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oiccsz”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牡蛎的养殖技术及特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牡蛎的养殖技术及特性,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 目录
篇1:牡蛎的养殖技术及特性
人工养殖主要是以下4种:即近江牡蛎、褶牡蛎、密鳞牡蛎和长牡蛎。现将长牡蛎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长牡蛎也称真牡蛎、日本真牡蛎,太平洋牡蛎自然分布于日本的北海道至九洲沿海。是一种广温广盐性的内湾性贝类。它附着在退潮时露空的岩石或建筑物上。我国自1979年引进养殖。
牡蛎的生活习性
牡蛎自附着开始终生营固着生活,不能脱离固着物而自行移动,仅有启闭壳运动。左壳固着,只有右壳能启闭张合运动。并依靠右壳启闭运动进行呼吸、摄食、生殖、排泄等生活活动。在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时,紧闭贝壳以度难关。长牡蛎为广温性贝类,在0-32℃水温中能生活,最适生长水温为15-25℃。它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也很广,在盐度为10-40‰范围内均有分布,盐度低的海区生长快。牡蛎主要摄食单细胞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摄食无特殊的规律性,一般水温在10-25℃时摄食旺盛,但在繁殖期,摄食强度相对减弱。
篇2:牡蛎的养殖技术及特性
牡蛎满1龄性腺就成熟开始繁殖。繁殖方式有幼生型和卵生型二种。长牡蛎为卵生型,体外受精。长牡蛎绝大部分为雌雄异体,小量为雌雄同体。性腺成熟时,雄性为乳白色,雌性为淡黄色。长牡蛎当自然海区水温上升到16℃时性腺开始成熟,水温达到24-25℃时为产卵盛期。在浙江省的乐清湾海区繁殖盛期为6-7月。牡蛎产卵大都在大潮汛期间进行。在水温23℃时,受精卵经20-22小时发育形成D形幼虫,在水温23-26℃的条件下,D形幼虫经过20天左右的培育,幼虫平均壳长可达280μm以上,且有40%-50%幼虫出现眼点,这时应投放附着基,好让幼虫变态附着。
长牡蛎的五种养殖方法
一、垂下养成法
1.筏式养殖:此适用于水深4米以上、风浪平静的内湾,结构大小因地而异,没有统一规格。通常用毛竹扎成,有5米×10米的,也有10米×10米的,每台筏用6个~9个浮桶或其它浮子作浮力,并以锚固海底,将采苗的附着器悬挂在筏子上进行养成。
2.延绳式养殖:此方式有较大的抗风能力,适用于外海养殖,基本构造是用两条直径2厘米,长70米~75米的绠绳并列,两端各以锚固定,绠绳上按等距离连结12个聚乙烯浮子,将采苗的附着器,悬吊在绠绳养殖。
3.栅架式养殖:此法适用于滩涂坡度较小,水深2米~3米,底质为泥或沙泥、风浪平静的海区。在海底树立木桩或水泥桩,上面用竹竿架设成栅架,将采苗器挂在栅架上养殖。在养成期间,必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如移石、防洪、越冬、清除敌害、育肥和整修浮筏等各项工作。
二、投石养成法
此法适用于底质较硬的潮间带和潮下带,选用拳石或较大的石块作附着基。
1.满天星式:将蛎石均匀地分散在养成场地,每亩投蛎石3000块~5000块。此适用于深水区。
2.梅花式:以5块~6块蛎石堆成一堆,呈梅花形,每堆间距30厘米~50厘米,在养成场分散养成。
3.行列式:蛎石成行排列在养成场里养殖,每行的宽度约30厘米~60厘米,行的长度与蛎田的幅宽相等,行距为50厘米~100厘米。
三、插竹养成法
适用于浪平静、流速缓慢、盐度高、软泥或泥沙底质的内湾。用此采到的蛎苗就地养殖。养殖成时,需将蛎竹稀疏,以利牡蛎生长。当年春季固着的蛎苗到年底即可收获。秋季固着的蛎苗要延至次年冬季才能收获。
四、立石养成法
用此方法所采到的蛎苗就地继续养成,若蛎苗固着过密,要适当稀疏。竖立在海区的石柱,一般不移动位置,作为永久性的养殖器材置于海区。收获时将牡蛎从石柱上铲下来,运回岸上开壳肃肉。
五、桥式养成法
用此法采到的蛎,经过1个月的培养,个体增大,此时需将石板重新疏排整理,以免影响生长。疏排时,将6块~7块石板组成一组,组间用石条连成一长列,组间距50厘米~60厘米,列间距1米~2米,经过一段时间养殖后,将蛎石的阴面与阳面互换,使两面牡蛎生长均匀,到年底即可收获。 于望
篇3:牡蛎的养殖技术方法
(一)苗种生产
1.海区采苗
我国牡蛎的天然苗源很丰富。多采取半人工采苗的方法。采苗是牡蛎养殖生产的关键,能否采到质量好、数量多的种苗,将对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种苗的发生有一定时间和条件,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对野生苗源的发生规律、幼虫的浮游习性和附着习性等,都必须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1)采苗场的条件地形:在沿海的内湾选择湾套较深处的潮间带至水深2米之间的地带,流速缓、有洄流,且有淡水注入、地势平坦、沙泥底质的浅海滩涂作为采苗场较宜。同时因牡蛎的采苗季节在夏季,一般多东南风或西南风,朝南的内湾牡蛎幼体密集,且不易流失,所以采苗场最好选在朝南的方向。底质:插竹养殖,以软泥底质为好;投石养殖,以较硬的沙泥底或泥沙底为好;筏式养殖对底质要求不严格。海水温度、相对密度:近江牡蛎、长牡蛎的采苗场应选择在海水相对密度较小的河口附近,大连湾牡蛎应选择在离河口较远的海区。同时要求海水温度为18―3012、相对密度为1.010―1.020,透明度0.5米,pH值8―8.4。
(2)采苗器选择采苗器要注意下列原则:取材方便,成本低,便于操作,坚固耐用,表面粗糙,固着面积大等。可以作为采苗用的器材很多,如石块、瓦片、贝壳、陶瓷片、竹木棒、水泥制品等。石头采苗器:以青白色的花岗岩和麻石为好。石头采苗器可分为石块和石条两种。石块的大小根据底质而定,一般5公斤左右为宜。蛎壳采苗器:牡蛎表面粗糙,适宜幼苗固着,而且移动方便,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水泥制品采苗器:有水泥瓦、水泥板、水泥棒等。水泥板一般长80厘米、宽12厘米、厚5厘米。水泥棒长40―80厘米、宽4―6厘米,附苗面大,但成本高。
(3)采苗期正确掌握采苗时间,适当投放采苗器,是采苗成败的关键。若采苗器投放过早,将被藤壶等生物所占据,或附上一层浮泥,使牡蛎幼虫无法固着。若投放过晚则错过时机,影响采苗效果。一般从牡蛎亲贝大量排放精卵日算起,经过8―14天,即出现1次附苗高峰。生产上大都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采苗,这段时间采到的苗称夏苗。这种苗的优点是:数量多,苗体健壮,生长快。由于海况因素的变化,采苗期的具体出现时间也有可能提早或延迟。不同海区牡蛎的采苗出现时间也是不一致。靠近外海的采苗场,采苗期较早,5―6月为采苗盛期;而靠近河口的采苗场则回升缓慢,由于海水盐度太低,可延至7―8月。一般北方沿海采苗期为7―9月,!南方则为5―8月。
(4)采苗方式桥式采苗:在中潮区附近,将规格为120厘米X20厘米X10厘米的石块板紧密相叠成“人”字形,石板与滩面成60度角,由十几块至数十块组成一排,排间用长70厘米的石板连成一长列,列的方向和水流方向平行。投石采苗:事前在投石采苗的海区设好标志,用船将石块装运到采苗区均匀投下,退潮后,再将投下的石块随海区条件的不同,整理成各种形式。附苗后,任其自然生长,直到收获。
立石采苗:把120厘米X20厘米X20厘米的长方形石柱叠立在中潮区进行采苗。采苗后,任其生长,直到收获。若是旧石,采苗前需将石柱上的附着物清除干净,否则影响采苗效果。
垂下式采苗:将牡蛎壳、扇贝壳或其他代用品,用胶丝绳或镀锌铁丝贯穿成串,二壳间距1―2厘米,中间用小竹管隔开,垂挂于浮筏或栅架上采苗。采苗串的长度随水深而定,每一浮筏垂挂采苗器的数量随浮力大小和海况而定。(5)采苗效果检查采苗期间,必须经常下海检查。一般附苗3―5天,就能在石块上看到大小似针眼的蛎苗。采苗器上也可能采到大量藤壶苗,要注意识别。如果附上了藤壶苗,则应彻底清理附苗器,重新采苗。若附苗过密,要进行稀疏,除去多余的蛎苗,使牡蛎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生长。(6)育苗采苗后要加强管理培育,采苗结束至翌年3―4月为育苗期。此期间对附着幼体的采苗器不断进行疏植、检修、平整、除害等,还要经常用海水冲洗苗体上所淤积的浮泥,才能保护蛎苗正常生长,达到预期的出苗率。
2.人工育苗
(1)育苗设施主要有水泵、动力(柴油机、电动机)、沉淀池、过滤池、亲贝暂养池、育苗池、饵料池等,以上所用的若是新的水泥池,因其碱性较大,一般要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浸泡后方可使用。
(2)亲贝的选择与蓄养应选择体大健壮、无病虫害、性腺成熟的个体作育苗亲贝。在牡蛎自然繁殖季节,采捕成熟的亲贝,取其精、卵后进行人工孵化培育幼体,对所需亲贝可以在海区随用随采。但为了增加育苗的次数,还可采取深水蓄养法来控制亲贝性腺发育,延缓其产卵期。据观察,吊养在3米水深处的亲贝产卵可推迟20天,吊养在10―20米水深处可推迟30天产卵,可利用这个特性达到分批育苗的目的。
(3)催产与筛选剖开亲贝进行人工授精,能获得大量的受精卵,但容易混杂不成熟的卵,孵化后会影响水质。而采用阴干、升温、流水等物理刺激法,诱导亲贝排放精卵较好,不仅简便,而且亲贝自然排放精卵,获得的受精卵质量好,孵化后幼体发育健壮。*受精卵静置半小时后大多沉淀池底,把池里中上层水缓慢排放后,底层水通过绢筛除去杂物,然后加入滤过的海水冲洗2―3次再静置孵化。
(4)幼体培育当孵化出的幼体上浮并开始活动,便可移到面积较大的培育池内饲养。幼体放养密度以每毫升水体15―20个为宜。培育池的管理:①经常进行局部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换水时先经过滤,以防敌害混入;②注意调节光照,初期光稍弱,进入附着期光照还须逐渐减弱;③适时投饵,牡蛎幼体的饵料是小型的金藻、双鞭藻、扁藻、环沟藻、角毛藻等,投饵时间每天上、下午各一次。
(5)采苗幼体发育15―20天出现黑色眼点时便可投放附苗器采苗。将附苗器置于30―50厘米水深处附苗效果较好。刚附着的稚贝体小质弱,需在室外大池和海水塘内或潮间带离涂面30厘米处暂养,以避免稚贝下海被藤壶等损害。在大池或塘内暂养时每隔3―5天换一次水,投少量饵料,待海区藤壶等敌害生物附着高峰期过后再移人海区放养。
(二)养成牡蛎的养成方法多种多样,大体分滩涂平养及浅海吊养两大类。
滩涂平养按附着基不同,又分为块石、插竹、条石、水泥条养殖等方法,浅海吊养,有栅架式、筏式、延绳式垂下养殖等方法。1.场地选择在风平浪静,潮流畅通,水质澄清的内湾,选择底部干坦,有淡水注入,盐度变化不大的海区进行牡蛎养成是适宜的。深水区可进行吊养,滩涂平养一般在最长干露时间不超过3小时的中低潮区。底质以泥沙混合为宜,沙占30%一40%,泥占60%一70%。如沙过多,吸热和散热快,易烫死牡蛎;泥过多,牡蛎易被浮泥覆盖致死。适宜水温是4―3013,海水相对密度1.006―1.026,pH值8―8.6。
3.养成方法
(1)抛石适用于底质较硬的潮下带和潮间带。选用拳石或较大块石为附着基,潮下带排列一般是满天星式,间距50―80厘米的行列式;还有间距40―50厘米,组距20―30厘米的梅花式。
(2)插竹适宜于流速缓、盐度高、软泥或泥沙底质的内湾。选用1―1.2米长小竹竿,经过防腐和防蛀处理,4―5支为一束,以85度偏角插入涂滩,与潮流方向平行,排列成人字形,间距1一1.2米。
(3)条石或水泥条有两种排列形式,一种是单株直竖,每4株横排成行,与海岸成垂直方向,一直延伸至低潮区下段,间距60―65厘米,行距1.2―1‘3米;另一种是4―5株或7―8株搭排成簇,以防被激流冲毁,间距1―1。2米。
(4)筏式此法适用于干潮时水深4米以上、风浪平静的内湾,筏的大小因地而异。筏子通常用圆木或毛竹扎成5米X10米或10厘米X10厘米大小,每筏用6―8个浮桶(每个直径66厘米X115厘米,浮力390公斤),并以锚固定在海底,每一锚绳长度为满潮水深的1.5―2倍,海区中设置筏子的密度为10:1,附着基悬挂在筏子上,吊距40厘米。
(5)延绳式有较大的抗风能力,适用于外海养殖。它采用1500丝聚乙烯捻成绠绳,全长96米,两头各30米为桩绳,中间36米为浮绠。浮绠上每隔1.4米绑一个玻璃浮子(直径32厘米,浮力14公斤)。浮绠敷设与主流向或主风向成50―60度偏角,以防附着器互撞。延绳的间距,纵向排距20―30米,横向排距40―50米。附着基可用水泥片、扇贝壳串,吊距50厘米。
(6)棚架式适用于滩涂坡度较小,千潮时水深2―3米,底质为泥或沙泥、风浪平静的海区。在海底树立木桩或水泥桩,上面用竹、木架设成栅架,栅架的方向与潮水流向成40―50度角,横架或竖架的间距为50厘米,附着器的吊距为40厘米。
三、管理
抛石,着重于冲刷浮泥沉积,耙除积泥,通畅涂沟;插竹,条石、水泥条,着重于防止倒伏,一旦发现及时扶正,并适时倒置,使上、下生长均匀;棚架式、筏式、延绳式,着重于防止附着基互缠互撞,并定期检查桩、缆是否牢靠。生物敌害,如海鲫等肉食性鱼类,用诱捕或围网防除;荔枝螺等肉食性腹足类,用手捉或在繁殖期灭其卵囊;藤壶等附着生物,则要正确掌握产苗期,避免其固着;还要注意潮流畅通,防止赤潮危害。自然灾害主要是台风洪水等,若造成倒伏应及时扶正。为防止灾害,可在雨季到来前,将牡蛎移至较深的海区放养。牡蛎收获前的半年间,将其连同附着基一并移至水质肥沃、流速较大的海区进行育肥,是提高质量和增产的好措施。季节一般为冬春季。在运输中,要注意遮日通风,防止曝晒和闷死,运输一般用船,时间越短越好。
四、采收加工近江牡蛎和大连湾牡蛎要养3―4年才能收获。
在养成条件较好的海区,2年就可采收。采收季节一般在蛎肉最肥厚的1―4月。采收方法是在底质子坦的浅海区,用蛎子网捞取。在底质不乎的岩礁底海区,可先用钢齿耙取,再用抄网捞取;也可用蛎夹采捕。在潮间带养殖的牡蛎,可在干潮时装船,运回口岸上开壳取肉;或在滩上直接铲下运回。垂下养殖的牡蛎,可直接在船上将牡蛎采下来。一般用蛎刀开壳去肉。壳洗净、晒干作药用。肉可用鲜干、熟干、盐渍、冷冻等方法加工。
[牡蛎的养殖技术方法]
篇4: 养殖技术经验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水产养殖技术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水产养殖技术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水产养殖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水产养殖技术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水产养殖技术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水产养殖技术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水产养殖技术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水产养殖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心尽力完成水产养殖技术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水产养殖技术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水产养殖技术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针对实习期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
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1、做好实习期工作计划,继续加强对水产养殖技术岗位工作岗位各种制度和业务的学习,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各种制度和业务。
2、以实践带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注重学习的同时狠抓实践,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3、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热情的工作作风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力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4、继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单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单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5:水产养殖技术
摘要: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控制、预防和治疗水产品病虫害,并改善水产品养殖水体的质量,常常会向水体中投放一些渔药,不但可以起到杀虫杀菌之目的,而且还能提高养殖的产量。
目前来看,虽然我国水产品养殖数量和技术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文章对水产养殖中的问题及养殖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篇6:水产养殖技术
基于以上分析,要提高水产养殖水平,最重要的是水产养殖技术。
2.1养殖池设计
为了保证水产养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利用质量平衡原理进行设计。
该原理是:“在某个单元中,某一物质的累积量,等于该物质的进流量减去出流量,再加上增生量。
”利用该原理,可以准确地分析出被养殖水产品所需要的水质标准(比如氨氮、溶氧、亚硝酸氮、弧菌数、生菌数以及BOD等)下,可以放养的水产品数量,并以容许放养的最低量作为实际设计放养量,从而保证设计放养量有效地满足水质标准的要求。
2.2固体物沉降设计
将被养殖的水产品放养到养殖池并投入饲料以后,养殖池中的溶氧等微生物就会不断地消耗,而且水产品的排泄废物也会不断的增加,从而导致养殖水体环境渐渐地不适宜水产品的存活。
一般而言,这些废物可分为可溶解性和固体废物两种,其中的固体废物要尽快地通过清理养殖池而排除,尽可能地不要使其在养殖池中因长期留置而分解。
实践中,沉淀是最有效且最常用的固体物沉降法,它具有有效、节能等优点,但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当含有固体废物的池水流过沉淀设备时,固体废物就会在流出沉淀设备之前沉积在沉淀池中,从而实现固体物与养殖水体的有效分离。
固体废物在水体中的沉降速率,如果大于沉淀池操作溢流率,那么该固体废物就可以完全被去除。
由此可见,可对养殖水产品的排泄物进行测定,主要是其在养殖水体中的沉降速率,进而用以设计沉淀池溢流率以及沉淀池的尺寸。
2.3解性质去除设计
一般而言,养殖池中的多数溶解性物质都可以经微生物转换而被再次吸收利用,需要处理的主要成分是那些水产品有毒的氨氮和亚硝酸氮以及可能会造成水体富养化性的营养盐,同时还包括氮、磷以及微生物分解时会大量消耗氧气的各种碳水化合物。
其中,氨氮物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3种途径:①在充分的光照条件下,养殖池中的藻类生物可以吸收大量的氨类物质,并合成藻细胞蛋白质供水产品食用;②在氧和低碳水化合物同时具备的条件下,硝化菌可将氨转换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③在氧和适当碳/氮比例具备的条件下,异养性生物菌可以吸收氨,并合成细菌细胞蛋白质供水产品食用。
从形式上看,虽然养殖池中的一些藻类可以吸收一定数量的氨、氮,但却无法解决高密度养殖池中所产生的大量氨、氮。
微细藻等浮游植物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藻类自身对养殖池水体的净化作用也会随之丧失,甚至藻细胞也会死亡,并释放出细胞质,导致水质恶化。
目前来看,利用生物滤床来着生硝化菌以去除氨氮技术已相当成熟,在实践中也常常被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中。
在利用生物滤床来处理氨氮时,由于滤床所需要的滤材体积较庞大,因此初设滤床的成本较高。
虽然该种塑料滤材的实际使用寿命可以达到以上,但其初设费用仍令多数养殖者望而却步。
实践证明,如果利用异养性生物菌来吸收氨氮,笔者建议可采用类似于活性污泥法来培养大量的异养菌来吸收氨,但需注意的是一般养殖池水体中的碳氮含量比相对太低,因此无法真正实现异养菌的利用。
3结束语
总之,水产养殖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只有加强理论指导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秦战营.有机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与讨论[J].河南水产,2011(03).
有关水稻育秧技术问题【2】
【摘 要】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
但在育秧技术环节上,部分地区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秧苗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全县水稻产量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然而如何开展水稻高产攻关技术,育秧是基础关键的一环,本文真对水稻育秧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稻;育秧;问题;探讨
水稻是我县主栽农作物。
近几年种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占粮豆薯总播种面积342万亩的20%左右,水稻年总产近4亿公斤,点粮食总产15亿公斤的30%左右,年出口量在3亿公斤以上,占粮食出口量的35%左右。
可见水稻生产在我县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如何开展水稻高产攻关技术,育秧是基础关键的一环,下面针对水稻育秧技术问题进行十个方面的探讨。
1.关于壮秧
(1)壮苗的条件是:培育大中苗,秧苗坚挺、叶片直立,茎秆粗壮,干物质积累多,移栽后新根不枯萎,新根发生多,很快直立进入正常生育状态,亦即干物重大而充实的秧苗,在本田消耗少,返青快,能很快确立根系的生长优势。
(2)中苗秧苗素质标准:育苗天数30-35天,叶令3.1-3.5,株高12-13cm,茎基宽>0.2cm,根数10-15条,百株干重3.0-3.5g,带蘖率50%。
(3)大苗秧苗素质标准:育苗天数35-40天,叶令4.1-4.5,株高16-18cm,茎基粗>0.3cm,根数15-20条,百株干重4-6g,带蘖率100%,双蘖率20-30%。
(4)钵育苗秧苗素质标准:育苗天数30-35天,叶令3.1-3.5,株高12-13cm,茎基粗>0.2cm,根数10-15条,百株干重3.0-3.Sg,带蘖率50%。
2.关于播种量、秧田面积、播期以及插植规格
(1)采用中苗:用种量为人工手插25kg/hm2,机插40kg/hm2。
秧田播量为手插苗播芽种200-250g/m2,机插秧80-100g/盘,秧田面积100m2。
于4月10日开始播种,5月15-25日插秧。
本田插植规格为手插30×15cm,30x20cm,(40+20)x20cm,每穴2苗,机插30×16.7cm,每穴3-5苗。
(2)采用大苗:用种量为15-20kg/hm2,手插苗播量150-200g/m2,秧田面积100-110m2,钵育苗每钵2-3粒。
于4月5日播种,5月25日插秧(或摆栽)。
本田插植(摆栽)规格(40+20)×20cm,(40+26.7)×23. 3cm,手插秧每穴2苗。
3.关于选择秧田地
育苗一定要选择在地势高,土质肥沃,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管理方便的庭院或旱田地进行。
若地势低洼,返浆严重,育苗期积水易产生药害和病害。
因此,要垫高床土,做高床,并挖排水沟。
4.关于整地做床
大、中棚育苗要在三月末、四月初开始,利用棚温化解土壤,当士壤解冻10-15cm时,清除地上杂物,翻耙l0cm,拉线做床。
做床宽度一般要比纯绿色面积两侧多出15-l0cm,以防低温秧苗生长不整齐。
步道沟宽50cm。
取步道沟的土垫高床面。
5.关于配制床土
手插秧育苗地,当年床土配制,按绿色面积施腐熟有机肥或草炭15kg/m2,壮秧营养剂20m2一袋,混拌于5-10cm土层中。
盘育和钵体育苗,盘土配制按过筛旱田土、有机肥3比1的比例配制,按用土量拌入壮秧剂3-4袋/hm2,充分混拌后用薄膜布覆盖1-2天装盘。
6.关于种子处理
稀植栽培因用种量少,必须将发芽势强的种子选出,以达到出苗整齐茁壮,为此进行盐水选时一定遵照公顷用种越少、比重越大的原则,尽可能地将发芽势强的种子选用。
然后进行施保克、使百克或901浸种,水温20℃浸泡3-4天,捞出后用清水把种子冲洗干净,再在30℃条件下催芽至破腹露白,然后播种。
7.关于秧田管理
目前育苗过程中,多存在“湿度大、温度高”的现象,培育壮秧一定要遵照“宁冷勿热,宁干勿湿”的原则,按不同叶龄时期进行科学管理。
1.1叶期进行大通风,通风时间为上午8-9点开棚,下午3-4点闭棚,保持夜间高温。
2.5叶前床面不缺水,一定不给水,防止高温徒长。
2.5叶后浇足水一次。
若秧苗叶色发黄,在浇水前增施壮秧剂每平方米50g,并加大通风量,控制地上部,促进根系发育。
3.5叶后适当增加浇水次数,插秧前3-4天昼夜炼苗。
8.关于稻田整地
稻田整地的一般是旱整地和水整地相结合,在秋季翻耕的基础上,春季进行旱耙或复耕,再进行旱平地、旱打埂等一系列旱作业后,再泡田和水耙地,即以旱耕为主,水整为辅且因地制宜达到整地要求。
秋耕是水稻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达到疏松土壤耕层,冻晒耕垡,风干耕土,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养分释放。
秋耕的时间为当地下水位降到70厘米以下,土壤耕层含水量下降到23%左右为宜,耕垡不起泥条时即可秋耕。
春耕效果一般不如秋耕效果好,春耕分两个时期,一是早春抢冻顶浆春耕,二是返浆过后春耕,前者宜掌握耕翻深度,效果较好。
9.关于插秧时期
水稻旱育稀植,当气温稳定通过13℃时即可移栽。
我县插秧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15-31日,西部稻区偏早,东部稻区偏晚,同一地区,育小苗宜早插,育大苗则晚插。
我县多年来一直提倡不插6月秧,近几年又提出不插5月26日秧,今年专家提出不插小满秧,原因是我县水稻营养生长时间有限,推迟一天少一天,对产量有影响。
因此抢 农时、争主动、力争将插秧安排在最佳时间。
10.关于插秧规格
插植规格是栽培密度的内容之一。
栽培密度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下种量,即1hm2计划用多少种子; 二是秧田播种密度;三是田间插植规格。
这三者相互制约。
假定已设计下种量50kg/hm2,就不能选择30×20cm规格,必须选择30×10cm-26.7×10cm的规格,因此确定插秧规格应从栽培密度入手。
(1)密型:下种量50-60kg/hm2,精选后37.5-45kg/hm2,100m2秧田播量375-450g/m2,按95%的发芽率,95%的成苗率,则100m2共育成125-150万苗,向田间移植时,基本苗125-150株/m2,可插30×20cm,每穴4-5苗,或26.7×l0cm,每穴3-4苗。
篇7:水产养殖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产养殖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技术,只有实现技术的创新,才能保障该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1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虽然我国水产养殖的面积和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但渔民的专业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乱用、滥用渔药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关部门对此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渔民的安全用药意识薄弱,因此各种不规范行为层出不穷。
从实践来看,由于渔民对药品的用途和药性不太了解,进行不合理的相互搭配,因此过于依赖消毒或抗菌性药物。
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渔民对药物剂量的大小、给药途径、用药部位以及用药种类等方面模糊不清,加之平时预防工作不到位,一旦发生鱼病问题,很难控制其局面。
1.2技术水平有限
从实践来看,我国渔药发展的时间不长,并且专门从事药物研究的工作人员较匮乏。
从当前我国药物的生产种类来说,仍然以人用药物和兽用药为主,而鱼药多是顺带着生产。
对于这些鱼药而言,不但缺乏对其基础的理论研究,而且很少对水产养殖中的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很多药物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毒副作用大、疗效不明显以及剂量使用不准和药物残留明显超标等。
篇8:獭兔养殖技术是什么
獭兔品种习性
(1)夜食性:据观察,獭兔与其他家兔相似,具有昼静夜动的习性,即白天表现非常安静,夜间则活动、采食、饮水频繁。夜间采食量及饮水量约占昼夜总量的60%左右。
(2)嗜睡性:獭兔与其他家兔相比,在一定的条件下白天表现非常安静,除少量的采食、饮水外,常呈静伏、闭目养神甚至睡眠状态,这种习性称为嗜睡性。
(3)啃咬性:獭兔的门齿为“恒齿”,具有不断生长的特点。每月可生长约0.8—1.5mm。为保持上下门齿的吻合度,要依靠采食和啃咬硬物不断磨蚀来维持门齿的正常长度。
(4)警惕性:獭兔是抗敌能力很弱的动物,若遇外敌则毫无自卫能力,但警惕性很高;在长期自然环境条件下,为了防御外敌,獭兔凭借一对敏锐、活动自如的长耳,一旦发现危险信号,就会迅速逃跑。
(5)清洁性:獭兔与其他家兔相似,喜爱清洁干燥的生活环境。
(6)独居性:獭兔性喜独居,合群性差。在群养条件下,无论是公、母兔,或性别相同的中、成年兔,相互殴斗、撕咬现象时有发生,尤以公兔为甚。
(7)穴居性:獭兔有打洞穴居的本能,只要不加人为的限制,一旦接触到地面就挖土造洞,以隐藏自身并繁育后代。
獭兔繁育技术
(1)繁殖年龄
獭兔属于中型品种,母兔在6—7月龄交配,公兔在7—8月龄配种。獭兔的繁殖年限为3年,年老后要及时淘汰。
(2)繁殖季节
獭兔最好在春、秋和冬季进行配种。7—8月份因气候炎热,可以暂时停止交配。年繁殖4—5窝,产仔15—30只。冬末至早春是繁殖的黄金季节,可以安排生产2—3窝。秋季可以安排生产1—2窝。冬季,仍然能够正常配种繁殖,但要做好防寒工作。
(3)公、母兔比例
公、母的比例根据公兔的配种能力、母兔分娩次数来确定。由于獭兔体质较普通兔差,每只公兔可承担5—8只母兔的配种任务。采用人工授精方法时,一只公兔可承担50—100只母兔的配种任务。
(4)配种前的准备工作
配种前要对公、母兔进行全面检查。凡是超过3—4岁的老龄兔、泌乳能力低、多次配种不受胎的母兔、屡次拒绝配种的母兔、产仔率低的母兔、性欲不强的公兔等均应淘汰。獭兔每年的淘汰率应不低于20%。淘汰率愈高,兔群的生产能力愈高,经济收益也愈大,獭兔质量也可获得明显提高。配种前,应彻底清扫兔舍,并进行消毒,配种前30天造册登记。并多喂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冬季应多喂胡萝卜等块根块茎饲料,以提高兔的受胎率。
(5)配种时间
一般春季和秋季在清晨饲喂后进行,冬季配种要选择在中午至下午进行。
自然交配:交配时把母兔放人公兔笼内。不应将公兔放人母兔笼内,因为公兔不熟悉母兔的兔笼,会延长配种时间。配种时要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嘈杂声音。母兔进人公兔笼内后,公兔追赶母兔,爬跨母兔背上,用前爪揉弄母兔胸腹部乳房,并做交尾动作。公兔射精时,发出一声“咕”的叫声,并侧身滑落下地,有时公兔与母兔同时侧卧。交配时间约0.5一1min。交配结束后,将母兔取出送回。搬送母兔时要小心轻稳,用一只手提颈皮,一只手托住臀部。交配后母兔如果受了惊扰和剧烈运动,精液容易从母兔阴道内流出,降低母兔受精率。
(6)妊娠检查
母兔交配后,应定期进行检查,对空怀母兔,应及时补配。
獭兔的饲养管理要点
1)饲养标准
目前,我国尚无獭兔生产的统一饲养标准,大多参照其他兔标准,根据生产实际建议参考以下标准表。
(2)日粮配合
日粮配合应根据各地饲料资源进行合理搭配,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制定饲料配方,现介绍几种配方以供参考。
1)种公兔饲料配方
麸皮30%,大麦11%,豆饼12%,苜蓿于草25%,青干草19%,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添加剂2.5%,食盐0.5%。另外,每100kg饲料加氨基酸200g。
2)妊娠兔饲料配方
大麦15%,玉米10%,麸皮15%,豆饼5%,菜饼8%,麦芽根10%,蚕沙5%,苜蓿粉10%,稻草粉20.5%,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添加剂1.5%。另外,每100kg饲料加蛋氨酸200g、赖氨酸100g。
3)哺乳兔饲料配方
菜籽饼8%,豆饼10%,玉米8%,大麦14%,麸皮10%,麦芽根28%,稻草粉20.5%,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添加剂1.5%。另外,每100kg饲料加蛋氨酸300g、赖氨酸100g。
4)生长兔饲料配方
大麦20%,玉米15%,豆饼15%,苜蓿干草25%,青干草13.5%,统糠10%,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添加剂1.5》6。另外,每100kg饲料加蛋氨酸200g。
5)商品兔饲料配方
小麦15%,玉米16%,麸皮20%,豆饼10%,菜饼8%,松针粉5%,统糠15%,麦芽根10%,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添加剂1%。
篇9:金蝉养殖技术
金蝉养殖技术
金蝉俗称知了,属昆虫纲,有翅亚纲,同翅目,蝉科,雄虫能发音.成虫刺吸植物枝干汁液,若虫生活在土壤中,以吸食植物根部汁液生存.金蝉营养丰富,干基蛋白含量在70名以上,脂肪约7%,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的'蛋白王,蝉蜕(蝉之皮)又是传统的中药成分,具有利尿、怯寒、镇惊、抗菌等作用.
作 者:张志英 徐兰玲 作者单位:濮阳市华龙区农业委员会 刊 名:河南农业 英文刊名:HENAN NONGYE 年,卷(期):2009 “”(21) 分类号:S8 关键词:篇10: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特性有哪些?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特性有哪些?
⒈城市轨道交通有较大的运输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高密度运转,列车行车时间间隔短,行车速度高,列车编组辆数多而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单向高峰每小时的运输能力最大可达到6万~8万人次(市郊铁道);地铁达到3万~6万人次,甚至达到8万人次;轻轨1万~3万人次,有轨电车能达到1万人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远远超过公共汽车。据文献统计,地下铁道每公里线路年客运量可达100万人次以上,最高达到1200万人次,如莫斯科地铁、东京地铁、北京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能在短时间内输送较大的客流,据统计,地铁在早高峰时1h能通过全日客流的17%~20%,3h能通过全日客流的31%。
⒉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准时性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在专用行车道上运行,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不产生线路堵塞现象并且不受气候影响,是全天候的交通工具,列车能按运行图运行,具有可信赖的准时性。
⒊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速达性
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车辆有较高的运行速度,有较高的启、制动加速度,多数采用高站台,列车停站时间短,上下车迅速方便,而且换乘方便,从而可以使乘客较快地到达目的地,缩短了出行时间,
⒋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舒适性
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的线路上,城市轨道车辆具有较好的运行特性,车辆、车站等装有空调、引导装置、自动售票等直接为乘客服务的设备,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好的乘车条件,其舒适性优于公共电车、公共汽车。
⒌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专用轨道上,没有平交道口,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并且有先进的通讯信号设备,极少发生交通事故。
⒍城市轨道交通能充分利用地下和地上空间
大城市地面拥挤、土地费用昂贵。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充分利用了地下和地上空间的开发,不占用地面街道,能有效缓解由于汽车大量发展而造成道路拥挤、堵塞,有利于城市空间合理利用,特别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中心区过于拥挤的状态,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并能改善城市景观。
⒎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运营费用较低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主要采用电气牵引,而且轮轨摩擦阻力较小,与公共电车、公共汽车相比节省能源,运营费用较低。
⒏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低污染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采用电气牵引,与公共汽车相比不产生废气污染。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还能减少公共汽车的数量,进一步减少了汽车的废气污染。由于在线路和车辆上采用了各种降噪措施,一般不会对城市环境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
★ 多肉的养殖技术
★ 牡蛎阅读理解答案
牡蛎的养殖技术及特性(精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