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

时间:2022-12-16 05:05:10 作者:GrateG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Grate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简评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简评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简评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

简评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一本巨著,它对西方政治思想具有难以估量的影响.在柏拉图的思想国里,哲学王占有核心的地位,哲学王正是正义城邦借以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对于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分析哲学王的'思想,阐述哲学王产生的思想渊源,并分析了其意义与价值,最后分析哲学王思想中的整体价值观与极权主义倾向.

作 者:彭曙齐  作者单位: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系,河南,洛阳,471003 刊 名: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UOYANG TECHNOLOGY COLLEGE 年,卷(期):2004 14(4) 分类号:B920 关键词:<理想国>的知识脉络' >  哲学王   意义   极权主义  

篇2:探析柏拉图哲学王

探析柏拉图哲学王

“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理论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学说之一,这不但寄托着柏拉图对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怀,也反映出柏拉图思想上的艰辛探索.虽然这一思想本身遇到一些困难,在哲学史上也受到众多非议,我认为不能把“哲学王”思想简单化,这一思想的理论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时代局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价值取向.

作 者:李国亮 Li Guo-liang  作者单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241 刊 名: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2007 6(6) 分类号:B08 关键词:哲学王   理想国  

篇3:哲学王思想初探

哲学王思想初探

哲学王柏拉图的《理想国》,可谓是一本热情洋溢的执政宣言书和计划周详的'治国大纲.然而,我们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必须用一种全新的目光和观点对这位伟大哲学王的主张进行审视和反思,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所用.

作 者:李炀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法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刊 名: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英文刊名:SUN YATSEN UNIVERSITY FORUM 年,卷(期):2003 23(6) 分类号:B502.232 关键词:理想国   柏拉图   善   哲学   哲学家  

篇4:柏拉图哲学名言

1、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2、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后就不要停止。无论你从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后就不要悔恨。

3、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

4、善就是灵魂的和谐。善包含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5、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6、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

7、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的一课。

8、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剧,是成人害怕光明。

9、我们的生活有太多无奈,我们无法改变,也无力去改变,更糟的是,我们失去了改变的想法。

10、第一财富是健康,第二财富是美丽,第三财富是财产。

11、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12、时间带走一切,长年累月会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运都改变。

13、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14、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爱,无谓压抑自己。人生的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它得到了满足。

15、时间会慢慢沉淀,有些人会在你心底慢慢模糊。学会放手,你的幸福需要自己努力后的成全。

16、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17、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我才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

18、好人之所以好是因为他是有智慧的,坏人之所以坏是因为人是愚蠢的。

19、最有美德的人,是那些有美德而不从外表表现出来,仍然感到满足的人。

20、一切背离了公正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

21、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不可以做敌人。因为彼此深爱过,所以我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22、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二次笑是因为遇到你,第三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

23、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24、爱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为所爱的人献出生命;这一点,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

25、如果爱上,就不要轻易放弃机会。莽撞,可能使你后悔一阵子;怯懦,却可能使你后悔一辈子。

26、我终归是你的一个过客,你始终不爱我,不管我怎么跨越,不管我怎么想靠近你,你还是会离开我。

27、拖延时间是压制恼怒的最好方式。

28、我和我的影子独处,它说它有悄悄话相对我说,它说它很想念你。原来,我和我的影子都在想你。

29、大凡不亲手挣钱的人,往往不贪财;亲手赚钱的人才有一文想两文。

30、爱到分时才显珍贵,很多人都不懂珍惜拥有,直到失去才看到,其实那最熟悉的才是最珍贵的。

31、相爱是种感觉,当这种感觉已经不在时,我却还在勉强自己,这叫责任!分手是种勇气!当这种勇气已经不在时,我却还在鼓励自己,这叫悲壮。

32、真正的爱就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

33、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缘分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爱一个人不一定会拥有,拥有一个人就一定要好好去爱她。

34、岁月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飞快流淌的,是年轻隐隐的伤感,世间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但真正属于自己的并不美好。

35、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花,却注定只是匆匆而过。

36、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37、恋爱,在感情上当你想征服对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对方征服了。首先是对方对你的吸引,然后才是你征服对方的欲望。

38、喜欢在你身上留下属于我的印记,却不曾记起你从未属于过我。如果有一天,不再喜欢你了,我的生活会不会又像从前那样。堕落,颓废,我不想再要那样的生活。

39、人生不止,寂寞不已。寂寞人生爱无休,寂寞是爱永远的主题。我和我的影子独处。它说它有悄悄话想跟我说。它说它很想念你,原来,我和我的影子,都在想你。

40、爱是美好带来的欢欣,智慧创造的奇观,神仙赋予的惊奇。缺乏爱的人渴望得到它,拥有爱的人万般珍惜它。

篇5:柏拉图哲学名言

1、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2、财富与贫穷,一个是奢华和懒惰之母,另一个是卑劣与恶毒之母,而两者都是不知满足的源头。

3、当事物状况最佳时,最不易被其他事物改变或影响。例如,强壮的身体不易受饮食或劳累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健康的植物也不易受阳光、风、雨等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人的心灵不也是一样的吗?最勇敢、最智慧的心灵是最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而改变的。

4、任何一个东西都有一种特有的功能,某个工作或许只有它能做,或者它做得比其他更好。

5、一群被迫生活在洞穴里的人,无法走出洞穴,于是只能通过外界的事物留在洞穴中的一面墙壁上的影子来了解外部世界。

6、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

7、复杂的音乐产生放纵;复杂的食品产生疾病。至于朴质的音乐文艺教育则能产生心灵方面的节制,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

8、节制就是天性优秀和天性低劣的部分在谁应当统治,谁应当被统治(不管是在国家里还是在个人身上)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一致性和协调。

9、而那种敏于怀疑的狡诈之徒,以及那种自己干过许多坏事的人和认为自己手段高明瞒得过人的人,当他和自己同类人打交道时,他注视着自己心灵里的原型,便显得聪明能干,但是当他和好人或老一辈的人相处时,他便显得很蠢笨了,因为,不当怀疑的他也怀疑。见了好人,他也不认识,因为他自己心里没有好的原型。可是,因为他碰到的坏人比好人多得多,所以无论他自己还是别人就都觉得他似乎是一个聪明人而不是一个笨蛋了。

10、愤怒有时作为欲望之外的一个东西和欲望发生冲突。

篇6:老子与柏拉图的王思想比较

老子与柏拉图的王思想比较

通过老子与柏拉图“王”思想的比较,我们可以透视中西文化的一些差异.虽然二人都把“王”归因于抽象的道或理,但“王”仍有明显的区别:老子的“圣王”立足于现实世界,与天地宇宙共融相通,具有“朴”道的德性,其治国方法是“无为”,即依据“道法自然”的`原则去实现社会的复古;柏拉图的“哲学王”则立足于理念世界,在二元对立中确立王的神性,凭借正义(有为)以图建立等级分明的理想国.

作 者:吴爱邦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刊 名:兰州学刊 英文刊名:LANZHOU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2004 “”(3) 分类号:B223.1 关键词:道   理念   无为   正义   圣王   哲学王  

篇7:柏拉图教育思想

摘 要: 柏拉图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教育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影响是空前的,主要阐释的就是柏拉图为人类提供的一套系统的至善至美的教育理论。

他提出教育要从小开始,要用音乐与体育培养儿童的素质,提出不要从功利出发学知识,而要以追求真理和知识为学习目的,强调品德教育和灵魂转向,要用辩证法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从而达到至善的境界。

篇8:柏拉图教育思想

1 柏拉图的生平简介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客观唯物主义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青少年时期曾学习文学、音乐和绘画,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

20岁后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前后8年。

苏格拉底去世后,他离开雅典,四处游历。

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创办学园,收徒讲学,培养了包括亚里士多德等一大批学生。

其一生著作颇丰,所著内容多以对话体出现,他的精神和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阿尔福莱德•诺尔特怀特海所说的“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可以说是对柏拉图思想最富价值的概括。

柏拉图倡导通过教育来培养公民智慧、勇敢、节制、正义的品德,使社会各阶层的公民都能够遵循

社会道德规范,整个国家从而达到一个至善、正义、公正的状态。

2 理想国的大背景

教育不仅仅是《理想国》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这本书的一个大背景。

柏拉图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者,他所提出和教导的哲学就是建立在苏格拉底的教学基础上。

因为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手段,统治者可以通过教育而将人性朝着正确的方向塑造,从而创造出一个和谐的国家。

现代的人们不能不感到惊讶的是,柏拉图竟然用那么的篇幅来讨论教育的问题,竟然用那么直言不讳的方式宣称国家首先是一个教育机构。

他本人把教育称之为“惟一重大的事情”,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教育占据着极其显著的地位。

卢梭就曾经说过,《理想国》这本书几乎根本就不是一部政治著作,而是迄今为止当时最伟大的讨论教育问题的专著。

在理想国的第2卷和第3卷中,苏格拉底对灵魂、知识和现实的性质的探究还不够深,但是他已经察觉到了教育的首要性。

在第376节中,在描绘完护卫者那种哲学之犬式的特点之后,苏格拉底问到:“我们用什么方式来培养教育他们呢?”接着,在第423节中,有一句贯穿理想国始终的陈述,他向阿德曼图建议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和培养”。

因为,如果人们受了良好的教育就能成为事理通达的人。

以及在425节中的“很可能……教育给人带来的爱好会决定其他……”。

教育是如此的重要,必须与整个社会团体联系起来。

《理想国》的内容众多,但是苏格拉底对教育的最深刻论述思想仍然凝聚在他的洞穴想象上。

文章描述了眼睛可能从两个方面被迷惑:从黑暗到光明或是从光明到黑暗的瞬间转变。

他说:“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中去似的”,而“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像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

同样,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界,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

灵魂本身具有一种知识的能力,教育只是使这种天赋固有的能力能够掌握正确的方向,使它从黑暗转向光明,从变化世界真实世界,转向真理,认识善的理念。

教育并不是在空板上记下知识的内容、信息甚至是技巧,而是对目光、思想以及灵魂的洗涤。

3 柏拉图的关于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柏拉图认为既然赋予了教育以这等程度的重要性,国家教育便不能听任私人要求和某一商业化机构的左右,而必须由国家本身来提供所必须的手段,必须确使公民们真正得到他们所需要的训练,并且必须确保所提供的教育与国家的和谐相符合,柏拉图的计划就是要实行一种由国家控制的义务教育体制。

柏拉图的教育规划主要分为几大部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同时柏拉图还主张全民教育、男女平等教育以及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

3.1 学前教育

儿童在三岁以前,由女仆专职负责饮食起居;教育则由国家最优秀的公民来监督实施。

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

在幼小柔的阶段,最容易受陶冶,你把它塑造成什么型式,就能成什么型式”。

胎教也是必要的,应该“指示怀孕的妇女要注意运动”,是为了有利于未出生的孩子所需要的那种训练。

孩子出生后,必须确保女仆甚至在他能走路之前给他有益的运动和空气,尤其是不许孩子由于过早走路而伤害自己。

婴孩应尽可能接近于仿佛他一直在大海上那样生活,应该把他上下摆动,让他歌唱,以便使他免受惊吓,这是发展勇敢和坚定性格的首要的准备工作。

3―6岁的儿童要集中到神庙的儿童游戏场上,由国家选派公民监督教育,饮食起居由女仆负责。

教育内容主要是讲故事、做游戏、学音乐等。

柏拉图对幼儿教育很重视,认为讲给幼儿的故事要经过挑选,剔除不健康的,应选择那些能激发幼儿勇敢、正义和高尚品德的故事。

3.2 初等教育

理想国中勾画的初等教育计划主要是对当时通行的教育方式的一种改革,而不是发明一种全新的教育制度,主要包括音乐和体育方面的`训练,还有诗以及各种高级形式的文学。

儿童在6岁时开始进入男女分校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

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情感和道德,发展儿童灵魂中的低级部分,形成节制的品德。

18岁毕业后,大多数人,尤其是手工业者、农民的子弟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

富人家的子弟在18―20岁期间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

柏拉图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认识美。

认识美、爱美,才会最终认识世界上最美的事物―智慧,才会爱智慧,这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柏拉图和大多数希腊人特别强调音乐,把它列为“七艺”中的重要课程,接受过音乐教育的儿童长大了更富有创造力。

音乐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是灵魂提升的一个有效途径。

音乐能更好的教育灵魂,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也会与那些在行为举止上表现优美的人交往,而远离那些表现粗俗的人。

这样就会出现“美好的灵魂与形体和谐地结合为一体”这种最美好的景象。

音乐教育之后,年轻人应该接受体育锻炼,音乐和体育是互补的。

3.3 高等教育

这是国家对极少数具有所谓金质潜能的年轻人所施加的促使其灵魂转向、直观善的理念而最终成为理想的统治者――哲学王的教育。

其内容为: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声学。

依照这个次序将灵魂从可见世界逐级上升,最后达到辩证法――哲学的世界。

在理想国的第七卷,苏格拉底对哲学王的教育提出了一个精练而又极为抽象的计划。

在感知中有些事物是不需要借助理性思维的,单是感觉自身就可以作出适当的判断,这就是不能同时引起相反感觉的事物。

可是有些事物却是会同时引起矛盾的感觉的,这就需要理性思维来考虑,这是由可见世界向可知世界迈进的第一步。

需用数学来“教育我们的那些天赋最高的公民”,即哲学家和拥有哲学思维的统治者。

第二,几何学。

这门学科从产生那天起,就不是纯思辨的。

无论是在农业,还是在军事上,它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力。

“几何学的对象乃是永恒的事物,而不是某些有时产生和灭亡的事物。”第三,天文学。

这门学科作为灵魂转向的内容,虽然“天的制造者已经把天和天里面的星体造得不能再好了”。

但我们要真正研究天文学,并且正确地使用灵魂中的天赋理智的话,我们就应该像研究几何学那样来研究天文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去管天空中那些可见的事物。

学习这些科目的目的,是为最终的哲学规律――辨证法作准备的,辨证法是在《理想国》中规定的一个过程,一个提问的过程,它是一种绝对的开端或第一原则,它不赖于其他的假设,而是停留在自我满足的基础上。

柏拉图将这第一原则称为善的理念。

这些阶段结束后,其中的极少量的天资聪慧的,造诣较深的人可继续受教育,用20年的时间来研究辨证法,培养学生用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

这是最后阶段的教育,学生50岁毕业后可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成为哲学王。

到此为止,柏拉图的培养“哲学王”的教育目标就完成了。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直接为其所构建的理想国家服务的。

他认为,统治者最需要抓好的大事只有一个,就是教育,即通过音乐和体育培养出优秀的公民。

培养公民的教育只是初等教育,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最高知识的、真正合格的城邦统治者,即集智慧与权力于一身的“哲学王”。

《理想国》一书所提出的不仅最有特色而且也最有原创性的建议就是高等教育制度。

4 全民、全面、平等教育

柏拉图主张应当在全体公民中实施全面的社会教育,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文法、修辞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和辨证法,称为“七艺”。

柏拉图认为教育不能采取灌输的方式,不要企图将灵魂所没有的东西硬灌输进灵魂中去,而要采取诱导的方式,更难能可贵的是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最先提出男女的平等教育问题,柏拉图相信男孩和女孩的天赋能力并无本质上的差别,不论男女都应当受到同样的教育,而且妇女也应当和男人一样适合于担任公职。

柏拉图的主张旨在使全部公民的天赋能力都能够为国家所用。

同时柏拉图也认为教育是义务的、终身的,这种教育理念已成为各国普遍遵守的教育原则。

5 总结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提出系统教育理论的人,其教育思想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所有阶段和各个方面。

柏拉图的理想国家是一个教育的理想国家,而教育就是使灵魂转向以达到最高理念的唯一方式。

他不仅为理想国家设计了完整的教育制度,而且也依据灵魂提升的阶段性,设计了理想的教育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阶段性学习和训练就可以促使灵魂逐级上升,并最终获得真、善、美的知识。

但他的教育思想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他的教育思想是为其乌托邦式的国家政权服务的,带有强烈的阶级性。

尽管提出终身教育,但并不是人人都能享有的,而是分等级的,是对第一、二等级即统治阶级实施的。

尽管如此,他的教育思想对整个西方的教育理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518BD[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377BC[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孔子与柏拉图人治思想之比较

薄王思想遗毒对照检查

个人廉洁自律简评

简评《就业促进法》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思维思想

《柏拉图的梦》阅读答案

感悟兰花的美文及其简评

高一作文简评:追寻幸福

哲学论文

关于哲学的范文

简评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通用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简评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