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帝王故事清代一位被雷电劈死的皇帝,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帝王故事清代一位被雷电劈死的皇帝,供大家参考。
- 目录
篇1:帝王故事清代一位被雷电劈死的皇帝
话说一百零八年前初秋的一天,在我国北方承德的一座皇家大院里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什么大事呢?据当时的八卦书生传闻竟然是皇帝老儿嘉庆被雷给劈死了。说来这皇帝号称天子,也就是老天爷的儿子,这老天爷怎么会拿雷劈自己的儿子呢?难道这嘉庆皇帝很无道,引起了上天的不满?但看看史实这嘉庆皇帝其实是个老实人,也没犯过什么贻误天下的大错,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先从嘉庆皇帝这个人说起。
嘉庆叫爱新觉罗·颙琰,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是个老实人,在他的诸多兄弟中并不怎么引人注目。起初乾隆也没把他当作接班人来培养。乾隆最初选定接班人是嫡长子永琏,只可惜这永琏没有帝王命,传位给他的诏书放在正大光明匾后没几天,就夭折了。此后,乾隆后来又想立皇后所生的七子永琮为储君,谁知这传位诏书放到正大光明匾后不久,刚满两岁的永琮也离开了人间。看来是天择大贵之人,如此两次,乾隆皇帝再也不敢将传位诏书放在正大光明匾后边了。如此过了几十年,乾隆已是古稀之年,再不考虑接班人的问题就要天下大乱了。乾隆考虑来考虑去,在他的这些皇子中有的已经年纪很老,不堪重任,有的已经先他而去,有的则无心于做皇帝。相较之下,嘉庆这位老实巴交的皇子竟然成了最佳的储君人选。如此,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后,为了不超过祖父康熙的在位时间,就将帝位传给了颙琰,自己悠哉乐哉的做起了太上皇。嘉庆也算天命所归,捡漏似的当上了皇帝。但他这个皇帝在位之初并无实权,一切还得听老子的。
直到嘉庆四年(17),乾隆驾崩后,嘉庆才清真正亲政。他亲政后的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乾隆以来的天下第一大贪官和坤给办了。查办和坤让嘉庆发了大财,他从和珅家里抄出藏金32000多两,地窖藏银200余万两,取租地1266顷,取租房屋1001间半、各处当铺银号以及各种珠宝、衣物等,总合白银8亿多两,几乎是他财政年总收入的十几倍。嘉庆赐死和珅之后,并未将这些财富收入自己的腰包,而是划拨国库,用来填补财政的亏空。但是,这些钱财此时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挽救大清的颓势,此时的清王朝就像一个积疾以久的病人一样,开始总的爆发。老百姓不堪压迫,纷纷揭竿而起。嘉庆帝也因此两次险些被刺杀。一次是在嘉庆八年(18)二月二十日,嘉庆皇帝从圆明园返回宫内的路上,突然冲出一名男子手持大刀闯入行銮,这下可把嘉庆吓了一跳,护卫的大内侍卫们也乱作一团,颇费了一番周折才把刺客制服。后来经过审讯得知这名刺客叫成得,是京师中的一名厨役。至于为什么要刺杀皇上,虽然嘉庆先后派了很多王公大臣会同六部九卿会审,却也没弄个明白。一问到关键问题,这个成得就默无一言,只说:“若事成,则公等所坐之处,即我坐处也。”最后没有办法,嘉庆皇帝也不想因此而诘兴大狱,就下令将成得凌迟处死了事,其他人也没再追究。
另外一次是在嘉庆十八年(18)九月,嘉庆皇帝到木兰围场狩猎的路上。京郊林清领导一班人马,决定乘清朝的王公大臣,大内侍卫都出宫护卫的机会攻占皇宫。这天林清等人化装成小商小贩,把武器藏在商品里面,骗过守门的侍卫,混进了京城。然后,林清又派人同皇宫内的线人取得联系,弄清宫里的虚实之后,于15日中午发动了进攻。这些人在林清的指挥之下,攻杀守门的大内侍卫,冲入西华门,然后沿着皇道向隆宗门进攻。隆宗门的侍卫见状急忙关闭了大门,林清向隆宗们射了一箭,正中隆宗门的牌匾,据说至今在这块牌匾之上仍有一个当年射下的箭头。此后,义军见久攻隆宗门不下,就绕到养心门外的墙边,想通过攀援树木,攻入内宫,就在这时,皇子旻宁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亲自带着火枪队攻了出来,在清军用火枪队的攻击之下,起义军被迫撤离。后来,嘉庆回宫之后听说了这件事情,大惊不已,叹息道:“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 为此,嘉庆帝还亲自前往天坛、地坛祭拜天地,祈求保佑。
嘉庆帝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是他从小苦读,精通四书五经,继位之后,也算勤政。但是,一人之力总难力挽狂澜。朝政的繁杂,官员的腐败,宫廷内部的斗争,种种纷繁扰攘之事弄得嘉庆皇帝是焦头烂额,疲于应付。特别是他的同母弟庆亲王去世之后,嘉庆皇帝变得更为忧郁。
为了散心,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十八日,嘉庆皇帝从圆明园起驾到承德避暑山庄外的木兰围场去狩猎,这时的嘉庆已经是一位六十一岁高龄的老人。为了保证皇帝的安全,皇次子旻宁,皇四子以及大学士、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等都亲自随行护驾。一行人从圆明园出发,一直走了七天才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当时时值七月,天气炎热,加上沿途奔波,到承德后的第二天,嘉庆皇帝就病倒了。25日上午,嘉庆突然感到痰气上涌,说话困难,头脑发胀。他身旁的皇子慌忙去请御医,并召大臣赛冲阿、托津等入室。谁知没过多久,嘉庆皇帝就不会说话了。太医们没有见过如此怪病,都感到束手无策。到了晚上八九点钟,天空中突然雷电交加,并有闪电击中嘉庆皇帝所在的烟波致爽殿。一阵电闪雷鸣过后,嘉庆皇帝被发现已死在龙床之上。嘉庆皇帝死后,热河行宫立即封锁了消息,避暑山庄大门紧闭,限制人员出入。嘉庆帝死得如此突然以至于连棺材都没有预备好,随行的王公大臣只好让人将北京宫中预备的寿宫连夜运到承德。嘉庆皇帝临死之前不会说话,也没有安排后事,他死了之后,人们在正大光明匾后面也没有发现装有继位诏书的小金盒。嘉庆随身携带的那个盒子也不知道放在哪了。无奈之下,在总管内务府大臣禧恩和皇太后的支持之下,只好宣布由皇二子旻宁继承皇位。由于这其中的种种变故,道光皇帝到了八月初二,才公开发布嘉庆驾崩的消息。嘉庆皇帝离开北京时还好好的,如此突然驾崩,驾崩之后又迟了这么久才对外公布消息。人们开始对嘉庆皇帝死因议论纷纷,难道这其中真的有不可告人的内幕?
据一些随行人员传闻,嘉庆皇帝可能是遭雷击而死。据说嘉庆帝一行人到了避暑山庄之后,稍事歇息,就率领大臣和侍卫们前往木兰围场围猎。结果回来的路上遇上了大雨,被困在荒郊野外,一时间雷电交加,大地震撼。忽然一道光亮之后嘉庆皇帝被雷电击落马下,当场身亡。还有人说,嘉庆皇帝不是死在野外,而是在避暑山庄内遭到雷击,触电身亡。这种说法甚至还提到嘉庆皇帝宠爱的一个小太监,说两人经常在“云山胜地”幽会,有一天,两人正在此寻欢,忽然下起了大雷雨,一时间雷电交加,一道闪电击中小楼,嘉庆当即触电毙命。嘉庆被雷电烧的面目全非,已经无法收殓入棺。皇二子旻宁为维护皇家颜面,决定暂时封锁消息。并秘密地将一名与嘉庆皇帝相貌体材差不多的太监绞死,假扮嘉庆收殓棺中,而将皇帝的骸骨收在棺材底部,以掩人耳目。当然,这些说法只是一些传说。在宫廷正史之上都没有相关的记载,不过即使嘉庆皇帝真的是遭雷击而死,官方的记载也不敢提及此事。因为皇帝遭雷击而死,就等于是大逆不道,遭到天谴。谁写了这样的事情都会犯大忌讳。对于嘉庆皇帝的死因,官方的记载上都说是病死的。后人根据嘉庆皇帝临时前的状况推测,嘉庆皇帝可能是在年高体胖的情况之下过度忧虑疲劳,在加上天气炎热,猝发心脑血管疾病而死。
但是,不管嘉庆皇帝是不是正常的死亡,由于他在避暑山庄西暖阁暴死,此后避暑山庄便开始闲置,亲历父亲暴亡的道光皇帝从这之后一次也没来过。直到1860年8月16 日,才又有一位皇帝带着妻儿老小跌跌撞撞的逃难至此,只可惜他这一来也没能再活着回去。
篇2:帝王故事:史上各种奇葩死法的皇帝
历史上死的最窝囊的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
这位老哥沉迷于声色,成天搂着嫔妃喝酒。一次醉了,跟宠妃张贵人吵架,注意是吵架,不是训斥妃子。你一句我一句的对骂吵架,最后司马同学急了,甩出一句赌气的话:“俺不理你了,俺那么多妃子,俺找别人去!”说完倒头就睡着了。
还在那清醒着的张贵人就开始琢磨了,现在我这么年轻美貌,你就不理我了,那将来我来了,还有日子过啊?越想越气,最后张女士招来几个宫女,搬来几床大被子,三下五除二,把还是香甜睡梦里的司马同学给活活捂死了。可怜的司马同学,为了小两口拌嘴的这么句气话,丢了几辈子修来的一条皇帝命。
据说,历史上死的最离奇的是,春秋时晋国的晋景公
晋国的一位算命先生,大概是活的腻了,跟国君说,您老啊,活不过今年吃新麦子的时候了。到了当年新麦子下来的时候,国君老先生把算命的招来,捧着饭碗说:“你看,你说我活着吃不到今年的新麦子,我这就吃给你看!不过,你得先给我死!说罢,叫人把算命的拉出去砍了。
老头子端起饭碗,刚要吃,突然肚子不舒服,说着去了茅房,侍从左等右等,饭都凉了,还不见国君回来,私下分头去找,最后,在茅房,发现了老先生。原来掉进了茅坑,已然了。后来有人赞扬说,老先生是第一个殉难于厕所的帝王。一向以文笔见解有力著称的《左传》,仅用了一句话描写这一事件:“将食,涨,如厕,陷而卒”……暴汗不已。
死的意义非凡的一位是秦国的君王秦武王赢荡
这位多好的前途啊,17岁登基,秦国也是国力鼎盛,诸侯皆惧。哪儿都好,就是有点傻缺,喜欢跟人家比力气。23岁那年外出,看见人家洛阳的大鼎,较上劲了,听说姓孟的大力士能举起来,非说自己也能举起来,结果还真举起来了,可是没抗住,掉下来砸断了大腿,搁当时医疗条件也差点,没两天就死了。
另一位死的有点傻冒,是汉武帝的儿子,名头够响吧,广陵王刘胥
这位刘同学也是好胚子,天生的身强体壮,勇力过人。可是您再能耐,也不能喜欢这么变态的活动吧。刘同学就爱金银美女,就喜欢和狗熊打架。据说在自己的封地里,有一个很大熊苑,里面养的棕熊,灰熊,黑熊,马来熊,白熊……刘同学成天什么也不干,阁三差五地,进熊苑去揪出一只熊来一顿狠揍,英雄啊!~~~~(那个汗~~)英雄也有失手的时候,终于有一天,刘同学揪出只厉害的,打着打着,被狗熊挠死了……你说堂堂汉武帝,多英明天纵啊,怎么有这么个宝贝儿子?
篇3:帝王故事 历史上被活活饿死的皇帝
南北朝时期,民族混战,天下分裂,北方少数民族屡屡南下,汉族朝廷偏安江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佛教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并在一片混战的局势中迅速传播开来,贫民百姓将它当作乞求来生的期望和寄托,达官贵族将它当作逃避现实的借口和托辞,朝廷更是屡屡将佛教定为国教,广建寺庙,重金资助,从而造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兴盛局面,僧尼数量也大大增加。在这其中,梁朝的萧衍皇帝堪称推崇佛教的典型,他不仅倾巨资支持佛教事业的发展,经常请大批和尚到宫中讲解佛法,一住就是几个月,期间连朝事也不再过问,甚至亲自出家做和尚,潜心研究佛法,成为历代皇帝中最为特例独行的一个。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崇信佛教的皇帝,最后却饿死于内宫,不禁让人惊诧万分。
萧衍(公元464─549),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曾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萧衍夺取帝位后,曾改定“百家谱”,重用士族,制九流常选,又立国学,招五馆生,不限门第立集雅馆、士林馆等。据《梁书》记载,梁武帝萧衍为了广泛纳谏,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下令在门前设立两个盒子(当时叫函),一个是谤木函,一个是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没有因功未能受到赏赐和提拔,或者没有良才使用,可以往肺石函里投书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给国家提什么批评或建议,可以往谤木函里投书。萧衍还下令颁行新历《大明历》,此历由著名学者祖冲之于50年前刘宋大明年间制定,相当精密,直到此时才被颁布发行。由于萧衍的励精图治,南梁初期社会获得了比较良好的发展。
但是这种局势并没有维持下去,梁武帝安顿好江山社稷,消除种种后患之后,很快便沉溺于佛教而不能自拔。他下令广建寺庙,全民奉佛,并亲自主持修建了大爱敬寺、大智度寺、同泰寺等,座座规模宏大,极尽壮丽,耗费无数钱财。在他的带动下,举国上下争相修造,到处都是寺院,而且他还下诏优待僧尼,出巨资资助各地僧尼研习佛法、聚众讲经。据《梁书》记载,在梁武帝的支持下,各地寺庙多达2846座,僧尼82万余人,从而造就了佛教的鼎盛时期。不仅如此,梁武帝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公元527年,萧衍第舍身进入同泰寺,当了三天和尚,回宫后,下令大赦天下,并改元大通。公元529年,萧衍第二次进入同泰寺,这一次他脱下御衣衮服,在寺中沐浴洗去凡尘后穿上法衣袈裟,长住于寺中,自号三宝奴,并亲自主持法会,向五万善男信女讲解《涅经》。朝中大臣非常惶恐,最终四处凑集了一亿万钱(古代一亿是十万,一亿万相当于现在的十亿)才将“皇帝菩萨”赎回,但梁武帝执意出家,不肯回宫,群臣无奈,便一起跪于同泰寺外反复磕头,叩请皇帝还宫理政,在寺中和尚的劝请下,他才极不情愿地回到朝廷。萧衍迷恋于佛教,就这样反复四次舍身寺院,追随佛法。
就在梁武帝萧衍沉溺于佛教不能自拔的时候,侯景之乱暴发了。候景是个已经被鲜卑族同化的羯族人,曾担任过北朝东魏怀朔镇的外兵使,据《南史·侯景传》记载:侯景“少而不羁,见惮乡里。及长,骁勇有膂力,善骑射。狡猾多计,反覆难知”。后因在东魏斗争中失势而欲投靠西魏,西魏不肯收留他,他于时转而投靠南朝萧梁,梁武帝不听众人劝阻,执意接受候景来附,并授候景大将军、封河南王,并都督河南诸军事。岂料侯景一到河南,便举兵反叛,四处宣告说南梁朝廷亲信小人,朝政昏聩,又广建寺庙,不问耕织,致使百姓民生凋敝、苦不堪言,迅速招集了十万余众,一举攻破南梁都城建康(今南京)。梁武帝萧衍转眼间成为瓮中之鳖,被侯景囚禁于台城净居殿,不许与人接近,开始的时候侯景还派人送些粗茶淡饭给萧衍吃,后来连粗食也不给送了,这时萧衍已经八十六岁,被困时仍然念经诵佛、斋戒不衰,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营养,便被活活饿死了,下场可谓凄惨。
这是一般流传的萧衍饿死的说法,但有人认为他并非是饿死。据《资治通鉴》记载,侯景攻破南京后,进宫面见梁武帝萧衍,“入城见武帝于太极殿,以甲士五百人自卫,带剑上殿拜谒”,萧衍神色自若,对侯景说:“卿在戎日久,无乃为劳。”让人带他到三公的座上,侯景非常惶恐,便对左右说:“吾踞鞍临敌,矢石交下,未曾怖畏,今见萧公,使人畏惧不已!”。也就是说侯景攻破皇宫见到梁武帝时非常恐惧,被梁武帝的从容自若镇住,于是便把他软禁在台城,不敢再去见他。后来侯景派王纶给萧衍上了几百粒鸡子让他吃,因此梁武帝不可能是饿死的。关于梁武帝之死,《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梁武帝)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崩”。就是说梁武帝生病久了觉得嘴巴苦,想要吃蜂蜜而不能,于是大喊“嗬嗬”数声而死。根据这段记载,萧衍是“疾久口苦”,也就是得了重病,嘴巴苦说明梁武帝并非空腹,而他想吃蜂蜜说明他并非肚子饿,而且上的鸡子有数百粒之多,就知道其他吃的东西一定都齐备。其实当时梁武帝已经八十六岁,眼见国破家亡,恶人横行,禁不住忧愤成疾,而自身又被软禁,无人搭理照料,因此病情日益恶化,最终死去,是很自然的事情。
梁武帝到底是饿死的还是病死的,恐怕今人已经很难明察,因为时隔久远,而且当时萧衍是被软禁,身边人员稀少,关于他的行踪不可能有很准确的记载。但无论他是饿死还是病死,自身都是要负主要责任,因为他之所以死乃是由于侯景之乱,而侯景之乱则是由于他过于崇信佛教,以致朝政废弛,国库亏空,老百姓民不聊生,从而对朝廷心生怨恨。据《梁书》、《资治通鉴》记载,侯景从采石渡过长江的时候,兵马总共只有八千多人,到攻破台城时却已经发展到十几万人了,也就是侯景在南朝是得到百姓的强烈拥护的。而百姓拥护侯景的原因,也正是侯景所宣扬的,萧梁沉溺佛法、僧尼泛滥,朝纲废弛、民生凋敝,虽然侯景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却在客观上迎合了百姓的要求,因而获得了广泛的支持,所以迅速打败了南梁的三十万兵马,让梁武帝萧衍成为阶下囚。可见梁武帝崇信佛法,并四次舍身侍佛并没有让他得到佛祖的保佑,反而落了个国破身亡的结局。
篇4:帝王故事:被三个女人套牢的窝囊皇帝
母后病逝,李显压力骤失,信心倍增,将兄弟姐妹和兵谏有功的大臣加官进爵了一遍。然而,就在李显大过皇帝瘾的时候,又一个女人的巨大阴影已悄然逼近,这个女人便是皇后韦氏。这个想做第二个武则天的女人经过一番刻意安排,使韦氏家族的人进入了朝廷的中央机构,然后,韦后又作了一个惊人决定,她打算给自己找一座靠山,代价是李显必须带上一顶绿帽子。其实,韦后要找的靠山不是别人,正是李显的表兄弟、储君候选人之一的武三思。
武三思是武则天之兄武元庆之子,在武则天当政时期成为女皇的心腹,被封为梁王,食邑千户,此人虽小有文才,但性情狡诈,生性残忍,权欲极重。李显复位后,武三思却能低首奉迎,对李显大表忠心,初登皇位的李显见表兄此时如此温顺听话,俯首帖耳,心中大为高兴,竟引为知己,视为心腹,便加封武三思为司空。虽然武三思志不在此,但此时也只能内藏野心,积蓄力量,以图日后。就在此时,韦后却找上门来,二人各怀野心,各取所需,很快就组成了一对政治情人。作为皇帝的表兄、知己,皇后的情人,武三思时常进宫“探望”李显与韦后,三人围座谈心,其乐融融。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在韦后的安排下,武三思次子武崇训娶了李显之女安乐公主,李、武两家又成了亲家,可谓亲上加亲。从此以后,武三思出入后宫更是家常便饭,一次,武三思进宫与韦后玩纸牌赌博游戏,赌桌就设在李显的龙床上,两人都上了龙床,一边摸牌,一边摸手,笑声连连,欢语阵阵。而李显此时也没闲着,正兴致勃勃地坐在一旁小凳上给两人记牌分,加减乘除,好不忙碌。真是自己带着绿帽子还要替情敌数钱。提前过上共产共妻生活的李显,窝囊得可谓是前无古人,难有来者。
凭着亲家、情人、情敌三人组的特殊关系,武三思肆无忌惮地扶植党羽,安插亲信,不臣之心日益显露,朝中有反对他的大臣如宰相张柬之等,皆为武三思陷害而死,一时之间,武三思把握朝政,气焰熏天。
说起来,李显不只是有个好妻子,他还有个好女儿安乐公主。安乐公主是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小叫名李裹儿,是李显与韦氏赴房州时韦氏在途中分娩的,因当时情况窘迫,李显匆忙中撕下所穿襟袍的一部分做襁褓裹其身,遂有此名。李裹儿是李显与韦后在患难状况中抚养长大的,三人感情特别深,李显与韦氏对李裹儿十分宠爱,自幼听其所欲,无不允许,所以安乐公主从小就养成了骄横任性的脾气。待李显重回东宫后,李裹儿己十多岁了,长得是姿性聪慧,容貌美艳,武则天看见李裹儿,也格外欣赏她的秀外慧中,遂封为安乐公主,此时,李显、韦后、安乐公主是吉祥的一家。
李显重新坐上皇帝的宝座后,安乐公主时常挂念父皇的身体,一心想替朝廷分担政务,便认真地向父皇建议,加封自己做皇太女。李显虽然再怎么对她女儿百依百顺,但这个荒.唐的请求也是绝不可能答应的。于是,他便委婉的拒绝了安乐公主的请求。这样,安乐公主碰了个软钉子,从此对自己的父亲心怀怨恨起来。
公元7,即景龙四年,韦后想效法武则天君临天下的野心日渐膨胀,安乐公主对皇太女的位置也是朝思暮想,糊里糊涂的李显在她们眼里,越来越显的碍手碍脚。狠毒的母女俩一合计,干脆在一天中午给他送了一个有毒但美味的馅饼。李显并没有怀疑自己的妻子、女儿会害死自己,便傻乎乎的吃下去了。不想当天便毒发身亡,窝囊的死在了自己妻子和女儿的阴谋之下。
李显一生是极其悲惨可怜的,先是有一个空前绝后的强悍母亲,后有一个仿效婆母的淫乱妻子,更有一个把他视为皇位绊脚石的绝情女儿。母亲、妻子、女儿,男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在他这里却成了冷血、恶毒、凶残的代名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宫廷斗争中,是毫无亲情可言的。不知道李显在毒发痛苦倒地时心里有何感想,也许结束这种生不如死的窝囊生活,才恰恰是他最大的心愿!
篇5:帝王故事:被三个女人套牢的窝囊皇帝
天子,天之骄子也!手握乾坤,坐拥四海,既有生杀予夺大权可为所欲为,更有三千佳丽环侍左右。在古代,大概无人不梦想坐上皇帝的宝座。历朝历代的王者交兵,诸侯征战,父子恶斗,兄弟残杀,甚至农民起义,无不是想过一把当天子的隐。然而,有的人好不容易地当上了天子,却深感无所适从,寸步难行,更不要说胜其肩挑日月、龙驭天下的大任了,只好做了一回窝囊皇帝。这就是被三个女人套牢的大唐天子唐中宗李显。
武媚娘传奇中的唐中宗李显“逼宫”
武则天霸气回击
据有关史料记载,李显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七子,也是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的身世、经历之奇特,在唐朝诸皇帝中无出其右,在历朝历代的帝王中也属罕见。李显一生两次被立为储君,两次成废帝,又两次重新登基,为君之路坎坷曲折,难以历数。在李显的一家中,父亲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儿子是皇帝,侄儿是皇帝,更要命的是母亲也是皇帝。这样一门男女皆皇帝的现象,在中国的历史上可以说独此一份。而李显在这个皇帝世家中无疑是最差的一个,他不仅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在家庭生活上也是极端窝囊。有人说,男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是母亲、妻子和女儿,但李显一生中的这三个最重要女人却争相把他玩弄于自己的股掌之中,甚至对他还都曾起了杀心,在这三个女人淫威的套牢之下,李显的一生只能是委曲求全、极端窝囊的一生。
首先要套牢李显的是他的母后武则天。武则天身为女皇,他当然知道,有权的幸福、无权的痛苦。因此她必须套牢李显来延续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利。其实,武则天的女皇的宝座就是从李显的手中夺过来的。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在洛阳驾崩,遗诏中命令太子李显柩前即位。但是李显在当太子期间就被武则天培养得十分胆小慎微。现在虽然熬到父皇归天,自已登基,但是即位后的李显仍唯母后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
有一天,李显准备加封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待中,也就是宰相之一。诏书发出去后,另一个宰相裴炎却坚决不同意,一时争执了起来。武则天得知此事后,不禁勃然大怒,立刻以天后的名义召众大臣到乾元殿议事,并下令羽林将军程务挺等带兵入宫。武则天当众宣布了废黜李显的旨意。就这样,武则天的一句话,大唐天子李显就被贬为了庐陵王,送往房州监视居住。此时李显当上皇帝尚不满两个月,大臣都还没来得及认全,就是因为一个有点私心的人事案,说废就给废了。
离开了长安,离开了母后,李显本该一身轻松了,但始料不及的是,他又被自己妻子韦氏给套牢了。李显被废黜发配到房州刚过五天,又被转到了均州,来年三月,他又被迁回到了房州,然后就开始苦熬年头,一直在房州苦苦地熬了到十五个年头。在这期间,朝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李显被废后,弟弟李旦继位做了几天皇帝后,就上表逊位,母后武则天从幕后走上前台,登上了皇帝宝座,成为了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但是却遭到不少朝中大臣和地方官员的强烈反对。坐镇扬州的徐敬业以及大唐宗室琅玡王冲、越王贞等人打出了反对武皇、匡复中宗的旗号相继起兵。李显得知后,非但没燃起复位的希望之光,反而吓得四肢冰凉,他一直担心心狠手辣的母后会借此杀掉他。就是这样,多年来李显一直惶惶不可终日,寝食难安,噩梦连连,想死的心都有了。但终究是没死成,原因是有个坚强的妻子支持他,李显的妻子韦氏因为李显蒙难,皇后当不成了,只好跟着李显落难房州,但韦氏是个既有心机又有意志的女人。经常鼓励丈夫要坚强勇敢地好好地生活下去。在韦氏的耐心地鼓励下,李显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凄风苦雨的年头。在对妻子的感激之余,李显心里十分清楚,此时的自已又有了一个新的“母后”。
公元6,武则天诏令庐陵王李显即刻启程来洛阳养病。没想到这天上突然掉下来的馅饼却把李显吓坏了,以为母后终于要动手了,竟然瘫软在地成了一堆烂泥。关键时刻还是韦氏挺身而出,扶起李显领旨谢恩,并立即起程。到了洛阳方才知晓,原来不是杀头,而是又要立他当太子。这个意外的惊喜竟一时让李显恍如隔世,难以自持。
武则天从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她亲手杀了两个儿子,软禁了两个儿子,相对于皇位而言,母子亲情不值一提;相对于李氏皇族而言,她更愿意让武氏家人来继承她的皇位。武则天打算让武承嗣,或者武三思出来当储君,但是却遭到大臣们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武则天以高宗皇后的身份君临天下尚有情可原,但武氏宗族的人做皇帝是万万不能接受的;李显虽懦弱无能,必竟是李氏一脉。于是朝廷众臣力挺李显重新出山。就在武则天犹豫不决的时候,宰相狄仁杰站了出来,说服了武则天,使李显走出了十五年的困境。
于是,李显又重新坐上了太子的宝座。公元7正月,武则天病重,朝臣们担心武则天宠幸的张氏兄弟借机作乱,于是,宰相张柬之联合其他大臣以及羽林军将领,率领五百精兵进行兵谏。他们先杀了张氏兄弟,然后请求武则天禅位与李显。直到此时,李显才战战兢兢地出现在武则天的面前,叩头请安。此时武则天已经明白禅位一事大局已定,无可更改,于是只好同意了众臣的请求。翌日,李显复位称帝,武则天让出了皇宫,自己搬到皇城西南的上阳宫养病,李显则给母亲加封了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不久,武则天病逝,与高宗李治合葬一处。
篇6:帝王故事:臀部被群臣打烂的倒霉皇帝
帝作为封建王朝最重要的人物,其身体自然也是全天下重要的资产之一,所以大臣们对皇帝拜见时总要山呼“圣躬万福”(非电视剧里演绎的山呼“万岁”)。皇帝的身体既然如此重要,自然要当活化石一样小心保护,不能随意碰着伤着,至于棍棒相加更是大不敬的事情。然而,凡事总有例外,金国第二任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就曾被大臣们从龙椅上拖下来痛打一顿,事后他还要乐呵呵地作自我检讨,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史上算是唯一的一次。
完颜吴乞买是开国皇帝阿骨打的弟弟,这家伙力气惊人,经常跑到树林里,一个人赤手空拳跟狗熊打架。结果,每次倒霉的都是狗熊,他本人顶多只是皮外伤。他和阿骨打的兄弟感情很深,在著名的头鱼宴事件中,阿骨打做为部落的代表也应邀参加。按照惯例,每个首领都要翩翩起舞,逗辽国皇帝高兴。阿骨打很有骨气,打死也不跳。辽天祚皇帝非常生气,后果很严重,他当即下令要杀掉阿骨打。一身大块头的吴乞买突然冒出大智慧,以随从的身份当场表演了自己的拿手好戏,赤手空拳擒熊缚虎。辽天祚皇帝看得哈哈大笑,就免掉了阿骨打的大不敬之罪。
阿骨打开国后,吴乞买担任了暗班勃极列(勃极列是金国特有的领导机构,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暗班勃极列是皇位接班人),跟随皇帝哥哥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金太祖统军伐辽时,他留守京都,总管朝政。天辅七年( 1123)八月,金太祖死,九月,继帝位(太宗),改年号天会。当上皇帝的完颜吴乞买发挥当年逗狗熊的蛮劲,继续发兵攻辽,在天会三年(1125),他一举俘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历经九位皇帝的辽国灭亡。同年十月,他命金军南下侵宋,进围宋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宋被迫请和,割让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州 )、河间(今属河北)三镇,对金称侄。次年八月,又发兵两路攻宋,破开封城,俘徽、钦二帝,北宋亡。天会七年至八年,金兵追击宋高宗过长江,遭到江南人民的抗击被迫北撤。金太宗的南下扩张政策,造成中原甚至江南经济的严重破坏。在山东、河南、陕西之地,立宋降臣刘豫为傀儡皇帝,国号齐,都大名(今属河北),作为金国的小小属国。
完颜吴乞买能一连灭掉当时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与他个人的行事方式是分不开的。当时宋国人打仗,都是那些大臣们制订作战方案,连行军路线都定好了,经皇帝确定后,送到前线。并派太监监督执行情况,前线的将领们无权更改。而金国的吴乞买皇帝则把一百道盖有玉玺的空白圣旨发给前线将领,让他们根据需要随时发布圣旨,制订策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所有能力。金宋两国的皇帝如此,前线上到底谁赢谁输,开战之前就已经决定了。
那么他被打屁股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话说金朝开国之初,家底儿太薄,连皇宫都修得跟土匪窝一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本着节约闹革命的精神,郑重地与群臣定下誓约:国库中的财物,只有打仗时才能动用。如果有人违反了誓约,不论是谁,都要打二十大棍。这一铁令一直被很好地遵守着,直到完颜阿骨打去世。起初,完颜吴乞买也是很节约的,就按他的皇宫来说,所谓的宫墙是用柳树和榆树形成的篱笆。前厅办公,后院住人,有点像梁山泊的味道。放猪的赶羊的老百姓,前后院随便出入。除非进行重要的军事会议,不会有士兵把守。
房子可以烂点,衣服可以破点,但是总不能连酒也臊点吧?于是,忍了很久的完颜吴乞买有天终于忍不住了,他在某个黑灯瞎火的夜晚,偷偷打开了用了府库的大门,抓了一把财物去美美地享受了一次。事后,丞相清点国库时发现了此时,赶紧去告诉了重臣粘罕。粘罕一点儿也不含糊,马上在朝上揭了此事。经过群臣商议,决定处罚这个奢侈浪费的“昏君”。他们把完颜吴乞买连扶带架请下宝座,打了二十棍子。打完,又把他搀回宝座,然后,以粘罕为首的全体大臣一齐跪下请罪。
事已到此,完颜吴乞买也无可奈何,只好忍着疼痛将侍从端来的压惊酒喝完,然后恕众臣无罪。逗了一辈子狗熊的完颜吴乞买,做梦也没想到会栽在大臣们上手,至此以后,他老老实实住窑洞,吃小葱拌豆腐,直到驾崩。
★ 古代皇帝故事精选
★ 歌曲被后的故事
帝王故事清代一位被雷电劈死的皇帝(精选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