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资格考试经验强化著作权法的学习

时间:2022-11-28 16:27:36 作者:渺小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渺小”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出版资格考试经验强化著作权法的学习,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出版资格考试经验强化著作权法的学习,供大家参考。

篇1:出版资格考试经验强化著作权法的学习

出版资格考试经验强化著作权法的学习:

在出版专业资格考试中,著作权法这部分内容占有较大比重,和其他章节内容也有很大区别,考生比较难掌握,考前这段时间,考生可强化相关法条的记忆,并可适当多做一些历年考题或模拟题,找到考试感觉,总结答题方式和技巧。

著作权法内容涉及到的法规比较多,包括《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软件保护条例》等,考生学习起来头绪比较多。对这些内容,有的考生可能会感觉比较难记忆,有的内容虽然记住了但在理解上会有偏差,即使理解又记住的内容,做题时会感到无从下手,尤其案例题更是如此,

所以,考生复习时要记忆和理解相结合,然后通过做模拟题或历年考题来检验记忆和理解效果。同时平时多关注身边和媒体报道的有关案件实例,多积累素材,才能在复习时更好地理解法规,答题时更准确。

考试时,以选择题形式考核的内容相对容易,但综合题非常灵活,对考生是个考验。近年来,综合题的考核形式多种多样,有问答型、选择型、混合型、案例型、编辑加工型。编辑加工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短稿,按照规范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既考编辑业务能力,又考对著作权法的掌握,兼顾了两方面的考核。

对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可以有两种解题方式,考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通过考试训练,提高答题水平。一种解题方式是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内容;另一种解题方式是先读材料,然后根据内容回答问题。有的题目所给材料篇幅很长,有很多干扰内容,而设置的问题则很简练,这种情况下带着问题读材料效果可能会好一些;有的题目只看问题仍是不知所云,不如先仔细阅读材料,了解其内涵再答题,效果可能会更好。具体哪种方式好,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答题特点再结合题目进行选择。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

篇2:出版专业考试经验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答题攻略

1.在单选题上不要花太多时间,快速浏览快速选择,

2.多选可以稍多考虑,答题宁缺勿滥,先把确定的答案写上,不确定的问题做个记号,誊抄答题卡时再考虑一下。

3.加工题,加工整理、审稿和校对,注意格式。一般整理加工是直接在稿件上修改;审稿要写明修改意见;校对用校对符号。

4.计算题理清思路,如果碰到我们没做过的题型也不要着急,先看一下问题,再思考用哪几个数据可以算出结果,如果题目中有的数据,就先记下;没有的数据,找出计算得出的方法。然后列出完整的式子,进行代入计算,特别注意单位(如kg和吨)、小数点以及保留多少位数的问题。

5.案例题,先列出案例中涉及人物及其对应的行为,再根据要求进行判断。

6.大题目答题心经:

A.切忌死记硬背、不求甚解或断章取义、不做深入的探究;要充分理解基本概念及相关的知识,要理论联系实际;

B.考试过程中要仔细审题,认真阅读每一个字,把关键字句用笔勾画出来,做完之后再读一下题目,看是否有用错的数字或遗漏之处;

C.牢记公式、准确计算是得高分的保障,

备考资料

D.不要轻易放弃答题,题中考核的知识,一般都有难也有易,只要努力去答,总有得分希望一旦放弃回答,那就肯定不能得分。

7.合理安排时间,一般30题单选15分钟内完成;40题多选题35分钟左右;综合题每题15分钟左右,前面比较有把握的加工题要做得快一些,省出一些时间给计算题和案例题,7题全部要控制在120分钟以内;最后留10分钟涂答题卡和检查。3个小时180分钟,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紧的。如果做完还剩很多时间,那么先检查试卷是否已全部做完;如果确实做完了,恭喜你,已经成功了大半!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57936_7733_1_1.html

篇3:出版专业考试经验出版专业资格考试专家看法

出版资格考试效果如何业界人士看法不一

出版专业资格是国家对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出版专业活动的一种资格认证,考生通过相应的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后,就有了从事出版工作的“上岗证”。那么,已实施了四次的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对于出版社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一些出版社认为实行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制度对于出版人才的培养、规范、选拔很有帮助。教育科学出版社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社在招聘具有从业经验的人员时,把是否获得出版专业资格列为考察条件。对于新上岗的编辑,出版社鼓励并要求其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出版资格考试,并且承担教材费,如果考试通过还会报销培训费用。还有些出版社在为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开绿灯”,如北京贝贝特学术馆馆主吴晓斌告诉记者,即便平日工作很忙,部门也会为报名考试的编辑留出一个礼拜的时间复习备考。事实上,这项考试确实对出版行业的从业人员掌握理论、提高专业素质发挥了作用。不少出版社反映,持证应聘的人员能够很快进入角色,使其原有专业知识得以更好地发挥,而社内有的出版技术人员在通过考试后,也认为考试的确有“充电”效果。

然而,考试面向出版社所有业务技术人员,部分出版从业人员对此表示质疑,

备考资料

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一位从事出版工作20多年的老编辑认为,中层管理者每天工作非常多,没有时间准备考试,她觉得自己已经在岗这么多年还要进行出版资格的认证是件很不可理解的事情,她是不需要这个证书来证明能力的。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由于出版专业资格考试推行时间尚短,许多近两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尚未取得这一资格证书,所以大部分出版社在人员招聘时不把出版专业资格证书作为必要条件,有些出版社对在职多年的老编辑也采取自愿报名的政策,并未有硬性规定。

新闻出版总署2002年6月3日发布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规定,“凡在正式出版单位担任责任编辑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取得中级以上出版专业资格,否则不能担任责任编辑”。第十六条规定,“对本规定发布之前已在出版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其所在出版单位应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参加业务培训,使之在5年之内通过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出版专业资格,对经过培训仍不能通过相应级别资格考试的人员,5年之后不得继续在原岗位上聘用,出版单位要调整其工作岗位”。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57936_7733_1_1.html

篇4:出版专业考试经验出版专业资格考试之复习经验

1.提前准备,每年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都是5月报名,考试,出成绩,表面看是只有6~个月的复习时间,其实不然,复习的时间是可以提前的。

虽然考试大纲和教材每年会有所调整,但是理论与实务、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中涉及编辑从业的核心要求是不会变的。因此完全可以从已经通过考试的朋友那里借往年的教材、大纲提前复习,

如果只在6~间考试报名后复习就太傻了!

2.重视大纲。要将大纲考点细化,层层分解。考试大纲是个粗线条的东西,如果不会细化大纲,分解不出小知识点,那么多项选择题就是你丢分的地方。比如在图书编辑业务中有个考点叫做“信息采集的知识”,那么信息采集的知识这部分如何掌握?大纲的7个字蕴涵了众多知识,一定要细化出:信息采集的定义和包含的具体内容;与编辑有关的信息;信息采集的作用;信息采集的具体内容;信息采集的要求;信息采集的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所以大纲只是粗线条的东西,关键是消化后分解出具体知识点。

3.要学会看教材。编辑还有不会看教材的吗?对了,正是由于编辑这个职业的特殊性,造成了很多编辑不会看教材。编辑的职业习惯是挑“错”,让有这样职业习惯的人深入地学习教材,太难了!因此很多编辑在复习时,仅是用笔勾画一下大标题,具体内容根本看不进去,

备考资料

教材应该这样看:首先明确这部分内容讲的是什么?对应的是大纲哪个考点?在复习的时候要思考,每个自然段甚至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如果考会以什么形式出现(选择题、判断题)。这样带着问题复习,才会有效果。的确,考前复习班和某某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复习题中的确有个别题目和考试题目相似,甚至相似度很高,但是作为考生,我们必须摆正心态:(1)真正命题的人,是不可能出书讲考题或举办培训班的,因为这涉及国家机密。之所以有些题目相似甚至相似度很高,是因为有些考题是基于题库变化而来的。(2)只有考试大纲和教材能对考试内容负责,而考前培训、指导书、压题的做法不仅不可取,而且会对应试考生产生依赖、侥幸心理。往往参加培训班、购买复习题的考生不认真复习考试大纲和教材,认为培训班收了钱就会透露一些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导致考试不及格。

最后谈一下考试成绩的自我预测与技巧问题:如果在做多选时,出现了很多选项拿不准,害怕多选而丢分因此只选一个选项时,您的考试就悬了!多选题能直接反映复习的效率,如果只是粗枝大叶地浏览教材,在做到多选题时,就会患得患失。如果在做多选时出现了上述情况,考试资料网过基本无望。

我这次通过中级考试,并没有把计算题作为答题的重点:首先计算题耗时,而且在出现小数、除不尽的情况下容易让人产生恐慌心里,这种恐慌心里一旦产生,会对案例分析、著作权题的作答带来巨大影响。对于总分分的考试来说,12分的计算题即使不做,失分比例仅6%,如果能写出基本公式还能降低这6%。对于时间紧、容易慌的考生,我建议写出基本公式后放弃具体运算,将精力投入到案例分析等题目中去。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57936_7733_1_1.html

篇5:出版专业考试经验再次面对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如果你以前问我,编辑资格考试为何物,我一定很直接地告诉你,不知道,的确,没有步入这个行业之前,我并不知道有这个资格考试,虽然在现在的体制之下,大部分的职业都要求有职业资格。在大学的时候,在老师的告诫下,参加了大大小小的考试,拿了一摞又一摞的证书,可是到最后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才发觉好多都是没有用处,只是说明了自己大学四年里都在为数不尽的证书奋斗。

从毕业前的3个月开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选择了这个行业,并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做了2年多的时间。开始的时候,也仅仅凭借着不错的文字功底和不值一提的文笔在编辑部里小有名气,但在真正的工作之中,自己所依仗的所谓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我差得还很远。从老前辈那里听到了编辑资格考试,无论是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还是自身素养的进步,我觉得我应该参加。

于是,和同事们一起报名。老编辑们参加的考试已经是多年以前,对于近几年的考试动态也不是十分了解,一切似乎都是未知的。同事们都是懵懵懂懂,互相开玩笑说,这是摸着石头过河。过去了是庆幸,过不去就当是为以后做基础了。我明白这是互相安慰的话,但心里还是鼓足了劲要争取第一次就过关。报名之后,就是等待参考书的日子,刚开始还雄心勃勃的气势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参考书还是杳无音讯,

备考资料

平时的工作又陡然增加了工作量,考试的事情也渐渐置之脑后了。一切都和没有报名一样,似乎大家都忘记了这么回事。

在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书终于拿到了。可是离考试的时间就剩下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如山的工作还在等待我们完成,丝毫又不能拖延。没办法,我们又再次互相鼓励,晚上回去看书。可是,这仅仅是口头的表达,每天回家之后,翻开书本,眼前的文字就像一个个跳动的催眠的字符,不一会就呵欠连连,看过的东西也是记得少忘得多。在离考试还有一个多周的时候,领导们也体谅我们的难处,让我们先放下一切动作,以考试为重,全力备考。可是我们众多同事的心情和心气都好像是一辆长期慢跑的汽车,突然的猛踩油门,并不能让我们的速度提升一个档次。每一个人的心里好像都已经明白自己的结局。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惨败。绝对的惨不忍睹!

当今年的编辑考试报名的时刻临近的时候,同事们都在互相询问,报还是不报?虽然有很多人质疑我选择的职业,也有朋友劝我另谋职位,但我一直还在从事这个行业。编辑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不适合男生从事的行业,可是我一直考虑,我喜欢这个工作,至少在我从事它的时候我从内心里感到一点快乐和成就感,今年就为了这快乐和成就感,我还要考。报名之后,我把参考书装在了随身的书包里,在上下班的路上,我偶然翻出来看一下。考试马上又要开始,不知道今年的结局又是如何。但我还是选择面对考试,过了当然更好,这是我蒙昧的结果。如果还是不过,那只能说明我的努力不够,我当更加努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管结果和选择的对与错,我都选择面对……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57936_7733_1_1.html

篇6:经验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备考策略与答题技巧

出版专业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标准、统一证书,出版专业资格分为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初级、中级资格考试均设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和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2个科目。

从开始,出版行业开始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由此拉开了我们广大编辑、出版、校对人员纷纷报考的大幕。国家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以后,通过出版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证书者已经成为各企事业单位最青睐的对象。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高速发展,对各种出版物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与我国出版职业技术人员的短缺形成鲜明对比!据报道,目前全国需要持有证书的出版职业技术人员在10万人左右甚至更多,在如今经济危机和就业困难的双重压力下,参加出版专业资格考试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跟其他考试类相比,出版专业资格考试难度并不大,近几年来通过率都在30%―40%之间。其实这个考试跟我们从事出版、编辑等工作所要具备的知识相去甚远,资格考试仅仅只能作为进入出版行业的一个基本条件。因此,出版专业资格考试也就成为了一个应试性很强的考试。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非常熟悉,在考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考试时要沉着应战。对于如何备考以及在考场上应注意哪些方面,下面简略介绍几点。

首先,最重要的是熟读教材。考试的真正目的,是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知道考试大纲所规定的知识内容。指定的辅导教材都是严格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命题的范围,除了“时事政治”之外,也严格控制在教材和学习用书的内容之内,

由此可见通读学习教材全书的重要程度。读教材也要有技巧,并不要去硬背教材内容,因为题型非常灵活,原样照搬教材内容的试题只占少数。看教材时一定要对照考试大纲,大纲上划为重点的内容一定要反复看几遍,大纲上划为“了解”的在时间紧张时可以舍弃。在通看教材的基础上作一下往年的试题,可以找到考试的感觉、了解出题人的思路。当该记的内容已烂熟于胸时,通过考试自然就很简单了。

其次,着重于理解内容。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理论与实务这本教材都是文字性的东西,看起来也比较枯燥,考生不必死记硬背那些文字表述形式。考试的题量并不大,从命题的特点来看,选择题占到60%,而且各个选项都没有过多的在文字表述形式上“设陷阱”为难考生。只要考生结合工作实践掌握了知识点的实际内容要点,对干扰项的判断一般不会有太多困难。即使是综合题,其中简答题的比重也占得不多,而且在层次上也不很深,需要记忆的也就是日常工作中必须牢记的内容。阅卷时的评判标准,也着重于内容实质是否正确,并不苛求在文字表述形式上的一模一样。当然,“不死记硬背”并不意味着不须记忆,要掌握某种知识,在大脑中存储相关的信息总是必要的。另外,近年来出版法律法规经常出现在考试内容中,而且占得比重越来越大,考生一定要熟记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并应该适当地了解一些典型案例。

最后,谈一下答题过程中考生应该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有信心,相信这个考试并不难,参加这个考试的考生大部分是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对很多考题一定非常眼熟。做题也要有选择,碰到不会做或者拿不定主意的题目就暂时放过,比如多选题中拿不准的选项一定不要轻易选,因为选错会倒扣分。把会做的全部做了,这样不仅能够控制好时间,更能稳定自己的心态。做题时切忌浮躁,要有认真、细致、扎实的学习态度和应考态度。很多考生就是因为审题不当、曲解题意或不注意答题要求而失分,并且在比较简单的数学运算过程中因粗心而计算失误者也很多。甚至有的考生连自己的名字,准考证号,或者单位名称都填写不对,这样试卷就当作废了,结果往往等于白考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

篇7:出版专业考试经验过来人谈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复习心得

1.提前准备,每年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都是5月报名,10月考试,12月出成绩,表面看是只有6~10月4个月的复习时间,其实不然,复习的时间是可以提前的。

虽然考试大纲和教材每年会有所调整,但是理论与实务、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中涉及编辑从业的核心要求是不会变的。因此完全可以从已经通过考试的朋友那里借往年的教材、大纲提前复习,

如果只在6~10月间考试报名后复习就太傻了!

2.重视大纲,要将大纲考点细化,层层分解。考试大纲是个粗线条的东西,如果不会细化大纲,分解不出小知识点,那么多项选择题就是你丢分的地方。比如在图书编辑业务中有个考点叫做“信息采集的知识”,那么信息采集的知识这部分如何掌握?大纲的7个字蕴涵了众多知识,一定要细化出:信息采集的定义和包含的具体内容;与编辑有关的信息;信息采集的作用;信息采集的具体内容;信息采集的要求;信息采集的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所以大纲只是粗线条的东西,关键是消化后分解出具体知识点。

3.要学会看教材。编辑还有不会看教材的吗?对了,正是由于编辑这个职业的特殊性,造成了很多编辑不会看教材。编辑的职业习惯是挑“错”,让有这样职业习惯的人深入地学习教材,太难了!因此很多编辑在复习时,仅是用笔勾画一下大标题,具体内容根本看不进去。教材应该这样看:首先明确这部分内容讲的是什么?对应的是大纲哪个考点?在复习的时候要思考,每个自然段甚至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如果考会以什么形式出现(选择题、判断题),

备考资料

这样带着问题复习,才会有效果。

4.不要迷信考前复习班和某某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复习题。的确,考前复习班和某某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复习题中的确有个别题目和考试题目相似,甚至相似度很高,但是作为考生,我们必须摆正心态:(1)真正命题的人,是不可能出书讲考题或举办培训班的,因为这涉及国家机密。之所以有些题目相似甚至相似度很高,是因为有些考题是基于题库变化而来的。(2)只有考试大纲和教材能对考试内容负责,而考前培训、指导书、压题的做法不仅不可取,而且会对应试考生产生依赖、侥幸心理。往往参加培训班、购买复习题的考生不认真复习考试大纲和教材,认为培训班收了钱就会透露一些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导致考试不及格。

最后谈一下考试成绩的自我预测与技巧问题:如果在做多选时,出现了很多选项拿不准,害怕多选而丢分因此只选一个选项时,您的考试就悬了!多选题能直接反映复习的效率,如果只是粗枝大叶地浏览教材,在做到多选题时,就会患得患失。如果在做多选时出现了上述情况,考试通过基本无望。

我这次通过中级考试,并没有把计算题作为答题的重点:首先计算题耗时,而且在出现小数、除不尽的情况下容易让人产生恐慌心里,这种恐慌心里一旦产生,会对案例分析、著作权题的作答带来巨大影响。对于总分200分的考试来说,12分的计算题即使不做,失分比例仅6%,如果能写出基本公式还能降低这6%。对于时间紧、容易慌的考生,我建议写出基本公式后放弃具体运算,将精力投入到案例分析等题目中去。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57936_7733_1_1.html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中国出版集团校招笔试经验

英语学习经验

数学学习经验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复习经验

导游经验经验交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考生经验

地理学习动机的强化

上半年翻译资格考试cattti二级笔译强化习题

英语学习经验集萃

中学生学习经验演讲稿精选

出版资格考试经验强化著作权法的学习(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出版资格考试经验强化著作权法的学习,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