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直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赤壁赋同步测试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赤壁赋同步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目录
篇1:赤壁赋同步测试题参考
赤壁赋同步测试题参考
1.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rén xū) 举酒属客(shǔ)
窈窕(yǎo tiāo) 旌旗蔽空(jīnɡ)
B.桂棹(zhào) 冯虚御风(pínɡ)
嫠妇(lí) 横槊赋诗(shuò)
C.渺渺(miáo) 倚歌而和(hè)
扁舟(biān) 用之不竭(jié)
D.枕藉(jiè) 酾酒临江(shī)
渔樵(jiāo) 山川相缪(liáo)
【解析】 A项“属”读zhǔ,“窕”读tiǎo;C项“渺”读miǎo,“扁”读piān;D项“樵”读qiáo。
【答案】 B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横槊(长矛)
匏樽(葫芦)
B.肴核(菜肴) 相与枕藉(枕着垫着)
斗牛之间(星宿名,指斗宿、牛宿)
C.倚歌(循、依) 扣舷(船的两边)
下江陵(攻占)
D.盈虚(满) 嫠妇(寡妇)
危坐(端正)
【解析】 肴核:菜肴和果品。
【答案】 B
3.对加点的实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①凌万顷之茫然 ②击空明兮溯流光
③倚歌而和之 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A.①凌驾 ②逆流而上 ③靠着 ④细丝
B.①越过 ②顺水而下 ③靠着 ④一条
C.①越过 ②逆流而上 ③循④细丝
D.①凌驾 ②逆流而上 ③循④一条
【解析】 “凌”意为“越过”,“溯”逆着水流的方向而上,“倚”意为“循着”,“缕”意为“细的丝线”。
【答案】 C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吾与子之所共适 ②始适还家门
B.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②举匏樽以相属
C.①扣舷而歌之 ②倚歌而和之
D.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②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解析】 B项“属”通“嘱”,劝人饮酒。A.两个“适”第一个是“享有”之意,第二个指“女子出嫁”。C.两个“歌”分别为“歌唱”,“歌曲”。D.两个“虚”分别为“太空”,“月缺”。
【答案】 B
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④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解析】 ①中“于”意思是“在”,②中“于”意为“被”;③中“夫”是指示代词“那”,④中“夫”为发语词,引起下文议论。
【答案】 D
篇2:《赤壁赋》同步练习
《赤壁赋》同步练习
1.选出加粗词注音、释义正确的一项。
A.歌窈窕(y2o ti3o)之章
浩浩乎如冯(p0ng通“凭”,乘)
虚御风击空明兮溯(s)逆流而上)流光
B.倚(y!依)歌而和(h8唱和)之
不绝如缕(l[细丝)
C.余音袅袅(y9 y9声音婉转悠长)
苏子愀(qi3o)然
横槊(shu^长矛)赋诗
D.羡(xi4n羡慕)长江之无穷
洗盏更酌(zhu$商量)
泣孤舟之嫠(l0)妇
2.选出加粗词的意义、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
A.苏子愀然
B.凌万顷之茫然
C.何为其然也
D.其声呜呜然
3.选出短语结构与众不同的一项()
A.白露横江
B.水光接天
C.旌旗蔽空
D.冯虚御风
4.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驾一叶之扁舟
B.倚歌而和之
C.自其变者而观之
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5.选出下列句中“乎”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C.知不可乎骤得
D.郁乎苍苍
6.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句()
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举匏樽以相属
D.相与枕藉乎舟中
7.选出“之”字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一项()
A.不知东方之既白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哀吾生之须臾
D.羡长江之无穷
8.选出下列句中属被动句的一项()
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9.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A.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C.惟兄嫂是依
D.渺渺兮予怀
10.选出下列作品中不同类的项()
A.《游褒禅山记》
B.《石钟山记》
C.《念奴娇·赤壁怀古》
D.《赤壁赋》
11.选出下列文句的译文有错的项()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我们任凭那苇叶般的小舟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译文:这优美的月色美景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暗自哭泣。
C.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文:曹孟德横执着长矛吟诵诗篇,本来是一代杰出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儿呢?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译文:做那天地之间一只小小的蜉蝣和沧海之中的一颗谷粒。
E.挟飞仙以遨游,抢明月而长终。
译文:带着仙人一起飞升遨游,怀抱着明月与它一起长存于天地间。
1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①—②题。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唐滟预关。
末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①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唐滟预关”,诗人历尽政治的险恶,终于由偏远的瞿唐滟预关归来。
B.“满川风雨独凭栏”这句诗于“岳阳楼上对君山”的意思大体是相同的,都是说诗人登上了岳阳楼极目远眺烟波中的君山。
C.“可惜不当湖水面”是说倘若能够乘舟前去观看充满神奇色彩的君山,那更是妙不可言。
D.“银山堆里看青山”,诗人厌恶世俗的金山、银山,认为真正美好的是大自然,是眼前令人心旷神怡的青山绿水。
②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未到江南先一笑”,表现了诗人心中充满生还的喜悦,所以虽然还未到故里,早已喜笑开怀。
B.“缩结湘娥十二鬟”的诗句,引用典故,借娥皇、女英的传说,赋予君山美妙神奇的色彩。
C.第一首诗采用了写实的手法,逐层写出了诗人生还之乐;第二首诗充满想象,既是写神奇的传说,又设想自身新临君山的景色。
D.这两首诗都写得明白清浅,通俗易懂。第一首直写行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第二首思绪浪漫,欣喜之意流于笔端。
1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①—②题。
乌夜啼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①选出对这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
A.“无言”而又“独上”,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
B.“月如钩”在此处象征着人事的缺憾,被锁者,也不仅为“清秋”,亦为人也,凄婉哀伤之至。
C.上片所写,是后主李煜眼中之景,尚未着意抒情,是为下文作铺垫。
D.“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是将“离愁”喻为“丝楼”,生动地描绘出“愁”的深重、纷繁、无头绪。
又呈吴郎①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令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公元767年,杜甫住在四川夔府的一所草堂中,后把草堂让姓吴的亲戚居住,这是第二次写给吴郎的诗。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A.“扑枣”即打枣,一二句开门见山地说明自己对西邻打枣的态度和原因。
B.三四两句是分析西邻打别家枣的原因,实在是出于贫穷无奈,因此作为枣树的主人应对她表示亲善。
C.五六句是劝诫枣树的新主人吴郎不要一搬进草堂就插上篱笆,使西邻多心,即使是防范远方的来客也不合时宜。
D.“征求”是指官吏们的剥削;“戎马”是指战乱。作者进一步分析西邻扑枣的原因,指出根源是官吏们的盘剥和持续十年的战乱。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②题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进天阙。
[注] 此词写于靖康耻(靖康元年,金兵攻陷汴京,徽宗赵佶、钦宗赵恒被俘北去,北宋灭亡)之后,南宋刚刚建立之时。陈迁辉在《白雨斋词话》中说:“千载后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①对这首词的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写作者倚栏远眺,在一片风雨凄迷中,作者仿佛看到了中原人民在金兵铁蹄蹂躏下辗转呼号的惨境,以致于“怒发冲冠”。
B.“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两句写自己已30多岁,建立的一些功业已化为了尘土,只留下当年披星戴月转战千里的回忆。
C.“驾长车”句写自己要驾着战车向敌军猛攻,要把敌人的要塞贺兰山踏破缺口,践为平地。
D.“壮志”句中的“壮志”与“笑谈”是互文,突出地表达了作者对金统治者侵扰罪行的切齿痛恨。
②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音调激越,风格豪迈悲壮,为我们勾出了一位硬骨铮铮、忧国忧民的英雄形象。
B.全词分四层抒发了“壮怀”:回顾往昔战斗岁月,激励自己继续奋斗,国耻未雪,臣恨难灭;消灭敌人,收复失地;统一江山,朝拜皇帝。
C.上阕结尾“莫等闲”句已成为激励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早当奋发有为的千古箴铭;下阕结句把“朝天阙”当作自己的最高理想,流露出的忠君思想则是不足取的。
D.这首词语言朴实粗犷,掷地有声,很好地表达了悲愤激越的情感。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C 6.D
7.A 8.A 9.D
10.A
11.B、D、E
12.①D②C
13.①C②C
14.①B②C
篇3:《后赤壁赋》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巉. (chán) 蒙茸.(róng) 黄泥之坂.(bǎn) B.冯.(féng)夷 栖鹘.(hú) 戛.
(gā)然长鸣 C.缟.(gǎo)衣 临皋.
(gāo) 羽衣翩跹..(piān xiān) D.揖.(yī)予 惊寤.
(wù) 松江之鲈.(lú)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岁十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B.顾.(看)而乐之 C.履.(踏,攀)巉岩 D.攀栖鹘之危.(危险)巢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顾而乐之,行歌..(即“歌行”,一种诗体)相答 B.曾日月之几何..(多少)
C.予乃摄衣..(提起下衣)而上 D.攀栖鹘之危巢..(危险的鸟巢)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①俯冯夷之.幽宫 ②燕巢于飞幕之.上 B.①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②吾念,汝从.
于东,东亦客也 C.①顾.安所得酒乎 ②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D.①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②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5.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掠予舟而西.也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羽.衣.
翩跹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6.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用白描手法写景的一组是( )
①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②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③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④时夜将来,四顾寂寥 ⑤曾明月之几何 ⑥山鸣谷应,风起云涌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7.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披.(分开)蒙茸,踞虎豹 B.攀栖鹘之危.(危险)巢 C.翅如车轮,玄裳缟.(白)衣 D.道士顾笑,予亦惊寤.(醒)
9.选出下列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
A.予乃摄衣而上. B.履.巉岩,披蒙茸 C.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D.掠予舟而西.
也 10.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凛乎.其不可留也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顾.
安所得酒乎 A.两个“乎”字相同,两个“顾”字也相同 B.两个“乎”字不同,两个“顾”字也不同 C.两个“乎”字相同,两个“顾”字不同 D.两个“乎”字不同,两个“顾”字相同
11.对语段内容及形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巉岩”、“栖鹘”等词语在苏轼的另一篇游记《石钟山记》中也曾出现过。
B.因为作者对景物感到恐惧,所以“划然长啸”,给自己壮胆,这种心态,在《石钟山记》中也曾出现过。
C.语段在表达方法上以记叙、描写为主,边抒情论理,在写法上与《石钟山记》有异曲同工之妙。
D.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的游仙思想,作者的这一幻想,流露了他出世的思想。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指凶狠的老虎和豹子),登虬龙 B.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古代传说中的水神名)之幽宫 C.梦一道士,羽衣翩跹..(形容道士轻盈的体态),过临皋之下 D.畴昔..(往日,这里指昨晚上)之夜,飞鸣而过我者……
1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古今变化不大的一项是( ) A.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 B.予乃摄衣而上 C.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D.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活用词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②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 ③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A.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C.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D.①③不同,②④不同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归而.谋诸妇。 ②吾年未四十,而.
视茫茫 B.①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②不能兴风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C.①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②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禄升斗之禄 D.①听.其所止而休 ②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16.下列句中加点实词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A.断.
(阻绝)岸千尺
B.履.(鞋子)巉岩 C.木叶尽脱.
(凋零,脱落)
D.披.
(分开)蒙茸
17.下列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黄泥之.坂 ②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B.①顾.安所得酒乎 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C.①余亦悄然而.悲 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D.①将归于.临皋 ②霜叶红于.二月花
18.名句填空
①霜露既降, 。人影在地, ,顾而乐之, 。
②江流有声, 。山高月小, 。
19.结合所学过的《前赤壁赋》,比较两篇赋文,问答下面的问题:(每空1分,共5分)
前赋是新秋游赤壁,典型的景象是“ 、” ,后赋是初冬游赤壁,相应景象是“ 、” ;前赋写的是月下泛舟的实事,后者则用道士化鹤来印证前赋中“ ”的虚幻故事,从而抒发作者超脱的情怀。
20.这篇赋渲染的气氛前后有什么变化?
21.孤鹤有什么象征意义?
22.末段所写的梦境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境在创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3.末段所写的梦境寄托作者怎样的情思?
24.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如此良夜何
②顾安所得酒乎 ③以待子不时之须 ④江山不可复识矣 ⑤听其所止而休矣 ⑥归而谋诸妇 ⑦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⑧予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25.此文是作者在写了《赤壁赋》数月以后写的。试任选一个角度,简析这两篇文章的异同
答:
《后赤壁赋》参考答案
1. B 冯——píng, 戛——jiá
2.D (应解为“高”)
3.B(A边走边唱,C提着衣襟,D筑在树梢处的鸟巢)
4.C(A结构助词“的”,B跟随,C“可是”/“回头看”,D恰好)
5.C(①句“下”和②句“西”均为方位名词用作动词“攻下”和“向西飞”,③句“侣”为名词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④“羽衣”名词用作状语“穿着羽衣”。)
6.A(④⑤不是写景)
7.A(不只是泛舟,还有爬山,描绘的不是江上景色,而是山间草木,景色是“峭拔”,而非“清幽”。)
8.B 9.C 10.B 11.D 12.A 13.C 14.A
15.A(一个表顺承,一个表转折,译为但是)B.恰好C.表示目的D.任凭
16. B 履:登、踏
17. A.(A项中两个“之”字均为音节助词。B项中两个“顾”字,前者转折连词,为“但是,可是”意,后者为反问副词,为“难道”意。C项中两个“而”字,前者表修饰关系,后者表并列关系。D项中两个“于”字,前者为介词,为“到”意;后者为形容词后表比较。)
18.①木叶尽脱 仰见明月 行歌互答②断岸千尺 水落石出
1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羽化而登仙
20. 景物色彩由秋季的明朗清丽、平宁悠远转为冬季的阴暗压抑、险峻肃杀
21. 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具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结尾借此含蓄地传达出他企图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心态。
23. 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
24.①这个美好的夜晚该如何度过呢?②可是从哪里能弄到酒呢?③留着你意外的需用。④先前的景象再也不能辨识了。⑤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⑥回到家里找妻子(妇人)为此事想办法(商量此事)。⑦这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走出,将要回到临皋去。两位客人跟随我,同过黄泥坂。⑧我提起衣裳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分开稠密的杂草,蹲在形似虎豹的山石上,登上象虬龙一样弯曲的古木,手扳着鹘鸟栖宿的高巢。府视水神冯夷的深宫,这时两位客人已不能跟我爬山了。
25.如:《赤壁赋》描写主要是江上明月,景色清幽,说理谈玄,寓悲愤于旷达;《后赤壁赋》则主要描写山间草木,景色峭拔,以记叙、描写为主,表达了作者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谈到某点并言之成理即可。(3分)
篇4:《琵琶行》同步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选出下列红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湓(pén)浦口 水浆迸(bèng) 呕哑(ōu yā) 悯(mǐn)然
B、贾(jiǎ)人 轻拢慢捻(niǎn) 嘲哳(zhāo zhā) 荻(dí)花
C、恬(tián)然 声声思(sì) 钿(diàn)头银篦(bì) 铁骑(jì)
D、六幺(yāo) 虾蟆(há mā)陵 转徒(xǐ) 铮铮(zhēng zhēng)
2.与例句中红色词意义相同的一项分别是
①凡六百一十六言( )
A、气度不凡B、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C、(项脊)轩凡四遭火 D、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②命曰《琵琶行》( )
A、遂命酒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民不堪命矣 D、时人因其前殿位于阿房,故以阿房命之
③低眉信手续续弹(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C、信口雌黄 D、余固笑而不信也
④六百一十六言( )
A、七言律诗 B、自言本是京城女
C、东船西舫悄无言 D、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3.下列各句中不具备 “互文”特点的一句是 [ ]
A.主人下马客在船
B.主人忘归客不发
C.秦时明月汉时关
D.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4.下面描写乐曲演奏的语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意思是即使大弦小弦一起奏响,那听上去杂乱无章的乐音也如珠玉之声一样清脆悦耳。
B.“大弦”“小弦”两句既用“嘈嘈”“切切”这样的叠词摹声,又用“如急雨”“如私语”比喻,使乐曲旋律形象化。
C.“间关”之声,婉转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D.“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写的是当乐曲短时休止时,另外传达出深藏心底的愁思,这无声时刻的感染力更胜过有声之乐。
5.从下面选出一个从侧面描写琵琶弹奏精彩的.句子。 [ ]
A.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篇5:诸子百家同步测试题
诸子百家同步测试题
基础识记
一、选择题
1.下面有关“诸子百家”的说不正确的是
A.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B.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学派
C.由于各学派间热烈争辩、各执一词,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D.“诸子百家”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对后世影响最大,这一学派的创世人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
3.孔子既是一位大思想家,又是一位大教育家,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后来被他的弟子编成一书,书名是()
A.《诗》B.《书》C.《春秋》D.《论语》
4.孟子也是一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下列历史名言中哪一名话出自他所言?()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学而时习之”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A.墨子B.韩非子C.孙武D.孙膑
6.法家创始人韩非提出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被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所采用?()
A.商纣王B.周文王C.秦始皇D.周幽王
7.材料解析
阅读材料: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请回答:
①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道理?
②有人认为,在推行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今天,应该多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彻底抛弃孔子的教育思想民,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活动探究
8.请你就“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这个问题,找四位同学扮演儒、墨、道、法、兵五家角色,进行陈述。
开阔视野
孟子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
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太上老君――对老子的'神化
作者:佚名自:中华五千年
老子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道教则奉他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老子其人在民间被神化了,关于他的神话传说也很多。《混元皇帝圣纪》中说:“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化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也。”于是,老子在道教中便被神化为众生信奉的神灵,老子是“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阴阳之主宰,万种之帝君”。
长大以后的老子一副神仙异相,《抱扑子内篇杂应篇》描述老君的真形,“身长九尺,黄色,鸟喙,隆鼻,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封,以神龟为床,住金楼玉堂,白银为
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锋挺之剑,从黄黄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穷奇,后从三十六辟邪。雷电在上,晃晃晃晃,此事出于仙泾也”。老子由神仙再到教主,长得奇形怪状,却也威风凛凛。
后汉边韶撰《老子铭》,曾说老子自从羲农以来,历代“为圣者作师”。到晋葛洪写《神仙传老子传》的时候,已有种种传说,或云老子在“伏羲时为郁毕子,神农时为九灵老子,祝融时为广寿子,黄帝时为广成子,倾项时为赤精子,帝眷时为禄图子,尧时为务成子,舜时为户寿子,夏禹时为真行子,殷汤时为锡则子,文王时为文邑先生”等等。葛洪是信奉道教的学问家,对当时关于老子的种种传说进行辩驳,他用道教阵形、长生可学观点评价道:“若谓老子是得道者,则人必勉力竞慕。若谓是神灵异类,则非可学也。”但是当时学道的人们,把所有修炼度世的方法,都托之于老子:“是以所出度世之法,九丹八石,玉醴金液,次存玄素守一,思神历藏,行气炼刑,消灾辟恶,治鬼养性,绝谷变化,厌胜教戒,役使鬼魁之法,几九百三十卷,符书七十卷,皆《老子本起中篇》所记者也。自有目录?”
于是,民间传记中,在天上己列仙班的老子整天就忙着炼所谓的长生不老之丹。《西游记》中就有生动的描述。《西游记》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中大圣所偷之丹就是太上老君炼制的神丹。书中描述,大圣到了太上老君的兜率天宫之后,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当他闯进去之后,未发现老君。
原来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大圣直至丹房,丹灶旁边的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孙悟空知道,丹乃仙家之至宝,于是他就把葫芦里的丹郡倒出来像吃豆似的全都吃了。吃完以后他反应过来了,“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孙悟空为何如此惊慌?可见这丹珍贵得很,只有天上的神仙首领可以食用,旁人是碰不得的。
关于炼丹,其实我国先秦时期即有。老子炼丹虽无史载,但老子崇尚养生之道是确实有记载的。在《老子》第五十章里,老子作了较为详细的阐释:《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先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咒虎,入军不被甲兵。咒天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这段话大意是:长寿的、短命的各占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为什么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据讲,善于养护自己
生命的人,不会受到伤害,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归根到底,老子是想告诉人们要少私寡欲,清静质朴,纯真自然。
老子对养生之道推崇有加,提倡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老子》第六十七章中有”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取为天下先“的记载。但是老子的养生之道,到了神话里,便是甘露、仙丹,所谓的修行一律变为炼丹,或是吸取采纳容天地之灵气的奇珍异宝,如踏桃、人参果等。《西游记》?”偷吃人参果“一回中,人参果被喧染得是那么不可思议,可以治病,可以长生,而这人参果的拥有者便是三清观的当家道长――个得道的道人。道教是对道家养生思想的继承还是变异就不言自明了。
仅以《西游记》一书为例,太上老君的炼丹就衍生出很多故事,大圣偷丹不算,还有太上老君将孙悟空炼了九九八十一天,炼出了个火眼金睛的”人丹“。等到孙悟空一气之下踢倒了炼丹炉之后,便有了火焰山的干旱似火。就连兜率天宫太上老君平时乘的青牛,也因为整天闻着丹味,渐渐得道,来到人间兴
风作怪。看来这个太上老君,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炼的丹居然可以扭转乾坤。
太上老君真的被封建统治阶级捧到颠峰地位,应该是始于唐朝。唐帝室姓李,太宗李世民自认为是老子李耳之后。唐高宗乾封元年,帝至毫州老君庙祭拜,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旧唐书高宗记下》)。高宗仪凤三年,诏《道德经》为上经。天宝元年,诏《史记古今人表》玄元皇帝太上圣(《旧唐书礼仪志四》)。在唐代,老子和道教的盛行达到最高峰。到了南宋,据《太上老君金书内序》称,太上老君”从开辟至虞舜间,世为师不绝,经二百七十五万八千四百余。
1.C2.A3.D4.D5.C6.C7.①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学习知识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习要经常性地复习和巩固。②不对。因为孔了的思想尽管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民,但是对我们今天来说,其教育思想的很多方面并没有过时,所以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中的有用成分,而不是将它完全抛弃。
篇6:合同法同步测试题
合同法同步测试题
第六章 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
(二)多项选择题
2.下列情况,债因混同而消灭( )。
A.互负债务的男女结婚
B.甲法人(债权人)与乙法人(债务人)合并
C.丙(非法人组织)被丁(非法人组织)吸收合并
D.戊(非法人组织)乙(非法人组织)新设合并
5.依据《合同法》,出现了下述哪种情况,一方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 )?
A.对方当事人有违约行为
B.发生不可抗力事件,致使合同不能履行
C.对方当事人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没有履行合同,经催告仍未履行
D.预期非根本性违约
第八章 其他规定
(二)多项选择题
2.按照有关司法解释:。
A.技术合同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侵害的事实发生在《合同法》实施之前,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合同法》实施超过1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尚未1年的,其提起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B.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侵害的事实发生在《合同法》实施之前,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合同法》实施之日起超过2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尚未超过2年的,其提起诉讼时效期间为4年
C.《合同法》第55条中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此“1年”为不变期间
D.《合同法》第75条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此“5年”为不变期间。
E.《合同法》第104条第2款规定: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5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此五年为不变期间。
第六章 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
(二)多项选择题
2.「答案」BCD
「理由」
债有两端,一端是债权人,一端是债务人。债权人与债务人合为一体,就不存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了,这就是所谓的混同。B项是两个法人的合并,产生混同的效果自无疑问。有疑问的两个:一是互负债务的男女结婚,是否引起混同的效果;二是非法人组织,是否可以混同。
其一,很多学者认为,互负债务的男女结婚,产生混同的法律后果。按照《婚姻法》第18条第(一)项的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结婚后仍为该方的财产。婚前的财产,包括债务。也就是说,夫妻之间,可以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
其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合并,也可以产生债权债务混同的效果。比如,一个合伙企业是另一个合伙企业的债权人,两个合伙企业合并,产生混同的法律效果。一些学者把混同看成法人的混同,显然是不符合实际和法理的。
5.「答案」B、C
「理由」
《合同法》第9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据此,选择B、C项,排除A、D项。
第八章 其他规定
(二)多项选择题
2.「答案」ABCDE
「理由」
A项是《合同法解释(一)》第6条的规定。原《技术合同法》规定技术合同争议适用诉讼时效一年的规定,《合同法》未对技术合同争议单独规定诉讼时效,因此技术合同争议应当适用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的规定。
B项是《合同法解释(一)》第7条的规定。技术进出口合同的诉讼时效原为2年,《合同法》改为四年。
《合同法解释(一)》第8条规定:“合同法第55条规定的‘一年’、第75条和104条第2款规定的‘5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故CDE正确。
第九章 买卖合同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合同法》规定,标的物在订立合同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的,合同生效的时间为( )。
A.签订合同之时 B.履行时间 C.交付时间 D.占有之时
2.李某与王某签订买卖一头耕牛的合同,约定由买受人王某在水田试用3天,根据已知的条件,下列观点是正确的( )。
A. 试用买卖合同的基本特征是附条件,而不是附期限
B. 试用买卖合同的基本特征是附期限,而不是附条件
C. 试用之后,王某拒绝购买,应当支付使用费
D. 试用之后,王某决定购买,但应当支付使用费
(二)多项选择题
2.张某卖给李某一头牛,约定3个月之内交清款项,款项交清前所有权转移。以下各项正确的是( )。
A.至3个月之前,该牛生一头小牛,小牛在李某付清款项之前属于张某。
B.至3个月之前,该牛生一头小牛,小牛在李某付清款项之前属于李某。
C.老牛交付后,尚未付款前,老牛被雷电击中死亡,风险由张某承担。
D.老牛交付后,尚未付款前,老牛被雷电击中死亡,风险由李某承担。
第十章 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二、多项选择题
1.供用电合同的履行地点( )。
A.有约定的按约定
B.没有约定的在供电人住所
C.没有约定的在用电人住所
D.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在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
2.《合同法》第182条规定:“用电人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及时交付电费。用电人逾期不交付电费的,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经催告用电人在合理期限内仍不交付电费和违约金的,供电人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中止供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条文中作了履行抗辩权的规定
B.条文中作了解除权的规定
C.条文中作了迟延履行违约金的规定
D.条文中作了不履行违约金的规定
第九章 买卖合同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C
「理由」
《合同法》的140条规定了简易交付:“标的物在订立合同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 的,合同生效的时间为交付时间。”该条规定对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具有重要作用。
2.「答案」A
「理由」
按照当前通行的理论,试用买卖是附条件的合同,即试用买卖以买受人认可标的物为生效条件。以一方的意志来使合同的条件成就,这样的条件成为随意条件。试用期的约定,不是试用买卖的基本特征。因为,合同所附期间,是用来控制合同效力的,试用期只是条件发生的期间,是为条件的发生与否设定的限制。试用买卖控制效力的阀门主要是条件,因此选择A项,排除B项。
试用是无偿试用,因此CD项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2.「答案」A、D
「理由」
(1)《合同法》第163条规定:“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第13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中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者其他人义务的,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出卖人”。由于张某与李某约定了所有权保留,故小牛属于所有权保留状态,A项正确,B项排除。
(2)《合同法》第142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故肯定D项,排除C项。
第十章 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D
「理由」
《合同法》第178条规定:“供用电合同的履行地点,按照当事人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为履行地点”。
2.「答案」A、C
「理由」
(1)“中止”不同于“终止”,因此排除B项,肯定A项。
(2)条文限定了“逾期不交付电费”,因此违约金是迟延履行的违约金。选择C项,排除D项。
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命题是正确的( )。
A. 赠与合同是实践合同
B.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
C.赠与合同是单方法律行为
D.赠与合同是双方法律行为
多项选择题
2.张某送给刘某一辆汽车,已经输了手续,下列错误的观点有( )。
A.刘某因紧急避险使张某受重伤,张某可以撤销赠与
B.刘某因正当防卫使张某受重伤,张某可以撤销赠与
C.刘某揭发张某的犯罪行为,张某锒铛入狱,张某可以撤销赠与
D.刘某把张某打成植物人,张某可撤销赠与
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单项选择题
1.冯某借给李某5000元( )。
A.二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为实践性合同
B.二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未约定利息,法院应支持冯某支付利息的请求
C.冯某起诉李某不还款,举证责任在冯某
D.李某的还款义务,可以定金、留置、抵押、质押、保证等方式担保
第十三章 租赁合同
(一)单项选择题
1.甲与乙两人之间存在房屋租赁合同关系。租赁合同期满后,承租人仍然使用该房并按照原合同如数交纳租金,出租人甲照收不误。在原租赁合同期满后( )。
A.甲乙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但不存在租赁合同关系
B.甲乙双方都有违约行为
C.承租人乙侵犯了甲的所有权
D.甲乙双方都以积极的行为建立不定期租赁关系,当事人之间存在建立不定期租赁关系的要约和承诺
3.王、赵二人各以20%与80%的份额共有一间砖窑,出租给汪某,现王某欲将自己的份额转让,请问下列表述中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赵有优先购买权,汪没有优先购买权
B.汪有优先购买权,赵没有优先购买权
C.赵、汪都有优先购买权,两人处于平等地位
D.赵、汪都有优先购买权,赵的优先购买权优先于汪的优先购买权
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单项选择题
1.「答案」B、D
「理由」
(1)《合同法》第186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能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据此,赠与合同分为附任意撤销权的诺成合同和不附任意撤销权的诺成合同。故排除A项,肯定B项。
(2)《合同法》第185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从条文中可以看出,赠与合同是两个意思表示的结合。只要是合同,就不可能是单方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与单方合同不是一回事。故排除C项,保留D项。
多项选择题
2.「答案」A、B、C、D
「理由」
(1)《合同法》第192条第1条款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据此精神,A、B、C均不符合法定撤销的条件,故排除A、B、C项。
(2)《合同法》第193条规定:“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6个月内行使”。张某已成植物人,无意思能力,由应其法定代理人行使撤销权,故排除D项。
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理由」
(1)《合同法》第210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故A项正确。
(2)《合同法》第21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故B项错误。
(3)冯某控诉李某不作为,举证义务在李某,故C项错误。
(4)定金不适用于借款合同,留置不能产生于借款合同,故D项错误。
第十三章 租赁合同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理由」
双方当事人存在继续租赁房屋的合意,故而排除ABC项。《合同法》第236条规定:“租赁期间届满,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租赁期限为不定期。”当事人以积极行为为要约和承诺,故肯定D项。
3.「答案」A
「理由」
(1)根据《民法通则》第78条的规定,按份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根据《合同法》第230条的规定,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
(2)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是基于物权;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是基于租赁合同(债权合同),物权优先于债权。所以赵的优先购买权优先于汪的优先购买权。赵作为共有人与标的物的联系更为紧密。解题应注意的问题:应当掌握物权优于债权的原理。
(3)本案的标的物是砖窑,而不是房屋,因此不发生优先购买权的问题,故肯定A项,排除其他各项。
第十四章 融资租赁合同
(一)单项选择题
2.对于融资租赁合同( )。
A.出租人、承租人可以约定,出卖人不履行买卖合同义务的,由承租人行使索赔的权利,此约定对出卖人发生效力
B.出租人、出卖人、承租人可以约定,出卖人不履行买卖合同义务的,由承租人行使索赔的权利
C.承租人自然对出卖人有索赔权
D.承租人与出卖人有权约定,出卖人不履行买卖合同义务的,由承租人行使索赔的权利
第十五章 承揽合同
(一)单项选择题
2.甲找乙做塑料蛋糕盒,乙将塑料蛋糕盒的拼片(主要工作)印刷工作完成,将拼接工作交丙食品公司完成( )。
A.甲有权通知乙解除合同
B.甲无权通知乙解除合同
C.乙与丙的合同效力待定
D.乙与丙的合同无效
第十七章 运输合同
(二)多项选择题
张某乘坐长途车( )。
A.从高层卧铺摔下受伤,承运人有尽力救助义务
B.钱包丢失,承运人有赔偿责任
C.因急刹车被碰伤,承运人有赔偿责任
D.托运的行李丢失,承运人应当赔偿。
第十四章 融资租赁合同
(一)单项选择题
2. 「答案」B
「理由」
(1)《合同法》第240条的规定:“出租人、出卖人、承租人可以约定,出卖人不履行买卖合同义务的,由承租人行使索赔的权利。承租人行使索赔权利的,出租人应当协助”。故选择B项。
(2)出租人与承租人的约定,属于索赔权的转让,是否发生效力,在我国尚无定论,故在单选题中应当排除A项。
(3)C、D项错误,不符合合同法的相对性原则。
第十五章 承揽合同
(一)单项选择题
2.「答案」B
「理由」
《合同法》第254条的规定:“承揽人可以将其承揽的辅助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承揽人将其承揽的辅助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应当就该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负责”。故乙与丙的合同有效,甲无权通知乙解除合同。
第十七章 运输合同
(二)多项选择题
「答案」A、C、D
「理由」
(1)《合同法》第301条规定:“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应当尽力救助患有的急病、分娩、遇险的'旅客”,故A项正确。
(2)《合同法》第303条规定:“在运输过程中旅客自带物品毁损、灭失,承运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旅客托运的行李毁损、灭失的,适用货物运输的有关规定”。第311条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故排除B项,D项正确。
(3)《合同法》第302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前款规定适用于按照规定免票、持优待票或者经承运人许可搭乘的无票旅客”。故C项正确。
第十八章 技术合同
(一)单项选择题
3.根据新颁布的《合同法》,在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履行过程中,受托人利用委托人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工作条件完成的新的技术成果,属于( )。
A.受托人 B.委托人
C.受托人和委托人按份共有 D.受托人与委托人共同共有
第十九章 保管合同
(一)多项选择题
2.张某春节期间到北京去探亲,将10只母鸡送到同村李某家保管,该十只母鸡在李某家中陆续下了100只蛋。正确的选项是( )。
A.张某与李某未约定报酬,该100只鸡蛋应抵作报酬
B.张某李某未约定报酬,该保管合同是无偿的
C.张某与李某未约定保管费,但李某花去的20元饲料费,有权要求张某偿还,张某如果拒绝偿还,李某可以留置相应的鸡蛋
D.张某回村后,可以随时领取保管物,比如在回村一个月以后将鸡登拿走
第二十章 仓储合同
(二)多项选择题
1.保管合同与仓储合同的区别有( )。
A.保管合同是实践合同,仓储合同是诺成合同
B.保管合同是无偿合同,仓储合同是有偿合同
C.保管合同寄存人可以提前领取保管物,仓储合同储存人不能提前领取仓储物
D.保管合同的保管人轻过失可以免责,仓储合同保管人轻过失不免责
第二十一章 委托合同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命题是正确的( )。
A.无偿的委托合同,受托人轻过失免责
B.承揽合同,承揽人轻过失免责
C.两个以上的受托人共同处理委托事务的,对委托人承担连带责任
D.共同承揽人对定作人承担连带责任,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章 行纪合同
多项选择题
对于行纪合同,下列观点是正确的( )。
A.行纪合同可以适用委托合同的规定
B.行纪人行使介入权,仍有权获得报酬
C.行纪人可以享有留置权
D.行纪合同原则上既可以是无偿的,也可以是有偿的
第十八章 技术合同
(一)单项选择题
3.「答案」A
「理由」
《合同法》第363条规定:“在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履行过程中,受托人利用委托人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工作条件完成的新的技术成果,属于受托人。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依照其规定。”故肯定A项,排除其他各项。
第十九章 保管合同
(一)多项选择题
2.「答案」B、C
「理由」
(1)《合同法》第377条规定:“保管期间届满或者寄存人提前领取保管物的,保管人应当将原物及其孳息归还寄存人”。故A项错误。
(2)《合同法》第366条规定:“寄存人应当按照约定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费。当事人对保管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保管是无偿的”。按照61条规定的按习惯解释,农村保管家禽未约定报酬的,属于无偿保管,肯定B项,按上述规定的分析也可排除A项。
(3)无偿保管人一般只是无偿提供保管劳务,而保管成本应由寄存人承担,这并不影响保管合同的无偿性质,因此李某有权要求张某偿还20元的饲料费。
(4)《合同法》第367条规定:“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时成立,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据此张某可以在任何时间领取。此规则应当在诚信原则指导下运用,张某应当在回村后合理的时间内领取,因张某和李某的合同是无偿的,其任意延长时间等于无端加重李某的负担,故排除D项,如果张某拒绝受领,李某有权利提存。
第二十章 仓储合同
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D
「理由」
(1)依据《合同法》第367条、382条的规定,A项正确。
(2)保管合同原则上是无偿合同,但也可以是有偿合同,故B项排除。
(3)《合同法》第376条第1款规定:“寄存人可以随时领取保管物”、391条规定:“当事人对储存期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可以随时提取仓储物,保管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提取仓储物,但应当给予必要的准备时间”。故排除C项。
(4)依据《合同法》第374条,无偿保管合同受托人轻过失免责,而仓储合同是有偿合同,轻过失不免责。故肯定D项。
第二十一章 委托合同
多项选择题
1.「答案」A、C、D
「理由」
(1)《合同法》第406条规定:“有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无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受托人超越权限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故A项正确。
(2)《合同法》第251条规定:“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承揽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复制、测试、检验等工作”。承揽合同是有偿合同,承揽人轻过失不免除责任,B项应排除。
(3)B项出自《合同法》第409条。
D项出自《合同法》第267第。
第二十二章 行纪合同
多项选择题
「答案」A、B、C
「理由」
(1)《合同法》第423条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委托合同的有关规定。”故A项正确。
(2)《合同法》第419条规定:“行纪人卖出或者买入具有市场定价的商品,除委托人有相反的意思表示的以外,行纪人自己可以作为买受人或者出卖人”,故B项正确。
(3)《合同法》第422条规定:“行纪人完成或者部分完成委托事务的,委托人应当向其支付相应的报酬。委托人逾期不支付报酬的,行纪人对委托物享有留置权,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故C项正确。
(4)行纪人是营业人,故D项错误。
篇7:立方根同步测试题
一、填空题:
1、a的立方根是,-a的立方根是;若x3=a,则x=
2、每一个数a都只有个立方根;即正数只有个立方根;负数只有个立方根;零只有个立方根,就是本身。
3、2的立方等于,8的立方根是;(-3)3=,-27的立方根是.。
4、0.064的立方根是;的立方根是-4;的立方根是。
5、计算:
6、25的平方根是,0.04的算术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的平方根是,的立方根是。
7、n为正整数,则,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4的立方根是-4(B)-64的立方根是-8
(C)8的立方根是(D)的立方根是-3
(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B)(C)(D)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有立方根,而且只有一个立方根
(B)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
(C)不一定是负数
(D)一定是负数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数的立方根一定比这个数小
(B)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
(C)一个正数的立方根有两个
(D)一个负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且为负数
(5)的平方根和立方根分别是().
(A)(B),(C)2,(D),
(6)如果-b是a的立方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D)
(7)的立方根是().
(A)(B)(C)(D)
(8)要使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A)(B)(C)(D)一切实数
(9)平方根和立方根相同的数为a,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相同的数为b,则a+b的立方根为().
(A)0(B)1(C)0或1(D)
(10)已知: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B)
(C)(D)
111、若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
14、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A.3B.9C.D.
12、的值是()
A.B.1C.D.
13、若,则a的.值为()
A.20B.2000C.200D.20000
14、若有意义,则能取的最小整数是()
A.B.0C.1D.2
15、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B.C.D.
16、若一个数的算数平方根与它的立方根的值相同,则这个数是()
A.1B.0C.0或1D.非负数
17、的平方根是()
A.9B.3C.D.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5是125的立方根。()
2、±4是64的立方根。()
3、-2.5是-15.625的立方根。()
4、(-4)3的立方根是-4。()
四、解答题
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27; (2)-38; (3)1; (4)0.
2.求下列各式的值:
(1)(2); ; (3) ;(4);
3、计算:(1)(2)
4、求下列各式的值。
(1)(2)(3)
5、计算
篇8:英语同步测试题
英语同步测试题
单元达纲检测(AA级)
【同步达纲练习】
Ⅰ. 选择填空(2×20)
( )1. What can you see the picture?
A. at B. in C. for D. of
( )2. I can see light on the desk.
A. an B. a C. some D. the
( )3. Look the map on the wall.
A. on B. at C. in D. after
( )4. , Li Ming, Can you see my pen? I can’t find it.
A. I’m sorry B. All right C. Excuse me D. Hello
( )5. The map is the wall their classroom.
A. on…in B. under…in C. on…of D. in…if
( )6. The cat is the floor the desk.
A. at…on B. on…at C. on…under D. on…of
( )7. That is my pencil. It Lily’s.
A. ×…is B. not…× C. not…is D. not…not
( )8. Look! Are these picture? Yes, .
A. these are B. they are C. these aren’t D. they aren’t
( )9. Where’s he? you know?
A. do B. Are C. Do D. Can
( )10. Is the bag in desk?
A. me B. he C. Mike’s D. a
( )11. have a broom?
A. He B. My brother C. I D. Do you
( )12. Where Beijing and Shanghai?
A. is B. am C. are D. ×
( )13. Look at blackboard, please!
A. a B. the C. an D. ×
( )14. Can you see chairs in the classroom?
A. her B. Li Lei’s C. our D. ×
( )15. Can you see a clock on the table? clock is .
A. The…me B. the…my C. The…Li Ming’s D. the…the
( )16. Hi! How are you, Kate?
A. how are you? B. Fine, thank you.
C. How do you do? D. And you?
( )17. What’s this English?
A. of B. in C. from D. for
( )18. What row he ?
A. is…on B. are…of C. is…in D. are…in
( )19. What’s ten and five? It’s .
A. fifty B. fiveteen C. fifteen D. five
( )20. Are you ? No, I’m not. I’m twelve.
A. a girl B. a student C. eleven D. twelve
Ⅱ. 完形填空(先阅读短文, 然后选出最佳答案)(1×10)
I am (21) English boy. (22) name is Mike. I am twelve. My (23) name is Jack. (24) is twelve, too. We are (25). Jack and I (26) in the (27) class. We like our class.
My (28) is a teacher. She is American. My father is a teacher, (29), But he is English. My father and mother are teachers. They are (30) China now.
( )21. A. a B. an C. the D. ×
( )22. A. My B. His C. Her D. I
( )23. A. brothers B. twins C. brother D. brother’s
( )24. A. She B. He C. It D. Her
( )25. A. twins B. sisters C. twin D. friends
( )26. A. are B. am C. is D. be
( )27. A. different B. same C. two D. ×
( )28. A. father B. sister C. mother D. brother
( )29. A. two B. to C. too D. very
( )30. A. on B. at C. in D. of
Ⅲ. 阅读理解(根据短文内容, 选择最佳答案)(1×10)
This is our classroom. It’s a big and nice room. There’s a teacher’s desk in the front of (在……前面) the classroom. It’s for the teacher. There’s a bag, a pencil-box and a flower on it. There are some books in the bag. There are some pencils, a pen and a rubber in the pencil-box. And there’s a ruler under it. There is a blackboard in front of the teacher’s desk. It’s on the front wall. There are 55 students in our class. We like English very much. We work hard (努力学习) for the people (为人民). We are good students. We all like school.
( )31. There’s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
A. a teacher’s desk B. a student’s desk
C. a pencil-box D. a bag
( )32. There’s in front of the teacher’s desk.
A. a blackboard B. a wall C. a ruler D. a rubber
( )33.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ir class?
A. Fifty B. Fifty-five C. Five D. Fifteen
( )34. On the teacher’s desk there is .
A. a book, a bag and a pencil-box.
B. a bag, a rubber and a flower.
C. a bag, a pencil-box and a flower.
D. a bag, a pencil-box and some books.
( )35. There are in the pencil-box.
A. a rubber and some pens
B. some pens and pencils
C. some pencils, some pens and a rubber
D. some pencils, a pen and a rubber
( )36. There’s a ruler .
A. in the pencil-box B. under the pencil-box
C. on the pencil-box D. under the teacher’s desk
( )37. There are in the bag.
A. some pencils B. some pens
C. some rulers D. some books
( )38. We like very much.
A. English B. our English teacher
C. Chinese D. our teacher
( )39. This is .
A. their classroom B. your classroom
C. our room D. our classroom
( )40. The classroom is .
A. a nice, small room B. a nice, clean room
C. a nice, big room D. a big, big room
Ⅳ. 单词拼写(根据句意完成下列单词拼写)(2×5)
41. We can see some f on the desk.
42. I can see a l on the wall.
43. There are four w in our classroom.
44.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 ?
45. Where’s the football? It’s u the chair.
Ⅴ. 完成对话(1×10)
can, what, where’s, look, where, what’s, it’s, like
A: (46) (47) you see? B: I can see a chair.
A: (48) under the chair? B: A bag.
A: (49) you see a ball? B: Yes, I can see a ball.
A: (50) the cat? B: I don’t know.
A: Look! (51) that? B: (52)?
A: There! Behind the ball. B: Oh, (53) a cat.
A: It (54) (55) Lucy’s hat.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Ⅵ. 阅读理解(2×20)
My name is Tom. I am English. I am seven. This is a picture of my classroom at school. You can see my teacher and my classmates(同学们). My teacher’s name is Lin Tao. He’s Chinese. Oh, where’s he? Look, he is behind Jack.
1. Tom is an E (56) boy. He is seven years o (57). He has a p
(58) of his c (59).
2. His teacher is C (60). W (61) he? He is standing b (62) Jack.
T (63) teacher’s name is Lin Tao. In the picture we c (64) see h (65) teacher and classmates.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 B 2. B 3. B 4. C 5. C 6. C 7. C 8. B 9. C 10. C ll. D 12. C 13. B 14. C 15. C 16. B 17. B 18. C 19. C 20. C 21. B 22. A 23. D 24. B 25. A 26. A 27. B 28. C 29. C 30. C 31. A 32. A 33. B 34. C 35. D 36. B 37. D 38. A 39. D 40. C 41. flowers 42. light 43. windows 44. picture 45. under 46. What 47. can 48. What’s 49. Can 50. Where’s 51. What’s 52. Where 53. It’s 54. looks 55. like 56. English 57. old 58. picture 59. classroom 60. Chinese 61. Where’s 62. behind 63. Tom’s 64. can 65. his
篇9:陋室铭同步测试题
陋室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第一部分:
1.本文作者是 著名文学家。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德馨( )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 )
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 )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 )
⑷无丝竹之乱耳(丝竹: )
⑸无案牍之劳形(劳: )
4.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
5.下列各句不属于骈句的一项是( )
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
6.体会下列加点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铭”是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 。
8.课文的前两句有什么作用?
9.文中怎样描写陋室环境的?请用文中原话回答,再谈自己的理解。
1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 ,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 。
11.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
12.与下面一段话衔接准确得体的一句话是( )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山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粒芝麻儿。但人总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 。
A、山,却缄默不语--它用自己的筋骨,证明着自己的伟大。
B、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C、山,却欣喜万分--它为人的攀登作出贡献而自豪。
D、山,却毫不在意--它相信人永远征不服自己。
第二部分:
(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3.用原文回答下面各题:
⑴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⑵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1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5.译句:
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6.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D、表明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态度。
17.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 ,虚写的是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 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 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 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18.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
A、①②句以山水作类比,“山”和“水”其实都是暗寓道德高尚的人。
B、④句渲染了恬静的气氛,也反映了室主人的淡泊心境。
C、⑦句虚写,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D、⑧句以古庐、亭作类比说明陋室不陋,也表达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意思。
(二)
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祁黄羊,晋大夫,名奚,字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解狐,人名)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日:“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l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为: )
⑵解狐非子之仇邪(仇: )
⑶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善: )
⑷外举不避仇(举: )
20.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臣之子”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
A、其谁可而为之 B、非问臣之仇也
C、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 D、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取后一“之”)
21.判断下列理解的正误,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
A.“遂用之”,是说解狐被祁黄羊任用做县令。( )
B.“居有间”是说祁黄羊与晋平公居住了一段时间。( )
C.“祁黄羊之论”指的是祁黄羊向晋平公推荐他的儿子作“尉”所说的一番话。( )
D.孔子称赞“祁黄羊可谓公矣”的原因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
22.与“其谁可而为之?”语气相同的一句是( )
A.解狐非子之仇邪?
B.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⑵善哉,祁黄羊之论也!
24.对《去私》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对晋平公任用贤才的事迹的描写,赞扬了晋平公知人善用的优秀品质。
B.通过对祁黄羊唯贤是举的事迹的描写,赞扬祁黄羊知人善用的优秀品质。
C.通过对祁黄羊唯贤是举的事迹的描写,赞扬祁黄羊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个人恩怨的优秀品质。
D.通过对晋平公任用贤才的事迹的描写,赞扬了晋平公善于听取采纳他人正确意见的优秀品质。
《陋室铭》答案
1.刘禹锡;唐朝 2.略 3.⑴著名,出名⑵灵异,有了灵气⑶品德高尚⑷这里指奏乐的声音⑸使……劳累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D 6.“上”这里是“长上”的意思,动词;“入”在这里是动词,“映入”的意思,两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意近即可) 7.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用韵 8.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是设喻引题,颂扬陋室。 9.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作者的陋室之景是清幽的,苔藓青草,登阶入室,并无荒芜之感,倒有一股生气。 10.诸葛亮;杨雄 1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2.B 13.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⑵惟吾德馨。 14.D 15.略 16.A 17.山、水;仙、龙;德馨;陋室;作者 18.A 19.⑴当⑵仇人⑶好⑷推荐 20.B 21.依次是:×××√ 22.C 23.⑴您问的是谁可以,而不是问我的儿子。⑵真好啊,祁黄羊的建议! 24.C
★ 后赤壁赋朗诵
★ 苏轼 赤壁赋
赤壁赋同步测试题(精选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