苔变化及特殊的口腔气味,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
【操作准备】
用物准备口腔护理包(弯盘、药碗内棉球14—16只、弯头血管钳、小镊子、压舌板、治疗巾),各类外用药和漱口溶液(酌情选用)、棉签、电筒,必要时备张口器。
【操作要点】
1 向患者解释以取得配合。
2 患者头侧向操作者,取治疗巾围颈下,置弯盘于口角旁。
3 观察口腔粘膜有无出血点、溃疡、真菌感染及青苔性质,有活动性假牙,取下妥善保管。
4 将漱口液倒入药碗,以弯止血钳夹棉球,小镊子助绞干棉球。由内至外擦净牙齿各面及颊部、舌面、软愕。擦洗完毕,给予漱口,擦干面颊部。
5 酌情处理口腔疾患,口唇干裂者,可涂润唇剂。
【关键注意点】
1 擦洗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口腔粘膜及牙龈,擦洗舌面及软跨匆过深,以防恶心。牙缝牙面应纵向擦洗。
2 昏迷患者禁漱口,需用张口器时,应从磨牙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用暴力使其张口。血管钳须夹紧棉球,每次1只,棉球不能过湿,以免漱口液吸入呼吸道,防止棉球遗留在患者口腔内。
3 有活动假牙应清洗后给患者带上或浸于清水中备用,不可浸泡在乙醇或热水中。
篇6:基础护理知识:分级护理制度
一、住院病人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并下达医嘱,分为ⅰ、ⅱ、ⅲ级护理及特别护理四种。护理人员要在病人床头卡内加放护理等级(按省卫生厅《医疗护理文书规范》要求)标记。
二、特别护理(一)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和监护的病人。2.病情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如脏器移植等。3.各种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二)护理要求:1.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2.制定护理计划,设特别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随时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出入量。3.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三、一级护理(一)病情依据:1.重病、病危各种大手术后及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2.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肝肾功能衰竭、休克及极度衰弱者。3.瘫痪、惊厥、子痫、早产婴、癌症治疗期。(二)护理要求:1.绝对卧床休息,解决生活的各种需要。2.注意思想情绪上的变化,做好思想工作,给予周密细致的护理。3.严密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做好各项护理记录。4.加强基础护理,定时做好口腔,皮肤的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5.加强营养,鼓励病人进食,保持清洁整齐、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四、二级护理(一)病情依据: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特殊复杂手术及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及行骨牵引、卧石膏床仍需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3.一般手术后或轻型先兆子痫等。(二)护理要求:1.卧床休息,根据病人情况,可在床上做轻度活动。2.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进行特殊治疗和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查一次。3.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4.给予生活上必要的照顾。如洗脸、擦身、送饭、递送便器等。五、三级护理(一)病情依据:1.轻症、一般慢性病、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正常孕妇等。2.各种疾病术后恢复期或即将出院的病人。3.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二)护理要求:1.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2.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二次,掌握病人的生活,思想情况。3.督促病人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饮食,每日巡视二次。4.对产妇进行妇幼卫生保健咨询指导。5.进行卫生科学普及宣教工作,提高病人自我保健水平篇7:基础护理知识:一些基本护理常规
查对制度:
(一)三查七对一注意:
三查:操作注射给药前查
操作注射给药中查
操作注射给药后查
三查内容:
1.查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
2.查药品有无变质、浑浊。配伍禁忌
3.查药品的安瓿有无破损,瓶盖有无松动.
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
(输血三查十对)
三查:查血的有效期
查血的质量
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十对:1.对受血者姓名
2.对床号
3.对住院号
4.对血型交配试验结果
5.供血者姓名
6.对编号
7.对血型
8.对交配试验结果
9.核对采血日期
10.有效期
抽血一次一人一管
输血一次一人一份
需两人核对并签名
青霉素阳性标记制度
凡是病人带入青霉素阳性或在入院后作青霉素皮试阳性者须做好以下标记
1.病史卡(版面夹红色纸一张)---->这个每个地区不一定一样
2.体温单
3.医嘱单
4.门诊卡
5.注射本
6.一览表
7.床头卡
8.病史首页
9.床头挂红色牌
10.交班报告(三天九交班)
11.告知病人及家属
篇8:妇幼保健院基础护理知识考试
科室________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_
1. 分级护理原则中要求各级护理巡视病房时间为:一级护理________、二级护理________、三级护理________。
2. 三查七对的内容为 三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执行医嘱制度中规定应先执行_________医嘱、后执行_________医嘱、_________医嘱应立即执行。
4. 在_________________情况下可执行口头医嘱,执行医嘱前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并督促医生在______________补记医嘱。
5. 每班护士应查对_______医嘱、夜班查对_______医嘱、护士长组织_____________医嘱。
6. 治疗室内空气消毒应_______一次,持续照射时间为_______,有效照射距离为_______。紫外线消毒时应注意保护_______、_______。
7. 浸泡、擦拭治疗用物应用浓度为_____________的_______消毒液。
8. 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但超过_______应重新消毒灭菌。
9. 无菌物品打开前应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无菌容器、无菌溶液打开后,标签上应注明________、________有效使用时间为________。
11. 无菌盘铺好后有效使用时间为________,无菌持物钳(干罐)打开后有效使用时间为________。
12. 注射前皮肤消毒范围为________,皮肤消毒液浓度为:碘酒________、酒精________。
13. 肌肉注射部位划分方法为:十字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线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静脉输液正常成人滴数为_____________滴/分钟、儿童___________滴/分钟。
15.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原标准ABC现调整为________。成人心脏按压胸骨下陷深度为________、频率为________次/分钟。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为____________。
16.取血时与血库人员做好“三查十对”。三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基础护理自荐信
★ 基础护理简历
基础护理知识:遇险幸存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共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