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多动症倾向幼儿的矫正与引导

时间:2017-08-16 14:39:00 作者:潮宝吉祥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潮宝吉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浅谈对多动症倾向幼儿的矫正与引导,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浅谈对多动症倾向幼儿的矫正与引导,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浅谈对多动症倾向幼儿的矫正与引导

浅谈对多动症倾向幼儿的矫正与引导

浅谈对多动症倾向幼儿的矫正与引导

陈国萍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伙镇中心幼儿园)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关注。一些家长与我们交流的过程中,反映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力差,不能持久地从事某些活动,过于好动,有些家长甚至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呢?家长们的话也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考。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但有的幼儿过分好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专心,以致影响了学习及发展,他们有的被贴上多动症的“标签”,有的被扣上问题幼儿的“帽子”,对此家长十分担心和烦恼。其实很多幼儿并非人们所说的“多动症”,而是幼儿的多动症倾向行为,通过耐心的教育和引导,正确的矫治和影响,随着幼儿的不断成长,会逐渐改掉多动症倾向行为的毛病,慢慢养成注意力集中和做事认真的好品质。

二、文献综述(多动症与多动症倾向的区别)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找,了解到儿童多动症是指儿童注意障碍和注意障碍伴有多动的一种病态行为。又称为轻度脑功能失调(简称MBD)、注意缺损(简称ADD)、儿童行为问题等。对于多动症的界定范围是指大脑无明显病变,智能正常,但有自控力差、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的儿童。一般说来,孩子喜爱活动是生理上的特点,他们进行或参与的活动总是有动机、有目的的,因而是可以自我克制的。“多动症”患者不但多动,而且他们的“动”往往是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出现的,很难自我克制,这就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围,成为一种病态了。而多动症倾向行为不是疾病,只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具有和多动症儿童某些相似的特征,但有本质区别。多动症倾向幼儿的主要表现在,活泼好动,经常违反规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减少,注意力增强,能专心学习,性格开朗,胆大顾虑少。虽然这只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不至于到疾病程度的严重性,但如果采取放任态度,久而久之,幼儿对任何事物都难以集中注意力深入学习,自控力差,没有规则意识,在学习和发展上造成严重影响,有可能变成多动症,所以对多动症倾向幼儿行为的关注以及改善是非常必要的。

三、当前多动症倾向儿童的`现状

在每个幼儿园或多或少都有些多动症倾向的幼儿,多动症倾向幼儿的管理是最让老师头疼的,老师对这些孩子心急如焚,如何矫正和引导多动症倾向幼儿,值得我们思考。形成多动症倾向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1.祖辈、父母的过分溺爱,养成了幼儿任性、随心所欲的个性。

2.家长在家注重幼儿的生活饮食起居,而忽视对幼儿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过分地自由,让他缺少自控力,做事三心二意,不能有始有终。

3.幼儿习惯了事事由家人包办代替,从而使他缺乏自主选择的能力。

4.教师态度及教导方式,作为教师任其自然,不忍心责罚,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幼儿的失控行为。

四、如何对多动症倾向幼儿进行矫正与引导

1.走进孩子的心,用爱心交换信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注意力的训练,用鼓励表扬的方法来激励有多动症倾向的幼儿。

2.用细心发现亮点。多动症倾向儿童并不是一切都差,也有好的方面和“闪光点”,教师应擅于发现其“闪光点”.

3.用耐心期待蜕变。多动症倾向行为的孩子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自控能力差,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恒,经常会出现反复动摇现象,因此多动症倾向行为儿童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次教育或辅导就能奏效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4.在游戏中培养自制力。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通过履行游戏角色职责,习得内隐的游戏规则,提高多动症倾向儿童的自制力。

5.用鼓励表扬的方法,及时表扬,耐心引导。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对幼儿在生活、学习活动中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肯定与表扬。当孩子注意力分散时,及时给予引导与提醒。

6.通过干预家庭的教育方法,加强家长与老师的合作,改善儿童的多动症倾向行为。父母对孩子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起着关键性作用,父母最好自己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和老人接触的时间最好少一点,过多的溺爱会加深孩子飞扬跋扈的性格。

五、反思

孩子多动症倾向不是有意的顽皮,而是对自己的行为难以控制,经过一阶段的多动行为矫正与引导,个别幼儿的多动症倾向行为会有极大的改善,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弱,是多动症的某些表现,具有多动倾向,而不是多动症的行为病态,不能随便给幼儿贴上多动症的标签,影响他们以后的心理健康发展。

教师不能忽略多动症倾向孩子的行为,应了解多动症倾向孩子注意力集中困难的特点。老师的教育最好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仔细耐心地帮助幼儿,对幼儿微小的进步要加以肯定,不时的鼓励会让多动幼儿对自己充满自信,也会渐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心,这样会让他逐渐知道做任何事都要顾及周围人,而不会孤僻行事,任自己乱**跑,最后在老师的监督下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教育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创造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合作的机会,多鼓励他去自由地交谈,让他在这样的情形下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家长和教师对孩子多动症倾向行为的态度和做法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和教师都应积极引导和教育,用爱心对待孩子的缺陷,用细心发现孩子的亮点,用耐心期待孩子的蜕变。

参考文献:

[1]克琳・亚历山大・罗伯兹。多动儿养育完全指南。汕头大学出版社,-11.

[2]王瑞新,蒋亚娟。多动幼儿的个案研究。幼儿教育,(05)。

[3]卢小丽。幼儿多动行为纠正的个案研究。学前教育研究,(6)。

篇2:幼儿行为习惯的矫正与引导研究的心得体会

幼儿行为习惯的矫正与引导研究的心得体会

现在是我国第一批独生子女为人父母,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希望唯一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国情不同决定教育和以前的理念也不同,我想问一句:爸爸妈妈们懂得如果教育孩子吗?知道怎样是对孩子好吗?我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内容,与各位家长共勉。

一、认清孩子的生理特性。

1.幼儿的注意稳定性较差,表现在集中于某一事物或者活动上的时间较短。一般来说,7―10岁儿童可连续集中注意力约20分钟;10―12岁儿童约25分钟;12岁以上约30分钟。低年级儿童对一些具体的、活动的事物以及操作性的工作,注意力容易集中和稳定,对于一些抽象的公式、定义以及单调刻板的对象,注意力就容易分散。低年级小学生自制力还比较差,容易离开教师所讲的内容,将注意转移到偶尔看到或者听到的事物上去。依据幼儿的特点决定我讲课的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不能简单的说教而是采用一些具体、形象的物体或者串联成儿歌的形式让幼儿印象更加深刻。比如:让幼儿头顶一本书行走,但是书不能掉下来,这样可以训练幼儿注意力集中,随着书在头顶保持时间的增加,幼儿的注意力保持时间也越长。

2.幼儿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少精确性、顺序性和深刻性。幼儿在观察活动中,容易受到外来刺激的干扰,常常在受新异刺激影响时,注意力就会离开观察的对象。只注意事物的主要特征或活动的主要过程,对细小部分则缺乏观察。幼儿主要以感性经验为主,缺乏思维活动参与,使得观察的深刻性不够,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和表面特征,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依据幼儿的特点可以对其进行一些训练提高观察力,比如:每次外出时让幼儿观察某一事物待回家后画出来,并且可以给幼儿讲讲相关的知识帮助观察和记忆。

3.记忆的发展特点。幼儿无意记忆常占优势,在许多情况下都是靠无意识记忆获得知识的,凭借兴趣记住一些事物。依据幼儿的特点可以采用一些色彩鲜艳、立体感强、能发出声音的事物,让幼儿记住其特征,如果幼儿有困难家长可以讲解和引导便于幼儿掌握。

4.想象力的发展。幼儿的想象常与现实不符合,有时会出现“想入非非”现象。随着知识的增加和年纪的增长,想象更接近于现实。画画、粘土是一种很好训练想象力的方式。家长可以利用家里一些废品做些小物件,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幼儿的动手意愿。

二、言传身教

俗话说:以身作则,家长在幼儿的教育问题上起到重要的地位。幼儿在3岁以后开始有意识的模仿成人的言行,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大人首先要做到。比如每天早起晚上洗脸刷牙、饭前便后洗手、饭后刷牙、不说脏话等等行为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发现自己不对的地方要及时改正,树立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让幼儿在无声教育中养成良好习惯。

三、给孩子合适的标准。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道德标准成人化。孩子的行为只是为了满足他的某种欲望,比如说:我孩子刚上幼儿园时一次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我看到后就问他这是谁的玩具,他就笑着说:幼儿园的,我说:老师知道吗?,他说:不知道。其实孩子就是感觉幼儿园的玩具好看也好玩,我就说:明天放回去,如果你拿走其他小朋友就没有机会玩,有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如果其他小朋友再玩你就等等再玩。幼儿的想法很简单,要用他们懂得语言和方式告诉他应该怎样去做,而不是一味的惩罚和批评。

四、表扬和赞美可以让幼儿更加优秀。

我们深有体会,上学时学习好的同学越来越好,相反差的学生就越来越差。表扬可以增加自信心、认同感和成就感。我孩子的幼儿园每个学期发一本册子,每周老师和家长把孩子的表现情况都写在上面。孩子每次表现的好我就说:要写在册子上告诉老师孩子的进步。每个孩子都是很优秀的关键看家长的引导。

五、适当的惩罚也是有必要的。

当幼儿犯错要严肃的指出来,不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说出错误的后果,加深幼儿对错误的理解和严重性。不能孩子一哭就不说或者原谅他,特别是犯错误后不能护短,这样有一就有二,以后孩子再犯错误就故技重施,小错不管变成大错就难改。

六、家长的认识要一致。

父母要达成共识,标准的认同。标准确定不能摇摆,同样的行为今天对明天错,这样是要不得的,会让幼儿不知所措没有准则,家长也不要受情绪影响对幼儿的行为判断有所不同,要持之以恒错了就说直到改正为止,幼儿的特点所致,不要认为是幼儿故意或与你作对。

以上是我的心得体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幼儿教育上面还需要我们多加学习多加总结,加之每一个成员的配合!

试论程序公正与审判监督

幼儿语言发展教育中的六种引导策略

幼师对幼儿美好寄语

幼儿园对幼儿成长语录

家长对幼儿新年寄语

对幼儿的生日祝福

班级老师对幼儿评语

教师对幼儿寄语一句话

精选家长对幼儿寄语参阅

如何对幼儿进行体育教育

浅谈对多动症倾向幼儿的矫正与引导(锦集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浅谈对多动症倾向幼儿的矫正与引导,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