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南水湘湘”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成人高考英语考试试题和答案
一、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
在下列每组单词中,有一个单词的划线部分与其他单词的划线部分的读音不同。找出这个词,并把它前面的大写字母填入左边括弧里。
( )1.A. machine B. dictionary C. Russian D. question
( )2.A. popular B. large C. remarkable D. dark
( )3.A. church B. chalk C. character D. cheat
( )4.A. cheat B. weak C. increase D. area
( )5.A. copy B. loudly C. today D. Monday
二、词汇与语法知识(共25小题;每题1.5分,共37.5分。)
从每小题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最佳的一项,并把它前面的大写字母填入左边的括弧里。
( )6.―The sea is very rough today.
―Yes, I‘ve never seen _______ before.
A. such rough sea B. such a rough sea
C. so rough sea D. that rough sea
( )7.―She‘s broken her arm again.
―Again? I ______ she _______ ever broken it before.
A. don‘t know; has B. didn’t know; had
C. didn‘t know; has D. hadn’t know; would
( )8.―Has the wallet been returned yet?
―No, but we expect ______ any day now.
A. to return it B. it to return C. it to be returned D. it returned
( )9.―I‘ve been told to pay the rent.
―But it‘s already been paid. It ______ by someone else.
A. must be B. may be
C. must be paid D. must have been paid
( )10. Montreal is larger than _______ in Canada.
A. any city B. any cities C. any other cities D. any other city
( )11. Human‘s brains are larger in proportion to their bodies than _______.
A. whales B. a whale C. that of whales D. those of whales
( )12. Before writing your article, ______, collect your material, and prepare an outline.
A. a topic should be selected B. a topic to be selected
C. your topic should be selected D. select a topic
( )13.―I usually travel by train.
―Why not ________ by plane for a change?
A. to try going B. trying to go C. to try and go D. try going
( )14. The boy lay in the street, his eyes _______ and his hands ______.
A. closing; trembling B. closed; trembled
C. closing; trembled D. closed; trembling
( )15. He _______ here for 20 years by the end of next month.
A. had worked B. has worked C. will have worked D. will work
( )16. I‘ll do _______ the doctor advised.
A. as B. like C. that D. all what
( )17.―Did we have to wait for Tom?
―Well, _______ very angry if we hadn‘t waited for him.
A. he‘d have been B. he were C. he had been D. he must be
1.成人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成人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3.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单选试题及答案
4.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5.成人高考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6.成人高考语文的试题与答案
7.成人高考语文试题以及答案
8.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9.成人高考试题与答案
10.成人高考民法预测试题及答案
篇2:成人高考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①,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不休,及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②遇赦。及解年长,雯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③。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日:“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日:“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日:“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日:“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④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太史公日:“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日:“人貌荣名,岂有既乎!戏惜哉!”
(《史记。游侠列传》)
「注」①阴贼:内心狠毒残忍。②若:或者。③嚼:把酒喝干。④践更:按期轮到服徭役。
郭解年龄渐长,做事风格与年轻时有很大变化。试举文中事例说明这种变化。
「答案」郭解了解外甥被杀真相后,不徇私情,放走了凶手。邑中有天敢于对郭解不敬,郭解手下欲杀之,郭解却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终于赢得了对方的尊敬。
1.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2.成人高考语文的试题与答案
3.成人高考试题与答案
4.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5.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单选试题及答案
6.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7.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8.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前练习试题及答案
9.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10.20成人高考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篇3:成人高考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 )
A.两年
B.一年
C.6个月
D.
2.诉讼时效中断之后,过去的期间 ( )
A.仍然有效
B.归于无效
C.应适当考虑
D.可以不再考虑
3.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债权人丧失了 ( )
A.起诉权
B.债权
C.请求债务人履行的权利
D.胜诉权
4.3月6 日,秦某在工作时不慎将工友贾某面部烧伤,双方相互谅解没有发生争执。4月4日贾某以秦某主观过错致他人伤害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秦某赔偿损失,对此 法院应 ( )
A.酌情判决
B.不予立案
C.调解解决
D.驳回起诉
5.债权人的代理人请求债务人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在法律上将引起 ( )
A.时效的中断
B.时效的中止
C.时效的延长
D.法定时效期间的改变
6.权利人或义务人向法院提出诉讼可引起诉讼时效 ( )
A.中止
B.中断
C.终止
D.开始
7.下列哪一种情形,委托代理不一定终止 ( )
A.时效中断
B.时效的延长
C.时效的中止
D.法定时效期间改变
8.复代理人进行民事活动,应以的名义是 ( )
A.被代理人
B.原代理人
C.复代理人自己
D.第三人
9.法人终止时,依法应对其进行 ( )
A.审计
B.审验
C.清算
D.核算
10.某人购得一台电热水器,在使用时因漏电而受伤害。如果他向法院起诉,法律保护其请求权 的时效期间为 ( )
A.20年
B.2年
C.1年
D.6个月
11.甲公司租用乙工厂的仓库,后甲乙因租金发生争议,乙方提起诉讼的时间应为 ( )
A.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2年内
B.争议发生后2年
C.甲方拒付或延付租金之日起1年
D.权利被侵害之日起20年
12.诉讼时效中断后,过去进行的时效期间 ( )
A.一律无效
B.仍然有效
C.部分有效
D.部分无效
13.债务人向债权人的代理人表示同意延期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在法律上将引起 ( )
A.时效的中断
B.时效的中止
C.时效的延长
D.改变法定时效期间的后果
14.依照我国民法理论,诉讼时效仅适用于 ( )
A.形成权
B.抗辩权
C.请求权
D.实体权利
15.诉讼时效中止后,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 ( )
A.继续计算
B.不再计算
C.重新计算
D.届满
二、简答题
1.简述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
2.简述诉讼时效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三、论述题
试论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与效果
四、案例分析题
甲乙发生争执,甲伸手将乙推倒在地,致乙受伤。乙住院治疗,花去费用2万元,期间乙从未要求甲承担责任,甲也未提起此事。2年后,乙要求甲承担治疗费用2万元,遭到拒绝。经协商无果,乙诉至法院。
问:法院能否支持乙的主张?
1.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2.成人高考试题答案解析
3.2017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4.成人高考试题难吗
5.成人高考试题(高起点)--俄语答案
6.20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高起点)--日语
7.成人高考真题及答案
8.2005年成人高考试题(高起点)--俄语
9.成人高考历年真题及答案
10.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篇4: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 D
A、鼓励生育
B、发展生产
C、军事扩张
D、实行仁政
2、《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 B
A、逐客正确
B、逐客错误
C、逐客利于秦
D、客有负于秦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C
7、《张中丞传后叙》一文的表达方式以下列哪种为住? C
A、叙述
B、议论
C、叙述和议论
D、叙述和抒情
8、诗歌风格融音乐、绘画、理趣于一体的诗人是 B
A、杜甫
B、王维
C、李商隐
D、韩愈
9、李后主是指 B
A、李商隐
B、李煜
C、李Z
D、李白
1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是围绕着什么来抒写情怀
A、婵娟
B、明月
C、琼楼
D、青天
11、《红楼梦》又名 C
A、《品花宝鉴》
B、《青楼梦》
C、《石头记》
D、《金陵春梦》
1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D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
13、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 D
A、书信
B、小说
C、辞赋
D、奏疏
14、《**》的中心情节线索是 C B
A、比喻
B、夸张
C、对比
D、象征
4、梁启超《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 A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
C、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D、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5、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C
A、《国语》
B、《战国策》
C、《左传》
D、《史记》
6、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历史著作是 D
A、《战国策》
B、《左传》
C、《国语》
D、《史记》
A、皇帝坐了龙庭
B、九斤老太的五十大寿
C、辫子事件
D、七斤的飞黄腾达
15、《麦琪的礼物》运用了哪种结构方法 C
A、追溯法
B、两条平行的情节线索
C、一虚一实,虚实结合
D、四条情节线索交叉叙述
16、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A
A、论点 论据 论证
B、论点 立论 驳论
C、论证 论证方法 论证方式
D、论据 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
17、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B
A、民本思想
B、仁和礼
C、严刑峻法
D、自然无为
18、《西厢记 长亭送别》中没有涉及的人物是 C
A、老夫人
B、张生
C、孙飞虎
D、崔莺莺
19、下列哪位作家有过国破家亡的经历 C
A、苏轼 B、辛弃疾
C、李清照 D、柳永
20、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 A
A、王安石 B、欧阳修
C、柳宗元 D、韩愈
1.20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练习及答案【每日一练】
3.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
4.2013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
5.2013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试题及答案
6.成人高考语文试题部分
7.20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题以及答案
8.2016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9.成人高考语文试题模拟卷及答案
10.成人高考语文试题【2017年真题版】
篇5: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20xx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题:1.“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 ( )
A.《韩非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20xx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题:2.茅盾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是 ( )
A.《幻灭》
B.《虹》
C.《霜叶红似二月花》
D.《子夜》
20xx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题:3.下列诗句出自闻一多的《发现》的是( )
A.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B.啊,我年青的女郎!
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20xx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题:4.《背影》为刻画一个慈父的形象重点描写的是 ( )
A.人物的语言
B.人物的行动
C.人物的背影
D.人物的画貌
20xx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题:5.《选择与安排》一文的作者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 ( )
A.表演艺术家
B.文学家
C.美学家
D.语言学家
20xx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题:6.下列作品中属于四言诗的是 ( )
A.《从军行》
B.《国殇》
C.《关山月》
D.《短歌行》
20xx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题:7.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
B.李清照号青莲居士
C.陆游是中国文学史上作诗最多的诗人
D.辛弃疾是宋词史上作词最多的词人
20xx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题:8.柳永《八声甘州》中,“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修辞方法是 ( )
A.象征
B.拟人
C.借代
D.比喻
20xx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题:9.《季氏将伐颛臾》所运用的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 )
A.虎兕出于柙
B.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且在邦域之中矣
20xx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题:10.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 )
A.杜甫
B.韩愈
C.刘禹锡
D.自居易
1.2016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2.2016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题以及答案
3.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4.2013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
5.2013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试题及答案
6.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
7.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练习及答案【每日一练】
8.专升本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9.成人高考语文试题部分
10.成人高考语文试题
篇6: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简称成人高考,是我国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招生统一考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组织录取。下面是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
20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共24分,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B
A、堤坝 题跋 提纲挈领
B、沦落 抡拳 论资排辈
C、晦涩 侮慢 诲人不倦
D、哄动 拱卫 烘云托月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攀缘 陌路 万马齐喑
B、嘉许 徒劳 扑朔弥离
C、收敛 较勘 大智若愚
D、附庸 拘泥 绵里藏真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D
这个群岛位于地中海西部一个 的自然环境之中,虽然岛屿之间自然风景相似,但都 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自十九世纪以来,众多的作家、画家和音乐家来这里 灵感,他们的艺术创作也给群岛带来了国际声誉。
A、巧夺天工 流行 捕捉
B、巧夺天工 保留 发现
C、得天独厚 流行 发现
D、得天独厚 保留 捕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新设备十分复杂,了解其结构原理有助于在维修保养中有的放矢,避免盲目。
B、这家刚开业的公司的业绩连续十个月保持增长,真可谓江河日下、一日千里。
C、一些食品加工小作坊不顾有关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仍然我行我素、违规生产。
D、主管部门应该一视同仁,让民营剧团享受到国有剧团的政策补贴和优惠待遇。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C
A、收入的增速放缓没有影响财政支出,这是上半年数据统计中呈现出的一大特点。
B、与老式手机和个人电脑相比,新一代智能手机操作使用的难易程度介于两者之间。
C、根据隧道视野效应,一个人如果身处隧道之中,他所能看到的就只是非常狭窄。
D、声明称,这种细菌病不依靠砷存活,而是“能在高砷环境中生存的极端微生物”。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D
我常常认为,大地与人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契合。山是 ,海是 ,沙漠是 ,河流是一种寻求,一种机制,一种被辖制的自由。
A、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 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 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
B、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 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 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
C、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 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 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
D、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 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 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共16分,每题4分)
地球虽然是一颗较小的行星,却有一颗巨大的卫星,即月球。它的尺寸和地球本身相比较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一颗巨大行星的卫星。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1.2%,出于这个原因,人们常把地-月系统看作是一对“双行星”。
英国科学家乔治霍华德达尔文首先从科学的角度解答了月亮的成因,他对潮汐现象进行了分析。潮汐产生的摩擦力,其作用结果是使月亮逐渐远离地球。这说明昨天的月亮比今天的月亮离地球要近一些,当然,一世纪以前的月亮离地球就更加近了。实际上,如果我们就这样将时间倒溯下去,月亮在很久以前离地球是非常近的。如果上述情况属实,达尔文认为,也许地球和月亮曾经就是一个整体。地-月一体的自转速度是相当快的,这个快速自转的球体很有可能会甩出一部分最外层的物质,形成月亮。后来,潮汐摩擦力的作用将它驱赶得越来越远,直到它目前的这个位置。这个观点听起来十分令人满意。我们都知道,月亮的密度只有3.34克/立方厘米,因此,它的成分肯定是固体岩石,而没有地球所特有的液态铁芯。月亮很可能是由掉下来的地球外部岩石形成的,恰好,月亮的宽度刚好可以容纳到太平洋中。
遗憾的是,尽管上述“科学假说”听起来合情合理,但实际上这一猜想存在很多问题。就现在所知,太平洋独特的造型随时间的流逝在不断变化。如果我们按地-月一体的设想计算出它们的全部角动量,会发现这个数值只相当于使地球外层部分脱离地球所需的角动量的1/4.所以,地球和月亮可能从一开始就是通过单独的两个形成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一种可能性就是和地球和月亮都来自于同一种尘埃和气体的旋流,最终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星体。如果是这样的话,二者就应该全部是由岩石和金属等物质组成的,并且月亮就应该像地球一样有一个金属核,可事实上它没有。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它们原来就是由两种不同的旋流分别形成的两颗独立的行星。其中一种旋流可能大一些并含有丰富的铁物质,因此形成了现在带有一个金属芯的地球;另外一种旋流形成了小一点的并全部由岩石构成的月亮。月亮所在的运行轨道使它每时每刻的运行都相当接近地球,并且在它每次接近地球的那一刻,会被地球的引力作用捕捉住。但是,科学家们至今仍未找出地球能“抓住”像月亮这么大的一个天体的真正原因。
以上三种假说都没能就月亮的存在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后来,一位脾气暴躁的天文学家不耐烦地说:“既然所有的解释都失败了,那么结论只能是月亮根本就不存在!”可事实上月亮的确是存在的。1974年,美国天文学家威廉姆K哈特曼提出第四种可能性。他认为,在行星形成过程最初的几十亿年里,会经常发生一些碰撞。碰撞的结果是较大的个体依靠消耗较小个体的能量而使自身不断地发展,同时也给宇宙留下一大片纯净的空间。有一个类似地球而质量只有地球的10%的小天体撞到地球上,这两个天体都各自含有一个铁金属核,并有可能已经凝聚。但是,其外层的岩石部分却有可能爆发到空间中,并形成了月亮。一开始,这一猜想被忽略了。后来,计算机对这一猜想中的“碰撞”进行了模拟,认为这是可能的。
(节选自阿西莫夫《宇宙指南》)
7、下面对第一段中有关“双行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双行星”的说法,表明月球与地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B、“双行星”的说法,表明月球与地球在历史上是共生关系。
C、从卫星与行星质量比上看,月球的质量相对较大,所以称地月为“双行星”。
D、月球的尺寸和质量与地球相差无几,成分相同,所以称地月为“双行星”。
8、根据第二段文意,下列观点不属于达尔文假说的一项是D
A、在潮汐作用下,月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远离地球,它们本来是一个整体。
B、如果月地一体,它们会快速自转,可能抛出的外层物质与月球的成分一致。
C、刚好可以容纳月亮宽度的太平洋,也许是月亮脱离地球后留下的痕迹。
D、时间是可以倒溯的,现在彼此远离的天体,原本极有可能是在一起的。
9、对第四段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这些话以委婉的叙述,说明了科学家的困惑与无奈。
B、这些话以婉转的语气,讽刺了那位天文学家的浮躁。
C、这些话以幽默的风格,表明了解释月亮成因的艰难。
D、这些话以诙谐的笔调,过渡到下文中进一步的阐发。
10、根据文意,下面对“科学假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科学假说”要符合客观的事实。
B、“科学假说”要经过理论的论证。
C、“科学假说”要经受实验的检验。
D、“科学假说”要成为新研究起点。
非选择题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罗布人有许多东西遗忘在路上了,但是,有一条关于胡杨的俚语,我还记着,这就是:胡杨有三条命-长生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朽一千年!”一位叫热合曼的老人对我说。“胡杨在我们的叫法中,还有一个名字,叫三叶树。它的底部长的是狭长的柳叶,中间长的则是圆圆的大杨叶,顶部-它的顶部是椭圆形的小杨叶。三种树叶奇怪地长在一棵树上,所以我们叫它三叶树!”另一位叫亚生的老人对我说。两位老人想我说话的时间是的秋天。说这话时,那个叫热合曼的老人105岁,那个叫亚生的老人102岁。说话的地点是在阿拉干一片死亡的胡杨林里。通常,他们被认为是最后的两个罗布泊人,或者换言之,是两千年前曾经建立过辉煌的楼兰绿洲文明的楼兰人尚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两个后裔。
在罗布泊一年一年的盈亏中,在罗布泊像钟摆一样一次一次的位移中,逐水而居的罗布泊人总是在不停地搬迁。他们将自己新建的每一个村庄都叫“阿不旦”,在这里建立起新生活的愿望,并希望这一次搬迁将是最后的搬迁。当然,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随着罗布泊的继续收束和碱化,他们又得循着塔里木河水系,向上游走,继续寻找他们新的“阿不旦”。也许在几千年的岁月中,罗布人就是这样过来的,辉煌的楼兰绿洲文明,就是这样延挨着日月,最后只剩下两滴闪烁在20世纪末阳光下的水滴。一个民族要靠这两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来承担整个民族的记忆,那是一件太沉重的事情,所以在阿拉干,在那狰狞晚装的死亡胡杨林里,热合曼说,他把许多的记忆都遗忘在路上了。
胡杨是中亚细亚的树木。胡杨是苦难的数目,和伴生他的楼兰民族一样苦难,在这里,水到哪里,胡杨便生长到哪里,因此塔里木河两岸,是两条绿色的胡杨林带,而阿拉干这地方,当年更是有着遮天蔽日的胡杨林。但是往事如烟,随着塔里木河的断流,随着风沙一年一年的侵蚀,胡杨林正在大片大片地死亡。我曾经在塔中地面,见过大片死亡的胡杨林。它们还没有完全死亡,只是出于濒死状态。粗壮的树木,奇形怪状地仆倒一地。记得有一棵树已经死了,但在树身一人高的地方,却令人感动地生出几片绿叶-那是柳叶,正像亚生告诉我的那样。但是带给我巨大刺激的,或者说带给我最大感动的,还是这阿拉干的胡杨。中亚细亚的太阳,在政务的时候很亮很白,亮得炫目,白得刺眼,但正午一过,太阳稍稍西斜一点,林中便昏暗了起来。有些树木倒了,横躺在那里,你得迈过去。有些树木虽然死了许多年,但是还端端地立在那里,在完成着它们早已确定的宿命。这些树木模样都十分庞大、粗糙、丑陋、可怕。那些像狮、像虎、像蟒蛇的丑陋外状,是时间的刀功,是岁月的产物。它们仿佛是我们在《侏罗纪公园》中看到的那些史前怪兽,或者像高烧病人在梦境中出现的令人恐怖的想象。
热合曼和亚生还告诉我,活着的胡杨,在整个夏天叶子会是一种纯粹的墨绿,但是等到每年的10月25日这一天,中午12点的时候,如果有太阳,好像接受到一项指令似的,所有的胡杨树叶会在那一刻变得金碧辉煌。
(节选自高建群《阿拉干的胡杨》)
11、在第一段中,两位老人是怎样各自描述胡杨的?作者为什么详细记录了说话的时间、地点和老人的年龄?(6分)
热合曼老人引用民间谚语(俚语),描述胡杨顽强的生命力(2分);亚生老人引用民间称谓,描述胡杨一树之上三种奇特的叶子(2分);作者详细记录了说话的时间、地点和老人的年龄,增加了叙事的真实性和严肃性,也为全文奠定了一个苍凉悲壮的基调(2分)。
(意思对即可)
12、第二段中所说的“最后只剩下两滴闪烁在20世纪末阳光下的水滴”指的是什么?这里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最后只剩下两滴闪烁在20世纪末阳光下的水滴”,即指热合曼和亚生两位老人(1分);这里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两位老人比喻为“水滴”,表明罗布人的生存和水息息相关,也暗示了曾经辉煌的楼兰绿洲文明走向了衰亡的尽头(4分)。
(意思对即可)
13、第一段开头和第二段结尾都提到了“遗忘”,这两种“遗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它们各自有着怎样的内涵。(6分)
这两处“遗忘”相同之处:都是因为楼兰文明的衰落而产生的“遗忘”(1分);不同之处:前者是集体的“遗忘”,后者是个体的“遗忘”(1分);
前者的“遗忘”与楼兰文明的衰落同步,表现为缓慢的客观衰减(2分);后者的“遗忘”在楼兰文明衰落之后,表现出不堪重负、不忍回顾的悲壮(2分)。
(意思对即可)
14、第三段写胡杨林的盛衰,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说阿拉干的胡杨给了他“最大感动”?最后一段转述两位老人的话,有什么深意?(7分)
第三段写胡杨的盛衰,象征了楼兰文明的盛衰(2分);作者说阿拉干的胡杨给了他“最大感动”,是因为这里曾经“遮天蔽日的胡杨林”大片死亡的场景刺激了他,也让他感受到文明衰败的惨烈(2分);最后一段转述两位老人的话,是对曾经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胡杨林的追忆(1分),也是对曾经极为繁华的楼兰绿洲文明的缅怀(2分)。
(意思对即可)
四、(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①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②,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③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④’以就懿德⑤。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知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注】①盗泉:传说孔子经过一处名叫“盗泉”的泉水,恶其名,渴而不饮。②杼:织布用的梭子。③稽:耽搁。④日知其所亡:每天学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亡,同“无”。这是孔子的话。⑤懿德:美德。
15、对于羊子拾金和辍学两件事,其妻分别是怎样劝说他的?各自阐明了怎样的道理?(8分)
对于羊子拾金,其妻引用古训劝丈夫不要求利污行(2分),阐述了做人要洁身自好的道理(2分);对于羊子辍学,其妻以支部为喻劝丈夫不要中途弃学(2分),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2分)。
(意思对即可)
16、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本文所讲的两个故事之间的关联?试做具体分析。(4分)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2分),表明求学于做人是互相关联的,求学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品德修养(2分)。
(意思对即可)
17、羊子妻用“嗟来之食”的典故,是为了说明什么?这一成语的意思发展到今天有了怎样的变化?(4分)
羊子妻用“嗟来之食”的典故,是为了说明做人要有气节,不属于自己的财物决不能据为己有(2分)。这一成语的基本意思是指施舍食物,现在用来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2分)。
(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8-19题。
归至武阳渡①作
[宋]刘克庄
夹岸盲风②扫楝③花,高城已近被云遮。
遮时留取城西塔,篷④底归人要认家。
【注】①武阳渡:武阳水上的一个渡口,在现在江西省南昌县武阳镇境内。②盲风:疾风,大风。③楝:也叫苦楝,一种落叶乔木。④篷:船篷。
18、诗的前两句传达出有关诗人行程的哪些信息?全诗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
诗人从水路归家,正是楝花盛开的季节(2分);诗人“怨恨”狂风乌云,表现了回家的急切心情(2分)。
(意思对即可)
19、诗的第三句是怎样由写景过渡到抒情的?结合全诗来看,“城西塔”在诗人心目中有怎样的地位?(5分)
诗的第三句紧承上句的“遮”字起笔(2分),顺势转为让步、恳求的抒情语气(1分)。“城西塔”在世人心目中是标志性建筑,是他借以认家的最佳参照物(2分)。
五、作文(60分)
20、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请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或经历,以“学与思”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
内容
要求
中心突出
构思精巧
内容充实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中心较明确
内容较具体
中心不够明确
内容不够具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分值
20-17
16-12
11-8
7-4
3-1
结构
要求
严谨、自然
清晰、完整
基本完整
比较有条理
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结构混乱
分值
20-17
16-12
11-8
7-4
3-1
语言
要求
简明、流畅
有文采
贴切、流畅
通顺,有少量语病
基本通顺,语病较多
语言不通
分值
20-17
16-12
11-8
7-4
3-1
[说明]
①评分时依据上表分项分等给分。
②文不对题或文理不通的文章不分项给分,给1-6分的综合分。
③内容得分为四等的文章,其语言、结构均不能给一等的分数;内容得分为五等的文章,其语言、结构均不能给二等以上的分数。
④字数不足600的,每少30字扣一分;字迹潦草、有错别字、有标点错误的,酌情扣1-5分。
⑤内容有严重问题的,提交阅卷领导小组处理。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篇7: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1.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选自散文集 ( )
A.《闲书》
B.《往事》
C.《龙・虎・狗》
D.《故乡》
2.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最著名的是 ( )
A.《抗战三部曲》
B.《爱情三部曲》
C.《激流三部曲》
D.《蚀三部曲》
3.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象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 ( )
A.墨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孟子
4.下列各句中,“数”字作“计算”义解的是 ( )
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B.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C.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D.数罟不入湾池
5.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后“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这里表现出他性格的特征是 ( )
A.愚昧无知
B.工于心计
C.贪婪狂妄
D.阴险狠毒
6.《论毅力》一文贯串始终的论证方法是 ( )
A.演绎法
B.类比法
C.归纳法
D.对比法
7.“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一句的作者是 ( )
A.司马迁
B.李白
C.曹操
D.陶渊明
8.下列各句中,“则”表示转折关系,可以译为“却”的是 ( )
A.兵强则士勇
B.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
C.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D.既来之,则安之
9.在《宝玉挨打》中,说“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这句话的人物是 ( )
A.贾母
B.王熙凤
C.薛宝钗
D.贾政
10.下列哪位作家属唐宋八大家之一 ( )
A.杜甫
B.辛弃疾
C.王安石
D.李清照
篇8: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狰狞zhēng 诤言 挣脱 峥嵘岁月 铁骨铮铮
B.撩拨liáo 潦倒 燎原 眼花缭乱 寥若晨星
C.悭吝qiān 歼灭 虔诚 潜移默化 阡陌纵横
D.缉拿jī 编辑 作揖 羁旅生涯 疾言厉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
A.积腋成裘 猝不及防 曲突徙薪 群贤必至
B.瓦釜雷鸣 歪风邪气 目光如聚 铤而走险
C.优柔寡断 源远流长 钟灵毓秀 常年累月
D.自立更生 遗笑大方 弱不经风 气势汹汹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勇往直前的汩汩泉水相信,在岁月的过滤与涤荡下自己将永远一脉 。
②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 的心境。
③时间的长河无影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 。
A.清莹 淡薄 流失
B.轻盈 淡泊 流失
C.轻盈 淡薄 流逝
D.清莹 淡泊 流逝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需要那些大巧若拙的智叟式的人物。
B.在俄罗斯流光溢彩的古典文学长廊里?有不少卷帙浩繁的文学巨著值得我们流连。
C.百位知名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
D.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出国的时候。父亲送给我的那套石印的前四史,充塞了我的半个行囊。
B.我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首批改革38个试验区,从今年起进行课改实验。
C.他的画作风格清新,色彩丰富,色调和谐,得到画界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D.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对偶和排比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
6.下列各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的一句是
鸽子是这城市的精灵。 它们眼里,收进了多少秘密呢?
A.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浯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波涛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
B.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波涛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C.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波涛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D.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波涛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7—10题。
成熟离我们有多远
有一种理论认为,证券市场在走向成熟时会使市场参与者的赢利趋向平均化,但是我们知道几乎国内外所有证券市场的价格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如果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市场永远不会走到真正成熟的那一天,股票价格的定位根本不能用所谓理性的计算来获得。所以,我们将无法界定绩优股与垃圾股在价格和投资价值上的差异,也几乎不能清除那些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大肆造假的上市公司。就算是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的美国证券市场,不也冒出了诸如“安龙”、“世界电信”之类的丑闻。
但是在美国,对造假行为的打击是不遗余力的,我们几乎可以用残酷这个词来形容。通常情况下,这些造假公司的首脑和相关人员都会倾家荡产并过上长期的铁窗生活,而且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或许这就是真正意义的成熟市场,承认价格的扭曲,承认所有的投资者都是为了利益而来,也承认有可能存在虚构利润伪造报表的上市公司,但与此同时法律以极度严厉的惩罚制度威慑着违法者。从这个角度讲,假如我们都理解了“对造假者的仁慈就是对投资者的犯罪”的含义,也许我们的市场就离成熟不远了。
中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向消费型经济的转型是必由之路,启动社会需求对经济拉动的杠杆作用将会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里,制造类上市公司的辉煌是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步伐成长起来的。在未来的10年甚至更远的时间里,随着国民生活质量和水准的提高以及对消费需求的进一步上升,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些正在不断壮大的消费类品牌将会步人上升轨道。
7.第三段中用“杠杆”的比喻要说明的是( )
A.较少的社会需求能极大地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B.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需求起着指导制约的作用。
C.社会的需求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其有拉动调控的作用。
D.中国的'消费型经济必将提高国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准。
8.在作者看来,以下不能作为“证券市场不会走到真正成熟”( )
A.股票价格的定位根本不能用所谓理性的计算来获得。
B.很多国家都在对市场造假行为进行不遗余力的打击。
C.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的美国证券市场也冒出了丑闻。
D.虚构利润、伪造报表可以使上市公司获得超额利润。
9.以下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参与者获得的利润趋向平均化则标志证券市场走向成熟,的认识。
B.绩优股与垃圾股在价格和投资价值上的差异,决定了证券市场的价格存在扭曲。
C.现阶段中国经济实现了向消费经济的转型,会推动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
D.在上一个经济周期的10年里。那些尽显辉煌的中国上市公司以制造类为主。
10.以下对文章内容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造假行为人人喊打,但如果不予以彻底的打击,在一定条件下,它还会死灰复燃。
B.终止来料加工型经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中国下一个经济周期的主要任务。
C.“使参与者的赢利趋向平均化”是理想化的理论,很难指导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
D.中国的证券市场,如果能承认价格的扭曲,严厉打击造假现象,那就离成熟不远了。
第Ⅱ卷
三、(2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回音壁
陶然
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奇妙的事情;一道环形的围墙,你站在那一边,我站在这一边,对方的身影甚至被中央的建筑物遮住了;然而,那嗓音,啊,那熟悉的嗓音,透过贴耳的墙,就这样粼粼地相互传递,清晰、真切,简直就是殷殷的叮咛。
当我傍着天坛的回音壁通话时,我总会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想起很多年以前,我首次站在这里,十分诧异于面前这毫不起眼的红墙,它甚至有些斑驳得古老了,却显示了惊人的传音灵敏度。这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敏捷,沟通了历史与现代的时光距离,我仿佛听到遥远时代的声音,那一刻就回响在耳畔。
但这种错觉一闪即逝,我明明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把我从南海之滨携来的一句问候,一直保留到踏足这里,这才怀着既亲切又神秘的心情,轻轻地朝着伴我的朋友奉上空间的怀念:“你好吗?”
你好吗?你好吗?这短促的三个字回荡起来,就在青山绿水间悠扬,有如一首多情的歌。
我不知道传回我耳朵里的那一句,到底是我送去的,还是他回赠的;我总以为,你来我往的同一句话,已经交融成为分不清我的还是你的,那回音混淆了彼此的区别,成了合唱,流动在同一个音调里。
我实在喜欢倾听郡回音。
当发自心底的声音诉出,任谁都不会漠然于它的去路,更不会无视于它有没有回应。即使是在空谷里的呼喊:也还会有相应的回声;何况是在人间!
这回音壁的妙处,就在于它的有呼必应。我有时会想,倘若太寂寞,倘若嘻嚣的市声卷走了真诚的歌声,也许你和我也可以在这古老的地方找到一点安慰。
然而,我又想,大约,我们也不用太过拘泥于形式。生活在我们心海中激起的浪花,那涟漪,那涛声,不也是一种动人的回音吗?
只是,胸中的回音壁是无形的,它随着世间的脉搏,不断地震出生命之歌。然而,比较起来,它比真正的回音壁或许还要敏锐而且立体,因而还要生动得多。
11.文章第一段中用了两个叠音词,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6分)
(1)粼粼:
(2)殷殷:
12.第二段中,作者之所以“总会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是因为:(分两点回答,每点不超过18个字。)
(1)
(2)
13.通观全文,回答以下问题。(8分)
(1)“我实在喜欢倾听那回音”,“实在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2)胸中的回音壁和真正的回音壁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
14.本文构思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
四、(2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一17题。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予。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粱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
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15.用“/”线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6分)
秦 闻 公 子 在 赵 日 夜 出 兵 东 伐 魏 魏 王 患 之 使 使 往 请 公 子
16.平原君以见毛公、薛公为羞,公子无忌对此的评价是(用文中语句作答) (5分)
17.文中是怎样表现公子无忌礼贤下士的?(6分)
18.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十四之江西
孟浩然
荆楚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指出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2)李白这首诗,诗中有画,有情,也有志。在“画”、“情”、“志”中选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五、作文(70分)
19.下面诗句是对阴历二月(春天)的描写。(20分)
太阳在二月升高,柳条在二月长垂。白雪在二月消融,冰凌在二月隐退。湖水在二月露面,迎春在二月吐蕾。燕子在二月来信,大雁在二月起飞。
有人说二月(春天)是生命的季节,也有人说二月(春天)是希望的季节,还有人说二月(春天)是喧闹的,灿烂的季节。请以“二月(春天)来了”为题,写一篇200字的短文。
20.有句话说得好: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使你倒下,如果你的信念还没倒的话。请以“信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50分)
篇9: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13 2.A 3.D 4.C 5.C 6.B
二、(12分。每小题3分)
7.C 8.B 9.D 10.B
三、(25分)
11.(1)形容回音的传递是连续、起伏的(3分)
(2)形容回音深厚而亲切(3分)(答殷切、深厚、亲切、深情亦可,答急切给1分)
12.(1)回音壁显示了惊人的传音灵敏度。(3分)
(2)回音壁沟通了历史与现代的时光距离(或:回音壁使我仿佛听到遥远时代的声音)。(3分)
13.(1)要点:回音真诚、多情;回音是入与人心灵的交流、融合。(4分)
(2)要点:胸中的回音壁无形,真正的回音壁有形;胸中的回音壁比真正的回音壁还要敏锐、立体、生动。(4分)
14.本文由实到虚,从天坛回音壁写到胸中回音壁,把握一点,透视生活,抓住瞬间,见其永恒,赞颂沟通心灵的人间真情。(意思对即可)
四、(23分)
15.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
16.平原君之游,徒蒙举耳,不求士也。
17.要点:(1)从博徒卖浆者游(2)天下士复往归公子(3)善纳雅言,急归救赵 语句通顺,意思对即可。
18.(1)这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李诗以眼前所见之景间接抒情,孟诗除了借想象间接抒情外,还有直接抒情。(4分)
(2)结合诗的意境,言之成理即可。(2分)
五、写作
19.(20分)略
20.(50分)略
★ 成人高考语文试题
★ 成人高考答案
★ 消防试题及答案
★ vb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精选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