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追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小升初奥数学习方法,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小升初奥数学习方法,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 目录
篇1:小升初奥数学习方法
有关小升初奥数学习方法
一、做奥数题要有针对性:
·如果目的是杯赛获奖,首选最近三年的真题;其次是当前全国的最新杯赛资料汇编。
·如果目的是迎战小升初,那么就要做一些历年重点中学小升初真题,据调研,每年小升初的原题出现率达10%,知识点覆盖率达95%以上。
二、做奥数题要讲究方法—— 一看二分三做四清
一看:一套题先通览全局,初步体验难易程度;
二分:把这套题按难度分易、中、难三类;易,有把握一定做对;中,有一点方向,想继续走下去,没有看到最后一步。难,没头绪,没见过。
三做:易类由小升初家长指定一至两道题演练细节处理能力,要明确认识到此类的题,如果做错,就是失去了本来应该拿到手的分,是非常不值得的!平时,一看就会的.题不能不做,而要少做;中类题,全做;难类题,每题花五至十分钟迸发灵感,如果有方向,则继续;如果十分钟也想不出一点解题思路,放入难题库。
四清:可以通过同学交流、请教老师、在线答疑等方式解决难题本上的所有问题。
三、做奥数题要有时效性:
我们要重视平时解题训练,更要注意有一个合理的量,对于常规一份试卷的处理,一个小时左右。(易类1~2道,中类5~8道,难类适当思考)最好每天保证一小时,如果不能,则两天必须保证一小时的时间来完成一份试卷。
很多同学课上感觉已经学会了,课下做题的时候就错。这时要认识到两点:第一、课堂学习只能解决知识体系架构的问题;第二、课后训练才能解决能力强化训练的问题。
篇2:奥数学习方法
奥数学习方法
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学习频道为大家推荐的
一:学习一些基本的原理与性质,我把这个过程称为一个理解与记忆的过程。
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沙漏模型。学习沙漏模型的时候,我们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1、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沙漏模型,它最大的特征是什么?
2、它具有哪些很好的性质、有哪些比较好的结论?
3、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性质其他图形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性质,怎么证明这些性质?
4、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我们讲义上出现的各类例题都是在考察我们是否掌握了这些性质,并且能很好的运用它们解决一些问题。大家都知道最后的这一个环节不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只是起到了一个检验与熟练的作用。
但是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大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这个问题上面。在孩子们连定理的基本性质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质都还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能奢求运用这些性质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呢?
在数学的学习里面也存在“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的情况。第一次接触到一个新的问题,一定要从根本上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任何一个模棱两可的地方都是今后解题时可能会遇到的隐患。在学习新问题的时候,记忆同样重要比如一些结论。
还是那沙漏模型举例—: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结论,需要我们记忆。但是一定是在理解并且会证明的基础上记忆。就算现阶段不要求学生证明,也要能看懂老师的证明过程。这些记在脑子里面的基本定理与结论是我们今后能够快速解题的保障。
二:学会将多个知识点结合起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其实这就是我以前讲座的时候说过的“学习解决多知识点的考题”。小升初考试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也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考试。现在的难度水平较五年前还是有很大提升的。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如果很好的解决多知识点的考题。
我有一个观点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认同,现在解决很多数学问题的第一步是“如何把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什么是数学语言呢?在解决应用题时,方程是数学语言;解决几何题时,画图及添加辅助线就是数学语言;解决行程问题时,行程路线图或者柳卡图就是数学语言。现在孩子们这个环节做得还不够好,题目读不明白不读深入,从题目中提炼数学语言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我思索了很久也没有想到什么具有一般性的技巧,我想唯有多做题多练习不断强化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篇3:奥数学习方法
奥数学习方法
1、直观画图法
解奥数题时,如果能合理的、科学的、巧妙的借助点、线、面、图、表将奥数问题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可使同学们容易搞清数量关系,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解题。
2、倒推法
从题目所述的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向前倒推,直到题目中问题得到解决。
3、枚举法
奥数题中常常出现一些数量关系非常特殊的题目,用普通的方法很难列式解答,有时根本列不出相应的算式来。我们可以用枚举法,根据题目的要求,一一列举基本符合要求的数据,然后从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4、正难则反
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你从条件正面出发考虑有困难,那么你可以改变思考的方向,从结果或问题的反面出发来考虑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5、巧妙转化
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
整体把握:有些奥数题,如果从细节上考虑,很繁杂,也没有必要,如果能从整体上把握,宏观上考虑,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局部与整体的内在联系,“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来求得问题的解决。
其实不管学什么都是一样,学习奥数不光要有好的思路和快捷的方法,还要有一定的熟练度。所谓的熟练度,就是指平时的练习量。任何一种方法的掌握,都与平常的练习密不可分。
1、自己注意对知识点进行划分,每个知识点大概包含几种题型,一般用什么方法解决,一定要心里有数。基本上每种题型都有固定的方法和套路来解决,一定要熟悉。
2、平时对题目有一定的积累,遇到一些好题或者巧妙的方法,注意记录。
3、经常会碰到一些不熟悉的题目,要注意联想,这种题型我是否见过?跟我遇到过的哪种题型比较相似?不一样的外表下是否隐藏着相似的内容?尝试着用现有的方法去解决。
总结多年教学经验,说说奥数学习的几点经验总结:
一、学会主动预习。在老师讲新知识之前,学生要认真阅读要学的内容,课前自学例题,在看书时,要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自己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二、注意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些学生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很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去解题。
三、及时总结解题规律
一些学生之所以那么优秀,就是因为他们把老师讲的知识都应用到了自己解题的过程中了。课堂上,老师之所以把那些知识在课堂上讲,说明那些例题或者公式非常的重要。所以课堂上的45分钟就决定了你的成败,所以必须消化和理解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
老师一般讲得是方法。解答奥数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回顾以下问题:
(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
(3)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哪里?
(4)以前有没有做过跟本题类似的题目?异同点在哪里?
(5)本题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解法?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
四、善于质疑问难
学于思,思于疑。也就是说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思由疑问开始的,学生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思学会创新的关键。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在学习时,经常提出问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空间,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奥数学习,重点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当然长期的坚持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奥数也要讲究循序渐进的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深入研究奥数,你会发现他是趣味无穷的。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它。
[奥数学习方法]
篇4:小升初奥数英语语文的学习方法
XX年小升初又拉开了序幕,相信各地的家长们都非常的在乎孩子的各科成绩,那么对于小升初的孩子来说,怎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适合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谈谈小升初各科学习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家长和孩子们。
奥数学习方法:
数学思维能力将伴随人的一生,奥数的训练和学习,对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很有好处。
1、注意习惯的养成
我们经常对学生们说,养成好的学习品质,拥有好的学习方法比学习知识本身重要得多,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奥数更是如此。
2、通过练习逐步形成技能
一堂课下来,有些较难的题目,学生往往刚刚理解。而要让其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机还不成熟。这就要求他们要把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有针对性的练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练习题切忌千篇 一律,因为这样会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方法单一。
3、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奥数题目需要孩子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对智力的锻炼就很有好处,脑子越用越灵。
4、锻炼孩子分析能力。奥数题目需要认真分析题目,把题目分析为自己熟悉的专题和题型,锻炼了分析能力。
语文学习方法:
1、重视拼音学习的时间,这是孩子学习语文的基础。
2、观察兴趣的培养。有个善于发现的心,孩子才能成为一名不错的文字写手。语文首先要学会去体悟,否则就不会有进步。
3、阅读的培养。语文一定要重视阅读,不光要遍读,还要学会精读。这样才能提升孩子的语文学习能力。
4、识字量的问题。这不仅仅是要孩子认识多少生字,还要学会一些特定的语文文字的用法,要知道文字可以如清风细雨,抚慰人的心灵;文字又可如刀如剑,将人伤的体无完肤。
英语学习方法:
1、词汇量:基础中的基础啊,小儿不肯花功夫背单词,平时我只能采用迂回战术,找点简单的阅读材料,对单词混个脸熟,认识就行了,我采用的教材是新概念英语和书虫系列,新概念英语都是在家自学,3l和新概念英语是同一个人编的,这套书很好,入门起步,语法点和有趣的故事结合,很容易接收。
2、听力:听力的作用不容小觑,儿子的水平,英语歌是听不懂的,书虫的mp3故事编排不错,按照难易分为多个档次,我家儿子听不懂的就看着书听,培养语感,增强英语韵律感的感知。
3、语法:语法小学阶段虽说学得比较简单,但英语语法变化多,语法做到扎实其实很不容易,很佩服那些英语满分的孩子,一定是付出很多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绩。
英语将作为一个人人具备的必要技能,地球逐渐变成一个村落,交通愈来愈发达,互联网渗透性的增强,这门课对今后的生活学习将有深远的影响。
篇5:小升初奥数试题
有关小升初奥数试题
二年级
1.仔细观察,找出变化规律,想一想空格里应填什么图形?
△□○ □○△ ○△□
□○△ ○△□ △□○
○△□ △□○
2.把2、3、4、6、7、9分别填到下面六个圆圈中,使三个算式成立。
○+○=10,○-○=5 ,○+○=8
三年级
1.育才小学五年级举行数学竞赛,共10题,每做对一题得8分,错一题倒扣5分。张小灵最终得分为41分,她做对了多少题?
2.37个同学要坐船过河,渡口处只有一只能载5人的小船(无船工)。他们要全部渡过河去,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渡河多少次?
四年级
1.共有四人进行跳远、百米、跳高、铅球四项比赛,规定每个单项第一名记5分,第二名记3分,第三名记2分,第四名记1分,每一单项比赛中四人得分互不相同,总分第一名共获17分,其中跳高得分低于其它项得分,总分第三名共获11分,其中跳高得分高于其它项得分,总分第二名的人铅球得多少分?
2.在一场NBA篮球赛中,姚明开场后不久连连得分,已知他投中10个球(没有罚球),共23分,问姚明投中多少个2分球,多少个3分球?
五年级
1.计算:
(1)(101)2+(1011)2
(2)(1111)2+(1010)2+(1001)2
(3)(1011)2-(111)2
(4)(1011)2×(101)2
2.一个数列有如下规则,当数n 是奇数时,下一个数是(n+1);当n是偶数时,下一个数是n÷2。如果这列数的第一个数是奇数,第四个数是11,则这列数的第一个是多少?
六年级
1.用10米长的钢筋做原料,来截取3米、4米长的的两种钢筋各100根,问至少要用去原料多少根?
2.一条小河流过A、B、C三镇。A、B两镇之间有汽船来往,汽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1千米/小时。B、C两镇之间有木船摆渡,木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3.5千米/小时。已知A、C两镇水路相距50千米,水速度为1.5千米/小时。某人从A镇上船顺流而下到B镇,吃午饭用去1小时,接着乘木船有顺流而下到C镇,共用8小时,那么A、B两镇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二年级
1.仔细观察,找出变化规律,想一想空格里应填什么图形?
解答:是□○△。可以横着、竖着、斜着观察。
2.把2、3、4、6、7、9分别填到下面六个圆圈中,使三个算式成立。
○+○=10,○-○=5,○+○=8
解答::在2、3、4、6、7、9中相加等于8的只有2和6,先把2、6填在第三个算式中,剩下的就可填成3+7=10,9-4=5.
三年级
1.育才小学五年级举行数学竞赛,共10题,每做对一题得8分,错一题倒扣5分。张小灵最终得分为41分,她做对了多少题?
解答:假设全对得10×8=80(分);实际得41分,少得80-41=39分。因为每一题做对做错差13分:所以做错39÷13=3题,因此做对了10-3=7题。
2.37个同学要坐船过河,渡口处只有一只能载5人的小船(无船工)。他们要全部渡过河去,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渡河多少次?
解答:如果由37÷5=7……2,得出7+1=8次,那么就错了。因为忽视了至少要有1个人将小船划回来这个特定的要求。实际情况是:前面的每一个来回至多只能渡4个人过河去,只有最后一次小船不用返回才能渡5个人过河。
因为除最后一次可以渡5个人外,前面若干个来回每个来回只能渡过4个人,每个来回是2次渡河,所以至少渡河[(37-5)÷4]×2+1=17(次)。
四年级
1.共有四人进行跳远、百米、跳高、铅球四项比赛,规定每个单项第一名记5分,第二名记3分,第三名记2分,第四名记1分,每一单项比赛中四人得分互不相同,总分第一名共获17分,其中跳高得分低于其它项得分,总分第三名共获11分,其中跳高得分高于其它项得分,总分第二名的人铅球得多少分?
解答:
如表:17=5+5+5+2,而且只有这种拆分方法,又因为第一名跳高得分低于其它项得分,所以第一名跳高得2分,其它3项得5分。
因为11=5+2+2+2=3+3+3+2并且第三名跳高得分高于其它项得分,所以第三名跳高得5分,其它三项得2分。
第二名和第四名共可得4??3+1??4=16分,第三名总分11分,第二名至少12分,每项各得3分。第四名至少得4分,每项各得1分。
所以第二名铅球得3分。
2.在一场NBA篮球赛中,姚明开场后不久连连得分,已知他投中10个球(没有罚球),共23分,问姚明投中多少个2分球,多少个3分球?
解答:假设投中的10个球全是2分球,得:2??10=20(分),比实际少:23-20=3(分)。
用1个3分球去换1个2分球差出:3-2=1(分),可以换3÷1=3(个)3分球,2分球有:10-3=7(个)。
五年级
1.计算:
(1)(101)2+(1011)2
(2)(1111)2+(1010)2+(1001)2
(3)(1011)2-(111)2
(4)(1011)2×(101)2
解答:
(1)(101)2+(1011)2=(10000)2
(2)(1111)2+(1010)2+(1001)2=(100010)2
(3)(1011)2-(111)2=(100)2
(4)(1011)2×(101)2=(110111)2
2.一个数列有如下规则,当数n是奇数时,下一个数是(n+1);当n是偶数时,下一个数是n÷2。如果这列数的第一个数是奇数,第四个数是11,则这列数的第一个是多少?
解答:根据倒退规则最初那个数是奇数的只有43。
六年级
1.用10米长的钢筋做原料,来截取3米、4米长的的两种钢筋各100根,问至少要用去原料多少根?
解答:10米的钢筋有三种解法较省料:
(1)截成3米、3米、4米三段,无残料;
(2)截成3米、3米、3米三段,残料1米;
(3)截成4米、4米两段,残料2米;
由于截法(1)最理想,应该充分利用截法(1)。考虑用原料50根,可以截成3米长的100根,4米长的50根,还差50根4米长的钢筋。应用截法(3),截原料25根,可以得到50根4米长的钢筋。所以,至少需要原料75根,其中50根按截法(1)截取,25根按截法(3)截取。
2.一条小河流过A、B、C三镇。A、B两镇之间有汽船来往,汽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1千米/小时。B、C两镇之间有木船摆渡,木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5千米/小时。已知A、C两镇水路相距50千米,水速度为1.5千米/小时。某人从A镇上船顺流而下到B镇,吃午饭用去1小时,接着乘木船有顺流而下到C镇,共用8小时,那么A、B两镇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解答:汽船的顺水速度是11+1.5=12.5(千米/小时)。木船顺水速度是3.5+1.5=5(千米/小时)。某人在船上的行驶时间为8-1=7(小时)。假设他从A到C均乘汽船,所走路程为12.5×7=87.5(千米)。此假设较实际A到C的距离多87.5-50=37.5(千米)。汽船与木船的速度差为12.5-5=7.5(千米/小时)。乘木船的时间为37.5÷7.5=5(小时),乘木船走的路程,即B到C的距离为5×5=25(千米)。所以A到B的距离是50-25=25(千米)。
篇6:六年级小升初奥数
1、一个两位数除72,余数是12,那么满足要求的所有两位数有几个?分别是多少?
解答:由题意知,所求的两位数应是7212=60的约数,还应大于12。在60的约数中,两位数有10、12、15、20、30、60这六个数,大于12的有:15、20、30、60这四个数。所以满足要求的两位数有4个,分别是15、20、30、60。
2、有写着5、9、17的卡片各8张,现在从中任意抽出5张,这5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可能是。
A、31 B、39 C、55 D、41
解答:5、9、17三个数除以4都是余1的,任取5张,也是除以4余1的,所以是D。
3、某校五年级学生排成一个实心方阵,最外一层总人数为60人,问方阵最外层每边有多少人?这个方阵共有学生多少人?
解答: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604+1=16(人)
整个方阵共有学生人数:1616=256(人)
4、12张乒乓球台上共有34人在打球,那么正在进行单打和双打的台子各有多少张?
解答:利用鸡兔同笼的想法,假设都在进行单打,那么应有122=24人,多出34-24=10人。把单打变为双打,每个台子需要增加2人,所以双打的台子有102=5张,单打的台子有12-5=7张。
5、一队学生站成20行20列方阵,如果去掉4行4列,那么要减少多少人?
解答:20-4=16(人),2020=400(人),1616=256(人),400-256=144(人)
6、有黑白两种棋子共300枚,按每堆3枚分成100堆。其中只有1枚白子的共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42堆,有3枚白子的与有3枚黑子的堆数相等。那么在全部棋子中,白子共有多少枚?
解答:271+432+153=158(枚)
7、有336个苹果、252个桔子、210个梨,用这些水果最多可以分成多少份同样的礼物?每份礼物中的三样水果各有多少个?
解答:(336,252)=(84,252)=84
(84,210)=(84,42)=42所以可以分成42份礼物
苹果:33642=8(个)桔子:25242=6(个)梨:21042=5(个)
8、正方形操场四周栽了一圈树,每两棵树相隔5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一个角出发,向不同的方向走去,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在拐了第一弯之后的第5棵树与甲相遇。操场四周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解答:由于甲速是乙速的2倍,所以乙在拐了第一弯时,甲正好拐了两个弯,即两个人开始同时沿着最上边走。
乙走过了5棵树,也就是走过了5个间隔,所以甲走过了10个间隔,四周一共有(5+10)4=60个间隔,根据植树问题,一共栽了60棵树。
9、有甲乙丙三种货物,若购甲3件,乙7件,丙1件共需315元。若购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需420元。现购甲乙丙各一件共需多少元?
解答:设甲、乙、丙每件分别为x、y、z元
3x+7y+z=315
4x+10y+z=420
可知x+3y=105,2x+6y=210,x+y+z=105,即三种货物各一件需要105元。
10、某年一月份有4个星期四、5个星期五,这一年1月4日是星期几?
解答:画一个日历表,从表中马上看出:1月4日星期一。
说明:根据“有五个星期五”,可知从第一个星期五到第五个星期五之间共有29天。31-29=2(天),这多余的2天是在第一个星期五前,还是在第五个星期五之后呢?如果在第一个星期五之前,那就多一个星期四,这与题中条件不符。
小学六年级奥数小升初测试题
1、一个三位数除以43,商是a,余数是b(a、b都是整数)则a+b的值是。
2、上底是10厘米,下底是25厘米的梯形,如果下底减少8厘米,而上底不变,面积就减少84平方厘米,那么原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有甲、乙、丙三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是147,丙、乙两数的和是123,甲、丙两数的和是132,则甲数是,乙数是,丙数是。
4、用一个小数减去一个末尾数字不为零的整数,如果给整数添上一个小数点,使它变成小数,差就增加154.44,那么这个整数是。
5、一个表面积为54平方分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等的长方体后,表面积总和是。
6、把一根长3米的长方体木料,平均锯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2.4平方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立方米。
7、有一筐苹果,第一次取出全部的一半多2个,第二次取出余下的一半少2个,筐中还剩20个,筐中原有苹果个。
8、小军期末考试,语文、英语(论坛)、科学三门的平均成绩是78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四门的平均成绩提高了5分,小军数学考了分。
二、应用题(每题6分,共60分)
1、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470千米的两城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乙车先出发两小时后,甲车才出发,甲车行驶多少小时后与乙车相遇?
2、某小队学生参加工厂劳动,平均每人生产76个零件,已知每个人至少做70个,其中一人做了88个,如果不把这个同学计算在内,那么平均每人做74个,这个小队做得最多的同学可以做多少个零件?
3、已知两个自然数的积是5766,它们的公因数是31,求这两个数。
4、把一根长2.4米,宽0.8米,高0.4米的木料锯成体积相等的两份,它的表面积最少增加多少平方米?
5、甲、乙、丙、丁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三个数求平均数,这样算了四次,得到以下四个数:45,60,65,70,求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
6、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问这次是第几次测试?
7、小红每分钟行80米,小英每分钟行60米,两人在同一地点同时相背而行,走了三分钟后,小红调头去追小英,追上小英时,两人各行了多少米?
8、张老师找甲、乙、丙三名学生来办公室谈话,甲要10分钟谈完,乙要12分钟谈完,丙要8分钟谈完,怎么样安排三人的谈话顺序,使三人花的总时间最少?最少是几分钟?
小升初面试经典奥数思维题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 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13、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14、妈妈让小红去商店买5支铅笔和8个练习本,按价钱给小红3.8元钱。结果小红却买了8支铅笔和5本练习本,找回0.45元。求一支铅笔多少元?
15、学校组织外出参观,参加的师生一共360人。一辆大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6辆大客车和8辆卡车载的人数相等。都乘卡车需要几辆?都乘大客车需要几辆?
16、某筑路队承担了修一条公路的任务。原计划每天修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80米,这样实际修的差1200米就能提前3天完成。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17、某鞋厂生产1800双鞋,把这些鞋分别装入12个纸箱和4个木箱。如果3个纸箱加2个木箱装的鞋同样多。每个纸箱和每个木箱各装鞋多少双?
18、某工地运进一批沙子和水泥,运进沙子袋数是水泥的2倍。每天用去30袋水泥,40袋沙子,几天以后,水泥全部用完,而沙子还剩120袋,这批沙子和水泥各多少袋?
19、学校里买来了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了90元钱。每个保温瓶是每个茶杯价钱的4倍,每个保温瓶和每个茶杯各多少元?
20、两个数的和是572,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后,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21、一桶油连桶重16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重9千克,桶重多少千米?
22、一桶油连桶重10千克,倒出一半后,连桶还重5.5千克,原来有油多少千克?
23、用一只水桶装水,把水加到原来的2倍,连桶重10千克,如果把水加到原来的5倍,连桶重22千克。桶里原有水多少千克?
24、小红和小华共有故事书36本。如果小红给小华5本,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相等,原来小红和小华各有多少本?
25、有5桶油重量相等,如果从每只桶里取出15千克,则5只桶里所剩下油的重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油的重量。原来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26、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需要9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需要多少分?
27、一个车间,女工比男工少35人,男、女工各调出17人后,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倍。原有男工多少人?女工多少人?
28、李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2千米,5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时因逆风多用1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9、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小时行走5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如果甲带了一只狗与甲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向乙跑去,遇到乙立即回头向甲跑去,遇到甲又回头向飞跑去,这样二人相遇时,狗跑了多少千米?
30、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红球和黄球一共有21个,黄球和白球一共有20个,红球和白球一共有19个。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31、在一根粗钢管上接细钢管。如果接2根细钢管共长18米,如果接5根细钢管共长33米。一根粗钢管和一根细钢管各长多少米?
32、水泥厂原计划12天完成一项任务,由于每天多生产水泥4.8吨,结果10天就完成了任务,原计划每天生产水泥多少吨?
33、学校举办歌舞晚会,共有80人参加了表演。其中唱歌的有70人,跳舞的有30人,既唱歌又跳舞的有多少人?
34、学校举办语文、数学双科竞赛,三年级一班有59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36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38人,一科也没参加的有5人。双科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35、学校买了4张桌子和6把椅子,共用640元。2张桌子和5把椅子的价钱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36、父亲今年45岁,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今年儿子多少岁?
37、有两桶油,甲桶油重是乙桶油重的4倍,如果从甲桶倒入乙桶18千克,两桶油就一样重,原来每桶各有多少千克油?
38、光明小学举办数学知识竞赛,一共20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扣3分,不答得0分。小丽得了79分,她答对几道,答错几道,有几题没答?
39、甲列火车长240米,每秒行20米;乙列火车长264米,每秒行16米,两车相向而行,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需要几秒?
40、一列火车长600米,通过一条长1150米的隧道,已知火车的速度是每分700米,问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几分?
4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走50米,则正好到上课时间;如果每分走60米,则离上课时间还有2分。问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有多远?
42、有一周长600米的环形跑道,甲、乙二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甲每分钟跑300米,乙每分钟跑400米,经过几分钟二人第一次相遇?
43、有一个长方形纸板,如果只把长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8平方米;如果只把宽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12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纸板原来的面积是多少?
44、妈妈买苹果和梨各3千克,付出20元找回7.4元。每千克苹果2.4元,每千克梨多少元?
45、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35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46、盒子里有同样数目的黑球和白球。每次取出8个黑球和5个白球,取出几次以后,黑球没有了,白球还剩12个。一共取了几次?盒子里共有多少个球?
47、上午6时从汽车站同时发出1路和2路公共汽车,1路车每隔12分钟发一次,2路车每隔18分钟发一次,求下次同时发车时间。
48、父亲今年45岁,儿子今年15岁,多少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11倍?
49、王老师有一盒铅笔,如平均分给2名同学余1支,平均分给3名同学余2支,平均分给4名同学余3支,平均分给5名同学余4支。问这盒铅笔最少有多少支?
50、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如果只把底增加8米,或只把高增加5米,它的面积都增加40平方米。求这块平行四边形地原来的面积?
篇7:六年级小升初奥数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考点: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差倍问题。
专题:和倍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分析:设一把椅子的价格是x元,则一张桌子的价格就是10x元,根据等量关系:“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列出方程即可解答.
解答:解:设一把椅子的价格是x元,则一张桌子的价格就是10x元,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10x﹣x=288,
9x=288,
x=32;
则桌子的价格是:32×10=320(元),
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点评:此题也可以用算术法计算: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所以: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据此解答
解答:解:45+5×3,
=45+15,
=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然后再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3箱梨的重量.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解答:解:4×2÷4
=8÷4,
=2(千米);
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甲比乙在4小时内多走了多少千米,然后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进行计算即可.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据此解答.
解答:解:0.6÷[13﹣(13+7)÷2],
=0.6÷[13﹣20÷2],
=0.6÷3,
=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李军给张强0.6元钱,是几支铅笔的价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根据已知两车上午8时从两站出发,下午2点返回原车站,可求出两车所行驶的时间.根据两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可求两车行驶的总路程.
解答:解:下午2点是14时.
往返用的时间:14﹣8=6(时)
两地间路程:(40+45)×6÷2
=85×6÷2,
=255(千米);
答:两地相距255千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两车行驶的时间,然后再根据公式速度×时间=路程计算出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再除以就是两地相距的距离.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考点:追及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果园时间,第二小组多行了[3.5﹣(4.5﹣3.5)]千米,也就是第一组要追赶的路程.又知第一组每小时比第二组快(4.5﹣3.5)千米,由此便可求出追赶的时间.
解答:解:第一组追赶第二组的路程:
3.5﹣(4.5﹣3.5),
=3.5﹣1,
=2.5(千米);
第一组追赶第二组所用时间:
2.5÷(4.5﹣3.5),
=2.5÷1,
=2.5(小时);
答:第一组2.5小时能追上第二小组.
点评:此题属于复杂的追击应用题,此类题的解答方法是根据“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考点: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和倍问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和倍问题。
分析:设乙仓库的存粮是x吨,则甲仓库的存粮是4x﹣5吨,则根据等量关系:“两个仓库的存粮一共有32.5×2=65吨”,由此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解答:解:设乙仓库的存粮是x吨,则甲仓库的存粮是4x﹣5吨,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x+4x﹣5=32.5×2,
5x=70,
x=14,
则甲仓库存粮:14×4﹣5=51(吨),
答:甲仓库有51吨,乙仓库有14吨.
点评:此题属于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这类题用方程解答比较容易,关键是找准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一个未知数为x,另一个未知数用含x的式子来表示,进而列并解方程即可.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
专题:工程问题。
分析:根据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10米,可以这样考虑:如果把甲队修的4天看作和乙队4天修的同样多,那么总长度就减少4个10米,这时的长度相当于乙(4+5)天修的.由此可求出乙队每天修的米数,进而再求两队每天共修的米数.
解答:解:乙每天修的米数:
(400﹣10×4)÷(4+5),
=(400﹣40)÷9,
=360÷9,
=40(米);
甲乙两队每天共修的米数:
40×2+10=80+10=90(米);
答:两队每天修90米.
点评:本题不能直接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和,要采取假设法,假设甲乙的工作效率相同,找出由此引起的工作量的变化,再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求解.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考点: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如果桌子的单价与椅子同样多,那么总价就应减少30×6元,这时的总价相当于(6+5)把椅子的价钱,由此可求每把椅子的单价,再求每张桌子的单价.
解答:解:每把椅子的价钱:
(455﹣30×6)÷(6+5),
=(455﹣180)÷11,
=275÷11,
=25(元);
每张桌子的价钱:
25+30=55(元);
答:每张桌子55元,每把椅子25元.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得出总价里面减去每张桌子多的30元,剩下的就相当于是(6+5)=11把椅子的价格,从而求出椅子的价格即可解答问题.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根据已知的两车的速度可求速度差,根据两车的速度差及快车比慢车多行的路程,可求出两车行驶的时间,进而求出甲乙两地的路程.
解答:解:(75+65)×[40÷(75﹣65)],
=140×[40÷10],
=140×4,
=56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用快车比慢车多行的路程÷两车的速度差=两车行驶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和×两车行驶的时间求出两地的距离.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考点:盈亏问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根据已知托运玻璃250箱,每箱运费20元,可求出应付运费总钱数.根据每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的条件可知,则损坏一个就少收运费100+20元,应付的钱数和实际付的钱数的差里有几个(100+20)元,就是损坏几箱.
解答:解:(20×250﹣4400)÷(100+20),
=600÷120,
=5(箱)
答:损坏了5箱.
点评:明确损坏一个就少收运费100+20元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考点:追及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因第一中队早出发2小时比第二中队先行4×2千米,即此时两个中队之间的距离是8千米,而每小时第二中队比第一中队多行(12﹣4)千米,由此即可求第二中队追上第一中队的时间.
解答:解:4×2÷(12﹣4);
=4×2÷8;
=1(时);
答:第二中队1小时能追上第一中队.
点评:本题体现了追及问题的基本关系式: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13.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考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道,前后烧煤总数量相差(1500+1000)千克,是由每天相差(1500﹣1000)千克造成的,由此可求出原计划烧的天数,进而再求出这堆煤的数量.
解答:解:原计划烧煤天数:
(1500+1000)÷(1500﹣1000),
=2500÷500,
=5(天);
这堆煤的重量:
1500×(5﹣1),
=1500×4,
=6000(千克);
答:这堆煤有6000千克.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原计划烧的天数,用前后烧煤总数相差除以每天烧煤量之差即原计划烧的天数,进而求出这堆煤的数
篇8:小升初经典奥数试题
小升初经典奥数试题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13.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14.妈妈让小红去商店买5支铅笔和8个练习本,按价钱给小红3.8元钱。结果小红却买了8支铅笔和5本练习本,找回0.45元。求一支铅笔多少元?
15.学校组织外出参观,参加的师生一共360人。一辆大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6辆大客车和8辆卡车载的人数相等。都乘卡车需要几辆?都乘大客车需要几辆?
16.某筑路队承担了修一条公路的任务。原计划每天修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80米,这样实际修的差1200米就能提前3天完成。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17.某鞋厂生产1800双鞋,把这些鞋分别装入12个纸箱和4个木箱。如果3个纸箱加2个木箱装的鞋同样多。每个纸箱和每个木箱各装鞋多少双?
18.某工地运进一批沙子和水泥,运进沙子袋数是水泥的2倍。每天用去30袋水泥,40袋沙子,几天以后,水泥全部用完,而沙子还剩120袋,这批沙子和水泥各多少袋?
19.学校里买来了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了90元钱。每个保温瓶是每个茶杯价钱的4倍,每个保温瓶和每个茶杯各多少元?
20.两个数的和是572,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后,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篇9:小学奥数学习方法
小学奥数学习方法
要想奥数学的好,学习方法很重要!在小升初考试备战过程中,奥数题往往是备受家长关注的,奥数得高分是很多家长和同学们极其期待的,想要事半功倍地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奥数学习中也适合用在各种长期的学习中,如果能熟练掌握其精髓一定能帮你事半功倍!
学习小窍门一:记笔记
这方法其实很普遍也很简单,但恰恰是很多同学不容易做到的,记笔记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把老师的精华记录下来方便复习,二是练习学生的书写能力,三是可以让学生养成边听边写的学习能力,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学习小窍门二:错题本
很多孩子都马虎,但有些马虎其实是同学对知识点理解不清晰造成的,这类的题目一定要记录下来,
还有的是出题者故意设计的陷阱,这也可以记录下来,定时复习,久了之后很多马虎自然而然地就避免了。
学习小窍门三:学习小组
定期地和小组成员分享好试题,好方法,好技巧,好经验,即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情感,又可以在交朋友的'过程学习到新的东西,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协调能力。
学习小窍门四:题目分类本
和错题本一样,专门记录自己做过的试题,分类指的是将自己做过的试题分为几大类,一类是极其简单,自己一看就会的。一类是有一定难度,需要思考找到突破口的,还有一类就是难度很大,需要综合运用很多知识并进行推理才能解答的,后两类都应该是我们的记录重点。在对试题分类的过程中同学自然地就增强了对试题的进一步理解。
学习小窍门五:旧题新解
不定时的翻翻原来做过的试题,但是重点是思考有没有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这样不断地增加思考有利于形成学生思考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多角度考察问题的思路,并随时利用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篇10:奥数的学习方法
学习数学也是这样,对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来说,要想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是讲究学习方法。
那么怎样学好奥数呢?
1.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
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的定义方式有描述性的,有指明外延的,有种概念加类差等方式。一个数学概念需要记住名称,叙述出本质属性,体会出所涉及的范围,并应用概念准确进行判断。
下面我归纳出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
⑴阅读概论,记住名称或符号。
⑵背诵定义,掌握特性。
⑶举出正反实例,体会概念反映的范围。
⑷进行练习,准确地判断。
与其它概念进行比较,弄清概念间的关系。
2.数学公式的学习方法:
公式具有抽象性,公式中的字母代表一定范围内的无穷多个数。有的学生在学习公式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而有的学生却要反来复去地体会,才能跳出千变万化的数字关系的泥堆里。
我们介绍的数学公式的学习方法是:
⑴书写公式,记住公式中字母间的关系。
⑵懂得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推导过程。
⑶用数字验算公式,在公式具体化过程中体会公式中反映的规律。
⑷将公式进行各种变换,了解其不同的变化形式。
⑸将公式中的字母想象成抽象的框架,达到自如地应用公式。
3.数学定理的学习方法:
一个定理包含条件和结论两部分,定理必须进行证明,证明过程是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而学习定理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它解决各种问题。
下面我们归纳出数学定理的学习方法:
⑴背诵定理。
⑵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
⑶理解定理的证明过程。
⑷应用定理证明有关问题。
⑸体会定理与有关定理和概念的内在关系。
篇11:三年级奥数学习方法
1、计算是基础,基础要打牢
三年级奥数课本系统地介绍了四则运算及其巧算,关于数的计算是比较枯燥的内容,但它同时也是学好奥数的基础,是历次竞赛或选拔比赛中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二、三年级打下良好运算基础的同学,一方面使得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更加轻松,另一方面,在高年级竞赛或选拔中往往会有相当大的优势。
2、应用题,重中之重
从三年级起,奥数课本中介绍了大量的奥数专题知识,尤其是应用题部分,是所有年级所有竞赛考试中必考的重点知识。学生一定要在各个应用题专题学习的初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许多五六年级同学的奥数水平提高非常困难,就是因为他们三年级的奥数专题知识掌握的不牢靠。
3、学习方法很重要
在学习计算的基础上,三年级逐步引入了基本应用题,简单图形问题等奥数知识,面对突然增大的奥数信息量,学生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复习、总结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三年级是学生培养奥数学习方法的最好时间。在三年级接触学习大量奥数知识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培养学习方法对今后的奥数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 奥数作文
★ 奥数试题
★ 学奥数心得体会
★ 奥数教学计划
★ 怎么学好奥数
★ 小学奥数试题
小升初奥数学习方法(通用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