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户籍歧视,完善《劳动法》条款

时间:2022-12-04 03:15:30 作者:爱上江湖骗子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爱上江湖骗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反对户籍歧视,完善《劳动法》条款,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反对户籍歧视,完善《劳动法》条款,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反对户籍歧视完善《劳动法》条款

反对户籍歧视完善《劳动法》条款

反对户籍歧视完善《劳动法》条款

李华振

民工在“劳动歧视”上,也受到了不公平待遇。现行《劳动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禁止的“劳动歧视”,只包括民族、种族、性别和宗教信仰四种情况。这一规定,明显窄于第111号国际劳工公约的范围(该公约还规定了基于劳动者的出身等原因而进行的劳动歧视)。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现行《劳动法》根本没有禁止“户籍劳动歧视”的条款。而据有关的法规及司法解释,比如1994年11月17日劳动部发布的《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对民工进行了明显的“户籍劳动歧视”。实际上,这种歧视不仅限于民工,而是在所有的.劳动者身上都普遍发生。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很多企业因为户籍限制而不能招聘自己急需的人员,很多劳动者也因为户籍歧视而不能应聘那些能更好地发挥其才能的岗位。

这已经严重地妨碍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劳动力还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劳动力资源无法实现最大化的优化配置。因此,我国着名经济法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刘大洪指出,《劳动法》必须对“劳动歧视”条款进行完善,增加关于“户籍劳动歧视”的规定。

篇2:反对户籍歧视,完善《劳动法》条款

反对户籍歧视,完善《劳动法》条款

李华振 张昕

民工在“劳动歧视”上,也受到了不公平待遇。现行《劳动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禁止的“劳动歧视”,只包括民族、种族、性别和宗教信仰四种情况。这一规定,明显窄于第111号国际劳工公约的范围(该公约还规定了基于劳动者的出身等原因而进行的劳动歧视)。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现行《劳动法》根本没有禁止“户籍劳动歧视”的条款。而据有关的法规及司法解释,比如1994年11月17日劳动部发布的《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对民工进行了明显的.“户籍劳动歧视”。实际上,这种歧视不仅限于民工,而是在所有的劳动者身上都普遍发生。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很多企业因为户籍限制而不能招聘自己急需的人员,很多劳动者也因为户籍歧视而不能应聘那些能更好地发挥其才能的岗位。

这已经严重地妨碍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劳动力还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劳动力资源无法实现最大化的优化配置。因此,我国著名经济法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刘大洪指出,《劳动法》必须对“劳动歧视”条款进行完善,增加关于“户籍劳动歧视”的规定。

注:本文原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保障报》10月12日第3版(总第3165期)。感谢英国NAPIER UNIVERSITY大学、武汉大学张昕博士整理并提供本文文稿。

篇3:反对户籍歧视,完善《劳动法》条款

李华振 张昕

民工在“劳动歧视”上,也受到了不公平待遇。现行《劳动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禁止的“劳动歧视”,只包括民族、种族、性别和宗教信仰四种情况。这一规定,明显窄于第111号国际劳工公约的范围(该公约还规定了基于劳动者的出身等原因而进行的劳动歧视)。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现行《劳动法》根本没有禁止“户籍劳动歧视”的条款。而据有关的法规及司法解释,比如1994年11月17日劳动部发布的《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对民工进行了明显的“户籍劳动歧视”。实际上,这种歧视不仅限于民工,而是在所有的'劳动者身上都普遍发生。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很多企业因为户籍限制而不能招聘自己急需的人员,很多劳动者也因为户籍歧视而不能应聘那些能更好地发挥其才能的岗位。

这已经严重地妨碍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劳动力还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劳动力资源无法实现最大化的优化配置。因此,我国著名经济法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刘大洪指出,《劳动法》必须对“劳动歧视”条款进行完善,增加关于“户籍劳动歧视”的规定。

注:本文原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月12日第3版(总第3165期)。感谢英国NAPIER UNIVERSITY大学、武汉大学张昕博士整理并提供本文文稿。

篇4:我国就业促进法草拟成形 反对性别歧视户籍歧视

层出不穷的就业歧视令本就不太乐观的劳动力市场雪上加霜,就业促进法的出台有望缓解这一矛盾,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副司长党晓捷在昨日举行的“促进就业平等、反对就业歧视研讨会”上表示,已于近日出炉《就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设立了“反对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的专门条款,重点解决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和地区歧视(户籍歧视)。

党晓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就业促进法的起草工作从2003年下半年启动以来,两年的时间里数易其稿,此番已是第二次向各部委和各省征求意见。征求完意见之后还将进行修改,争取于今年内上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性别、年龄和地区歧视是当前最常见的就业歧视,它们影响到的群体很广泛,所以把它列为了专门条款。但千万不能认为就业促进法就仅仅反对这三种歧视。”就业促进法起草工作的负责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科所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室主任王文珍对记者表示,促进公平就业的思路贯穿于整部就业促进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岳颂东表示,现有法律的空白是就业歧视愈演愈烈的根源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2条只规定了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这对当前各式各样的就业歧视没有约束作用。同时,该法对于就业歧视的规定过于原则导致执法缺乏可操作性。岳颂东建议,修改并充实《劳动法》第12条内容,制定有关就业平等、反对就业歧视的专项法规,并且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尤其是要写明违法需要承担的后果,

王文珍认为直接修改《劳动法》的条件还不具备,对《劳动法》最好的修改就是用新制定的单行法来弥补该法的先天不足。当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在推进三部法律的起草,就业促进法就是其中的一部。

劳科所副所长莫荣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说:“就业促进法起草过程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果写得太原则,则起不到什么作用,而写得太详细又需要协调多方面的利益,难度很大。”

这个矛盾充分地体现在了“反对就业歧视”这一条款的起草上。“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就业歧视的概念在法律上不能穷尽,很难准确表述;二是要必须考虑执法的难度。”王文珍说。

王文珍表示,目前的这份意见征求稿已经尽可能地提高了可操作性、可执法,增加了明确的条款。“但违法追究能规定到什么程度是与执法能力相关的。规定得太高很可能还是会执行不了,而我们又不能把执法部门都推上被告席。”

对于社会上呼声颇高的反就业歧视法,王文珍表示,目前他还没有看到任何要求制定这一法律的文件。他认为,在当前立法指标相当有限的条件下,新法律进入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需要相当长的周期,因此,把已经纳入立法程序的法律草拟得更加合理科学才是当务之急。

作为就业促进法的立法主持人,党晓捷对于“反就业歧视”条款所能发挥的作用表现得比较理智和客观:“反对就业歧视不仅仅是法律的问题,更多的是社会问题,需要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就业促进法虽然明确写入了相关条款,但是大家不要把这个问题想得太简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决。”(郭晋晖)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违约责任条款范本

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保密条款范本

户籍制度改革

歧视的反义词

关于歧视的名词解释

歧视的近义词是什么

歧视的反义词是什么

合同违约责任条款

劳动法合同法

反对户籍歧视,完善《劳动法》条款(推荐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反对户籍歧视,完善《劳动法》条款,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