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在意小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春天的饺子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春天的饺子散文,欢迎阅读借鉴。
- 目录
篇1:春天的饺子散文
春天的饺子散文
春 交完班,刚走出药房,一阵熟悉的铃声,就像是踩着我的钟点似的,悦耳地响了起来。
掏出手机,哈,是诗友虹的电话,急忙按了接听键:“喂,知你下班了,来我家吃饭。”我们诗友间,经常有这样出其不意借家庭饭居而组织的聚会,既见了面又能切磋交流。少时三五个,多至十几乃至二十余人。可是我从中午十二点就来上班,整整忙了五个半小时,实在有些累,就推脱道:“不去了,你们玩吧!”虹急了:“必须得来。芨芨菜饺子啊!”她的话立时兴奋了我,所有的疲劳不翼而飞,当机转变了思想:“好,我去!”只是心里诧异,好像春节刚过不久,天还寒地还冻着,怎么就有了芨芨菜呢?
兴奋之余,我又懊恼起来:虹家在北石桥接近高速大桥的地方,可不近呢,实在不想跑路了,我灵机一动,给刚买了新车的千酒打电话:“走,带你去虹家吃饭。”聪明的他识破我的“阴谋”,笑着说:“是你带我还是想让我送你?只是送你可以,饭我就不去吃了。”他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聚会有他会平添许多热闹,他不去咋行呢?我一听也跟他急道:“必须得去。吃芨芨菜饺子,那可是春天的饺子啊!”挂了电话,我却愣怔了:为了诱惑千酒,在情急和激动中,我怎么就冒出了“春天的饺子”这样新鲜、这样美味的话语呢?
最早知道芨芨菜,是在上高中时学的一篇课文里,说的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没东西吃,大家就去挖野菜,熬没一星儿米的野菜汤喝。挖的野菜里提到最多的就是一种叫芨芨菜的。呵,还是救命的菜啊!当即就对芨芨菜心生敬仰。可是搜遍记忆,在我童年拽野菜的经历中,有面面条,有灰灰菜、有野刺苋和水芹菜等,就是没有芨芨菜的印象。可能是我的家乡没有吧。但从此,芨芨菜就刻在了我心里,虽不知它长什么样子,却让我更好奇更向往,成了我生命中挥之不去的情结。后来,也许情有独钟吧,一读到芨芨菜,我就激动不已,知道了在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缺衣少吃的岁月里,芨芨菜更成了初春青黄不接时无数老百姓救命的菜。再后来出去上大学,及至毕业后参加工作,都一直无缘结识芨芨菜。前些年,上班之余,常听同事说出去挖芨芨菜了,用芨芨菜包的饺子可好吃了。
到底有多好吃呢?直到有一年春天,新结识的诗友虹约我去踏青。有备而去的虹带着两把小铲子。在郊区的田野里,我们挖到了好多的嫩嫩的、绿绿的芨芨菜。那是我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梦想已久的芨芨菜。嘿,芨芨菜和一种草长得很像,挖着挖着,一不小心我就挖成了那种草,惹得虹一边帮我往外挑拣,一边笑我:“看把你笨的,诗都会写,就不会挖野菜了。”听她训毕,我们相视哈哈大笑,快乐的笑声在初春的田野恣意飞扬。回到她家里,她麻利地和面、盘馅,我们一起动手,很快就吃上了我生命中第一次吃到的香喷喷的芨芨菜饺子。此后年年,我们差不多都会去和春天和芨芨菜约会。田野里到处都是和我们一样挖芨芨菜的人。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芨芨菜当然不再是为了度命,而是为了吃个新鲜,再加上调料丰富,再配上鸡蛋、豆腐或肉等好东西,那味道与红军过草地时熬的野菜汤、与缺衣少吃物质极度贫乏的岁月里做的.吃食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好吃百倍千倍不至。
往年还不到季节,我的心开始雀跃着在料峭的风里蠢蠢欲动。可是今年直至虹打来电话,我却还有些难以置信,怎么怎么就又有芨芨菜了。细细思量一番,不是芨芨菜来的早了,而是我的心近段日子一直纠结在洛神公园上。春节前,洛神公园就被卖了被开发了,很快就被挖个满目疮痍、不成样子了。往年过年,人们都拖家带口、呼朋唤友,纷纷涌向心目中最纯净、最美丽的公园,过节休闲,而今年……有着很深公园情结的我,过年时除了上班就是窝在家里,根本不想去也不敢去公园看它遍体鳞伤的模样。现在就是想就是敢去也去不成了,公园四下围起来,大门口也盖满了房子不让人进了。。网络上和现实中都有自发的保护公园的行动。朋友再见面,议起的都是公园话题。如果公园保不住,那么我们居住的小城,以后可能永远都不会再有公园了。缘于公园,我的心好像还滞留在寒冷的冬天里,丝毫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是虹的电话唤醒了我,季节的确已春天了,我又能吃上芨芨菜饺子了。千酒在医院门口接上我,一起到虹家时,虹和雪海已准备好了一切,正待包了。
虹说雪海下午过来,她们不甘辜负这明媚好春光,就去后面的地里挖芨芨菜了。但时令尚有点早,芨芨菜还小,她们挖了老半天,才挖了这么一大捧。虹说时,拿手比当了一下。我笑谑她:“不少了,不少了,只为吃个鲜嘛!看你还贪心得想把整个春天都挖回来不成?”雪海也附合着我:“就是呀,虹贪着哩,见啥都想挖,茵陈、黄黄苗都挖有一点点儿。看时间不早了,催她几次她才肯走,不然,挖回个春天绝对没问题……”平日快言快语的虹,只是嘿嘿地笑着,脸上漾满了春天般明媚、靓丽的喜悦!我负责擀片,他们几个负责包,在笑语喧哗中,饺子很快就包好了。开始包时,已在电磁炉上坐上了水。这会儿水也开了,饺子下锅,很快水面上,挤满了白白胖胖还透着盈盈绿意的饺子,看着就是一种很美很春天的享受。而心里呢,更是充满了期待……
饺子好了。端上一碗,像饭店跑堂的那样,边走边吆喝着:“饺子来了,春天的饺子来了!”千酒应声而起,我不由纷说把饺子摁到他手里:“吃吧,真正的春天的饺子!”他哈哈大笑起来,我疑惑地问道:“笑什么?你看这薄薄的饺子皮还透出芨芨菜盈盈的绿意,这样的饺子还不够春天吗?”“够春天,够春天!我笑你脸上沾满了面粉……”
我们几个也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在快乐的笑声中,在袅袅升腾的热气和香气中,同时动起筷子,要开始饕餮饺子,饕餮春天了……
篇2:饺子散文
有关饺子散文
1)
阿姨:威儿,还在工地上呢?
刘威:嗯,妈。
阿姨:你记得晚上带小龙一块儿回家吃顿饭!
刘威:知道了,妈。我先去忙了哦…
2月14日中午,朋友刘威的母亲特意打来一通电话,而我和他位于黄河职工医院的二楼手术室正忙得不亦乐乎。自从来到华山下我们哥俩干上装修的活计,说实在的,两人的日子就没有消停过,总是朝九晚五,很多时候就连一口热腾腾的饭都吃不到嘴边。
那天兴许是饥肠辘辘的缘故,我们居然破天荒的晚7点就急匆匆地从华阴市里来到了人烟稀少的郊外。朋友的家离市中心也就是二十多分钟的车程,一进门,阿姨就从厨房里把两碗刚从锅里打捞上来的鲜水饺端到了我们的面前。
作为一名地道的北方人,如遇逢年过节,那挨家挨户的桌上定少不了一盘香喷喷的饺子,甚至在平常的日子里也不例外。这就好比美酒之于李太白,雷峰塔之于西湖,小桥流水之于江南人家。只是我素来对这饺子并不感冒,这就像自己活脱脱是一山西人,却惟独偏偏不钟情于吃醋,虽说故乡的老陈醋早已驰名中外。而这一次我出乎意料地动了手中的两根竹筷,起初,我还以为自己这般做是完全碍于阿姨的一番浓情蜜意。有时人需要小马驹过河的勇气。渐渐地,当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饺子时,我才发现舌头早已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味道所捕获俘虏。由于这里盛产莲藕,所以饺子馅儿是莲菜大肉的。
阿姨:我娃这些天累坏了身子,都多吃点儿!
阿姨总是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瞧着朋友刘威跟我吃饭时的囧样,她那微笑时的褶皱,举止间的颤抖,神情似曾相识,而每每在这个时刻我脑子里忽然想起了什么,却又在刹那间遗忘得干干净净。
2)
我:哥们,周末嘛活动?
张涛:要不整点儿白的(白的,就是白酒。)?
我:嘎嘎,正有此意!
老向:我喝啤的都是一瓶倒,更何况是白的呢,我坚决抗议!
张涛和我:抗议无效!!!
208月18日这一天,老向、张涛还有我,我们三人在古城的东三爻举行了一场小型的同学“聚会”。一向嗜酒如命的我,此次却把杯中的酒放在了第二位。他们两人异口同声地要吃饺子,私下里早已买好了四块五的饺子皮。我本打算玩扑克,结果挑错了战场而牛头不对马嘴。于是,包饺子摇身一变成了那日深刻的主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一场友谊赛,而比赛的规则是在三分三十秒内看谁包的饺子最多,期间有两点需要阐明清楚:一是饺子要像娇滴滴的小娘子,所谓漂亮;二是饺子要水煮不惊,风采依旧,所谓不烂。既然是比赛,自然要分出个胜负好歹来,那么奖罚措施反而成了一道必不可少的调味剂。
只见秒表滴答滴答滴,时间就像长了两条狗腿似的,他借着拼命三郎的那股狠劲,埋下头发了疯的直往前飙。
用手取饺子皮,大了小了;用勺子挖茴香,多了少了;捏好型的饺子,胖了瘦了。
张涛包饺子,不仅在我们三人之中包得最快最多,而且包得是有模有样。那一个个婀娜多姿,一个个体态饱满,甚是惹人怜爱。他下来就要轮到老向了,老向包饺子的手法也极具个人特色,比如他将椭圆的饺子皮折出四个角,说是为了包出来的更壮更结实。再回头瞄了瞄我的杰作,真是让人毛骨悚然。可恨一直在偷学他俩包饺子,但自己包出来的饺子就是缺少些许的精气神,统一的直条条,木讷极了。乍一看,像是后妈生的。
我:输给张涛我没话说,人家毕竟是生在饺子世家。可我咋就也熊在了老向你的手上,实在教人摸着脑门想不通。
张涛:龙,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老向身后还有座靠山呐,他的女友呀。可别小觑,你看把他现在**得…
老向:哼哼,张涛算是说到了根上。
张涛:老向,咱俩就别掐了,让龙把那三两酒先喝了再说。
我一口闷:啧啧,想必以后我得拜师学艺了。
张涛:哈,其实我俩早晓得你不会包饺子。
3)、
母亲:龙,今天包饺子好吗?
我:好的。
2013年12月31日晌午,母亲在老家瓦区决定包顿饺子,而我的父亲由于患了重病已卧炕不起达71天之久,突然自己有种想包回饺子给他吃的冲动。
母亲细揉好面,将这一大块面剁成几等份,每份又切成若干的小疙瘩。我则把切成的小疙瘩,先在面粉台上裹点面粉,再用擀面杖把它擀成椭圆状,这就是饺子皮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饺子皮都要擀得周边薄,而中间厚一些儿,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饺子煮破的.概率。
馅儿是猪肉萝卜的,是父亲平日里最爱吃的那种。我左手拿饺子皮,右手用筷子扒一小一撮(馅儿)。当把一个饺子包毕,一旁的母亲显得特别诧异。是啊,这位年逾六十的妇人怎么也想不到她昔日瞎胡闹的儿子如今竟然学会了包饺子。
水沸腾了火小,我从院里抱来一堆柴火。母亲把盘子里的饺子逐个儿放进了锅里,她又起身添加碎柴。眼看饺子快熟了,我上炕把父亲瘫痪的双腿摆正姿势,不让它们搅在一起。为了安全起见,我在他的屁股下铺了一块长布,在尿壶下铺上了一块棉布(父亲大小便失禁),然后缓缓地将他扶起,每次当我扶他腰的时候,他都会异常艰辛地用双手抓住褥子的两侧进行协助。如果不靠任何的物件,他俨然在炕上坐不稳。我只好取来一床用绳子捆绑住的被子紧紧地靠在他的背部,用四个枕头固定牢靠被子不让其斜或倒。下炕拎来一条毛巾让他擦干净手,最后取来一条抹布垫在他双腿盖的被子上。当我把一碗水饺递给他时,他会有条不紊地拿起那条抹布的一角裹住碗身以防从自己的手里不小心滑脱。他向来爱喝面汤,我便舀了多半碗放在他身体的右前方。打我记事起,父亲吃饭就是细嚼慢咽。可病后他却吃得愈来愈快,转眼间一共消灭了十五个饺子。
我:爸,等您病好了,我给您包酸菜的、红萝卜的、韭菜的饺子……给您吃。
父亲目光柔和地看着我不语。
4)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回首2013年,使我不禁想起了诗词《点绛唇》。而父亲的疾病犹如晴天霹雳,是他,让我“浪子回头”有了牵挂从西安辗转到河津,是他,让我多年漂泊的心终于尘埃落定,有了栖息的场所。而那位我深深喜爱过的女子终于在时隔四年之后不再责备我当时的年少轻狂,她却始终做不到原谅,只是可以不恨。那河南平顶山、安徽亳州、河北邯郸的朋友在一次次荣与辱、喜与忧的交织中终于有了各自美好的归宿。
夜深了,家乡是如此的寂静。灯下我举目注视挂历上的一段文字:在精神上使父母开心、愉悦;在经济上使父母生活无忧;在志向上成为父母所希望的人。下方还赫然标着一行醒目的小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想这大概就是我此时的理想吧,但愿自己就像锅里的饺子不吵不闹,在热水中依然可以保持自己的那一份本色。
篇3: 饺子散文
饺子散文
14前冬至这天,“医圣”张仲景为了给家乡的老百姓治冻疾,把煎熬的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煮熟连汤带食赠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治好了冻疾,后来纷纷模仿包起了“饺耳”,这就是今天饺子的祖宗。
关于饺子的身世还有另外的版本,据考证,早在春秋中晚期就有了饺子。1978年山东出土的薛国君王墓里就发现青铜器里有一种三角形的白色食物,据说就是饺子。距现在已经有2500年了,饺子还真算得上历史悠久的美食。
从古至今人们对饺子的热衷,不仅是因为饺子好吃,它和中国年一样,是一种标志。和其他几大传统食品,粽子、月饼等一样,不仅是中国老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美食,更多的代表中国的饮食文化。“除夕的饺子,吃的不是外人”,一家人围坐桌前,边包饺子边聊天,气氛和谐其乐融融,饺子既是美食也是平安、团圆、富足吉祥的象征。除夕夜亥时一过,便交子时,是新年最初的时刻,吃饺子寓意着“开张大吉,万事如意”;饺子有馅,需剁碎,代表着岁岁平安,饺子外形似元宝,代表着招财进宝,煮饺子熟了飘起来代表勃勃升起,煮破了,叫喜开花了,盛饺子叫元宝入库,大伙一块分着吃叫福气分享,看似小巧玲珑的饺子,竟有如此这般多的说道,真是不可小觑。
饺子从包到摆放到煮到盛入器具都是有说道的。包饺子用拇指和食指细细拿捏,谓之“捏福”,有的在饺子上捏上各种花纹,麦穗形花纹,象征五谷丰登,捏成动物形状象征六畜兴旺… …饺子包好后摆放也有讲究,“千忙万忙,饺子不能乱放”,摆成圆形寓意着圆圆满满,直的横排或竖放寓意着顺达通畅,有的地方每块板上只能摆99个饺子,谓之“九九福不尽”。我们家乡用的盖板多数用麻线串高粱杆两层叠加起来切成圆形的,无论饺子摆圆形还是成行都好摆放,从小就看着母亲用这种圆形盖板摆放饺子,驾轻就熟。
盛饺子也是不可不说的,每回饺子煮好了母亲边盛边数,说是每个碗里不可以是单数,好事得成双,更不可以是七个饺子,不吉利。饺子盛好后,先端三个碗以敬天地、敬祖宗和灶王神。我们曾在一旁说风凉话,为啥只敬饺子汤,结果总是遭白眼制止。敬完神明还要敬我们家喂了多年的大水牛,一年辛苦到头的水牛过年也可以和我们一样享享口福,最后我们便可以大吃饺子了。
我打小就爱吃饺子,但小时候吃饺子的机会并不多。“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这是母亲每年包饺子是经常念叨的俗语。不过,大年初一的饺子是不可以用荤馅儿的。据说是为了来年的六畜兴旺,不仅如此,初一这天连别的荤腥也是不可以粘的。不同的地域风俗各不相同,但祈求平安、幸福、吉祥的心愿大体是一样的。人们把各种象征美好的东西包进饺子,来寄托对新的一年的希望:花生、糖、枣、栗子… …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吃到母亲包在饺子里的硬币,那种意料又意外中的惊喜,让除夕的饺子宴因为一枚小小的硬币,掀起一个又一个小高潮。
“饺子就酒,越喝越有”,中国的传统习俗喝酒必有下酒菜,物质匮乏的年代如果有盘饺子足以。三两好友围坐一起,几杯小酒,几个饺子,几句家常,倒也是美不胜收。或许真是饺子带来的好运,果真应了那句话,生活越来越有了。
前院的大嫂,从娘家回来,发现面缸里的面少了许多。就问大哥怎么吃的,大哥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乐了:你在家擀面条多浪费面呀,我加了点青菜剁碎了包在面里,心想节省点,可没想到比面条吃的还多,你说怪不怪。看来“好吃不过饺子”还真不是虚的。
“送行的饺子,留客的面”,中国人向来好客,若是贵客临门,必定热情款待。叨扰久了,主人一盘饺子上桌客人心领神会,吃完走人。若是不懂或装作不懂,执意久留,必会令人生厌。现在也有很多用饺子招待客人的,久未相聚的老友或是至亲的人,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既开心又融洽,但必须是心照不宣、心有灵犀的人,否则人家会以为自己不受欢迎,误认为主人在赶自己走呢。
说到送行的饺子,小时候见过的场面让饺子在我印象中还带着另一种色彩。
邻家的老太太年近九十去世,按风俗是喜丧。民间很注重传统仪式,出殡的头一天晚上有一项仪式叫辞灵,家族中每家需包十六个饺子,分别盛在四个碗里,饺子是素馅,除了盐别的什么作料都不放。辞灵的时候,亲人们大声哭喊以示不舍,边哭边把饺子倒在烧纸的火中,给老人送行。第二天男人都随着去墓地,女眷们把棺送出村口必须折回来,再各家包十六个饺子盛在四个碗里煮熟,等待墓地上的孝子回来。村头安排一个人看着,望见孝子回来赶紧报告孝子回来的路线,女眷们赶紧用竹篮提着饺子走另一条路赶往墓地去圆坟,不能和孝子碰头。到了墓地又一番哭喊着边烧纸边把饺子献上,饺子倒完了,整个圆坟仪式也就完成了。余下的还有烧几七纸,头七、二七… …一直到五七。每次还是十六个饺子,每遇一个七,就把对应数字月牙形的饺子两端卷起来呈元宝形,头七卷一个,二七卷两个,以此类推,直到七七纸烧完了,整个丧葬仪式才算结束。
我参与并目睹了整个过程,深刻领会了饺子的另一层含义,也对饺子产生了特殊的情愫,看见饺子不免思念起亲人。
此时又想起儿时母亲包的饺子了,饺子大多是月牙形的,而母亲却把饺子包成各种形状,兔子、小鱼,老鳖.. …每到饺子煮熟掀开锅盖的刹那,一锅元宝中间混杂的各种小动物,总是我们兄妹争抢的热门。而那种圆形的两片面皮包起来,边儿捏上花纹的“针线匾”,则是女孩子的专属,说吃了会心更灵手更巧,针线活做得好。随着年岁增长,我们慢慢学着跟母亲一道包饺子,慢慢地领会饺子带给我们的乐趣和深远意义。
前不久看到一则消息,说韩国欲将筷子申遗,后来又说是谣传,真假难辨。我是这么看的,泥菩萨再贴金也成不了佛。可是,今天拿筷子说事,明天说不定是饺子也未可知。毕竟是我们自己民族的东西,为何要让别人抢了先?
如今走进超市各种特色的饺子应有尽有,尤其吸人眼球的是那些五颜六色的饺子,想必一定味道不一般,可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的场景还是让我热衷的,想到这里,心中不禁有种想吃饺子的冲动。原来,年已经在不远处微笑了。
篇4:饺子现代散文
饺子现代散文
我很爱吃饺子。
三米厨房,两个人;一把蔬菜,半块肉。撸袖、围裙,切切剁剁。和面、擀皮、包包捏捏。打火、开水、扑嗵扑嗵下饺子。事毕,比肩而坐,边吃边唠,时而,你夹一点小菜给他,时而,他倒半钵温水与你,如常夫妻的如常日子,这样过,真的很好。如果说,过去年间人们吃饺子吃的是一种生活水平,有钱的人,大鱼大肉大馅儿,吃的次数多一些;没钱的人,小蔬小菜小馅儿,吃的次数少一些。而时至如今,任再是边缘底层的人,吃顿肉蔬馅儿的饺子约是最不平常不过的事了,遂吃饺子已然不再是生活水平的体现,更多则是一种质量的彰显,那种缓慢、自在、温暖、悠闲的氛围,是吃别的任何食物都无法比拟的。
我最爱吃母亲包的饺子。
概人之味觉的轻重与喜好,是自小而来慢慢形成的。因为喜欢,所以我曾吃过不少地方、不少人包过的饺子,就连自己包的饺子算在内,感觉也都没有母亲包的饺子好吃。不论是猪肉韭菜馅儿的、羊肉白菜馅儿的、牛肉萝卜馅儿的,亦或是其他别个素馅儿的,只要是从母亲手里一过,那味道就与众不同的好吃,与众不同的美味。尤其是羊肉白菜馅儿的饺子,皮儿薄,馅儿大,咬一口水灵灵地,那鲜香、绵软之觉,既敞口,又润喉,更暖胃、悦心。几十年了,我真的是百吃不厌,吃不到,又狠命的想。记得上次回去,母亲又告诉我说,羊肉与白萝卜挫馅儿包的饺子也很好吃。此一妙法,至今我还未及尝试呢。不过,母亲传授于我的许多生活经验,就如同这饺子的做法一样,我已了然于胸,日后定会慢慢实践、享用。
饺子,古曰“娇耳”。据闻,其最初尽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一副药,是用面皮包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材,煮食后,凡有冻耳者皆可痊愈。此一副药,还有个极好听的名字---“祛寒娇耳汤”。在这位张医圣之后,“娇耳”才慢慢演变成后来的“馄饨”,“角子”,“扁食”,与如今的“饺子”。及至今日,其因地域不同,用馅儿不同,成熟方式不同,可以分好多好多种类,什么锅贴饺、高汤饺,蒸水饺;什么海参饺、虾仁饺、蟹黄饺;什么煎饺、蒸饺、炸饺,真可谓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而人们一般常说的饺子,多指水饺。
同样是水饺,可好吃的饺子做起来还真是不易,要讲究面、馅、包、煮皆具功力才行。首先,白面的选择很关键,其面色要洁白,面质定要精道;和面也很重要,要软硬适中;揪面髻子也不容忽视,要大小合适且均匀;幹皮儿也不可小觑,要中心厚,边缘薄。饺子的观感大多在皮上,可口感却多半源自馅儿料。饺子馅儿可以随人之喜好间错搭配,可最忌粗枝大叶,一定要切的细,剁的碎。还要比例协调,搅拌均匀。拌好的馅儿,看去要油光水灵,搅动则松而不散,吃起来更需润而不腻。面、馅儿准备停当后,就要看包了。饺子有很多种包法,可以捏成圆肚的,可以捏成扁肚的;可以叠成花边,也可以是光溜溜秃边的。我母亲包的饺子就是圆肚子、秃边的。即:将放好馅儿的面皮,款款儿地搁置于两手虎口之间,用拇指、食指卡稳面皮的边缘,用力一捏,然后手心悬空,只用如上四指向内一挤,就成了。别看就这么一下下,其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若是包的不好,不是边大、馅儿小不好吃,就是捏的不牢,下锅即成片儿汤。包的.饺子下了锅,煮也很是个问题,首先要在大火、沸水中下饺子,以保证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沸腾。其次是不能盖锅盖,以防止蒸汽捂了饺子。当水沸腾两番后,改用中火煮即成。煮多长时间为宜也得拿捏好,若欠火候,吃着就沾着不利,若是过火了,则绵塌无劲。这方面,我的父亲很在行,还有口诀曰:一瞧、二点、三观。所谓一瞧,就是要随时瞧着锅里的饺子,见其腹鼓肚胀,且皮、馅儿两离,就差不多了。接着,用笊篱捞一个,用手指点点饺子,若按下去的皮立马又弹回来,就更笃定了。最后,是夹开饺子观看,饺瓣儿一绽,破皮处若没有夹生现象,这饺子就十拿九稳的熟了。当然,负责鉴定工作的父亲每回都不忘将那夹开的饺子放一半儿入口,吹着热气,用高八度的乡下话说:“饺子乘尝,一尝就熟!”
饺子的品种多,吃的人也各有所好,有人喜欢吃这样的,有人喜欢吃那样的。相较而言,我顶喜欢羊肉白菜馅儿和牛肉萝卜馅儿的。虾米、鸡蛋、木耳素三鲜馅儿的,偶尔吃吃,也挺好。我有一友,她则钟情猪肉香菜馅儿的,十分奇葩。前儿读王敦煌先生《吃主儿》一书,其里有讲一种“干菠菜馅儿饺子”。乍一看文题,我以为是将干菠菜挫成末做馅儿包的饺子。仔细读下去,方知不尽其然。原来这“干菠菜”并非是指晒干了的菠菜,而是一种长棵、长梗的菠菜,名叫“伏地菠菜”,也叫“干菠菜”。这所谓的“干菠菜饺子”,是有两种做法的。一种是用这种现菠菜,去根、老梗、老叶,焯水后剁碎,直接做的素馅儿饺子,叫“干菠菜馅儿饺子”。另外一种,则是夏秋里从市场上买来便宜的长了籽的老菠菜,整棵择洗后,晾晒、储存。待到年根儿时,拿出来(概需用水回软)与猪油拌馅儿做的饺子,也叫“干菠菜饺子”。仔细回味,这原也是物质匮乏年间穷头百姓的一种自创与发明,如今读来,倒觉挺新鲜的。想着赶明儿自己也晒上些干菠菜,试试做做,也尝个新鲜。
饺子的吃法很多,吃饺子的名堂也很多,比如周末全家休息,图个消闲,包饺子吃吧;比如家里来个亲戚什么的,为了招待,包饺子吃吧;尤其到了逢年过节老少团圆的时候,更要讲究个气氛,那就也包饺子吃吧。于是乎,一家子全都动起手来,和面的,剁馅儿的,擀皮儿的,包捏的,捣蒜的,煮的,捞的,吃的,满屋子忙成一团儿,多有趣,多热闹,多温馨。
无论是什么,吃饺子的名目总是暗合着人们的生活。
回忆以往岁月,我倒吃过一顿很滑稽的饺子宴。那是刚二十出头的年纪,村里有个婶子忽然给待字闺中的表姐说了一门亲事。仲春万绿阳光和暖的某日,媒人便带引着那男孩来表姐家相亲了。未到之时,表姐家就聚集了一大堆的亲戚,打早就开始忙乱起来了,做菜的做菜,包饺子的包饺子,欲想好好地款待这位期待中的“白马王子”。然谁曾想,就在众人望眼欲穿之际,那男孩蠕蠕懦懦而来,颠对着走进了院门,只见身如树墩,面若笸箩,臂不长而壮,发不黑而疏,宽脸,窄额,双眼陷在高高的鼻峰之侧,一副憨耿老实样儿。另见两手里提的礼物倒挺沉,拽坠着整个人像缺了肥水的秧苗,费力想拔也拔不高的架势。隔窗而望的众亲戚顿时一片唏嘘。就在那男孩将入未入家门之际,表姐的二姨用她那村妇般特有的高嗓门,说了一句惊天地泣鬼神的话:“赶快揭锅下饺子,吃了好滚蛋!”那时的表姐还年轻,也正是心高气傲且惯以貌取人的年纪,这份因缘,还未及好好呵护培养,就那样以一顿饺子宴草草的结束了。从那以后,我们村里就盛行起了此一“滚蛋饺子”,取意也渐渐宽泛起来,不止限于相亲,其他方面也常践行与运用,真有意思。
常听老辈儿人说,过去年间,人们的生活不太好,日子过的抠抠搜搜的,除了过年过节的能吃上一顿白面饺子外,平素里多半是吃什么荞麦面的、高粱面的、或带麸皮的黑面饺子。相比,现在人们的生活可谓日渐峰上,吃顿白面肉馅的饺子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有的时候,人们相对还更愿意吃些个粗粮做的食物。我的婆家所在之地是属乌兰察布盟,那个地区的人们就惯常吃一种“莜面饺饺”,其做法与白面饺子近似,需取莜面若干,加少许土豆淀粉,热水和成面团。馅儿料则多是猪肉丁儿、土豆碎粒(土豆擦丝儿,滤水,剁碎)外加些芹菜或韭菜类的蔬菜粒儿。其与白面饺子的区别是,饺样要大的多,而且莜面饺饺不能煮,只能蒸。记得自己最初吃那种饺子时,因为吃不惯莜面,遂老觉着有东西在割着舌头及喉咙,使人无法咀嚼,更无法下咽。后来,居住久了,慢慢也吃习惯了,倒能真切体会到那饺子皮香、馅绵的好处了。
莜面饺饺是乌兰察布地区人们的主要餐食,并且经常用来款待亲朋贵客。若以白面饺子来论,其也算得是粗粮的一种,凡见这文字者,但若有幸,不妨抵此亲尝,尽情恣享。
蒸的也好,煮的也罢,饺子最好还是现吃、现包、现煮的好。如今市场上到处可见各式各样速冻的水饺,包装华丽,价格亦不菲。然不到万般无奈之地,任其再是打出什么诱人的噱头,我几乎是不买来吃的。其一之因,且不说其里的馅儿料香不香,有没有味道不说,单只那冻的叮当脆响的面皮儿,一下锅,就和现包的饺子差了很大一截儿了。再者,吃饺子一半儿吃的是味道,另外一半儿吃的是个闲适的心境,若不管什么胡乱买来就下锅,总觉粗制滥造,总觉应付差事,总觉对不起手心里的日子。还有一点,是要归咎于当下的食品安全上来。别的东西人尚可眼见心择,饺子这东西外面看着光鲜可爱,至于里面包的到底是“骡子”是“马”,那就难说了。前不久,一位朋友的孩子就因吃了街上某包子铺的包子,引发了食物中毒,夜半呕吐不止,旋即送往医院,又是打点滴,又是导泻,折腾了两三天,把孩子摧残的小脸都瘦了一圈。结果,好在有惊无险。
相较那些劣质速食的,或无正规手续的小门小店里卖的饺子,咱自己亲手包的,不仅现煮现吃时味道绝好,就是吃剩下三五七八个,隔天里,用热火薄油煎煎,也不赖。更主要的是,吃着放心。
昨儿个吃过晚饭,我和他躺在沙发上看肥皂剧。剧间无聊,给母亲拨了个电话闲拉话,问父母在做什么?说老两口也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呢。又问晚上吃的啥?母亲回说,吃的饺子。并转问我吃了没?吃的啥?我忙回说,也吃的饺子。语落之后,我大笑,他也笑,隔着千里之遥的电话那头,母亲亦大笑,想必坐在电话边旁听的老父亲,定也眯起了眼。
篇5:包饺子散文
包饺子散文
上班的时候,突然想吃饺子了,于是,下了班我就开始着手备料包饺子。
就包饺子的流程和分量而言,饺子馅调好了,只是完成了五分之三,和面是第二要素。包饺子的面不能和的硬了,稍偏软点较好,而且饺子皮一定要薄,这样包出的'饺子口感才好。饺子馅饺子皮都弄的很好,包成饺子是剩下的五分之一了,饺子的形状一定要好看,不能扁平立不起来。这是色相,也要尽量完美。
包着饺子,我不由联想很多。
其实,生活,就像包饺子:你调什么馅,你就吃什么味道。荤的多了:腻人;素的多了:不滋润。四分荤六分素最好:营养均衡,有利于健康。
说到包饺子,我又想到了女同事之间闲聊会不会做饭的一些议论:有人说厨艺一般,包饺子也不是强项;有的人厨艺很好,几乎全能;也有一些人说自己不会做饭,即使做了也不好吃,因此,在家基本不做饭。说的自己也颇为得意,别人也有羡慕的,说其真享福。而我,不觉得不会做饭、不用做饭就能吃得滋润的女人是有福气。茶,品的是余香;粥,熬的是心情。自己会做,才能吃到自己真正想吃到的味道。别人做给你吃的,不会一直是你想要的那种味道。你也领略不到那制作过程的辛苦和成果出来时的那种满足。更总结不出咸了、淡了的改进,这也是生活的一大缺失。
就生存而言呢,女人,总得有一样能让自己你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做饭是最容易成为一种强项的事情。不做饭,但不可以不会做饭。女人,一定要能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而且一定要会包饺子。因为包饺子虽然相对简单,却包括了饭菜,可以说是一道综合题,能检验一个女人的综合素质。容貌,是父母所赐,内涵是自己来修为。女人相貌平常,整洁素雅就好。厨艺不精,那就是用不用心提高的事了,恰似你的修为。别说不会,只要你用心。
篇6:好吃不如饺子散文
好吃不如饺子散文
总有那样一番滋味会走过岁月,留在生命中。总有那样一种味道穿越时光的界限,唇齿留香。
——题记
记忆里最深刻的,便是母亲包的饺子。从小时候到现在,无论母亲多忙,每周都会抽出时间包顿饺子,改善家里的伙食,而每到包饺子时父亲都会守在旁边,不是帮着擀皮,就是帮忙包,无论什么馅的,当一盘盘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之后父亲都会吃的酣畅淋漓,连声称赞。而我和妹妹也耳濡目染,小小的年纪时学会了包饺子,纵然不爱吃也会学着父亲的样子拌好调料,吃上几个,渐渐爱上这味道。
其实我从小不怎么爱吃饺子,也想不通怎么会有这么麻烦的吃食。不仅要把肉、菜洗干净,还要剁馅,还要和面,擀皮,然后再煮。看着都头晕,更别说吃了。母亲也不爱吃饺子,却常常包饺子,纵然工艺复杂,她仍乐此不疲,原因很简单,爸爸爱吃。和爱人恋爱后,我很快发现他和父亲有共同的喜好,不但喜欢吃饺子,还喜欢包。他常常一个人只需个把小时,就变魔术般的做好一顿饺子,色香味俱全,饺子的内涵也丰富起来,什么猪肉香菜的,西红柿的,虾仁的……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怀孕那段食不知味的日子,爱人的饺子丰富了我的餐桌,他常说,好吃不如饺子,坐着不如倒着。常吃各种不同馅的饺子,我和孩子的营养才能均衡。如他所说,儿子出生后很健壮,什么也不缺,很省心,不哭不闹的,我不知道是不是饺子的缘故,但我仍愿意归功与饺子身上。
如今我们家经常能见的美景便是我带着围裙或是围在桌前或是坐在沙发上,手却在不停的挥舞,擀面皮,装肉馅、包饺子……继续重复的动作,我已然爱上了这份包饺子的活计,与其说爱包饺子,倒不如说爱吃饺子的人了。
转眼生活已经过去许多年,儿子已经9岁了,和他爸爸一样,他继承了父亲爱吃饺子的传统。如今儿子上学,我和爱人上班,整日奔波忙碌,已经没有了一起陪孩子体验包饺子的快乐时光。但我依然固执的希望能做点什么丰富他们爷俩的食谱,所以我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每个周末包些饺子冷冻好,等到他们爷俩想吃时,随时煮,不但方便,而且贴心,如今包饺子这活我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先把面和好,如果希望面松软有弹性需要在面里加两个鸡蛋,然后温水和好,放在一旁。然后洗菜、剁肉、切菜,先把肉馅放入盆中,放好葱姜,再放入油、老抽、五香粉、盐、鸡精等调味料搅拌均匀,待肉馅入味后在放入想要吃的菜馅搅拌均匀,然后就是擀皮,包饺子。当叮叮当当的剁肉声过去,肉馅和面在经过我的加工变成一排排整齐的饺子士兵时,我的心也随着雀跃起来,我仿佛看见了爱人和儿子大快朵颐时的笑脸。
随着饺子皮的一摊、一合、一捏、一立间,我瞬间明白了母亲喜欢包饺子的举动。其实生活里不在于你做的是美味佳肴,还是山珍海味,而在于为谁而做。枯燥的生活因为有颗火热的心,有愿意为家庭倾力付出的爱,无论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还是丰衣食足的今天,都一样能过的色彩斑斓!
篇7:饺子的散文
饺子的散文
我爱吃饺子,特别是姥姥包的三鲜馅儿,有瘦猪肉,有虾仁,还有嫩绿的韭菜,融合在一起,鲜美、多汁、而且不油腻,它们的搭配,真的是天衣无缝。
喜欢吃饺子,许是我生在北方长在北方的缘故吧!因为北方是饺子的故乡,在这里,饺子馆随处可见,无论是远方归来的求学游子,还是即将外出打工的务工人员,他们的相聚抑或是离别,都凝聚在一盘饺子里。家乡的味道是人一生的.牵绊,而这饺子便是北方人挥之不去的味道,它承载着太多的记忆,太多的思念,也寄托了太多的希冀。因而,冬天是让人愈加思念故乡的时候,随着除夕脚步的临近,人们一定要回到自己的故乡,为了那份熟悉的味道,也为了那份悠长的等待……这样的味道,怎能叫我不喜欢呢?
小时候,我最喜欢吃饺子了。在北方,每年的年夜饭必定有饺子,不仅仅是除夕这天有,初一、初二、初五都是吃饺子的日子,所以,我最喜欢过年了,也最喜欢去姥姥家过年,因为她包的饺子特别好吃。我常常傻傻的问:“姥姥,您包的饺子怎么那么好吃啊!”姥姥没抬头,边包饺子边说:“这个嘛,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我笑笑,然后就跑开了。姥姥每年包饺子都会包上几个带一分钱硬币的,煮熟之后,谁吃到就预示着谁在新的一年福气满满,饺子不仅好吃,而且有趣吧!如今,那用红砖砌成的楼房,那围满孩子的小地桌,那用石头垒成的锅台,那香气四溢的三鲜馅饺子,那噼里啪啦乱响的鞭炮以及漫天飞舞,五颜六色的礼花,还有那慈祥,却已经去世的姥姥都成了我永远也抹不掉的童年。
还记得,那时候,最喜欢玩一个名叫“偷吃饺子”的游戏,我们一群孩子趁着大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溜进正在煮饺子的灶间,也顾不得饺子烫与不烫,熟与没熟,张嘴就咬,我常常把自己的上颌烫下一块皮来,想必他们也是这样吧,直到大人发现,呵责一番:“你们这些小孩怎么不懂事,回屋里等着去!”才一哄而散,可他们哪里知道,这游戏的乐趣呢!
长大后,我去了南方的一所大学求学,临走前,姥姥到我家给我包饺子,并且告诉我该怎么和面、拌馅、擀皮、捏褶,“你这孩子不是从小到大最爱吃姥姥包的饺子吗,学一学,以后到了学校可以自己包着吃。”我的鼻子顿时一酸,原来饺子里还蕴含着离别。在南方生活的那些日子,我很少吃到饺子,即使吃到,也没有儿时那样好吃了。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南方工作,但我们几个北方的同学会偶尔在一起包饺子,每次包饺子,我总会提议包三鲜馅儿的,总会不时地听到姥姥在我耳旁认真的教我和面、拌馅……每当看到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餐桌的时候,总会想起那个盼望我回家吃饺子的姥姥,还有那座饺子飘香的城市……
如今,又是一个冬天了,一年一度的除夕夜就要到了,距离我回家的日子也近了。今晨,母亲给我打电话,她说姥姥走了,要我快些回家。听完母亲的话,我马上订票,向飞机场赶去,突然,我好想再吃一顿饺子,三鲜馅儿的……
篇8:梁实秋散文《饺子》
梁实秋散文《饺子》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北方乡下的一句俗语。北平城里的人不说这句话。因为北平人过去不说饺子,都说“煮饽饽”,这也许是满洲语。我到了十四岁才知道煮饽饽就是饺子。
北方人,不论贵贱,都以饺子为美食。钟鸣鼎食之家有的是人力财力,吃顿饺子不算一回事。小康之家要吃顿饺子要动员全家老少,和面、擀皮、剁馅、包捏、煮,忙成一团,然而亦趣在其中。年终吃饺子是天经地义,有人胃口特强,能从初一到十五顿顿饺子,乐此不疲。当然连吃两顿就告饶的也不是没有。至于在乡下,吃顿饺子不易,也许要在姑奶奶回娘家时候才能有此豪举。
饺子的成色不同,我吃过最低级的'饺子。抗战期间有一年除夕我在陕西宝鸡,餐馆过年全不营业,我踯躅街头,遥见铁路旁边有一草棚,灯火荧然,热气直冒,乃趋就之,竟是一间饺子馆。我叫了二十个韭菜馅饺子,店主还抓了一把带皮的蒜瓣给我,外加一碗热汤。我吃得一头大汗,十分满足。
我也吃过顶精致的一顿饺子。在青岛顺兴楼宴会,最后上了一钵水饺,饺子奇小,长仅寸许,馅子却是黄鱼韭黄,汤是清澈而浓的鸡汤,表面上还漂着少许鸡油。大家已经酒足菜饱,禁不住诱惑,还是给吃得精光,连连叫好。
做饺子第一面皮要好。店肆现成的饺子皮,碱太多,煮出来滑溜溜的,咬起来韧性不足。所以一定要自己和面,软硬合度,而且要多醒一阵子。盖上一块湿布,防干裂。擀皮子不难,久练即熟,中心稍厚,边缘稍薄。包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指捏紧。有些店里伙计包饺子,用拳头一握就是一个,快则快矣,煮出来一个个的面疙瘩,一无是处。
饺子馅各随所好。有人爱吃荠菜,有人怕吃茴香。有人要薄皮大馅,最好是一兜儿肉,有人愿意多羼青菜。(有一位太太应邀吃饺子,咬了一口大叫,主人以为她必是吃到了苍蝇蟑螂什么的,她说:“怎么,这里面全是菜!”主人大窘。)有人以为猪肉冬瓜馅最好,有人认定羊肉白菜馅为正宗。韭菜馅有人说香,有人说臭,天下之口并不一定同嗜。
冷冻饺子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新鲜的好。据说新发明了一种制造饺子的机器,一贯作业,整治迅速,我尚未见过。我想最好的饺子机器应该是——人。
吃剩下的饺子,冷藏起来,第二天油锅里一炸,炸得焦黄,好吃。
篇9:春天散文
看,多么明媚、多么温和、多么温柔的春天又回来了,又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她是多么温柔的从我们身边拂过。她是那样美丽。
春,她无处不在。看,她在田地里,那些被农民伯伯拨下去的种子也长出了小苗,农民伯伯看见了,笑着摸了摸小苗,自言自语的说:“今年一定能长出好多,说不定还能卖个好价钱哩,老天保佑我啊。”蚕豆已经长出了小花瓣,花瓣的叶片上有这两种颜色,里面是紫罗兰的色彩,外面是白色的,在春风轻轻吹过下,蚕豆开始摇摆,像在舞台的舞者在跳舞。春,她又在郊外了。看,油菜花已经开的遍地都是了,金灿灿的一片,犹如金色的海洋,看到这里,人们都会情不自禁的伸出手去採一朵,可是他们也想到这的美丽环境就把手伸了回去人们都幻想着他们在金灿灿的油菜花群中游泳,是那样的兴奋,那样的高兴。她又在森林中。小动物们已经苏醒了,小鸟飞向天空站在树梢的枝头上,叽叽喳喳的叫,仿佛在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树林里呀……”,小鼹鼠伸伸懒腰,打了个哈欠,迷迷糊糊地说:“这一觉可真香啊,我真想再睡一下”。小蛇慢慢醒来说:“就是啊,不过我也得好好捕捕食了,该饱餐一顿啦。”说完就去森林中捕猎了。
溪水上面的冰已经融化了,又像以前那样欢快的流动着,在这春天的到来,他更加高兴,更加兴奋了,时刻都充满着动力。
篇10:春天散文
冬天无声无息轻悄悄得走了,春天又不知不觉得来了,春天到了,万物复苏。
才下过几阵蒙蒙细雨,小草就偷偷地从大地妈妈的怀抱中钻出来了,探着小脑袋好奇地张望着外面的世界,看到泉水丁冬丁冬地从山上流下来,农民伯伯开始下田干活了,各种各样的花已经开放了。春天的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在阳光明媚的太阳下慢慢得生长着。田野里,马路边,院子里,一堆堆,满是绿油油一片。
小草已满处都是,香气四益的花也不会落后, 春天的话很多:迎春花,屈曲花,香雪球,桂竹香,七里黄,海棠,海角菊,天人菊,侧金盏花,花葵,冰花,猴面花,蝴蝶兰,西洋鹃但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在春天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迎春花,它是春天到来的其中一个标志。 迎春花是木犀科的落叶灌木,别名迎春,黄金条,金腰带。 当春回大地之际,迎春花纷纷绽开朵朵小花,金黄色的花朵压满枝条,黄橙橙的,第一个奏响了迎春乐曲。 迎春花生长迅速,非常适宜制作盆景。选取粗壮的迎春花老桩,栽于筒盆中,提根露爪,适度绑扎,主干下垂,不需数年就可形成一盆潇洒飘逸的悬崖式盆景。
春雨是春天到来最明显的一个标志,每当冬季过去,蓝天上的缕缕白云便会哭泣,仿佛还是不舍得冬季离开,白云哭泣的眼泪便是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哭泣的眼泪滋润了万物。
★ 春天 散文
★ 走进春天经典散文
★ 春天之约散文
★ 关于春天的散文
★ 善待春天散文
★ 祭祀春天散文
★ 春天到了散文
★ 赴约春天散文
★ 美好的春天散文
春天的饺子散文(精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