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系谱题的分析和解法

时间:2023-02-24 03:46:56 作者:schoolbag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schoolba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遗传系谱题的分析和解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遗传系谱题的分析和解法,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遗传系谱题的分析和解法

遗传系谱题的分析和解法

一、解题思路 (一)判断遗传系谱类型: 遗传系谱类型共有五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显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伴Y遗传.

作 者:朱贤春  作者单位:安徽全椒中学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Q3 关键词: 

篇2:遗传系谱图高考生物专项训练

遗传系谱图的判定及概率运算

(·江苏卷)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的系谱图如图所示,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________(是/不是)伴X隐性遗传,因为第Ⅰ代第________个体均不患病。进一步分析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

(2)假设Ⅰ?1和Ⅰ?4婚配、Ⅰ?2和Ⅰ?3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均为0,则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在这种情况下,如果Ⅱ?2与Ⅱ?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1)根据系谱图中的女儿(Ⅱ?3或Ⅱ?6)患病而父亲(Ⅰ?1或Ⅰ?3)不患病,可排除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的可能,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据题意分析可知,Ⅰ?1与Ⅰ?2家庭带一种致病基因,设为a,不带另一种致病基因,设为B;而Ⅰ?3与Ⅰ?4家庭带的另一种致病基因,设为b,不带a致病基因,即为A;也就是说,Ⅰ?1与Ⅰ?2的基因型都为AaBB,Ⅰ?3与Ⅰ?4的基因型都为AABb,这样,Ⅰ?1与Ⅰ?4、Ⅰ?2与Ⅰ?3婚配所生后代的基因型都为A_B_,都表现为不患病。进一步推导可知,Ⅱ?2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注:两种基因A与B可以交换),Ⅱ?3的基因型是aaBB,Ⅱ?4的基因型是AAbb,Ⅱ?5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则Ⅲ?1的基因型是AaBb;Ⅱ?2与Ⅱ?5婚配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婚配方式有三种可能,即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最后的概率是:++=。

答案 (1)不是 1、3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AaBb AABB或AaBB(AABB或AABb) [对点强化](·湖南六校联考)下图是4个患遗传病的家系,图中的黑色为遗传病患者,白色为表现正常个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母一定是该病携带者

D.家系丁中的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为25%

解析 白化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丁患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乙患病的遗传方式可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若为该种遗传方式,则患病男孩的母亲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而父亲则不含致病基因;家系丁中的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为。

答案 B

方法技巧

(1)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思路

①寻求两个关系:基因的显隐关系;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②找准两个开始:从子代开始;从隐性个体开始。

③学会双向探究:逆向反推(从子代的分离比着手);顺向直推(已知表现型为隐性性状,可直接写出基因型;若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则先写出基因型,再看亲子关系)。

(2)对于系谱图中遗传病概率的计算,首先要判断出该病的遗传方式,再结合系谱图写出双亲的基因型,最后求出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是两种遗传病相结合的类型,可采用“分解组合法”,即从每一种遗传病入手,算出其患病和正常的概率,然后依题意进行组合,从而获得答案。

篇3:遗传病系谱分析中的反证法

遗传病系谱分析中的反证法

在遗传咨询中,利用分离定律,使用系谱分析法,对预测遗传病的发生、指导婚配和生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反证法可快捷地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有利于进一步展开遗传咨询工作,同时有利于形成成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 者:吴静蓉  作者单位: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绵阳 刊 名:陕西教育(高教) 英文刊名:SHAANXI JIAOYU(GAOJIAO)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Q3 关键词:反证法   单基因遗传病   遗传方式  

篇4:诗词鉴赏题解法

诗词鉴赏题解法

诗词鉴赏是历年中高考的考试必考内容之一,也是中高考语文考试的难点之一,怎样进行诗词鉴赏才能得满分?学大教育语文教研组组长马武昌表示,可以依据诗歌内容,按照题干要求,经过联想、分析、判断,采用最恰当的词语,做出主观的评价(答案)。具体来说,在以下方面要多加注意。

1.研究作者(无影响着除外)的时代、风格、在社会上的地位、思想情绪、人生经历、作诗的思想倾向,对于我们研究诗词很有作用。

2.审理诗题。如果忽略诗题,就会出现错误。

3.在评论诗时,一定要在诗题上花费一定的功夫。研究注释。它既可以帮我们理解诗词的.内容,又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联想,去分析和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以及时代的意义等等。

4.研究题干。要鉴赏诗,回答题干的要求,而这个要求本身为我们分析诗词,提供一定的依据,或者思路。

5.掌握诗词的意象。意象:就是借景物曲折达意,这景这物对诗人的情感意念和诗歌形象二者融为一体。

6.展开联想。主要指通过诗的意象和注释,展开对题干要求的联想,经过有机联系,做出合乎逻辑的判断。

7.鉴赏诗歌的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语言的特点是意蕴多、凝炼、含蓄,富有节奏和韵律。

8.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指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它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点面结合,抑扬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伏笔照应、借古讽今、托物言志、铺垫悬念、卒章显志等等。

9.思想感情分类。

10.诗词的表现手法:渲染、白描、衬托、对比、象征、比兴、铺垫、夸张、比拟、双关等等。

11.关于“诗眼”。诗眼即诗词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12.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创造和联缀构成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篇5:高考物理选择题解法归类分析

一、矢量图法

互成角度的大小不等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作矢量图时,矢量线长表示的力大,矢量线短表示的力小,其合力靠近较大力一侧。利用矢量图法解题,简单明了,方便快捷。

例1 (2003理综)如图1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和c带正电,b带负电,a所带电量的大小比b的小。已知c受到a和b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4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 )。

A.F1 B.F2 C.F3 D.F4

解析:如图1所示,根据c球受a球斥力和b球引力的方向可知,它们的合力在ac延长线与cb区域范围内,C、D选项被排除。因qa

二、端值短路法

滑动变阻器与用电器并联接入电路,利用滑动触点移到短路端,其有效值减至零可等效为导线,从而简化电路解题。

例2 (2002理综)在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皆为定值电阻,R5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设电流表A的读数为I,电压表V的读数为U,当R5的滑动触点向图中a端移动时( )。

A.I变大,U变小

B.I变大,U变大

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

解析:如图2所示,R5的滑动触点向a端移动时其有效值变小,当移动到a端时,R5被短路。在此过程中,外电路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内电压变大,外电压U变小,很明显,与R5并联的支路电流表读数I也减小至零。所以选D。

三、物理模型法

总结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可知:“当光线以一定的入射角穿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互平行。”若将此规律作为物理模型解题,形象逼真,直截了当。

例3 (2001理综)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梭镜ABC,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们之间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一单色细光O垂直于AB面入射,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 )。

A.1、2、3(彼处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B.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C.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D.只能是4、6中的某一条

解析:如图3所示,垂直AB面的单色光束,经两AC面间的未知透明介质,此介质同玻璃相比可能是光疏介质,也可能是光密介质,还可能是同种物质所以,从另一AB面射出的光线的可能性有三种。若AC间为同种物质,光束沿直线传播为光线5;若是光疏或光密介质时,可将两AC间看作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根据“光通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互平行”的物理模型可知,出射光线4、6中的任意一条均为可能。因此应选B。

四、衰变守恒法

在原子物理学中,某原子核发生衰变转为新核的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都是守恒的。此类问题在高考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经常出现,望引起重视。

例4 (2002全国)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家在超重元素岛的探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科学家们在研究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经过6次A衰变后的产物是,由此,可以判定生成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是( )。

A.124、259

B.124、265

C.112、265

D.112、277

解析:超重元素核经过6次A衰变的产物是,在此过程中,电荷数守恒:Z=100+2×6=112,质量数守恒:A=253+4×6=277。从而可判断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112和277。故选D。

五、定性分析法

通过理想气态状态方程定性讨论气体状态参量间的变化关系时,必须综合应用与气体状态参量相关联的各方面知识,才能快速地解答热力学问题。

例5 (1999全国)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Ⅰ,现设法使其温度降低而压强升高,达到平衡状态Ⅱ,则( )。

A.状态Ⅰ时气体的密度比状态Ⅱ时的大

B.状态Ⅰ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比状态Ⅱ时的大

C.状态Ⅰ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状态Ⅱ时的大

D.状态Ⅰ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比状态Ⅱ时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解析: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Ⅰ变化到状态Ⅱ时,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的比值是不变的。当温度降低、压强升高时,体积必然变小,则气体的密度变大,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小。故C选项正确。很显然,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则状态Ⅰ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比状态Ⅱ时的大。则B选项也正确。

六、垂直同侧法

通过对波的传播规律的研究可知:波形图上任意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总是相互垂直的,并且表示该质点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的箭头总是位于波形图的同侧。利用垂直同侧法解题,简单明了。

例6 (1998全国)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4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

A.此波朝x轴负方向传播

B.质点D此时向下运动

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E的振幅为零

解析:如图4所示,已知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根据垂直同侧法可知,此波的传波方向水平向左,即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同理可知此时质点D向6下运动。故选A、B。

七、拆项对比法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列方程组,利用拆项技巧,通过对照比较,可快速准确地判断不同状态下加速度的定量关系。

八、综合判断法

对某些利用楞次定律判断的感应电流方向问题,综合应用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线圈,大拇指指向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弯曲四指的指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环绕方向”能完美迅速地解决。

例8 (1996全国)一平面线圈用细杆悬于P点,开始时杆处于水平位置,释放后让它在如图5所示的均匀磁场中运动,已知线圈平面始终与纸面垂直,当线圈第一次通过位置Ⅰ和位置Ⅱ时,顺着磁场的方向看去,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分别为

位置Ⅰ 位置Ⅱ

A.逆时针方向 逆时针方向

B.逆时针方向 顺时针方向

C.顺时针方向 顺时针方向

D.顺时针方向 逆时针方向

解析:如图5所示,当线圈水平释放第一次通过位置Ⅰ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向左)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增加。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顺着磁场方面看,线圈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当线圈通过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向右)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减小。再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顺着磁场方向看,线圈中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故B选项正确。

综上研究表明:要想速解选择题,就必须充分利用题目所提供的已知条件,深入挖掘隐藏的各种信息,巧妙地、有目地创设条件,既要注意到常规问题的特殊处理,又要考虑到学科内外知识的综合与联系,尽可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有效地利用考试时间。从而提高考试成绩。

篇6:小升初综合训练题及解法讲解

小升初综合训练题及解法讲解

1.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总棵数是900+1250=2150棵,每天可以植树24+30+32=86棵

需要种的天数是2150÷86=25天

甲25天完成24×25=600棵

那么乙就要完成900-600=300棵之后,才去帮丙

即做了300÷30=10天之后 即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2.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牛吃草问题。

把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看作1份。

因为第一块草地5亩面积原有草量+5亩面积30天长的草=10×30=300份

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30天长的草是300÷5=60份

因为第二块草地15亩面积原有草量+15亩面积45天长的草=28×45=1260份

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45天长的草是1260÷15=84份

所以45-30=15天,每亩面积长84-60=24份

所以,每亩面积每天长24÷15=1.6份

所以,每亩原有草量60-30×1.6=12份

第三块地面积是24亩,所以每天要长1.6×24=38.4份,原有草就有24×12=288份

新生长的每天就要用38.4头牛去吃,其余的牛每天去吃原有的草,那么原有的草就要够吃80天,因此288÷80=3.6头牛

所以,一共需要38.4+3.6=42头牛来吃。

两种解法:

解法一:

设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为1,则每亩30天的总草量为:10*30/5=60;每亩45天的总草量为:28*45/15=84那么每亩每天的新生 长草量为(84-60)/(45-30)=1.6每亩原有草量为60-1.6*30=12,那么24亩原有草量为12*24=288,24亩80天新长草 量为24*1.6*80=3072,24亩80天共有草量3072+288=3360,所有3360/80=42(头)

解法二:10头牛30天吃5亩可推出30头牛30天吃15亩,根据28头牛45天吃15木,可以推出15亩每天新长草量 (28*45-30*30)/(45-30)=24;15亩原有草量:1260-24*45=180;15亩80天所需牛180/80+24(头)24亩 需牛:(180/80+24)*(24/15)=42头

篇7:半夏不同种质资源AFLP指纹系谱分析及其应用

半夏不同种质资源AFLP指纹系谱分析及其应用

目的:获得更多半夏DNA指纹信息,验证AFLP与其他方法是否一致,为半夏及其他中药材道地性研究、种质资源鉴定、亲缘关系研究、品种选育和引种栽培提供分子水平生物学依据.方法:选择全国10个主要产地的野生或栽培半夏为材料,采用扩增酶切片段多态性AFLP方法研究,用NTSYSpc 2.1软件包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构建遗传系统树.结果:筛选12对引物,共扩增出1673条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利用总生物碱含量差异结果相吻合.结论:本研究所获得的特征带和缺失带体现了AFLP的.高特异分辨率在中药半夏品种鉴定上的潜力,绘制的系统进化树不同种源之间遗传关系的远近与其总生物碱含量差异趋势一致.

作 者:杜娟 马小军 李学东 DU Juan MA Xiao-jun LI Xue-dong  作者单位:杜娟,李学东,DU Juan,LI Xue-dong(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37)

马小军,MA Xiao-jun(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

刊 名:中国中药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年,卷(期):2006 31(1) 分类号:S567 关键词:半夏   种质资源   AFLP   遗传关系   总生物碱  

篇8:地黄品种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地黄品种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用CTAB法提取10个地黄品种幼叶的.基因组DNA,用紫外分析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基因组DNA的纯度、大小和浓度.结果表明,从80条RAPD引物中分别筛选出适合于地黄RAPD标记分析的引物17条.17条RAPD引物对10个地黄品种(系)扩增出177条带,多态条带比率(PPB)为61.58%,平均多样性指数(I)为0.3135,遗传相似系数(GS)在0.63~0.93,平均GS为0.7545.RAPD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将10个地黄品种分为2类:第1类含有6个品种,包括组培85-5、大田85-5、组培9302、金白地黄、金状元和大田9302;第2类含有4个品种,包括北京1号、大红袍、地黄9104和野生地黄.

作 者:张进忠 王永芬 王建波 ZHANG Jin-zhong WANG Yong-fen WANG Jian-bo  作者单位:张进忠,ZHANG Jin-zhong(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河南职工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3)

王永芬,WANG Yong-fen(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11)

王建波,WANG Jian-bo(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刊 名:河南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6 “”(6) 分类号:S567.23 关键词:地黄   RAPD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篇9:朱砂根群体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朱砂根群体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在对朱砂根形态变异系统观测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RAPD标记技术在DNA水平上对其种内遗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朱砂根5个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1.8052,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600,Nei氏基因多样度H为0.2699,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4067.总的群体基因多样性达0.2706,其中群体间的基因多样性Dst为0.0894,群体内的基因多样性Hs达0.1812,群体内的.基因多样性高于群体间的基因多样性.说明朱砂根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并以后者为主要变异来源.检测结果还表明,15个样本并不足以代表一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30个样本所代表的群体,其遗传多样性参数则相对一致和稳定.

作 者:江香梅 温强 叶金山 江梅 JIANG Xiang-mei WEN Qiang YE Jin-shan JIANG Mei  作者单位:江香梅,JIANG Xiang-mei(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32;宁波江南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研究院,浙江,宁波,315806)

温强,叶金山,江梅,WEN Qiang,YE Jin-shan,JIANG Mei(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32)

刊 名: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 年,卷(期):2006 28(5) 分类号:Q94 关键词:朱砂根   遗传多样性   RAPD分析  

篇10:华北地区油松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华北地区油松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APAGE)技术分析了华北地区5个油松种群在醇溶蛋白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95份材料分离出12条带,其中11条具有多态性,得到23种不同的带型.种群多态位点比例在 16.67%~66.67%之间.Shannon信息指数和Nei's指数的统计结果表明:关帝山油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其它种群;华北地区油松种内遗传多样性为 0.248 9;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为 0.150 7,占总变异的 60.55%;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为 0.098 2,占总变异的 39.45%.

作 者:李毳 柴宝峰 王孟本 LI Cui CHAI Bao-Feng WANG Meng-Ben  作者单位:李毳,LI Cui(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太原,030006;山西财经大学环境经济系,太原,030006)

柴宝峰,王孟本,CHAI Bao-Feng,WANG Meng-Ben(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太原,030006)

刊 名:植物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 年,卷(期):2006 26(1) 分类号:Q94 关键词:油松   种群   醇溶蛋白   遗传多样性  

五个山羊群体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高中生物遗传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基因遗传知识点

遗传厄运观后感700字

《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

生物的遗传 教学建议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谈英语中的完形填空解法

人的性别遗传优秀教案

遗传系谱题的分析和解法(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遗传系谱题的分析和解法,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