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山乔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初一上册生物寒假作业测试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初一上册生物寒假作业测试题,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 目录
篇1:初一上册生物寒假作业测试题
初一上册生物寒假作业测试题范例
初一上册生物寒假作业测试题范例
1.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C、生物都能制造氧气D、生物都有新陈代谢
2.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A.小麦、玉米等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
B.有些动物在繁殖期间,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而进行斗争
C.苹果、梨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
D.作物在水、肥充足的地方生长茂盛
3.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C、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4.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下面的列子明显的是()
A、旗形的`树B、海豹胸部脂肪厚度达60mm
C、蚯蚓使土壤疏松、肥力增加D、沙漠中的植物在大雨过后迅速生长发育
5.有些昆虫的身体颜色与它生活的环境颜色极为相近,这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6.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A、草B、鼠C、兔D、鹰
7.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草→食草昆虫→老虎→山羊B、食虫鸟→草→老鹰
C、狐→老鹰→食虫鸟→蚱蜢→草D、草→蚱蜢→食虫鸟→蛇→老鹰
篇2:八年级上册生物寒假作业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生物寒假作业测试题
1.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治病基因a)的孩子,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A.AA和AAB.Aa和AAC.Aa和AaD.Aa和aa
2.人的组织细胞(体细胞)、红细胞、精子细胞、卵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条数依次为()
A.0234623B.46462323C.4602346D.4602323
3.下图是有关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五者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B.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C.遗传物质是染色体D.DNA是重要的遗传物质
4.生命起源于()
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C别的星球D火山岩石
5.下列动物有低等到高等排列顺序是()
①鱼类②鸟类③爬行类④哺乳类⑤昆虫类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④C.⑤②③①④D.⑤①③②④
篇3:初一生物寒假作业练习测试题
1.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C、生物都能制造氧气D、生物都有新陈代谢
2.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A.小麦、玉米等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
B.有些动物在繁殖期间,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而进行斗争
C.苹果、梨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
D.作物在水、肥充足的地方生长茂盛
3.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C、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4.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下面的列子明显的是()
A、旗形的树B、海豹胸部脂肪厚度达60mm
C、蚯蚓使土壤疏松、肥力增加D、沙漠中的植物在大雨过后迅速生长发育
5.有些昆虫的身体颜色与它生活的环境颜色极为相近,这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6.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A、草B、鼠C、兔D、鹰
7.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草→食草昆虫→老虎→山羊B、食虫鸟→草→老鹰
C、狐→老鹰→食虫鸟→蚱蜢→草D、草→蚱蜢→食虫鸟→蛇→老鹰
篇4:初二上册生物寒假作业测试题训练
1.搜救犬发现废墟下有人时,会重嗅、扒地、摇尾巴,然后连声吠叫:这种行为属于()
A.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C.取食行为D.防御行为
2.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给人类的启示是( )
①杀虫剂在杀虫的`同时,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②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
③呼唤人们的环境意识④人们可以随意捕杀野生动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④ D.②③④
3.有一种名为鬼切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A.毁坏了鬼切草B帮助鬼切草传播种子和果实C.人对鬼切草不会产生作用D.以上答案都不对
4.某年,重庆发生罕见蝗灾,急运去了5000条蛇,20万只青蛙。这么做的目的是( )
A.利用生物防治害虫B.减少农药用量,防止环境污染
C.调整食物链,恢复生态平衡D.以上三项都对
5.当你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6.杜鹃将卵产在苇茑鸟的鸟巢中,苇茑代为孵化和育雏,这种行为是()
A.防御行为B.生殖行为C.社群行为D.觅食行为
7.据CCTV-4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就失去了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篇5:初二生物寒假作业测试题
1.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适于生长的环境条件是:
A.阴暗干燥的B.阴暗潮湿的
C.向阳潮湿的D.向阳干燥的
2.水稻与芦苇都是生活在水中的植物,它们适应水中生活的共同特点是:
A.根发达,通气组织不发达B.根不发达,通气组织发达
C.根和通气组织都发达D.根和通气组织都不发达
3.下列哪项不是软体动物所具有的特征?
A.一般体外具有坚硬的贝壳B.身体都比较柔软
C.多数身体腹面有块状肌肉足D.它们都生活在水中
4.在下列动物类群中,属于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是:
A.两栖类B.鱼类C.甲壳类D.爬行类
5.下列关于家鸽与青蛙生殖与发育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殖方式都是卵生B.受精方式都是体外受精
C.它们都要亲代孵卵D.它们都有育雏过程
6.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不属于生物B.病毒能够独立生活
C.病毒对人类有害D.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
7.酵母菌、霉菌属于:
A.动物B.植物C.真菌D.细菌
8.利用野生水稻与栽培水稻进行杂交,培育出高产的优质水稻,这说明野生生物是:
A.发展经济作物的原材料B.保持草原植被的重要种类
C.改良现有植物品种的种源D.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以下小编及时为大家搜集并整理了寒假接力棒:初二上册生物寒假作业测试题参考,望各位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
1.搜救犬发现废墟下有人时,会重嗅、扒地、摇尾巴,然后连声吠叫:这种行为属于
A.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C.取食行为D.防御行为
2.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给人类的启示是( )
①杀虫剂在杀虫的同时,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②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
③呼唤人们的环境意识④人们可以随意捕杀野生动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④ D.②③④
3.有一种名为鬼切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A.毁坏了鬼切草B帮助鬼切草传播种子和果实C.人对鬼切草不会产生作用D.以上答案都不对
4.某年,重庆发生罕见蝗灾,急运去了5000条蛇,20万只青蛙。这么做的目的是( )
A.利用生物防治害虫B.减少农药用量,防止环境污染
C.调整食物链,恢复生态平衡D.以上三项都对
5.当你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6.杜鹃将卵产在苇茑鸟的鸟巢中,苇茑代为孵化和育雏,这种行为是()
A.防御行为B.生殖行为C.社群行为D.觅食行为
7.据CCTV-4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就失去了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8.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是( )
A.畜牧业的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B.渔业的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
C.林业的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D.畜牧业和渔业的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
9.“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以下各种动物行为语言中,能在同种个体间交流信息的是()
A.壁虎断尾B.乌贼释放墨汁C.蜥蜴变色D.蜜蜂跳圆形舞
9.下列哪种行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A.开垦草原B.植树造林C.过度捕捞D.围垦湿地
10.生命起源的第二阶段形成的物质有:
A.二氧化碳与氢气B.水蒸气与氧气
C.氨基酸与甲烷D.蛋白质与核酸
11.人类进化中关键的一个阶段是:
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
12.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生物进化的`动力是:
A.生物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普遍存在
C.生物都在进行着生存斗争D.适应环境的生物生存下来
13.由原始生命进化而来的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关键区别是:
A.营养方式不同B.生活环境不同
C.细胞大小不同D.进化顺序不同
14.我们常常会看到一对菜粉蝶在花丛中追逐飞舞,这是为了:
A.觅食生存B.给植物传粉C.寻找栖息地D.交尾,繁殖后代
15.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A.杠杆、支点、动力B.杠杆、连接、动力
C.保护、支点、动力D.动力、支点、杠杆
16.在下列几种动物的行为中,属于贮食行为的是:
A.乌贼释放墨汁B.老鼠将食物放入洞里
C.蜘蛛编织蛛网D.清晨公鸡打鸣报晓
17.下列现象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铃声响,狗分泌唾液B.鹦鹉模仿人的声音学说话
C.猴子经过训练会打篮球D.家鸽在繁殖期间孵卵育雏
18.下列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B.一块草地C.一群鸭子D.一个池塘
19.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量最少,人类应采取哪种食物结构?
A.以禽类、蛋类为主食B.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食
C.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食D.以家畜等动物的肉类为主食
20.下列哪一种情况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相等
C.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较少D.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繁多
21.草地上、树桩上有时会长出蘑菇,主要是因为草地和树桩可以为蘑菇生长提供:
A.二氧化碳B.无机盐C.有机物D.氧气
上文就是给您带来的(寒假接力棒)八年级上册生物寒假作业测试题,希望大家及时注意并了解相关动态!!!
相关链接:
篇6:初二生物寒假作业测试题
一年一度的寒假马上就要开始了,作为一名中学生,在享受假期的快乐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完成假期作业哦。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寒假大窜联:初二上册生物寒假作业练习题参考,欢迎大家参考!
综合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注:请按要求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6.(8分)下面为某病毒的示意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②是由构成的。
(2)图中①是,含有决定病毒性状的。
(3)病毒的结构,没有结构,只能
寄生在其他生物的里。
(4)病毒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制造出新病毒。
27.(9分)下图是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
(1)米勒实验装置中A内模拟了的成分,
它与现在大气相比主要是不含。
(2)实验中,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了,
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
(3)加热产生沸水是为了获得,下部连
通的冷凝管让反应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凝形成液体,
又流回底部的烧瓶,这模拟了过程。
(4)B装置模拟了,实验后可检测到其
中含有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5)米勒的实验说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原始大气
中的无机物形成是完全可能的。
28.(8分)下图为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互不相同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
(1)在分类学上,上述5种动物所属最大共同单位是。
(2)图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生殖方式为胎生的是。(填字母)
(3)B属于鱼类,是因为它具有两个适应水中生活的结构和。
(4)C和D的发育过程的共同特点是。A和D运动方式的共同特点是。A的身体内有发达的,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篇7:初一生物上册第一章测试题
初一生物上册第一章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2.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人 B.蘑菇C.青蛙 D.电脑病毒
3.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
A、生物的生长B、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生物进行呼吸D、生物的发育
4.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火山爆发B.开水沸腾C.雨后春笋 D.潮起潮落
5.下列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6、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
A.生物因素B.非生物因素
7.在大自然,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森林可保持水土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蚯蚓疏松土壤
8.俗语说“鱼儿离不开水”。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
9.苹果树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橘树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起制约作用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
10.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命现象B.生物的活动规律
C.一切生物的组成D.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
11.获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袁隆平的突出成就是()
A人类基因组测序B.杂交水稻C.转基因技术D.克隆技术
1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A.新鲜的B.完整的C.薄而透明的D.干燥的
13.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有“5×”字样。物镜上标有“45×”字样。观察到的物体的实际放大倍数是()
A.5倍B.45倍C.50倍D.225倍
14.把刻有“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
A.qB.pC.dD.b
15.当发现镜头上有污点时,宜用()擦拭
A.干净的纱布B.消毒过的卫生纸
C.专门的擦镜纸D.柔软的抹布
16.要使镜筒上升,可调节()
A.转换器B.粗准焦螺旋C.遮光器D.反光镜
17.当你使用的物镜为20×,目镜为10×,你所看到的物像被放大了()
A.100倍B.30倍C.200倍D.20倍
18.使用光学显微镜时,必须要使其光路畅通,下列有关描述显微镜光路畅通的正确叙述是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光源)→ ( )
A.通光孔→光圈→玻片标本→镜筒→物镜→目镜
B.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镜筒→物镜→目镜
C.通光孔→光圈→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
D.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
19.比较用5×和16×的目镜观察同一物像,前者会( )
A.像较小,视野较暗 B.像较小,视野较亮
C.像较大,视野较暗 D.像较大,视野较亮
20.探究实验中,关于确定变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一次对比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
B.在一次对比实验中,所有影响的因素都是变量
C.在一次实验中,可以有一个变量,也可以有多个变量
D.在一次实验中,先要确定多个变量,实验中要不断更换变量
21.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心,装片移动的方向应该是()
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上方D.左下方
2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哪组镜头下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物镜10×目镜5×B.物镜40×目镜10×
C.物镜10×目镜16×D.物镜40×目镜16×
2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B.树林底下好乘凉
C.鸟类迁徙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2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A.阳光B.江水C.温度D.空气
25.下列不属于影响山羊生活的生态因素是()
A.狼B.草C.野兔D.寒冷的气候
26.冬眠之前,蛇在天气突然变冷时爬出洞穴来晒太阳,蛇的`这一行为,是受哪一生态因素的影响()
A.光B.水C.温度D.空气
21.人们在沙漠中植树时,必须选用耐干旱的树种,否则难以成活;当沙漠上的树木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使一定区域内的气候有所改善。请分析回答:
(1)影响树成活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__;该事实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必须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正常生存。
(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22.生物学是一门_________。19世纪初,法国学者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_________的物体.首次提出“生物学”。
23.环境中影响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24.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生物多样性。
三、连线题(6分)
25.将生物现象与其所表现出来的关系用线连起来。
狮子捕食斑马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合作关系
猫捉老鼠竞争关系
蚂蚁搬家捕食关系
雄梅花鹿争夺配偶共生关系
海葵与蟹互惠互利
四、实验题(6分)
26.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
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A3.B4.C5.A6.D7.B8.A
9.A10.C11.B 12.B13.C14.B15.C
二、填空题
16.二氧化碳刺激细胞
17.应激性 生长 繁殖 新陈代谢
18.调查 分类
19.问题假设计划 结论
20.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21.(1)水分适应环境
(2)生物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22.自然科学拉马克生命
23.形态生理分布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24.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连线题
25.狮子捕食斑马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合作关系
猫捉老鼠竞争关系
蚂蚁搬家捕食关系
雄梅花鹿争夺配偶共生关系
海葵与蟹互惠互利
四、实验题
26.(2)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或光影响鼠妇的分布)
(3)光不可以。只有一只鼠妇的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4)鼠妇在明亮和阴暗环境中的平均值(平均值更接近实验结论,减小了误差)。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在环境中。
为大家推荐的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预习测试题,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哦,祝大家学习进步。
篇8:初二上册生物寒假作业测试题:探究题
初二上册生物寒假作业测试题:探究题
某学校两位同学对校园的植物落叶处理产生了分歧。甲说,可以用焚烧法,速度快。乙反对这种方法,他设想土埋法,利用细菌、真菌分解植物落叶。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他拟定了三种实验方案。具体可参看下表,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为A、B两组,在整个实验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请你分析这三种实验方案。
方案A组B组
方案一放在无菌土中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二灭菌处理后放在无菌土中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三灭菌处理后放在无菌土中灭菌处理后接种细菌再放在无菌土中
(1)你赞成甲还是乙的方法?。原因是。
(2)使植物落叶保持潮湿的理由是。
(3)A、B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落叶?。
(4)为什么只能滴加蒸馏水?。
(5)方案一,对照组是,实验组是。
(6)你赞成哪一种方案?为什么。
篇9:生物上册测试题
生物上册测试题
综合测试题二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具有双受精现象的植物类群是( )。
A高等的植物
B藻类植物
C被子植物
D种子植物
2鸭梨的果实甜,抗病能力弱;杜梨的果实涩,抗病能力强。将鸭梨(接穗)接在杜梨(砧木)上,接穗成活后该植株表现为( )。
A抗病力强,果涩
B抗病力强,果甜
C抗病力弱,果涩
D抗病力弱,果甜
3有一种植物叫做落地生根。将它的肥厚叶片掰下来放在潮湿的土壤上,不久就可以长出根来,形成一棵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叫做( )。
A有性繁殖
B营养繁殖
C压条
D嫁接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蝌蚪不仅用鳃呼吸,还用肺呼吸,因此称为两栖动物
B青蛙在生殖季节,雌雄抱对,进行体内受精
C青蛙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蝌蚪、成蛙三个时期
D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
5下列关于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每个DNA分子只含有一个基因
C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
D细胞中的DNA大多在染色体上
篇10:初一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初一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1.光合作用的产物有
A.二氧化碳和氧气B.淀粉和氧气C.淀粉和二氧化碳D.水和淀粉
2.将发芽的种子放入某容器中,过一段时间后,将温度计插人,发现温度会()
A.升高B.降低C.不变D.升高和降低交替出现
3.调节蒸腾作用、控制气孔开闭的细胞是()
A.叶的表皮细胞B.叶表皮上的保卫细胞C.叶肉细胞D.气孔细胞
4.有时在花盆里施了化肥以后,这盆花反而萎蔫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
A.肥料施得太少,而引起根毛细胞吸水过多
B.肥料施得太少,而引起根毛细胞失水过多
C.肥料施得过多,而引起根毛细胞吸水过多
D.肥料施得过多,而引起根毛细胞失水过多
5.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一段时间后,将枝条纵切开来,用放大镜可看出哪一部分被染红了()
A.韧皮部中的筛管B.木质部中的导管
C.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形成层D.韧皮部中的导管
6.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
A.菜豆种子有种皮,玉米种子没有
B.菜豆种子有子叶,玉米种子没有
C.菜豆种子没有胚乳,玉米种子有胚乳
D.菜豆种子胚轴可伸长,玉米种子胚轴不可伸长
7.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A.胚根B.胚芽C.胚轴D.胚乳
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其实,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发育成的。
A.种子B.芽C.叶D.花
9.当摘除了一朵花的某个部分后,这朵花就不会再发育成果实,这个部分是()
A.雄蕊B.雌蕊C.花粉D.花瓣
10.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稳定,主要是由于()
A.植物光合作用
B.大气自身调节
C.各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D.自然界中动物的`呼吸
11.森林地区往往降水多,其主要原因是()
A.根能保持水土
B.光合作用旺盛
C.蒸腾作用旺盛
D.呼吸作用旺盛
12.下列哪种条件不能促使蒸腾作用的速度加快()
A.风速加大B.气温升高C.日照增强
D.空气湿度增大
13.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合适的温度下同时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顺序是()
A.甲先发芽B.乙先发芽C.同时发芽D.都不发芽
篇11:初一上册生物第五章同步测试题
初一上册生物第五章同步测试题
一、呼吸作用的实验
1.装在暖水瓶中的萌发的种子使温度计显示的温度____,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中的______发生了变化,释放出____,一部分用于________,一部分以____的形式散失了。
2.将萌发种子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____,说明种子萌发时放出了________。
3.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装有萌发的种子的瓶子中,火焰立刻____,说明瓶中的____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
二、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____,将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_和____,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储存着能量+____―→________+__+____。
3.场所:主要是在细胞中的______内进行的。
三、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除了为自己所用之外,还通过______,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并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____。
四、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1.植物通过____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____排放到大气中,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2.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方面应当保护现有森林,并__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开展国际合作,________________。
★ 初一寒假作业
初一上册生物寒假作业测试题(精选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