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吃斋念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在虚拟的世界里,传递真实的人生,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在虚拟的世界里,传递真实的人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目录
篇1:在虚拟的世界里,传递真实的人生
在虚拟的世界里,传递真实的人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当前,计算机网络集知识与娱乐于一体,为人们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生活空间。而且,在这个空间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主体:任何一个人只要拥有一台能够上网的计算机并掌握上网的必要技能,就可以实现“人――机――人”交流,在网络空间里作为个体的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肯定,自主意识得到高度发挥。因此网络逐渐的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很多学生喜欢遨游网上,因为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他们可以方便、快捷的和朋友们联络;他们可以化身于任何身份与任何人平等对话;他们可以成为自己希望自己成为的那个人自由、轻松的与人交流;他们可以在网络游戏中尽显身手,在游戏的同时宣泄心中的压抑,体味成功的快感……学生进入网络世界,网络也进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就拿我现在所带的班级来说,班中一共48名学生,有20名学生家中有可上网电脑,班中每个人都有过上网经历,家中没有电脑的同学有的是到网吧上网,有的是在学校或同学家里上网;有OICQ号的学生有29人;喜欢网络游戏的学生不仅限于男生……走到学生中间我们可以发现,从他们谈论的话题到他们说话时习惯的用词用语,都可以找到他们畅游网络的“印记”。我们的德育工作只有把握住时代的特征,贴近学生的生活,才具有实效性、适应性、针对性和感召性。因此将德育工作引入网络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必须,这样做既可以延展我们对学生教育的空间,也可以使我们贴近学生,便于我们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当然将德育工作引入e空间,用网络促进我们的德育工作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将自己的工作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利用网络了解学生,在日常教育中引导学生正确用网。
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当我们不是班主任仅是一名科任教师时,我们可以听到学生更多的心里话,看到学生更为自然的一面。当然,在网络世界这个完全自我的世界中,学生尽享赛博空间带来的开放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在这里学生展示出在不受道德植入者约束时的“放纵”,学生在老师和家长视线之外,表现出更多的属于年轻头脑才能萌动的想法、做法,了解这些想法与做法中需要加以修正的方面才可能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当然在网络中,他们也不希望接受老师的“监督、管理”,使他们失去这份难得的轻松,所以学生们会在乎与他交谈的是不是教他的老师,会在乎他们在网上的表现老师知道多少。所以,为了更多的了解学生们的想法,我以过客或虚拟的身份登陆学生为“斑竹”的网页,校友录,QQ上的群,看他们在网上灌水,了解完全自由时的他们。在这里看到他们的任何不合理甚至错的想法、说的任何不好的话当时并不纠正,事后也不会透露出我曾看到这些。因为,虽然学生在网络上出现的道德问题多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在网络上具体体现,但是学生的这些表现终归是在认为无约束的情况下暴露出的问题,并带有宣泄情绪的目的,是学生自身存在的道德问题的放大,因此在处理时更要冷静,先将学生的这些失范行为看在眼里,然后利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并注意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无类似在网上的失范表现,如果有就要及时进行教育,耐心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在这个步骤中,作为教师,我利用网络只是为更多得了解学生――了解敢于放肆时的学生。而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应用的教育方式依然是传统方式:利用研究性课程的时间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利用主题班会强化“网络只是我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或是休闲娱乐的平台”这一观念。虽然无论是在进行研究性课程还是班会的准备过程中学生都使用了电子计算机,也上网搜集材料,但我并没有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只是引导学生懂得在虚拟的社会中也要遵循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引导学生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健康用网。因为只有在学生走上网络自律之路,网络作为现代化的信息工具的优势才能在学生的生活中显现。
第二步,平等交流,用网络实现自由对话。
在对学生有了一些了解后,在学生已经习惯在网上看到我这个“看客”后,我就试着和学生聊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更多的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谈天说地。这样做是从学生的天性出发并尊重学生的天性,通过交谈给学生拓展一片自由、平等的'空间,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关爱与归属感。在这以基础上可以进一步通过聊天让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再以网友的身份给些建议。在完全建立起平等信任的关系后,自然就可以向学生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了。学生在知道这段时间老师是知道他在网上的表现的,但能够给他以平等尊重的交往,他会感到自己的天性得到充分承认,这不会使他感到人为的摆布教育,而相信可以在网上和我平等交换看法。其实如果经常使用QQ,会觉得用键盘交流有许多方便的地方:因为看不到我的表情不会有面对面时的局促,可以自由的把想说的说尽情的说出来;也不会受我神色的干扰把话“咽”回去,可以思路连贯的把自己想说的说完,不会担心说到一半被打断;因为是“人――机――人”的对话,最大限度的忽略彼此在现实生活中的关系,感受平等自然交往。在网络上和学生交流时,我也比较随便,只把自己放在比他们多些阅历的旁观者身份上给他们我的观点。不是老师在教育学生,而是一个先锋官在探明前路后回来引领大部队共同前行。这样使我与学生最初建立的平等关系能够很好的延续下去。也使学生在QQ上或通过E―mail和我聊的内容很宽泛:从读书体会到对生活的看法,从对同学的评价到对老师甚至是学校工作的看法……因为和学生上网聊天的时间都是在学生放学回家或是假期里,这样就延展了我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使我能有效的干预学生课余时间的应用,也有更多的时间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因为学生更多的是聊自己切实关心的事,他们需要一个能站在他们角度上考虑的成年人的意见,可以使我的工作贴近学生的实际,加上这些问题是他们要听我意见而不是我要给他们我的想法,所以针对性强,对学生的影响也大。例如他们中有同我谈如何同异性交往的问题,有谈家庭矛盾对自己造成压力问题,这些话很多是他们当面是不好跟我讲的,而虽然这些都是琐碎的生活小事,但恰是这些小事影响着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看法。也许是因为学生之间的广告效用,很多学生要了我的QQ,希望能和我在网上聊,在我的QQ上有五十几个学生好友,能给他们以帮助是一件很高兴的事。
网络确实给我的工作带来不少便利,在高二时,我班有一名学生每天完成作业后夜里上网聊天或发贴子,凌晨才睡,早晨起不来就不来上课,跟家长联系家长说为限制他打电脑,电脑放在她的房间里,可管不住这孩子。我就在夜里等这孩子上网时同他网上聊,他是单亲,很爱他的母亲,平时以家中男子汉自居,在聊的过程中它表现出这种想法时,我就问他以他的这种状态怎么保证有能力承担起爱的责任?后来聊了几次,他跟我保证坚持到校,我说你电脑在就不可能坚持到校,他答应把内存条给我,我说内存条你马上可以再买一个,把硬盘拆给我,我知道他喜欢个性化的设置,不喜欢用别人的电脑,拿着硬盘就等于拿着他的电脑。他说我很了解他,犹豫了一会儿答应了。事后他妈妈打电话给我问我怎么做到的,应该说是网络给我和学生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使我的工作时间不限于八小时内学生上课世间之外的时间,对学生教育空间不仅在学校,对
[1] [2] 下一页
学生的教育方式不再是单向教导,所以才能抓准突破口。在我的班里有一名学生,他过去的同学向我提起他有偷东西的毛病,我利用QQ上与他闲聊时同这孩子提起人们对偷窃行为的看法:很多人有“某人一次做贼就一辈子是贼”的想法,一旦班里有人丢东西,即便不是那人做的人们也会这么怀疑,做这种事会使自己的一生背上沉重的包袱。在之后的一个学期,我们班没有学生被窃。我觉得这名学生也许改掉了这个毛病。可一天中午班里有名女生手机丢了。转天这名学生在QQ上留言要和我谈谈,他跟我谈的主要内容是班里同学为什么怀疑他拿了手机,并问我对这事的态度。我告诉他,因为在那段时间只有他去过那女生的座位。在班里发生这种事不管是谁干的,大家心里都不舒服,谁都不希望班里有人是贼,我无法证实他没做这件事,除非还有别人去过这女生的座位。但对于我来说,我更希望这女生没丢东西,而不是抓到一个贼。一周后手机失而复得。这一页就这样翻了过去。记得有一次有名学生和我聊天的时候问我:“林老师,您相信有天谴吗?”我反问他:“你说的天谴是什么意思?”他说是做错事后心神不宁,夜里做噩梦。我告诉他因为还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以就会因做了不好的事而心神不宁,一个人只要还有这种感觉,就可以不断的提高、完善自己。通过QQ我更多的了解学生内心世界,我想作为教师我不能也不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按我理想的模式成长,但只要我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启发他们正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力,他们就可以不断的超越自我。将德育工作引入网络在虚拟的世界中其目的还是向学生传递真实的人生。利用网络进行德育工作最终是拓展德育的空间,丰富德育手段。
第三步,建设自己的主页,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工作。
利用QQ和E-mail和学生交流针对性虽强,毕竟是一对一,并且是就事论事,效率并不高,而且在同一年龄阶段或同一学段,学生出现的问题用一些是共性的问题,总是一对一的开展工作浪费很多精力,所以一直以来就想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页,提供给学生解决共性问题的方法,开展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也可以利用主页将学生们的看法,尤其是刚刚经历过中学生活的“老”生的感受登载出来,他们的现身说法更为贴近学生实际,他们提供的方法也便于在校生学习操作。在建设网站时,我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我网站的点击率,只有学生爱看才可能把我网站所“载的道”传授给学生,所以无论是在页面设计还是栏目名称以及文章选择上我都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平时我也常向班中的“网虫”请教网络知识,了解他们喜欢的网络栏目,学生常常向我推荐各种“趣”站,这为我了解学生好恶建设好自己的主页奠定基础
上一页 [1] [2]
篇2:虚拟的《世界》真实的人生
虚拟的《世界》真实的人生
故事梗概:赵小桃坐在单轨列车上打电话,她说她要去印度.她以前的男朋友突然来找她,他说他要去乌兰巴托.赵小桃说的印度是世界公园的'微缩景点,她在公园里跳舞,为游人表演.她以前的男朋友要去的乌兰巴托是蒙古的首都,在北京往北的远方.他们在小饭馆里告别.赵小桃又坐在单轨列车上,她打电话给她现在的男朋友成太生.他正在艾菲尔铁塔上执勤,是世界公园的保安队长.他们都来自外地,在公园里工作、生活,在城市里相爱、分离.这是的北京.在人造的假景中,一日长于一年,世界就是角落.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电影艺术 PKU CSSCI英文刊名:FILMART 年,卷(期): “”(4) 分类号: 关键词:篇3:虚拟的世界,真实的情感抒情散文
虚拟的世界,真实的情感抒情散文
上网的朋友都知道,网络是虚拟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说它真实,它却是以虚拟的存在,说它虚拟,它却实实在在的生存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亲戚朋友同事,有多少人通过网络去感受它的存在,在网络里交友,在网络里度过美好的时光。虚拟的网络,就像人生的缩写。人的一生不也如此吗?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真实多少虚假,人生的舞台与网络的平台难道不能划上等号吗?
现在好了,有了网络这个交流平台,不管你是累了,苦了, 伤了, 爱了 。高兴着还是痛苦着,郁闷 的,失败的.,成功的 ,讨厌这个现实世界的 ,还是喜欢这个现实世界的,都纷纷走进了这个虚拟的空间 ,去发表你的长篇大论 ,去宣读你的爱情誓言 ,去抒解你苦闷的心情 ,去寻找你可以交心的知己……走进这个虚拟的空间 ,也就走近了自己的心, 可以释放自己的一切 ,让自己从精神,心理.,身体都得到解脱,得到释放。
无论你年龄大小,无论你性别如何,无聊你生活在那里,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你对网络有什么偏见,但在一个百般无聊的夜晚,在网海里无意中遇到一个和你同样孤寂和失落的同性或异性时,你倾诉的欲望将势不可挡,当你和他毫不保留地畅谈对社会,生活,工作,家庭等等的看法后,你就会吃惊地发现,彼此之间有许多的共同语言,会引起共鸣和共同的渴求。在现实生活中,你带着神秘的面纱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你现实生活中拼命保护的那些看法和隐私,在虚拟的世界里,没有了现实生活中的压力,都被你主动地向对方透露,而你却丝毫没有被窥探,被耻笑的尴尬.你会在真诚的交流中,不知不觉中度过了原以为难熬的时间,并请求对方约定下一次倾诉的时间,躺在床上,你意犹未尽,仔细回味对方的观点和口气,心里有种特别甜蜜的感觉。
一个人,整日带着神秘而又虚伪的面纱生活在现实世界里,应付着一切,从来不让任何人轻易进入自己的内心天地,时间久了,内心的那块土地难免会干涸,荒芜,贫瘠.而在网络任何一个人,对自己都勾不成威胁,尤其是朋友之间在空间的互访,留言,评论都会让我们感动,让那块干涸土地苏醒,让心灵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发芽。开花,结果。
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每个人仿佛像个初恋的少年,每天都怀着激动的心情企盼着约定时间的到来.聊天的内容也日益扩大,逐步达到无所不容,无所不涉及的'境地.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但是,因为顾忌家庭或社会及其他,都会理智地拒绝见面,不要询问对方真实姓名和工作单位,如果谁不小心提及,对方会及时提醒,每个人已经不是少男少女了,错过了牵手的年龄,岁月和阅历告诉你们,虚拟比现实更美,模糊比清楚更浪漫,虽然现状让内心时常流露遗憾,但可以保持生活的平淡和宁静.在起来越浮躁的人心中,平淡无疑是最高的境界.宁静无疑是最好的心境.于是,小心翼翼而又毫无顾忌地用文字交流,倾诉,爱慕,寄托....
我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走进来网络的,网络使我越来越喜爱我那个不能再虚拟的空间.我感觉我真的是离不开我空间里所有的朋友了,你们真实的话语和祝福的留言,热情的评论,深深的打动我的心。虽然网络很虚拟,但我们在空间的情感却是真实的,它就像一张无形但非常巨大的网,把我们许许多多的网友,网到一起,让许多平庸而不甘平庸者,心甘情愿地困在其中,而乐此不疲,沉浸在一种喜悦和满足之中。
虚拟的世界里,没有地位的高低,没有金钱衡量的贵贱,没有歧视,大家平等,躲进网络这个胜似现实的环境 ,去发泄也好 ,疗伤也好,总之,不愿意面对现实世界的朋友,都躲进来吧! 没有人会排挤你,没有人会赶你走 ,也没有人会笑你幼稚. 无知. 没有人会讽刺你的失败。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心情愉悦,朋友,的确,虚拟的空间很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虚拟的的世界越来越美好。。。。。
篇4:虚拟世界的自我虚构与超真实
虚拟世界的自我虚构与超真实
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可以自由游弋的网络时代,自我角色的.互换带来了新的哲学问题,如何认识和理解自我在虚实世界里的存在以及自我以何种方式存在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虚拟世界里的生活,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复制,更是对现实生活的格式化,甚至是趋向于无限多样可能性的生存方式.
作 者:刘丹鹤 LIU Dan-he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刊 名:晋阳学刊 PKU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 年,卷(期): “”(2) 分类号:B842.5 关键词:赛博空间 赛博自我 网际互动篇5:在虚拟的网络认识一个真实的你诗歌
在虚拟的网络认识一个真实的你诗歌
都说网络是虚拟的
我却认识了一个真实的'你
她的网名叫雅芳
雅芳是我的姨妈
一个偶然我们相识了
从闲聊到互诉一切
当我遇到问题时,姨妈你会为我解答
当我伤心时,姨妈你会陪着我
慢慢地对姨妈有了一种依恋
我想这就是“缘”
我相信缘分
缘来时妙不可言
缘去时苦不堪言
我珍惜缘分
有缘可能再见
无缘就会永别
姨妈你能不能记住我,无所谓
我只知道我记住了你,永远记住了你!
我们认识后你一直叫我乖乖,我会做你永远的乖乖!
把遥远的思念,深情的牵挂
精神的寄托,纯洁的追求
都凝固在最朴实的言语中
我想你了姨妈,想你的时候
我会打开电脑,在你的空间里
静静的让思绪流淌
想我的时候,姨妈你会怎样呢
是否会在窗前静静地凝视远方
还是默默地在网上听一段缠绵的音乐、
在这宁静的日日夜夜里
把这深深的思念埋藏心底
托风儿捎去我诚挚的祝福
祝福姨妈你身体健康,开心快乐!
天天有个好心情!
篇6:在声音的世界里①
王蒙
我至今忘记不了孩提时代听到过的算命瞎子吹奏的笛
声。寒冷的冬夜,萧瑟的生活,一声无依无靠的笛子,呜
咽抖颤,如泣如诉,表达着人生的艰难困苦、孤独凄清,
轻回低转,听之泪下。不知道这算不算我这一生的第一节
音乐课。
我慢慢知道,声音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无影无
踪,无体积无重量无定形,却又入耳牵心,移神动性,说
不言之言,达意外之意,无为而无不有。
我喜欢听雨,小雨声使我感觉温柔、静穆、和平,而
又缠绵、弥漫、无尽。中雨声使我感到活泼、跳荡、滋
润,似乎这声音能带来某种新的转机、新的希望。大雨声
使我壮怀激烈,威严和恐怖呼唤着豪情。而突然的风声能
使我的。心一下子抽紧在一起,风声雨声混在一起能使我沉
浸于忧思中而又跃跃欲试。
我学着唱歌,所有的动人的歌曲似乎都带有一点感
伤。即使是进行曲、谐谑①曲,当这个歌曲被你学会,装
进你的头脑,当一切都时过境迁的时候,记忆中的进行曲
不是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温柔吗?即使是最
激越、最欢快的歌曲,一个人唱起来,不也有点寂寞吗?
一个真正的强者,一个真正激越着和欢快着的人,未必会
唱很多的歌。一个财源茂盛的大事求必会去写企业家的报
告文学。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大约不会去做特型演员演革
命领袖。一个与自己的心上人过着团圆美满的夫妻生活。
天长地久不分离、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的人,大概也不会
去谱写吟唱小夜曲。
莫非,艺术是属于弱者、失败者的?
我喜欢听单弦牌子曲《风雨归舟》,它似乎用闲适并带几
分粗犷①的声音吐出了心中的块垒。我喜欢听梅花大
鼓《宝玉探晴霎》,绕来绕去的腔调十分含蓄,十分委婉,
我总觉得用这样的曲子做背景音乐是最合适的。河南坠子
的调门与唱法则富有一种幽默感,听坠子就好像听一位热
心的、大嗓门的、率真本色中流露着娇憨的小大姐的白
话。戏曲中最让我动情的是河北梆子,苍凉高亢,嘶喊哭
号,大吵大闹,如醉如痴。哦,我的燕赵故乡,你太压
抑,又太奔放,你太古老,又太孩子气了。强刺激的河北
梆子,这不就是我们自己土生土长的“滚石乐”吗?
青年时代我开始接触西洋音乐了,《桑塔露棋亚》《我
的太阳》《伏尔加船夫曲》《夏天最后的一棵玫瑰))《老人
河》,所有的西洋歌曲都澎湃着情潮,都拥有一种强健的
欲望,哪怕这种欲望派生出许多悲伤和烦恼,哪怕是痛苦
也痛苦得那样强劲。
很快地,我投身到苏联歌曲的海洋里去了。《喀秋莎》
和《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打头,一首接一首明朗、充
实、理想、执著的苏联歌曲掀起了我心头的波浪,点燃了
我青春的火焰,插上了我奋飞的双翅。苏联歌曲成了我生
命的一部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命运的一部分。不管苏
联的历史将会怎么样书写,我永远爱这些歌曲,包括歌颂
斯大林的歌,他们意味着的与其说是苏联的政治和历史,
不如说是我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音乐毕竟不是公文,当公
文失效了的时候,(尽管与一个时期的公文有关的)音乐
却会留存下来,脱离开一个时期的政治社会历史规定,脱
离开那时的作曲家与听众给声音附加上去的种种具体目的
和具体限制,成为永远的纪念和见证,成为永远可以温习
的感情贮藏。这样说,艺术又是属于强者的了,艺术的名
字是“坚强”,是“恒久”,正像一首苏联歌曲所唱的那
样,它是“在火里不会燃烧,在水里也不会下沉”的。
说老实话,我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水准并不怎么样。我
不会演奏任何一样乐器,不会拿起五线谱视唱,不知道许
多大音乐家的姓名与代表作。但我确实喜爱音乐,能够沉
浸在我所能够欣赏的声音世界中,并从中有所发现,有所
获得,有所超越、排解、升华、了悟。进入了声音的世
界,我的身心如鱼得水。莫扎特使我觉得左右逢源①,俯
拾即是,行云流水。柴可夫斯基给我以深沉、忧郁而又翩
翩深洒的美。贝多芬则以他的严谨、雍容、博大、丰赡②
使我五体投地得喘不过气来。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如春潮,
如月华,如鲜花灿烂,如水银泻地。听了他的作品我会觉
得自己更年轻,更聪明,更自信。所有他们的作品都给我
一种神圣,一种清明,一种灵魂沐浴的通畅爽洁,一种对
于人生价值包括人生的一切困扰和痛苦的代价的理解和肯
定。听他们的作品,是我能够健康地活着、继续健康地活
下去、战胜一切邪恶和干扰、工作下去、写作下去的保证
和力量的源泉。
流行歌曲、通俗歌曲,也自有它的魁力。周漩、邓丽
君、韦唯,以及美国的约翰·丹佛、巴色拉,德国的尼
娜,苏联的布加乔娃,西班牙的胡里奥,都有打动我的地
方。我甚至于设想过,如果我当年不去槁写作,如果我去
学唱通俗歌曲或者去学器乐或者去学作曲呢?我相信,我
会有一定的成就的。并非由于我什么事都逞能,不是由于
我声带条件特别好,只是由于我太热爱音乐,太愿意生活
在声音的世界里了。而经验告诉我,热爱,这已经是做好
一件事的首要的保证了。
人生因有音乐而变得更美好、更难于被站污、更值得
了,不是么?
1992年2月
在虚拟的世界里,传递真实的人生(精选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