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知识:无菌操作原则

时间:2024-09-27 03:36:44 作者:從新→開始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從新→開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基础护理知识:无菌操作原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基础护理知识:无菌操作原则,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基础护理知识:无菌操作原则

一、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二、执行无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手擦干,注意空气和环境清洁。

三、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四、进行无菌操作时,凡未经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触无菌物品或超过无菌区取物。

五、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灭菌容器内,不可暴露在空气中过久。无菌物与非无菌物应分别放置。无菌包一经打开即不能视为绝对无菌,应尽早使用。凡已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窗口内。

六、无菌包应按消毒日期顺序放置在固定的柜橱内,并保持清洁干燥,与非灭菌包分开放置,并经常检查无菌包或容器是否过期,其中用物是否适量。

七、无菌盐水及酒精、新洁尔灭棉球罐每周消毒一次,容器内敷料如干棉球、纱布块等,不可装得过满,以免取用时碰在容器外面被污染。

篇2:护士基础护理考试指导之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和操作规程是根据科学原则制定的。每个医务人员都应准确熟练地掌握,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1.无菌操作环境

应清洁、宽敞,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工作,减少人群流动、避免尘埃飞扬。

2.无菌操作者要求

操作者要戴好帽子和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无菌物品放置

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物品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4.无菌操作要求

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一切无菌操作,均应使用无菌物品,禁用未经灭菌或疑有污染的物品。

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以防交叉感染。

篇3:基础护理知识: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要注意的几点

作为一名临床护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及护理带教工作中常常感到临床部分具体操作中和现行护理教材中有差异,现以静脉输液操作相关问题浅谈几点看法。

1 有关输液的解释

目前我们要求进行操作前说明目的,操作完毕后交代注意事项,在整体护理病房输液过程中还会结合健康教育。但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补液中病人一般要求卧床,尤其是接受输液治疗较长的病人,穿刺部位很可能是一些较脆弱的小血管,不好固定的部位,护士千叮咛万嘱咐别乱动,病人小心翼翼地躺在床上,因此最想知道今天自己要补多少液。而多数护士常常是习惯在打完针第三次核对时告诉病人今天的补液量。病人想知道今天补液量的意愿没有得到满足,必然会产生焦虑。所以建议护士在工作中加强灵活性和主动性,在首次查对时就告诉病人他今天的补液量。现在很多医院已进行了电脑化处理医嘱,打印输液卡,如果在输液卡上自动统计输液量,也是一项减少护士工作量的有效方法。

2 进针前嘱病人握拳视操作部位而定

为了使血管充盈,操作规程中要求护士嘱病人握拳,但临床中病人握拳后拳头呈一金字塔形,如果穿刺部位是在临床护士最常选用的手背静脉,那么此时护士很难绷紧手背皮肤,操作也很不方便,因此,通常的做法是护士用左手握住病人需穿刺的手,大拇指在病人手背绷紧皮肤,其余四指轻持病人的手心。同时,护士的手与病人相握,使病人感到镇定和放松,有利于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而穿刺的部位在肘正中静脉或手臂上的静脉,则嘱病人握拳是不影响护士的操作的。

3 进针的角度视穿刺的血管部位和粗细而定

为了避免较细的血管穿透,学校操作规程中要求20°角进针,但在穿刺肘中静脉等粗大静脉时,可采用60°角进针,见回血后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少许。这种方式进针,由于角度高,通过真皮层时间减少,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并且由于血管粗大,不易穿透静脉。

4 针管固定

目前大多数医院已有输液贴代替以往用胶布和小纱块进行固定。以往用胶布固定时常用的三条胶布固定法是第一条胶布固定住针柄,第二条交叉固定,第三条固定覆盖进针点的小纱块和部分头皮针软管。而现在所用的一次性输液贴含小纱块的那条很宽,可以一下完成固定针柄和覆盖进针点的两个步骤,而如果在病人安静配合的状态下,是不需交叉固定,因为交叉的胶布贴紧了含小纱块的胶布,在输液完毕后拔针用含小纱块按压的操作变的较为复杂。所以这样的病人只要两条胶布固定即可,当然在病人烦躁、昏迷、不配合的情况下必须交叉固定。

5 拔针的手法及按压时间

拔针以前是用棉签在血管上方,如今采用输液贴,可以先分离胶布,用左手大拇指轻放在进针点侧边,右手迅速拔针,然后左手大拇指绷紧皮肤,压迫静脉,再右手大拇指用带小纱块的输液贴按压针眼。这样的拔针方法病人疼痛感较棉签按压拔针法轻。而按压时间目前尚无明确规定,有些护士只按压到不再见有血液流出体表,而这样往往会造成病人皮下瘀血。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瘀血,一般要按压3~4min,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皮下瘀血 。

总之,由于整体护理的普遍开展,临床护士已逐渐重视病人的心理、社会、文化、精神方面的需求,而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护理方法也有相应的调整。

篇4:基础护理知识:操作规程-口腔护理

【目的】

1 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臭,促进食欲,使患者舒适。

2 预防口腔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3 观察口腔粘膜和舌苔变化及特殊的口腔气味,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

【操作准备】

用物准备口腔护理包(弯盘、药碗内棉球14—16只、弯头血管钳、小镊子、压舌板、治疗巾),各类外用药和漱口溶液(酌情选用)、棉签、电筒,必要时备张口器。

【操作要点】

1 向患者解释以取得配合。

2 患者头侧向操作者,取治疗巾围颈下,置弯盘于口角旁。

3 观察口腔粘膜有无出血点、溃疡、真菌感染及青苔性质,有活动性假牙,取下妥善保管。

4 将漱口液倒入药碗,以弯止血钳夹棉球,小镊子助绞干棉球。由内至外擦净牙齿各面及颊部、舌面、软愕。擦洗完毕,给予漱口,擦干面颊部。

5 酌情处理口腔疾患,口唇干裂者,可涂润唇剂。

【关键注意点】

1 擦洗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口腔粘膜及牙龈,擦洗舌面及软跨匆过深,以防恶心。牙缝牙面应纵向擦洗。

2 昏迷患者禁漱口,需用张口器时,应从磨牙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用暴力使其张口。血管钳须夹紧棉球,每次1只,棉球不能过湿,以免漱口液吸入呼吸道,防止棉球遗留在患者口腔内。

3 有活动假牙应清洗后给患者带上或浸于清水中备用,不可浸泡在乙醇或热水中。

篇5:基础护理知识:操作规程-鼻饲法

①混合奶:把食物混合在奶中,为流质状食物,内容为奶、蛋、糖、油、盐。为了操作方便,把食物以“一”份为单位,即“一”瓶奶(500ml)中放“一个”蛋黄,“一杯”糖(5g)““汤匙”油,“一g”盐。把五个“一”混合在一起。为了便于营养计算,将lml混合奶产生的热量估为4.18kj。

②混合粉:把各种食物混合在面粉中,是粉状食物,内容有面粉、油、盐。为了操作方便,也以“一”数为单位,即一两(50g)面粉中,放1匙(5g)豆粉,一钱(5g)食油。为了便于计算,每100g混合物可按2100千kj计算。

③米油汤状:将米汤上面的原汁作为补充碳水化合物及水分用,也可用它冲淡奶粉。

④菜水:将蔬菜切碎,煮成汤,加盐,用来补充维生素及无机盐。

⑤匀浆奶:将煮热的蛋、菜、肝泥放在高速捣碎器中打匀,然而加入上述各种混合奶中。

【目的】

对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导管至胃部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保证蛋白质与热量的摄入。

【操作准备】

1.用物治疗盘内盛鼻饲包1只,石蜡油、棉签、胶布、夹子、别针、听诊器、适量开水(38—40℃),鼻饲饮料(38—40℃)。

2.洗手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说明插管目的,插管时的感觉及配合要点。

3.患者取半卧位或平卧位。

【操作要点】

1.插管法

(1)患者头侧向一边,颌下铺治疗巾,清洁鼻腔。

(2)用石蜡油纱布润滑胃管前段,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胃管,同时嘱患者作吞咽动作,插入深度为45—55cm(相当从患者鼻尖至耳垂,再到剑突的长度),插管过程中,若出现恶心,应暂停片刻,并嘱患者深呼吸,或作吞咽动作,随后迅速插入,如发现咳嗽、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拨出,休息片刻后重插,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停留在口中。

(3)昏迷、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者,在插管前应去枕,头后仰,当胃管插至15cm(会厌部)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管端沿后壁插入。

(4)用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证实胃管在胃内。

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知识考试题3

基础护理知识:遇险幸存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基础护理知识: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治疗和护理

基础护理自荐信

基础护理简历

基础护理知识: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护理

着装礼仪原则知识

基础护理知识:静脉留置针取血法

基础护理知识:操作规程-温水擦浴和酒精擦浴法

基础护理真题

基础护理知识:无菌操作原则(锦集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基础护理知识:无菌操作原则,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