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古诗

时间:2023-03-06 03:48:47 作者:粉小伙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粉小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乡村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乡村的古诗,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乡村四月古诗

朝代:宋代

作者: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蚕桑:种桑养蚕。插田:插秧。

《乡村四月》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篇2:描写乡村古诗

描写乡村古诗

所见(袁枚)(一下)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回乡偶书(贺知章)(二上)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游山西村(宋·陆游)(四上)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过故人庄(孟浩然)(四上)

故人具鳮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乡村四月(宋·翁卷)(四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四下)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垒阴学种瓜。

牧童(吕岩)(五下)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五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归园田居·其一

诗人: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陶渊明由于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这组诗生动地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表达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组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陶渊明写“归园田居”其实是写诗人自己理想的故居。

《归园田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但在于每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的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表达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然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第一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心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虽是“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这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开始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以此比较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传诵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诗人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再有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这首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篇3:写乡村风光古诗

写乡村风光古诗

晦日湖塘

唐·孙逛

吉日初成晦,方塘遍是春。

落花迎二月,芳树历三旬。

公子能留客,巫阳好解神。

夜还何虑暗?秉烛向城阕。

贺监湖上

清·任颐

万顷平湖一苇航,此归喜似贺知章。

上恩赐与西湖曲,逐老吾家归照堂。

狂客归来终好夸,越王城下占烟霞。

此中信美非吾土,不似西湖是我家。

湖塘夜归

宋·陆游

鱼翁江上佩笭箵,一卷新传范蠡经。

郁郁林间桑椹紫,芒芒水面稻苗青。

云边筑舍分南北,陌上逢人半醉醒。

莫恨西村归路远,行前点点有飞萤。

道中书所见

宋·葛绍体

湖塘隔岸碧相鲜,田舍寒炊晚顿烟。

塞路官军好身手,路中相唤买鱼船。

微雨中过湖塘二首

清·李慈铭

西跨湖桥雨到时,四山烟景碧参差。

白云忽过青林出,一角斜阳贺监祠。

题跨湖桥下酒家

宋·陆游

湖水绿于染,野花红欲燃。

春当三月半,狂胜十年前,

小店开新酒,平桥上画船。

夜闻姑恶

陆游

湖桥东西斜月明,高城漏鼓传三更。

钓船夜过掠沙际,蒲苇萧萧姑恶声。

湖桥南北烟雨昏,两岸人家早闭门。

不知姑恶何所恨,时时一声能断魂。

天地大矣池至微,沧波本身无危机。

秋菰有米亦可饱,哀哀如此将安归。

篇4:乡村田园风光的古诗

乡村田园风光的古诗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 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 —— 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 —— 姚合《庄居野行》

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 —— 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 —— 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

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 —— 元稹《田家词 》

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 —— 高珩《春日杂咏》

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 —— 吴文英《瑞鹤仙·秋感》

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 —— 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

一片烟笼十里陂。 —— 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

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 —— 龚翔麟《菩萨蛮·题画》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 孟浩然《田园作》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 王维《不遇咏》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 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菰蒲睡鸭占陂塘。 —— 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倦蝶慵飞,故扑簪花破帽。 —— 吴文英《扫花游·送春古江村》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 孟浩然《田园作》

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 —— 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 孟浩然《田园作》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 王守仁《元夕二首》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 白居易《村居苦寒》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 孟浩然《田园作》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 —— 李白《树中草》

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 黄大临《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 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二》

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 —— 丘为《题农父庐舍》

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 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 关汉卿《大德歌·冬》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 白居易《村居苦寒》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 —— 元稹《田家词 》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 孟浩然《田园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 韦应物《观田家》

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不遣官军粮不足。 —— 元稹《田家词 》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 曹植《野田黄雀行》

月照孤村三两家。 —— 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 赵鼎《寒食》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 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 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 —— 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

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 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家随兵尽屋空存,税额宁容减一分。 —— 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 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 孟浩然《田园作》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 孟浩然《南归阻雪》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 赵元镇《寒食书事》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 白居易《村居苦寒》

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 —— 李白《野田黄雀行》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 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 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 —— 李白《野田黄雀行》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 韦庄《稻田》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 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 白居易《村居苦寒》

篇5:描写乡村的古诗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居秋瞑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篇6:描写乡村的古诗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雨过山村》——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新凉》——徐矶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山村五绝》——苏轼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烟雨蒙蒙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

《风流子》——孙光宪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荡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

《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村景》——陈与义

黄昏吹角闻呼鬼,清晓持竿看牧鹅。蚕上楼时桑叶少,水鸣车处稻苗多。

《小舟白竹篷盖保长所乘也偶借至近村戏作》——陆游

茅檐细雨湿炊烟,江路清寒欲雪天。不爱相公金络马,羡他亭长白篷船。

《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王安石

木杪田家出,城阴野迳分。溜渠行碧玉,畦稼卧黄云。薄槿烟脂染,深荷水麝焚。夕阳人不见,鸡鹜自成群。

《村舍》——陆游

剥啄敲村舍,丫叉揖主人。新墙拆龟兆,疏瓦断鱼鳞。红粒炊畲粟,青烟郁涧薪。得床思熟睡,寒犬苦狺狺。

《村舍》——许浑

燕雁下秋塘,田家自此忙。移蔬通远水,收果待繁霜。野碓舂粳滑,山厨焙茗香。客来还有酒,随事宿茅堂。

《山村晓思》——于濆

开门省禾黍,邻翁水头住。今朝南涧波,昨夜西川雨。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烟渚。不问水边人,骑牛傍山去。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新晴野(一作晚)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黄花川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篇7:描写乡村风光古诗

描写乡村风光古诗

描写乡村风光古诗

1、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4、野碓舂粳滑,山厨焙茗香。客来还有酒,随事宿茅堂。

5、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6、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7、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9、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10、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1、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荡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

1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3、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4、蚕上楼时桑叶少,水鸣车处稻苗多。

15、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6、茅檐细雨湿炊烟,江路清寒欲雪天。

17、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8、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0、开门省禾黍,邻翁水头住。今朝南涧波,昨夜西川雨。

21、红粒炊畲粟,青烟郁涧薪。得床思熟睡,寒犬苦狺狺。

22、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23、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24、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25、烟雨蒙蒙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26、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27、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篇8: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古诗

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古诗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宋《乡村四月》)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 · 长歌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

乡村四月古诗朗读

乡村生活的古诗

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的古诗

描写乡村风景的古诗

乡村工作总结

乡村日记范文

怀念乡村

《乡村生活》

乡村治理范文

经典古诗

乡村的古诗(推荐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乡村的古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