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人间四月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语文出版社:语文教材保留《南京大屠杀》课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语文出版社:语文教材保留《南京大屠杀》课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语文出版社:语文教材保留《南京大屠杀》课文
中青在线北京5月31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桂杰)今天,语文出版社就语文教材修订在其官方网站发表答记者问,表明“决定把温书林所写的《南京大屠杀》作为课文保留,张纯如所写的《南京大屠杀》片段,作为附文让学生比较阅读,两篇课文体裁、题材相同,写作角度和表现手法不同,一个着眼于面,一个立足于点,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以下是语文出版社答记者问原文:
日前,语文出版社修订的语文版教材引起社会热议,就此,记者采访了该社有关负责人。
问:贵社语文版教材修订消息披露后,引发社会热议,您是怎样看待这一现象的?
答:修订教材,尤其是修订语文教材,涉及面广、覆盖人多、影响特别大,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我国语文教育,关心下一代人的精神生活,这是一件好事。尽管这些质询有学术性的,也有非学术性的,有理解的,也有批评的,但是,作为教材编写者,对这些批评意见都十分欢迎。这些不同角度的声音,对我们修订完善教材、提高教材质量水平都非常有益。
问:贵社修订教材中,将温书林所写的《南京大屠杀》一文换成张纯如所写的《南京大屠杀》片段《死里逃生》,被社会热议,贵社发表声明后,各方面还有不少议论,请问,你们是如何看待并解决的?
答:由于南京一文是八年级下册教材中的课文,要两年后才会使用,目前还处于修改完善、听取意见的阶段。我们曾有这样的考虑,将温书林所写的《南京大屠杀》一文换成张纯如所写的《南京大屠杀》片段节选,课文题目暂拟为《死里逃生》,更换的原因是,张纯如所写的《南京大屠杀》节选不仅描写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惨无人道,而且刻画了一个普通中国妇女李秀英在日本侵略者暴行面前智勇双全勇于反抗的事迹,感人至深,反映了伟大的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目前,针对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大家一致认为,把这两篇不同角度写南京大屠杀的文章收入教材更为适宜。因此,我们决定把温书林所写的《南京大屠杀》作为课文保留,张纯如所写的《南京大屠杀》片段,作为附文让学生比较阅读,两篇课文体裁、题材相同,写作角度和表现手法不同,一个着眼于面,一个立足于点,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问:下一步语文版教材修订还有哪些工作?
答:教材编写修订思想性、专业性都非常强,要求非常高。在后序册次教材修订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专业力量,认真细致地研磨教材,同时广泛深入地听取意见,广开言路,广纳贤言,争取为广大学生提供一套文质兼美、老师爱教、学生爱学的高质量教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
篇2:语文课文教材包括哪些内容
语文教材由文本系统、助教系统、练习系统、知识系统构成。
教材分析可以从三个层次展开:
1.宏观上对整套教材的分析。
2.中观上对单元教材的分析。
3.微观上对单篇教材的分析。
一般教参上会对整套教材进行比较深入的阐述,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做好单元分析和单篇教材分析非常重要。教材分析可以涉及到课前的静态分析和课中的动态分析,静态分析就是教师要做好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的授课梳理,尤其要针对自己班学生的学情,预见出教学重难点出会出现的不同情况及其处理办法。课上的动态分析则需要教师用智慧以及对教材的充分理解灵活处理生成问题。
正确分析理解教材,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就单篇课文来说, 教材分析一般包括如下方面的.分析:
1. 分析构成单篇教材的基本要素。无论何种文体的文章一般都是由主题、素材、结构和语言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前两者属于文章的内容范畴,即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后两者则是文章表达形式的体现,即是怎样写的。
2. 明确不同学段单篇教材分析的重点。
低、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不适合从整体入手理解文章内容。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重在教会学生读懂一句话以及理解自然段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中年级则应引导学生在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读懂逻辑段的内容。
不同学段教学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材分析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对于的学生语文技能的训练,低年级应重在字词句的分析,中年级则应重在句段的分析,高年级才应重在篇的分析。一般来说,具体包括如下方面的分析:
(1)字词的分析。读懂字音、认准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学习辨析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和多音字;学习独立识字。
(2)句子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句子表达的意义,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句子的表达方式。
(3)段的分析。先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再学习逻辑段,概括主要内容。学习段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4)篇的分析。高年级教材分析的重点应是对篇章结构特征的分析,包括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是什么,内容是怎样为表达中心服务的,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语言表达有哪些特色。
无论是任教那个年段的老师,面对每一篇课文时都要先从整体上把握内容、主旨,再从局部的细微之处深入到语言的内容“沿波讨源”,整体与局部的分析都是必要的,对于局部的分析必须建立在对整体把握的前提之下。
针对不同的学段,教师对教材分析理解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分析理解的重点也应该是教学的重点。
写的字数不少,可人家有要求,最多不超过 500字,超过500字系统是不认的,只好忍痛割爱,删到 500字,最终提交成功! 很久没有接触语文了,这次学习语文,感受到的是充实,有意思!
篇3: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材
一、风景特点篇
1、桂林山水——奇秀险、静清绿 2、双龙洞——雄伟、惊险、神奇
3、七月的天山——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4、大海——波澜壮阔
5、西湖——水平如镜
6、泰山——峰峦雄伟 7、香山——红叶似火
8、荷兰——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9、乡村生活—自然和谐、充满诗意、无拘无束
10、乡下风景——独特迷人、优美恬静
1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
甲:第一
1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小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行驶, 人好像在画卷中游览观赏一样。
二、人物特点篇
1、父亲(中彩那天)——诚实,讲信用
2、父亲(万年牢)——认真、实在、正直
3、哈默——自爱自尊自强、有骨气
4、小夜莺——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5、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游泳本领高
6、一个中国孩子——热爱和平、憎恨战争
7、盲童安静——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8、琳达一家——一心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
9、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勤劳朴实
10、伽利略—执着追求真理,相信科学、不迷信权威
11、罗丹——做事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执著追求
12、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画技高超
13、父亲(父亲的菜园)——勤劳执著、认准目标、坚持不懈、
4、纪昌——虚心好学、勤学苦练
15、飞卫——堪称名师
16、扁鹊——医术高超
17、蔡桓公——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讳疾忌医
18、文成公主——聪明又漂亮
19、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为民造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0、宙斯——心狠手辣、冷酷无情
21、渔夫——从容、镇定、聪明
22、魔鬼——凶狠狡猾而又愚蠢
三、单元心得体会
1、学习了第1单元,我感受到了祖国的风景是那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2、学习了第2单元,我懂得了做人要做一个诚实讲信用的人。
3、学习了第3单元,我感受到了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4、学习了第4单元,我体会到了我们要热爱和平、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5、学习了第5单元,我体会到了我们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6、学习了第6单元,我体会到了乡村的风光是如此的独特迷人、自然和谐啊!
7、学习了第7单元,我体会到了无论学习、做事,都应该认准目标,执著追求。
8、学习了第8单元,我从这些故事当中体会到了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故事是多么的引人入胜啊!
四、课文心得体会
1、学习了《桂林山水》,我感受到了桂林的山是多么的奇秀险,桂林的水是多么的静清绿啊!
2、学习了《记金华双龙洞》,我感受到了双龙洞是多么雄伟、惊险、神奇啊!
3、学习了《七月的天山》,我感受到了七月的天山是多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啊!
4、《中彩那天》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是诚实,讲信用,这是比物质财富更加珍贵的财富。
5、学习了《万年牢》,我感受到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6、学习了《尊严》,我感受到了做人要做一个自爱自强自尊的人。或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
7、学习了《将心比心》,我明白了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或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
8、《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9、学习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我明白了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10、学习了《“打扫”森林》,我明白了要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提高环保意识,爱护环境。
11、学习了《人类的老师》,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才会有所收获。
12、学习了《夜莺的歌声》,我明白了面对敌人时,我们要镇定自如,机智勇敢。
13、学习了《小英雄雨来》,我知道了雨来是一个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人。
14、学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我明白了要热爱和平,维护和平,不要战争。
15、学习了《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我明白了我们要憎恨战争,维护和平,捍卫和平。
16、《触摸春天》,告诉我们: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17、《永生的眼睛》,启示我们:以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生命才更有意义。
18、《生命
生命》,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19、《花的勇气》,激励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阴风冷雨并不可怕,要以无所畏惧的勇气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20、学习了《乡下人家》,我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
21、学习了《牧场之国》,荷兰的景色真让人着迷啊!
22、学习了《古诗词三首》,古人描写的`乡村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啊!
23、学习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让我明白了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该盲从,我们有疑问应该反复求证,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4、学习了《全神贯注》,告诉我们学习或是做事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和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5、学习了《鱼游到了纸上》,让我明白了做事要勤奋专注、一丝不苟的道理。
26、《纪昌学射》,寓意是: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要打好扎实的基础。
27、《扁鹊治病》,寓意是: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从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8、学习了《文成公主进藏》,我感受到了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29、《渔夫的故事》告诉我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五、古诗复习
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
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
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偶: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
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7、古诗想象
①我独自坐在敬亭山山中,这里的环境一片幽静,突然,吱吱喳喳的几只鸟儿在天空中飞过,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秀丽的敬亭山了。
②秋天的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③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啊,如画的风景我久已熟悉。每当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碧绿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第23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乡村四月》(宋
翁卷)————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篇4:语文课文《仙人掌》教材理解
语文课文《仙人掌》教材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仙人掌生命力的顽强的。学会赞赏和学习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生存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3.分类的说明方法以及过渡段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去寻找仙人掌,认真观察,最好能自己栽种。
2.搜集关于仙人掌的各种资料。
3.教师:最好能把仙人掌实物带到课堂上。
教材简析
课文一开头就生动地描绘了烈日的炙烤、恼人的炎热、难耐的干渴,把我们带入了酷热干旱的沙漠之中,这就是仙人掌的生存环境。作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这灼热的沙漠之中,仙人掌却傲然存活。它这么顽强的生命力是怎样赢得的呢?课文接着从仙人掌的自身结构和生活方式两个方面向我们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通过对仙人掌独特的根、茎、叶结构功能的介绍,我们知道,仙人掌有着令人惊叹的顽强的生命力。
作者不仅高度赞赏了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还告诉我们仙人掌的许多用途。它能防止水土流失,能供人观赏,能作食物、饲料,能做染料、燃料,还能做建筑材料。这些介绍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见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在这两个部分之间,作者用了一个过渡段来承上启下,说明仙人掌是一个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的典范。这在写作上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拿它和其他树木花草做比较,赞扬它能适应艰苦环境而生存,具有坚忍顽强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并且把这种精神上升为一种独特的美丽。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人文内涵,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好好体味,认真落实。
建议教学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文章第1段是对仙人掌生存环境的生动描写,用了许多词语。如:炙烤、灼目的光晕、恼人的炎热、难耐的干渴、灼热的沙漠……让学生自己把这些词找出来作上记号,读一读,再根据这些词语在自己头脑中展开想象,体会仙人掌生存环境的恶劣,生存的不容易。
*第2段是一个总起的段落,作者以一个设问句开头,然后自问自答,原因是仙人掌独特的自身结构和生活方式。为后面的具体介绍作了概括性的提示。
*第3段介绍了仙人掌的根系,它的根系既发达又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这在第7段中也提到,“根须又长又发达”。如果在教学时能够有实物观察,那就更好了,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仙人掌为什么这么耐旱。
*第4段写的是仙人掌的茎。仙人掌的茎肉质化,有很强的吸水能力,能够储存水分,在缺水的情况下,可以满足整个植株的生存需要。更为神奇的是,它还能供沙漠中旅人口渴时解渴用。植株:植物整体。
*第5段介绍了仙人掌的叶子为了适应沙漠的干旱环境而严重退化。由它的茎来进行光合作用。按以往的说法,仙人掌的叶子退化为刺。(近年,也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说退化了的叶子和刺是两回事。这是一个在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在课堂上不作探究)。课文告诉我们,仙人掌甚至在缺水6年的情况下照样存活,这真令人惊叹不已。
*第6段是一个过渡段,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总结了上面的内容:仙人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开启下面的内容:仙人掌的用途非常广泛。“奉献”与“索取”是一对反义词,在这儿是赋予仙人掌人的品性。典范:典型、模范。
*第7段有两层意思,第1层介绍仙人掌的品种多达一千多种,第2层意思是介绍仙人掌的用途:防止水土流失和供观赏。在这一段里有对仙人掌根须的描写,可以与前面第3段介绍仙人掌的根系结合起来学。关于仙人掌的品种不要求掌握,只要了解到品种繁多就行了。
*第8段介绍仙人掌的果实以及它的用途。我国大陆的仙人掌一般看不到果实,即使有果实也很难作为水果来食用。在亚热带或热带的仙人掌果实又大又甜,还可以炼糖和酿酒。椭圆形:长圆形。炼糖:用加热的方法从某些植物中提炼食糖。酿酒:利用发酵作用制造酒。
*第9段介绍仙人掌的广泛作用,可以用来做饲料、染料、燃料和建筑材料。发酵:一般指细菌或酵母等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过程。如酒精发酵、乳酸发酵等。
*第10段第1句对仙人掌进行总结:凭着顽强的生命力在艰苦的环境中生长着;给人们贡献出许多有价值的东西。第2句用其他树木和花草与仙人掌作比,突出仙人掌的坚忍顽强和默默奉献的精神,称赞它这种独特的美。这里是以人喻物,具有丰富的内涵。
篇5:语文课文《天窗》的教材解析
语文课文《天窗》的教材解析
教材简析
课文是文学大师茅盾以自己30年代的童年生活为题材而写的,时间虽已较远,但内容通俗,所包含的思想富有哲理,意义深刻。
课文叙述的是一个小孩子借助他家的那一方天窗,观看屋子外面世界,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表达了他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的世界的强烈愿望。作者抓住了孩子好动、爱玩的特点,利用丰富的想象,把天窗下的孩子描写得活灵活现。全文结构清楚,充满童真童趣,可以说,小小的天窗是那么神奇,它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还放飞了乡下孩子的心灵。全文分三个部分。1~2段,写天窗的来历。3~6段,写小小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7~8段写从天窗的神奇,悟出的深刻人生哲理。
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本文,要注意通过情景创设来增加学生的感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情感。同时借助语言训练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学习文中想象的方法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教师可抓住文章的难点:为什么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在解决难点时,教师先让学生充分质疑,然后引导学生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孩子看到什么,想象到什么的句子,再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互相启发,帮助解疑。在反复读的基础上,体会天窗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的认识由抽象变为具体,使难点化难为易。特别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建议本课教学用1课时。
解读与提示
课题:在初读课文后可结合课题质疑:什么是天窗?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
第1~2段:主要写了天窗的来历。于是在段中起到过渡作用。
第3~6段:写小小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可以先让学生勾画出自己从天窗中看到的和由此想到的语句,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3段中,慰藉在字典里就是安慰的意思,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下文理解。
第4段:卜落卜落中落读轻声,写出了雨脚的声,更表现了孩子天真的心。扫荡一词带有作者浓厚的臆想色彩,也是理解整句话的关键点,通过这个词语,既将透过天窗所感受到的自然变化与从中所获的慰藉有机联系起来,又为以后的内容作了铺垫。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好好品味。
第5段:休息加上引号,表示是不情愿,被逼迫。
第6段:注意最后一句与整段的关系。
第7段:注意抓住神奇这一重点词,引导学生逐层理解。
第8段: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难点。可引导学生质疑:如:①天窗、有、无、虚、实为什么要加引号?
②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然后联系课文,讨论交流。
篇6:语文课文《小抄写员》教材理解
语文课文《小抄写员》教材理解
《小抄写员》是从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著名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中节选的。课文围绕父与子之间矛盾的一次次冲突,表达出深切的、令读者难以忘怀的父子之爱,这种爱正是崇高的社会之美。要引导学生探求到文中人物身上所展示的美,就必须抓住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中去感知美、探求美。
抓问题,想内容,感知美
教学中,以问题引路、让学生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从语言文字中、从人物言行里初步感知美。思考题:课文中叙述了父亲责怪叙利奥,而叙利奥总是忍受着的情形,一共叙述了几次,每次是怎样详细叙述的?学生按思考题默读、轻声读,边读边画,边读边想,也可小组交流研究。经历了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学生对文中的人物有了浅层次的感知,尤其是父与子的矛盾冲突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从学生交流汇报的情况中,能看出父爱子、子爱父的`感情主线已被学生初步感知到了。
抠重点,议内容,探求美
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父子之爱的高尚之美呢?还要靠老师去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反复诵读文章中的重点部分。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抠两条线:
叙利奥行动的线索:请求抄——瞒着抄——继续抄——含泪抄——被发现;父亲感情变化的线索:不答应——责备——冷淡——不爱——懊悔、慈爱。
点拨:从叙利奥的行动看出什么?父亲的感情变化说明什么?这两条线索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围绕这两条线索读、议后发现:这两条线索是对应的。儿子的行动告诉我他情愿忍受父亲严厉的责骂和渐渐的冷淡,一次又一次地帮父亲抄写,他对父亲的爱多深啊!而父亲的感情变化,正是说明了他宁可自己受苦,也不愿占用儿子的学习时间,对子之爱多深沉啊!这是一对多么令人敬佩的父子啊,他们是那样执着地爱着对方,他们的心灵是那样美好而崇高,学生从中探寻到了美,受到了美的熏陶。
篇7:语文出版社七年级教案
一、结合学生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初中学习生活还不能了解,所以我在开学后开展系列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加强硬笔书法练习,把临摹分为两步:先摹,让每名学生选取优秀字帖进行摹写;后临,在期中考试后让摹写好的同学进行临写。
2、加强阅读训练。根据课标要求,结合七年级年龄特点,我安排学生阅读故事性较强的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强化课前五分钟。从新生入学开始,我就注重学生课堂环节,包括课前,资料有:古诗朗读和背诵,经典散文朗读,文言文语感培养等。虽然资料不是很丰富,但有助于新生从课前向课上延伸。
二、不断实践、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交给学生知识,培养良好习惯的主阵地,所以从学生入学开始,我就狠抓课堂教学,不断实践,优化课堂:
1、抓好备课关。虽然本学期班主任工作十分繁杂、无序,偶尔会出现上课了,还没有备好课现象。但我竭尽全力备好课,有时会把工作带回家。备课中,我不仅仅思考教学资料,怎样在课堂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同时更多思考起始年级学生的学情,他们理解知识的过程,理解知识的方法等。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用心性,我给自己定下目标——每个单元至少两节课使用大屏幕,以此冲击学生视觉和听觉。
2、上好每节课。语文教学的改革务必从课堂入手,因为它是教师主导的体现,学生主体的实施,所以我尽力做到:我的课堂你做主,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地位。
开学伊始,我就告诉学生,课堂中只要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无论你说什么都不为过,所以在一学期我和他们的磨合、交流、沟通,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课堂上我努力做到班主任主角向课任教师主角的转变。由于班主任工作繁忙,上传下达的工作需要布置,班里出现状况需要解决,但我都尽力回避我的语文课变成班主任工作会议课。原因之一是:教学任务的不允许。根据教学计划和进度,每一节课有每一节课教学资料,不能因其他工作,而导致教学资料的缺失。原因之二是:学生的不允许。班主任教师,同时也是课任教师,你务必学会主角的转变,因为这是对学生的尊重,对自己教学的尊重。
语文出版社七年级教案
篇8:七年级语文出版社知识点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2021
济南的冬天
1.髻jì澄ch?ng贮蓄zhùxù藻zǎo看kān着落zhuó2.响晴:天空晴朗无云贮蓄:储存澄清:清澈明亮空灵:清净透明
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2.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北平、伦敦、热带与济南作对比,突出济南无风声、响晴、温晴、温晴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暖安适山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绿、清、亮
3.作者对济南冬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体会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第二段:第一句中有“晒”“睡”“唤醒”等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老城人格化,带有生命的感觉,形象地写出了“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第三段:第一句用比喻、拟人手法,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说明济南温暖的原因。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情。像母亲一样慈爱,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第四段:(1)“看护妇”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又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2)“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3)“那点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山腰薄雪惹人怜爱的情态,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
(4)画面色彩的鲜明悦目来自映衬的妙笔: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第五段:
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第六段:
(1)拟人手法,“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运用拟人的手法,”突出水的绿的特征。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不忍得”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水的温暖多情,表现出济南的水的无限生机与冬天里孕育的无线春意(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比喻手法,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臃肿yōngzhǒng攒cuán成秕bǐ谷
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ó
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葚收(liǎn)敛脑(suǐ)髓人声(dǐng)鼎沸(kuī)盔甲
3.用恰当词浯填空。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选自《朝花夕拾》
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
1.重点:第2段
(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
(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
(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
2.动作描写:P5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
3.P6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初一下学期语文复习资料
木兰诗
1相关背景
《乐府诗集》,为南宋郭茂倩所编,共一百首依照音乐性分为十二类,《木兰诗》属于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的〈梁鼓角横吹曲〉当中。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2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3分段及段意
全诗共分成四层:
第一层就是第1自然段,讲的是:木兰纺织;
第二层是第自然段到第3自然段,讲的是:木兰从军;
第三段是第4自然段,讲的是:木兰征战;
第四段是第5自然段到第7自然段,讲的是:木兰还乡。
★ 语文教材
★ 高一语文教材
★ 三下语文教材分析
语文出版社:语文教材保留《南京大屠杀》课文(推荐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