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金黄敏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时间:2022-12-01 01:56:08 作者:Crepes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Crepe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氨金黄敏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氨金黄敏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氨金黄敏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氨金黄敏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本公司以前采用常规法,为了保证检验方法的.科学性,现对本公司生产的氨金黄敏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验证此方法是否适用于该供试品的检查。

1 材料与仪器

1.1 试验样品 药品名称:氨金黄敏颗粒,批号:090901、090902、090903,来源:公司自产。

1.2 验证用仪器

1.2.1 电热恒温干燥箱、电冰箱、电热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锅、离心机、蒸汽灭菌锅、集菌仪等。

1.2.2 玻璃器皿 锥形瓶、培养皿、量筒、试管、吸管等。

1.3 验证用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

1.4 验证用培养基及稀释剂 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

2 验证条件

无菌室环境洁净度为10000级,局部洁净度为100级,净化消毒30min以上,供试品及灭菌的器具等经传递窗紫外杀菌灯照射30min置无菌室内,试验人员手消毒后穿无菌服进入操作间。

3 方法与结果

3.1 菌液制备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斜面培养物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35℃培养18~24小时,分别取各菌种培养液1ml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9ml中,10倍依次稀释,金黄色葡萄球菌稀释至10-5,大肠埃希菌稀释至10-7,枯草芽孢杆菌稀释至10-5, 约为50~100cfu/ml,备用。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于23~28℃培养23~48小时,取培养液1ml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9ml中,10倍依次稀释至10-5,约为50~100cfu/ml,备用。

取黑曲霉的新鲜斜面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5ml将孢子洗下,吸取此溶液1ml置一个无菌的比色管中,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适量与标准比浊管进行比浊,取比浊后的菌悬液1ml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9ml中,10倍依次稀释至10-4,约为50~100cfu/ml,备用。

3.2 供试液制备 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用匀浆仪分散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

3.3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验证试验

3.3.1 试验组 细菌计数采用低速离心—培养基稀释法,取1∶10供试液10ml,500转/分离心5分钟,取全部上清液,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补足至原量,混匀,再从中取1ml分别加入5个平皿中(每皿0.2ml),加入各阳性细菌试验菌1ml,立即倾注相应的琼脂培养基,置3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测定细菌数。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采用常规法,取1∶10供试液1ml,加入各霉菌及酵母菌试验菌1ml,立即倾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置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h,测定霉菌及酵母菌数。

3.3.2 菌液组 取稀释好的各菌液1ml,分别加入平皿中,加入相应培养基,置规定条件培养,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3.3.3 供试品对照组 按试验组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3.3.4 稀释剂对照组 取稀释剂替代供试液,方法同试验组。

试验组菌回收率(%)={(试验组平均菌落数-供试品对照组平均菌落数)/菌液组平均菌落数}×100%

稀释剂对照组菌回收率(%)=(稀释剂对照组平均菌落数/菌液组平均菌落数)×100%

3.4 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3.4.1试验组 取1∶10的供试液10ml,置无菌条件下离心(500转/分)5分钟,取上清液置无菌试管中,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补足至原量,混匀,加至胆盐乳糖培养基100ml中,再加阳性对照菌大肠埃希菌菌液1ml,摇匀,置35~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大肠埃希菌浓度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验证。

3.4.2阴性对照组 方法同试验组,加入1ml阴性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验证),置35~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

3.5结果分析

3.5.1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验证结论 在三次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试验组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故可照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计数法测定氨金黄敏颗粒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

3.5.2控制菌验证结论 在三次试验中,阴性对照组未检出阴性对照菌,试验组检出阳性试验菌,故可用此供试液制备法和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氨金黄敏颗粒的控制菌检查。

4 讨论

4.1 许多药品本身的特性(如抑菌性)会对检验结果带来影响,需要对供试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消除其本身带来的干扰。

4.2 药品的微生物检查是保证药品使用安全的重要检查项目,必须对每个品种的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4.3 试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107.

[2]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351.

[3]张冬,王兰卿.化学药品卫生质量考察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探讨[J].现代应用药学,1997,14(1):44.

篇2:银黄颗粒微生物检查方法

摘 要:对银黄颗粒进行微生物检查的时候,要注意检查方法的应用,还要考虑银黄颗粒的药理药性,采用限度检查方法。在检查方法建立之后,要对其方法进行验证,根据有代表性的接种阳性菌株,然后利用常规法和薄膜过滤法验证,还可以采用稀释法验证。其中,常规法的利用能达到一些效果,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以及大肠杆菌这些菌株的回收率上都超过了七层,而在白色念珠菌以及枯草杆菌的回收率上都在七层以下,对控制菌进行检查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常规法,它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本文分析了银黄颗粒微生物实用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银黄颗粒;检查;微生物

银黄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剂,其中含有的复合制剂是有很多种成分的,而且这里面的每一种成分都成起到抑菌的作用,在进行微生物的限度检查时这些成分也都会对检查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银黄颗粒的主要功效是清热、消炎和解毒,在很多临床医疗和日常实用上都会应用这一药剂。在对银黄颗粒进行微生物的心腹检查时,首先要确定检查的方法,然后再验证检查方法,这样做主要是证明这个检查方法对于药品的酵母菌数、霉菌等的测定检查和控制菌的检查能不能适用。结合权威的检查提示,在对银黄颗粒进行微生物检查的.时候可以采用的方法并不是只有一种,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一、仪器和材料

1.1 在选择仪器的时候,要依据各项检查要求来定,在我国通常都会选择特定厂家生产的仪器,例如HTY-III型的智能集菌仪,这个仪器能很准确检查出相关的数据,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1.2 在选择检查药品上面,也有一定的要求,这里选择的是每袋4g规格的银黄颗粒。

1.3 培养基的选择,针对不同的参数的检查,选用的培养基也有不同,通常都是胆盐乳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等等。

1.4 菌种的选择,主要有大肠埃希氏菌、黑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二、方法验证

2.1 菌液制备

在选取菌液的时候,要选择1ml的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肉汤液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温度为34℃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的时间要在18小时到24小时之间,培养完成后还要在这些液体中加入0.9%氯化钠溶液,加入的容量大约为9ml,再进行10倍的稀释,达到10-5到10-7左右,用于备用。下一步要选取1ml的白色念珠菌霉菌液体,在唯独为24℃的条件下进行培养,这个培养的时间也要控制在18小时到24小时之间,培养完成后再在这些液体中加入0.9%氯化钠溶液,加入的容量大约为9ml,再进行10倍的稀释,达到10-5留于备用。最后,还要选取黑曲霉菌斜面物,选取的标准是要经过一周的培养之后的霉菌,然后在其中加入3ml的0.9%氯化钠溶液,将孢子给洗下去,然后将其转移到另一个空管中,进行标准比浊,这一步完成之后,再选取1ml的黑曲霉菌,将其放在0.9%氯化钠溶液中进行10倍稀释,达到10-4的标准,留于备用。

2.2 检验菌液

在菌液制备的过程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还有大肠埃希菌都进行了稀释,现将这些溶液的的10-5到10-7之间的稀释液分别取出1ml,然后将它们放置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测定,对于这一培养基的温度要求为45℃,选取的容量为20ml,这些要求都达到之后在注皿中进行平行测定,要对两个皿都测定,在温度上的要求为30℃到35℃之间,培养的时间应该在48h左右,应约为50cfu到100cfu之间。然后再选取之前稀释过的白色念珠菌稀释液,标准在10-5到10-6之间,还要选取之前稀释国的黑曲霉菌孢子悬液,标准在10-4左右,这两种液体都选取1ml就可以,然后将它们放置在虎红琼脂培养基的注皿中进行测定,温度要控制在45℃左右,培养基容量要求是20ml,然后对两个注皿进行平行测定,完成后在进行培养,温度上的要求为23℃到28℃之间,并每天你都对其进行观察,大概要达到50cfu到100cfu这个标准。

2.3 供试液制备

取样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

2.4 回收率测定

2.4.1 细菌数霉菌数的常规法测定。首先进行试验,选取1ml的供试液,含量比例在1:10左右,然后将50cfu到100cfu的试验菌也一起添加到平皿中,紧接着就要将琼脂培养基导入里面,等到其凝固之后,将其放到规定的培养温度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间要在24小时到72小时之间,每天都要仔细观察结果。其次进行菌液测定,对每一个实验菌株都进行测定。供试品对照组:取1∶10供试液1mL加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置规定温度培养24~72h逐日观察结果,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2.4.2 细菌数霉菌数稀释法测:①试验组:取1∶10供试液0.2mL/皿、50~ 100cfu试验菌同时加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置规定温度培养24~ 72h逐日观察结果。②菌液组:测定每一菌株所加的试验菌数。供试品对照组:取1∶10供试液0.2mL加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置规定温度培养24~72h逐日观察结果,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2.4.3 霉菌数薄膜过滤法测定。取1∶10的供试液1mL,注入开放式滤器,用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每次100mL共4次留少量缓冲液加1mL(50~100cfu)试验菌混匀,滤干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入规定琼脂平板培养基中,置规定温度培养4天并逐日观察。

2.5 回收率的计算

按如下公式计算试验组的加菌回收率:

试验组的加菌回收率=(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供试品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100%

2.6 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取1∶10供试液10mL加入100mL胆盐乳糖培养基中,同时加入上述大肠埃希菌液1mL,置35℃培养24h,为试验组;取供试液10mL加入100mL胆盐乳糖培养基,同时加入金黄色葡萄球菌液1mL,置35℃培养24h,作为阴性菌对照组。另取1∶10供试液1mL加入10mL胆盐乳糖发酵培养基中,同时加入上述大肠埃希菌液1mL,置35℃培养24h;取1∶10供试液1mL加入10mL胆盐乳糖发酵培养基中,同时加入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液1mL,置35℃培养24h。

三、结果

从上述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该供试品接种5株阳性试验菌株,常规法对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回收率均底于70%,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回收率均高于70%;稀释法对枯草杆菌回收率均高于70%;薄膜过滤法对白色念珠菌回收率高于70%。

四、讨论

银黄颗粒首先采用常规法进行验证,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回收率均底于70%,说明该样品具有抑菌活性,第二步采用稀释法进行测定,枯草杆菌回收率高于70%,而白色念珠菌回收率仍低于70%,第三步采用薄膜过滤法冲洗量为400mL/筒进行测定,白色念珠菌回收率高于70%,控制菌大肠埃希菌采用常规法进行检查。从而确定建立了银黄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细菌数需采用稀释法进行测定,霉菌数、酵母菌需采用薄膜过滤法冲洗量为400mL/筒进行测定;控制菌大肠埃希菌采用常规法进行检查。

五、结束语

在对银黄颗粒进行微生物检查的时候,采用科学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检查的过程中要注意各个菌液的稀释和试验,只要在试验成功之后才能进行检查,这样能减少误差,也能保证检查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篇3:硅霜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摘要】目的 验证硅霜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专属性和有效性。

方法采用直接接种法和培养基稀释法对硅霜进行验证试验,并测算菌回收率。结果 硅霜以直接接种法检查,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的菌回收率>70%,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回收率>70%。结论 硅霜可以用直接接种法进行控制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检查,以培养基稀释法测定细菌总数。

篇4:硅霜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硅霜用于治疗皲裂、皮炎,并能防止银宵病治愈后复发。主要是护肤防裂。为保证药品质量,按照中国药典2005版[1]的要求,对其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验证,如下。

1实验材料

1.1培养基:培养基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2菌种: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第2代,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第2代,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第2代,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第2代,黑曲霉菌(CMCCF98003)第2代

1.3稀释液: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1.4样品:硅霜(201006022010060320100604 牡丹江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2方 法

2.1直接接种法供试液制备:取供试品10g三份,加至含20ml无菌十四烷酸异丙酯和无菌玻璃珠的容器中,充分振摇使供试品溶解,然后加入40℃~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振摇5~10分钟,萃取,静置,使油水明显分层,取其水层作为1:10的供试液,取2mL分别加入置2个平皿中。

2.2直接接种法菌液制备:取1 ∶ 10 供试液2mL,分别加入置2 个平皿中,再分别加入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50~100 个菌/mL 的菌液1mL,作为加阳性菌供试液样。每种菌制备2 份。

2.3培养基稀释法供试液的制备:将1∶10供试品溶液1mL,分别注入10个平皿中,每个0.1mL,10个为一组,共两组。

2.4培养基稀释法加阳性菌供试液的制备:将1∶10 供试品溶液1mL,分别注入10 个平皿中,每个0.1mL,10 个为一组,再分别加入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50~100 个菌/mL 的菌液1mL,每种菌株两组。

2.5操作步骤

2.5.1直接接种法:取1∶10供试液2mL注入2个平皿中,分别加入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50~100个菌/mL 的菌液1mL,作为加阳性菌供试液样。每个菌制备2个平皿。

2.5.2培养基稀释法:将1∶10供试液2mL,分别注入20个平皿,再分别加入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50~100个菌/mL的菌液1mL,每组10个平皿,每个菌株两组。分别加入已溶化保温至45℃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15mL。每1mL供试品溶液所注的'平皿中生长的菌落之和为1mL,计算每1mL供试品溶液的平均菌落数,按平皿法计数规则报告菌落数。

2.5.3大肠埃希菌检查:取1 ∶ 10 供试品溶液10mL 接种于胆盐乳糖培养基中,培养24h,取上述培养物0.2mL,接种至含5mL MUG 培养基的试管内,培养,于5、24h 在365nm 紫外线观察,同时用未接种的MUG 培养作本底对照。管内培养物呈现荧光,为MUG 阳性;不呈现荧光,为MUG 阴性。

2.6培养:各平皿培养基凝固后,细菌检查平皿置30~35℃培养箱48h,霉菌检查平皿置23~28℃培养箱72h。

2.7样品微生物限度测定:取供试品10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溶液90mL,混匀,分别按常规法和培养基稀释法各3份进行操作。

3结 果

硅霜以常规方法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球菌、黑曲霉各菌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60.5%、44.3%、67.4%、95.4%、98.0%。该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检出均有影响,而对白色念球菌、黑曲霉的加样回收率均高于70%,故认为常规法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是符合中国药典版的要求的;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各菌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2%、95.6%、88.8%,均高于70%,故认为培养基稀释法测定细菌总数是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的要求的。

控制菌检查硅霜无明显的影响,故控制菌采用常规法进行检验。

4结 论

硅霜可以使用常规法即直接接种法进行控制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检查,以培养基稀释法测定细菌总数检查。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20版二部[S].2005.附录93-101.

篇5:地氯雷他定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地氯雷他定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目的 建立地氯雷他定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 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项下的方法 ,通过计算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来验证细菌数、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检查方法 ;通过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的比对来验证控制菌的.检查方法 . 结果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时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采用低速离心薄膜过滤法时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采用低速离心薄膜过滤法时试验组检出控制菌大肠埃希菌,阴性菌对照组未检出阴性对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所建立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适用于地氯雷他定片微生物限度检查,达到了验证目的 .

作 者:谢文明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药品检验所,常州,213002 刊 名:海峡药学 英文刊名: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年,卷(期):2008 20(10) 分类号:Q93.332 关键词:地氯雷他定片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学验证  

篇6: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说明书

【拼音全码】XiaoErAnFenHuangNaMinKeLi(XiuZheng)

【主要成份】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复方制剂,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12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5毫克,人工牛黄5毫克。辅料为蔗糖。

【性状】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淡橙黄色颗粒。

【适应症/功能主治】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规格型号】9袋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12岁以下儿童用量见下表:2~3岁12~14公斤0.5~1袋/次;4~6岁16~20公斤1~1.5袋/次;7~9岁22~26公斤1.5~2袋/次;10~12岁28~32公斤2~2.5袋/次;一日3次。

【不良反应】有时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可自行恢复。

【禁忌】1.对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过敏者禁用。2.新生儿或早产儿禁用。3.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1.用药3-7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2.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3.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4.不能同时服用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5.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7.对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请将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儿童用药】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人工牛黄均可通过胎盘,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对胚胎有毒性且能致畸;除人工牛黄不详外,均能通过乳汁分泌,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1.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同用,可增加肾毒性的危险。2.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不宜与氯霉素、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等并用。3.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药物过量(包括中毒量)时,可很快出现恶心、呕吐、胃痛或胃痉挛、腹泻、厌食、多汗等症状,且可持续24小时。2-4天内出现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疸。 服药过量时应洗胃或催吐,并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拮抗剂N-乙酰半胱氨酸,不得给活性炭,因后者可影响拮抗药的吸收。N-乙酰半胱氨酸开始时按体重给予140mg/Kg口服,然后以70mg/kg每4小时1次,共用17次。病情严重时可静脉给药,将药物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注。拮抗药宜尽早应用,12小时内给药疗效满意,超过24小时疗效差些。治疗中应进行血药浓度检测,并给予其他支持疗法。

【药理毒理】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解热镇痛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能减轻流涕、鼻塞、打喷嚏症状;人工牛黄具有解热、镇惊作用。

【药代动力学】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吸收后在体内分布均匀,约有25%与血浆蛋白结合。口服后0.5~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半衰期(t1/2)一般为1~4小时(平均2小时),肾功能不全时半衰期不受影响,但肝功能不全患者及新生儿、老年人半衰期有所延长,而小儿则有所缩短。对乙酰氨基酚能通过乳汁分泌;90%~95%在肝脏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葡糖醛酸、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物,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肾脏有毒。主要以与葡糖醛酸结合的形式从肾脏排泄,不到5%以原形由尿排出。

【贮藏】密封。

【包装】9袋/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6234

【生产企业】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修正)的功效与作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修正)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出生证明验证

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方法选择

制度伦理及其限度

腰椎病的检查方法

灰指甲病因和检查方法

小儿脑瘫检查方法

腰肌劳损有哪些检查有哪些方法

验证工程师个人简历

学历验证报告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氨金黄敏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氨金黄敏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