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香纸沟介绍

时间:2022-07-03 11:04:25 作者:拉比小新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拉比小新”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贵阳香纸沟介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贵阳香纸沟介绍,欢迎阅读借鉴。

篇1:贵阳香纸沟介绍

香纸沟位于贵阳市东北部的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境内,距市区36公里,从贵阳乘车60分钟便到景区,交通便利。

香纸沟,沟谷深切,峰峦叠嶂,瀑布飞流。这里不仅有着迷人的高原峡谷风光,浓郁的布依风情。最令人称奇的是景区内保存着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古法蔡伦造纸作坊系统。当地布依同胞就地取材,以竹为料,从伐竹、破竹、蒸竹、沤竹、水车碾竹、竹帘抄纸等72道工艺流程、均显得古朴而奇特,这是一种远古文明,也是一个奇迹,一个秘密。

香纸沟是贵阳境内一颗“绿色宝石,天然氧吧”,是古老蔡伦造纸自然博物馆。

香纸沟景区由“龙井湾、锅底箐、马脚冲、南静寺、白水沟、红子沟、葫芦冲、方丈沟”等十余个小景区组成,共有七十余个景点。 香纸沟盛产“香纸”主要是民间祭拜时用来焚烧的神圣“纸品”,绝不是现代纸可以随便代替的。而造纸为什么成为香纸沟人世代相传的产业呢?个中故事颇为有趣。

话说600多年前的民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调北增南”时,由湖南的侯爷,越国汪公率领的一支军队来到这里屯驻,为祭军中阵亡将士,在此修碾伐竹造纸做祭品,用香纸做香(因湖南简称“湘”),为表思乡之情,就把这里定为“湘子沟”。后来香纸渐成为当地的特产行业,地名和特产恰同音,地名也就演变成了“香纸沟”。如今,这里的百姓,还供奉着“越国汪公,蔡伦先师”。

篇2:贵阳香纸沟导游词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南怀瑾先生曾花了很多篇幅来解释这个道理,我不甚以为然。仁者同样也可乐水,智者未必就不爱山。去年春季我曾行进在塞北大漠中,寸草不生的地方你见不到一滴水。远观贺兰山苍苍,身边黄沙茫茫,只是不可能风吹草地见牛羊了。身处此境,你有慷康悲歌的苍凉,不会有游山玩水的兴致。故而山水相依,相得益彰,山无水不峻,水无山非柔。阴阳平衡,天之道也。

除了山水,人文的东西我也喜欢,比如名人墓,站在他们前面,鞠个躬,磕个头,他们生前叱咤风云,故去一抔黄土。历史的长河中有他们的小小浪花,总是让我景仰。广州冯如,黄花岗墓,长沙蔡锷,黄兴墓,北京梁启超,齐白石,南怀仁,袁崇焕,文天祥,孙传芳等(八宝山那更是灿若群星),南京的墓更是比比皆是,中山陵,廖仲凯何香凝,方孝孺,徐达,李文忠,还有石子岗外渤泥国王墓等。如果将他们都聚在一起,会如何呢?美国作家房龙写了一本书《与世界伟人谈心》,设想举办谈心晚宴,伊拉斯谟首先到场,华盛顿,莫尔,文坛三巨匠等还有我国的孔子等统统参加,当真是少长咸集,群贤毕至。确是本好书,只是有点难懂,要有耐心。

北京人文的东西很多,我在那读书四年没觉得,前年出差一年,真是如鱼得水,它有一种通票,仅有80元,汇集了几百家景点,博物馆便有无数,小汤山的航空博物馆,中医大学的中医药博物馆,什么前门的钱币博物馆,更多的古驿站,印刷,坦克,机车,火箭等等,五花八门,更多的还有民间的。我按图索骥,周末一一带了通票拜访过去,真是大快朵颐,好比饥饿的人进了面包房,只嫌时间不够。

贵阳来不到一月,便去了黄果树,黔灵公园,花溪,达德书院 ,阳明祠,甲秀楼,文昌阁。渐渐便去河滨公园,森林公园,南郊公园,顺海公园,白云公园,这一年来,黔灵公园便去过无数次。各地自有其特色,贵阳森林之城,绿山秀水,同事说香纸沟不错,今天同去了。

山道弯弯,中巴车顺势而上,早进了乌当的群山腹地,来到景区时,已是正午12点多了。老兰,阿贵,小徐和我早已饥不可耐,点了小鱼,咸肉,土鸡蛋,风卷残云毕出门,纯朴的山民早围上来,我们谈妥一人一匹马,来回50玩两条沟就可以了。

看着平时道貌岸然的同事们骑在马上一颠一颠地走,我不觉好笑。山路漫长,约有十几公里,本是闲逛,无所谓速度,马儿慢悠悠地走,我便慢悠悠地看。两边山好高,人在谷中,好比碗里的一只小蚂蚁,道旁的竹叶是那种生命的旺盛的绿色,间或有一朵小黄花杂在其中,前面山岩没被杂草树藤挡住的灰色中带点黄或黑,仿佛水墨山水中的飞白。极目望处,远方山峰刺破青天锷未残。清风徐来,深吸一口气,闭上双目,真乃人间仙境。想那些神仙美眷携手闯荡江湖,陶醉于此,必能忘了人间的险恶吧。

蹄声得得,时而上行,时而下坡,马儿是识途的,那位山民大哥不用怎么管,胯下那匹4岁小枣红马,按人的年龄算来,正是小伙子呢。有时倒也调皮,路上长有野草,便去大嚼特嚼,一棵吃完,再吃一棵,山民便折了一根比牙签还细的树枝,高高举起,却未落下,爱惜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我此马再养八九年便要卖了再养小马,十几岁的马,未来的结局,大多会成为人们的腹中之物,想想这些马的一生,内心恻然。不知是否有一天马可以与人平等共处,自由弛骋,洗澡打滚,不用再供人类驱使了。

时当夏季,山泉流下,路旁老农吆喝老牛耕地,老牛负轭前行,老农老牛均不是很老,但观之辛勤操劳,令人同情也倍加珍惜粒粒来之不易。拐过一道弯,农夫村姑蓄水插秧,刚站起的柔绿色小苗在泥水中煞是好看,这便是秋天的希望了。过不了多久,这里便是金黄的一片,甜甜山泉孕育出的稻米,不知是谁有福消受呢。

潺潺流水声中,不时有小鱼出没其中,放学小童提了钓杆,手里提了几只可怜的馋嘴小鱼,石头上的不知名的小鸟,用嘴巴啄一下脚,再理理翅膀,仰天啁啁,甚是自得,正是“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家养的鸟儿衣食无忧,比起它来云泥之别了。

名为香纸沟,实与造纸分不开的,路上常有废弃的木屋,只余柱子顶部之类,里面杂躺着圆圆的轮子,积满灰尘,山民大哥告知那就是曾经的造纸工具,他们曾经辉煌过,现在静静地睡在那里了。然终于见到一部造纸坊,外面安着水车,山泉冲下,水流车转,车转碾动,碾走了日月年华,传承了先人的智慧。竹子变成了纸浆,纸浆变成了香纸,香纸变成了祭奠先人的纸灰,纸灰又孕育了满山遍野的大片竹林,千百年来,日子便在这无穷无尽的循环中流倘了。

两个多小时的游玩,同事甚是抱怨什么也没有,只看了一部水车。我却甚为满足,旅行正如人生,没有什么目的,上路便开始了。整天的烦事俗务,高楼大厦,尾气噪音,使我更想到野外走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还乡,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每每想起,总令我羡慕不已,要想如此,我怕是退休以后才能够了。

篇3:贵阳香纸沟导游词

香纸沟位于贵阳市东北部的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境内,距市区36公里,从贵阳乘车60分钟便到景区,交通便利。

香纸沟沟谷深切,峰峦叠嶂,瀑布飞流。这里不仅有着迷人的高原峡谷风光,浓郁的布依风情。最令人称奇的是景区内保存着国内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古法蔡伦造纸作坊系统。[2]当地布依同胞就地取材,以竹为料,从伐竹、破竹、蒸竹、沤竹、水车碾竹、竹帘抄纸等72道工艺流程、均显得古朴而奇特。

群山环绕的香纸沟是封闭的,也正是因为封闭,古老的造纸术历经千年不变,流传繁衍,古法造纸早已成为这里人生活的一部分。为纪念祖先,人们给这里起名为湘纸沟。后因这里生产的竹纸有着奇特的香味,故而改名为香纸沟。[3]

香纸沟香纸沟景区海拔960—1563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阴天多,日照少,年均气温15度,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一年四季皆是旅游好时节。

篇4:关于介绍贵州香纸沟的导游词

离贵阳市3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异常美丽且安逸清新的省级风景名胜区____香纸沟。香纸沟景区由“龙井湾、锅底箐、马脚冲、南静寺、白水沟、红子沟、葫芦冲、万丈沟”等组成,共有七十余个景点。景区内集山、水、石、林、竹、洞、寺庙为一体,各具精华山水兼顾,加上原始手工造纸技艺构成了如今香纸沟独具特色的景观。景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渗漏涌出,交替平凡,各种上升、下降岩溶达60余处,自然形成山沟、绝壁、栈道、伐道、刀脊,因白水河支流落差形成的叠水瀑布,构成了景区的岩溶景观。香纸沟的山,山峰造型优美、怡静间丰富动人,悬崖绝壁,奇峰异石,动人心魂;香纸沟的水,水质清澈见底,涓涓细流,小桥流水交相辉映;香纸沟的树古木参天,古藤垂悬;香纸沟的竹林茂盛,葱翠郁滴,香纸沟的布依人用他们淳朴的民歌唱到:香纸沟有山又有河,还有古树古水车,青山绿水待春风,布依山歌等贵客。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这片热土上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铸就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这里幽静而清新的秀美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避开了都市的喧嚣与霓虹灯的闪烁成为了在城市中奔忙的人群中理想休闲地。

600多年历史的香纸沟“土法造纸”工艺:这种手工造纸技艺,因与东汉蔡伦的造纸技艺一脉相承,被称作“世界最古老的造纸术活化石”,早已闻名遐迩,20__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6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调北征南”时,越国汪公从江浙率兵进湖南转贵州,带领一支军队来到这里屯驻。大量的湘人在这里定居后,看到这里虽然土地贫瘠,但水源充足,竹子丰富,尤其适合生产纸品。为了祭祀军中阵亡将士和生存的需要,他们便操起了世代相传的古老造纸技艺。于是,源于湘人蔡伦的“蔡侯纸制作技艺”便传到这里。因造出的纸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而湖南又简称“湘”,为表思乡之情,湘人就把这里定名为“湘子沟”。自那时起,“香纸”逐渐成为当地的特产行业,地名也就逐渐演变成了“香纸沟”。“香纸”曾被皇帝御赐为“神圣纸品”。

在香纸沟,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造纸,造纸首先是选料取材。香纸沟的“香纸”原料来源于竹,竹子肉厚、质密,成浆率高,韧性好,易成型,使这里的纸品质地优良。由于香纸沟的纸由竹而来,于是香纸沟人对竹有着敬畏之心,在砍竹前,先要举行庄重的仪式,在竹子前烧三炷香后再砍竹,而砍竹用的工具只能用柴刀,忌用蔑刀,因为柴刀砍竹有“发财”之意,而“蔑”音同“灭”,有“灭竹”之意。有了原料,就进入了造纸的第一道工序——煮:将砍下的鲜竹子捶烂后,再将其与石灰掺水混合,将之放到那个石砌的大锅里,下面加柴生火,在锅里煮上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竹子就变得非常软烂;再经过半个月的浸泡,然后开始造纸的第二步——碾:经过10多个小时的碾压,竹子被彻底的碾成泥状;第三步叫“抄纸”,其中包含了很多细碎的工作,比如要先把“竹子泥”和水按比例勾兑,之后还要把起“润滑”、“分层”作用的桦叶水倒入,再将抄好的香纸压缩、挤压水分、晾干……从取料到制成成品,共包括了伐竹、破竹、沤竹、煮竹、碾压、提浆、抄纸、压榨和烘晾等72道工序。这里的人们受文化习俗诸多因数的影响,至今仍保留原始传统的造纸技艺,这对总结我国造纸的历史,有着‘活化石’的作用。”

山也青幽幽,水也青幽幽。

美丽多情香纸沟,天地如锦绣,

丛丛野花绽开口,片片竹林荡绿绸,

水车哗哗笑,石碾转溜溜。

中华土法造纸术,传承到永远。

清新迷人的香纸沟,雨甜风也柔。

凉爽伴你下河谷,芬芳托你上本楼。

温馨祥和好日月,如梦醉心头。

篇5:关于介绍贵州香纸沟的导游词

香纸沟是一个汉族和布依族的杂居地。

大约620__年前,明太祖朱元璋调北填南,有中国造先师蔡伦的后裔彭氏三兄弟从湖南新化来到此地,见这里漫山遍野,茂林修竹,景色又秀丽宜人,觉得是造纸难得的风水宝地,遂之定居于此。从此,中国造纸文明便在这些谷沟溪流中生根发芽,为纪念祖先,人们给这里起名叫湘纸沟。 湘约沟人巧妙地利用溪流、竹林、石料等大自然恩赐的资源造纸。后来,人们因为这里生产的纸有着奇特的香味,就把原来的名字“湘纸沟”改成了“香纸沟”。香纸沟有一个金打洞的传说,人人皆知,据老人们讲,很多年前,当地一位姓金的大户,在白水河的下游人工开凿了一个引水洞,这条洞足足打穿了一座山,将白水河的河水引出洞外,惊动了龙脉,从此以后姓金的大户便衰败了,除留下几座孤坟外,金家后人竟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香纸沟现在只有汪家、胡家、彭家、罗家这些大家族了。

香纸沟景区内风景优美,集山、水、竹、林、泉、飞瀑、溶洞、奇峰怪石、幽谷深潭为一体。古老、完整的原始手工造纸作坊、古朴典雅的少数民族木结构民居错落有致地点缀于山水之间。

所记载,蔡伦造纸有72道工序,原料主要采用麻和树皮,香纸沟的造纸至今仍采用这72道工序,只不过是采用青竹为原料,因为当地有取之不尽的青竹。青竹砍回来,就进入了古老的造纸程序:捶打、浸泡、蒸煮、发酵、漂洗、碾压……整个造纸过程历时3个月。香纸沟的人们农忙种田,农闲造纸,生活过得丰实而有序。

香纸沟的造纸经历了上百年的沉寂之后,在今天又充满了新的生命活力。置身其中,会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香纸沟的魅力不仅在于她仍然保存和使用着古老的造纸技术,更在于这种技术从古至今永不衰朽的生命力。

篇6:精选贵州香纸沟导游词

香纸沟位于贵阳市东北部的乌当区新堡布依的族人乡境内,距市区36公里,从贵阳乘车60分钟便到景区,交通便利。

香纸沟,沟谷深切,峰峦叠嶂,瀑布飞流。这里不仅有着迷人的高原峡谷风光,浓郁的布依风情。最令人称奇的是景区内保存着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古法蔡伦造纸作坊系统。当地布依同胞就地取材,以竹为料,从伐竹、破竹、蒸竹、沤竹、水车碾竹、竹帘抄纸等72道工艺流程、均显得古朴而奇特,这是一种远古文明,也是一个奇迹,一个秘密。

香纸沟鼠阳境内一颗“绿色宝石,天然氧吧”,逝老蔡伦造纸自然博物馆。

香纸沟景区由“龙井湾、锅底箐、马脚冲、南静寺、白水沟、红子沟、葫芦冲、方丈沟”等十余个小景区组成,共有七十余个景点。 香纸沟盛产“香纸”主要是民间祭拜时用来焚烧的神圣“纸品”,绝不是现代纸可以随便代替的。而造纸为什么成为香纸沟人世代相传的产业呢?个中故事颇为有趣。

话说600多年前的民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调北增南”时,由湖南的侯爷,越国汪公率领的一支来到这里屯驻,为祭军中阵亡将士,在此修碾伐竹造纸做祭品,用香纸做香(因湖南简称“湘”),为表思乡之情,就把这里定为“湘子沟”。后来香纸渐成为当地的特产行业,地名和特产恰同音,地名也就演变成了“香纸沟”。如今,这里的百姓,还供奉着“越国汪公,蔡伦先师”。

篇7:贵州香纸沟的导游词

离贵阳市3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异常美丽且安逸清新的省级风景名胜区____香纸沟。香纸沟景区由“龙井湾、锅底箐、马脚冲、南静寺、白水沟、红子沟、葫芦冲、万丈沟”等组成,共有七十余个景点。景区内集山、水、石、林、竹、洞、寺庙为一体,各具精华山水兼顾,加上原始手工造纸技艺构成了如今香纸沟独具特色的景观。景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渗漏涌出,交替平凡,各种上升、下降岩溶达60余处,自然形成山沟、绝壁、栈道、伐道、刀脊,因白水河支流落差形成的叠水瀑布,构成了景区的岩溶景观。香纸沟的山,山峰造型优美、怡静间丰富动人,悬崖绝壁,奇峰异石,动人心魂;香纸沟的水,水质清澈见底,涓涓细流,小桥流水交相辉映;香纸沟的树古木参天,古藤垂悬;香纸沟的竹林茂盛,葱翠郁滴,香纸沟的布依人用他们淳朴的民歌唱到:香纸沟有山又有河,还有古树古水车,青山绿水待春风,布依山歌等贵客。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这片热土上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铸就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这里幽静而清新的秀美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避开了都市的喧嚣与霓虹灯的闪烁成为了在城市中奔忙的人群中理想休闲地。

600多年历史的香纸沟“土法造纸”工艺:这种手工造纸技艺,因与东汉蔡伦的造纸技艺一脉相承,被称作“世界最古老的造纸术活化石”,早已闻名遐迩,20_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篇8:贵州香纸沟的导游词

在6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调北征南”时,越国汪公从江浙率兵进湖南转贵州,带领一支军队来到这里屯驻。大量的湘人在这里定居后,看到这里虽然土地贫瘠,但水源充足,竹子丰富,尤其适合生产纸品。为了祭祀军中阵亡将士和生存的需要,他们便操起了世代相传的古老造纸技艺。于是,源于湘人蔡伦的“蔡侯纸制作技艺”便传到这里。因造出的纸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而湖南又简称“湘”,为表思乡之情,湘人就把这里定名为“湘子沟”。自那时起,“香纸”逐渐成为当地的特产行业,地名也就逐渐演变成了“香纸沟”。“香纸”曾被皇帝御赐为“神圣纸品”。

在香纸沟,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造纸,造纸首先是选料取材。香纸沟的“香纸”原料来源于竹,竹子肉厚、质密,成浆率高,韧性好,易成型,使这里的纸品质地优良。由于香纸沟的纸由竹而来,于是香纸沟人对竹有着敬畏之心,在砍竹前,先要举行庄重的仪式,在竹子前烧三炷香后再砍竹,而砍竹用的工具只能用柴刀,忌用蔑刀,因为柴刀砍竹有“发财”之意,而“蔑”音同“灭”,有“灭竹”之意。有了原料,就进入了造纸的第一道工序——煮:将砍下的鲜竹子捶烂后,再将其与石灰掺水混合,将之放到那个石砌的大锅里,下面加柴生火,在锅里煮上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竹子就变得非常软烂;再经过半个月的浸泡,然后开始造纸的第二步——碾:经过10多个小时的碾压,竹子被彻底的碾成泥状;第三步叫“抄纸”,其中包含了很多细碎的工作,比如要先把“竹子泥”和水按比例勾兑,之后还要把起“润滑”、“分层”作用的桦叶水倒入,再将抄好的香纸压缩、挤压水分、晾干……从取料到制成成品,共包括了伐竹、破竹、沤竹、煮竹、碾压、提浆、抄纸、压榨和烘晾等72道工序。这里的人们受文化习俗诸多因数的影响,至今仍保留原始传统的造纸技艺,这对总结我国造纸的历史,有着‘活化石’的作用。”

山也青幽幽,水也青幽幽。

美丽多情香纸沟,天地如锦绣,

丛丛野花绽开口,片片竹林荡绿绸,

水车哗哗笑,石碾转溜溜。

中华土法造纸术,传承到永远。

清新迷人的香纸沟,雨甜风也柔。

凉爽伴你下河谷,芬芳托你上本楼。

温馨祥和好日月,如梦醉心头。

篇9:贵州香纸沟的导游词

香纸沟是一个汉族和布依族的杂居地。

大约620_年前,明太祖朱元璋调北填南,有中国造先师蔡伦的后裔彭氏三兄弟从湖南新化来到此地,见这里漫山遍野,茂林修竹,景色又秀丽宜人,觉得是造纸难得的风水宝地,遂之定居于此。从此,中国造纸文明便在这些谷沟溪流中生根发芽,为纪念祖先,人们给这里起名叫湘纸沟。 湘约沟人巧妙地利用溪流、竹林、石料等大自然恩赐的资源造纸。后来,人们因为这里生产的纸有着奇特的香味,就把原来的名字“湘纸沟”改成了“香纸沟”。香纸沟有一个金打洞的传说,人人皆知,据老人们讲,很多年前,当地一位姓金的大户,在白水河的下游人工开凿了一个引水洞,这条洞足足打穿了一座山,将白水河的河水引出洞外,惊动了龙脉,从此以后姓金的大户便衰败了,除留下几座孤坟外,金家后人竟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香纸沟现在只有汪家、胡家、彭家、罗家这些大家族了。

群山环绕的香纸沟是封闭的,也正是因为封闭,古老的造纸术历经千年不变,流传繁衍,古法造纸早已成为这里人生活的一部分。为纪念祖先,人们给这里起名为湘纸沟。后因这里生产的竹纸有着奇特的香味,故而改名为香纸沟。

香纸沟香纸沟景区海拔960—1563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阴天多,日照少,年均气温15度,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一年四季皆是旅游好时节。

香纸沟景区内风景优美,集山、水、竹、林、泉、飞瀑、溶洞、奇峰怪石、幽谷深潭为一体。古老、完整的原始手工造纸作坊、古朴典雅的少数民族木结构民居错落有致地点缀于山水之间。

篇10:贵州香纸沟的导游词

古人所记载,蔡伦造纸有72道工序,原料主要采用麻和树皮,香纸沟的造纸至今仍采用这72道工序,只不过是采用青竹为原料,因为当地有取之不尽的青竹。青竹砍回来,就进入了古老的造纸程序:捶打、浸泡、蒸煮、发酵、漂洗、碾压……整个造纸过程历时3个月。香纸沟的人们农忙种田,农闲造纸,生活过得丰实而有序。

香纸沟的造纸经历了上百年的沉寂之后,在今天又充满了新的生命活力。置身其中,会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香纸沟的魅力不仅在于她仍然保存和使用着古老的造纸技术,更在于这种技术从古至今永不衰朽的生命力。

名为香纸沟,实与造纸分不开的,路上常有废弃的木屋,只余柱子顶部之类,里面杂躺着圆圆的轮子,积满灰尘,山民大哥告知那就是曾经的造纸工具,他们曾经辉煌过,现在静静地睡在那里了。然终于见到一部造纸坊,外面安着水车,山泉冲下,水流车转,车转碾动,碾走了日月年华,传承了先人的智慧。竹子变成了纸浆,纸浆变成了香纸,香纸变成了祭奠先人的纸灰,纸灰又孕育了满山遍野的大片竹林,千百年来,日子便在这无穷无尽的循环中流倘了。

两个多小时的游玩,同事甚是抱怨什么也没有,只看了一部水车。我却甚为满足,旅行正如人生,没有什么目的,上路便开始了。整天的烦事俗务,高楼大厦,尾气噪音,使我更想到野外走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还乡,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每每想起,总令我羡慕不已,要想如此,我怕是退休以后才能够了。

篇11:关于贵阳四洞沟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四洞沟景区游览, 我是你们的导游, 我叫刘玉,大家可以叫我小刘, 我们的旅程即将开始, 大家跟我来吧! 接下来我们到达的是 “ 没有败笔的景区” 四洞沟, 下面我会沿途给大家介绍一下四洞沟的具体景观和观赏 要点。

大家以看到这块摩崖石刻, 四洞沟景区是赤水国家级重点风景名 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境内 , 离城区十五公里。

景区是由四洞沟一段约四公里的山溪间,按大致相等的距离排列着四级跌水瀑布为主体, 包括华平瀑布, 构成赤水“ 千瀑之市” 的形象景区。

四洞沟梯级瀑布, 是赤水河畔一奇观。

从赤水市城沿赤水河溯流而上, 两岸万竿翠竹临水而立。

一片翠绿从中, 忽而闪出 点点惺红的土壤与粉壁青瓦的农舍, 宛若置身 画图之中 。

至大同河, 弃舟登岸, 即向四洞沟进发。

沿途林木茂密, 到处飞帘 溅珠, 在长约 5 公里的路上串连着 4 级形态各异的瀑布, 这四级瀑布瀑宽均在四十米左右, 落差高者近五十米, 它 们形态各异, 神韵俱佳, 有如翠螺沐浴, 或似新月 流光, 或若玉蟾戏蛇, 或像云中落锦。

有趣的是, 每一瀑后都有一洞穴, 形成四处“水帘 洞” 景观。

四洞沟也因此而得名。

首先我们的第一站, 水帘洞瀑布, 瀑布幅宽 37. 5 米、高 31 米, 株帘悬挂, 白 纱绢绢, 声若雷 鸣, 气势万钧。

“ 水帘 洞” 三个朱红色大字雕刻崖壁, 更显瀑布壮观神奇。

好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月亮潭瀑布, 瀑布宽 42 米、高 10 米, 远看秀美得如一把向下的弯形银梳。

继续往前走, 我们来到的是飞蛙崖瀑布, 瀑布高 26 米、宽 43 米。

上游有一巨石形如巨象; “ 象” 的前边湖水中有一蝌蚪状石滩。

形若游蛇; “ 蛇”前则是石蛙, 仿佛“ 蛇” 正追吃“ 石蛙” , 妙趣横生。

构成一幅“ 蛇蛙戏水图” 。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了 最后一个瀑布, 白龙潭瀑布, 它 四洞沟瀑布群中最大的一个瀑布, 瀑布高 60 米、宽 23 米, 瀑声如雷, 雨雾弥漫, 飞流直下, 气势恢弘, 动人心魄。

篇12:关于贵阳四洞沟导游词

各位团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踏上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来到美丽而神秘的赤水做客。

我是大家此次赤水之行的导游

赤水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就是位于赤水市15公里的四洞沟景区。

四洞沟曾被国务院旅游资源考察团称为“万竹之园”、“楠竹之乡”、桫椤王国、“没有败笔的景区”。

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繁茂的竹海和成片的桫椤。

景区内峡谷幽深,谷底翠竹挺秀,山间树木葱茏,还有小黄花茶和鹅掌楸等珍稀植物,沿着景区四公里的河段上,均匀的分布着4条形态各异的瀑布群,在《说文解字》里说:“洞者,疾流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洞并不是指山洞或溶洞,在当地人口中,洞就是瀑布之激流,所以,瀑布就是洞,这就是四洞沟得名的缘由。

初进景区,大家可以看到这座牌楼,还有高悬于牌楼之上的题字,这便是赵朴初先生所作。

当四洞沟刚刚发现时,就引起了不少探奇揽胜者一睹为快。

其中便有中国宗教界领袖人物、书法大师赵扑初先生,他不顾年事已高,也慕名前来游览,游览之后,余兴正浓,即展纸磨墨,一气呵成“四洞仙境”4个大字。

有了这幅墨宝,赤水人随即住建了这座设计新颖,巍峨壮观,造价不菲的牌楼大门。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四洞沟的第一洞——水帘洞瀑布,它高31米,宽37.5米。

与贵州其他瀑布相比,它就是小家碧玉了,但它自有不一般的看点。

篇13:关于贵阳四洞沟导游词

大家看,那石壁上刻有“水帘洞”三个朱红大字,更显瀑布的神奇和俊美。

漫步瀑后石径,可观瀑布赏“洞中盆景”。

清代诗人黄三之赞曰:

“首河横滩一字河,水穿岩石鼓琴河。

湖中小石时藏露,俨若清波拥翠螺。

沿着石栈,我们来到了四洞沟的第二洞——月亮潭瀑布,瀑布宽42米,高10米,呈一个弧形,远远望去就像一把向下的弯形银梳。

瀑布前方的水潭面积宽阔,只要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夜空中的月亮就会和潭中的倒影交相辉映,璀璨夺目,所以就命名为月亮潭瀑布。

清代诗人黄三之为二洞所提诗为:

二洞滩前偃月湾,泉飞十尺注深潭。

悠悠滚滚波涛涌,浪沃山花落叶船。

现在,我们来到了第三个瀑布——飞蛙崖瀑布,瀑布宽43米,高26米。

瀑布上游有一巨石形如巨象,象前边的湖水中,有一蝌蚪状石滩,形若游蛇,蛇前方则是石蛙,这就形成了一副景象,仿佛蛇正在追吃石蛙,石蛙为了逃命,急切的想从瀑布上面跳下来,可不知为什么又不跳了,保留着这个跳跃的姿势,所以

人们叫这为“飞蛙崖瀑布”。

黄三之在此试曰:

三洞滩头两水飞,蛤蟆姿势避长蛇。

晴川彩澈云开启,湖底青天漾翠微。

现在,我们 来到最后一个瀑布,也是最大的一个瀑布——白龙潭瀑布,瀑布之水从宽23米,高60米的悬崖上跌落下来,正好砸在一座石头上,银白色的瀑水与这座石头连成一线,化成了一条栩栩如生的白龙,所以,就把这瀑布命名为白龙潭瀑布了,如果在枯水季节,我们可以在潭底看到一只石鞋,相传是古时候,潭上有一只金鸭子在戏水,有一个白胡子老人为了捕捉这只金鸭子,丢下了一只鞋子,但是鸭子却化成了一道彩虹,横在潭上,而鞋子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化成了一只石鞋。

篇14:贵州香纸沟喀斯特区域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贵州香纸沟喀斯特区域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本文报道了贵州省香纸沟喀斯特区域苔藓植物42科110属281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藓类植物26科87属236种(含种下分类单位),苔类植物15科22属44种(含种下分类单位),角苔1科1属1种.在苔藓植物的.区系组成中,含1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7科;含5种以上的优势属11属.该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划分为12种类型.

作 者:彭涛 张朝晖 PENG Tao ZHANG Zhao-hui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阳,550001 刊 名:贵州科学 英文刊名:GUIZHOU SCIENCE 年,卷(期): 27(4) 分类号:Q949.35 关键词:苔藓植物   区系   香纸沟喀斯特区域   贵州  

篇15:贵阳文昌阁导游词介绍

文昌阁楼,坐东向西,楼体高20余米,通面阔11.47米,进深11.58米,为三层三檐不等边的九角攒尖顶。两侧配有重檐悬山顶的厢房,阁楼对面有月台、水池、倒座、花台,组成封闭式的四合院,布局缜密,颇壮观瞻。阁楼底层为正方形四角,二三层为九边九角,东、南、北三面等边,各方均为二,唯正面(西面)等分为三,组成不等边九角形。除底层外,二、三层均出飞檐,梁架结构独特,第三层的.全柱和第二层的重檐金柱,均不穿过各层楼板,第二层九根檐柱,仅有四根是一层的重檐全柱,平面布局为一平方形,其余五根檐柱分别立于底层的顺梁上。

顶部雷公柱空悬,由九根角梁共撑,以第三层的金柱和檐柱为支点,承托宝顶。整个用料为榫卯,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如此枋梁承桃,逐渐收缩的回旋处理,既分散承重支点,增强阁楼的稳固性,具有防震效果,又扩大了各层的空间和使用面积。

另外,阁楼柱架用材数都是“九”或是“九”的倍数。尾顶九角,楼楞木二、三层各用九根。梁八十一根,柱五十四根,均是九的倍数。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匠心巧运。因为在封建社会,“九”表示最高权力,最高等级的象征。看来,这幢建筑还含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篇16:贵阳文昌阁导游词介绍

文昌阁经历多次维修,康熙八年(1669年),三十一年(1692年),嘉庆四年(17),。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都维修过。民国年间失修,沦为驻兵和监禁进步人士的地方,机关有时也占用。解放后,在这里办过“文昌阁小学”。期间,阁中壁画,神像全被捣毁,因无人管理,成为市民的大杂院。1976年秋阁楼宝顶被雷击落,随宝顶一起被击落的东西有:历书、茶叶、五谷及钱币等。历书现被省博物馆收藏,宝顶陈列在阁内二楼。1983年贵阳市政府维修,1988年全面对外开放,被开辟为贵阳市钱币博物馆,贵阳市政府再次维修,现阁内一层有“中国名楼名阁图片展”。1981年经市政府批准,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又经贵州省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位游客,历经战乱的浩劫和岁月的洗礼,文昌阁仍然屹立于贵阳的东门,成为贵阳九门四阁中保存最完整的历史遗迹,我们参观的不仅仅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更是品鉴历史遗留下来的艺术品。希望大家下次再来的时候带上孩子,来祭拜文昌帝君。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单独问我,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的支持和理解,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平安!再见!

篇17:燕子沟导游词介绍

燕子沟风景区位于世界极高山之一贡嘎山东坡、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西南部的新兴乡境内。贡嘎山风景奇美无比,尤其是东坡的燕子沟,风景更是美不胜收。燕子沟又称“贡嘎红石之谷”,于贡嘎主峰东缘绵延近40公里,景区面积143平方公里,距康定76公里,离泸定59公里,至成都283公里。

燕子沟沟长40km,景区面积143平方公里。年降雨量1200毫升,平均气温8.5℃。

1933年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一书,描写了一处世外仙境“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其实就是西方人对于东方雪域净土的印象,它的核心就是贡嘎山燕子沟。

作为胜乐金刚坛城东大门所在,燕子沟拥有诸多自然和人文奇观,冰川、雪峰、彩林、温泉……其中最为神奇者当属红石。从海拔2200米的药王庙以上到3771米的冰窖口,长近30公里的河谷两岸,炽热的红石辉映眩目的雪峰,壮丽的美景摄人心魄,令人沉醉!红石只能生长在燕子沟的主河道,而且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没有,远离燕子沟主河道的林地中没有,海拔2100米以下的位置也没有,而且带出燕子沟的红石都会死掉变黑。

由于贡嘎山地理位置特殊,受到东西文化与藏汉文化的冲击,因此,区域文化为极富特色的康巴文化。康巴文化由佛教与雪域本教汇融而成的藏传佛教、康巴歌舞、英雄史传,独特的民风民俗等组成,响遍世界的《康定情歌》、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天葬就是康巴文化的主要代表,该区域内聚集了汉、藏、彝、羌、回等民族,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诸教并存,积藏着华夏民族的文化精髓。人们尊从自然、顺应自然,生活宁静安详。

贡嘎山燕子沟位于泸定县新兴乡境内,因候鸟麻燕夏季迁栖于此,筑巢于断岩怪石之上孵幼稚而得名,与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并称为姐妹沟,是贡嘎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带状分布明显,北亚热带、山地温带、山地寒带和极高山永冻带气候,构成了河谷植被带、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及高山草甸带。春夏时节,杜鹃、马蹄莲、百合等各类鲜花渐次开放,山花烂漫,堆翠耸绿;秋季满山彩叶,与峻岭雪峰相印衬格外娇艳,又如缤纷飞舞的蝴蝶,浓艳天下,是国内观赏秋叶最佳去处;冬季冰雪覆盖,玉树琼枝,是天然的优质滑雪场地。气象特征表现丰富,形成“一山分四季,一日四时景,十里不同天”的奇特现象。日照金山辉煌壮丽,蓝天深邃,白云耀眼,流动的云雾变幻莫测,天象景观奇丽壮美。

沟内群峰林立,雪峰昂首,断岩怪石千姿百态,挺拔峻秀,瀑布高挂,溪水横流;规模庞大的红石滩摄人心魄;低海拔现代冰川发育,表现丰富,具有极高的观赏与科考价值。贡嘎山主峰正对游客,在阳光照耀下雄伟壮丽,充满魅力。

篇18:燕子沟导游词介绍

燕子沟有东坡攀登贡嘎山主峰的国际登山线路,因贡嘎山在国际登山界的王者之气,燕子沟每年将举办一次国际登山峰会论坛。即将建设的冰川博物馆会告诉人们冰川的神奇和河流的起源。中国十大名泉之一的贡嘎山神泉富含46种矿物质,对人体有多种疗效,口感似啤酒,被誉为“啤酒泉”,该泉取之不尽,饮之不完,燕子沟天天都有啤酒节。汉、藏、彝、羌、回等民族的民风民俗以及原始美丽的自然风光会让每一位客人留恋忘返。

购票须知

① 景区开放时间:9:00—18:00

② 儿童票:身高1.3米以上购成人票,1.3米以下免票(需加5元保险费)

③ 老年票:需持老年证购门票享受优惠价65元/人,(不含观光车费,需另买,同时要另加5元保险费)

④其他优惠人群:军官、记者、教师等需持有效证件享受门票半价优惠(只限门票)

⑤取票处:磨西镇横街燕子沟景区地接部(门口有明显的招牌广告灯箱)是去景区的必经之路请游客注意,距离景区还有6公里的路程。

门票价格

门票类型:门票+观光车门市价格:165元

网络价格:150元

篇19:燕子沟导游词介绍

在10月3日。我、妈妈、爸爸、姑姑、爷爷一起来到了位于四川省泸定县磨西镇的燕子沟。

我们进入景区,坐高尔夫车到达了定海神针。那里有两条小路,一条是徒步两三个小时到达红石摊。路途中,有四个景点。另一条是徒步半个小时左右到达红石摊,路途中,有两个景点。

我们选择的是最近的路。我走在第二,当我走进林中时,感到很冷。突然,我在树上看到了像小房子一样的蘑菇,于是,我就用手准备去碰它,妈妈一下子拦住了我,我很生气的对妈妈说:“妈妈,你看,这些长着软软的毛,有这像雨伞一样小巧的蘑菇,你干吗不让我碰啊!”妈妈不慌不忙的说:“野蘑菇有细菌,当你碰了后,又找不道洗手的地方,吃野餐时,你会吸进细菌,你再想想后来呢?”

一会,我们就到了红石摊。石头像长了“红苔”(青苔改红苔)一样,又像被太阳照红的脸,还像女孩子羞红的脸。红红的石头,绿绿的叶子和草,真是“红石配绿叶。”真可惜!为什么 要说可惜呢?因为,如果今天不下雨,太阳出来,会把远处的山和雪山照出来的。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水打湾,发现雨停了,我把头向上一望,啊!!!我看到像山水画中的山,调皮的雾娃娃把山脉挡住了,让山尖呼吸新鲜的空气。在安静的燕子沟里,我们可以听到小溪或瀑布在弹琴。燕子沟里的山都很雄伟的,它为什么哪么的雄伟呢?那是因为,绿色的树木给棕色的大山穿了一件绿色的外套,让它看起来精神了一些。

我们要离开这迷人的地方了,我都有点舍不得了!我要对燕子沟说一句话:“迷人的燕子沟,我们下次再见面。”

贵阳的导游词

贵阳黄果树瀑布作文

榆树沟散文

贵阳初中英语作文写作技巧

贵阳中考满分作文

贵阳红枫湖风景导游词

贵阳小升初作文预测

贵阳游记小学生作文

关于九塞沟导游词

野花沟生活随笔

贵阳香纸沟介绍(共1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贵阳香纸沟介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