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找上网兼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小升初考试数学复习公式,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小升初考试数学复习公式,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小升初考试数学圆的知识点复习
(1)圆的认识
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r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d表示。
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长度,即d=2r。
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圆的画法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4)圆的面积
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5)计算公式
d=2r
r=d/2
c=∏d
c=2∏r
s=∏r2
篇2:小升初考试数学复习常见问题与解答
小升初数学复习常见问题与解答
【问】小升初数学考试中最重要的考点是什么?
【答】行程问题(还有数论问题)!行程问题始终是“小升初”能力考察的一个重点之一,行程问题包括简单行程问题、流水问题、追及问题、过桥问题、复杂行程问题等等,知识面牵扯很广,很能直接体现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各类竞赛、升学考试重点考察的范围之一,有统计数据表明,行程问题几乎占到每张试卷总分比例的20%左右,可见,行程问题在考试中的重要性!
【问】小升初数学考试中图形问题?
【答】图形问题主要考察是考生的观察能力甚至空间想象能力,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才能完成,对培养孩子动手甚至创新能力很有帮助。
【问】小升初数学考试中最容易失分的地方在哪里?
【答】计算题。大家知道,几乎每一次大大小小的数学考试(包括小升初和各类数学竞赛)都会有计算题出现,、小升初考试中,一些重点中学如北京四中、人大附中等“小升初”考试中都有计算题题出现,但是我们发现,相对其它应用题(能力题)而言,计算题往往是考生失分最多的地方。许多学员抱怨,一看到计算题就头疼,面对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算式,觉得无从下笔,于是随便填个数字甚至放弃不做!
其实,计算题也是对考生计算能力的一种考察,并非常所说的马虎、粗心造成的。而且这种能力对任何一个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甚至终身受益,这就是为什么中小学学习阶段,“逢考必有计算题”的重要原因了!
造成这种失分原因主要是:
1、学员本身对计算题不太重视,认为学奥数就是做难题;
2、一些数学培训机构不注重学员计算能力的训练。
[小升初考试数学复习常见问题与解答]
篇3:小升初考试数学知识点复习:比和比例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比和比例
1.比的意义和性质
(1)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篇4:数学运算公式复习资料小升初备考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数学运算公式复习资料小升初备考]
篇5:小升初招生考试数学复习题
苏教版2017小升初招生考试数学复习题
一,填空提(每空1分,共19分)
1、把(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树是9809.35万,这个数写作(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2、2m330dm3=( )m3 2时20分=( )时
3、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这时点所对应的数是( )。
4、10:( )=62.5%=15:( )= =( )÷1.6
5、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5厘米和5.4厘米,量的它的一条高是4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6、某次数学竞赛,试题共20道,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一题或不做倒扣3分,小丽最终得76分,他做对( )题。
7、一件衣服进价120元,按标价打八折出售,能获利80元,这件衣服的标价为( )元。
8、两袋大米共重220千克,甲袋大米吃掉12千克,乙袋大米吃掉13千克,甲乙两袋大米所剩大米的质量比是5:8.原来甲袋大米有( )千克,乙袋大米有( )千克。
9、在一次会议中,A、B、C、D四人分别坐在1、2、3、4号椅子上,有人说:“B坐在C的旁边,A坐在B、C中间,B没有坐在2号椅子上。”已知,这个人说的都是错的,D坐在( )号椅子上。
10、三条边长分别是6厘米、8厘米、
10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将它的最短边
对折到斜边相重合(如图)。那么,图
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一辆汽车的牌照是○□△5(一个四位数),已知○+○=□,○+□+□+5=25,△+△=○,那么他的车牌照是( )。
12、有10个零件,其中一个零件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至少称( )次,就能保证找出次品。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一副扑克牌54张,至少抽出( )张,方能保证其中至少有2张牌是相同的点数。
A.5 B.15 C.7 D.16
2、如图所示,把一个圆柱形木块,削成两个相对的圆锥形物体,它的底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相等,每个
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一半,则每个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的比是( )
A、1:3 B、2:3 C、1:6 D、1:2
3、如右图,两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是
S1、S2,S2-S1=3,则图中扇形的半径是
( )厘米。(π取3)
A、4 B、3 C、6 D、5
4,小青坐在教室的第三行第四列,用(4、3)表示,小明坐在小青的左边,应当表示为( )新|课 |标| 第 |一 | 网
A、(5、3) B、(3、3) C、(3、5) D(6、3)
5、一根木料长24米,把它锯成3米长的小段,共用56分钟,如果把它锯成2米长的小段,那么要( )分钟。
A、84 B、96 C、88 D、77
三,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3kg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苹果的 。 ( )
2、如图,圆的面积和正方形的面积成正比例。 ( )
3,、C=πd,C一定,π和d成反比例。 ( )
4、一种商品打5折销售,正好保本,如果不打折销售,那就获得5%的利润。 ( )
5、连续4年当中,一定有一年是闰年。 ( )
6、如图,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2a c
则a:c=5:6。 a c
四,计算题。(共31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8分)
356-198= - + = : = 6÷40%=×3÷ ×3= 4÷0.01×0.1= 992+99= + ÷ =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每小题3分,共12分)
2.24-1.57+8.76-5.43 ( + )×15-45÷49÷[( - )× ] ( + )× ÷
3、解方程或比例。(每小题3分,共6分)
X:28%= :0.7 87.5%×(X- )=
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5分)
五,图形操作。(本大题11分)
1、按要求作图。(5分)
(1)下图的三角形中,0点用数对表示是( ,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cm2,(每个小格表示1cm2)
(2)画出图形A绕O点逆时针旋转900得到的图形B。
(3)画出图形A先向左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1格得到的图形C。
(4)以MN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D。
2,右图是某城市经济开发区的平面图,以区政府为观测点,量一量、填一填、画一画。
(1)公园在区政府( )偏( )( )度的方向上,距离( )米。
(2)区政府南面500米处有一条和平路,它与建设路平行,请在图中画出和平路。
(3)新华书店在区政府北偏东50度方向上,距离1500米处,请画出新华书店的位置。
六,解决问题。
1,完成一项工程,甲需要12天,乙需要16天,丙需要24天。先由乙丙合作4天,余下的工程由甲独做,还要多少天?
2,实验小学毕业班的学生去医务室检查视力,第一天检查了总人数的 ,第二天检查了180人,这时已检查的和没检查的学生人数比事5:3.实验小学毕业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3,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半径为2米,高1.5米,如果把这些小麦装入一个圆柱形粮食屯,只占粮食屯的 ,已知粮食屯的底面积是9平方米,粮食屯的高是多少?
4,某市为了更好的利用水资源,制定了居民用水收费标准,如果一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5立方米(含15立方米),每立方米按1.8元收费,如果超过15立方米,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2.3元收费。另外,每立方米加收污水处理费1元,如果某户一月份共支付水费58.5元。求该户一月份用水量是多少立方米?
篇6:小升初数学基本公式
体积和表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公式:S=(a×b+a×c+b×c)×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公式:S=6a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3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算术
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a×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方程、等式和代数式
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代数: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3x=ab+c
分数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倒数的概念:如果两个数乘积是1,我们称一个是另一个的倒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单价×数量=总价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速度×时间=路程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小升初数学基本公式]
★ 数学积和差公式
小升初考试数学复习公式(共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