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送杜顗赴润州幕》唐诗及注释

时间:2023-03-15 03:53:14 作者:拉拉个脸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拉拉个脸”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杜牧《送杜顗赴润州幕》唐诗及注释,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杜牧《送杜顗赴润州幕》唐诗及注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杜牧《送杜顗赴润州幕》唐诗及注释

少年才俊赴知音,丞相门栏不觉深。

直道事人男子业,异乡加饭弟兄心。

还须整理韦弦佩,莫独矜夸玳瑁簪。

若去上元怀古处,谢安坟下与沉吟。

【注释】

①杜顗杜牧弟。润州州治在今江苏镇江。此诗《杜牧年谱》系于大和八年(834)十一月,时李德裕出为镇海节度使(治润州),辟领为试协律郎,牧在扬州赋诗送行。

②丞相指李德裕,大和七年任宰相,八年十一月出镇浙西。

③加饭多进饮食,保重身体。《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④韦弦佩《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此处乃劝杜顗随时留心自我调理。⑤玳瑁簪用玳瑁制作的发簪。玳瑁簪华贵,可用以代指幕僚。李峤《刘侍读见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赠》“顾己惭铅锷,叨名耻玳簪。”

⑥上元县名,属润州,在今江苏南京。处原作“去”,据全诗校语改。

⑦谢安东晋名臣,《晋书》有传。

篇2:《送杜顗赴润州幕》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送杜顗赴润州幕》的作者是杜牧,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24卷。

【原文】

篇3:《送杜顗赴润州幕》唐诗赏析

作者:唐·杜牧

少年才俊赴知音,丞相门栏不觉深。

直道事人男子业,异乡加饭弟兄心。

还须整理韦弦佩,莫独矜夸玳瑁簪。

若去上元怀古处,谢安坟下与沉吟。

【注释】

①杜顗:杜牧弟。润州:州治在今江苏镇江。此诗《杜牧年谱》系于大和八年(834)十一月,时李德裕出为镇海节度使(治润州),辟领为试协律郎,牧在扬州赋诗送行。

②丞相:指李德裕,大和七年任宰相,八年十一月出镇浙西。

③加饭:多进饮食,保重身体。《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④韦弦佩:《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此处乃劝杜顗随时留心自我调理。⑤玳瑁簪:用玳瑁制作的发簪。玳瑁簪华贵,可用以代指幕僚。李峤《刘侍读见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赠》:“顾己惭铅锷,叨名耻玳簪。”

⑥上元:县名,属润州,在今江苏南京。处:原作“去”,据全诗校语改。

⑦谢安:东晋名臣,《晋书》有传。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杜牧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他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其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系太和八年(834)32岁时所书。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 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篇4: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杜甫,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的意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杜甫,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的意思,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赏析 -诗词大全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

作者:杜甫  朝代:唐  体裁:七律   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石出倒听枫叶下,

橹摇背指菊花开。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

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

篇5:杜牧《送容州唐中丞赴镇》原文翻译注释

杜牧《送容州唐中丞赴镇》原文翻译注释

作品介绍

《送容州唐中丞赴镇》的作者是杜牧,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21卷第18首。

原文

送容州唐中丞赴镇

作者:唐·杜牧

交阯同星座,龙泉佩斗文。

烧香翠羽帐,看舞郁金裙。

鹢首冲泷浪,犀渠拂岭云。

莫教铜柱北,空说马将军。

注释

①容州:州治在今广西北流县。唐中丞:唐持,时由工部郎中出为容州刺史、御史中丞、容管经略招讨使。此诗《杜牧年谱》系于大中三年(849)。重收作张泌诗,误。

②交阻:亦作交趾,郡名,即交州,时为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今越南河内。据《新唐书·地理志》,容州、安南均为岭南五府之一,于天文均为鹑尾分野,故云同星座。

③龙泉:宝剑名,此泛指良剑。佩:全诗校:“一作似”。斗文:古代宝剑有七星图文。

④翠羽帐:用翠羽装饰的帷帐。

⑤郁金:芳草名,即郁金香,可染妇人衣裙。

⑥鹢,水鸟名。古代画鹢首于船头,故称船为鹢首。泷浪:急流。岭南人谓水为拢。

⑦犀渠:盾牌。左思《吴都赋》:“户有犀渠。”岭:指五岭。

⑧马将军:东汉马援,曾拜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阯,立铜柱,作为边界标志。见《后汉书·马援传》引《广州记》。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杜牧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他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其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系太和八年(834)32岁时所书。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 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繁体对照

卷521_18送容州唐中丞赴鎮杜牧

交阯同星座,龍泉佩鬥文。

燒香翠羽帳,看舞郁金裙。

鹢首沖壟浪,犀渠拂嶺雲。

莫教銅柱北,空說馬將軍。

杜牧《赤壁》唐诗

杜牧唐诗《山行》

唐诗之杜牧:赠别?其一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唐诗鉴赏

唐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从叔赴南海幕,送从叔赴南海幕马戴,送从叔赴南海幕的意思,送从叔赴南海幕

送李判官赴桂州幕,送李判官赴桂州幕钱起,送李判官赴桂州幕的意思,送李判官

《乱石》唐诗原文及注释

《送杨长史赴果州》唐诗原文

唐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讲课稿

杜牧《送杜顗赴润州幕》唐诗及注释(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杜牧《送杜顗赴润州幕》唐诗及注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