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infern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色彩的心理与情感构成,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色彩的心理与情感构成,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色彩的心理与情感构成
色彩心理与民族地区的关系非常重大,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教育以至传统生活习惯的不同,表现在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对色彩也会各有偏爱,
色彩的心理与情感构成
。有的色彩学家认为,色彩的心理与地区有关。处于南半球的人容易接受自然的变化,喜欢强烈的鲜明色;处于北半球的人对自然的变化感觉比较迟钝,喜欢柔和暗淡的色调。在英国,金色和黄色象征名誉和忠诚;银色或白色象征信仰和纯洁;红色象征勇敢和热情;青色象征虔诚和诚实;绿色象征青春和希望;紫色象征威严和高贵;橙色象征力量和忍耐;紫红色象征献身精神;黑色象征悲哀和悔恨。
在印度,红色表示生命、活力、朝气、热烈;蓝色表示真实;黄色表示光辉、壮丽;绿色表示和平、希望;紫色表示宁静、悲伤;白象、白牛象征喜庆神圣,
日本人喜欢红色和绿色。东北部的人喜爱樱红色,东南部的人则喜爱鲜明色。用于服饰的色彩大多喜欢用不太鲜明的含灰色和淡雅的中间色,常采用与自然季节色相协调的色彩。黄色表示未成熟的意思;青色代表青年、青春;白色历来是天子服饰的颜色;黑色用作丧事。
美国人用黑色、黄色、青色、灰色表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用颜色代表大学专业:橘红色是神学;青色为哲学;白色为文学;绿色为医学;紫色为法学;金黄色为理学; 橙色为工学;粉色为音乐;黑色为美学、文学。另外,美国人还用颜色来表示月份;一月份为黑或灰色;二月为藏青色;三月为白色或银色;四月为黄色;
色彩心理与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年龄心理学的研究,人类随着年龄的变化,生理结构各有不同,色彩所产生的心理影响也随之而异。如儿童大半喜欢极鲜明的颜色,红和黄两色就是一般婴儿的偏好;四岁至九岁的儿童最爱红色;九岁以上的儿童最爱绿色;黑色普遍不受欢迎。
篇2:《三大构成—色彩的联想与情感》说课稿
《三大构成—色彩的联想与情感》说课稿
一、说大纲
《三大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根据理论原则和学专 业的需要,主要讲授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的理论,使学生在艺术设计创造中, 对平面形的设计创意、色彩的设计与运用、立体造型设计有深刻的理论知识和创 造能、熟练的操作能力。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并能用美学的角度来进 行艺术实践活动,在艺术创造中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
结合教学内容训练学生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训练学生运用学习的理 论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并提高自己的艺术形象设计应用能力。
通过《三大构成》这门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构成艺术修养与表现能力。通 过大量构成作业练习,逐步使学生形成构成的理念与制作技巧。逐步形成形式美 的审美观点,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及综合素质。针对中专学生的能力特色,将三 大构成学科的教学安排了详略,将色彩构成作为教学重点。
根据本课程特点,上课以讲授操作辅导并进。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了解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的理论,对平面形 的设计创意、色彩的设计与运用、立体造型设计有深刻的理论知识和创造能、熟 练的操作能力。教材此章节写得比较笼统,学生不太能理解,在备课时要通过收 集大量的实例艺术品图片解释概念,让学生在深入浅出的讲解中理解。这就需要 教师在讲授分析中,诠释构成艺术与各艺术设计之间的犬齿关系。这一节通过概 念的详细说明,让学生对色彩的知觉、联想情感有更深更具象的了解。在讲解艺 术理论的同时并进行分组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的团队意 识,及创造能力、动手设计能力。在实践操作中可以跟学生很好的互动。
(二)教学目的 通过此课的学习,让学生对 知识目标:1、熟知色彩的知觉与情感 2、能概述色彩的情感与联想 3、熟知色彩的心理,从美学的角度对色彩的配置有较深认知。
能力目标:
1、根据配色方法、配色原理能进行配色设计。
2、色彩的感情在室内设计、美术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目标:通过此课的学习让学生
1、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
2、给学生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热情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1、掌握色彩的'知觉对人的心理影响。
2、了解色彩的联想与情感。
教学难点:色彩的知觉、联想知识在色彩设计中的运用。
三、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学习的学生是室内设计 121 的学生,有一定的美术专业基础,对室内 设计很一定的了解的。通过学习此课,他们对色彩设计、色彩的知觉色彩的联想 与情感能深入的了解与掌握。在实践操作时,大家同心协力,头脑风暴提出不同 的色彩设计方案进行探讨。利用 PPT 课件放映大量的艺术设计作品图片,分析案 例做到图文并茂,并在观摩图片中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
四、说教法
此课概念交笼统,在课堂讲授中加上大量的实例分析诠释及PPT放映的艺术设 计图片观摩,让学生在深入浅出的讲解中,理解色彩知觉色彩联想再设计中的意 义。教师在案例分析中,诠释色彩的联想与情感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此课的教 学法是讲授法、PPT 演示法并用讨论法跟实践操作演习法。
五、说学法
教师的交法会影响学生,在此课我用 PPT 放映、讨论跟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自助 学习法,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问题,难点部分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探讨问题,引 导他们积极探索问题,分组设计练习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
(一)讲授法、PPT 演示法讲授课程 一课时讲授法、PPT 演示法、讲解色彩的知觉、色彩的联想。色彩的感情理论从中插入提问和讨论,跟学生 一起讨论色彩的知觉联想。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一起探讨更深入的色彩 情感问题。
(二)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PPT 演示讨论色彩的联想。
案例分析色彩的联想与情感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1、引出、提出问题:色彩冷暖的设计运用、色彩的联想与情感在设计中的运用。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得出结论课上回答。
3、操作实践制作一幅冷色调、一幅暖色调的配色图。
4、教师讲评作业并总结
(三)操作练习作业讲评总结,评介作业。
(四)课外作业布置,强化此刻学习的理论概念。
篇3:色彩构成面积与视觉效果
在平面设计中色彩面积的占用与合理配置在色彩构成中是相当重要的,
色彩构成面积与视觉效果
。随着色彩面积大小的增减,色量等也会随之增减,对于视觉的刺激与心理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减。如1cm2的黑色出现在视觉范围里,会给人一种清晰干净的视觉效果,在1m2的黑色面前,则会产生一种严肃,沉闷的心理感受,而当人处在100m2的黑色包围中时,则会有一种消极的感觉,进而产生一种阴森恐怖的心理反映。又如1cm2的纯色大红,使人感觉鲜艳可爱,1m 2的纯色大红,使人觉得兴奋激动,当人处在100m2的纯色大红包围中,会有过分刺激而造成的疲倦之感。进而产生一种难以忍受的一种烦恼。通常大面积的色彩设计多选择明度高,彩度低,对比弱的色彩,给人带来明快,持久和谐的舒适感,如建筑,室内天花,墙壁,展台, 中等面积的色彩多用中等程度的对比,如服装配色中,邻近色组及明度中调对比就用得较多,既能引起视觉兴趣,又没有过分的刺激。 小面积的色彩常用鲜色和明色以及强对比,如小商品,小标志等,目的是让人充分注意。
形状是色彩存在的形象要素之一。一个颜色的出现总是伴随一定的形同时被我们感受。(
形状由集中到分散逐渐分割,尽管画面总的色量未变,但对比的效果却大大改变了。
在构成设计中,色彩形象所占位置的不同给画面的视觉效果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设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安排调整形象位置的过程,利用画面形象位置的变化,可设计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1。红绿二色远离,对比效果弱
2。红绿二色邻近,对比效果稍强
3。红绿二色呈包围与被包围状态下,对比效果增强
4。红色处于绿色的完全包围之中,作为底色的灰色完全起不到过渡的作用,对比效果则最强。
篇4:色彩的构成
色彩的构成
创作过程:
作品拍摄于5月。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巴扎,位于市南的中心地带,蜿蜒交错的通道总长超过10公里,是伊朗乃至中东地区最大的巴扎。在迷宫一样的巴扎,各种物品如地毯、干果、香料、服装、布匹、铜器,甚至小小的纽扣,都有专门的区域区别开来,这里的价格左右着伊朗全境的物价。这幅作品拍摄于鞋子的区域里,墙面上摆满了整齐而有规律的五颜六色的休闲鞋,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色彩图案。
张大鹏:五颜六色且排满画面的鞋让人满眼全是色彩,摊主回头的眼神成为这幅作品的亮点。
刘欣:这是一幅突破常规的作品,这样的人文小品在一众以风光为主体的作品中脱颖而出,给大家一种启发。摄影创作没有那么多的条框和束缚,“真善美”是唯一的要求。
刘颖:色彩斑斓的鞋子组成了纵横有序的画面,作品采用了多点式构图,既统一又变化,是一幅点线面集合展示的色彩美与形式美的佳作。
投稿要求:
在中国摄影家网(www.chinaphoto.cc)论坛注册,提供真实有效注册信息,并在指定版块发帖参赛。
每人一帖,单幅、组照不限,每帖限投10幅(包含组照作品数量),可以“回复”形式陆续上传图片。
上传作品应符合当月月赛主题,JPEG格式,图片长边为800像素左右,图片文件大小不超过300K。
参赛作品应为作者原创,并保留不小于2M的JPEG格式的数字文件以备获奖后调用。
截稿及评选:
每月1日截稿(以发帖时间为准),并开通下一月赛版块;
截稿后邀请《中国摄影家》杂志编辑及专家进行评选并公布获奖作品及名单;
获奖作品在《中国摄影家》杂志网络月赛专版刊登;
获奖名单公布后,请获奖作者及时将真实信息以及获奖作品大图传给网站相关人员。
奖励及积分:
一等奖:1幅 积10分
二等奖:2幅 积5分
三等奖:3幅 积3分
优秀奖:10幅 积1分
所有获奖作品均颁发获奖证书。
联系电话:010-64959004
联系人:李玉
邮箱:club@chinaphoto.cc
张大鹏:色彩让画面呈现出远近的层次,画面中的越野车让画面除了自然界的唯美之外,又融入了一些生机,属于点睛之笔。
刘欣:特别清新的一幅作品,色彩的'层次分明,画面左下方的车辆为整个作品增添了一份生机,给人更多的向往。
刘颖:简洁的色调,明快的过渡,让蓝色调的山体在绿色的前景衬托下更显神秘俊朗。
张大鹏:作者很巧妙地在画面中利用了红黄蓝三原色,画面中动静结合,鲜明的线条,让颜色更加突出。
刘欣:非常干净的作品,画面中除有了红黄蓝三色带来的色彩美之外,还有车和路标带来的动静呼应。若是两辆汽车的动感能够再强烈一点,画面就更美了。
刘颖:对角线式构图使画面具有稳定感,暗色的路面与各种导向标志线相映,具有立体感,岛链状的隔离带带动了画面的趣味性。富有新意的作品。
天路
张大鹏:作者选取了一个不错的拍摄点,曲折的公路让画面有了明显的纵深感,感受到大山的气势。
刘欣:画面远处那条光带不仅是画面的点睛之笔,也展现出标题的意义。
刘颖:如曝光再适当延长些时间,光绘效果会更充实,整体画面的通透感也会更好些。
色彩定格
张大鹏:画面中横向的彩色线条勾画出了纵深感和层次,远山和天空呈现出冷暖对比的色彩。
刘欣:画面的天空、云层、远山、草原、蒙古包,带来了丰富的色彩,只是元素偏多,不够干净。
刘颖:线条的运用,让画面增加了层次感,云与山的气氛效果凸现得不错。
浮生
张大鹏:色彩纯正让人觉得很纯粹,在这种纯粹的环境中,水中的茎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线条。
刘欣:简单的构图和大胆的色彩是这幅作品成功的原因。
刘颖:水色处理得过绿,使主体不够突出。
篇5:色彩构成知识
色彩对于事物的表现能力有着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超强效果,在我们生活里,色彩无所不在,它是构成我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我们对每一件事物的认知,都是从色彩与形状开始的。我们也在用色彩创造丰富的视觉空间,用色彩的语言与社会进行沟通。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颜色的反应都是有一定的规律。为此人们把每种颜色都赋予了特殊的感情意义。
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作为一个网页设计师,只有掌握色彩构成原理,熟知各色彩的相互关系及各种色彩的生理或心理作用,结合自己所具备的平面构成知识,在网页设计中正确用色,才能实现传达特定信息和渲染页面的效果的目的。
1、色彩的性质
A、光与色彩色彩是由光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光好似产生色的原因,色是光感觉的结果。光在物理学上是电磁波的一部分,其波长自700~400nm,在此范围称为可视光线。当把光线引入三棱镜时,光线被分离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因而得出的自然光是七色光的混合。这种现象称作光的分解或光谱,七色光谱的颜色分布是按光的波长排列的。
B、物体色物体本身不会发光的,之所以能看到它,是因为光源色经物体表面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物体在自然光照下,只反射其中一种波长的光,而其它波长的光全部吸收,这个物体则呈现反射光的颜色。如果某一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那么我们便感觉这个物体是白色的;如果把七色光全部吸收,那么就呈现一种黑色;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颜色是极其丰富的,各种物体不可能单纯反射一种波长的光,它只能对某一种波长的光反射得多,而对其它波长的光按不同比例反射得少,因此,物体的颜色不可能是一种绝对标准的色彩,而只能是倾向某一种颜色,同时又具有其它色光的成分。所以说物体的色彩是受光源的色彩和该物体的选择吸收与反射能力所决定的。
C、计算机色彩显示我们知道物体的色彩是对色光反射的结果,那么,计算机显示器的色彩如何生成的?彩色显示器产生色彩的方式类似于大自然中的发光体。在显示器内部有一个和电视机一样的显像管,当显像管内的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流打在荧光屏内侧的磷光片上时,磷光片就产生发光效应。三种不同性质的磷光片分别发出红、绿、蓝三种光波,计算机程序量化地控制电子束强度,由此精确控制各个磷光片的光波的波长,再经过合成叠加,就模拟出自然界中的各种色光。
2、视觉的生理特性
A、视觉的适应
(1)明适应光线弱的环境突然间变成一个光线强的环境(例如:电灯骤开的瞬间),人的眼睛在片刻“失明”后适应的过程叫明适应。这个视觉适应过程大约有0.2s
(2)暗适应和明适应相反的过程称作暗适应(例如,夜晚从灯光明亮的大厅步到户外),暗适应过程大约需5~10min的时间。
(3)色适应由一个色光环境到另一个色光环境,人的眼睛由感觉到差异的存在到差异消失的适应过程称作色适应。如当我们从普通灯光(带黄橙光)的房间到点日光灯(带蓝白味光)的房间,开始觉得两房间的灯光色彩有差异,可是过不久,便会不知不觉地习惯下来,就觉得没有什么区别了。
B、色感觉恒常当我们看物象时,常常进行着心理的调节,就不会被进入眼内的光的物理性质所欺骗,而能认识物象的真实特性。视觉的这种自然地或无意识地对物体的色觉始终想保持原样不变和“固有”的现象,就是色感觉恒常,也叫视觉惰性。
(1)明度恒常把一个浅色的物体放置在阳光下,一个白色的物体放置在阴影处,虽然在阳光下浅色物体对光的反射量比在阴影处是白色物体对光的反射量多,但我们仍然感到阳光下的物体是灰色的,而在阴影处的物体是白色的,这种现象称为明度恒常。
(2)大小恒常人们面向前方,两个等大的物体,一个放置在近处,一个放置在远处,虽然近处的物体比远处的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大很多,但是我们认为是同样大小。这现象称为大小恒常。
(3)色的恒常把一张白纸照射蓝色光,把一张蓝颜色的纸照射白光(全色光),两者相比较,虽两张纸都成了蓝色,但是眼睛仍然能区分出前者是在蓝色光下的白纸,后者为蓝色纸,这种把物体的“固有色”与照明色相区别的能力,称为色的恒常,
(4)色感觉恒常的条件色彩感觉的恒常现象是有条件的。当色彩环境或照明条件发生变化时,色感觉的恒常现象不能维持。去掉环境及与周围的关系,色感觉的恒常也难以维持。
C、视觉的阈值两种刺激差别未到达定量以上,则无法区别异同,此定量叫阈值。未到达阈值为相同,超过阈值为不同。例如:人的眼睛无法分辨速度过快、面积过小、距离过远、差别过小的物体。任何现象在未达到阈值以前都认为相同、消失、无法分辨。视觉的这种特性,为色彩的空间混合、网点印刷、电脑显像等生理理论根据。也为我们对色彩和构图的统一与变化、具象与抽象等提供了应用依据。
3、彩的混合色彩有两个原色系统:色光的三原色、色素的三原色。色彩有三种混合方式:正混合、负混合、中性混合。
A、原色不能用其它色混合面成的色彩叫原色。用原色却可以混出其它色彩。原色有两个系统,一种是色光方面的,即光的三原色,另一种是色素方面的即色素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红光(Red)、绿光(Green)、蓝光(Blue)。色素的三原色:品红(Magenta)、黄色(Yellow)、青色(Cyan)。
B、色彩的正混合正混合指色光的混合。将太阳光线引入三棱镜时,光线被分离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同样,我们可以在实验室里把单色光混合成其它色光,得出台下实验结果:红光+绿光+蓝紫光=白光红+绿=黄光红光+蓝紫光=紫红光可以看出色光的混合特征,两色或多色光相混,混出的新色光,明度增高,明度是参加混合各色光明度之和。参混合的色光越多,混出的新色的明度就越高,如果把各种色光全部混合在一起则成为极强白色光。所以把这种混合叫正混合或加法混合。在色环上,相混合的两色光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较近,中等,较远相混,形成的新色光均为相两色光的中间色光。相距近混了的新色光纯度高,相距远混出的新色光纯度低,相距最远的补色光相混,混出的光为白光,其纯度消失。混出新色光的明度为参加相混色光明度之和。电脑显示器的色彩是通过荧光屏的磷光片发出的色光通过正混合叠加出来的,它能够显示出百万种色彩,其三原色是红(Red)、绿(Green)、蓝(Blue),所以称之为RGB模式。
C、色彩的负混合负混合指色素的混合,色素的混合,色素的混合是明度降低的减光现象,所以叫负混合或减法混合。颜料、染料、涂料等色素的性质与光谱上的单色光不同,是属于物体色的复色光,色料的显色是把白光中的色光经部分选择与吸收的结果,所反射的和所吸收的色混合的结果,而是吸收部分相混合所增加的减光现象。在色环上相混合的两色距离近,距离中等,距离较远的色相混,混合的结果均为相混两色的中间色。两色相距较近时,混出的色纯度降低得少;两色相距远时,混出的色纯度降低得多。若两色为相距最远的互补色时,混出的新色纯度消失,明度降低为黑灰色。因此要混合出纯度较高的新色彩,一定要选择在色环上距离较近的色,如用黄绿和蓝绿混出的绿色,一定比用黄色和蓝混出的绿色的纯度高。由于各色料的本质的不同及混合时分量的误差都会影响混色的结果。还有些色彩是无法用其它色彩混合出来的。在理论上,将品红(Magenta)、黄色(Yellow)、青色(Cyan)三种色素均匀混合时,三种色光将全部吸收,产生黑色,但在实际操作中,因色料含有杂质而形成棕褐色,所以加入了黑色颜料(Black),从而形成CMYK色彩模式。这是电脑平面设计的专用色彩模式,在印前处理中有着最重要的作用,是四色印刷的基础。
D、色彩的中性混合中性混合包括回旋板的混合方法(平均混合)与空间混合(井置混合)。
(1)回旋板的混色回旋板的混色是属于颜料的反射现象。如把红色和蓝色按一定的比例涂在回旋板上,以每秒40-50次以上的速度旋转则显出红紫灰色。可是如果我们把红和蓝两色光用加法混合则成为淡紫红色光,明度提高。把红和蓝颜料用减法混合,则成为暗紫红色,明度降低。通过以上不同方法的混合对比,发现用回旋板的方法混合出的色彩其明度基本为参加混合色彩明度的平均值,所以把这种混合方法叫中性混合。回旋板的中性混合实际是视网膜上的混合。正如上面举的例子,由于红、蓝两色经回旋板快速旋转使红、蓝二色反复刺激视网膜同——部位,红、蓝,红、蓝,交替而连续不断,因此在视网膜上发生红、蓝两色光混合而产生红紫灰色的感觉。
(2)空间混合(并置混合) 由于空间距离和视觉生理的限制,眼睛辨别不出过小或过远物象的细节,把各不同色块廓受成一个新的色彩,这种现象称为空间混合或井置混合。如果我们把红、蓝色点(或块)井置的画面经过一定的距离,我们发现红色与蓝色变成了一个灰紫色。同样,胶版印刷只用品红、黄、蓝三色网点和黑色网点便可印出各种丰富多彩的画面,除重叠部分的网点产生减色混合外都是色点的并置混合,这种井置混合叫近距离空间混合.空间混合的距离是由参加混合色点(或块)面积的大小决定的,点或块的面积越大形成空间混合的距离越远。回旋板的混合和井置混合实际上都是视网膜上的混合。这两种混合均为中性混合,混合出新色彩的明度基本等于参加混合色彩明度的平均值。
篇6:色彩与心理感受
这里所说的心理感受是指视觉对色彩的反应,随外在环境而改变,视觉受色彩的明度及彩度的影响,会产生冷暖、轻重、远近、胀缩、动静等不同感受与联想。色彩由视觉辨识,但却能影响到人们的心理,作用于感情,乃至左右人们的精神与情绪。色彩就本质而言,并无感情,而是经过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普遍经验的作用,形成人们对色彩的心理感受。 冷暖感 色彩的冷暖感被称为“色性”,色彩的泠暖感觉主要取决于色调。色彩的各种感觉中,首先感觉到的是冷暖感。在绘画与设计中,色彩的冷暖有着很大的适用性,故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表现热烈欢乐的气氛,多考虑用暖色调。
轻重感 色彩的轻重感,主要取决于明度。明度高的色感觉轻,富有动感,暗色具有稳重感。明度相同时,纯度高的比纯度低的感觉轻。以色相分,轻重次序排列为白、黄、橙、红、灰、绿、蓝、紫、黑。设计家常利用色彩的轻重感处理画面的均衡,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远近感 远近感是色性、明度、纯度、面积等多种对比造成的错觉现象。亮色、暖色、纯色如红、橙、黄暖色系,看起来有逼近之感,称“前进色”,
暗色、冷色、灰色如青、绿、紫冷色系,有推远之感,称“后退色”。色彩的前进与后退还与背景密切相关,面积对比也很有影响。进退效果在画面上可以造成空间感觉,是设计家重要的造型手段之一。色彩的远近感能产生千变万化的美妙构想,并使主题得以突出强调。 胀缩感 色彩的胀缩感是一种错觉,明度的不同是形成色彩胀缩感的主要因素。运用色彩的胀缩感,典型的实例要算是法国的三色国旗设计了,其红、白、蓝三色的宽度之比为:白30、红33、蓝37、三色虽不等分,但在视觉上却造成了感觉上的等分,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动静感 色彩的动静感也称“奋静感”,是人的情绪在视觉上的反映。红、橙、黄色给人以兴奋感,青、蓝色给人以沉静感,而绿和紫属中性,介乎两种感觉之间。白和黑及纯度高的色给人以紧张感,灰色及纯度低的色给人以舒适感。动静感也来源于人们的联想,它与色彩对心理产生作用有密切关系。色彩的动静感与画面色调气氛和意境有着紧密的关系。色彩的运用应服务于主题,在进行色调设计时,色彩的动静感效果是必不可少的思考因素。 由于人们的年龄、性别、经历、修养、性格、情绪及民族传统、宗教信仰、地区风俗、环境的不同,人们对色彩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所以不能把色彩的心理反应绝对化。
篇7:色彩构成及视觉心理的工业设计运用论文
在运用色彩进行工业设计之前,相关人员首先要知道各种色彩于人视觉和心理造成的各种感觉,以便能熟练结合各种色彩,使色彩构成在视觉心理影响效果上更好,另外还要和工业产品结合在一起,使色彩能突出产品,更能帮助产品提高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本文主要针对色彩构成和视觉心理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色彩与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
运用好色彩搭配,会对运用对象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使运动对象在同样产品中更加显著,更加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注意,并且会对该对象产生好感。搭配好色彩的对象显得更加特别和突出,如此也就加深了人们对其的印象,即使时间久了,人们脑海中只要想起该产品,就会想到搭配效果极好的色彩,或看到色彩,就会联想到该产品[1]。该产品的购买力就会增强。之所以说色彩构成会对人的视觉心理产生影响,这也是经过无数个现实验证的,比如蓝天白云环境要远远比灰蒙蒙的天气环境带给人的舒适度要好一些。所以如果色彩搭配不好,使运用对象永远都是黑暗灰沉调,会带给人压抑、痛苦、沉闷的感觉,而如果将一些积极的红绿橘等色调巧妙搭配在一起,会使运动对象更加活泼一些,人在看了之后,心理也会放松。另外无论是什么对象,在运用了色彩后,人们可以通过色彩就可以理解该对象所要传达出的观念或理念,这使得运用对象在人对其的认知交流上没有国界,不分地域。比如交通指示灯对于色彩的使用,不用文字,直接以颜色显示所要代表的意思,简洁又适应。由此可见,色彩以及色彩搭配与生活机密相连。
二、色彩和视觉、心理的关系
在色彩中,有冷色调和暖色调之分,这也是根据色彩对人视觉和心理产生的影响区分的,像蓝色就属于冷色调,在天气闷热的环境中见到蓝色,或想到蓝色,就会给人心理带来降温的凉爽感,并且冷色调容易使人冷静,情感运用相对要远小于理智,人的情绪也会被安抚下来,相对的脉搏和身体行动都要缓慢得多。而红色就属于暖色调,这种在寒冷的冬季运用比较多,还代表喜庆,所以一般将红色作为春节的主色调。另外这种暖色调,比较容易带动人的情感,使人心情保持亢奋状态,所以脉搏和血压等都会变得急促一些,会使人保持积极性[2]。由此可见,色彩不仅会对人心理产生影响,还会对生理产生影响。所以在工业设计中,更要注重色彩以及色彩搭配的运用。
三、色彩构成和视觉心理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一)色彩组合要清楚、合理
在工业设计中运用色彩,主要是利用色彩特点鲜明,给人印象和感觉深刻的优势来提高产品的格调,也是利用色彩来刺激人们的购买欲。在将几种色彩组合在一起时,设计师应该关注的是构成后的混合色彩在搭配上协调,要清楚合理,不会产生搭配矛盾,产品才会有被修饰的感觉,否则产品的整体感官将会下降。在色彩组合中,无论是简单的色彩构成,还是比较复杂的色彩构成,只要坚持清楚明了,组合得当的原则,工业产品始终都是有格调的,会带给人较好的视觉心理感受。在现实中,有很多工业产品遵循了此原则,如可口可乐的红白配,加多宝的红黄配,都会带给人良好的视觉感受,红色的利用,更是会加大人们对产品购买的积极性。
(二)形象色的运用
在工业设计中,作为产品外包装,在对其进行色彩构成设计时,往往不仅需要满足人的感观,更重要的是利用色彩传递一种信息,关于产品的特点以及使用等方面的信息,将这些具有含义的色彩构成在一起,会更加有利于人们从外观上快速了解产品,在没有见到实质性产品时,形象色的运用就是人们购买欲望产生的依据[3]。在人们运用形象色进行商品内容判断时,虽然是一种情感上的感性反应,但这些反应都是建立在理智上与实际中对该形象色的印象的基础上,所以形象色可以使人在短时间内对商品进行联想反应。如果工业产品能利用好形象色,将会促进人的.购买欲。比如食品中的暖色调将会调动人们展开想象,使人产生美味感觉,冷色调将会使人想到洁净,觉得使用的产品是安全的。
(三)产品色彩运用要永远保持先进性
一个时代,一个特点,人们对于产品色彩搭配的要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不同时代的产品代表着该时代人们对于色彩的直观感受,所以工业设计中,产品色彩运用要永远保持先进和潮流,以刺激该时代人们的感官,促进产品销售。现时代已经不流行刻画形状,淡色设计层次的色彩搭配方式了,而是简单的色彩搭配。在色彩搭配中,往往会采用主色调与配色调共存的搭配模式,比如百事可乐中的红白蓝。这样的标准色系与现时代人们的审美以及心理对色彩的感官相适应,能促进人们的购买欲望[4]。
(四)对产品色彩运用进行创新
在工业设计中,还要考虑色彩搭配与时代流行或人们的感官心理需求,只有如此,产品色彩才会更加符合人们的眼缘,受人们青睐,所以设计师在追赶潮流的同时,还要对色彩搭配的方向进行关注和控制,以便能及时设计出新鲜的色彩搭配,使产品能敢为人先,做第一个挑动人视觉心理的物,如此该产品才会畅销,引发人们对于色彩搭配的新狂潮。
四、结语
色彩构成通过改变人的视觉心理来对工业设计走向等方面产生影响,又通过工业设计产品来对人的视觉心理形成新的刺激,总之色彩构成很重要,需要设计师绞尽脑汁,来促使色彩构成与工业设计相适应,与人的感官心理等相适应。
参考文献:
[1]陈和生,王苑欣.工业设计中色彩构成与视觉心理的运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7,30(07):306.
[2]马荻.色彩构成和视觉心理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J].工业设计,2016,(10):175+177.
[3]胡雨霞,石海林.色彩构成和视觉心理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J].设计,2016,(09):128-129.
[4]黄强苓.色彩构成和视觉心理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1):63-66.
篇8:小学生色彩构成课件
教学目的:
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较丰富的色彩语汇及最基本的调色方法,扩展并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力。
教学重点:
了解色彩三要素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用三原色进行调色练习。
教具准备:
1、cai课件
2、各类色彩卡片及水彩色。
3、实物平台。
课业类别:绘画知识课
学生学习用品准备:
绘图纸、铅笔、毛笔、水彩色、调色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品准备情况。
二、引入新课:
发展思维,启发学生的相象力。
世界是多彩的,我们无时不在感受色彩,同时也在不断用色彩装扮自己。(大屏幕展示几幅色彩鲜艳的图片)
教师提问:同学们能够从大自然中找到哪些色彩的存在?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几个图片进行分析,并总结归纳:色彩构成正是研究色彩组合、搭配规律的学说,能够提高我们认识色彩的能力。
三、揭示课题、讲授新课:
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是探讨利用色彩要素获得色彩审美价值的原理、规律、法则、技法的学说。
色彩三要素:
1、色相:指颜色的面貌。我们借助色彩的名称区别色相。
(三原色调色过程展示)
色相环:以几个主要色相为基础,并分别配出中间颜色,组成的首尾相接的圆环。
(学生操作演示,完成一幅十二色色相环。)
2、明度: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
黑白明度渐变图(演示明度渐变过程)
3、纯度:指色彩的鲜艳和纯净程度。
由于颜料的混合属于色彩的.减法混合,所以混入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有所下降。
(过程演示:二、三、四种色分别混合)
课堂小练习:
出示四种色块,分别是红色、粉红、灰红、深红,由学生选择出明度最高及纯度最高的色块。
教师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例分析,通过直观感受使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
四、学生作调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屏幕展示出三组不同的明度渐变图,学生可以临摹图例。这个练习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色彩明度的调配能力,在明度渐变准确的基础上不提过高要求。
五、小结:将完成情况较好的几幅作业放在实物平台上进行现场点评,并由作者讲述自己的作图技巧和体会。最后,由教师将本课内容作简单回顾。
指颜色的冷暖属性。色彩的冷暖感觉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由于联想而形成的。红、橙、黄色常使人联想起东方旭日和燃烧的火焰,因此有温暖的感觉,所以称为“暖色”;蓝色常使人联想起高空的蓝天、阴影处的冰雪,因此有寒冷的感觉,所以称为“冷色”;黑、白、灰、绿、紫等色给人的感觉是不冷不暖,故称为“中性色”。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在同类色彩中,含暖意成分多的较暖,反之较冷。
因为目前区分色彩一般是按四季色彩理论来分的,就是分春,夏,秋,冬。春和秋都是暖色系的,夏和冬是冷色系。而春和夏都属于不饱和的色彩,秋和冬属于饱和的色彩。
(1)红色 红色的波长最长,穿透力强,感知度高。它易使人联想起太阳、火焰、热血、花卉等,感觉温暖、兴奋、活泼、热情、积极、希望、忠诚、健康、充实、饱满、幸福等向上的倾向,但有时也被认为是幼稚 、原始、暴力、危险、卑俗的象征。红色历来是我国传统的喜庆色彩。
深红及带紫味的红给人感觉是庄严、稳重、而又热情的色彩、常见于欢迎贵宾的场合。含白的高明度粉红色,则有柔美、甜蜜、梦幻、愉快、幸福、温雅的感觉,几乎成为女性的专用色彩。
(2)橙色 橙与红同属暖色,具有红与黄之间的色性,它使人联想起火焰、灯光、霞光、水果等物象,是最温暖、响亮的色彩。感觉活泼、华丽、辉煌、跃动、炽热、温情、甜蜜、愉快、幸福竺,但也有疑惑、嫉妒、伪诈等消极倾向性表情。
含灰的橙成咖啡色,含白的橙成浅橙色,俗称血牙色,与橙色本身都是装中常用的甜美色彩也是众多消费者特别是女妇,儿童,青年喜爱的服装色彩。
(3)黄色 黄色是所有色相中明度紧高的色彩,具有轻快、光辉、透明、活泼、光明、辉煌、希望、功名、健康等印象。但黄色过于明亮而显得刺眼,并且与他色相混即易失去其原貌,故也有轻薄、不稳定、变化无常、冷淡等不良含义。
含白的淡黄色感觉平和、温柔,含大量淡灰的米色或本白则是很好的休闲自然色,深黄色却另有一种高贵、庄严感。由于黄色极易使人想起许多水果的表皮,因此它能引起富有酸性的食欲感。
黄色还被用作安全色,因为这极易被人发现,如室外作业的工作服。
(4)绿色 在大自然中,除了天空和江河、海洋、绿色所占的面积最大,草、叶植物,几乎到处可见,它象征生命、青春、和平、安详、新鲜等。绿色最适应人眼的注视,有消除疲劳、调节功能。黄绿带给人们春天的气息,颇受儿童及年轻人的欢迎。蓝绿、深绿 是海洋、森林的色彩,有着深远、稳重、沉着、睿智等含义。含灰的绿、如土绿、橄榄绿、咸菜绿、墨绿等色彩,给人以成熟、老练、深沉的感觉,是人们广泛选用及军、警规定的服色。
(5)蓝色 与红、橙色相反,是典型的寒色,表示沉静、冷淡、理智、高深、透明等含义,随着人类对太空事业的不断开发,它又有了象征高科技的强烈现代感。
浅蓝色系明朗而富有青春朝气,为年轻人所钟爱,但也有不够成熟的感觉。深蓝色系沉着、稳定,为中年人普遍喜爱的色彩。其中略带暖味的群青色,充满着动人的深邃魅力,藏青则给人以大度、庄重印象。靛蓝、普蓝因在民间广泛应用,似乎成了民族特 色的象征。当然,蓝色也有其另一面的性格,如刻板、冷漠、悲哀、恐惧等。
(6)紫色 具有神秘、高贵、优美、庄重、奢华行的气质,有时也感孤寂、消极。尤其是较暗或含深灰的紫,易给人以不祥、腐朽、死亡的印象。但含浅灰的红紫或蓝紫色,却有着类似太空、宇宙色彩的幽雅、神秘之时代感、为现代 生活所广泛采用。
(7)黑色 黑色为无色相无纯度之色。往往给人感觉沉静、神秘、严肃、庄重、含蓄,另外,也易让人产生悲哀、恐怖、不祥、沉默、消亡、罪恶等消极印象。尽管如此,黑色的组合适应性却极广,无论什么色彩特别是鲜艳的纯色与其相配。都能取得赏心悦目的良好效果。但是不能大面积使用,否则,不但其魅力大大减弱,相反会产生压抑、阴沉的恐怖感。
(8)白色 白色给人印象中洁净、光明、纯真、清白、朴素、卫生、恬静等。在它的衬托下,其他色彩会显得更鲜丽、更明朗。多用白色还可能产生平淡无味的单调、空 虚之感。
(9)灰色 灰色是中性色,其突出的性格为柔和、细致、平稳、朴素、大方、它不像黑色与白色那样会明显影响其他的色彩。因此,作为背景色彩非常理想。任何色彩都可以和灰色相混合,略有色相感的含灰色能给人以高雅、细腻、含蓄、稳重、精致、文明而有素养的高档感觉。当然滥用灰色也易暴露其乏味、寂寞、忧郁、无激情、无兴趣的一面。
(10)土褐色 含一定灰色的中、低明度各种色彩,如土红、土绿、熟褐、生褐、土黄、咖啡、咸菜、古铜、驼绒、茶褐等色,性格都显得不太强烈,其亲和性易与其他色彩配合,特别是和鲜色相伴,效果更佳。
也使人想起金秋的收获季节,故均有成熟、谦让、丰富、随和之感。
(11)光泽色 除了金、银等贵金属色以外,所有色彩带上光泽后,都有其华美的特色。金色 富丽堂皇,象征荣华富贵,名誉忠诚;银色雅致高贵、象征纯洁、信仰,比金色温和。它们与其他色彩都能配合。几乎达到“万能”的程度。小面积点缀,具有醒目、提神作用,大面积使用则会产生过于眩目负面影响,显得浮华而失去稳重感。如若巧妙使用、装饰得当、不但能起到画龙点晴作用,还可产生强烈的高科技现代美感。
★ 英文简历构成
★ 情感语录与感悟
★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
色彩的心理与情感构成(共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