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游戏:流星雨

时间:2022-12-31 03:43:32 作者:浮光♢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浮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拓展游戏:流星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拓展游戏:流星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拓展游戏:流星雨

游戏目的:

1、让人们学会挑战自我。

2、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

游戏准备:

人数:不限。

时间:20~30分钟。

场地:空地。

材料:1件可以扔的东西(如比较软的球、飞盘、打了结的旧毛巾、钉在一起的旧报纸等)。

游戏步骤:

1、主持人需要将队员划分成若干个由20-30人组成的小组。让每个队员从材料中找到一件可以扔的东西。

2、每人手里都有了l件可以扔的东西之后,让小组队员面向圆心站成一个大圈。

3、邀请3个参与者站在圆圈的中心,这3个参与者要背对背,站成一个紧密的小圆圈。

4、主持人对站成大圆的队员们说:“听我数到3后,大家要把手中的东西一齐高高抛给这3个站在中间的人。”并告诉站在圆心的3个人:“你们的任务是尽可能多地接住抛过来的东西。”

5、大喊:“l——2——3,抛!”

6、检查3个人各接住了多少件东西。

7、让3个人回到原位.另外请3个人站在中间,重复前面的步骤。直到每个人都已得到过一次站在中间的机会。

8、重复整个游戏过程.告诉人们这次他们需要打破自己先前的“接球”纪录。

【游戏心理分析】

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最大敌人就是逃避。许多人面对困难。会不自主地逃避。有人说,“人生最大的错误是逃避”。的确,在成功的道路上。逃避是一个极大的障碍。心理学家认为。逃避心理是一种“无法解决问题”的心态和没有勇气面对挑战的行为。

如果一个人不能在重大的事情上接受生命的挑战.他就不可能有快乐的感觉,同样,也不可能摆脱这些困扰。

篇2:团队游戏:流星雨

团队游戏:流星雨

时间:20~30分钟

人数:不限,人数较多时,需要将队员划分成若干个由20—30个人组成的小组,

道具:

(每个队员)

•1件可以扔的东西(比如网球等比较软的球、飞盘、打了结的旧毛巾、钉在一起的旧报纸)。

概述:

这是一个很容易组织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每个队员既需要挑战别人,也需要挑战自我。

目的:

让每个队员在游戏中既挑战别人,也挑战自我。

准备:

步骤:

1.让每个队员参照道具中例子,找到一件可以扔的东西。

2.每人手里都有了l件可以扔的东西之后,让小组面向圆心站成一个大圈。

3.邀请3个志愿者站在圆圈的中心,他们可以把手中的东西暂时放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

这3个志愿者要背对背,站成一个紧密的小圆圈。

4.告诉站在圆周上的'队员们:“听我数到3后,大家要把手中的东西一齐高高抛给这3个站在中间的人。”告诉站在圆心的3个人:“你们的任务是尽可能多地接住抛过来的东西。”

5.大喊:“l,2,3,抛!”

6.检查3个志愿者各接住了多少——可能会比你想象的要少得多,经常有人会一个都接不到。

7.让3个志愿者回到原位,另外请3个队员站在中间,重复前面的步骤,直到每个队员都已得到过一次站在中间的机会。

8.重复整个游戏过程,告诉队员们这次他们需要打破自己先前的“接球”纪录。

讨论问题示例:

安全:

要选择那些比较安全的物品来扔,比如物品上不要有尖锐的棱角、物品不可太硬、不能是易碎品等。

变通:

可以蒙住站在圆心的队员的眼睛。或是给站在圆心的队员30秒时间,让他们集体筹划一下如何相互配合,以便接住更多的东西。

篇3:户外拓展游戏参考

1、项目类型:团队协作型

2、道具要求:长绳一根 眼罩

3、场地要求:一片空旷的大场地

4、游戏时间:20分钟

5、详细游戏规则:让所有队员被蒙上眼睛,在四十分钟内,将一根绳子拉成一

个最大的正方形,并且所有队员都要均分在四条边上。这个项目教会所有学员如何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寻找出路,大家耗用时间最长、最混乱、所有人最焦虑的时候是在领导人选出、方案确定之前,当领导人产生、有序的组织开始运转的时候,大家虽然未有胜算,但心底已坦然了许多。而行动方案得到大家的认同并推进,使学员们在同心协力中初尝着胜利的喜悦。

6、活动目的:这个任务体现的是团队队员之间的配合和信任,一个有领导,有配合,有能动性的队伍才能称之为团队,本游戏主要为锻炼大家的团队合作能力。

7、所需费用:长绳

8、评比规则:用最短时间按要求完成者为第一,依次类推。

9、评分标准:第一名25分、第二名20分、第三名15分、第四名10分。

篇4:素质拓展游戏

时间:10分钟

人数:不限,越多越好。

道具:秒表。

概述:这个一个快速而且简单的小游戏。它可以使整个小组协同工作,并给他们带来欢笑。

目的:

1.增强小组凝聚力;

2.激励小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步骤:

1.让所有队员手拉手站成一圈。

2.随意在圈中选出一个人,让他用自己的左手捏一下相邻同伴的右手。问第二个人是否感受到了队友传递过来的捏手信号,这里我们把它称为“电波”。告诉大家收到 “电波”后要迅速把电波传递给下一个队友,也就是要快速地捏一下下一位队友的手。这样一直继续下去,直到“电波”返回起点。

3.告诉大家你将用秒表记录“电波”跑一圈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大喊:“游戏开始!”,并开始计时。

4.告诉大家“电波”传递一圈所用的时间,鼓励一下大家,然后让大家重新再做一次电波传递,希望这次传递能更快一些。

5.让队员们重复做几次电波传递,记录下每次传递所用的时间。

6.等大家都熟练起来之后,变更“电波”的传递方向,使电波由原来的沿顺时针方向传递变为沿逆时针方向传递。

7.“电波”沿着新方向被传递几次之后,再一次让队员们逆转“电波”的方向,同时让队员们闭上眼睛或是背向圆心站立。

8.在游戏快要结束的时候,为了使游戏更加有趣,悄悄告诉第一个人同时向两个方向传递“电波”,而且不要声张,看看这样会带来什么有趣的效果。

篇5:团队拓展游戏

◎ 主题

增进领导力。

◎ 任务

全体队员站在由水泥墩支起的块厚木板上并保持平衡。

◎ 准备

培训师站在木板上给队员布置任务。可以给学员们做示范,只要重心有一点点偏移就使木板变成跷跷板,从而使木板的一端触地。10分钟的讨论之后,全队必须在地面上标有“V”字的标识区域登上木板;然后再从同样的地方下来——在此期间木板的任何一端不可以接触地面、给团队2次机会。第一次可以作为练习。第二次可以在木板的两端各放一个鸡蛋,以激励团队达到零失误。

◎ 规则

◆ 10分钟的讨论时间到了之后,或者当团队越过起点线之后,就不允许再说话。

◆ 学员们只能在水泥墩前方地面上标有一个倒置的“V”字的区域内上下木板。

◆ 全体学员必须在木板上保持5秒钟的平衡之后才能下木板。

◆ 全体学员离开木板后,任务才算完成。

◆ 木板接触地面越少,完成的任务质量就越高。

◎ 时间

10分钟讨论,15分钟操作。

◎ 器材

2块10英尺X2英寸X8英寸的用胶带捆在一起的木板。

一个水泥墩。

胶带。

◎ 安全

◆ 该游戏最好选择在户外平坦的草地上进行。一块10英尺长的木板,并能承受住12~13个正常成年人的体重。

◆ 监控好整个团队。对上了年纪的、身体不够协调的队员,应至少安排2个人保护。

◆ 提醒学员们,假如他们马上要失去平衡时,应该果断地走下木板。学员们的腿相互绊住,或者不顾一切地坚持将会使其他学员摔倒。

◆ 跳离木板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做可能会使木板旋转并且使其他学员摔倒。

◎ 知识迁移

与其他游戏相比,这项活动更需要领导力的体现。当团队学员踏上木板的时候,他们无法看清楚自己应该向木板的哪一边移动才能使木板保持平衡。需要有一个学员用手和胳膊作信号来指挥。

通过提问下述问题来说明这一点:

为了完成任务,团队是如何分工组织的?

学员们之间有没有按照身高和体重配对?

篇6:户外拓展游戏参考

1、项目类型:益智型、团体合作型;

2、道具要求:小纸条、笔(工作者提前准备)

3、场地要求:空旷的平地

4、游戏时间:约20分钟

5、详细游戏规则:

第一轮:小组成员派一个代表抽出一个工作者提前准备的26个字母中的三个,然后用最短的时间摆出这个字母。

第二轮:小组成员派一个代表抽出一个工作者提前准备的一个单词(由5个字母组成),然后用最短的时间摆出这个单词。

6、游戏目的:增强组员的团体合作能力

7、所需费用:A4纸

8、在最短时间内按要求摆出字母或单词的团队为第一,依次类推。

9、评分标准:第一名25分、第二名20分、第三名15分、第四名10分。

篇7:户外拓展游戏参考

1、项目类型:团队协作型

2、道具要求:乒乓球、球槽(A4纸替代)

3、场地要求:空旷的平地

4、游戏时间:约20分钟

5、详细游戏规则:整个团队每个队员手拿一根半圆形的球槽,将球连续传动(滚动)到下一个队员的球槽中,并迅速地排到队伍的末端,继续传送前方队员传来的球,直到球安全的到达指定的目的地为止。

6、活动目的:感受团队间有效的配合,衔接以及自我控制能力,为共同的目的以及团队的责任感做好每一个环节。

7、所需费用:乒乓球

8、评比规则: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传送乒乓球最多的团队为第一,数量相同的情况下以掉球最少的团队胜出。

9、评分标准:第一名25分、第二名20分、第三名15分、第四名10分。

篇8:团队拓展游戏

时间:5~10分钟

人数:不限

道具:给每两个队员至少准备一个气球。

两根绳子(标明起始线和终结线)。

一处运动场。

概述:任何团队都能开展的有趣游戏。

目的:1.活跃团队气氛。2.促进团队合作。

步骤:

1.将两根绳子沿着运动场某一边缘,平行放置,相距10米远。

2.让大家互相结对儿。

3.给每对搭档发一个气球。

4.让其中拿着气球的队员站在一条线上,他们的搭档站在运动场边缘的另一条线上。

5.让带球的队员把气球放在膝盖之间,并且放好之后,手不能再碰气球。

6.解释游戏如何开展。告诉带球的队员,听到你的信号后,像袋鼠一样跳跃通过运动场(保证气球夹在膝盖之间),到达运动场对面的终点线时,将气球传递给搭档——仍旧要求不能用手碰气球。交换气球后,搭档夹着气球跳回起始线。

7.最先跳回起始线的那对搭档获胜,在此过程中要求气球始终夹在膝盖之间。

讨论问题示例:

是谁最先返回起始线的?

什么因素加大了游戏难度?

什么因素可使游戏更为简单?

变通:

比赛结束后,给大家1~2分钟的设计时间,然后再重复一次游戏。允许搭档们商量谁第一个带球跳跃,以及讨论怎样才能提高速度。记下所有搭档所耗时间。

篇9:团队拓展游戏

时间:1个小时以上,取决于参加人数的多少。

人数:12—20人。

道具:一 个1.5~1.8m高的平台(如果没找到平台。可以用梯子或者树桩代替)。

概述:几乎每一个户外培训小组都可以参加这个游戏。它表面上看起来很吓人,但是如果队员动作规范,实际上是相当安全的。

目的:1.建立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2.使队员挑战自我。3.发扬团队精神,互相帮助。

步骤:

1.游戏开始之前,让所有队员摘下手表、戒指以及带扣的腰带等尖锐物件,并把衣兜掏空。

2.选两个志愿者,一个由高处跌落,另一个作为监护员,负责管理整个游戏进程。让他俩都站到平台上。

3.让其余队员在平台前面排成两列,队列和平台形成一个合适角度,例如垂直于平台前沿。这些人将负责承接跌落者。他们必须肩并肩从低到高排成两列,相对而立。要求这些队员向前伸直胳膊,交替排列,掌心向上,形成一个安全的承接区。他们不能和对面的队友拉手或者彼此攥住对方的胳膊或手腕,因为这样承接跌落者时,很有可能相互碰头。

4.告诉那位监护员,他的职责是保证跌落者正确倒下,并做好充分准备,能直接倒在两列队员之间的承接区上。因为跌落者要向后倒,所以他必须背对承接队伍。监护员负责保证跌落者两腿夹紧,两手放在衣兜里紧贴身体;或者两臂夹紧身体,两手紧贴大腿两侧(这样能避免两手随意摆动)。并且,跌落者下落时要始终挺直身体,不能弯曲。如果他们弯腰,后背将会戳伤某些承接员——换句话说,他们有可能会被砸倒在地。监护员还要保证,跌落者头部向后倾斜,身体挺直,直到他们倒下后被传送至队尾为止。

5.监护员还要负责察看承接队伍是否按个头高低或者力气大小均匀排列,必要时让他们重新排队。并且要时刻做好准备来承接跌落者。

6.跌落者应该让监护员知道他什么时候倒下。听到监护员喊:“倒”之后,他才能向后倒。

7.队首的承接员接住跌落者以后,将其传送至队尾。

8.队尾的两名承接员要始终抬着跌落者的身体,直到他双脚落地。

9.刚才的跌落者此时变成了队尾的承接员,靠近平台的承接员变成了台上的跌落者。循环下去,让每个队员都轮流登场。别忘了让监护员和队友交换角色,好让他也能充当承接员和跌落者。

lO.如果有人不愿意参加跌落,不要逼迫或者戏弄他们。尽量要求所有队员都参与跌落,但若确实有一两个人不愿意参加,可以只让他们在平台上,面对承接队伍站一会儿,然后跳下来(到承接队尾,好像他刚跌落完毕)。或许他会改变主意,愿意跌落到承接队伍中。切记:尽量要求每个队员参加,但不要强迫他们。

11.既然监护员负责所有事情,你又该做些什么呢?站到承接队伍的第二或者第三排,做承接员吧!一旦发生不测,你可以帮忙抓住跌落者,至少能减缓他摔落的速度。前面的队员依次作了跌落者之后,你可以向后站,做一名监护员。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不参加游戏,或者暗示你不信任他们时,你应该跳到平台上,和其他人一样轮流参加跌落。

讨论问题示例:

最初你们对游戏有何认识?

参加游戏之后你们有何感受?

当站在平台上准备向后倒时,你有何感想?

安全:

任何时候,都不能让队员从1.8米以上的地方向后倒。否则跌落者的头或肩将比身体的其他部位先接触承接队伍,导致摔伤。因为跌落者下落时,重量主要集中在这些部位,头很容易撞在地上,那样是相当危险的。

必要时多安排几个监护员,监护员的数量取决于培训队员的组成状况。

务必让承接员摘下手表、戒指或其他尖锐的物件;跌落者掏空所有衣兜,解下带扣的腰带。

变通:

对于那些既成的团队,可以考虑给跌落者蒙上眼罩,增加游戏难度。

拓展游戏:劝降

拓展游戏:神枪手

拓展游戏:七巧板

拓展游戏:笑容可掬

公司拓展游戏(8个)

拓展游戏:案情推断

拓展游戏:翻叶子

拓展活动游戏总结

拓展游戏:创意回答

幼儿园亲子拓展游戏

拓展游戏:流星雨(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拓展游戏:流星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