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微生物学第十八章

时间:2022-12-18 06:47:13 作者:休止符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休止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微生物学第十八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微生物学第十八章,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微生物学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支原体

【考纲要求】

1.支原体概念、培养特性及其与细菌l型的区别。

2.肺炎支原体所致疾病。

3.溶脲脲原体所致疾病。

【考点纵览】

1.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培养基中,菌落呈“油煎蛋”状。

2.溶脲脲原体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阴道炎、盆腔炎。

【历年考题点津】

1.人类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重要病原体是

a.炭疽芽孢杆菌

b.溶脲脲原体

c.柯萨奇b组病毒

d.伯氏疏螺旋体

e.汉坦病毒

答案:b

篇2: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微生物学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肝炎病毒

【考纲要求】

1.甲型肝炎病毒:(1)生物学性状;(2)致病性与免疫性;(3)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措施。

2.乙型肝炎病毒:(1)生物学性状;(2)致病性与免疫性;(3)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措施。

3.丙型肝炎病毒:(1)生物学性状;(2)致病性与免疫性;(3)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原则。

4.丁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性。

5.戊型肝炎病毒:(1)生物学性状;(2)致病性; (3)微生物学检查。

来源:考试大

【考点纵览】 来源:考试大

1. hav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粪-口途径),致病机制,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微生物学检查以测定病毒抗原或抗体为主。有减毒活疫苗和丙球蛋白可预防。

2. hbv的三种病毒颗粒(dane颗粒、小球形和管型颗粒)的结构。

3. hbv主要有hbsag、pre-s、hbcag和 hbeag四种抗原。

4. hbv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来源:考试大

5. hbv的致病机制除对肝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外,还可引起机体产生免疫病毒损害。

6.微生物学检查目前主要用血清学方法检测 hbs-ag、抗-hbs、hbe-ag及抗-hbc(俗称“两对半”)。

7.常见的检测结果和分析。防治原则:注射乙肝疫苗最有效。 来源:考试大

8. hcv是dan单正链rna病毒,可引起输血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预防原则同hbv。

9.病毒不能独立进行复制须在hbv或其他嗜肝dna病毒辅助下才能复制。hdv传播途径与 hbv相似。

10.急性丁型肝炎有联合感染和重叠感染两种方式。

11.戊型肝炎病毒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查。

【历年考题点津】

1.dane颗粒是

a.丁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甲型肝炎病毒

d.戊型肝炎病毒

e.丙型肝炎病毒

答案:b

2.根据下列hbv感染状况检查结果,可作为献血员的是

抗hbc      抗hbe    抗hbs  hbsag

a.+          -      -         +

b.-           -      +         -

c.-           +      -         +

d.-           -      -         +

e.+           +      -         -

答案:b

(3~4题共用备选答案)

a.消化道传播

b.输血传播

c.虫媒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直接接触传播

3.戊型肝炎病毒(he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答案:a

4.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答案:b

篇3: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免疫学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

【考纳要求】

1.血清学反应:(1)概念;(2)沉淀反应;(3)凝集反应。

2.免疫标记技术:(1)免疫荧光技术;(2)放射免疫分析;(3)酶免疫分析;(4)化学发光物质标记技术;(5)免疫印迹试验。

3.免疫细胞的检测技术:(1)淋巴细胞的分离与鉴定技术(免疫荧光法、磁珠分离法、流式细胞术); (2)t细胞的功能测定技术(增殖试验、细胞毒试验);(3)b细胞的功能测定技术(增殖试验、抗体形成试验)。

4.细胞因子检测技术:(1)生物活性检测; (2)elisa;(3)pcr。

【考点纵览】

1.沉淀反应和凝集反应的区别,免疫学检测的三大标记技术的原理和主要应用。 来源:考试大

2.淋巴细胞分离和鉴定的方法,淋巴细胞转化的原理和应用。

3.细胞因子的检测方法和意义。

【历年考题点津】

1.要从混合的t、b细胞中分离t细胞,最佳的方法是

a.流式细胞技术

b.放射免疫分析法

c. elisa

d.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e.免疫电泳 来源:考试大

答案:a

2.检测血清中一种微量的小分子肽,下列方法中最敏感的是

a.免疫荧光技术

b.放射免疫分析法

c.双向琼脂扩散法

d.单向琼脂扩散法 来源:考试大

e.对流免疫电泳

答案:b

篇4: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微生物学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分枝杆菌属

【考纲要求】

1.结核分枝杆菌:(1)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和抵抗力;(2)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特点;(3)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和应用;(4)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2.麻风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和致病性。

【考点纵览】

1.结核分枝杆菌是抗酸杆菌,有馋、懒、丑、顽四个特点:馋--营养要求高;懒--生长缓慢;丑--菌落呈草花样;顽--抵抗力强。

2.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特点有三。

3. ot试验的原理及应用。

4.结核分枝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历年考题点津】

1.用抗酸染色法染色后,结核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典型形态是

a.为紫色的栅栏状排列杆菌

b.为红色的粗大杆菌

c.为紫色的略带弯曲的细长杆菌

d.为红色的略带弯曲的细长杆菌

e.为红色的竹节状排列杆菌

答案:d

2.结核分枝杆菌化学组成最显著的特点是含有大量的

a.蛋白质

b.脂类

c.多糖

d.rna

e.磷壁酸

答案:b

3.适宜卡介苗(bcg)接种的主要对象是

a.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

c.严重的结核病患者

d.新生儿以及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e.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

答案:d

篇5: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立克次体

【考纲要求】

1.立克次体的概念、形态、染色及其培养特性。

2.普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和q热柯克斯体的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所致疾病。

【考点纵览】

1.立克次体是一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二分裂繁殖。

2.外斐反应。

3.主要的病原性立克次体的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所致疾病。

篇6: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内科学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考纲要求】

1.常见致病微生物。

2.亚急性感染性内膜炎的发病相关因素。

3.临床表现。

4.并发症。

5.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6.诊断标准。 来源:考试大

7.治疗措施。

8.预防。 来源:考试大

【考点纵览】

1.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致病微生物,急性者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者主要为草绿色链球菌;该病基础心脏病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和法洛四联症。

2.亚急性心内膜炎的发病与血流动力学因素、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暂时性菌血症和细菌感染性赘生物相关;临床症状为发热,体征为心脏杂音、贫血、脾大和周围体征(淤点、指甲下线状出血、roth斑、osler结节、janeway损害)。

3.并发症见于心脏、动脉栓塞、细菌性动脉瘤、转移性脓肿、神经系统、肾脏。

4.血培养是诊断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但阳性率很低,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内膜炎诊断有重要意义,注意诊断标准。

5.治疗原则:早期用药,剂量大、疗程长、静脉给药。

6.临床注意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劝。

【历年考题点津】来源:考试大

1.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草绿色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淋球菌

d.肺炎球菌

e.肠球菌

答案:b

2.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是

a.免疫学检查

b.心电图检查

c.x线检查

d.血培养

e.常规生化检查

答案:d

3.女,30岁,持续发热2周,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人院查体:贫血貌,胸骨左缘3~4肋间4/6级粗糙收缩期杂音伴震颤、脾肋下2cm,血培养两次阳性。人院后3天突感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多次,可能性最大的诊断是

a.室间隔缺损合并急性心衰

b.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急性肺栓塞

c.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肺部感染

d.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部感染

e.室间隔缺损合并支气管扩张症

答案:b

试题点评:该患者具备先心病史,症见发热,体征有贫血、心脏杂音、脾大,且血培养阳性,故可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应首先考虑急性肺栓塞,故应选b。 来源:考试大

4.一位28岁的男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近半月来发热,t 38.3℃,右下睑结膜见一出血点,双肺无啰音,脾肋下可扪及边缘,双下肢皮肤少数紫癜。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白细胞75%,血小板150×109/l。可能的诊断是

a.脾功能亢进

b.过敏性紫癜

c.急性白血病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答案:e 来源:考试大

试题点评:该患者具备风心病史,症见发热,体征有贫血、心脏杂音、脾大,周围体征,且血像偏高而肺部无明显感染体征,可诊断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5.女,28岁,发热半月,弛张热型,伴恶寒、关节痛。体检:皮肤淤点、osler结节,心脏有杂音,考虑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确诊的直接证据来自 来源:考试大

a.血液学检查

b. x线和心电图检查

c.超声心动图 来源:考试大

d.免疫学检查

e.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

答案:e

试题点评:明确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包括病理学标准和临床标准,细菌学检查阳性在临床标准中有决定性诊断价值。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药理学第二十八章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免疫学第九章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药理学第三十六章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药理学第二十五章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执业医师辅导:常见症状与体征的考点纵览

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习题一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协和练习题:肺癌

医师资格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历年考题及详细解析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微生物学第十八章(通用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微生物学第十八章,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