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传译实战技巧探讨

时间:2023-02-16 03:45:57 作者:AD钙最好喝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AD钙最好喝”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同声传译实战技巧探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同声传译实战技巧探讨,欢迎参阅。

篇1:同声传译实战技巧探讨

一、同声传译译员经常遇到的问题

1 、倒装句的处理

英、汉语的语序差别很大,这就给口译造成了较大困难。例如: Japan surrendered in 1945 after Americans dropped two atom bombs 。同声传译时,往往是刚刚译出前半句 “ 日本人在 1945 年投降了 ” ,接着又出现了后半句 “ 美国人投了两颗原子弹后 ”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译员已按英文语序译出,只好把句子重新组合,再重复说一遍。但这又显得翻译水平不高。如何处理好呢?以下二种方法不妨试一试。第一种:译员不要接得太紧,而是等讲话的人将大部分句子说出后,再开始翻译。但是,在快速的同声传译中,往往等不了这样长的时间。这样,我们可以采取第二种方法:将一个句子断为二、三个简单句,在简单句之间,适当补充一些字、词,把它们有机地联结起来。上述例句可以译成: “ 日本人投降了,那是在 1945 年,在这之前,美国人投了两颗原子弹。 ” 这样译,虽然不完美,但是主要意思都译出来了,而且句子也比较通顺。

2 、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

英语常用被动语态,相对来说,汉语则多用主动语态。了解这一点,在互译时,就会避免译出英文式的中文,或中文式的英文。例如: In some of the European countries the people ar e given the biggest social benefit such as medical insu rance. 此句英文用的是被动语态,翻译时应将其改为主动语态,译为: “ 在有些欧洲国家里,人民享受到最广泛的社会福利,如医疗保险等等。 ” 在同声传译时,由于时间紧迫,译员很容易顺着英文的句子结构往下译,译成 “…… 人民被给予最大的社会福利 ……” 。仔细听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就会发现不少译员经常犯这一通病。因此,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3 、长句的处理

处理好长句子,是同声传译的基本功之一。翻译长句,除要注意根据意群,将其切断为简单句外,还有一个关键要掌握,即英文句子之所以长和复杂,那是为了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词,于是用 who, which, that 代替主词和宾语,因而使句子变得很长。而中文则不怕重复使用同一词语。例如: That is the single moneta ry policy which will be discussed at the next European Union Conference 。这里,英文中为了避免在第二句话中重复 single monetary poli cy ,将其简化成一个 which ,并将两个句子合为一句复合句。在译成中文时,可以不怕重复,译为 “ 那就是单一的货币制度,这个货币制度将在下一届欧洲联盟会议上进行讨论。 ”

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一关键,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要学会使用 “ 润滑剂 ” 。在同声传译时,为了赶时间,往往尽可能依照原文的句法结构,避免做大的改动。当把长句切为短句时,难免会造成一种断断续续互不关联的感觉。因此,在短句之间,要灵活地添加一些虚词,这些词本身不只有任何意义,但却能使译出的句子听起来不那么艰涩、生硬。例如: How can the European Unio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E uropean film and television programme industry which is competitive in the would market, forward looking and ca pable of radiating the influence of European culture an d of creating jobs in Europe? 这个长句,在同声传译时在不打乱其完整结构的情况下,首先将其切割为短句,在必要的地方,重复使用一些字词,同时在断句之间,添加一些虚词,使句子与句子之间有机联结起来。此句可以这样译:欧洲联盟应该怎样做才能对欧洲的电影、电视工业有所贡献,使它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使它有能力发挥欧洲文化的影响,并且能够在欧洲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呢?

4 、词义的细微差别的处理

中国译员的特点是记忆力强,但是,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对英语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在理解上有所欠缺。因此在翻译时,常常是大意都翻译过去了,但是却丢掉了发言人用词的微妙之处,显得比较生硬,有时,甚至因为不了解词义的细微差别而导致意思上的重大差别。例如有的译员一听到 “ 关心 ” ,马上就译为 “be concerned about” 。 “ 我们对中国的四化建设进展非常关心 ” 这句话,曾有人译为: “We are very much concern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s Four Modernization.” 岂不知英文里 “concern” 一词带有 “worry” 之意,选用此词,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讲话人对中国的四化建设十分担忧。此处应选用 “be interested” 或 “follow closely” 。再例如有不少人在 “ 问题 ” 一词上也易出错。英文里, “ 问题 ” 可以用 “question” 、“issue” 或 “problem” 等词表达。但在口译时,一定用心体会上下文意思,体会这几个词的词意差异,才不致于犯错误。在一次会议上,发言人说: “ 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有关中国妇女权力的问题。 ” 这句话里的 “ 问题 ” 实际上是指 “topic” ,但译员却译为 “women's rig ht problem in China” ,这是极端错误的译法。讲话人本意只是转换一个话题,但由于误译,使听众认为将要讨论一下中国妇女权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作为译员,应该尽量创造机会,尽可能地吸收各类与英语语言相关的知识,利用听、说、读、写各种方法,熟悉英语的习惯表达法,体会词义之间的细微差别,以求临场担任同声传译时,能作出正确、快速的反应。

篇2:同声传译技巧详细探讨

一、同声传译译员经常遇到的问题

1、倒装句的处理

英、汉语的语序差别很大,这就给口译造成了较大困难。例如:Japan surrendered in 19 45 after Americans dropped two atom bombs。

同声传译时,往往是刚刚译出前半句“日本人在1945年投降了”,接着又出现了后半句“美国人投了两颗原子弹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译员已按英文语序译出,只好把句子重新组合,再重复说一遍。但这又显得翻译水平不高。如何处理好呢?以下二种方法不妨试一试。第一种:译员不要接得太紧,而是等讲话的人将大部分句子说出后,再开始翻译。但是,在快速的同声传译中,往往等不了这样长的时间。这样,我们可以采取第二种方法:将一个句子断为二、三个简单句,在简单句之间,适当补充一些字、词,把它们有机地联结起来。上述例句可以译成:“日本人投降了,那是在1945年,在这之前,美国人投了两颗原子弹。”这样译,虽然不完美,但是主要意思都译出来了,而且句子也比较通顺。

2、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

英语常用被动语态,相对来说,汉语则多用主动语态。了解这一点,在互译时,就会避免译出英文式的中文,或中文式的英文。例如:In some of the European countries the people ar e given the biggest social benefit such as medical insu rance.此句英文用的是被动语态,翻译时应将其改为主动语态,译为:“在有些欧洲国家里,人民享受到最广泛的社会福利,如医疗保险等等。”在同声传译时,由于时间紧迫,译员很容易顺着英文的句子结构往下译,译成“……人民被给予最大的社会福利……”。仔细听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就会发现不少译员经常犯这一通病。因此,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3、长句的处理

处理好长句子,是同声传译的基本功之一。翻译长句,除要注意根据意群,将其切断为简单句外,还有一个关键要掌握,即英文句子之所以长和复杂,那是为了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词,于是用who, which, that代替主词和宾语,因而使句子变得很长。而中文则不怕重复使用同一词语。例如:That is the single moneta ry policy which will be discussed at the next European Union Conference。这里,英文中为了避免在第二句话中重复single monetary poli cy,将其简化成一个which,并将两个句子合为一句复合句。在译成中文时,可以不怕重复,译为“那就是单一的货币制度,这个货币制度将在下一届欧洲联盟会议上进行讨论。”

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一关键,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要学会使用“润滑剂”。在同声传译时,为了赶时间,往往尽可能依照原文的句法结构,避免做大的改动。当把长句切为短句时,难免会造成一种断断续续互不关联的感觉。因此,在短句之间,要灵活地添加一些虚词,这些词本身不只有任何意义,但却能使译出的句子听起来不那么艰涩、生硬。例如:How can the European Unio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E uropean film and television programme industry which is competitive in the would market, forward looking and ca pable of radiating the influence of European culture an d of creating jobs in Europe?这个长句,在同声传译时在不打乱其完整结构的情况下,首先将其切割为短句,在必要的地方,重复使用一些字词,同时在断句之间,添加一些虚词,使句子与句子之间有机联结起来。此句可以这样译:欧洲联盟应该怎样做才能对欧洲的电影、电视工业有所贡献,使它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使它有能力发挥欧洲文化的影响,并且能够在欧洲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呢?

4、词义的细微差别的处理

中国译员的特点是记忆力强,但是,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对英语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在理解上有所欠缺。因此在翻译时,常常是大意都翻译过去了,但是却丢掉了发言人用词的微妙之处,显得比较生硬,有时,甚至因为不了解词义的细微差别而导致意思上的重大差别。例如有的译员一听到“关心”,马上就译为“be concerned about”。“ 我们对中国的四化建设进展非常关心”这句话,曾有人译为:“We are very much concern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s Four Modernization.”岂不知英文里“concern”一词带有“worry”之意,选用此词,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讲话人对中国的四化建设十分担忧。此处应选用“be interested”或“follow closely”。再例如有不少人在“问题”一词上也易出错。英文里,“问题”可以用“question”、“issue”或“problem”等词表达。但在口译时,一定用心体会上下文意思,体会这几个词的词意差异,才不致于犯错误。在一次会议上,发言人说:“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有关中国妇女权力的问题。”这句话里的“问题”实际上是指“topic”,但译员却译为“women's rig ht problem in China”,这是极端错误的译法。讲话人本意只是转换一个话题,但由于误译,使听众认为将要讨论一下中国妇女权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作为译员,应该尽量创造机会,尽可能地吸收各类与英语语言相关的知识,利用听、说、读、写各种方法,熟悉英语的习惯表达法,体会词义之间的细微差别,以求临场担任同声传译时,能作出正确、快速的反应。

二、同声传译临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下面谈谈如何处理在同声传译时遇到的一些临场问题。

1、遇到听不懂的词怎么办?

翻译时,最怕遇到听不懂的词。克服这一障碍的唯一办法是口译人员应培养自己的猜测和预测能力。当然,事先充分了解必要的背景材料和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做,译员就能心中有数,知道讲话人要谈什么方面的内容。译员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翻译,即使遇到个别不会的词,根据上下文,根据对整个讲话精神的体会,也可以将全句内容猜测出来。千万不能被一个词卡住,而不能将翻译任务继续下去。

2、如何在现场纠正传译中的错误

同声传译,又要同步,又要快速和准确,难免发生错误、漏译和误译。如何在现场纠正同传过程中的错误,这也是一门技巧。下面就讨论一下这方面的问题:译员发现自己译错后,如果是小错,只要是不影响大局的,则不必纠正,可接着往下进行;如果发现自己的内容出现了大的错误,则必须立即纠正,可以明确地说:“刚才这点翻译错了,应该译为……”千万不能顾及自己的面子而给会议造成损失;如果完全听漏了一句话,这时千万不要慌,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着现在的话往下译,而不必考虑刚才漏听了什么,同传中漏听掉的话如同洒出去的水,是无法收回的。有的人过分认真,总在想刚才漏掉了什么意思,这样一来,不但漏掉的话补不回来,而且会漏掉更多的话。

3、碰到发言人讲话速度过快怎么办?

遇到这种情况时,译员可以请发言人讲得稍慢些。但有的人讲话快已成习惯,很难克服。这时译员一定要稳住,不能着急,要仔细分析整段的内容,紧紧抓住中心思想译出即可。

篇3:同声传译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1. 记忆力训练( memory training )

源语复述

目的语复述

2. 记笔记训练

口译笔记的特点:即时的、简短的、框架的、鲜明的个人特色

口译笔记的方式:缩进式的、垂直的、分隔的

3. 同传训练

“ 影子 ” 训练 (shadowing exercise )

视译训练( sight interpretation )

带小时训练 (tape hours)

同声传译的技巧

同传是一个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职业,我们承认他确实不容易,但并非就高不可攀,否则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职业培训了,既然他的实践性很强,那么,肯定其中有大量的技巧在里面。

我总结了一下,同传技巧的核心或者灵魂是断句,即将简单句划分为主胃宾,将复句断分为不同的意群 (sense group), 并最终还是回到主胃宾上来。下面我将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给大家系统介绍一下一些同传中的技巧,这些技巧有些是从我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的。

1 、节奏章法:

即翻译的切入点和时间的选择。英文的传译音节通常比中文稍多一点,比如,如果读一种中文要用时 30 秒,用相似的节奏读该段中文的英文翻译稿可能要耗时 35 秒以上,所以,演讲中文稿,传译英文时,速度需要加快一点,反之则稍微慢一点。就切入时间来讲的话,可以根据自己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以及自己的瞬时记忆力来具体对待和处理。如果自己相对在这两方面都有比较扎实的功底,则可以滞后演讲人 3/4 句或一句,如果欠缺一点, 则必须在滞后半句后及时跟上。

注意:同传翻译是内容对内容的翻译,而不是词组对词组的翻译,首先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动口翻译,否则一些独立的词组或者短语是不能传递有效信息的。换而言之,并不是演讲者蹦出一个单词你就紧紧跟上,这样不久你就会发现自己被演讲者无意中导入了一个死胡同。

2 、欧化句式:

同传在词语的翻译上可以做到地道和相对准确,但句子结构不可能向交传那样按照中文的句式习惯组织安排,对于英汉传译,往往需要采用英语句式的顺序:

例 1 : Frankly, ideas and goods will travel around the globe with or without our help.

译:坦率地讲,思想和商品都将会在全球流通,不管有没有我们的帮助。

例 2 : we should look for polices which help and do not harm our neighbors.

译:我们应该寻求各种政策,使之帮助而不是损害我们的领国。

3 、意群断句和巧用连词:

即我刚才所提到的大可不必紧更演讲人,只要保持半句到大半句即可,将句子划分为不同的句群。处理好长句,是同传的基本功之一,翻译长句,除了断成译群外还有一个关键要掌握,即英文句子之所以长是因为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词,于是用 who, which, that 来代替主语或者宾语,因而使得句子很长,而在中文中就不怕重复使用这个词,例如: that is the single monetary policy which will be discussed at the next European Union conference

译:那就是单一货币政策 // 该政策将在下一届欧盟会议上讨论。

为了保证译出语的连贯性和准确性,同传时尽量使用译入语的文法结构,在将其断为多个句群后可以使用一些润滑剂,即连词,将单个的句群联系起来,如:

how can the European Unio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which is competitive in the world market, forward looking and capable of radiating the influence of European culture and of creating jobs in Europe ?

译:欧盟怎样做才能对欧洲的电影和电视业有所贡献, // 使它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 使其前景不错并且有能力发挥欧洲文化的影响,并且在欧洲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呢?

该句大体上循着原句的结构,在将其断为不同的译群后采用了一些连词将其有机地串起来,效果不错。

再比如:

The uniqueness of the Caux Round Table lies not in our expertise in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hip, but in our dedication to honest discussion of international issues and to building trust and friendship among corporate leader form Japan , Europe and Us

译: 科克思圆桌会议是独特的 // 不过这不在于我们擅长改善政府间的关系 // 而在于我们致力于坦诚的探讨 // 即探讨国际问题 // 同时还致力于建立信任和友谊 // 特别是在企业领导之间 // 他们来自于美国,日本和欧洲。

例如: it is normal for companies to suffer significant losses at the start of operation.

译:正常的是 // 公司会有较大的亏损 // 在刚开业时尤其如此。例如: our foreign secretary on one occasion spelt our objectives in terms of three quite simple principles which I think are still true.

译:我们的外交大臣有一次阐明了我们的目标 // 它主要包括三项简单的原则 // 我想现在还适用。

4、调整顺序:

在一些有 after and before 的句子中可以将其反说,比如:

I would like to make one point clear before I move on to the next point.

译:我想先澄清一下,然后再讲下一部分。

I would like to move on to the next part after I clarify one point

我想谈下一部分,在这之前先澄清一点。

The Japanese surrendered in 1945 after the US practiced two bombs.

日本在 1945 年投降了,在这之前,美国投放了两颗原子弹。

5、转换词性和语态

1 ) 名词转动词

例如: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elecom service, 如果听到整个句子的主语后才开始切入翻译的话就会稍微显得滞后了一些,此时我们可以试着将这些名字翻译成动词,这样其实也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可以译为:开发和运用新的电信业务。再如;

In China , the full opening up and the profound reform in the public services areas to the foreign encounter parts greatly give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可以将该句翻译成:在中国, 全面开放和深化改革公共服务领域,并将其向国外同行开放,这极大地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应地还有一些同类的表达方式:

Clear evidence of :清楚地表明

Give impetus to : 有力地推动

An obvious violation of 显然违反了

2)被动转主动:

英语中大量地使用被动句,目的主要是为了强调或者平衡句子结构,这种表达方式与汉语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在翻译英语中的被动语态时有些吃力,特别是当句子的主语比较长时更是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将语态由被动转成主动,往往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比如: Arrangement must be made to guarantee the basic life necessities could be available to the people in the earthquake hit areas. 必须做出安排

再如:

China's diplomatic practice is seriously guided by the five principles of mutual peaceful coexistence. 可以翻译为:中国的外交活动是严格遵循原则的,即和平共处 5 项原则。

6 、纠错诀窍:

一般来说,在同传中不会有回过头来重新改正自己错误的可能性,但也不绝对,所以,如果具备了改错的空间,当然提倡有错必改。对于中翻英的改错,应该在所说错的地方赶紧加上: I mean, or rather, 对于英翻中来说,在说错的地方马上更上:应该是,或者准确地说,应该是

7 、紧跟数字:

同传和交传最大的不同点是给译员的反映空间不足,所以在交传时所遇到的笔记问题在同传中就相对淡化了。针对数字问题,在同传中一定要紧跟演讲者的数字,否则瞬间记忆无法对很多的数字进行长时间的保存。

8 、丢车保帅,随机应变。

因为同传的性质决定了不可能对演讲者的内容做出 100% 的翻译,那么在这里面就存在一个价值判断和信息取舍的问题了,无论译员遇到多大的问题,一定要记住:翻译活动都将风雨无阻。所谓的丢车保帅指的是如果一旦出现译员所听到的信息有些模糊时就不要再将精力放在回忆那些模糊的信息,而是尽量将听到的和理解了的信息立刻翻译出去,同时,如果句子中出现了太多的修饰性的词语可以在翻译时将其进行取舍以保证句子中的核心意思的完整和相对准确和到位的翻译。

如:从帕米尔高原到东海之滨,从北国冰城到南沙群岛,到处洋溢着伟大的中国人民欢庆北京申奥成功的欢乐气息。

9 、训练方法:

在巴黎高等翻译学院采用的是数字或者文章逆诵法:

即:从 300 开始数,数到一个数字时停下来翻译,完了之后再继续接着刚才的数字往回数,其理论根据是训练译员的两栖作战能力,即左耳朵进译入语,大脑分析时右耳朵再接着听译入语的下一部分。

概括起来,同传的技巧可以概括为八个字:顺译、断句、重复、删减。

篇4:同声传译入门及训练技巧

同声传译入门及训练技巧

1、同声传译的概念

口译按工作方式分为连续(consecutive interpreting,又叫交替传译、逐步传译)和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同声传译因为与发言人同步进行翻译,无须占用会议时间而受到了会议组织者的欢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流行于许多国际组织。所谓同声传译指的是用一种语言(译入语)把另外一种语言(原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与原语发言人几乎相同的速度,用口头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翻译方式。近年来,世界很多地方称这种翻译为“会议传译”(conference interpreting)。在大多数情况下,同声传译是通过会议设备来完成的。译员坐在特制的口译箱里,通过耳机接听发言人的讲话内容,随即通过麦克风把原语发言人的讲话内容用译人语传达给大会的听众,听众则利用耳机选择所需要的语言频道,接受翻译服务。

与交替传译相比,同声传译具有以下优点:(1)在同声传译中,发言与翻译同时进行,不占用会议时间;(2)同声传译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在同一时间内对多种语言同时进行翻译。(3)在大型国际会议中,译员有时可以事先得到发言稿件,早做准备,提高翻译的准确率。因此,现在国际上的会议,百分之九十都是采用同声传译的方式进行。

同声传译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常规同传:在翻译中,译员没有稿件,*耳听、心想、口译来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同声传译工作。(2)视译:译员拿到讲话人的书面讲话稿,一边听讲话人的讲话、一边看稿、一边口译。(3)耳语传译:不需要使用同传设备。译员一边听讲话人的发言,一边与会代表耳边进行传译。(4)同声传读:译员拿到书面译文,边听发言人念稿,边宣读译文。同声传读需要注意发言人在宣读论文过程中增加及减少的内容,有时发言人也可能会突然脱稿进行发言。

2、同声传译的工作程序

同声传译的工作程序可能简单表示为:

也就是原语发言人在会议厅主席台(或会场)对着麦克风发言,同传译员则坐在特制的口译箱里通过耳机接听原语信息,同时用目的语言准确传达原语信息,通过麦克风把信息传达出去。面听众则通过耳机接收翻译内容。在上述同声传译程序中,以下几个方面对同声传译的质量会带来影响:(1)发言人:信息发出者。其讲话内容、发言速度、言语逻辑、讲话口音等都对同声传译员对原语的理解带来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翻译质量;(2)同传译员:同传译员是翻译成败的关键。同传译员在工作中要做到“一心多用”,听、想、记、译几乎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因此同传译工作极具挑战性;(3)同传设备:同传译员的翻译结果要*设备才能为听众所接受。同传活动中,译员要熟悉设备的操作。特别是遇到多语种翻译要用“接力翻译”(relay interpreting)时,更应该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同传译员一般要在工作前30分钟到场检测设备。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找有关的技术人员解决。在口译过程中,始终应该有设备技术人员值班,以解决应急问题。

3、同传译员素养要求

《羊城晚报》11月19日曾在头版同日特稿中对担任“广东省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同声翻译工作的同传译员做了较高的评价,称他们是“九段翻译,技惊四座”。这一评价道出了同传工作之难(?)。同声传译工作一向被认为是口译工作的颠峰。因此对译员的素养要求很高。一般来讲,同传译员应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并具备以下素质:

(1)扎实的双语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传译员应该是属于语言敏感型的`人。对语言(外语与母语)的捕捉能力要强。对于新生事物要感兴趣并及时记住一些新闻新语的表达。同传译员在工作中是没有时间可以考虑的,因此,平时的语言积累对造就一个成功的译员至关重要。除了要有扎实的双语能力外,同传译员还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能紧跟发言者,同传译员的讲话速度一般在250字/分钟左右,而一般发言人的语速为150字左右。因此,同传译员一定要“灵牙利齿”,同时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吐字清晰,语言语调流畅、利落。

(2)掌握百科知识:著名的口译专家jean herbert曾说过,做一个好的译员要“know everything of something and something of everything.”(好的译员要既专才,又是通才)。同传译员所要翻译的会议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所翻译的内容涉及面宽,包括全球发展的方方面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环境、卫生、战争、和平等。因此,要求同传译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越是熟悉的题材,同传译员的翻译质量则越高。

(3)良好的心理素质:初步译坛的译员经常会觉得翻译时“心发慌、嘴发紧”,平时熟悉的内容也有可能会译得一塌糊涂。这主要是因为心理素质欠付佳所造成的。同传译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能做到“处乱不惊、情绪稳定”。同传译员要有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镇定。如果情绪不稳定,就会出现怯场(stage fright)现象,影响理解,影响翻译质量,译员甚至会出现“大脑空白”现象。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平时的打造,基础打扎实了,自信心自然有了,有了自信心,心理状态也便容易调整了。

(4)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同声传译的技能包括三大板块:①口译技巧;②专业知识;③语言工夫。三大板块中的后两个都要求译员要不断地学习、积累。如果译员对新知识的习得缺少兴趣,则很难应付日新月异变化的翻译题材。

(5)团队合作精神:专业化的同声传译工作一般都是2-3人一组,一人做20分钟左右,另一人再接过来,轮流进行。这就要求,同传工作不仅仅要求译员个人素质好,还要求译员之间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互相配合,做好整个翻译工作。团队合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分工:可以按各个译员的优势进行分工,这样可以在翻译过程中做到取长补短;②译前准备工作:分头进行准备工作,然后互相交流,节约时间,提高效率;③轮空休息的译员应帮助在线译员做好辅助工作,包括笔记、清除干扰、监视设备等。总之,在同传翻译过程中,译员要互相体谅、互相支持。

(6)职业道德:译员

篇5:同声传译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同声传译的才能不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天赋才能。常言说得好,“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细心钻研同传知识和技巧,积极参与同传强化训练,水到自然渠成。

1、意译

同声传译即听即译的特点,迫使译员不得不“一心二用”,使译员在翻译过程中难以做到“形”“意”两全。此外,译员在同步传译时迫于时间压力,也无法对目标语的表达形式斟词酌句一番。在“形”“意”难以两全的情况下,译员应采用意译的方法,以简洁的语言迅速将来源语所包含的概念和命题传达给听众。

2、顺译

顺译是指一种顺着来源语的词序,按部就班地选择目标语的对应词进行传译的方法。这里所讲的顺译仅限于顺结构、顺词序的传译,不包括词词对应的顺译。汉语和英语的基本句子结构均为“主—动—宾”结构,限定词(如数词和所有格代词)和形容词一般也都出现在名词前面,这为英汉顺译或汉英顺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截句

截句是指译员在同声传译过程中及时、适时截断来源语的长句,并按照目标语的表达习惯,将所听到的信息分解成短句,或重组成联句,然后传译过去。

4.词语置前

例: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联合国主持正义、维护和平、促进全球繁荣的行动。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as always support the UN efforts to uphold justice, maintain peace and promote global prosperity.

5.词语后置或暂存

例:联合国维和部队应该驻扎在那一地区,一直到所有各方签署了和约为止。我们的这一立场已得到公认。

Our position is widely received that the UN peace-keeping force will stay in that region until a peaceful agreement has been signed by all concerned parties.

6.添词

例:我很高兴地向各位通报,中美就知识产权问题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出现的贸易战。

I feel very pleased to report to you that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igned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in terms of prot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 act that has averted a potential trade war.

7.减词

例:中国同其周边国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好,这种十分珍贵的睦邻友好关系无论对中国人民还是这些国家的人们来说,都极为有益。 来源:www.examda.com

China's relations with its neighboring countries are better than ever before, a situation that best represents the interests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peoples of other countries concerned.

8.重复

例: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于促进了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Over the years, China's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has played an increasing more important role in boosting the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Asian-Pacific region and the world as a whole.

篇6:LEEDS同声传译学习心得

LEEDS同声传译学习心得(感觉写的挺好的就拿来分享啦)

大家好,受ERIC之托,写点东西给大家一起分享.

我在英国LEEDS大学学习口译与翻译,也就是大家知道的同声传译.我一般就说翻译,因为不知道本人这辈子有没有机会和运气做到同传这一步,呵呵.

主要讲讲学习课程,方法,和平时自己训练的一点心得, 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交传学习心得

本人在此不对学校做任何描述和评价, 因为与主题无关也浪费时间,如有兴趣,欢迎参观,可与本人联系. 我们上半年主要学习交传, 一开始做的是记忆训练,

我觉得每个人的记忆能力虽然有强有弱, 但是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 上课的时候,我们都要准备自己的SPEECH, 刚开始的时候, 3分钟左右,

后来慢慢加长, 中文英文皆可. 然后不用笔记, 安静的听, 听完之后, 两个人一个小组, 互相复述出来,

然后互相给出反馈的意见.

我觉得记忆东西主要取决三个东西: 1, 本身记忆力的强弱 2, 对东西的理解 3, 对讲述内容是否感兴趣. 这三者都是同等重要的,

因为好的记忆力对于一个口译员来说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而理解力是做交传的灵魂,

不管你记忆力多么好,如果讲者说的东西你都没弄明白来龙去脉,你怎么翻译给别人听??? 讲者所说的内容, 话里话外,原因结果,什么导致了什么,

为什么为这样,有什么样的影响, 你都要听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而且是要饶有兴趣的听下去!!!.

所以保持广泛的兴趣也是相当相当重要的.这一点对于女孩子来说可能难了点,因为我也是女性,而且年龄越大越难培养食色以外的兴趣,呵呵.

但是要是想做这行的话,没有选择, 也只有培养起广泛的兴趣才能让你SURVIVE.

记忆训练之后是正式学习笔记和交传. 笔记这个东西是非常非常个人的, 老师所教给的都是一些大家都觉得好用的笔记形式,

我觉得在不断的练习中形成个人的笔记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盲目的把别人的笔记符号拿来自己用, 因为有的笔记我觉得方便,

你不一定觉得好用.但是我们都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好的符号拿出来分享.这样学习更有效率.

我来了这边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合作.总觉得中国的学生不太习惯彼此之间合作共同进步,习惯自己一个人埋头苦干.

我们上的第一节课,老师说的很直接,他说你们下去一定要做小组练习,因为你知道的东西别人不一定知道,别人知道的东西你不一定知道,但是一分享就全都知道了.千万不要让自己的骄傲和嫉妒心毁了自己!!!!

这句话让我受益非浅.我们和欧洲的同学一起,不管是练习还是讨论问题,还是做SPEECH,任何的语言问题很快能得到解决,而且人多在一起学的更有干劲,笑声和汗水中凝结了深厚的同学感情.

然后交传,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SPEECH,

这个是相当相当相当重要的.一个SPEECH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每次训练的结果(同传交传),而且每个口译员都必须是出色的演说家.

因为一篇专业的译文出来就好象一篇出色的演讲一样. 要是连话都不会说,还能怎么做翻译???

在每篇SPEECH的背后,我都付出极大的心血.每准备一个SPEECH都要查找很多资料,涉及到的范围很广,我们每个星期都有不同的话题,

经济,环境,国际组织,新闻,贸易,法律,科技等等. 准备好SPEECH之后,用笔记符号的方式写下重要的几点,然后拿到课堂上或者课后练习.

做SPEECH的时候一定是要用TALK的方式,最忌讳拿稿子念的.这样一是效果不好,再是彼此之间学到的东西很有限. 每一篇看似轻松的SPEECH后面都包含心血,

同学们都分外珍惜,我也很有成就感.

还有一点,就是听力, 我只想说一句: 最基本的要求, 100%的听懂,并且轻松. 如果听力还有问题,先把听解决了再来谈口译.

然后还有什么, 那就是狂练了呗. 自己练,小组练, 任何材料都可以,长短都可以,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谈话性质的新闻拿来练.

交传先写这么多, 还有几点我觉得挺有感受的,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1, 把记忆变成一种习惯

2, 好好锻炼自己的母语. 别以为自己中文很好.

3, 什么材料都听, 听的过程中不断的问自己: 他到底要说明白个什么?

4, 控制时间, 讲者说完后3秒钟内你一定要开始讲话

5, 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询问讲者,一定要有礼貌的询问.千万别猜. 但是问的地方不能太复杂, 不能又重新开始一轮你和讲者之间的讨论.

6, 一定一定要和观众眼神交流, 自信微笑, 你是最好的.

篇7:LEEDS同声传译学习心得

考完试之后就分组了, 一半的同学就不能学同传了,这也是为他们好,如果一再坚持的话,他们很可能就拿不到学位.而且对自己来说也是折磨.

同传要用到BOOTH, 我们有16间BOOTH, 除开上课平时训练也都可以去,比较方便. 以前上课也在会议室里面,只不过学交传的时候用的少,

呵呵,挺向往的.现在终于可以了.

我觉得同传就是要找到一个契合点,你能一边听,一边想,一边分析,还能一边说,

还能不误了下面的听.这个技巧的掌握是在不断的联系当中摸索出来的,没人能告诉你.有的人习惯跟的紧,有的人习惯远点,有的喜欢看着讲者,不看着就说不了,有的就喜欢底着头自己翻.

SHADOWING很重要, 每天都要练,时间长短看个人情况. 但是有一点,

不要在自己很疲劳,或者不想练习的时候勉强自己,那样会有相反的作用.每次训练的时候都要投入极大的热情,一定要专注.

嘿嘿,怎么说到同传的时候到觉得没什么好说了. 就一个字, 练. 老师上课主要是重点分析每个人的弱点,给出建议.然后自己下去就是拼命练了.

我们一般是小组练习, 和模拟会议. 小组的话,就是自己准备的SPEECH, 一个人给SPEECH,两个人监听,两个人进BOOTH. 然后轮换.

或者做成谈话性质的,都很有趣. 模拟会议,我们每个星期都有一次到两次, 一个主席,几个代表,剩下的进BOOTH,

老师监听.由于是和欧洲和亚洲的同学一起,我们一般都是做成RELAY. 可以听到带各种国家口音出来的英文, 很有意思. 监听的人负责给出反馈意见,

哪里说的好,哪里不好,一定要是QUALITY的反馈, 监听的人责任很大, 不要随便听听,一定要对同学负责任, 点点都要说到,交传训练的时候也是同样

有几点很重要:

1. 报纸新闻是每天必修, 一定要质量高的报纸, 独立报,卫报,邮报,经济学家,国家地理,新科学家. 有时候看看太阳报这样的小报也很有意思,

你可以体会到不同思想的冲击.呵呵, 太阳报是英国销量最大的报纸, 我们老师说不看很可惜…..其实太阳报比一般的大报要难懂,很多很有文化背景的用法…看看用处很大.

2. 锻炼自己的母语!!! 同传的时候不要说出来的中文自己都听不懂

3. 遇到任何情况都要镇定.

4. 讲者语速太快, 没办法做的时候不要强撑下去. 提出意见, 因为我们不是机器. 就象我们老师说的那样 “ you are allowed to be

HUMAN!!!”

5. 不确定的东西不要说.

6. 尽量说简单的但是清楚的句子.

7. 在BOOTH里面,除了说话,不要弄出其他的噪音.

其他

在英国学习很苦, 课程很多. 有时候一天有6-到8个小时的课.完了以后还要做笔译,练习,做SPEECH,写ESSAY. 我来了以后基本上没有去逛街,

就连到超市买菜都是快去快回.但是发现人只要专心做事情的时候很多东西都变的简单了.我尽量保证每天都要12点之前睡觉, 和抽出时间做点好吃的,定时去游泳.

口译员在某些方面来说就是在拼身体.

我想说的也就这么多了. 看法粗浅,希望对大家能有一点点用处,也不枉费我敲了半天键盘. 反正, 不管怎么样, 口译始终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生命中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值得我努力. 大家一起加油!

篇8:同声传译如何报考 专家指点迷津

同声传译如何报考 专家指点迷津

同声传译是指口译员利用专门的同声传译设备,坐在隔音的同传室(俗称“箱子”)里,一面通过耳机收听源语发言人连续不断的讲话,一面几乎同步地对着话筒把讲话人所表达的全部信息内容准确、完整地传译成目的语,其译语输出通过话筒输送。需要传译服务的与会者,可以通过接收装置,调到自己所需的`语言频道,从耳机中收听相应的译语输出。其翻译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作为“金字塔”的塔尖,同声传译也常常被称为外语专业的最高境界。

据报道,目前全球专业的同声传译人员总共也就2000多人。中国同声传译人才更是紧缺。据不完全统计,专业的同声传译人才仅25 30人左右,大多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些国际交往频繁的大都市。近几年来,同声传译已被列为紧缺人才之一。由于粥多僧少,供不应求,处于买方市场的同传自然薪酬不菲,据专业人士透露,优秀的翻译每天能赚800美元,一般水平的翻译也能挣到4000元人民币。同传被大家称为含金量最高的“金领”行业之一。

需求紧缺和高薪待遇引来了不少羡慕和追逐的目光。同声传译怎么考?报考人员应该具备什么专业素质?国内是否具有相关的资格认证考试和培训?许多人对其知之甚少,急切想了解相关情况。笔者日前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同传专业的招生负责人和有关专家。

如何接受同声传译的专业训练

目前,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厦门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等许多外语学院开设同声传译课程或者培训班。由于对同声传译的专业程度要求较高,师资力量紧缺,国内仅有几家外语院校对同传进行研究生层次的培训和招生。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一些社会培训学校开设有同传课程,如新东方学校。现将北外和上外的招生情况介绍如下。

北外高级翻译学院同声传译(又称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设硕士学位,旨在培养英汉同声传译人才和其他高级口笔译人才,学制两年。考试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也于今年4月18日成立高级翻译学院。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学院目前下设口译系、笔译系和翻译研究所。口译系开设的会议口译专业课程,旨在培养胜任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工作的专业会议口译员。今年7月14日开始正式招生,8月15日截止报名。8月23日进行笔试,9月上旬进行口试。学制为两年全日制专业培训,完成课程者通过会议口译专业考试者将获得会议口译专业证书(Professional Diploma in Conference Interpreting);通过全国硕士学位统一考试,完成口译领域硕士论文研究并答辩通过者可获得语言文学(口译研究方向)硕士学位。专业证书和硕士学位不挂钩。

报考者应具备什么素质

同声传译是各种翻译活动中难度最高的一种翻译,并非人人都能胜任。北外高级翻译学院办公室负责人告诉笔者,在国际会议那种紧张环境里,译员要能不间断地边听边译,是很不容易的。要学好这样的技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英语的听说能力要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语调要好,要思维敏捷,反应快,对国际问题有兴趣,知识面要广。

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院长柴明介绍说,报考者除了能够用英语进行无障碍交流之外,关键还要对两种工作语言系统熟练掌握。另外,同声传译专业对从业者的专业知识、灵活应变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要求都非常高。如要对金融、经济、制造、市政、环保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且对非英语为母语的发言者口音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如对拉美人、印度人说英语的特点和方式有所了解。

篇9:欧盟同声传译培训心得体会

欧盟同声传译培训心得体会

[]欧盟同声传译培训心得体会作者:同声传译戴维

欧盟同声传译培训心得体会张晓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交际司翻译处高级口译员)

欧盟同声传译培训项目是一个经典项目,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历时久、影响大、有实效。她起源于80年代早期签署的《中欧贸易协定》,欧盟按照承诺,每年为中国培养一定数量的同传译员,为中欧之间的谈判提供便利。该项目在她近二十年的历史中,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中国驻WTO大使孙振宇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该项目汇聚了欧盟一流的同传译员来帮助中国的年轻官员提高翻译技能,使得他们能迅速地学以致用,在各个工作岗位发挥才干。在欧盟的五个半月时间里,生活的主旋律永远是翻译:交传、同传、中译英、英译中、语言强化、笔记练习…每天脑子里盘旋的总是中文和英文的转换,语言符号的交替。现在回忆,仍禁不住感慨一番。欧盟的培训为期5个月,前两个月是交传和笔记的训练;随后会有一次学习访问,笔者这次去了伦敦;从第三个月开始,培训以同传为主,但仍会巩固交传,期间会去趟法国的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的所在地;最后阶段还有一次学习访问,笔者去的是北爱尔兰,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田园风光,秀丽而清纯。学习结束后,经过考试,欧盟委员会翻译总司会颁发毕业证书,告慰同志们五个月的辛勤付出。先从交传讲起。关键是理解,以听为主,笔记为辅。听和记笔记不是零和游戏,听永远需要百分之百的投入,而记笔记所用的脑力是你额外创造出来的,正所谓“DON'T ROB PETER TO PAY PAUL”。而两者之间的桥梁是理解。记得欧盟翻译总司的资深译员NICK ROACH在给我们做记笔记练习的时候,总是先假装严肃的把铅笔重重地搁置在记录本前,意思是提醒大家不要一听到声音,就急着握笔开始记笔记,而是应该在第一个MEANING UNIT在你脑海中成形后,再动笔。这里的MEANING UNIT不是指一个词组或是一个从句,而是指有完整意义的一个主句。也许有人会说,“那怎么行呢。一个MEANING UNIT还不得十多个词啊。那后面还怎么来得及记。”这个问题提得好,正好切中了记笔记的关键。其实记笔记不是速记,不是说话者原话一字不差的记录,而是说话者原话意思的忠实再造(REFORMULATION)。

在理解听懂的基础上,我们开始涉及记笔记的技巧。正如我的师姐隋云在《浅谈口译-交传篇》中所说的那样,关联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用关联词这根线窜起整个意思链。此外,记笔记还应当能体现出主次,什么是主干,什么是枝干,什么是例子,都应该在笔记中一目了然。举例而言,“外经贸部将于下周在东单体育场进行足球联赛,首场比赛将在交际司和老干部局之间展开。”笔记可以记成这样:球东体下WK(交VS老1ST)再说同传。我们的首次同传课是在伦敦的西敏斯大学上的。老师ZOE首先要我们练好坐姿,其中最重要是不要压迫腹腔,因为那里是持续清晰发声的关键器官。其实在上这堂课之前,我们已经上过一门很特别的课,叫“VOICE COACHING”,主要内容就是纠正你说话时的不良姿式,释放自身说话的潜能,让你能持续清晰的与人沟通。也许大家可以在说话的时候对镜自照,看看自己背有没有弓着、头是不是歪着、手是否自然,脸是否僵硬。

同传的关键是培养所谓的“SPLIT ATTENTION”。因为同传是一种左手画圆、右手画方的游戏,需要一心多用。把自己的注意力看作一块大蛋糕,切成十块,三块给翻译上句话,七块给听懂下句话。在这里给大家透露一个小秘密,世界杯的`时候,欧盟的个别译员在同声传译的时候,竟还能分出一部分注意力看足球。由于这名译员功力深厚,非但没有影响翻译的质量,还在第一时间把球赛的结果通知给了与会者。此外,同传还有一些GOLDEN RULES:

1.REMEMBER YOU ARE COMMUNICATING 2.NEVER ATTEMPT TO INTERPRET SOMETHING YOU HAVEN'T HEARD OR UNDERSTOOD 3.ALWAYS FINISH SENTENCES 4.DON'T TALK NONSENSE.在欧盟的五个月里,我除了翻译技能方面的体会之外,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欧盟译员对自身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他们提出译员应当:1有善于分析的头脑和概括能力

2合理思考的能力和估计形势的本能

3反应迅速,能迅速将注意力转移给下一个发言人、新形势和新话题

4善于集中注意力

5懂外交

6有求知欲,兴趣广泛

7诚实

8良好的短期和长期记忆力

9好听的声音

10批评性思维

11在公众场合流畅、清晰、良好地讲话

12体力好

13超出一般的抗压能力

14谦逊但不逆来顺受。就让这“译员十四点”作为我心得体会的结束语吧,愿与所有从事及有志从事翻译工作的朋友们共勉。

篇10:浅谈同声传译及其入门技能训练

浅谈同声传译及其入门技能训练

本文简单介绍了同声传译特点,起源及其质量评估.同时笔者针对同声传译与其他口译形式不同之处,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和翻译实践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常规技能训练.

作 者:曾思予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刊 名:商情・科学教育家 英文刊名:SHANGQING 年,卷(期):2008 “”(2) 分类号:H3 关键词:同声传译   质量评估   技能训练  

企业管理高级实战技巧

雅思阅读考试的实战技巧与策略

WIN技巧:实战:全面保障FTP服务器的安全

商业实战大赛策划案

商业实战大赛策划书

实战化军事训练体会

口语实战:如何转接客户来电

某IT产品营销实战案例

大学实战活动的策划书

应届生实战经典面试问题 如何正确回答

同声传译实战技巧探讨(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同声传译实战技巧探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