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晔破案原文及解释

时间:2023-02-06 04:00:55 作者:阿莫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阿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欧阳晔破案原文及解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欧阳晔破案原文及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欧阳晔破案原文及解释

欧阳晔破案原文及解释

原文

版本一: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验也!”囚涕泣服罪。

版本二: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为不知所以,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囚无以对。

译文

版本1: 宋朝人欧阳晔(字日华)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完食物,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上,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不承认,欧阳晔说:“我观察饮食的人都使用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胸部,这就是你杀人的明证。”这个人才哭着认罪。

版本2: 宋朝人欧阳晔(字日华)掌管鄂州政事时,百姓中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的人,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庭院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的喝的。吃完后,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上,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地左右看。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假装不知道什么原因,欧阳晔说:“我观察吃饭的时候人都使用右手拿筷子,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肋骨,不是你还是谁?”囚犯完全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语言来反驳欧阳晔。

字词解释

1,致:致使。

2,狱:案件。

3,临:到。

4,狱:监。。

5,讫:完。

6,色:脸色。

7,惶:惊慌。

8,顾:四下看。

9,佯:假装。

10治:管理。

11劳:安慰。

12箸zhu:筷子。

13欧阳晔:复姓欧阳,名晔。

14鄂州:古州名,今湖北境内。

15决:决断。

16独:只。

17治:管理。

单句解释

1、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百姓有因为争舟而互相打架的人。

2、坐囚于庭中:让嫌疑犯坐在院子中。

3、囚佯为不知所以:疑犯假装不知道什么原因。

4、囚无以对:囚犯没什么好回答的。

5,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的喝的。

疑问解答

(1)、“死者伤在右肋”与嫌疑犯“左手持箸”有什么关系?

答:左手打在右肋上

(2)、“狱” 在本文中的不同释义:

“狱久不决”(诉讼案子) “晔自临其狱”(监狱) 介绍文中人物 欧阳晔,江西庐陵人。

篇2:欧阳晔破案的原文及翻译

欧阳晔破案的原文及翻译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验也!”囚涕泣服罪。

版本二: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为不知所以,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囚无以对。

译文 版本1:

宋朝人欧阳晔(字日华)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完食物,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上,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不承认,欧阳晔说:“我观察饮食的人都使用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胸部,这就是你杀人的明证。”这个人才哭着认罪。

版本2:

宋朝人欧阳晔(字日华)掌管鄂州政事时,百姓中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的人,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庭院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的.喝的。吃完后,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上,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地左右看。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假装不知道什么原因,欧阳晔说:“我观察吃饭的时候人都使用右手拿筷子,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肋骨,不是你还是谁?”囚犯完全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语言来反驳欧阳晔。

字词解释

1,致:致使。

2,狱:案件。

3,临:到。

4,狱:监

5,讫:完。

6,色:脸色。

7,惶:惊慌。

8,顾:四下看。

9,佯:假装。

10治:管理。

11劳:安慰。

12箸zhu:筷子。

13欧阳晔:复姓欧阳,名晔。

14鄂州:古州名,今湖北境内。

15决:决断。

16独:只。

17治:管理。

单句解释

1、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百姓有因为争舟而互相打架的人。

2、坐囚于庭中:让嫌疑犯坐在院子中。

3、囚佯为不知所以:疑犯假装不知道什么原因。

4、囚无以对:囚犯没什么好回答的。

5,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的喝的。

疑问解答

(1)、“死者伤在右肋”与嫌疑犯“左手持箸”有什么关系?

答:左手打在右肋上

(2)、“狱” 在本文中的不同释义:

“狱久不决”(诉讼案子)

“晔自临其狱”(监狱)

介绍文中人物

欧阳晔,江西庐陵人,系欧阳修之叔父。宋大中祥符年间,为随州推官。修幼孤,往依之。晔卒,修葬于安州应城市高风乡彭乐村,为铭其墓。

篇3:欧阳破案段落原文及注解

欧阳破案段落原文及注解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为不知所以。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囚无以对。

【注释】

1致:造成。

2狱:案件。

3临:面对。

4狱:监。

5讫:终了,完毕。

6色:脸色。

7惶:恐惧,惊慌。

8顾:四周看。

9佯:假装。

10治:治理,管理。

11劳:安慰。

12箸 zhù:筷子。

13欧阳晔:复姓欧阳,名晔。

14鄂州:古州名,今湖北境内。

15决:决断。

16独:只。

17、自:亲自

18、所以:的原因

19民:老百姓

20。去:去除

22坐:使坐

【翻译】

宋朝人欧阳晔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食物。吃完后,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庭院中,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假装不知道,欧阳晔说:“我观察饮食的'人都使用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肋骨,不是你是谁?”这个人无言以对。文言文翻译

篇4:《欧阳晔决狱》原文及翻译

《欧阳晔决狱》原文及翻译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欧阳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为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囚泣涕服罪。

(选自冯梦龙《智囊全集》)

【注释】

1决:决断。2狱:案件。3劳:安慰。4惶:恐惧,惊慌。5顾:回头看。6佯:假装。

【文学常识】

欧阳晔,江西庐陵人,系欧阳修之叔父。宋大中祥符年间,为随州推官。

《智囊全集》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后经明代著名学者冯梦龙增补,重刊时将原名《智囊》改名为《智囊补》,其他版本也称《智囊全集》、《智囊增补》、《增广智囊补》等。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依内容分为二十八卷,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无论是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

【参考译文】

宋朝人欧阳晔(字日华)治理鄂州政事时,百姓中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的人,案件悬了很久没有判决。欧阳晔亲自来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庭院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的`喝的。吃完后,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庭院中,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假装不知道什么原因,欧阳晔说:“我观察吃饭的时候人都使用右手拿筷子,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肋骨,不是你还是谁?”这个囚犯没有话回答了,只能一边流泪一边认罪。

篇5:《欧阳晔传》原文与阅读答案

《欧阳晔传》原文与阅读答案

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亲旧:亲戚和故交旧友),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治狱:审理案件)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籍:登记)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输官:向官府交纳)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②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市:买卖)黄金,府吏持帖(帖:便条),强僚佐署(署:签名)。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文符:文书)。”独不肯署。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③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劳:安慰,慰问)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匕:古代指勺、匙之类的取食用具),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决狱:判决诉讼的案件)之术多如此。所居(所居:住宅,住处),人皆爱思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少而所与亲旧(2)终身不造其门

(3)素号难治 (4)乃徙公治之

[答案] (1)交往 (2)到 (3)一向 (4)调任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饥民赖以全活 以吾一日长乎尔

B.至则决滞狱百余事他植者则不然

C.去其桎梏而饮食之恍惊起而长嗟

D.决狱之术多如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答案] C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答案](1)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

(2)桂阳有争船而互相斗殴至死的人,(这个)案件长久没能判决。

20.第①段中“公笑曰”的“笑”反映了欧阳晔怎样的心理? (3分)

[答案] 对僧人贿赂不以为然,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安抚僧人。

21.本文表现了欧阳晔、和 的品质。(3分)

[答案] 廉洁 爱民 正直 睿智

[翻译]

欧阳公名晔,字日华。自从他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时起,不合乎那道义的事,他就不接受他人的馈赠。欧阳晔年轻时所交往的亲戚和故交旧友,后来有的人非常显贵,欧阳晔终生不到其家门去。欧阳晔起初做的是随州推官,审理难以解决的案件有36起。大洪山奇峰寺聚集僧人数百人,转运使怀疑他们蓄积财物很多因而僧人从中取得不正当的利益,命令欧阳晔前往登记它。僧人用一千两白银馈赠给欧阳晔,欧阳晔笑着说:“我哪里用到这些东西?不过你能听我的话吗?今年是大荒年,你们有蓄积的粮食六七万石,能全部把它们交纳给官府来赈济百姓,那么我不就不登记你们(的财物)了。”僧人欣喜地说:“好。”饥饿的灾民依赖这些粮食得以全部活了下来。

陈尧咨凭借着富有和权贵而自我骄傲,所属的官员们没有人敢仰视他。在江陵,陈尧咨用私人的`钱诈称给为官府买卖黄金,官吏拿着便条,强迫官僚辅助签名。欧阳晔呵斥官吏说:“官家买卖黄金应当有文书。”只有欧阳晔不肯签名。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

鄂州崇阳县,向来被称为难以治理的地方,于是调任欧阳公去治理它。他到了以后,就解决滞留的案件一百余件。桂阳有争船而互相斗殴至死的人,(这个)案件长久没能判决。欧阳公亲自到了那个监狱,放出关押的犯人,自己就坐在庭院中,让人解去那些犯人的枷锁并且让他们吃饭。犯人们吃完饭后,欧阳公全部地安慰他们而让他们返还到监狱中去,只留下了一个人在庭院中。被留下来的人神色惊动惶恐四顾,欧阳公说:“杀人的人就是你啊。”那个囚犯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欧阳公说:“我看吃饭的人都是用右手拿着勺子,而只有你用左手拿,死亡的人伤口在右肋,这就是你杀了人,很明白了啊。”囚犯就流着泪说:“是我杀了人,我不敢再因此连累他人了。”欧阳公面对事情精明地辨别,像古代的出色官吏一样,他判决案件的方法大多像这样。欧阳公的住处,百姓都很爱惜挂念它。

篇6:《欧阳公讳晔》阅读答案

《欧阳公讳晔》阅读答案

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①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②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独不肯署。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③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所居,人皆爱思之。

【注】:①转运使:官职的名称。

6、下列句中的“以”与“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策之不以其道 B、不敢以累他人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祭以尉首

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欧阳公年轻时交往的亲戚好友后来有的做了大官,欧阳公就终身不到他家。从中可以看出其正直的品质。

B、在处理大洪山奇峰寺积物时,欧阳公的“笑”反映了他对僧人贿赂的满意,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的心理。

C、一顿饭的功夫就找出杀人犯充分显示了欧阳公明察秋毫、智慧过人。

D、欧阳公能像古代的良吏一样处理事情,源于他能心怀百姓。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能尽以输官而赈民 赈: (2)素号难治 素:

(3)去其桎梏而饮食之 食: (4)食讫 讫: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2分)

(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2分)

6(2分) D 7(2分) B

8、(4分)①赈:救济 ②素:一向 ③食:给……吃 ④讫:终了,完结

9、:(2分) (1)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

(2分) (2) 桂阳有争船而互相斗殴至死的人,(这个)案件长久没能判决。

1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能尽以输官而赈民 ②素号难治__________

③去其桎梏而饮食之 ④食讫 ___________

11.下列句中的“之”与“去其桎梏而饮食之”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持就火炀之 B.虽有千里之能 C.无丝竹之乱耳 D.何陋之有

12.翻译句子。(2分)

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2分)

答: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欧阳公从他还是平民时,不符合道义的馈赠他就不会接受,从中可以看出其正直的品质。

B.在处理大洪 山奇峰寺积物时,欧阳公的“笑”反映了他对僧人贿赂的 满意,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的心理。

C.一顿饭的功夫就找出杀人犯,由此可以看出欧阳公明察秋毫、智慧过人。

D.欧阳公能像古代的良吏一样处理事情,源于他既能心怀百姓,又能明辨是非。

参考答案:

10. (4分)①赈:救济。②素:一向。③食:给……吃。④讫:终了,完结。

11. (2分)A

12. (2分)欧阳公说:“杀人的就是你。”这名囚犯不知欧阳公为什么这样断定。

13. (2分)B

篇7:欧阳苦读原文及翻译

欧阳苦读原文及翻译

欧阳苦读原文及翻译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勤学苦练、专心致志。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家长的善于教育,严格要求。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 翻译句子。

①欧阳修四岁而孤。 译文:

②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译文:

③ 惟读书是务。 译文:

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4.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1.D 2.①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②等到他稍微大点的时候,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③只是致力读书 3.勤学苦练、专心致志 4.家长的善于教育,严格要求。

篇8:华晔晔原文、翻译及赏析

华晔晔原文、翻译及赏析

华晔晔 汉朝 汉武帝刘彻

华晔晔,固灵根。

神之斿,过天门,车千乘,敦昆仑。

神之出,排玉房,周流杂,拔兰堂。

神之行,旌容容,骑沓沓,般纵纵。

神之徕,泛翊翊,甘露降,庆云集。

神之揄,临坛宇,九疑宾,夔龙舞。

神安坐,翔吉时,共翊翊,合所思。

神嘉虞,申贰觞,福滂洋,迈延长。

沛施佑,汾之阿,扬金光,横泰河,莽若云,增阳波。

遍胪欢,腾天歌。

《华晔晔》译文

神的车辆放着金光,神出游的场面真是盛大啊!使祭祀者从远处望见便知道神灵降临了。祭祀者远远地看见神的旗子已经越过天门。神驾的车千乘万乘,都聚集在昆仑山前。神灵出游了,他的车子列队于华丽的房屋前。神周游太空,聚集于用兰花熏香的祭殿。神出行时人马众多,行动迅速。神已经来临了,他浮游飞翔而降,他飞来时降下了吉祥的甘露,出现了象征太平的庆云。众神相互牵引来到祭祀的宫殿,虞舜来做客,舜的臣下夔和龙也来舞蹈娱神。神飞翔着赶吉时来到,安坐下来。祭祀者感到了神带来的祥和。神对祭享十分满意,祭祀者再次为神敬酒。神降下丰厚的恩泽,延伸长久。神普施福佑于汾河曲折处。神的金光像云一样升起,激起黄河的波浪。参加祭典的人见了神光,普遍感到高兴,他们快乐的歌声响彻上空。

《华晔晔》注释

华晔晔,固灵根:这两句诗形容神的车辆放着金光。祭祀者从远处望见,就知道神灵降临了。固灵根,指神所乘的车辆。皇帝的车辆,有金根车,以金为装饰。

②斿(liú):指旗上的飘带。

③敦:与“屯”相通,聚集的意思。

④排玉房:列队于华丽的房屋前。

⑤杂:聚集。

⑥容容:飞扬的样子。

⑦骑沓沓:骑,骑马的`人和其坐骑。沓沓,行进迅速。

⑧般:相连。

⑨翊翊:飞翔的样子。

⑩揄(yú):相互牵引。九疑:这里指九疑山之神,指舜。夔(kuí):舜的乐官。共翊翊:共,与“恭”相通。翊翊,恭敬的样子。虞:娱乐,欢快。贰觞:再次敬酒。沛:广泛。阿:水流曲折处。横:充满。阳波:这里指黄河的波浪。胪:陈列。

《华晔晔》简析

华晔晔,光芒盛大的样子。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在元鼎四年到汾阴祭祀后土,礼毕,到荥阳,经过洛阳。这首诗作于他渡过黄河南行途中。诗写出了神的出游、来临、受享及赐福等幻想的情节。

篇9:欧阳公讳晔字日华阅读答案及翻译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阅读答案及翻译

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②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独不肯署。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③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所居,人皆爱思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少而所与亲旧 (2)终身不造其门

(3)素号难治 (4)乃徙公治之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饥民赖以全活 以吾一日长乎尔

B.至则决滞狱百余事 他植者则不然

C.去其桎梏而饮食之 恍惊起而长嗟

D.决狱之术多如此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20.第①段中“公笑曰”的“笑”反映了欧阳晔怎样的心理? (3分)

21.本文表现了欧阳晔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质。(3分)

参考答案

17.(1)交往 (2)到 (3)一向 (4)调任

18.C

19.(1)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 (2)桂阳有争船而互相斗殴至死的人,(这个)案件长久没能判决。

20.对僧人贿赂不以为然,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安抚僧人。

21.廉洁 爱民 正直 睿智

【参考译文】

欧阳公,名讳晔,字日华。从他还是平民时,不符合道义的馈赠他就不会接受;年轻时与他交往的亲戚好友,后来有的做了大官,欧阳公就终身不到他家。他自己做了官处理事情很有魄力。起初他任随州推官,案件中难以决断的有三十六件。大洪山奇峰寺聚集了几百名僧人,转运使怀疑庙里积累的财物很多,是僧人们非法谋利所得,就派欧阳公前往把庙里的财物没收掉。僧人们把一千两银子送给欧阳公,欧阳公笑着说: “我哪里用得着这些东西? 但你们能听我的话吗?今年灾荒严重,你有六七万石粮食,能全部捐献给官府赈济灾民,那么我就不没收你们的财物。僧人们高兴地答应:“是。”饥民们就靠着这些粮食全部活了下来。陈尧咨凭着官大钱多,骄横非常,下属官员没有敢抬头仰视他的。在江陵时,他用私自铸造的钱币冒充官府出售的黄金,府吏持着文书,强迫下属官员在文书上签名。欧阳公呵斥府吏:“官府出售的.黄金上面应当有纹记。” 只有他不肯在文书上签名。陈尧咨虽然怕他,没有硬要他签名,但是委婉地说动转运使把欧阳公赶出官府,不让他再担任随州推官。 鄂州的崇阳县,素来号称难以治理,于是就调任欧阳公去治理崇阳,到了那里,没有判决的案件有一百多宗。 县民王明与他的同母兄长李通争夺家产多年,王明无法自己判分家产,贫困到了给人打零工维持生计的地步。欧阳公用一句话做了判决,李通就完全认罪,把属于王明的上万家产全部归还给王明,李通离开公堂后没有一句怨言。桂阳有争夺船只的百姓,互相殴打,致人死亡,案件久久无法判决。欧阳公亲自来到关押他们的监狱,放这些犯人出牢房坐在厅堂里,打开他们身上的枷锁,给他们吃饭,吃完后,安慰他们,把他们全部送回牢房,只留一个人在厅堂里。留下来的那个人变了脸色,惶恐四顾,欧阳公说:“杀人的就是你。”这名囚犯不知欧阳公为什么这样断定。欧阳公就说:“我观察吃饭的人都用右手持刀 (筷子) 只有你用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人是你杀的是很明白的。”这名囚犯就流着泪说:“是我杀的,我不敢连累别人了。”欧阳公处理事情分辨清楚,好像古代的良吏,他断案的方法大多是这样的。他在崇阳担任官职期间,人们都爱戴他想念他。

篇10:强项令范晔原文及翻译

强项令范晔原文及翻译

文言原文 强项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白话译文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臣下我不需要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向公主磕头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终究不肯就范。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于是下令放了董宣(注:“强项令”即为“董宣”),赏赐了他三十万钱。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京城称之为“卧虎”。人们歌颂他说:“没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子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知道后很伤心,说:“董宣廉洁,到他死我才知道。”因董宣曾经做过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员,便赏赐系印钮的绿色丝带,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

内容扩展:阅读题目

强项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

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9.解释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5分)

①大言数主之失 ②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③宣悉以班诸吏 ④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

⑤将何以理天下乎

二、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②天子不与白衣同。

21、文中划线句:京师号之“卧虎”,枹鼓不鸣董少平,运用了什么描写?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的精神?(3分)

参考答案:

(三)强项令

19、①数:列举 ②被:盖 ,覆盖 ③悉:全,都 ④乃于是 ⑤以:凭

20、(1)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2)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21、侧面描写,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9、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 (2分)

⑴后特征为洛阳令 ( 特例征召 ) ⑵大言数主之失 ( 列举 )

⑶宣悉以班诸吏 ( 分发 ) ⑷莫不震栗 ( 害怕得发抖 )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译: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11、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董宣不畏权贵,宁死不从?(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答: ①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②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12、“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这些言行表明光武帝刘秀是个怎样的君王?(2分)

答:能听取正确意见,勇于改过,是个较英明的君王。

13、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3分)

提示:理解现代的“法”与“执法”和古代的“法”及“执法”不同,从而树立现代法制观念。 董宣秉公执法,他知道如审判湖阳公主家奴,必遭公主阻挠,或许就杀不了家奴,这样做,体现了董宣的当机立断,果敢英明。

弟子规原文及解释

破案立功主要事迹范文

小徐破案

破案获感谢信

我和黑猫警长破案

中华字经原文及解释

古诗词春晓的原文及解释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我叫欧阳书蓉作文

赠范晔,赠范晔陆凯,赠范晔的意思,赠范晔赏析

欧阳晔破案原文及解释(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欧阳晔破案原文及解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