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时间:2023-01-30 04:04:40 作者:茉茉布尼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茉茉布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S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S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S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S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一、拼音。(7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ní jiāng bó xué qīng miè nián chóu jī fū

( ) ( ) ( ) ( ) ( )

jiǎo xiá pí jiǔ xún mì míng bù xū chuán

( ) ( ) ( ) ( )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⑴小明只看了老师发下来的试卷(juǎn juàn)上的分数,就把它卷(juǎn juàn)起来放进了书包。

⑵人们早早地起来,从很远的地方奔(bēn bèn)跑到车站,一下车就直奔(bēn bèn)赛场。

二、文字。(13分)

1.用的知识填空。(4分)

“尽”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尽”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完;②死亡;③达到极端;④全,都;⑤全部用出;⑥用力完成。在“同归于尽”中应选义项( ),在“尽人皆知”中应选义项( ),在“竭尽全力”中应选义项( ),在“山穷水尽”中应选义项( ),在“取之不尽”中应选义项( ),在“尽职尽责”中应选义项( )。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2分)

慷概激昂( ) 可歌可气( ) 连棉起伏( ) 脍灸人口( )

垂头伤气( ) 神彩奕奕( ) 惊慌失错( ) 斩钉切铁( )

3.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⑴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 ⑵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

⑶数人饮之不足( ) ⑷吾能为之足( )

之:A.代“它”,指画的蛇 B.代“它”,指酒 C.的 D.代“它们”,指矛和盾

⑸烟、酒及其他有刺激性的东西对于儿童的身体都是有害的。( )

⑹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

⑺如果你在学习中欠下了账,要及时补救,否则,欠账会越来越多。( )

⑻兵兵是我们班的语文天才,次次都考第一,我不及他。( )

及:A.比得上 B.达到 C.趁着,乘 D.跟,和

4.组词。(3分)

侍( ) 褐( ) 浆( ) 钮( ) 似shì( ) 省xǐng( )

持( ) 竭( ) 奖( ) 扭( ) sì( ) shěng( )

三、词语。(8分)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分类。(4分)

对牛弹( ) 大义( )然 冷( )热( ) ( )生怕死

( )直气壮 ( )天立地 ( )言( )语 所( )无敌

⑴褒义词有:

⑵贬义词有:

2.选词填空。(2分)

过失 过错 欢跃 欢呼

⑴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 )的一种补救吧。

⑵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中国人民的心一齐( )起来。

只要……就…… 不但……而且……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⑶( )我们多听多练,我们( )能把普通话学好。

⑷( )晚上加班加点,( )白天抓紧时间去做。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松弛——( ) 荒凉——( ) 饶有兴趣——( ) 兴师问罪——( )

丑恶——( ) 腼腆——( ) 前后一致——( ) 狂风怒号——( )

四、句子。(20分)

1.按要求写句子。(5分)

⑴莉莉对妈妈说,梅梅今天生病了,她去帮梅梅复习功课。(改成直述句)

⑵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人很多,红旗翻动着,很壮观。(改成比喻句)

⑶冼星海仅仅用了六天时间就谱出了这部让中华儿女骄傲、让世界刮目相看的《黄河大合唱》。(缩句)

⑷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组合成一句话。

给爸爸打工,收获金钱 给爸爸打工,收获坚毅的品质。

⑸造句。

“温暖”一词有两个意思:一是暖和,指温度;二是感到舒服,指心情。请用“温暖”写两个句子,每个句子表达一个意思。

2.加标点。(2分)

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 去吧 怕有危险 不去吧 又显得太胆怯

3.修改病句。(3分)

⑴正在这些花上,有几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

⑵发现《明天更辉煌》这首诗把香港当做人来写,表达了诗人为香港回归祖国而兴奋激动的深情。

⑶《一个这样的老师》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写的。新课 标 第 一 网

4.理解句子:“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要挟”是什么意思帝国主义者为什么要要挟它们是怎样要挟的这说明了什么)(2分)

5.考考你的记忆力。(8分)

⑴按课文原文填空。(5分)

①在亿万炎黄子孙中,/有一位伟人永志不忘。他 ,/为你绘制了回归的航向。/ ,/前进的步伐不可挡。

②多年来他常梦见童年所看到的非洲:漫长的金黄色的海滩, 的海水,高耸的海岬,褐色的高山, 的岛顶,还听到海潮的怒号……

③大雪压青松,  ,待到雪化时。

④ ,烈火焚烧只等闲 ,要留清白在人间 。

⑤《夏日绝句》中表现诗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 , 。

⑵下列文章的作者是谁(1分)

《老人与海》的作者( ) 《稻草人》( ) 《石灰吟》( ) 《鲁滨孙造船》( )

A.海明威 B.格林兄弟 C.叶圣陶 D.于谦 E.郑燮 F.笛福 G.安徒生 H.史铁生

⑶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①《山海关》选自当代作家峻青的《雄关赋》,它通过对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雄伟气势和险要地形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山海关的赞美和歌颂之情。( )

②《赤壁之战》选自我国明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 )

③本册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不少人物,有宽宏大度的廉颇、热爱自由的.斯巴达克、坚韧不拔的鲁滨孙、顽强勇敢的老渔夫,还有忠诚尽职的稻草人、勤劳纯朴的尼尔斯、舍己助人的汉斯等等。( )

④爱是永恒的,也是伟大的,本册有许多课文表现了“爱”这个主题:《永远的歌声》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爱,《秋天的怀念》表达了父母对儿子的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表达了母亲对儿女的爱,《花边饺子里的爱》表达了母子之间的爱,《为了五美元的礼物》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爱。( )

阅读观礼台

五、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2分)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历)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都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hé huó),就会削(xuē xiāo)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chènɡ chénɡ)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一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将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音节划去。(1分)

2.用“____”在文中画出表示“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意思的句子。(1分)

3.从这段话所写人物的行动、语言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廉颇是个______________的人。(2分)

4.找了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抄下来。(1分)

5.读下面句子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体会句子的内涵。(2分)

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往回赶。

提问:

回答:

6.如果“蔺相如”和“廉颇”闹不和将给国家带来什么危害他们的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为什么(3分)

危害:

学习:

原因:

7.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 )修辞手法。(0.5分)

8.廉颇觉得不应该的是 。(0.5分)

9.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陈述句。(1分)

六、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9分)

1939年3月11日晚上,皎洁的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在一间宽敞的窑洞里,光未然正在为大家朗诵他刚写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他坐在靠窗户的土坑上,面前摆了一张桌子,上面几盏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歌词稿。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 );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 );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 );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 )……抗敌演剧队队员们的每一颗心,都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跳动着。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整个窑洞一片寂静。随即,掌声响彻窑洞。

1.按原文内容填空。(2分)

2.解释。(1分)

铿锵有力: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3.写词语。(1分)

“宽敞”的近义词( ),反义词( );

“柔和”的近义词( ),反义词( )。

4.划线部分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这段话的作用是什么(2分)

运用了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方法。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我们民族发源地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5.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1分)

1939年3月11日晚上,光未然在窑洞里为大家朗诵《黄河大合唱》歌词。

6.听完光未然的最后一句,整个窑洞一片寂静是因为 。随即,掌声响彻窑洞又是 。(2分)

文笔展示会

七、习作。(30分)

题目:①嘿,我真 ②哎,我真 ③( ),我真

要求:从上面三题中任选一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可写纪实作文,也可以写想象作文。思想健康,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性,不少于400字。

篇2: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一、我会读拼音,写字词。(12分)

zī xún páng bó jué jiàng yā yì hú lún tūn zǎo

( ) ( )( ) ( ) ( )

kuí wú  xī luò   jǔ sàng  hn zhí   qián zī àn zhǎng

( ) ( ) ( ) ( )( )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5分)

慨( ) 询( ) 峦( ) 嫌( ) 逾( ) 概( ) 殉( ) 恋( ) 歉( ) 愈( )

三、填成语。(6分)

( )上( )花  ( )冠( )兽 张( )李( )

( )( )风霜 ( )东( )西 ( )魏( )赵 低( )浅( )

( )( )大笑 ( )光( )彩 ( )( )奉承 ( )钉( )铁 ( )( )动魄

四、在下面加点字正确读音下面打√,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4分)

捕捉(pǔ bǔ) 绞缢(nì yì ) 咀嚼(jiáo jué) 勉强(qiǎng qiáng)

内疚(jiù jiū) 野雉(zhì zì) 畸形 (jī qí) 潜伏(qiǎn qián)

五、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5分)

不是……就是…… 不但……而且…… 只有……才…… 宁可……也…… 如果…… 就……

1.音乐( )能给人美的享受,( )能陶冶人的性情。

2.( )天下雨,( )不能上华山了。

3.( )保护地球,我们( )能健康快乐地生活。

4.妈妈( )自己吃苦,( )不让我们为生活担忧。

5.张强在家里( )看书,( )写作业。

六、按要求按写句子。(6分)

1.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2.小明对小红说:“我要像你一样乐于助人。”(改为转述句)

3. 春风吹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改写成拟人句)

4. 若不为此,敏捷强健有何用?肌肉发达有何益?(陈述句)

5.《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q托尔斯泰写的。(修改病句)

6. 两行白杨树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改为比喻句)

七、课文点津。(18分)

(1)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2)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了《学弈》你明白了: 。

(5)《墨梅图题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品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别挤啦》的作者是_________国的_________ ,诗中的“挤”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岁寒三友”指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 ,象征了__________________ 的精神。

八、阅读理解。(19分)

(一)课内阅读.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只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 “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

“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有趣,也是事实。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6分)

⑴“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2分

(2)这句话意思(1分):

(3)这句是_____句,改为陈述句(2分):

(4)这段话表现(1分)

(二)课外阅读。(13分)

一打伞的女孩 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前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两写个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

1、给下面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画上“√”号。(3分)

打量(liáng lìang) 上浮(fú fóu ) 兴(xīng xìng)旺

2、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写下来: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 __________(2分)

3、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___改___。(2分)

4、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因地”在文中指_______ ___________,“制宜”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分)

5、文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______________(2分)

6、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九、作文(30分) 题目:我忘不了

提示: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许多你忘不了的人、事、物……请你选择 其中一项来写。可写曾给你帮助、教育、关爱的人;可写让你自豪、欢乐、委屈、后悔的事;可写你参加校内外那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先把题目补充 完整,再作文。字数在400个以上。

篇3: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5小题,共24分。)

1、读音节,找词语朋友。(10分)

2、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4分)

镌刻(juān juàn) 抚摩(mó mē) 扁舟(biān piān) 阻挠(náo ráo)

塑料(suò sù) 挫折(cuō cuò) 归宿(sù xiǔ ) 瘦削(xiāo xuē)

3、比一比,再组词。(4分)

峭( ) 挠( ) 谦( ) 奉( )

俏( ) 扰( ) 歉( ) 奏( )

4、请你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的空格内。(4分)

陡( )的悬崖 胜利的( )息 俊( )的姑娘 ( )好的铅笔

弥漫的( )烟 畅( )的商品 ( )遥自在的生活 元( )佳节

5.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4分)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能组成词语( )。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 字意是( )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 字意是( )

剩下一个义项可以组词为( )

6.成语大比拼。(4分)

风( )同( ) ( )崖( )壁 ( )( )无比 和( )可( )

( )扬顿( ) ( )高( )重 ( )不( )席 张( )李( )

7.下列句中省略号各表示什么作用,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4分)

1、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4、表示语义跳跃。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了?……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 )

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了。……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4、“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 ( )

二、积累运用。(3小题,共18分。)

1、你能用到学过的成语填一填吗?(每空1分)

人们常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2、补充古文名句。(每空1分)

(1) 鲁迅先生说过:“﹍﹍﹍﹍﹍﹍﹍﹍,俯首甘为孺子牛。”

(2) ﹍﹍﹍﹍﹍﹍﹍﹍,此花开尽更无花。

(3) ﹍﹍﹍﹍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4) 但存﹍﹍﹍﹍,留与﹍﹍﹍﹍。

(5) 大漠沙如雪,﹍﹍﹍﹍﹍﹍。

3、按要求写句子。(每句2分)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3、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4)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双重否定句)

(6) 阅读理解。(共10分。)

(1)“(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 )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 )。那猹却将身( )。反而从他的胯下( )了。”

这段话选择自课文《 》,作者是( )作者通过几个表示( )词语,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美妙的海边夜景图,又通过几表示( )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那少年的( )与( )。(6分)

(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意思是

(2分)

(3)文言文是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这学期我们初识了《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子知道了可以借助课后注释学习文言文方法,那么请鴡助释理解下面短文,把它的意思写在横线上。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④说⑤乎⑥?有朋⑦自⑧远方来,不亦乐乎⑨?”(2分)

注释:①子曰:孔子说。 ②学:学习③时习:时常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④亦:也⑤说音是(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⑥ 乎:吗?⑦ 有朋:朋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⑧自:从。 ⑨乐:开心、高兴

(7)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共18分。)

(一)、阅读一(5分)

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暗暗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惭愧( ) 宁静( ) 感受( )

2、“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洋溢”是什么意思? “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你能把作者的这种感觉写下来吗?(2分)

(二)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2、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___ __,夏天的特点是___ __,冬天的特点是_ ____,秋天的特点是__ ____,___ ___,___ ___。(3分)

3、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_ ____,___ __, 。(3分)

4、“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2分)

5、作者认为秋天是清爽的、热情的、真诚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仿照作者的表达方法写几句。(3分)

(8)习作:(30分)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要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突出小伙伴的性格特点。词语准确,语句通顺,要有新意。

篇4: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学期S版期末测试卷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学期S版期末测试卷

一、我会拼,还会写。(10分)

wànɡjìshìjièxīwànɡyánɡsh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hōuwéibīnɡlěnɡzhíwùlǐnɡdǎ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9分)

漂浮(fóufú)橘(júqú)子树梢(shāoxiāo)

鲜(xiānxuān)花端详(qiánɡxiánɡ)模(múmó)型

卖(màimǎi)完了卷(juǎnjuàn)心菜刨(páopāo)土

三、我会组词。(8分)

清(  )情(   )净(   )被(   )

晴(  )睛(   )静(   )破(   )

怀(  )良(   )孩(   )品(   )

坏(  )浪(   )该(   )晶(   )

四、补充完整。(12分)

无无()自()自()景色()()春()秋()

()有所() 取()补() ()来()去 金秋()()

三()二()四()八()五()六()七()八()

五、选词填空。(9分)

首  担  壶  支  条  杯  盆  筐  件

一(  )茶  一( )小河  一(  )诗

一(  )鲜花  一( )酒  一(  )事

一()枇杷一()队伍一()粮食

六、我会填空。(8分)

1.(   )苍苍,野茫茫,(    )吹草低见(   )。

2.(   )壮不努力,(   )大徒伤悲。

3.初升的(   )射出金色的光芒,草坪上开满了鲜艳的.(    ),叽叽喳喳的(   )在天上飞着。

七、照样子写一写。(5分)

仔细仔仔细细认真______________许多_______________

高兴___________暖和________________干净___________

八、词语连线。(8分)

黄澄澄的 葡萄  悠扬的  阳光

绿茵茵的 枣  鲜艳的 棉花

红彤彤的稻子 灿烂的 歌声

水灵灵的草坪 洁白的 花朵

篇5: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一、我会拼,还会规范漂亮地写出词语来!(4分)

jūnyúnɡuīfànzhìhuìmiáohuì

二、我会在正确的读音下划横线。(2分)

1、夜深了,我透过门缝(fénɡfènɡ)看到妈妈还在缝(fénɡfènɡ)衣服。

2、小刚要转学了,宿舍(shěshè)里的同学都围着他,舍(shě

shè)不得他走。

三、把句中写错的字划上横线,并在后面的“()”中改正。(2分)

1、这样气魂雄伟的公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每年汛期,山洪爆发,溪水猛张。()()

四、辨字组词,请看清楚哦!(4分)

{侍()

待(){牌()

脾(){隔()

融(){篇()

遍()

五、补充下列词语,并按要求填空。(4分)

如()添翼 风和日() 欣()若狂 ()兴中华

上面词语中,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有:____________,描写神情的'词语有:___________,含有动物名称的词语有____________,我还能写一个含有动物名称的词语:____________。

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2分)

1、兴趣 乐趣 喜悦 喜爱

同学们怀着()的心情观看晚会。演员们的表演给大家带来了无限()。

2、因为……所以…… 既然……就……

()他不愿意去,你()不必勉强他。

七、按要求改句子。(4分)

1、修改病句。

我们班的同学很喜欢打乒乓球、跑步、读书等体育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当时大雨倾盆,他还是准时到了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香醇的美酒吧,等你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这是一对友人临别时依依惜别的话语。你知道是出自哪首古诗吗?请把古诗写下来。别忘了写上诗人的名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请选择合适的词句填空。(5分)

有志者事竟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1、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我们不要气馁,要坚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月的西湖荷花盛开,岸边柳枝轻摇。如此景色,不禁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句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常常因贪玩而不用心学习,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是中国人最典型的传统审美方式。

中国戏曲雅俗共赏,选材宽泛,自古以来,既有帝王将相的阳春白雪,也有寻常百姓的家长里短;既登得了庙堂,又入得了街巷。中国戏曲深蕴传统文化的精髓,舞台之上,一桌二椅,唱念做打,节奏唱腔,全凭演员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营造具体的戏剧情境和表现鲜活人物。而中国戏曲本质上是写意的: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与整个中国的传统艺术,如文学、绘画、书法、诗歌等,都一

脉相通,代表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特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戏曲一直都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戏曲历经千年流传,?通变?早已融入自身血液之中,善于继承传统,也很擅长吸收和创新。戏曲代表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沉淀了中国人千年的心灵世界,而地方戏更是凝聚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在全球化大趋势下,文化的多样性需要民族文艺的坚守和创新。戏曲在当代的发展,就具有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民族特性、弘扬民族艺术不可取代的价值。因此,戏曲艺术是传统的、独特的,更是面向未来的。

戏曲是古老而又面向未来的'艺术,保存个性和特性的传承,扬长避短、顺应时代要求的创新是其生命力所在。这就如同书法艺术需要发展创新,但不管如何创造,终归是点画线条的艺术,是汉字的艺术。中国戏曲整体的写意性、程式性要保留,切忌盲目采用现代舞台声光电技术?大制作?,破坏戏曲的本质。地方剧种的个性和风格也只能在创新中得到强化。

戏曲要走向未来,剧本是基础。曹禺大师早就说过,?繁荣的关键在于创作?,?剧本的生命在于演出?。目前戏曲事业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剧本荒?尤为突出。没有纯净坦荡、自由放飞的心态是写不出好剧本的。剧作家要静下心来,独立思考,有感而发,才能创作出形象生动、内涵深刻的剧本来。

戏曲的题材要创新。今人看古人的戏,看什么?传统戏曲应该开辟题材创作的新领域,关注现实题材的创作。题材可以是历史的,但创作理念和立意必须是现代的。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再现经典,适当取舍,挖掘经典中历久弥新的永恒主题,厚重的经典就能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心灵慰藉。

戏曲的未来在年轻人,戏曲的观众是需要培养的,这是因为戏曲是高度艺术化的样式,?形式即内容?。现在的小孩子自小就看得懂动画片、电视剧,但让他去看戏就不一定能看懂。一是内容看不懂,二是形式看不懂,比如为什么要勾脸谱?水袖表达了些什么?戏曲有一定的欣赏门槛,观众要经历一个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过程。因此,要创造机会让年轻人接触戏曲。现在时尚的东西太单薄,当年轻人腻烦了感官刺激,有了一定审美修养和内涵时,中国戏剧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戏曲是创造性的艺术,是与观众当场双向交流的艺术。如果我们重视剧本创作,扬长避

短,好戏频出,老百姓怎么可能不喜欢看?新的观众不断成长,我们的戏曲怎么可能不繁荣?戏曲里有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人最后的审美家园。

(摘编自 10月22日《 人民日报 》)

1.下列有关“中国戏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选材丰富,帝王将相、普通百姓都可以成为其表现内容。

B.中国戏曲的人物形象主要靠唱念做打等高度程式化的表演来体现。

C.中国戏曲与传统的中国文学、绘画、书法、诗歌在本质上都崇尚简约。

D.中国戏曲曾在中国人的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继承传统就是要保留属于中国戏曲本身的东西,就是要弘扬独特的民族文化。

B.古老的戏曲艺术要想面向未来,既要保持自身的个性特点,也要善于创新。

C.戏曲创新可以使地方戏种的特色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赢得更多的年轻观众。

D.戏曲发展创新不能靠现代的声光电等舞台艺术,而应向传统的书法艺术学习。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制约中国戏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好剧本,好剧本的产生需要剧作家心无旁骛的创作,需要剧作家的独立思考。

B.看腻了动画片、电视剧的年轻人会对审美有更高的要求,而戏曲中的脸谱和水袖就可以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

C.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时尚,而时尚的东西又都比较单薄缺少内涵,让年轻人接触戏剧就可以使他们变得厚重起来。

D.传统戏曲很少关注社会现实,这是观众不喜欢戏曲的根本原因。戏曲要进行题材创新,让现代观众看古人写的戏、看写古人的戏都是要不得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

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

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召试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祐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

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六),有删改

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B.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C.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D.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字介甫:古人重视礼仪,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所以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

B.陛下:“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谦称。在此文中可译为“您”。

C.调:指一般的职务调动,类似的还有“转”、“移”、“徙”等,但文章结尾处的“黜”则是降级或免职。

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安石记忆力超群,文思敏捷,写的文章精妙,而且口才好,在辩论时常常旁征博引,把对手说得心服口服。

B.王安石任签书淮南判官期满后,并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按照惯例进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这表现出他特立独行的性格。

C.王安石任地方官时就采用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息偿还等做法,积累了许多变法的经验,这体现了王安石务实的工作作风。

D.王安石很早就有变法的思想,他在当政后就推行变法,变法虽遭到了朝廷中许多官员的反对,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变法的决心。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5分)

(2)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好事近〃梦中作

①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舞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注]①秦观,字少游。在哲宗绍圣元年(1094)被贬为监处州酒税,三年徙郴州。这首词大约作于二年的春天。

8.词的上片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写景,请简要分析。(5分)

9.“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在《论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

(2)在《陈情表》中,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喻表达孝道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______________,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

1930年,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父母选取《诗经〃小雅》的名句为她取了这个名字。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与工具,并决定为此奋斗终身。

屠呦呦1951年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当时,设备简陋,科研人员不足。但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屠呦呦虽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但仍坚持工作,到野外一根根采集标本,在室内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研究,各种工作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她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她研究半边莲和中药银柴胡的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从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实验,制出190多个样品,制作了2000多张卡片。其间,她查阅大量文献,借鉴古代用药的经验,设计了多种提取的方法,经过艰苦的试验、千百次的试错,终于在1971年的一次尝试中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屠呦呦也被称为?青蒿素之母?。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世界上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将近100万人因感染疟原虫而死亡。如果没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么2.5亿疟疾感染者中将有更多的人可能无法幸存下来。青蒿素是当前中国被国际承认的唯一创新药物,现在世界多国已广为应用,已经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七五?期间,屠呦呦参与国家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质量研究?中?青蒿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课题,对青蒿进行系统研究,分离鉴定了17个化合物,其中5个为新化合物,并修正了《中国药典》长期沿用的谬误。

?屠呦呦的贡献值得获取诺贝尔奖!青蒿素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从而证明了从传统药物获得确定化学成分药物的价值北大生科院院长饶毅这样评价。但屠呦呦认为自己只是推开了青蒿素的一道?门缝?,其他人合力才打开了这扇?门?。

有趣的是,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一心扑在工作上,不太会照顾自已。因为工作忙,她的私人东西总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性收拾得那么停当。但工作中的屠呦呦十分严谨,兢兢业业,在接到?523?项目时,她女儿才三岁,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老母亲抚养。为了检验青蒿素治疗作用于人类身上是否安全有效,她勇敢地充当了首批志愿者,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屠呦呦后来身体不太好,与当时长期做实验有关。

谈及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她说,?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

(有删改)

[相关链接]

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B.在专业课程中,屠呦呦唯独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可以说这为她以后的研究和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在1981年北京召开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足以说明她在这一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D.文章叙述屠呦呦在生活上的粗线条,更加突出了她为了事业所作出的牺牲,使传主的形象更丰满。

E.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让2.5亿疟疾感染者中更多的人幸存下来,作为当前国际承认的独特的创新药物,它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估量。

(2)这篇传记运用了正面侧面结合的方法刻画屠呦呦形象。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作为一名药学家,屠呦呦在医学上有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4)屠呦呦2010月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她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在第二个千年的最后几十年,中国各族人民励精图治,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 ....

B.,亚洲出现了一次金融危机,至今令人谈虎色变。 ....

C.以上所述,正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卖弄风骚的重要原因。  ....

D.一些领域市场经济秩序还比较混乱,这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 ....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B.按照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并制定好“十三五”规划,奋力弥补生态环境方面的短板,相信到,小康“木桶”里盛满的甘甜之水,将提升人们的发展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

C.要把“全面二孩”这一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还需要多部门联动,充分考虑公众的诉求,尽早出台相关细则和各种配套措施。

D.在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后,罗浮山管委会将在景区内恢复“洞天药市”盛景,不但能弘扬优秀的中草药传统文化,而且能开发罗浮山的旅游资源。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在世上都离不开朋友,但是,最忠实的朋友还是自己,就看你是否善于做自己的朋友了。_____________,从而能够从人生的前景出发给自己以提醒、鼓励和指导。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除了外在的自我以外,都还有着一个内在的精神性的自我。可惜的是,许多人的这个内在自我始终是昏睡着的,甚至是发育不良的。

A.必须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你才能做自己的朋友

B.要能够做自己的朋友,你就必须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C.不能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就不能做自己的朋友

D.做自己的朋友,只要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就可以做到

篇7: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签字笔)填写相关栏目(如学校、姓名、考生号等)并在试卷上直接答题。答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反哺(bǔ) 籼稻(xiān) 崤山(xiáo) 毋庸置疑(mù) 潜移默化(qiǎn) .....

B.契约(qì) 履行(lǚ) 即使(jí) 商贾云集(gǔ) 管中窥豹(guī) .....

C.眺望(tiào) 俯瞰(kàn) 阐明(chǎn) 炯炯有神(jiǒng) 头晕目眩(xuàn) .....

D.证券(quàn) 梵语(fán) 卑鄙(pì) 载歌载舞(zài) 潇洒倜傥(tì) .....

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德国《经济新闻报》文章称中国研发投入将超越欧洲,有望于5年后超越美国。近年来,中国正不遗余力地转型经济模式,希望把国家打造成为技术创新大国。 ....

B.在第十届珠海航展上,六机筋斗、三机交叉、半滚倒转着陆??“八一”飞行表演队鬼斧神工的表演让世界看到了歼-10的优异性能,展示了中国空军近年来的迅速成长。 ....

C.一场拿破仑主题拍卖会16日在法国枫丹白露市举办,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众多“皇帝粉”的热情关注和参与,一顶拿破仑曾经戴过的帽子更是拍出了180万欧元的高价,令人高山仰止。 ....

D.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价持续下挫,目前已跌至四年新低。去年刷新购金记录的中国大妈,并未再度慷慨解囊,而是捂金待涨。 ....

3.下列各项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国针对一直把“秦淮线”作为冬季集中供暖南北分界线的现实情况,有学者认为应以室外温度作为判断当地是否应该集中供暖的决定因素。

B.恐怕很少

有人想到,以卖国求荣、屈膝投降而被世人所不齿的奸臣秦桧早年还一度是个挺有主见、口碑不错的主战派人士。

C.由陈可辛执导,赵薇、黄渤、佟大为等主演的电影《亲爱的》以“寻子”为主题凸显了法律与伦理的矛盾,引得众多观众潸然泪下。

D.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4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埃博拉疫情已造成至少5177人死亡,感染及疑似病例达14413例,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3国成为核心疫区。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市场经济框架,但规则和信用这两块基石还不太牢固,存在破损。 ②统而言之,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经济。

③市场经济是按规则运作的经济,因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④规则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

⑤市场经济又是讲信用的经济,因而市场经济又是德治经济。

⑥在这里,规则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

A.①②③⑤④⑥     B.②③⑤①⑥④     C.①④⑥③⑤②     D.③⑤②⑥④①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

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晋书·李密传》)

[注]①醮(jiào):改嫁。 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他们在文学上皆有造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明言教何碎?碎:琐碎                     B.后刘终,服阕。服:服丧 ..

C.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已:表语气,同“矣”   D.武帝忿之 忿:对??生气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密奉事以孝谨闻  险以远,则至者少 ..

B.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C.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

D.后卒于家  某所,而母立于兹 ..

7.下列各项中对原文中未加标点部分内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B.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C.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③②①

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D.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8.以下各项中,句式与“言教是以碎耳”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姜氏何厌之有

C.邠人偷嗜暴恶者          D.吾属今为之虏矣

9.以下各项表述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3分)

A.李密父亲早亡,母亲改嫁,自小体弱多病,其祖母刘氏照顾他长大。刘氏生病后,李密细心服侍,体贴备至。

B.李密年轻时曾在孙权属下为官,颇有才能,时人多称之。泰始初年,李密被征召为太子洗马,他上书《陈情表》辞不赴命。

C.司空张华问李密他怎样评价刘禅,李密认为刘禅在用人而使国家成败之上与齐桓公相仿。

D.李密在被晋武帝召见时赋诗一首,语含讥讽,都官从事上奏要求罢免李密官职。

1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②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3分)

1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6分)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1)以上两首诗在类型和题材上有何相同之处?(2分)

(2)试赏析两诗在思想内容上的不同。(4分)

12.请默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作答,全选按前4题给分,每空1分,共8分)

(1)臣欲奉诏奔驰,_______;_______,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_______。(《游褒禅山记》)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报任安书》)

(4)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如今人方为刀俎,_______,何辞为?(《鸿门宴》)

(5)_______,_______;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三、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完成13-16题(16分)。

地球表面首次发现彗星尘埃

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了保存于南极冰雪中的彗星尘埃,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在地球表面发现这样的微粒。这一研究成果开启了寻找这种物质的一条前所未有的新途径。一旦彗星尘埃这种最古老的天文学微粒能够被用于研究,将为搞清太阳系如何形成提供线索。

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卡内基研究所地磁学部行星科学家Larry Nittler表示:“对于那些研究地外物质的科学家而言,这确实非常令人激动,因为这为获取这些物质打开了一扇大门。”他说:“研究人员找到了一些非常有趣和非常罕见的物质的新来源。”

直到最近,除了飞向太空,科学家收集“球粒状陨石多孔星际尘埃粒子”,或者说彗星尘埃的唯一途径便是驾驶研究飞机在平流层高度飞行。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几个小时的飞行通常只能找到一颗尘埃微粒。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夏威夷大学及夏威夷地球物理与行星学研究所星际物质学家John Bradley表示,这么少的样本极大限制了科学家对物质进行的测试和分析研究。

Bradley指出,研究人员现在在南极发现了更多的彗星尘埃微粒。他说:“通过这种方式有可能采集到2到4个数量级质量的尘埃微粒。”“我相信这样采集的微粒有可能促成研究范式的转换。”

与此同时,采集自南极的尘埃还更加干净。目前,科学家用飞机采集彗星尘埃往往都是使用一个涂抹着硅油的盘子捕捉微粒,就像用捕蝇纸逮苍蝇一般。这就使得尘埃微粒会被硅油以及随后用于清洗它们的有机化合物所污染,从而让想要研究其有机物质构成的科学家感到一筹莫展。

Nittler指出,比较在南极和在平流层收集的彗星尘埃微粒可以帮助科学家找出哪些成分是尘埃的自然化学组成,而哪些成分来自污染物。

20,一个法国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在南极冰雪中发现了一些致密且富含碳的彗星微粒,但最新的研究则第一次发现了更为典型的彗星尘埃并得到了证明。科学家曾认为,高孔隙度的、极其脆弱的粒子无法在地球上存在。

为了找到它们,研究人员从开始,在南极的两个不同地点采集了冰雪样本。通过将冰雪融化并过滤融水,他们采集到3000多个微小陨石——直径为10微米或更大的来自空间的微粒。

在5年的时间里,通过在立体显微镜下一个接一个地分析这些微小陨石,研究人员发现了40多个具有彗星尘埃特征的微粒。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它们与采集自平流层的彗星尘埃几乎无法区分,并且它们与美国宇航局(NASA)的星尘号任务于采集的彗发样本也完全匹配。

研究人员日前在《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主持这项研究的日本福冈九州大学陨石研究人员Takaaki Noguchi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脆弱的微粒不但能够在雪里,也可以在冰里被保存下来。”

之前在南极发现彗星尘埃的法国陨石研究人员Cecile Engrand表示,下一步将对这些微粒的有机构成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她说:“对这些彗星颗粒进行的研究将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行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那段时期最好的见证者。”

(2012月09日 《中国科学报》)

13.根据文章内容,以下各项说法中有误的两项是(5分) .....

A.2010年,一个法国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在南极冰雪中发现了一些致密且富含碳的彗星微粒,随即被确认为彗星尘埃。

B.在从南极发现彗星尘埃之前,收集彗星尘埃的唯一途径是驾驶研究飞机在平流层高度飞行。

C.科学家曾经认为,高孔隙度的、极其脆弱的粒子无法在地球上存在。南极彗星尘埃的发现否定了这一观点。

D.夏威夷地球物理与行星学研究所星际物质学家John Bradley认为,传统的平流层收集彗星尘埃的方法限制了科学家对彗星尘埃的测试和分析研究。

E.通过将南极冰雪融化并过滤融水的方式,科学家已经采集到至少3000个直径为10微米或更大的微小陨石。

F.科学家对从南极冰雪中发现的微小陨石分析后发现,它们与采集自平流层的彗星尘埃几乎无法区分。

14.以下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进行南极彗星尘埃研究的不仅有日本科学家,还有法国科学家。

B.在平流层的彗星尘埃采集方式中,科学家常用捕蝇纸捕捉彗星微粒。

C.在南极发现的彗星尘埃不仅存在于南极的雪里,也可能存在于南极的冰中。

D.在南极发现的彗星尘埃可能与太阳系的形成处于同一时期。

15.与在南极收集彗星尘埃相比,在平流层收集彗星尘埃存在什么不足?(4分)

16.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从南极冰雪中发现彗星尘埃有何科学意义?(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7-19题(15分)

纪连海: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纪连海是第一位走进央视《百家讲坛》的中学历史老师。他的讲述诙谐幽默、鞭辟入里。

篇8:学年度第一学期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

学年度第一学期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

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学校 姓名 年级 班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一年级语文

题号

十一

总 分

得分

基础乐园

一、把音节补充完整。(要仔细看图)(6分)

d x h zl y

h uo ch iub f

花 朵 春秋 办 法

二、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6分)

xīn lǐ dōng běi rì chūzǎo shàng

tài duō yǔ shuǐxiǎo niǎo kāi huì

三、我会按要求填空。(8分)

1、心:笔顺是 ,共( )笔,第二笔的笔画名称是( )。(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2、牙:共()笔,第二笔是()

3、读拼音,写笔画:héng zhé wān gōu ( ),写出两个带有这个笔画的字( ) ( )

四、我会选。(6分)

风 丰

目 木

己 几

()收( )头()个

五、字宝宝长得真像。我来比一比,用斜线划去不正确的.字。(6分)

沙滩上有许多(贝 见)壳。 小明(跑 抱)得最快。

我今天(真 直)高兴。 我有好多(玩 完)具。

(乌 鸟)鸦到处找水喝 。今天下(午 牛)上两节课。

六、我会读,还会连。(8分)

反义词连线 量词巧搭配

上西 一棵 鱼

多下 一朵 星

进少 一颗 花

东出 一条 树

七、做做汉子加减法,变成新字再组词。(12分)

1、木 禾 禾苗 (加一笔,再组词)

三 云

2、人 天 天空 (加两笔,再组词)

力 云

3、子 了 走了 (减一笔,再组词)

百 本

八、看图,把句子补充完整。(6分)

1.爸爸和妈妈坐在沙发上 2. 在操场上

。 。

积累应用

九、精彩回放。(10分)

1. ,低头思故乡。

2.举头红日近, 。

3.树林是 的家,大海是 的家, 是 的家。

4.落在地上,小虫拿它当 。漂在河里, 拿它当 。

5、人的五件宝是 。

6、 是夜空的花朵;焰火是 的花朵; 是祖国的花朵。

阅读天地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夏 天

初(chū)夏(xià),石榴(liu)花开了。远看,那红色的花朵像一簇簇(cù)火焰(yàn)。近看,一朵朵石榴花像一个个小喇叭(lǎ bɑ)。淡黄色的花蕊(ruǐ)在风中摇(yáo)动,就像一群仙女在翩翩(piān)起舞(wǔ)。

1.这段共有 句话。(2分)

2.石榴花在 (什么时候)开放。它的花蕊是 色的,花朵像 。(6分)

3.哪句话写出了石榴花很多,用“ ”划出。(2分)

十一 看图写话(12分)

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chá)这幅图,图上有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用一段话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复习题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六年级期末模拟测试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教案

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

语文第八册期末测试卷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五年级上s版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范文

二年级语文S版下册期末测试试卷

二年级下侧语文期末测试卷

S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锦集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S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