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资料

时间:2022-12-05 06:45:03 作者:艾佳雪迪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艾佳雪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资料,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资料

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2、力有(大小)和(方向)。

3、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力(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

4、我们可以利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

5、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 处)。(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

6、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7、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8、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反)。9、物体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10、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11、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玩跳跳球)、(撑杆跳高)、(拍球)、(弓箭)等。12、(地球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13、说明重力普遍存在的例子:树叶总是落到地面、人能安稳地居住在地球上、球扔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

1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5、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16、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17、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流线型)的体形有利于克服阻力。

18、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2)使接触面变光滑(3)把运动物体的外形做成流线型(4)减轻物体的重量

19、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汽车轮胎上的条纹、车轮上的防滑链条、鞋底的花纹、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

20、生活中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轴承中的小钢珠、流线型的潜艇和船。

21、降落伞下降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的作用。

22、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主要与(伞面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伞面(越大),下降速度越慢;物体的重量(越轻),下降速度越慢。

篇2: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资料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

(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11、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

(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

(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

12、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3、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5、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6、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7、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9、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

20、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

增强体力的运动项目:举重、游泳。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项目: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强耐力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

21、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22、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23、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准备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篇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资料

1、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这时,我们应该采用(调查)的方法。

2、调查的常用形式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

3、在科学探究中,(推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而(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

4、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珍妮)。

5、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据)地推论。

6、在生活中成功预测的事例有:

(1)乌云从天边飘过来,预示着将要有一场雨。(依据: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2)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热水,杯子可能会爆裂。(依据:由于受热不均匀,热胀冷缩会导致杯子爆裂。)

篇4: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资料

第一课 各种各样的能量

1、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 叫做能量。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2、能量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觉到它;

3、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被储藏和运用。

4、生活中常见能量的作用:

光能:使植物生长、发电、使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变热、传递信息……

电能:使电灯发光、使电视机工作、使电脑工作、使电力机车运行、传递信息……

热能:使暖气片工作、使水沸腾、加热食物……

水能:发电、使水车转动、……

食物中的化学能:使人生长、使动物运动、……

声能:使物体产生震动、传递信息、检查身体……

5、人类和自然界如果没有能量,人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6、人类可以运用各种能量,也可以控制各种能量的大小。

7、骑自行车时用力蹬踏使力加速的能量是机械能。

8、开关关了后,灯就不亮了,所以能量不能被存贮。(×)

9、连线 光能----光合作用 机械能---汽车飞驰 化学能--- 马匹拉车

第二课 能量的转换

1、能量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2、生活中,能量的转换如:

A 、打开电视,电能转换成了声能和光能。

B 、搓一搓手,化学能转换成了声能和光能.

C、我们吃的食物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我们运动所需要的动能。

D、电风扇是把电能转换成风能。

E、风力发电机是把风能转换成电能

F、电池是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G、锯木头会发热是因为机械能转换成热能

H、阳光下的植物是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I、电脑工作是把电能转换成光能、声能、机械能

3、能量转化是无法人工控制的。

4、煤中贮的能量是热能和光能。

第三课 能源

1、能源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2、不可再生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3、可再生能源是可再生的 如:太阳能、风能、水能。

4、家中和工业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5、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总能量中,矿物燃料所点的比重相当大,这些能源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这些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消耗速度极快,并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6、常见的太阳能装置有: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

7、制作太阳能灶是在利用可再生性能源。

第四课 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1、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然而地球存储的能源是有限的,面对日益枯竭的矿物能源问题,人们正竭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2、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源都来自太阳能,太阳能利用扩展到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计算器、太阳能灶。

3、辽阔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库,潮汐能就是在海水的涨落过程中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形成的巨大的能量。人们因此称海洋潮汐为“蓝色煤海”。

4、核能也叫原子能。利用核能发电的电厂叫核电站。

5、生物质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沼气是由生物质能转换的一种可燃气体。

6、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地热发电是开发地热能的有效途径。

7、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如:潮汐能、核能、生物能、地热能,水能不属于新能源。

8、核能能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9、地球存储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0、造成能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开发利用。

11、只有现代人才会利用能量的转化。(×)

12、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事例如:利用海水晒盐、太阳能热水器热水。

篇5: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资料

1、拓展:就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某些现象。

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汇贯通”讲的都是拓展能力,“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不是拓展能力。

3、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下面的现象:

A、在同样生长的小草上盖上一个瓶子,小草会长得高些,是因为小草周围的温度和湿度会升,有利于小草生长。

B、苹果成熟后落地是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

C、“气垫汽车”利用空气动力的原理前进。

D、让瓶子吹泡泡 和 用热水把瘪乒乓球恢复圆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

4、学习了热胀冷缩的原理,就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冬天白天短而夏天白天时间长了。(×)

5、应用就是把学到的科学原理应用在物品的制作上。

6、应用就是制作一些物品(×)

7、懂得科学知识是一种本领,能把学到的科学原理应用在物品的制作上是更大的本领。有了这些本领,不但能提高我们做事情的效率,而且有可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8、下面是一些把科学原理应用在制作上的例子:

A、张衡利用地震波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发明了地动仪;

B、18世纪的英国发明家瓦特根据蒸汽产生动力的原理,制造出蒸汽机;

C、19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磁感应生电的原理。人们把这个原理应用水能、风能、火能、核能的发电上。

D、生活中 应用的科学原理

夏天扇扇子感凉爽是液体蒸发原理 剪刀 是杠杆原理

制冷空调装在高处 是冷热对流原理 救生圈 是浮力原理

制作空气动力小汽车 是反冲的原理 不倒翁 是重心低不易倒原理

9、经常制作物品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能力(√)

10、制作一个物品往往要很多原理,这不是一个学生能完成的(×)

11、张衡制造地动仪是应用而不是拓展。(√)

12、应用是一种强大的科学本领。(√)

13、科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

14、小李想做一辆以空气为动力的玩具小车,他在做之前应考虑一些什么问题:材质要轻、减小车轮摩擦力、车厢要做成流线型。

15、当一张纸和一个小球同时从同样的高度落下的时候小球会先落地,原因是小球受到空气阻力小。把两张同样的纸,一张不变,另一张揉成团再做同样的实验会纸团先落地,原因是纸团受到空气阻力小。

16、科学原理的应用:

浮力原理:救生圈、轮船漂浮、木筏、竹排、淘米

杠杆原理:撬棍、剪刀、起钉锤、杆秤、天平

反冲原理:火箭飞行、飞机飞行、烟花等。

冷热对流:风的形成、制冷空调装在高处、超市的大冰柜不用在上面盖上盖子。

重心低不易倒:不倒翁、台灯、灯塔、铁架台。

篇6: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资料

一、填空

1、指出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运动的。

跳跃的青蛙(机械能),人跑步(动能),融化的冰(热能),

电脑(电能),风筝(风能),太阳(光能),人的食物(化学能),

水力发电(水能),

2、能量是:(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2、能量越大,物体运动(就越大)。

3、列举早晨起床后到出门上学的这段时间里,你经历的能量转换过程。

(1)点亮台灯:台灯把电能→(光能);

(2)用热水洗脸;热水器把天然气中的化学能(或电能)→(热能);

(3)吃饭后去上学:你把食物中的化学能→(动能);

二、连线

将左右相关的内容用直线相连

电能→→→声音 收音机 电能→→→热能 电饭锅

电能→→→光能 日光灯 电能→→→动力 洗衣机

电能→→→磁能 电磁铁

三、判断

1、我们可以直接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电能 (√ )

2、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看见它产生效果 (√ )

3、无论是可再生能源还是不可再生能源都要节约 (√ )

4、潮汐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的新能源 (√ )

5、地热能来自于海洋,是由海水受阳光照射产生的 (× )

四、选择题

1、人类用的能源主要来自( D )

A、石油 B、电 C、煤 D、太阳

2、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是( C )

A、风能 B、太阳能 C、石油 D、地热能

3、下列属于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性能源的是( A )

A、潮汐能 B、热能 C、化学能 D、电能

4、摩擦两块冰后冰的表面会逐渐融化,这主要是把动能转换成( D )

A、声能和水能 B、水能和热能 C、声能和热能 D、化学能和热能

5、煤、石油、天然气中蕴藏的能量最初来自( C )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电能

三、简答

1、写出下列能量的作用

光能:(可以使植物生长) 电能:(使灯泡发光水变热)

热能:(使水变热) 水能:(能够建立水库发电)食物中的化学能:(使我们的身体运动) 声能:(使纸片振动)

2、在家可以怎样节约能源?

答:节水:蔬菜先用淘米水洗一遍,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水,而且能有效清除蔬菜上的残存农药;家庭浇花,宜用淘米水、茶水、洗衣水等;

节电:使用电风扇应尽量用中档或慢档;电视机把亮度开小些; 电器每次使用完毕,应把电源插头拔出;空调设定温度调高几度,多用睡眠状态;

3、列举哪些是不可再生性能源?哪些是可再生能源?(至少三例)。

答:不可再生性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答:对于矿产资源的浪费:1、不随手关灯,长明灯现象的出现!2、空调温度过低(高)3、塑料袋的大量使用!4、肆意破坏植被等

对于水资源的浪费:1、不随手关紧水龙头!2、肆意污染水资源!

5、列举出几种新能源。(至少四例)

答:潮汐能、地热能、原子能、生物柴油、波涛能、海流能。

篇7: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一、填空:

1、电源、电线、用电器、电器元件组成的电流的环路叫电路。

2、电路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并联连接。

3、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干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1.5V,串联则是3V。

4、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

5、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6、在户外遇到雷雨时,因为容易遭到雷击,所以不能站在树下躲雨。

7、像铁片等那样能够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导体。

8、像塑料那样不能够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绝缘体。

9、电冰箱、彩电、日光灯用的电是交流电,手电筒用的电是直流电。

10、电线外面的塑料皮使用时间久了会老化。

11、脱毛衣时闪现的电火花是毛衣磨擦产生的电流造成的,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12、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或按钮)控制的。

13、导体有:人体、大地、水、金属、湿木。绝缘体有:塑料、橡胶、陶瓷、玻璃。

1.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

2.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3.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4.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是与它们发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适应的。

5.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是有联系的。

6.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7.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8.油菜花的四部分的构造: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9.不论是盛开的、谢了的、掉了的都可以算花,花蕾是指那些还没有裂开的花苞。

10.油菜花有4个萼片,4个花瓣,6个雄蕊和1个雌蕊。

11.根据花的构造,可以把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有些花具有雄蕊和雌蕊;有些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12.在花的各部分构造中,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13.豌豆花、桃花、牵牛花是完全花,结构完整。柳树花、南瓜花是不完全花。

14.尽管各种各样的花在形状、颜色、气味、结构特征等方面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它们有一点是相同的:一般花都有蕊(雄蕊或雌蕊)的部分,只是具有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区别。

15.只有四部分都齐全的花才叫做完全花,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都叫做不完全花。雌花和雄花都是单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16.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形成的。

17.雄蕊和雌蕊有特殊的构造,使胚珠可以受精长成果实和种子。

18.雌蕊顶端有一个柱头,底部膨大成为子房。用手去轻触雌蕊的柱头,会感觉到柱头有粘性,那是因为雌蕊的柱头上有粘液,这些粘液可以帮助雌蕊更好地接收来自雄蕊的花粉。

19.各种不同植物花的雄蕊,其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等有差异,但花药上的花粉都很容易抖落。

20.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21.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的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22.油菜种子的传播方式是自体传播。所谓自体传播,是靠植物体本身传播的,并不依赖其他的传播媒介,它的特点是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产生弹射的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

23.动物传播。一类是它们的果实具有沾附在动物皮毛上的特殊结构,如苍耳;另一类是它们的果实具有鲜美的味道,足以吸引动物来吃。

24.风传播。有些种子会长出形状如翅膀或羽毛状的附属物,乘风飞行。如柳树、木棉、蒲公英。

25.水传播。靠水传播的种子其表面一般为蜡质不沾水、果皮含有气室、密度较水小,可以浮在水面上,经由溪流或是洋流传播,如莲蓬和椰子。

26.种子萌发时,必须具备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27.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28. 蚕豆的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根;子叶提供养分。

29.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根;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的是种皮;为种子发芽提供营养的是子叶。

30.雌性动物产的卵与雄性动物产生的精子相结合才可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31.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32. 构造齐全的花,由雄蕊、雌蕊、花瓣、萼片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33.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卵生和胎生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哺乳类动物多为胎生动物,少数动物是卵胎生动物,如大肚鱼、孔雀鱼、腹蛇、某些鳖鱼。

34.鸟类的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及胚胎等部分组成。

35.蛋白和蛋黄都是胚胎发育时的营养库,为胚胎发育成小鸡提供物质和能量。蛋壳膜可以保护里面的生命体,气室可以储存少量空气,保证生命的延续。

36.小鸡孵化的基础是种蛋,种蛋大小要适中,小鸡孵化发育的主要外界条件有温度、湿度、通风、翻蛋等。

篇8: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1.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因为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3.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可分为来源于植物的食物和来源于动物的食物等。

4.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

5.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6.很多食品中添加了添加剂,常用的添加剂有转化糖浆、膨松剂、乳化剂、食用香精等。

7.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8.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

9.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10.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1.烧熟后食物容易消化;味道更好;许多细菌都被杀灭了。

12.熟的马铃薯和生的马铃薯一样富有营养,但熟的马铃薯含有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13.绝大多数的动物类食物是必须经过烧熟的,不能够生食。

14.酒精灯灯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在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15.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生长需要营养。

16.用完酒精灯,灭火时要用酒精灯的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后再重复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17.烧杯、烧瓶不可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需要垫石棉网。

19.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20.由于大多数的霉菌都含有对人体有毒的物质,所以发霉的食物是绝对不能够食用的。

21.食品的特点、包装和保存方法、配料都会影响保质期的长短。

22.储存食物的方法有冷冻法、曝晒法、腌制法、密封包装法、真空包装法、高温或低温灭菌法……无论何种方法,目的都是为了破坏微生物生长的条件,减慢食物的变质速度。

23.生产厂家为延长食物的保质期,通常会放人一些防腐剂类的食品添加剂,特别是水分较多的食物。这些食品添加剂或多或少对人体有害。保质期较短的食物,通常不含此类食品添加剂,是有利健康的绿色食品。

24.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温度等条件,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25.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26.从食品包装上获取的信息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营养成分、储存方法、食用方法、食品名称。

27.干燥的条件,可以较长时间地保存食物。

28.检测淀粉可以用滴碘酒的方法。如果滴上碘酒,食物变成紫蓝色,说明该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淀粉(糖)。

28.检测脂肪可以用挤压涂抹观察油渍的方法。如果食物在白纸上涂抹,白纸变得油腻更透明,说明该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29.检测蛋白质可以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

30.膳食营养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补充水果蔬菜、喝一些水、少吃油腻高能量食物、少吃零食。

31.生的食物可能带有细菌、寄生虫卵、残留农药,多吃会危害人体健康。

32.熟的食物营养成分没有变化,但更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33.食物中的配料可以增加营养成分,增加风味,但一些添加剂对人体有害。

34.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鸡蛋、瘦肉、鱼、豆、奶制品;脂肪丰富的食物:油、肥肉;糖类(淀粉)丰富的食物:谷类、红薯;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水果、蔬菜;矿物质丰富的食物:水产品、调味品。

35.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食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生的食物能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36.在适宜的环境里,微生物能很快地繁殖与生长。当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并排出废物时,食物便腐败变质了。

篇9: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题

1、人体的骨头共有( )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骨骼有( )、( )、( )等作用。

2、人体的主要关节有:( )、( )、( )、( )、( )、( )。

3、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由( )带动( )而实现的。

4、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 )和 ( ),使我们身体更加健康。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和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的生长。

5、蚕的一生要经过( )、( )、( )、( )四个阶段的变化,要脱( )次皮,蚕的成虫蚕蛾有一对像羽毛一样的触角、( ) 对翅膀、( )对足。

6、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要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 ( ) 有没有变化,这另外一个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参照物是事先假定( )或( ) 的物体。

7、运动的快慢可以用( )来测量,这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

8、按照运动路线的不同,我们把运动分为( )、( ) 两大类。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 ( )的力,这种力叫( )。

10、调查的常用形式有:( ) 、( )、( )、( )。

篇10: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题

1、不同的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

2、骨骼、关节受伤时,赶快热敷受伤部位。( )

3、没有参照物,我们就不能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在运动。( )

4、多吃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强壮骨骼和肌肉。( )

5、汽车行驶的快慢与轮子的大小有关。( )

6、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就是看哪个物体移动的快。( )

7、一般情况下,物体间的接触面越光滑,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小( )

8、物体的弹性是无限的。( )

9、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10、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的推测叫做预测。 (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复习题科学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题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苏教版小升初语文下册复习重点资料

藤野先生阅读复习题 备课资料(八年级下册)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资料(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资料,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