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的工作计划

时间:2023-02-07 04:07:01 作者:反转魅力李秀满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反转魅力李秀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预防手足口病的工作计划,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预防手足口病的工作计划,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预防手足口病工作计划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手足口病。为有效预防我园疫情的发生和扩散,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参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落实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达到“四无”目标:无疫情流行、无群体恐慌、无负面影响、无儿童死亡。

二、组织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正确分析判断疫情形势,将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作为当前教育安全工作的重点,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明确责任,保障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二)细化任务,明确职责。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及卫生机构的配合协作,做到依法防控、科学防控。

三、管理措施

(一)园内预防措施

1、强化防控工作培训

召开全园教职工会宣传培训疫情防御知识,同时说明工作的重要性,让广大教职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心。

2、通风与消毒

通风与消毒是预防与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的有效办法。本病流行季节,教室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每日对门把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3、晨检与考勤制度

晨检与考勤制度是对传染病“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的关键环节。班主任老师每天要进行晨检、巡查,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学生有相关症状,要及时上报,并联系家长送到医院检查治疗。对因病缺勤学生加强联系,及时了解患病情况。如发现是传染病,应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4、卫生清扫

园内严格保护生活饮用水源,严禁幼儿饮用生水、接触污水。

5、开展健康教育

以广播、宣传单等宣传形式,正面介绍手足口病的防病知识,教育指导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宣传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消除恐慌心理。幼儿园把宣传单发放到幼儿家长手中,让家长在疫情流行季节不要带幼儿到人群聚集的场所,避免与患儿接触;纠正孩子不良卫生习惯,对幼儿玩具、餐具、衣物、经常消毒,使家长懂得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

(二)应急处理程序

幼儿园事先做好应急预案准备,一旦发现可疑的病例工作程序是:

1、立即向领导汇报并立即隔离观察、问诊。

2、幼儿园立即通知家长送孩子到医院诊治。

3、幼儿园及时跟踪了解诊断结果,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家长、教师必须及时向要领导报告。

4、幼儿园责任人立即分别向当地卫生院、教办报告。

5、建立疫情资料。填写晨午检记录,发现病人后认真记录患者所在年级(班)、发病时间、症状以及详细的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和电话,以便于卫生机构开展流行病调查和传染源追踪。

6、幼儿园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对已感染人群和易感染人群采取相关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消毒、隔离等群体防护措施),同时,学校要以《告家长书》的形式进行宣传,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7、幼儿园在第一时间:

(1)组织密切接触者体检,必要时采取隔离观察措施;

(2)认真落实幼儿园消毒处理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对患病幼儿所在场所、用品进行彻底消毒;

(3)进一步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疫情监测。幼儿园明确专人密切观察身体出现明显不适的低龄儿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严格控制疫情传播;

(4)对家长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篇2: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报告发病数一直高居我国法定传染病前列,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等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人可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

二、手足口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最常见的是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其中EV 71是我国引起手足口病病死率最高的元凶,可导致76%的重症病例、93%的死亡病例。

三、手足口病严重吗?

绝大多数病人不需要特殊治疗,一周左右可自愈。但有少数病人可并发肺水肿、心肌炎、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迅速,极易导致死亡。

四、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会。手足口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人与人的密切接触传播。包括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品或患者水泡破溃后流出的液体等均可感染;亦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手足口病不会在人与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五、家长或老师该如何对待可疑病人呢?

(一)如果发现孩子有下列症状:

发烧、口腔粘膜散在疱疹,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出现米粒大小疱疹或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

(二)儿童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或学校,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方可复学,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感染其他疾病。

六、如何治疗手足口病?它能预防吗?

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以支持疗法、对症治疗为主,以减轻发热及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措施:

(一)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手,避免病从口入。

(二)避免与患儿接触,托幼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

(三)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家具、玩具和共用物品)。

(四)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EV71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尤其可大幅降低重症和死亡手足口病的发生几率。)

篇3: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工作计划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与传播,我校特制定此应急预案,保障校园的和谐、稳定。

一、成立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班班主任

二、预防措施:

1.平时预防措施。

①做好晨检检查工作。各班任课老师在第一节课上课时,要检查班级学生出勤情况。对未到校上课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做好学生的晨检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劝其到医院检查并在家休息。

②进行卫生检查。各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要勤洗澡、洗头,衣着整洁。少先大队部每天派值日生进行检查、评比。

③定期消毒。学校购买84消毒液和喷雾器,定期给各班级进行消毒。

④加大宣传力度。学校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班会、健康教育课等向学生讲解手足口病的一些常规知识,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发病症状、重点掌握预防措施,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⑤检查督促。每天由值日领导进入班级,进行检查督促,掌握第一手资料,每天坚持零报告制度。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

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篇4: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工作计划

随着季节变化,天气逐渐转暖,手足口病将逐渐进入高发、易发时期。为了积极主动地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切实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园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做到让家长真正放心。

一、明确责任,责任到人

各班级各部门充分认识手足口病引发的危害,在保健室的统一指导下,抓早、抓紧、抓实预防工作,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园长为防控工作总指挥,各班班长为第一责任人,明确职责和分工,层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一旦发生手足口病突发事件,幼儿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尽早、尽快、及时、有效地处置疫情,防止疫情蔓延和扩散。

二、向全体职工及家长普及防控知识

很多年轻家长对手足口病还比较陌生。我们咨询了有关专家,并上网查阅,了解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我们通过宣传栏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园配合做好预防工作。幼儿园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每名职工和每个家长都为疫情信息的第一报告人,及时发现疫情苗头,迅速开展防控工作。

三、开展卫生整治工作

(一)大力开展全园卫生安全工作。认真治理环境卫生,每一处不留死角;加强饮用水安全:一定供应无毒的开水;开展卫生集中检查与不定期抽查活动,将检查结果纳入职工年底考核;开展食品安全检查活动:及时向供货商索要健康证、卫生许可证、质量检测报告;食品加工不管蒸、煮、炖、炒,一定要保证熟透;在食品分发过程中要避免二次污染。

(二)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幼儿园每天由保育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餐具采用高压蒸汽消毒法;玩具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桌面,地面,楼梯扶手,门把手等采用配对好的84消毒液擦拭,对室内空气采用紫外线消毒与定期开窗通风相结合地方法,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三)做好晨间检查工作。幼儿早晨入园期间,分管园长、保健医生和带班教师一起,做好孩子的晨午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和疱疹症状的幼儿劝其尽快就医诊治,并在家隔离休息。对晨午间情况及时严格做好登记。

(四)各班实行班长责任制,由班长负责对每天缺勤的幼儿及时跟踪,弄清幼儿缺勤幼儿,跟踪记录。

(五)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六)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七)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篇5:预防手足口病的工作计划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近段时间发现多例手足口病的信息。我园教师为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提高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宣传和预防工作。

一、认真做好晨午检工作

每天早上幼儿入园时,老师在门口进行晨间检查,家长在门口送幼儿,劝其不能进入园内,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手、口腔等部位,观察每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幼儿,劝其在家休息,如发现可疑患儿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劝其到医院就诊,如诊断不是手足口病,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书方可入园。

二、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每天由生活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小毛巾、水杯每天定时用高温(蒸箱)消毒,每天用稀释的消毒液剂擦拭桌面,再用清水擦拭三遍,小椅子每天擦洗一遍。每天用稀释的消毒液拖擦活动室地面。厕所按时洗刷、喷洒蚊蝇净药。晚放学后对班级内进行84消毒液喷洒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放置于日光下暴晒。

三、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

对幼儿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教育,勤洗手、勤剪指甲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指导幼儿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多喝白开水,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每天按时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时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

五、做好正确宣传和讲解工作

每天有老师在门口晨检,及时准确地向家长讲解防疫部门的卫生常识,提高家长和幼儿的卫生防疫意识和能力。同时在我班门前张贴了爱心提示,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做到家园同步。

篇6:预防手足口病的工作计划

为了切实预防手足口疫情在幼儿园内发生,我园积极落实有关防控措施,5月4日起,全园上下齐动员,认真执行“预防手足口病实施方案”,做到“严格措施,科学防控”,迅速展开了以预防疫情为重点的安全防控工作。

一、严把晨午检关和因病缺勤幼儿健康信息追踪记录关。

保健老师每天加强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手、口腔等部位,如发现可疑患儿,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劝其到医院就诊,如诊断不是手足口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书方可入园。幼儿早上入园后,由班内教师再进行一次晨检,中午由各班保育员进行午检,以防遗漏。班级老师随时关注每位幼儿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如发现有发热幼儿立即通知家长带其到市医院就诊,并进行追踪询问,对因病缺勤幼儿的健康信息进行及时追踪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二、认真做好食堂卫生、饮用水的管理和各班级消毒工作。

加强对食品采购和饮用水的管理,食堂人员严格执行《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幼儿园食堂卫生消毒制度》,以防止食源性感染。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和清扫,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幼儿活动室、睡室每天保持开窗通风,并由专人负责定时打开食堂和班级紫外线消毒灯照射30-45分钟,确保室内环境卫生。班级除了做好日常保健和卫生工作外,每天还通过煮沸、日晒、84消毒液浸泡清洗、含有效氯消毒剂喷雾等方式对幼儿的玩具、毛巾、口巾、茶杯、座椅、地面等可触及物品进行消毒。对可疑患儿的被褥及用品及时拿到室外暴晒,严格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幼儿的卫生教育。

适当增加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各班老师负责加强幼儿的卫生知识和卫生习惯教育,教育幼儿“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四、做好宣传工作。

通过幼儿园网站、班级博客、家长园地、宣传橱窗、致家长一封信等途径做好对家长的宣传工作,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并提醒家长积极配合我园做好预防工作,确保在园幼儿的身体健康。

篇7:预防手足口病的工作计划

为了有效防范手足口病疫情的传播,确保广大师生安全,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安全无小事“的原则,杜绝麻痹、侥幸、松懈的心理。

二、工作目标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手足口病预防工作的积极性,坚持以防为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构建安全、卫生的和谐校园。

三、工作安排

1、学校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王焕信任组长,张士恒黄叶新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下设教导处为办公室,由刘备杰负责信息的下传上报工作。

2、加强宣力度,学校充分利用例会、班会、黑板报,宣传窗等形式将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和措施及时告知学生和家长,增加儿童少年及家长的预防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和战胜手足口病的`疫情的信心。

3、认真防范,对学前班及小学生建立晨检,午检制度,重点检查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疮疹为特征的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每天统计好向教导处汇报一次,做好统计记录,及时向宁平一中片汇报,学校后勤抓好校园内外环境的卫生,食堂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清除卫生死角,及时派专消毒(每天一次)。

4、明确责任,学校领导小组成员为防治工作第一负责人,各班主任负责做好晨检、午检及重点排查工作,及时检查,及时上报,对出现疫情不及时上报和采取措施不力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员,将严肃追究责任。

篇8:预防手足口病的工作计划

近段时间,全国许多地方发生了手足口疫情,我市也发生了多例。我园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和领导下,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扎实工作,截至到今天,我园园内未发现一例手足口病例和疫情。现将我们的防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从 3月26日开始,我园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迅速成立了本园手口足病防治工作小组,由卢翠青园长任组长、为幼儿园第一负责人,卢小君书记、朱晓辉、李时英两位副园长任副组长,各位主班老师和厨房班长柯香阶任组员、校医张宇箭任疫情报告员,层层落实,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同时,我区教育局副局长陈镫在我园蹲点,实行领导包干。

二、周密部署、广泛宣传。

从3月26日开始,我园就迅速自办手足口病防治专栏,对幼儿及其家长进行第一期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并发放由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手足口病防治宣传单,让每一位家长都再次了解这种病,为积极的预防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组织教师分组学习上级部门下发防治知识、文件,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警觉起来,积极投身防治工作中。

三、积极预防,加强监测。

从3月26日,我园召开了专门的手足口防治会议之后,我园的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预防:

1、加强晨检工作。

每天早上幼儿入园,需要接受两次晨检。一是在幼儿园门口接受保健医的晨检,具体是一摸二看三问四查;二是班上的老师会逐一仔细地对每一个幼儿手足口等部位进观察,分辨异常,然后取牌,绿牌代表健康、红牌代表需要观察,做记载,并询问原因。同时保健医和班级教师做好详细晨检记录。对发现有患有疱疹患儿,立即带到本园医务室进行检查,隔离;并立即动员家长带孩子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治疗;同时疫情报告员要做好详细的记载;对经二级以上医院确诊的病例疫情报告员要立即上报区教育局体卫艺站;对缺勤的幼儿实行详细的登记和电话及时家访询问,并将相关情况上报本园疫情报告员,实施追踪记载;同时实行零报告制度。本园的疫情报告员每天下午4:30以前将本园情况上报区教育局体卫艺站。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

2、严格消毒。

每天对各班的幼儿的水杯、饭碗、毛巾实行蒸汽消毒;对幼儿用手接触的玩具、用品、还有教室、寝室、室外的大型玩具等物表用84配比严格消毒。幼儿的床上用品更是做到勤洗、勤换、勤晾晒。让幼儿的起居做到干净卫生。

3、保障饮食合理。

针对这段时间的疫情,我园对幼儿的伙食进行合理的搭配和科学的管理,保障幼儿的身体所需和抵抗能力的加强。

四、落实常规、习惯培养。

手足口病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做到充分的预防,我园针对这一情况,要求每个班都要教会孩子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教育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做玩活动后要洗手,多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在家也要勤晒被子、勤消毒。在我们老师的努力下,园里的小朋友的卫生习惯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为预防手足口病提供了保障。

五、强化管理、重点巡查。

1、保健医每天早上对各班环境、卫生、消毒进行检查、指导,做好详细记载。并清点全园幼儿人数。对没有入园的幼儿做好登记,电话询问病因,检查班级晨检记录、消毒记载,并汇总。

2、行政值班人员,全天对全园巡查。重点查班级教室、寝室通风,幼儿杯巾、碗勺、桌椅、门窗的卫生消毒、幼儿洗手,并清点幼儿人数等。

当然,手足口病的防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我园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和目前的工作基础上,更加扎实的做好预防工作,力争不发生一例病例和疫情。

篇9:小儿手足口病怎么预防

婴幼儿交易感染手足口病,所以一定要养成良好卫生的习惯。

手足口病症状【1】

1、一般症状表现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

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除了手足口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尔看到在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3)个别小孩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1)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2)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3)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3、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潜伏期为4~7日,起病以低热、口腔溃疡、口痛为主,伴有流口水、食欲减退等。

症状重者可以出现高热,体温38℃~40℃。

起病后手心、足心可见皮疹,先为红色丘疹,后转为水疱疹,躯干部一般无皮疹。

篇10:小儿手足口病怎么预防

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一:病轻会自动消退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都伴有发烧等症状,很多情况下,只需要注意防风以及治疗发烧,其手足口病便会自动消退,不过这也只是比较轻的一种。

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二:中药解毒口腔消毒

正所谓并从口入,患上这个小儿手足口病很可能就是孩子不知道把一些病毒也吃下去了,这个治疗除了吃一些解毒性的中药以外,还需要进食前后用温水漱口,这样才能保证避免病菌的再次入侵,对治疗手足口病也有帮助。

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三:服用抗病毒药物

小儿的手足口病,是一种湿温性的病毒传染病,所以治疗可以从抗病毒开始,服用一些含有维生素B以及C的抗病毒药物来治疗,效果很好。

小儿手足口病治疗四:提升免疫力

当小儿患上了手足口病后,要尽量地想办法来提升孩子的免疫力,这样才能抵抗病毒,避免继续扩展,同时也需要采用一些转移因子药物来治愈存在体内的手足口病疱疹。

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五:严重需及时送院

如果小儿的手足口病比较严重,就要及时送往医院住院观察,让医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输液等治疗,拖太久的话很有可能会危机孩子的生命。

篇11:小儿手足口病怎么预防

婴幼儿交易感染手足口病,所以一定要养成良好卫生的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如果托幼机构活着家长发现有可疑患儿,一定马上送至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疗、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篇12:小儿手足口病怎么预防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进行洗手,不要让其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其他患病的小朋友;

(2)家长在替孩子更换尿布活着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篇13:《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准备:

手足口病例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量体温、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

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2、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

3、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幼儿讨论)小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

一、是人群密切接触;

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

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三、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讨论)

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多喝凉茶等。

(4)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经常串门;不要和患病儿童接触。

(5)家长外出回家后,立即让家长洗手、换衣服,防止将病菌带给自己。

(6)饭前用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幼儿加强营养,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动室或家庭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垃圾及时清理、消毒。

活动反思:

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回答问题,当提到怎样预防手足口病时,很多小朋友都知道平时要注意讲卫生、群洗手,不随便乱摸脏东西等。通过本活动幼儿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掌握了一些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篇14: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重难点: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手足口病例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量体温、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

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2、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

3、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幼儿讨论)

小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

三、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讨论)

小结: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经常串门;不要和患病儿童接触。

(5)家长外出回家后,立即让家长洗手、换衣服,防止将病菌带给自己。

(6)饭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幼儿加强营养,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动室或家庭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垃圾及时清理、消毒。

四、开展比赛活动。

(1)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

小朋友们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现在,咱们就来比一比谁洗的小手最干净。以小组为单位洗手,选出洗手最认真的小朋友。

五、学习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勤洗澡来勤换衣。

你拍二,我拍二,开窗通风好习惯。

你拍三,我拍三,肥皂洗手把好关。

你拍四,我拍四,人多地方我不去。

你拍五,我拍五,晒晒毛巾和被褥。

你拍六,我拍六,盐水天天来漱口。

你拍七,我拍七,生冷食物不要吃。

你拍八,我拍八,手足口病赶跑它。

你拍九,我拍九,太阳下面扭一扭。

你拍十,我拍十,良好习惯要保持。

洗手方法:

1、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2、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5)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6)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3、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4、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篇15:手足口病预防教案

手足口病预防教案

教学名称:健康: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幼儿年龄:5――6岁 教学目标: 1、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染方式、发病症状。   2、能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3、增强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 教学准备: 手足口病的教学挂图、收集有关此病的资料. 教学过程:   1、疾病概述: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学校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 2、预防措施 讨论:怎样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染(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去人多的公共场合;多吃蔬菜和新鲜的水果;多运动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了解洗手的正确顺序: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 3、推荐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把好“手”关,教会学生正确洗手方法。 一、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四、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五、擦用干净的毛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3、延伸活动将所述的预防方法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来,并用简单文字写出图画内容,制成宣传品。

篇16:预防手足口病总结

为了有效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确保各项手足口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明确各医疗机构、托幼机构的工作职责,有效遏制疫情发展态势,严防疫情大规模暴发,减少重症患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县卫生局、县教体局于xx月14至xx月19日,先后对县直医疗单位、各中心、镇卫生院、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现就手足口病防治督导工作小结如下:

一、督导检查:

各中心小学(九年制学校)、幼儿园积极行动,成立防控组织,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对保育员、幼儿教师、食堂工作人员开展全员培训。指定疫情报告人,实行疫情零报告,严格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发现可疑患儿即采取送医、隔离及居家隔离治疗等相应防控措施,确保不发生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县疾控中心印发宣传材料15000份发放到每所幼儿园、小学,学校通过家长接送孩子之机发到每个儿童家长手中,普及手足口防病知识,倡导家长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实现家园共防。

各小学加强食品卫生、饮水卫生,严格进行餐具、茶具、玩具等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建立因病缺勤登记和跟踪记录,从源头上加强防控。

虽然各小学、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安排早,采取措施比较到位,目前幼儿园手足口病疫情主要发生在城区,没有发生广泛扩散和流行,但仍不断有散发病例发生。部分幼儿园在晨检方面存在过程不细致、记录不完整、个别儿童带病入园、消毒液配制操作不熟练等细节性问题,仍需进一步加强和纠正,非常时期非常措施,杜绝儿童带病入园,严格控制传染源,强化通风和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避免手足口病在幼儿园发生广泛传播和流行。

对医院的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进行了督导检查。检查中发现县医院有关人员均参加了医院组织的手足口病防治培训,发现病人能及时上报或转诊。设立有宣传版面,设立有单独发热门诊,存在门诊消毒设施不配套、制度不完善,不能按照三专四严要求开展工作,存在交叉感染风险。医院领导均表示将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积极整改。

二、存在主要问题与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认识,明确“四早一不”基本目标,即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控制,尽可能减少或不发生死亡病例。

2、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各医疗卫生单位坚持疫情每日报告制度;卫生院要加大对辖区内手足口病病人所在居住地周围人群以及托幼机构、小学的疫情搜索力度,发现手足口病疑似病例要详细登记并及时转诊和报告,及时掌握病人动态。

篇17:预防手足口病总结

xx月24~ xx月10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卫生处指导下一行4人在疾控中心副主任**的带领下,在**培训中心幼教科工作人员陪同下,先后对**基地16家幼儿园和总医院及六家分院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

检查发现:**培训中心及早动手,xx月23日下发了《关于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xx月28日召开了幼儿园园长会议,对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xx月29日~xx月10日分别举办了保健医、保育员、幼儿教师、食堂工作人员等培训班,请防疫站、辖区医院专业人员讲授手足口病防治知识,1200多名幼儿园职工全部参加,增强了诊治和防控能力。

各幼儿园积极行动,成立防控组织,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对保育员、幼儿教师、食堂工作人员开展全员再培训,指定疫情报告人,实行疫情零报告,严格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发现可疑患儿即采取送医、隔离及其他相应防控措施,确保不发生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召开儿童家长会、印发宣传材料1万份发放到每个儿童家长手中,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倡导家长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实现家园共防。

加强食品卫生、饮水卫生,严格进行餐具、茶具、玩具等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建立缺勤登记和跟踪记录,从源头上加强防控。

虽然**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安排早,采取措施比较到位,目前幼儿园手足口病疫情主要发生在城区,没有发生广泛扩散和流行,但仍不断有散发病例发生。部分幼儿园在晨检方面存在过程不细致、记录不完整、个别儿童带病入园、消毒液配制操作不熟练等细节性问题,仍需进一步加强和纠正,非常时期非常措施,杜绝儿童带病入园,严格控制传染源,强化通风和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避免手足口病在幼儿园发生广泛传播和流行。

xx月8日在濮阳市**总医院医务部张洪川主任陪同下对濮阳市**总医院所属6家分院的预检分诊和发热疱疹门诊进行了督导检查。检查发现各医院有关人员均参加了总医院组织的手足口病防治培训,发现病人能及时上报或转诊。设立有宣传版面的有河东医院、长庆医院、兴隆医院、添运医院,设立单独发热疱疹门诊为兴隆医院,其它医院均与内科混在一起,没有明显标示,消毒设施不配套、制度不完善,不能按照三专四严要求开展工作,存在交叉感染风险。各医院领导均表示将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积极整改,尽快完成发热疱疹门诊配套建设。

篇18:预防手足口病倡议书

同学们:

现在到了春夏交接时期,是病毒传染的高峰期,许多疾病已造成大范围感染,其中“手足口病”颇为严重。

“手足口病”是指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并可能导致死亡。这么可怕的疾病,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液洗手;

2、不要喝生水、吃生冷食品,餐具应清洗干净或消毒;

3、不使用他人的生活用品,不与他人交换食物;

4、不凑热闹,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居室要多通风,衣被多爆晒;

5、说话要避免喷出飞沫,他人说话时尽量避开飞沫等喉咙分泌物;

6、如有人患手足口病,应尽量避免与患者接触,接触后应立即洗手消毒;

7、如果出现手足、口腔部位的`疱疹,或有其他不适,应即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以上建议都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如果做好了这些防范措施,相信手足口病就会离我们远远的了。

让我们一起,对抗手足口病,对抗所有疾病,共同在健康快乐中成长!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手足口病预防宣传发言稿

预防学生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预防“手足口病”等传染病责任书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学校防控手足口病预案-总务处工作计划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督导反馈表范文

幼儿园手足口停课通知

可恶的手足口病毒小学作文

卫生预防工作计划

预防手足口病的工作计划(共1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预防手足口病的工作计划,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