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windsk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春节游晋祠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春节游晋祠散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春节游晋祠散文
春节游晋祠散文
在太原四叔家过年,四叔给我们全家安排了两次小旅游,第一次是去太原城郊的晋祠。腊月二十九到达太原四叔家后,第二天也就是腊月三十,四叔安排他女婿(我叫妹夫)用车,把我们一家四口拉上,去城郊的晋祠游玩。临近春节,大部分单位已经放假,城内好多人都回到乡下父母跟前去过年去了,整个街道显得很空旷,开车的妹夫说平时,太原城内也和其他省会城市一样,堵车是家常便饭,毕竟太原是山西的省会城市。所以,春节放假这几天开车还是比较舒服的,也没有堵车现象发生,开车出行方便快捷,也省时、省事多了。在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小车顺利的到大了太原城郊的著名景点晋祠。
停车场显得比较空旷,只有附近村庄的几个导游,站在凌冽的寒风中等待着三三两两的游客,看到我们一行停好车后,朝晋祠走来,立即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导游就迎了上来,碍于情面,妹夫也就默许了导游为我们一行进行解说和引导,我们跟在导游的身后,静静的听着导游对晋祠前世今生的详细讲解。
通过导游我们了解到了,晋祠的地理位置及由来。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的发源处,是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游览胜地。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壁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中心。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是很有晋祠文化特色的代表元素。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并呈现出一派社会兴旺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底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同时,今天的晋祠也是在原址内,搬迁了里面好多民房、宅院,重新规划、新修、完善,才达到今天的规模,晋祠绝对称得上世界文化遗产,是古人留给后人的一笔很宝贵的文化财富。
沿着晋祠的大门拾阶而上,任凭导游娓娓道来,会立刻把你带入那纷纭突变的古代诸侯生活的实地场景,那楼台、亭阁、小桥流水、奇花异草、还有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景观树,以及历代遗留下来,没有毁于战乱、战火的成千上百年的参天大树,虽然是初春,游人也能体会到它们到了温暖的夏季时,山花烂漫,根深叶茂的繁荣景象。尤其是看着山西古代遗留下来的砖雕,是那么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高大气派,又是那么的细腻、形象、生动,我一次次被古人的高超艺术所感染、所惊叹。再看山西的木雕,是那样的巧夺天工,不用檩条,卯卯相套,悬梁高跷,斗檐飞出,层次分民,雄伟壮观,最后面的大殿上,四个木龙缠绕着高大的木柱子,龙飞凤舞,仰天腾空,即好像要保护高大威严的大殿,又好像要腾空万里,显得波为壮观。
参观晋祠,感触博深,既了解历史,回忆了过去,为占地1000多亩的晋祠点赞,也为古人的高超的建筑技艺所折服,同时,也为今天依然能看到那么美的建筑所庆幸,感谢四叔的安排,是我们有幸在春节期间,还能享受到一顿古代建筑的文化大餐。
篇2:晋祠游记散文
晋祠游记散文
20xx年10月,我和两位好友同游晋祠;问我为什么要来这,其实也很简单,我本是南方人,青山流水在我眼里显得太过于平淡无奇了,总是向往那种古色古香年代气息。说来也巧,山西正是古代建筑最多地方之一。
由于正逢十一长假,人潮拥挤程度不言而喻,我们三个人刚下车,便跻身人山人海中,摩肩接踵感觉是一种窒息紧迫,难过而又焦灼,我甚至难以看清前面到底是何光景。终于,我们从中解脱出来。扑鼻而来是幽幽花香,乍一看,便是各种鲜花簇拥成团,人工摆成千奇百怪形状,有华扇、孔雀展翅、凤凰飞天等等,有我都叫不出名字。我最喜欢便是那个凤凰朝天了,全身披着火红欲滴娇艳璀璨羽毛,抬起冷傲仰天头颅,高贵冷艳眼光直视碧蓝苍穹,毫不正视我们这些俗人,仿佛别人怎么看它都不会在意似;刚看第一眼时,我心头也略微不舒服,因为我打小就不待见高傲人,后来不经意地想起青莲居士那种超脱尘世雅致之后,就莫名其妙地喜欢眼前这份孤傲了。
在继续往前行,甬道上人渐为稀疏,不过路旁偶尔会站着打扮各异人,估计是为吸引路人目光,收费拍照吧!大概是这样,因为这种事之前也是略有耳闻。向来不喜欢拍照我对此就不感兴趣了,轻瞥一眼便默然走开。
进去景区,我们并没有带导游,欣赏景色是为了捕捉稍纵即逝灵感去感受那种宁静气韵,让它顺着鼻息润过肺腑直到心灵深处,清旋成一汪激流,洗去浮躁,吸取烦恼,留下清静和闲适况味。我生怕这种专属宁静被导游滔滔不绝低语打破,那便是罪过了!这里不像外面喧闹浮华,安静得只有“簌簌”风声萦绕耳畔。里面有很多年代久远国槐树,躯干在岁月风吹雨打后日益沧桑,但盖不住那种磅礴气势,我站在底下抬头仰视,感觉自己是多么渺小,就像大象之于蚂蚁一般;我忍不住为之惊叹几进疯狂心,以树为背景开始合照。令人惋惜是,有国槐因为年龄太大,地下根已经无法提供充足营养,几度摇摇欲坠,都是被人工用拐杖搀扶着。有全身焦黑,是火焰剽过而幸存下来之貌,仍抱成一团,不屈服地硬是长出了几枝绿芽,我们看着它,真很久很久。
晋祠里最大特色莫过于各种充满神秘色彩庙堂了。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建筑结构严谨,里面各路神仙雕像,精致堪称完美,前来游览之人不计其数;这一路虽然不远,我们却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所到之处必定驻足领略,给心灵一份震撼。尤其是圣母殿里,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风头椅是,凤冠蟒袍,神态端庄,令人凝目望之不经意间就会开始膜拜,我也不例外。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里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映出江南园林风韵。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祠北浮屠院内一座高塔,为七级八角形,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呈玄黄之色,同日光相辉映。于下眺望,仿佛直插云霄,高不见顶。眼看黄昏来临,通红之色染红云霞,低沉沉地压下来,盖在塔顶,这时候你会有这片天全有这座高塔撑起来。
我们走入周边小鱼塘里,潺潺流水顺着嶙峋怪状假山缝中流出,拍打在小石头上,水画四溅,颇似河池里绿蛙躲雨用荷叶。不过它并不像夏天倾盆大雨那样粗狂,今人心生畏惧,也不像秋雨那样绵绵无力一样给人压抑感。这里水花,柔中带刚,刚中带柔,恰到好处,想要伸手去触摸,又生怕将眼角这个美景打破了。最后,我们到了一个长廊里,那是在一个小院里用木架搭起来,上面爬满了绿叶长腾,又如悬泉瀑布泻下来,倒挂在周围;我们坐在下边藤椅下,闭目凝神,静静地感受这种大自然气息。
西边山那头,红彤彤太阳约莫只剩下半寸,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出来。再回头,在黑暗中,那饱经风霜国槐依旧屹立不倒,任凭风雨侵蚀墙垣风韵犹存。
篇3:晋祠的散文
太原西南有山,名悬瓮;山麓有泉,名难老、善利,晋水之源;源上有祠,名晋祠。“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晋祠是书,是画,是乐,是诗,须静读细品,方可体会到它的神韵。今冬,我北上太原,一个人静静地读了读晋祠。
翻开晋祠的第一页,上面写的是桐叶封唐。两千年前的司马迁给我们讲了一个三千年前的神奇故事。一天,西周大内之中,有二童正在玩耍,一阵秋风刮过,桐树上的叶子纷纷飘下,如黄蝶翩飞,煞是好看。一童捡起一片桐叶,把它削作圭形,一本正经的对另一童说:“以此封若。”这情景被旁边的史佚看到了,他即刻走上前,请求前童择日立后童为诸侯。前童说:“吾与之戏耳。”谁知史佚却严肃的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因此,其后就真的把他封于唐,成为唐国的始封之君。削桐为圭之童为谁?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姬诵。被封着是谁,成王之弟姬虞。这姬虞也真够神的,据说,当周武王与虞母绸缪时,梦到天帝对他说:“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说来也奇,十月怀胎,小孩诞降,手上竟真有一个“虞”字,因而武王给他起名叫做虞。因为他被封于唐,人们又称他为唐叔虞。其后,他的儿子燮继位,因国临晋水,于是就把唐改为晋,晋国之名从此始。人们在晋水之源建祠来纪念他,这就是唐叔虞祠,后来又改称为晋祠。
晋水流千年,飘走了春秋的霸主晋、战国三雄韩、赵、魏,直至煌煌大唐龙兴晋阳。读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碑,当年形胜来眼前,唐叔功德悬日月。由古唐而晋,由晋而大唐,不由赞叹:晋唐之源。
晋祠是一本读不尽的书,更是一幅赏不够的画。悬瓮山,因半山古有巨石如瓮,故名。此石现已不可见,据说早在北宋仁宗时就因地震山坼,巨石摧毁,勿复瓮形。《山海经》说:“悬瓮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闾麋,晋水出焉。”圣母殿依山而建,是晋祠的主殿,为纪念唐叔虞的母亲邑姜而建,雕梁画栋,琉璃飞甍,甚为壮观。圣母殿西侧有水母楼,东侧有三千岁侧卧周柏卧龙柏。由此而下,依山就势,亭台楼阁台榭等建筑次第排列,周柏唐槐,古木参天。晋祠太古老了,不免显得过于沧桑。幸运的是,前几天刚好下过一场小雪。此时,残雪薄敷,正好给它平添了一色明丽。近赏远观,黄瓦翠树,虚实黑白,浓淡天成,妙趣无穷。如果说其中的每一座古建筑都是一首凝固的音乐,那么,它们的错落排列,加上难老泉泉涌朱玉,智伯渠曲折逶迤,流水潺潺,真的就是一首古琴曲了。凝神倾听,如师旷操琴之妙音,典雅而清婉。鱼沼澄碧,红鲤戏水;飞梁独秀,鸟展双翼。站在飞梁上可兴观沼中群鱼戏水,想象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之上妙辩的场景,享受庄子人鱼之乐,体悟人生的意趣。画好乐妙,不能无舞。圣母殿内,正有北宋“倾城四十宫娥像,笑语嘤嘤立满堂”,自可邀来婆娑。对佳人,赏画听乐,会心先哲,真人生快事!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周柏上飘下《诗经唐风绸缪》之古风:“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唐槐上摇落李太白深情的歌,歌声随着曲水而叮咚:“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醉翁欧阳修骑着马来了,他唱道:“行人望柌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历代文人学士来此吟诗填词的不知凡几,我不知晓,但晋祠知道。
聆听悬瓮水声里,千年晋祠想象中。“诗无达诂”,画无尽赏,乐无竟解,经典常读常新。对于堪称集诗、书、画、乐诸经典于一身的晋祠,恕我才疏学浅、知寡识陋,权且粗浅的写写描描,还望它不要怪罪于我。
篇4:晋祠的散文
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公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皴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丁丁冬冬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那些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是在水上飘着的吧!
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
一是圣母殿。它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年间(11),这是全祠的主殿。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31尊侍女像、4尊女官像,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侍女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真是巧夺天工。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巧。
三是殿前的全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沼上架起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面由34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这种突破一字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都造型十朴优美,做工精巧。全祠除这组建筑外,还有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文昌宫、水母楼、胜瀛楼、景清门等,都依山傍水,因势起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浓阴之中,各有不同的情趣。
园中的许多小品,也极具匠心。比如有一座假山,山上一挂细泉垂下,就在下面立着一个汉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脑门,笑眯眯的眼神,双手齐肩,托着一个石碗接水。那水注入碗中,又溅到脚下的潭里,总不能盛满碗。再如清清的小溪旁,有一只石雕大虎,两只前爪抓着水边的石块,引颈探腰,嘴唇刚好没入水面,那气势好像要吸尽百川似的。历代文人墨客都喜爱晋祠这个好地方,山径旁的石壁和殿廊的石碑上,留着不少名人的题咏,词工句丽,书法精湛,为湖光山色平添了许多风韵。
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篇5:游晋祠公园作文
时时还会记起跟爸爸妈妈一同游览山西晋祠的情景。
进入山西晋祠后,首先来到了金人台。金人台上的四个铁人高大威猛,游人纷纷驻足,与它们留影。
离开金人台,穿过对越牌坊和献殿,就来到了鱼沼飞梁。鱼沼飞梁是一座精致的古桥建筑,桥梁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雕塑。桥下一池清水,水中有十几条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鱼儿在欢快地游来游去。爸爸告诉我,鱼沼飞梁这种十字形桥式,在我国现存实物中仅此一例。
过了鱼沼飞梁,就来到山西晋祠“三绝之一”圣母殿前。圣母殿里摆放着很多栩栩如生的泥塑,据说是圣母娘娘与侍女们的塑像。可惜,那次去时圣母殿尚未对外开放,我没能走近她们。真希望下次再来的时候,我能够近距离地欣赏她们,能够亲手触摸到她们。
圣母殿的左侧是善利泉,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它的孪生姐妹、“三晋名泉”--难老泉。“水是山西晋祠的灵魂”,这里的泉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丁丁冬冬的响声。水的清澈令人叫绝,游鱼碎石,历历可见。听爸爸讲,他小时候来山西晋祠,一进入山西晋祠就能听到“哗啦啦”的流水声,而且水势很大,可惜现在的泉水已经换成了自来水。
山西晋祠的参天大树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唐槐拔地而起,尽显苍劲风骨,映衬着山西晋祠分外庄重、幽静。
离开山西晋祠回到家,我的游兴未尽,索性让爸爸上网帮我查找有关山西晋祠的资料。忽然,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映入我的眼帘:“时时出向城西曲,山西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萧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山西晋祠就象是一个风景秀丽的艺术殿堂。
篇6:游晋祠公园作文
今天我们去山西旅游胜地——山西晋祠公园游览。
一进山西晋祠花园的大门就看到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有红的、有粉的、有黄的、还有白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园丁们把这些花组成了图案,有的像廊、有的像花圃、有的.像五角星,千姿百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我们一边走一边观赏,不知不觉来到了山西晋祠公园的正门。首先进入眼帘的是,正门顶上的长幅匾上的的两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山西晋祠”一进正门,就看见屏风上面的五只蝙蝠爬在一个石盘上,我不知道这幅画的含义,就问导游。导游说:“这幅画表示一个成语,你们猜猜看!”导游刚说完,姐姐就说:“是不是五福临门啊?”导游说:“对了!是五福临门!”接着给我们讲了这幅画的含义。我们跟着导游,一边走一边观赏公园的古老建筑。每到一处,导游都给我们讲解的非常清楚、生动。我们来到李世民以及他的臣子的塑像前,我和姐姐在这里和他们照了相,留了念。接着我们又观赏了十字桥、四个铁人、周柏、献殿、圣母殿、水母娘娘殿……每个景点都有一个小故事,导游都讲得十分认真,生动!
通过这次旅游,我增长不少知识。觉得古代劳动人民真是太伟大了!我省的山西晋祠公园真是名不虚传。最后我们游览了“舍利生生塔”这座塔很雄伟壮观,他体现了古代劳动的智慧。在家人的再三催促下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山西晋祠。
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不仅增长了许多知识,而且痛痛快快的完了一天!
篇7:游晋祠的作文
我和两位好友同游晋祠;问我为什么要来这,其实也很简单,我本是南方人,青山流水在我眼里显得太过于平淡无奇了,总是向往那种古色古香的年代气息。说来也巧,山西正是古代建筑最多的地方之一。
由于正逢十一长假,人潮拥挤程度不言而喻,我们三个人刚下车,便跻身人山人海中,摩肩接踵的感觉是一种窒息的紧迫,难过而又焦灼,我甚至难以看清前面到底是何光景。终于,我们从中解脱出来。扑鼻而来的是幽幽的花香,乍一看,便是各种鲜花簇拥成团,人工摆成千奇百怪的形状,有华扇、孔雀展翅、凤凰飞天等等,有的我都叫不出名字。我最喜欢的便是那个凤凰朝天了,全身披着火红欲滴娇艳璀璨的羽毛,抬起冷傲仰天的头颅,高贵冷艳的眼光直视碧蓝苍穹,毫不正视我们这些俗人,仿佛别人怎么看它都不会在意似的;刚看第一眼时,我心头也略微的不舒服,因为我打小就不待见高傲的人,后来不经意地想起青莲居士的那种超脱尘世的雅致之后,就莫名其妙地喜欢眼前这份孤傲了。
在继续往前行,甬道上的人渐为稀疏,不过路旁偶尔会站着打扮各异的人,估计是为吸引路人的目光,收费拍照吧!大概是这样的,因为这种事之前也是略有耳闻。向来不喜欢拍照的我对此就不感兴趣了,轻瞥一眼便默然走开。
进去景区,我们并没有带导游,欣赏景色是为了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去感受那种宁静的气韵,让它顺着鼻息润过肺腑直到心灵深处,清旋成一汪激流,洗去浮躁,吸取烦恼,留下清静和闲适的况味。我生怕这种专属的宁静被导游滔滔不绝的低语打破,那便是罪过了!这里不像外面的喧闹浮华,安静得只有簌簌的风声萦绕耳畔。里面有很多年代久远的国槐树,躯干在岁月的风吹雨打后日益沧桑,但盖不住那种磅礴的气势,我站在底下抬头仰视,感觉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就像大象之于蚂蚁一般;我忍不住为之惊叹几进疯狂的心,以树为背景开始合照。令人惋惜的是,有的国槐因为年龄太大,地下的根已经无法提供充足的营养,几度摇摇欲坠,都是被人工用拐杖搀扶着的。有的'全身焦黑,是火焰剽过而幸存下来之貌,仍抱成一团,不屈服地硬是长出了几枝绿芽,我们看着它,真的很久很久。
晋祠里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各种充满神秘色彩的庙堂了。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建筑结构严谨,里面各路神仙的雕像,精致堪称完美,前来游览之人不计其数;这一路虽然不远,我们却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所到之处必定驻足领略,给心灵一份震撼。尤其是圣母殿里,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风头椅是,凤冠蟒袍,神态端庄,令人凝目望之不经意间就会开始膜拜,我也不例外。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里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映出江南园林风韵。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祠北浮屠院内一座高塔,为七级八角形,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呈玄黄之色,同日光相辉映。于下眺望,仿佛直插云霄,高不见顶。眼看黄昏来临,通红之色染红云霞,低沉沉地压下来,盖在塔顶,这时候你会有这片天全有这座高塔撑起来的。
我们走入周边的小鱼塘里,潺潺的流水顺着嶙峋怪状的假山缝中流出,拍打在小石头上,水画四溅,颇似河池里绿蛙躲雨用的荷叶。不过它并不像夏天倾盆大雨那样粗狂,今人心生畏惧,也不像秋雨那样绵绵无力一样给人压抑感。这里的水花,柔中带刚,刚中带柔,恰到好处,想要伸手去触摸,又生怕将眼角这个美景打破了。最后,我们到了一个长廊里,那是在一个小院里用木架搭起来的,上面爬满了绿叶长腾,又如悬泉瀑布泻下来,倒挂在周围;我们坐在下边的藤椅下,闭目凝神,静静地感受这种大自然的气息。
西边山的那头,红彤彤的太阳约莫只剩下半寸,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出来。再回头,在黑暗中,那饱经风霜的国槐依旧屹立不倒,任凭风雨侵蚀的墙垣风韵犹存。
篇8:游晋祠的作文
利用这个暑假仅剩的几天,我们全家一起来到了太原。虽然旅游的时间不长,但打开时间匣子,这也是一段珍藏的美好记忆呢!快来跟我一起飞进时光宝盒,忆一下我的所见所闻吧!
跟着我的步伐,我们一起来到太原著名的晋祠公园,一进大门,就被绿意围绕着的古色古香的建筑给吸引了目光,虽说已经立了秋,但这里仍是春天般生机勃勃的一片景象。园里漫步时,总会被几座古亭子遮挡了视线,但却会有一种哪怕眼里丢了景色也毫不在意,反而会有喜新厌旧想进凉亭休息的冲动,亭子充满了“古”的气息,建筑风格张扬却又平实。往里走,一个用绿叶、绿草铺满了的大“铜钱”惹得不少游客驻足观看,拍照留念。这个“铜钱”有一很大的寓意:生机勃勃,财源滚滚,它的外观也是那么的令人惊叹,这都让向来不爱拍照的我忍不住上前拍了一张。接着,一个小型瀑布映入眼帘,水源源不断地从高处流往低处,水花还时不时地拍打着旁边的石头,看着都替他们疼!再往里走,算是一个大的过道吧!它是一个简单的小广场,广场的那头就是晋祠博物馆,由于我们更想欣赏美景放松一下,就去了晋祠上面的天龙山。
我们一起坐车上了山上,在汽车上的我被窗外沿途风景给吸引了目光,我们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山其实和其它山差不了多少,站在山顶眺望远方,眼底尽是一片绿,绿山、绿树、绿水,这片绿又与天上的蓝天白云相衬,依然一幅天然的油画,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拾阶而下,到了山的中部,看到了石窟,虽然还在修,但依晰可以看出它的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看到这儿,也就没有什么景色了,我们下了山,就这样,我们的晋祠之游结束了。
这次旅行,欣赏到了如此的美景,真是一场视觉盛宴!山水如诗又似画,怎又不会令人神往?这次给心灵以放松洗礼的旅行可是受益匪浅呢!
★ 晋祠阅读答案
★ 象山祠散文
★ 春节游文庙
★ 三无游散文
★ 春节游纽约攻略
★ 春节序曲散文
★ 那年春节经典散文
春节游晋祠散文(精选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