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水色伊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中大附中高一物理试题选择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中大附中高一物理试题选择题,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 目录
篇1:中大附中高一物理试题选择题
中大附中高一物理试题选择题
你还在为高中物理学习而苦恼吗?别担心,看了高一物理练习:中大附中高一物理试题选择题一以后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质点作直线运动,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B.出租车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
C.在田径场1500m长跑 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500m
D.高速公路路牌上显示广州100km,表示该处到广州的位移大小为100km
2.根据图所示的时间坐标轴,下列有关时刻与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秒末或第3秒
初,也可以称为2秒内
B.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秒内或第2秒内
C.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秒内
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秒内
3.从加速上升运动中的气球上落下一物体,该物体离开气球的瞬间的速度和加速度是:
A.有向上的加速度和向下的'速度 B.有向上的速度和向下的加速度
C.物体将作自由落体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一物体从H处自由落下,经时间t落地,则当他下落t/2时刻,离地的高度为:
A. 2H/3 B.H/4
C.H/2 D.3H/4
5.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米/秒2,那么开始刹车后6秒钟汽车通过的位移为:
A.120 m B.20m
C.40 m D.210m
篇2:中大附中高一物理试题双项选择题原题
中大附中高一物理试题双项选择题原题
1.对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B.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
C.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5
D.相邻的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
2.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A.21点10分和9 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3.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及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一定大
B.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一定大
C.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
D.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篇3:高一物理试题选择题题目
高一物理试题选择题题目
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沿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2.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t=1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t=5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m/s2
C.第3s内物体的位移为1.5m
D.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
3.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递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B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A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 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0.2 m,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1800个工件
B.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7200个工件
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2 m/s D.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1 m/s
篇4:中大附中小升初数学试题
中大附中小升初数学试题
一 填空题
1、甲、乙、丙代表互不相同的3个正整数,并且满足:甲甲=乙+乙=丙135.那么甲最小是 ______.
2、已知x、y满足方程组 ,则x-y的值是______.
3、大小两个圆的周长之比是4:1,那么这两个圆的面积之比是______.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由 5厘米变成8厘米,表面积增加了______平方厘米.
5、一列火车前3个小时行驶了360千米,然后将速度提高了10%,又行驶了2小时,那么火车一共行驶了______千米。
6、已知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和侧面积相同.如果这个圆柱体的高是5厘米,
那么它的`体积是_______立方厘米( 取3.14).
7、老师要将20个相同的苹果分给3个小朋友,要求每个小朋友至少分得3个苹果,那么共有______种分配的方法?
8、以直角三角形ABC的两条直角边为半径
作两个半圆,己知这两段半圆弧的长度之和是37.68厘米,
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最大是______平方厘米( 取3.14).
9、甲乙两瓶盐水,甲瓶盐水的浓度是乙瓶盐水的3倍.将100克甲瓶盐水与300克乙瓶盐水混合后得到浓度为15%的新盐水,那么甲瓶盐水的浓度是______.
10.有三个不同的数字,其中最大的数字是另外两个和的两倍,用这三个数组6个不同的三位数,把6个三位数相加得1998,这三个数是?
11.任意写一个两位数再将它重复3遍成一个8位数,将此8位数除以该两位数,所得的商再除以9,问:得的余数是多少?
12.(九届华赛题)
如图,大小两个半圆的直径在同一直线上,弦AB与小半圆切,且与直径平行,弦AB长12cm,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cm2(圆周率=3.14)
二 解答题
1、某工厂去年的总产值比总支出多50万元,今年比去年的总产值增加l0%,总支出节约20%,如果今年的总产值比总支出多100万元,那么去年的总产值和总支出各是多少万元?
2、有______个四位数满足下列条件:它的各位数字都是奇数;它的各位数字互不相同;它的每个数字都能整除它本身。
3、如图,ABCD是一个边长为6米的模拟跑道,甲玩具车从A出发顺时针行进,速度是每秒5厘米,乙玩具车从CD的中点出发逆时针行进,结果两车第二次相遇恰好是在B点,求乙车每秒走多少厘米?
4、如下图,边长分别为5 7、10的三个正方形放在一起,则其中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
5、用1~9可以组成_____个不含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如果再要求这三个数字中任何两个的差不能是1,那么可以组成______个满足要求的三位数.
6.有四个正方体,棱长分别为1、1、2、3。今把他们的表面粘在一起,所得的立方体图形的表面积可能取得的最小值是
篇5:高一物理试题
高一物理试题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高中物理,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高一物理试题:精选高一物理期末试题论述计算题,希望对大家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试题:精选高一物理期末试题论述计算题
四、论述与计算(本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必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9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不变的速度v向右运动,将工件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工件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变为v,再经时间2t,工件到达传送带的右端,求:
(1)工件在水平传送带上加速滑动时的加速度
(2)工件从水平传送带的左端到达右端通过的距离
16.(10分)将一小球以10 m/s的速度从15m的高度水平抛出,求:
(1)小球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夹角为30时在空中的飞行时间;
(2)落地时它的速度方向和地面的'夹角时多少? (提示: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
17.(12分)质量m=20kg的物体,在大小恒定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02s内F与运动方向相反,24s内F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10m/s2)
18.(13分)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2kg倾角为45的楔形光滑滑块,在其顶端O处用一细线拴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g取10m/s2)
(1)用力F向左拉M,当力F多大时,小球对滑块恰好无压力?
(2)当力F向左拉M,M和m以2g的加速度共同向左运动时,细线对m的拉力T等于多少?
(3)若滑块不光滑,其与小球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 力F改为向右,为使小球与M不发生相对运动,求F最大为多少?(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经过精心的整理,有关高一物理试题:精选高一物理期末试题论述计算题的内容已经呈现给大家,祝大家学习愉快!
篇6:高一物理试题
高一物理试题推荐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物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1.关于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其位移一定越大
C.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其速度一定减小
D.物体做曲线运动,位移的大小与路程有可能相等
2(多选)甲、乙两队参加拔河比赛,甲队胜,若不计绳子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B.甲队对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对地面的摩擦力
C.甲、乙两队与地面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
3(多选)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相同材料的质量分别为m和m0的两物体用细绳连接,在m0上施加一水平恒力F,使两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两物体间细绳上的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光滑时,绳子拉力大小等于
B.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大小等于
C.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大于
D.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小于
4.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x(m)随时间t(s)变化的规律为:汽车为 ,自行车为x=6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 m/s2
B.在t=8s时两车速度相等,自行车第一次追上了汽车
C.在t=0至t=16s时间内,两车间距离先减小后增大
D.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96m
5(多选)原来做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弹簧拉住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静止在地板上,如右图所示,现发现A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由此可判断,此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A.加速上升
B.减速上升
C.加速下降
D.减速下降
6(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光滑小 球O,放在倾角均为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处于平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斜面对球O弹力最大
B.丙图中斜面对球O弹力最小
C.乙图中挡板MN对球O弹力最小
D.丙图中挡板MN对球O弹力最小
7.用相同材料做成的A、B两木块的质量之比为3∶2,初速度之比为2∶3,它们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直线滑行,直至停 止,则它们:
A. 滑行中的加速度之比为2∶3
B. 滑行的时间之比为1∶1
C. 滑行的距离之比为4∶9
D. 滑行的距离之比为3∶2
8.如图所示,物体A和B相对静止,以共同的速度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A.A、B间无摩擦力的作用
B.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mA+mB)gsin
C.B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mA gcos
D.取走A物后,B物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9.A、B、C是三个质量、材料完全一样的物块,三物块通过两根轻弹簧M、N相连接,弹簧M的劲度系数为k1,弹簧N的劲度系数为k2,k1=3 k2.现三物块静止在水平面上,两弹簧均处于拉伸状态,且伸长量均为 .由此可以判断,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至少应等于:
A.k1x B.k2x C.(k1-k2)x D.(k1+k2)x
篇7:高中物理试题选择题模拟题
高中物理试题选择题模拟题
物理试题高二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 不得分)
1.自动门、生命探测器、家电遥控系统、防盗防火报警器都使用了( )
A.温度传感器 B.红外线传感器 C.生物传感器 D.压力传感器
2.下列 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磁卡的记录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读取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B.日光灯在正常发光时,启动器中的动触片与静触片是分开的
C.电磁炉是利用涡流的热效应来加热物体的
D.电动机、变压器的铁芯用硅钢片代替整块铁芯是为了减小涡流损失
3.下列四幅图是交流电的图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居民日 常生活所用交流电的是( )
4.三相电源的连接如右图所示,电路中的三个交流电压表的示数U1、U2、U3 间的关系是( )
A.U1∶U2∶U3=1∶2:1 B.U1∶U2∶U3=1∶3:1
C.U1∶U2∶U3=1∶2:1 D.U1∶U2∶U3=3∶1:3
5.如右图所示是一种延时开关,当S1闭合时,电磁铁F将衔铁D吸下,C线路接通。当S1断开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D将延迟一段时间才被释放。则( )
A.由于A线圈的电磁感应作用,才产生延时释放D的作用
B.由于B线圈的电磁感应作用,才产生延时释放D的作用
C.如果断开B线圈的电键S2,有延时作用,延时将变短
D.如果断开B线圈的电键S2,有延时作用,延时将变长
6.如图所示,多匝线圈的电阻和电池的内电阻可以忽略,两个电阻器的阻值都是R,开关S原来打开着,电流 ,现合上开关,将一电阻器短路,于是线圈中有自感电动势产生,这自感电动势( )
A. 有阻碍电流的作用,最后电流由 减少到零
B. 有阻碍电流的作用,最后电流总小于
C. 有阻碍电流增大的作用,因而电流保持 不变
D. 有阻碍电流增大的作用,但电流最后会增大到2
7.如图所示,三只完全相同的灯泡a、b、c分别与电阻R、电感L、电容C串联,再将三者并联,接在220V,50Hz的交变电源两端,三 只灯泡亮度相同。如果将电源改为220V,60Hz的交变电源,则( )
A.三只灯泡亮度不变 B. a亮度不变,b变暗,c变亮
C.三只灯泡都将变亮 D. a亮度不变,b变亮,c变暗
8.如图所 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R=1 ,与原线圈相连的熔断器(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为1A,通过副线圈电压传感器测得副线圈电压图像如图所示,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2202V
B.原线圈两端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Hz
C.原、副线圈铁芯中磁通量变化率之比为10∶1
D.为保证电路安全工作,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得小于1.2
9.如图所示,A线框接一灵敏电流计,B线框放在匀强磁场中,B线框的电阻不计,具有一定电阻的导体棒可沿线框无摩擦滑动,今用恒力F向右拉CD由静止开始运动,B线框足够长,则通过电流计中的电流方向和大小变化是( )
A.G中电流向下,强度逐渐减弱,最后为零
B.G中电流向上,强度逐渐减弱,最后为零
C.G中电流向下,强度逐渐增强,最后为某一定值
D.G中电流向上,强度逐渐增强,最后为某一定值
10.用电高峰期,电灯往往会变暗,其原理可简化为如下物理问题.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连接两只相同的灯 泡L1和L2 ,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原线圈输入有效值恒定的 交流电压,当开关S闭合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线圈中电流减小 B.副线圈输出电压减小
C.R两端的电压增大 D.原线圈输入功率减小
11.在水平桌面上,一个面积为S的圆形金属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磁感应强度B1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⑴所示.磁场方向垂直线框平面向下.圆形金属框与一个水平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连接,导轨上放置一根导体棒,导体棒的长为L、电阻为R,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体棒处于另一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应强度恒为B2,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如图⑵所示.若导体棒始终保持静止,则其所受的静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下图中的(设向右为静摩擦力的正方向) ( )
12.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有两根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顶端用一电阻R相连,两导轨所在的竖直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一根金属棒ab以初速度v0沿导轨竖直向上运动,到某一高度后又向下运动返回到原出发点.整个过程中金属棒与导轨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导轨与棒间的摩擦及它们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则在金属棒整个上行与整个下行的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回到 出发点的速度v等于初速度v0
B.上行过程中通过R的电量大于下行过程中通过R的电量
C.上行过程中R上产生的热量大于下行过程中R上产生的热量
D.上行的`运动时间大于下行的运动 时间
二、填空题(共2题,每题8分;每小题4分,共16分)
13.(8分)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如图所示。它们是:①电流计、②直流电源、③带铁芯的线圈A、④线圈B、⑤电键、⑥滑动变阻器(用来控制电流以改变磁场强弱)。
(1)试按实验的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图中已连好一根导线)。(4分)
(2)若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两根导线接在接线柱C和D上,而在电键刚闭合时电流表指针右偏,则电键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流计指针将___ ___(填左偏、右偏、不偏)。
14.(8分)如图所示,图甲为热敏电阻的R-t图象,图乙为用此热敏电阻R和继电器组成的一个简单恒温箱温控电路,继电器线圈的电阻为200 。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 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为继电器线圈供电的电池的电动势E=6 V,内阻可以不计。图中的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
(1)应该把恒温箱内的加热器接在_____________端。(填A、B、C、D)
(2)如果要使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100℃,可变电阻R的值应调节为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如图所示,一小型发电站通过理想升压、降压变压器把电能输送给用户,已知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P=500kW,输出电压为U1=500V,升压变压器B1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1:5 ,两变压器间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R=1.5。降压变压器B2的输出电压为U4=220V,不计变压器的损耗。求:(1)输电导线上损失的功率P损;(2)降压变压器B2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3:n4。
16.(12分)图(甲)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线圈的匝数n =100匝、电阻r =10,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与电阻R连接,电阻R = 90 ,与R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表。 在t =0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t按图15(乙)所示正弦规律变化。 求:
(1) 从1.5710-2s到4.7110-2s内通过电阻R上的电量q。
(2)电路中交流电压表的示数。
(3)线圈匀速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W外。
17.(14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间距为L=0.2m光滑水平导轨EM、FN与PM、QN相连 ,PM、QN是两根半径为d=0.4m的光滑的 圆弧导轨,O、P连线水平,M、N与E、F在同一水平高度,水平和圆弧导轨电阻不计 ,在其上端连有一阻值为R=8 的电阻,在PQ左侧有处于竖 直向上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6T。现有一根长度稍大于L、质量为m=0.2kg、电阻为r=2的金属棒从轨道的顶端P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轨道底端M 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2mg,取g=10m/s2,求:
(1)棒到达最低点MN时金属棒两端的电压;
(2)棒下滑到MN过程中金属棒产生的热量;
(3)从棒进入EM、FN水平轨道后开始计时,磁场随时间发生变化,恰好使棒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
篇8:高一竞赛物理试题
高一竞赛物理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8小题,总分48分)
1.如图,当小球从光滑斜面上某高度处滑下,
则小球在A点受到的力是( )
A、重力、弹力和向心力 B、重力、向心力C、重力 D、弹力、向心力
2.长为L的细绳,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 作匀速圆周运动形成圆锥摆,绳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与cos 成反比的物理量是 ( )
A. 小球的运动周期; B. 小球的运动速度;
C. 小球的向心力; D. 小球受到摆线的拉力。 3.据观察,在土星的外围有一模糊不清的圆环,为了判断该圆环是与土星相连的连接物,还是绕土星运转的卫星群,测出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以及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R,进而得出v与R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v与R成正比,则此环是连接物 B、若v与R成反比,则此环是小卫星群 C、若v2与R成正比,则此环是小卫星群 D、若v2与R成反比,则此环是连接物 4.如图所示,细杆的一端与小球相连,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图中a、b分别表示小球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则杆对球的作用力可能是( )
①.a处为拉力,b处为拉力 ②.a处为拉力,b处为推力 ③.a处为推力,b处为拉力 ④.a处为推力,b处为推力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如图是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S—t图像,由图可知(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
C.物体沿直线做往返运动 D.图像错了,该图像只表示曲线运动
6.小型登月器连接在航天站上,一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半径的3倍,某时刻,航天站使登月器减速分离,登月器沿如图所示的椭圆轨道登月,在月球表面逗留一段时间 完成科考工作后,经快速启动仍沿原椭圆轨道返回,当第一次回到分离点时恰与航天站对接C 登月器快速启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整个过程中航天站保持原轨道绕月运行。已知月球表面 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半径为R,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登月器可以在月球上停留的最短时间约为( )
7.(多选)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 7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则两颗卫星相比 ( )
A.火卫一距离火星表面较近B.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大 C.火卫一的运动速度较大 D.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8.(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石块从半径为R的半球形的碗口下滑到碗的最低点的过程中,如果摩擦力的作用使得石块的速度不变,那么: ( )
A.因为速率不变,所以石块处于平衡状态
B.石块下滑过程中受的合外力大小不变 C.石块下滑过程中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石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球心
大小
二.实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空,总分20分)
9.我们知道,平抛运动是(填“匀变速”或“变加速”)曲线运动。在某次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_______(用L,g表示),若小方格的边长为L=1.25cm,其值为_______m/s(g取9.8m/s2),请确定抛出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cm,抛出点到c点的竖直距离为_______cm。
10.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
(1)在实验中必须平衡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要挂钩码,将长木板的右端垫高至合适位置
B.若小车能从垫斜的木板上静止开始下滑,则表明摩擦力与重力的分力平衡 C.若改变小车的质量,则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下图中给出的是实验中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时获取的某条纸带的一部分:1、2、3、4、5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标出,每两个
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s,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
(3)平衡好摩擦力之后,在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时,设所吊钩码的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满足m M的情况下,小车所受的合外力近似为 ;
三.计算题(共3小题,11题8分,12题10分,13题14分,共32分)
11.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初速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C.求该星球的质量M
12. 如图所示,水平转盘的中心有个竖直小圆筒,质量为m=2Kg的物体A放在转盘上,A到竖直筒中心的距离为r=0.5m,物体A通过轻绳、无摩擦的滑轮与物体B相连,B与A质量相同。物体A与转盘间摩擦系数μ=0.5,为使A相对盘静止匀速转动,则转盘转动的角速度范
2
围?(取g=10m/s,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3.如图所示,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离地面的高度等于地球半径R0,该卫星不断地向地球发射微波信号,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最后结果可以用根号表示)
(1)、求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2)、设地球自转周期为T0,该卫星绕地球转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则在赤道上的任意一点能连续接收到该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的时间是多少?(图中A1、B1为开始接收到信号时,卫星与接收点的位置关系)。
篇9:高一物理试题多选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下列关于速度、加速度和运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恒定的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
B.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作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必定变化
D.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10.质量为m的圆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的竖直挡板之间,如图,当斜面倾角由零逐渐增大时(保持挡板竖直),斜面和挡板对圆球的弹力大小的变化是 ( )
A.斜面的弹力由mg逐渐变大
B.挡板的弹力由mg逐渐变大
C.斜面的弹力由零逐渐变大
D.挡板的弹力由零逐渐变大
1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有M、m两个物块,现用力F推物块m,使M、m两物块在桌上一起向右加速,则M、m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
A. B. F
C.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M、m仍向右加速, m M
则M、m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D.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M、m仍向右加速,则M、m间的相互作用力仍为
12. 如图所示,物体m放在斜面上,使其沿斜面向下滑动,设加速度为a1,若只在物体m上再放一个物体m,则m与m一起下滑的加速度为a2,若只在m上施加一个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mg的力F,此时m下滑的加速度为a3。关于a1、a2、a3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a1=0时,a2=a3且一定不为零
B.只要a10,a1=a2
C.不管a1如何,都有a1=a2=a3
D.不管a1如何,都有a1
通过阅读高一物理试题:精选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多选题这篇文章,小编相信大家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学习轻松愉快!
【2】高一物理选择题训练
1、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速率 B.速度 C.加速度 D.合外力
2、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质点做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一定是时刻在变化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
3、某物体在一足够大的光滑平面上向西运动,当它受到一个向南的恒定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将是()
A.直线运动且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但加速度方向不变、大小不变,是匀变速运动
C.曲线运动但加速度方向改变、大小不变,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D.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改变,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4、关于平抛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5、图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a为它边缘上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4r,小轮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A. 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 a点和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 a点和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 a点和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6、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向心力的作用才可能做圆周运动
B.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C.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一种力或一种力的分力
D.向心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可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7、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以下各量不发生变化的是()
A.线速度B.角速度C.周期D.向心加速度
8、关于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描述的是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B.它描述的是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
C.它描述的是向心力变化的快慢
D.它描述的是角速度变化的快慢
9.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直线运动
B.一定是曲线运动
C.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D.两个分运动的运动时间,一定与它们的合运动的运动时间相等。
10、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A.物体的高度和所受重力
B.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D.物体所受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11、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则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零;
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初始时刻其加速度的方向与其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运动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
12、物体在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哪些量是不变的()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B.物体的速度;
C.物体竖直向下的分速度;D.物体位移的方向。
13、关于向心力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的一个指向圆心的.力就是向心力;
B.向心力也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是该物体所受的外力的合力;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是不变的。
14、历史上第一个在实验室里比较准确地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托里拆利C.牛顿D.卡文迪许
15、关于引力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力常量是两个质量为1kg的物体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力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时,给出了引力常量的值
C.引力常量的测出,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D.引力常量的测定,使人们可以测出天体的质量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王星和冥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
B.天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
C.天王星运行轨道偏离根据万有引力计算出来的轨道,其原因是由于天王星受到轨道外面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
D.以上均不正确
17、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则()
A.速度越小,周期越小B.速度越小,加速度越小
C.加速度越小,周期越大D.角速度越小,加速度越大
18、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速率是下列的()
A.一定等于7.9km/sB.等于或小于7.9km/s
C.一定大于7.9km/sD.介于7.9~11.2km/s
19、关于地球同步卫星,它们具有相同的()
A.质量B.高度C.向心力D.周期
20、若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而物体在距地球表面3R(R为地球半径)处,由于地球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则g'/g为()
A. 1B. 1/9C. 1/4D. 1/16
21、卫星绕行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要估量行星的密度,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
A.卫星轨道半径B.卫星运行周期
C.卫星运行速度D.行星的半径
22、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B.它是近地圆形轨道上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
C.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大发射速度
D.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近地点的速度
23、同步地球卫星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犹如悬在高空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步卫星处于平衡状态
B.同步卫星的速率是唯一的
C.各国的同步卫星都在同一圆周上运行
D.同步卫星加速度大小是唯一的
24、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如天线突然脱落,则天线将做:()
A.自由落体运动
B.平抛运动
C.和卫星一起在同一轨道上绕地球运动
D.由于惯性沿轨道切线方向做直线运动
25、下列情形中,哪些不能求得地球的质量:()
A.已知地球的半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已知近地卫星的周期和它的向心加速度
C.已知卫星的轨道半径和运行周期
D.已知卫星质量和它的离地高度
26、下列事例中,不是由于万有引力起决定作用的物理现象是()
A.月亮总是在不停地绕着地球转动
B.地球周围包围着稠密的大气层,它们不会散发到太空去
C.潮汐
D.把许多碎铅块压紧,就成一块铅块
27、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一定在赤道上空运行
B.各国发射的这种卫星轨道半径都一样
C.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D.它运行的线速度介于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28、航天飞机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是指这个物体()
A.不受地球的吸引力B.地球吸引力和向心力平衡
C.受到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平衡D.对支持它的物体的压力为零
29、如下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B.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C.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D.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30、质点在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质点的动能()
①与它的位移成正比;②与它的位移的平方成正比;
③与它的运动时间成正比;④与它的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1、在同一高度,把三个质量相同的球a、b、c分别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平抛、竖直下抛,它们最后都落到水平地面上。若不计空气的阻力,则在a、b、c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对三个球做功的平均功率Pa、Pb、Pc的大小关系为()
A. Pa=Pb=PcB. Pa>Pb>PcC. Pa 32、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能使汽车的动能发生变化,在下面几种情况中,汽车的动能是原来的2倍的是() A.质量不变,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 B.质量和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 C.质量减半,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 D.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速度减半 33、下面的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小球自由下落,落在竖直弹簧上,将弹簧压缩后又被弹簧弹起来 B.拉着物体沿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 C.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 D.在水平面上向前滚动的足球 34、A、B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和2m,A置于光滑水平面上,B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相同水平力分别推A和B,使它们前进相同位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推力做功一样多; B.第二次推力做功多一些; C.两次推力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D.第一次推力做功的功率小一些。 35、质量为m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一定,汽车速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值为v,那么汽车在运动过程所受阻力为() A. P/v B. P/mv C. mv2/2 D. v/P 36、一质量为m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竖直向上以加速度a匀加速提升h,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提升过程中手对物体做功m(a+g)h B.提升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做功mah C.提升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增加m(a+g)h D.提升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mgh 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B.外力对物体做功其机械能必不守恒 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可能没有力对它做功 D.物体速度增加时,其机械能可能减少 38、一个人把一重物由静止开始举高 ,并使其获得一定的速度。则() A.人对重物做的功等于重物动能和势能增量的和。 B.所有外力对重物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C.重物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物势能的增量。 D.所有外力对重物所做的功等于重物机械能的增量。 39、运动员用100N的力把质量为0.5kg的球踢出40m远,运动员对球做的功为() A. 400JB. 200JC.没有做功D.无法确定 40、下列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是卡文迪许发现的 B. F=Gm1m2/r2中的G是一个比例常数,是没有单位的 C.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D.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用F=Gm1m2/r2来计算,r是两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41、两个质量和初速不同的物体,沿水平地面滑行至停止,其中滑行距离较大的是() A.若动摩擦因数相同,动能大的物体滑行距离大 B.若动摩擦因数相同,初速大的物体滑行距离大 C.若受到的摩擦力相同,动能小的物体滑行距离大 D.若受到的摩擦力相同,初速大的物体滑行距离大 【试题答案】 1、B2、C3、B4、C5、CD 6、ACD7、BC8、A9、CD10、B 11、B12、A13、C14、D15、CD 16、AC17、BC18、B19、BD20、D 21、ABD22、B23、BCD24、C25、D 26、D27、ABC28、D29、D30、B 31、C32、C33、A34、A35、A 36、C37、C38、ABD39、D40、CD 41、BD ★ 高一物理试题 ★ 初二物理试题 ★ 高中物理试题 ★ 八年级物理试题 ★ 九年级物理试题 ★ 初三物理试题 ★ 高二物理试题 ★ 初中物理试题 ★ 厦大附中自荐信中大附中高一物理试题选择题(精选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