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和差倍问题的练习题

时间:2022-12-23 03:52:42 作者:喵你个咪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喵你个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小升初数学和差倍问题的练习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小升初数学和差倍问题的练习题,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小升初数学和差倍问题的练习题

小升初数学和差倍问题的练习题

1. 四年级有4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问这四个班共有多少人?

解答:用131+134=265,这是1个甲、丁和2个乙、丙的总和,因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所以用 265-1=264就刚好是3个乙、丙的和,264÷3=88,就是说乙丙的和是88,那么甲丁和是88+1=89,所以四个班的和是88+89=177 人.

2. 有四个数,其中每三个数的和分别是45,46,49,52,那么这四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多少?

解答:大家想想,我如果把4个数全加起来是什么?实际上是每个数都加了3遍!大家一定要记住这种思想!(45+46+49+52)÷3=64就是这四个数的和,题目要求最小的数,我就用64减去52(某三个数和最大的`)就是最小的数,等于12.

3. 在一个两位数之间插入一个数字,就变成一个三位数。例如:在72中间插入数字6,就变成了762。有些两位数中间插入数字后所得到的三位数是原来两位数的9倍,求出所有这样的两位数。

解答:对于这个题来说,首先要判断个位是多少,这个数的个位乘以9以后的个位还等于原来的个位,说明个位只能是0或5!先看0,很快发现不行,因为20×9=180,30×9=270,40×9=360等等,不管是几十乘以9,结果百位总比十位小,所以各位只能是5。略作计算,不难发现:15,25,35,45是满足要求的数

4. 某班买来单价为0.5元的练习本若干,如果将这些练习本只给女生,平均每人可得15本;如果将这些练习本只给男生,平均每人可得10本。那么,将这些练习本平均分给全班同学,每人应付多少钱?

篇2:四年级和倍问题练习题

1、学校田径队的男生、女生一共有40人,其中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4倍,求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2、学校生物兴趣小组一共饲养白鼠和灰鼠54只,白鼠的只数是灰鼠的2倍,求白鼠和灰鼠各有多少只?

3、甲桶有油25千克,乙桶有油17千克,乙桶倒入多少千克的油给甲桶,甲桶油是乙桶油的5倍?

4、一个小型的放羊场有335只羊,其中白羊是黑羊的4倍,这个小型放养场养的白羊和黑羊各有多少只?

5、甲乙两数的和是48,甲数是乙数的2倍,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6、果园里有李树和桃树共380棵,李树的棵树是桃树的3倍,李树桃树各有多少棵?

7、一所小学共有学生810人,其他年级的学生是六年级学生人数的5倍,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其他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8、小敏与爸爸的'年龄和是72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敏的2倍,小敏和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9、一肉店卖出猪第一文库网肉和牛肉共700千克,卖出的猪肉是卖出的牛肉的4倍,卖出的牛肉和猪肉个多少千克?

10、小明和小强共有图书120本,小强的图书本数是小明的2倍,他们两人各有图书多少本?

11、果园里一共种340棵桃树和杏树,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杏树的3倍多20棵,两种树各种了多少棵?

12、甲、乙两箱苹果共重84千克,从甲箱取出15千克的苹果放入乙箱,乙箱的重量就是甲箱的3倍,两箱原来各有苹果多少千克?

13、甲 乙两桶汽油共124千克.如果把乙桶中的油倒入甲桶15千克,那么这时甲桶中的汽油等于乙桶中汽油的3倍,甲乙两桶原有汽油各多少千克?

14、学校中四、五年级的学生为“希望工程”共捐款241元,从五年级捐款的总数中取出25元后,就是四年级捐款数的2倍,五年级比四年级的学生多捐款多少元?

15、甲乙两人共生产零件517个,其中甲有两个零件,乙有五个零件不合格。已知乙生产的合格零件是甲生产的零件的两倍。甲乙个生产了多少个零件?

16、团结村原有水田310公顷,旱田290公顷。要把多少公顷旱田改为水田,才能使水田的公顷数是旱田的公顷数的3倍?

17、光明小学有学生7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18、红星小学图书馆内,科技书是故事书的3倍,连环画又是科技书的2倍。已知这3种书共有4800本,那么每种书各有多少本?

篇3:差倍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差倍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例:已知大、小数之差是152,大数是小数的5倍。求大、小二数各是多少?

这题中有“差”、有“倍数”,通常叫做差倍应用题。差倍问题中大、小二数的数量关系可以用:小数=差÷(倍数-1)。式子中1即“1倍”数代表小数。

上式称为差倍公式。由此得到

大数=小数+差,或大数=小数×倍数。

根据上面公式可求得上例中大、小二数分别为:

小数=152÷(5-1)=38,

大数=38+152=190或38×5=190。

例1、王师傅一天生产的零件比他的徒弟一天生产的零件多128个,且是徒弟的3倍。师徒二人一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分析:师徒二人一天生产的零件的“差”是128个。小数(即“1倍”数)是徒弟一天生产的零件数,“倍数”为3。由差倍公式可以求解。

解:徒弟一天生产零件

128÷(3-1)=64(个),

师傅一天生产零件

128+64=192(个)或64×3=192(个)。

答:徒弟、师傅一天分别生产零件64个和192个。

例2、两根电线的长相差30米,长的那根的长是短的那根的长的4倍。这两根电线各长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这题的“差”=30,倍数=4,由差倍公式得

短的电线长

30÷(4-1)=10(米),

长的电线长

10+30=40(米)或10×4=40(米)。

答:短的电线长10米,长的电线长40米。

解差倍应用题的关键是确定“1倍”数是谁,“差”是什么。上两例中,“1倍”数及“差”都极明显地直接给出。下面讲两个稍有变化,不直接给出“差”和“1倍”数的例子。

例3、甲、乙二工程队,甲队有56人,乙队有34人。两队调走同样多人后,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3倍。问:调动后两队各有多少人?

分析:“1倍”数是乙队调动后剩下的人数。因甲、乙队调走的人数相同(不影响他们二队人数之差),所以,甲、乙两队人数之差仍是56-34=22(人)。

解:由差倍公式得调动后乙队有

(56-34)÷(3-1)=11(人)。

调动后甲队有

11×3=33(人)或11+(56-34)=33(人)。

答:调动后甲队有33人,乙队有11人。

例4、甲、乙两桶油重量相等。甲桶取走26千克油,乙桶加入14千克油,这时,乙桶油的重量是甲桶油的重量的3倍。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解答:当甲桶取走26千克、乙桶加入14千克后,乙桶里的油就是甲桶里的油的3倍,所以,“1倍”数是甲桶里剩下的油,差是26+14=40(千克)。由差倍公式知,

“1倍”数=(26+14)÷(3-1)=20(千克)。

故甲、乙桶原来各有油

20+26=46(千克),

或20×3-14=46(千克)。

答:原来各有46千克。

例5、小云比小雨少20本书,后来小云丢了5本书,小雨新买了11本书,这时小雨的书比小云的书多2倍。问:原来两人各有多少本书?

分析与解:“小雨的书比小云的书多2倍”,即小雨的书是小云的书的3倍。这个“倍数”是变化后的,所以“1倍”数应是小云变化后的'书。“差”是20+5+11=36(本)。

根据差倍公式得:

小云现有书

(20+5+11)÷(3-1)=18(本)。

小云原来有书18+5=23(本),

小雨原来有书23+20=43(本)。

答:原来小云有23本书,小雨有43本书。

通过上面的例子分析,你会解答下面的问题吗?试试看。

1.哥哥的图书本数比弟弟多60本,哥哥的图书本数是弟弟的3倍,哥哥和弟弟各图书多少本?

2.菜场运来的西红柿是黄瓜的3倍,卖出西红柿950千克,黄瓜120千克后,剩下的两种蔬菜重量相等,菜场运来西红柿和黄瓜各多少千克?

3.两袋盐的重量相等,甲袋取出24千克,乙袋装入28千克,这时乙袋的重量是甲袋的3倍,甲乙两袋原来各有盐多少千克?

4.甲筐有梨400个,乙筐有梨240个,现在从两筐取出数目相等的梨,剩下梨的个数,甲筐是乙筐的5倍,两筐所剩的梨各有多少个?

篇4:小学数学知识点:和差、和倍与差倍问题详解

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其实,解和差问题,还有一段顺口溜:

和加上差,越加越大;除以2,便是大的;

和减去差,越减越小;除以2,便是小的。

和差问题的解题公式:

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例1、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解长=(18+2)÷2=10(厘米)

宽=(18-2)÷2=8(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10×8=80(平方厘米)

答:长方形的面积为80平方厘米。

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弄清两种量彼此间的关系,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两种量间的这种关系,以便于找到解题的途径。

例1、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解(1)杏树有多少棵?248÷(3+1)=62(棵)

(2)桃树有多少棵?62×3=186(棵)

答:杏树有62棵,桃树有186棵。

例2、东西两个仓库共存粮480吨,东库存粮数是西库存粮数的1.4倍,求两库各存粮多少吨?

解(1)西库存粮数=480÷(1.4+1)=200(吨)

(2)东库存粮数=480-200=280(吨)

答:东库存粮280吨,西库存粮200吨。

例3、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解:160÷(3+1)=40本乙

40×3=120本 甲

答:甲班120本,已班40本。

差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

两个数的差÷(几倍-1)=较小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是要在题目中找到1倍量,再画图确定解题方法.被除数的数量和除数的倍数关系要相对应,相除后得到的结果是一倍量,然后求出另一个数,最后再写出验算和答题。

例1、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而且桃树比杏树多124棵。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解(1)杏树有多少棵?124÷(3-1)=62(棵)

(2)桃树有多少棵?62×3=186(棵)

答:果园里杏树是62棵,桃树是186棵。

例2、爸爸比儿子大27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求父子二人今年各是多少岁?

解(1)儿子年龄=27÷(4-1)=9(岁)

(2)爸爸年龄=9×4=36(岁)

答:父子二人今年的年龄分别是36岁和9岁。

例3、光明小学开展冬季体育比赛,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是踺子人数的3倍,比踢踺子的多36人。参加跳绳和踢踺子比赛的各有多少人?

解:36÷(3-1)=18人

18×3=54人。

答:参加跳绳的有54人,踢踺子的有18人。

专项练习

一、和倍问题

1、商店运来苹果和梨共185千克,如果苹果再运15千克就相当于梨的3倍,这个商店运来苹果和梨各多少千克?

2、汽车运输队第一运输队有20部汽车,第二运输队有10部汽车。要使第一队的汽车是第二队的4倍,第二队应当调几部汽车给第一队?

3、两数相除商和余数都是5,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29,求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多少?

4、兄弟俩各有一些钱,哥哥的钱比弟弟多4500元,国庆那天,他们都拿出2000元去合买了一台彩电。这时,哥哥的钱恰好是弟弟的4倍,哥弟俩原来各有多少钱?

5、四(3)班有学生50人,若女生增加14人,男生增加2人,女生的人数就是男生的2倍。求四(3)班男、女学生各有多少人?

6、三,四年级共有学生165人,三年级学生比四年级学生人数的2倍少6人,三,四年级学生各有多少人?

7、三年级一班有学生48人,如果再转来3名男生,那么男生的人数就正好是女生的2倍,三年级一班有男生多少人?

8、两筐鸭梨共重154千克,其中第一筐比第二筐的2倍少14千克,求两筐鸭梨各有多少千克?

9、姐姐和妹妹共有人民币264元,姐姐的钱数的个位是0,如果姐姐把自己的钱数的个位上的0去掉,恰好和妹妹的钱数相等,姐姐妹妹各有人民币多少元?

10、把一个减法算式里的被减数,减数与差相加,得数是990,已知减数是差的2倍,减数是多少?

二、差倍问题

1、南街村种花生公顷数是玉米的8倍,花生比玉米多种63公顷。花生、玉米各种多少公顷?

2、甲、乙两个仓库存的水泥同样多,从甲仓运出65吨,从乙仓运出9吨水泥后,乙仓的水泥是甲仓的3倍。两仓原来共存水泥多少吨?

3、买3个文具盒的钱可买16本笔记本,一个文具盒比一本笔记本贵0.13元,一个文具盒和一本笔记本各是多少钱?

4、兄弟两人各有存款若干元,若哥哥给弟弟 45元,二人的钱数就同样多;若弟弟给哥哥45元,则哥哥的钱正好是弟弟的2倍。兄弟两人各有存款多少元?

5、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再过4年,爸爸的年龄恰好是小明的4倍。今年小明多少岁?

6、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50米。长比宽的2倍多10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7、学校买来的足球比篮球多18个,足球的个数比篮球的2倍少4个,学校买来篮球和足球多少个?

8、有甲乙两个书架,甲书架上的书是乙书架的3倍。如果从甲书架上取100本放到乙书架上,这时,甲乙两个书架上的书就一样多。甲乙两个书架原来各有书多少本?

9、小红比小强多做180个零件,小红做的是小强的4倍多9个,两人各做多少个零件?

10、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2倍。如果从上层书架取出20本放到下层,这时上下层书架上的书同样多,原来书架的上下层各放书多少本?

三、和差问题

1、今年爸爸和小红两人的年龄和是46岁,5年前小红比爸爸小24岁,今年两人各几岁?

2、爷爷沿长宽相差20米的长方形花坛跑3圈共跑420米,长宽各几米?

3、两篮苹果共99各,如果从甲篮取出8各放进乙篮,则甲篮还比乙篮多3个,两篮中原来各有多少个?

4、小明语文和数学平均93分,数学比语文高6分,语文、数学各多少分?

5、甲乙两个仓库有大米共15吨,甲仓里新运进4吨,乙仓库里运出2吨。这时乙仓库甲仓库的大米还多1吨,甲乙两仓库原来各有大米多少吨?

6、某厂三个车间共有工人108人,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多11人,第三车间比第二车间少5人,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7、今年小勇和妈妈两人年龄的和是38岁,3年前,小勇比妈妈小26岁,问今年妈妈和小勇各多少岁?

8、把长为10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长比宽多12厘米,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篇5:小升初数学工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小升初数学工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小升初数学工程问题练习题。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解:

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1/20*(16-x)+7/100*x=1

x=10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解:

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

(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篇6:小升初数学称球问题练习题

小升初数学称球问题练习题

[专题介绍]

称球问题是一类传统的趣味数学问题,它锻炼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智力,历久不衰。下面几道称球趣题,请你先仔细考虑一番,然后再阅读解答,想来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练习题]

1.有4堆外表上一样的球,每堆4个。已知其中三堆是正品、一堆是次品,正品球每个重10克,次品球每个重11克,请你用天平只称一次,把是次品的.那堆找出来。

解:依次从第一、二、三、四堆球中,各取1、2、3、4个球,这10个球一起放到天平上去称,总重量比100克多几克,第几堆就是次品球。

2.有27个外表上一样的球,其中只有一个是次品,重量比正品轻,请你用天平只称三次(不用砝码),把次品球找出来。

解:第一次:把27个球分为三堆,每堆9个,取其中两堆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盘上。若天平不平衡,可找到较轻的一堆;若天平平衡,则剩下来称的一堆必定较轻,次品必在较轻的一堆中。

第二次:把第一次判定为较轻的一堆又分成三堆,每堆3个球,按上法称其中两堆,又可找出次品在其中较轻的那一堆。

第三次:从第二次找出的较轻的一堆3个球中取出2个称一次,若天平不平衡,则较轻的就是次品,若天平平衡,则剩下一个未称的就是次品。

3.把10个外表上一样的球,其中只有一个是次品,请你用天平只称三次,把次品找出来。

解:把10个球分成3个、3个、3个、1个四组,将四组球及其重量分别用A、B、C、D表示。把A、B两组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盘上去称,则

(1)若A=B,则A、B中都是正品,再称B、C。如B=C,显然D中的那个球是次品;如B>C,则次品在C中且次品比正品轻,再在C中取出2个球来称,便可得出结论。如BC的情况也可得出结论。

(2)若A>B,则C、D中都是正品,再称B、C,则有B=C,或BC不可能,为什么?)如B=C,则次品在A中且次品比正品重,再在A中取出2个球来称,便可得出结论;如B

(3)若AB的情况,可分析得出结论。

篇7:小升初数学流水行程问题练习题

1. 船行于一段长120千米的江河中,逆流而上用10小时,顺流而下用6小时,水速_______千米/小时,船速________千米/小时.

2. 一只船逆流而上,水速2千米,船速32千米,4小时行________千米.(船速,水速按每小时算)

3. 一只船静水中每小时行8千米,逆流行2小时行12千米,水速________千米/小时.

4. 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8千米,水速是每小时2千米,这船从甲地到乙地逆水行驶需15小时,则甲、乙两地相距_______千米.

5. 两个码头相距192千米,一艘汽艇顺水行完全程要8小时,已知水流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逆水行完全程要用________小时.

6. 一只船在河中航行,水速为每小时2千米,它在静水中航行每小时行8千米,顺水航行50千米需用_______小时.

7. 船在河中航行时,顺水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逆水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船速每小时______千米,水速每小时______千米.

8. 一只渔船顺水行25千米,用了5小时,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1千米.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__________千米/小时.

9. 一只渔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航行4千米,逆水4小时航行12千米.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___千米.

10. 甲、乙两个港口相距77千米,船速为每小时9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2千米,那么由甲港到乙港顺水航行需_______小时.

11. 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4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逆水而行的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千米.

12. 某船的航行速度是每小时10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_____千米,逆水上行5小时行40千米.

13. 一只每小时航行13千米的客船在一条河中航行,这条河的水速为每小时7千米,那么这只船行140千米需______小时(顺水而行).

14.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公里,它逆水航行11小时走了88公里,这艘船返回需______小时.

15. 长江号轮船第一次顺流航行21公里又逆流航行4公里,第二次在同一河流中顺流航行12公里,逆流航行7公里,结果两次所用的.时间相等.顺水速度是逆水速度的_______倍.

16. 一条轮船往返于A、B两地之间,由A到B是顺水航行;由B到A是逆水航行.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由A到B用了6小时,由B到A所用时间是由A到B所用时间的1.5倍,那么水流速度为:____________千米/每小时.

17. 甲、乙之间的水路是234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到乙港需9小时,从乙港返回甲港需13小时,则船速每小时 千米,水速每小时__________千米.

18. 某河有相距45千米的上、下两码头,每天定时有甲、乙两艘船速相同的客轮分别从两码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天甲船从上游码头出发时掉下一物,此物浮于水面顺水飘下,4分钟后,与甲船相距1千米.预计乙船出发后___________小时可以与此物相遇.

19. 两个码头相距432千米,轮船顺水行这段路程要16小时,逆水每小时比顺水少行9千米,逆水比顺水多用________小时.

20. 甲、乙两个码头相距144千米,汽船从乙码头逆水行驶8小时到达甲码头,又知汽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21千米,那么汽船顺流开回乙码头需要_______小时.

21. 已知80千米水路,甲船顺流而下需要4小时,逆流而上需要10小时.如果乙船顺流而下需5小时,问乙船逆流而上需要_______小时.

22. 已知从河中A地到海口60千米,如船顺流而下,4小时可到海口.已知水速为每小时6千米,船返回已航行4小时后,因河水涨潮,由海向河的水速为每小时3千米,此船回到原地,还需再行___________小时.

23. 甲乙两船分别从A港逆水而上,静水中甲船每小时行1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12千米,水速为每小时3千米,乙船出发2小时后,甲船才开始出发,当甲船追上乙船时,已离开A港______千米.

24. A河是B河的支流,A河水的水速为每小时3千米,B河水的水流速度是2千米.一船沿A河顺水航行7小时,行了133千米到达B河,在B河还要逆水航行84千米,这船还要行_______小时.

25. 一只小船第一次顺流航行56公里,逆水航行20公里,共用12小时;第二次用同样的时间,顺流航行40公里,逆流航行28公里,船速______公里/小时,水速_______公里/小时.

26. 甲、乙两港相距192千米,一艘轮船从甲港到乙港顺水而下行16小时到达乙港,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水流速度的5倍,那么水速______千米/小时,船速是______千米/小时.

27. 一只船在河里航行,顺流而下,每小时行18千米,船下行2小时与上行3小时的路程相等,那么船速______千米/小时,水速_______千米/小时.

28. 一船逆水而上,船上某人有一件东西掉入水中,当船调回头时已过5分钟.若船的静水中速度为每分钟50米,再经过_____分钟船才能追上所掉的东西.

29. A、B两码头间河流长为90千米,甲、乙两船分别从A、B码头同时启航.如果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如果同向而行15小时甲船追上乙船,那么,甲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 千米/小时,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__________千米/小时.

30. 一只船,顺水每小时行20千米,逆水每小时行12千米.那么这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___________千米/小时、水流的速度是____________千米/小时.

差倍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数学年龄问题练习题

经典小升初数学复习练习题及解析

小升初期末数学测评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的排列问题练习题

小升初数学期末复习简便计算练习题

小升初句型转换练习题

小升初英语测试练习题

数学倍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奥数和倍问题试题

小升初数学和差倍问题的练习题(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升初数学和差倍问题的练习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