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地中海的设计元素有哪些?

时间:2023-01-13 03:52:27 作者:雪域手作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雪域手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西班牙地中海的设计元素有哪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西班牙地中海的设计元素有哪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西班牙地中海的设计元素有哪些?

独特的空间特色

“西班牙地中海风格”是一个虚无的建筑经典,是多种文化的融合。外观一般是屋顶多为红色筒瓦;墙体厚重,多为白色、米色,异型墙面;屋檐朝两侧平缓外伸,户内有庭院;门廊和窗多呈拱型,窗洞略校屋内会有小的水池、木制阳台、窗台花盆架。

“大胆”的室内装修

捕捉光线、取材天然,大胆而自由地运用色彩、造型。造型则为哥特式拱券、巴洛克的雕花。

自然的色彩运用

色彩大多为白色、蓝色、实木色、红色、黄色。大方格的陶砖、白墙、原木家具、手工地毯、瓷制挂盘等,随意,不必考虑是否与主题一致。它的创作蓝本是海洋风情生活体验空间。给人天地辽阔的空灵感觉,无限接近自然,享受阳光。蓝与白,黄、蓝紫和绿,土黄和红褐是地中海风格的经典色彩搭配。

西班牙地中海风格搭配

1、地中海周边国家众多,民风各异,但是独特的气候特征还是让各国的地中海风格呈现出一些一致的特点。通常,“地中海风格”的家居,会采用这么几种设计元素:白灰泥墙、连续的拱廊与拱门,陶砖、海蓝色的屋瓦和门窗。

2、当然,设计元素不能简单拼凑,必须有贯穿其中的风格灵魂。法国地中海风格的灵魂,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蔚蓝色的浪漫情怀,海天一色、艳阳高照的纯美自然”。

西班牙地中海风格色彩运用

色彩大多为白色、蓝色、实木色、红色、黄色。大方格的陶砖、白墙、原木家具、手工地毯、瓷制挂盘等,随意,不必考虑是否与主题一致。它的创作蓝本是海洋风情生活体验空间。给人天地辽阔的空灵感觉,无限接近自然,享受阳光。蓝与白,黄、蓝紫和绿,土黄和红褐是地中海风格的经典色彩搭配。

西班牙地中海风格空间特色

1、室内装修风格特点:捕捉光线、取材自然,大胆而自由地运用色彩、造型。造型则为哥特式拱券、巴洛克的雕花。

2、“西班牙地中海风格”是一个虚无的建筑经典,是多种文化的融合。外观一般是屋顶多为红色筒瓦;墙体厚重,多为白色、米色,异型墙面;屋檐朝两侧平缓外伸,户内有庭院;门廊和窗多呈拱型,窗洞略校屋内会有小的水池、木制阳台、窗台花盆架。

篇2:地中海风格装修设计指南

地中海风格装修设计指南 -资料

地中海风格代表的是一种特有居住环境造就的极休闲的生活方式,这种风格装修的居室,空间布局形式自由,颜色明亮、大胆、丰厚却又简单。其装修设计精髓是捕捉光线,取材天然的巧妙之处。

家中有温暖自然的阳光和光线。客厅家具全为白色,再加上点贝壳的米黄色、原木的深棕色以及散发着土地温暖感觉的`暗黄色,空间墙面上极富个性的画框,也令地中海的随意慵懒呼之欲出。但与之相配的布艺窗帘色彩过重,和自然的光线很不搭调,令地中海的浪漫色彩大打折扣。自然光线的采集与阴影的表演、自然素材融入装饰细节之中、白蓝色泽与原木建材搭配、质朴绝不过度修饰的表漆,这些都是完成一个良好而不做作的“地中海风格”的必要条件,

资料

如果采用深浅不一的蓝色为主调,在布艺上,将沙发的面料、窗帘、墙纸中加入以蓝色为主调的图案会更为精致。

在地中海地区,家具与小装饰物爱用自然素材也是一大特征,竹藤、红瓦、窑烧以及木板等,从不会受流行左右的摩登设计的影响,代代流传下来的家具被小心翼翼地使用着,都是使用时间越长越能营造出独特风味。至于那明亮而丰富的色彩,总是和自然有着紧密的连接。象征太阳的黄色、天空的蓝色、地中海的青以及橘色,是常见的主要色系,整体上来说不偏好清淡色彩。

而这种和大自然亲近的特征,便是让人们感受到舒适与宁静的最大魅力。在我们常见的“地中海风格”中,蓝与白是比较主打的色彩,所以蓝色的家具是布置的时候多用的,但是崭新感觉的家具是一定不适合“地中海”的,所以很多家具要故意做旧才好用。而且,家具最好是用实木或藤类的天然材质制成,而且要线条简单、圆润,有一些弧度。

篇3:元素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发现过程和对新知识的体验与探索,将认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引导学生懂得合作、讨论与交流,实践与探究,查阅资料等多种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以此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教学思路

关键是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元素概念。在原子结构信息的引导下,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点,然后导出元素概念;再次呈现两组原子结构信息,让学生练习,并巩固元素的定义;接着自学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通过阅读元素符号的表格,归纳元素的简单分类;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最后,通过字母组合游戏、元素与健康、物质中的元素组成练习来加深本节课知识的学习。

三、教学策略

1、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从学生存在的问题出发设计化学教学

2、从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设计化学教学

课题2元素(第一课时)

四、导学案设计

一、教与学目标导航

1、教学重点:掌握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记忆与书写,元素符号的意义。

2、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理解

3、中考考点:元素的概念,常见元素符号记忆与书写,元素符号的意义。

二、预习案

⑴什么是元素?找出元素定义中的关键词,并在书上圈划。⑵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27的原子和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26的原子是同种元素吗?

⑶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结构中的部分,与中子数有无关系?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不同。

⑷读课本73页图4-4,了解不同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情况。在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少,作物生长大量需要的元素是(),所以作物要施肥。

(5)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三、教学案

(一)自学质疑

1、O2、O3、H2O、H2O2等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什么元素?

2、O2、O3、H2O、H2O2等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中什么是相同的?我们把质子数为8的一类原子统称为什么元素?

3、H2、H2O、H2O2等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氢原子,这些氢原子中什么是相同的?我们把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统称为什么元素?

4、什么是元素?原子的什么决定了元素种类?

5、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组成物质的元素有100多种,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前4位元素是哪些?生物中,海洋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分别是哪些?

6、图4-5中外国人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想到了什么?

7、书写元素符号的方法是什么?

8、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有哪些?

9、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二)交流展示

元素的概念

1.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

2.地壳中的前4位元素是氧、硅、铝、铁

3.国际上需要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元素符号

4.元素符号书写方法

5.元素符号的意义

7.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三)互动探究

1.对比观察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四)精讲点拨

1.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发生分裂),分子种类改变

2.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发生分裂),原子种类不变

3.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4.元素是宏观概念,用于描述物质的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是微观概念,用于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五)矫正反馈

1.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

2.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并说出理由。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六)迁移运用

五、课堂练习

(一)元素符号组合游戏:请把它们变为你认识的元素符号。

ABCMN

auelg

(二)试找一找,下述哪些物质里含有相同的元素?

氧气(O2)、水(H2O)、过氧化氢(H2O2)、

二氧化硫(SO2)、氢气(H2)、硫粉(S)

(三)身边的元素——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进补的广告,这里的锌指的就是元素,像这样的元素你还知道哪些?

篇4:《元素》教学设计

《元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会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

3.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初步知识。

5.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6.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二、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排“元素周期表简介”的目的,是让学生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即可,不要随便提高要求。本课题分两课时完成:1.元素。2.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

三、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后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提供有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出问题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加深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的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教学过程中可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符号认位、联想记忆、查表抢答等。

四、设计思路

1由问题、图片、文字资料推出元素概念,课本72页活动与探究得出地壳、生物细胞和部分食品中所含元素。

2.由课本73页资料、图片和课文内容得出元素符号的写法和涵义。

3由.课本74页活动与探究了解元素周期表有关用途。

五、教具设计

1.投影1:按照课本49至50页图样绘制水分子、氧分子、氧化汞分子图。

2.投影2:元素与原子比较表。(空白)

3投影3:介绍地壳里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简介几种食品中的元素含量。

4.投影4:简介门捷列夫如何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提问:水通电分解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回答

引入课题2“元素”。

教学新课

1.设疑:什么是元素呢?

投影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68页表4-2,要求学生思考水分子、氧分子、氧化汞分子中都含有哪种原子?它们为什么属于同一种原子?

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观察投影,得出:三种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因为这些原子的质子数都是8.

阅读本课第一节,了解元素的概念。

讨论:什么是氢元素?什么是碳元素?

让学生体会到凡质子数相同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从而得出元素的概念。

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2.投影2。

引导学生讨论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根据表格内容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共同完成表格内各项内容。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已学概念的分析和比较能力。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元素和原子的概念。

3.引导学生讨论71页的讨论题,再放投影1供学生参考图形进行分析

分组讨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变了,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的结论。

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和分析、比较的能力。了解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可分和元素的不可分。

4.投影3。

引导学生完成72页活动与探究。

阅读课本71页二、三两节、图4-4、72页资料以及其它资料,观察投影3,相互交流,了解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了解生物细胞和某些食品的元素组成。

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在我们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过一些符号,如Al,O,H,

C.等。这些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带着问题阅读课本73页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以旧引新,设疑引思。

教学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73页表4-3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

认真阅读课本73页表4-3。LNFT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

提问: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呢?

出示几个错误的元素符号,让学生改正。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法则

提问:元素符号能表示什么呢?

以具体符号为例,说明元素符号的涵义。

学生阅读课本资料,了解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

加强对与元素有关的知识的理解。

投影4.简介元素周期表,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74页内容。

阅读。完成活动与探究。活动过程中采用如下形式:符号认位,小组查表抢答竞赛。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课小结

对学生的归纳进行评价。

仍以小组讨论方式对本课题进行归纳小结,然后各组商议推出代表发言。

加深对本课所学知识的理解。

练习: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2.说出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的名称。

3.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1)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2)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3)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元素都改变了。

(4)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4.写出氯、氮、硫、磷、锰、铜、金的元素符号。

5.写出He,F,Si,K,Ag,Hg的元素名称。

6.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

铜CU.锌ZN.银AG.氯cl.钙Cu.

七、板书设计

课题2.元素(一)元素

1.什么叫做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元素不可分.

3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

2.元素符号的涵义: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篇5:《元素》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①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知识与技能:

②使学生初步掌握氯气与金属、氢气反应的化学性质。

③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②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氯气与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氯气的毒性及杀菌消毒的作用,理解物质都有两面性,我们应把用好物质,使其为人类的发展服务。

教学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氯气与水及碱液的反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和分析引导法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课]投影海洋图片,阅读海洋中的化学资源:海水的成分非常复杂,全球海洋的含盐量就达5亿亿吨,还含有大量非常稀有的元素,所以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库。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阅读]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与确认。

氯气的发现应归功于瑞典化学家舍勒。舍勒是在1744年发现氯气的。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当他将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舍勒制备出氯气以后,还发现氯气能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从1774年舍勒发现氯气到18,许多科学家先后对这种气体的性质进行研究确认。

[思考与交流]

1、从氯气的发现到确认时间长达30多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仍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请写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结论]氯气的实验室制法:4HCl(浓)+MnO2MnCl2+2H2O+Cl2↑

[展示]一瓶氯气,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引导学生观察]集气瓶中氯气的颜色、状态、嗅气味。

一、氯气

1、物理性质:

氯气是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易液化。

闻气体的正确方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或试管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讲解]闻气体的时候,不管毒性大小如何,均要正确操作。

[故事] 因为Cl2有毒,在一战中,曾被德军制成毒气弹等化学武器用于战争。在战场上使得英法联军伤亡惨重。

[讨论]假如你是一名士兵,当遇到由氯气制成的毒气弹顺风爆炸时,你认为可采用哪些措施进行防御?(①人躲向地势较高地方去。②防毒面具。③活性炭。)

2、化学性质

[自主探究]

请画出17号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氯的原子结构,推断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它具有强还原性还是强氧化性?为什么?

[结论]氯元素非金属性强,易得一个电子形成Cl-。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2Na+Cl2加载中...2NaCl

[分析]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金属反应。

[板书] Cu+Cl2加载中...CuCl2 2Fe+3Cl2加载中...2FeCl3

[顺藤摸瓜]实验事实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氯气可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请同学们写出氯气跟下列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跟铝反应: 。 ②跟镁反应: 。

[过渡]氯气能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那么氯气能否跟非金属反应呢?下面让我们来做H2在Cl2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4-3]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讲解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后,由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描述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H2+Cl2加载中...2HCl H2+Cl22HCl

[现象]

纯净的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HCl气体。

HCl是无声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HCl的水溶液叫做氢氯酸,亦称盐酸。打开浓盐酸可以观察到的白雾,就是HCl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所形成的盐酸小液滴(酸雾)。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思考与交流】通过氯气与金属和非金属的燃烧反应,你对燃烧的条件和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结论】①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②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③所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顺藤摸瓜]

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Cl2还可跟P、S、C等非金属直接化合。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P在Cl2里燃烧:

P在Cl2(不足量)里燃烧生成PCl3 :P+ 3Cl2= 2PCl3(液体)

P在Cl2(过量)里燃烧生成PCl5 :P+ 5Cl2= 2PCl5(固体)

②C跟Cl2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四氯化碳:C+ 2Cl2= CCl4

[小结]

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Cl2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强氧化性,能跟多种金属、非金属直接化合。Cl2可用于合成盐酸,自来水常用它来消毒、杀菌。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剧烈的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能溶于水,易液化。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2Na+Cl2加载中...2NaCl Cu+Cl2加载中...CuCl2

2Fe+3Cl2加载中...2FeCl3

(2)与某些非金属反应:H2+Cl2加载中...2HCl H2+Cl22HCl

〖教后记〗

篇6:《元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元素概念,初步学会从元素的角度认识、描述物质的组成;学会正确读、写、用常见的元素符号;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学会从元素组成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元素和物质分类,体会分类思想,初步形成物质组成的元素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物质的组成,理解元素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分,常见元素符号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讨论法、对比法、归纳法。

四、学法指导:

通过联系实际从生活中的物质入手引出元素,引导学生将化学与生活相联系。通过元素和原子的对比来加深对元素的理解。

五、媒体应用: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本节内容分三个环节

一元素概念

1、复习提问:分子、原子定义、性质、区别?

学生:思考回答,订正学案的答案

2、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知道这样一则广告:某饮料瓶注明:含有钙、铁、锌、硒等成分,你知道这些成分是表示的什么意思吗?引出元素的概念。

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元素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

3、元素定义的讲解

师:出示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氧气分子,甲烷分子、一氧化碳分子、氢气分子的模型图,让学生帮忙怎样根据分子的种类把它们分类

教师引导: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在分,把分子再分,分成原子后,再让学生帮忙把这些原子再来分类

生:学生拆开模型,按照自己的想法分类,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让学生初步接触分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

4、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分析,为什么氢原子分在一起?

氧原子呢?

碳原子呢?

板书:氢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1

氧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8

碳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6

讲解:核内质子数都是1的一类氢原子就叫氢元素(学生初步认识氢元素)

引导学生总结:氧元素、碳元素。学生完成学案。。。(进一步领会元素的含义)

学生总结元素的定义,老师板书

板书: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师生共同分析水的微观构成,同时引出水的宏观组成

(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让学生能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认识水)

5、反馈练习:完成学案中的练习(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

教师引导:除了刚才的两种物质,我们以前学到的物质也是由元素组成的,你能来分析一下几种物质的组成吗?

教师引导: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让学生了解地壳中元素的分布情况。

问题: 如果把刚才的碳 氢 氧三种元素重新组合,你又能得到什么新的物质?

生:学生思考 回答,完成学案

(让学生了解元素组成是物质组成的基本成分,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师:讲解:世界上的三千多万中物质就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

我们知道目前已发现的元素种类有一百多种,我们先来看一下其中的18种,元素名称

我们来看一副漫画,引出元素符号

出示1-18号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让学生互动,找出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并记忆元素符号

生:阅读课本53页《活动天地》回答问题,找出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教师指导记忆。

2、元素符号的意义

师:书写下列符号,思考它们表示什么意义?

① H、②2N、③5C

学生思考回答,总结元素符号的意义,

《板书》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讲解:元素和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完成学案中的表格,在班级展示答案,订正。

三纯净物、混合物

师:问题:到超市购物,很快能找到我们所要的物品,为什么?

出示几种纯净物,让学生分类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 引出单质 化合物

让学生总结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

(让学生明白分类法的重要性,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在线测试

谈谈本节课自己的收获

自我检测

作业:见学案的作业

板书设计:第四节 元素

一,元素的概 念 二、元素符号

1、氢原子: 核内质子数都是1→氢元素 定义

氧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8→氧元素 意义

碳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6→碳元素

三、物质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篇7:《元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教学难点

(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三、课时安排

2(上课1和实验1)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让学生以初中的知识来思考,回答。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板书〕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Mg等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基本元素:C、H、O、N、S(Ca)P、

主要元素: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师提示。

1.提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主要看它们的分子组成中是否有碳元素,如糖类是有机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水是无机化合物,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当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区别。对这两类化合物的严格区分,请参照化学教科书。

2.提示:细胞中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无机化合物是水。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水是生命之源,离开水,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

3.提示:植物的叶肉细胞、果实细胞和种子的细胞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如禾谷类的果实、种子中含淀粉(多糖)较多;甘蔗的茎和甜菜的根含蔗糖多;花生、芝麻种子中含脂质多;大豆种子中含蛋白质多,等等。要想从植物的果实、种子中获得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就要设法使细胞破碎,再将这些物质提取出来。

三、实验

〔到实验室做实验〕

3.生物材料中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含量不同。因此,我们应选择多种多样的食物,保证获得全面的营养。

〔小结〕略。

〔作业〕一二题。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1.(1)迹唬2)√拧

3.B。

拓展题

1.提示:细胞是有生命的,它可以主动地从环境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元素。这是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之一。

2.提示:不能。生命系统内部有严谨有序的结构,不是物质随意堆砌而成的

新人教版元素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元素说课稿

元素教案

简单西班牙留学申请书

西班牙首相演讲稿

西班牙父子议论文范文

初中化学《元素》教案设计

《碱金属元素》化学教案

略谈融入智能化元素的家具设计论文

西班牙自行车赛范文800

西班牙地中海的设计元素有哪些?(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西班牙地中海的设计元素有哪些?,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