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第5 课 Windows 98的窗口

时间:2022-11-25 14:42:16 作者:天下为公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天下为公”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三年级(上)第5 课 Windows 98的窗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三年级(上)第5 课 Windows 98的窗口,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三年级(上)第5 课 Windows 98的窗口

[课  题]第5 课  windows 98的窗口[教学目的与要求](1)认识windows窗口。(2)了解窗口的组成。(3)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窗口的基本操作。[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当我们想了解电脑的一些情况时,要打开“windows 98”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教师双击打开“我的电脑”窗口),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区城称为“我的电脑”窗口,所要执行的一些操作就在这窗口中完成。因为windows 98的操作一般都在窗口中进行的,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windows 98”窗口的组成和学习窗口的基本操行。 揭示课题:windows 98的窗口二、新授(一)窗口的组成引导学生看书,说说在“我的电脑”窗口中看到了些什么?教师运行自编课件,演示讲解窗口的各部分:1.标题栏标题栏用来显示窗口的名称。(教师打开“回收站”、“我的文档”、“纸牌游戏”三窗口,学生从标题栏上认识区别三窗口。)2.菜单栏菜单栏列出各种对窗口进行操作的菜单命令。(学生认识“关闭”命令等)3.工具栏工具栏中排列着常用的命令按扭。(学生认识“保存”、“打开”等命令按钮)告诉学生要了解按钮名称,只要将指针在按钮上停留一会,就会显示按钮名称。4.状态栏状态栏显示窗口当前的一些信息。实践操作:学生打开“我的电脑”窗口,首先浏览所示窗口的各组成部分,接着教师问某栏,学生指出相应栏。(二)窗口的基本操作教师:了解了窗口各部分的名称,我们在窗口中能实现一些什么操作呢?(教师边演示边讲解,也可请知道的学生讲)1.窗口的最小化认识标题栏上的最小化按钮,作用实现窗口最小化。操作方法:单击“最小化”按钮,窗口缩小,任务栏上出现窗口图标按钮;再次单击任务栏窗口图标按钮,窗口就恢复原状。实践操作:学生对窗口实现最小化;恢复最小化窗口。2.窗口的最大化(或还原)认识标题栏上的最大化按钮,作用实现窗口最大化。在窗口最大化时。“最大化”按钮处为“还原”按钮,作用是使窗口恢复原状。操作方法:单击“最大化”按钮,窗口满屏。 单击“还原”按钮,窗口就恢复原状。实践操作:学生对窗口实现最大化;恢复窗口。3.窗口的切换教师:当我们打开多个操作窗口时,windows 98会将它们叠加显示在屏幕上,其中的一个窗口的标题栏呈蓝色,我们称这个窗口为当前窗口。教师演示多个窗口的打开,使“回收站”成为当前窗口。实践操作:学生依次打开 “回收站”、“我的文档”、“纸牌游戏”窗口,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任务栏变化。教师问:多个窗口打开后,任务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归纳:打开一个窗口,任务栏上就出现这个窗口的图标按钮,当前窗口图标按钮呈现凹形。问题提出:要成为当前窗口,如何操作?学生操作,寻找窗口切换的操作方法。师生共同归纳操作方法:单击某窗口标题栏或单击对应任务栏中的图标按钮(凸起的)实践操作:完成书p16“试一试”。4.改变窗口的大小教师:除了实现对窗口的最大化或最小化操作,窗口的大小还可以任意调整。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操作方法:(1)将指针指向窗口右边框时,指针变成水平双箭头状时,如果向左右方向拖动边框,可改变窗口的宽度。(2)将指针指向窗口横向边框时,指针变成垂直双箭头状时,上下拖动边框,可改变窗口的高度。实践操作:完成书p17“试一试” 做一做:将指针指向右下窗口角时,向对角线方向拖动窗口角,可同时改变窗口的宽度和高度吗?5.移动窗口位置教师:将指针指向窗口标题栏,拖动鼠标器,可移动窗口的位置。

实践操作:学生练习窗口的移动6.关闭窗口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看书了解关闭窗口的操作方法。请一学生演示操作:关闭窗口。教师问:除了书上介绍的还有其它关闭窗口的操作方法吗?师生共同归纳:单击菜单栏“文件”――“关闭”。7.窗口滚动教师:当窗口无法显示其中所有的内容时,为了查看窗口中的其他内容,可以利用窗口的滚动条。学生认识水平滚动条和垂直滚动条试一试:学生打开“我的文档”窗口,操作窗口滚动条,浏览窗口的其它内容。学生讨论归纳操作滚动条的方法。三、巩固练习学生完成书p18“练一练”。四、总结

篇2:三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4课 打开窗口看风景

三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4课 打开窗口看风景

第4课 打开窗口看风景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Windows窗口。 2.掌握改变窗口大小、移动窗口的'操作。 3.体验用计算机欣赏图片的过程与乐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Windows窗口。 教学难点: 掌握改变窗口大小、移动窗口的操作。 教学过程: A导入: B新课: 一、认识窗口 1.双击“美丽的北京”,打开“美丽的北京窗口”。 2.认识右上角的三个按钮。 3.双击任意图片,浏览。 二、窗口最大化和最小化。 1.“-”按钮,表示最小化。 2.“口”按钮,表示最大化。“(重叠)口”按钮,表示还原。 3.“X”按钮,表示退出。 三、调整窗口大小。 1.移动鼠标,使指针指向窗口边框上,指针变成横向双箭头或纵向双箭头时,拖动,观察窗口变化。 2.移动鼠标,使指针指向窗一角上,指针变成斜向双箭头时,拖动,观察窗口变化。 四、移动窗口 1.把鼠标指针移动到窗口标题栏的空白处。 2.拖动鼠标,窗口随鼠标指针移动,到达目标位置时松开左键,窗口移动到新位置上。 五、拓展:合法使用计算机P24 C小结 D巩固:P25思考与练习。

篇3:三年级(上)第14课 马路一景

[课  题]第14课 马路一景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综合运用画图工具箱中的工具创作图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马路一景图,提问:在这幅图中分别有哪些东西?

(马路、横道线、卡车、红绿灯、行道树、草坪和鲜花)

讲述:这么多东西,怎么画呢?我们从最主要的开始。

二、新授

1.分析构图

提问:在这幅图中最主要的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分析出图中的主要景物)

2.画马路及横道线

讲述:马路可以用什么工具画?请同学们尝试一下?

学生选择直线工具画出两条线段,形成马路。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在马路上有什么?(卡车和横道线)

提问:横道线用什么工具画比较合适?(直线)

学生练习用直线工具绘制横道线,教师巡视指导。

3.画卡车

提问:卡车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

(引导学生分析卡车的组成形状:驾驶室——多边形,车窗——正方形,车身——长方形,车轮——圆形,货物——不规则)

讲述:请学生尝试用以上三种工具绘制卡车。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讲述:使用多边形工具画驾驶室的时候,左下角要保持垂直,这样驾驶室才不会倒。车身要紧贴着驾驶室画。车窗位置要合适。轮子画好后,用橡皮把重叠的线条擦掉比较好看。

提问:货物没什么形状?怎么画呢?(教师示范曲线工具)

学生练习用曲线工具画货物。

4.画红绿灯

讲述:马路上的东西我们都画好了,下面我们开始画马路边的东西。

最难画的是什么?(红绿灯)

提问: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红绿灯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

(底座圆形,但在图片中应该使用椭圆,支柱——长方形;灯罩——圆角长方形,灯——圆形)

教师示范灯座的画法。

讲述:先画两个相同的椭圆,然后使用橡皮擦除下面椭圆的上半部分,再用直线工具画六条线段连接上下圆弧。

学生练习画灯座,教师巡视指导。

讲述:灯座画好后,红绿灯的其它部分就比较容易了,请同学们使用相应的工具绘制。

学生练习画红绿灯。

5.画行道树

讲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还缺什么东西没有画?(大树和花草)

大树和花草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可以使用什么工具画?

(大树形状不规则,可以使用铅笔或刷子工具。小草和花朵因为比较小,使用喷枪比较好,但要注意调节喷枪的大小。)

学生练习画大树和花草。

6.添加颜色

讲述:我们已经把图形画好了,但颜色还没有,请同学们把合适的颜色填充到图画中,看谁填充的颜色最好看?

学生练习填色

讲述:我们来开一个小小展览会,比一比谁的画最好看。

教师组织学生互相交流作品,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三、巩固提高

讲述:马路上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同学们可以发挥想象,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添加到你的作品中。

篇4:三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15课 综合实践

三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15课 综合实践

第15课 综合实践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画图”软件绘画的基本步骤。 2.熟悉“画图”软件的绘图工具和菜单命令。 3.树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用“画图”软件绘画的基本步骤。 2.熟悉“画图”软件的.绘图工具和菜单命令。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主题 选择主题:P86 二。活动要求: 1.分组:3~4人一组。 2.每小组选择一个主题,每个成员完成一幅相关图画,每小组把各成员的图画组合起来,完成一个共同作品。 3.小组成员间要经常交流,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三。活动分工 角色可设定组长、联络员、发言人等,也可以小组自行设定。 四。活动过程 1.小组内部确定主题。 2.小组内部讨论,每位成员阐述自已的构思。 3.每个成员画一幅图画。 4.把小组成员的图画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张图画。 五。作品展示 大屏幕展示或打印后展示。 六。交流与评价 1.参照P90评价标准,评价小组作品。 2.观看优秀作品,小组交流讨论,对比本组作品。 3.总结评价最高作品值得学习的地方。  

篇5:三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1课 信息技术探究

三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1课 信息技术探究

第1课 信息技术探究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概念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2、认识信息、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信息、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认识信息、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A导入: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 B新课: 一、身边的信息 1、信息:通过声音、文字、图片等传送的`消息。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二、信息的接收与传递 1.我们每天都在接收或传递大量信息。 2.看电视、听讲、说话、写信、打电话、发EM,都是在接收或传递信息。 三、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1.收集:照相机、摄像机、手写笔等。 2.存储:磁带、闪存盘、光盘等。 3.传递:电视、电话等。 4.处理:计算机、打印机、摄像头、扫描仪等。 四、信息技术及应用 1.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存储信息的技术。 2.感测技术:帮助人获取信息。 3.通信技术:扩展人们传递信息的能力。 4.计算机技术:扩展人脑功能。 5.控制技术:使事物按照人的要求沿指定方向发展。 五、拓展:P7信息技术的发展 C小结: D巩固:P7思考与练习     

七年级上教案(第20-22课)

《0×5=?》数学三年级上说课设计

SA239第11章读书笔记Windows系统

小三上学期Unit 3 Lets paint 第5课时

网课第81天小学作文

窗口短篇诗歌

窗口工作总结

新教材高一教案UNIT11第5课时

机械制图教程第5讲-几何作图

初二英语上册第5单元作文范文

三年级(上)第5 课 Windows 98的窗口(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三年级(上)第5 课 Windows 98的窗口,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