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宝宝坊宝宝金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李清照古今第一女赌徒的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李清照古今第一女赌徒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李清照:古今第一女赌徒名人故事
李清照:古今第一女赌徒名人故事
李清照(1084-1155),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能称得上古今第一才女,人们最有可能达成共识的,可能就是李清照了;然而能称得上古今第一女赌徒,人们最想不到的竟然也是李清照。
婉约清丽词 慷慨悲壮诗
在词的领域,人们大抵会首先想起苏东坡、辛弃疾。然后,就应该想到南唐后主李煜和李清照了。其余的人,如柳永、周邦彦、姜夔、吴文英之流,恐怕都要排在后面了。
李清照的词,风格婉约清丽,自成一家。其作品传世不多,但佳作、佳句流传之广,却不逊于任何一位大家。如脍炙人口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被后人誉为“三瘦”,李清照也因此得了一个“李三瘦”的.别号。
李清照的诗传世更少,多为感时咏史之作。为人称道的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情辞慷慨,不让须眉。能写出如此文字的奇女子,遍数古今,可能也只有“鉴湖女侠”秋瑾差堪比肩了。
李清照的词,让人想到的是多愁善感的南国佳丽。而李清照的诗,使人联想到的却是慷慨悲歌的燕赵之士。表现了这位奇女子性格的两个侧面。而后者在她私人生活之中的表现,就是酷爱赌博。
痴迷赌博 “每忘寝食”
文人大多有一种痴情。李清照对赌博的迷恋,就可称痴迷。而且,痴迷的程度和豪气同样可称压倒须眉。传世的李清照文字,有两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一篇叫《打马赋》,一篇叫《打马图经》。“打马”是当时十分流行的一种博戏。李清照酷爱这种博戏,专门为之做赋,还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打马”的规则做了记录。在《打马图经序》中,李清照声情并茂地叙述了自己对博戏的痴迷:“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自南渡来流离迁徙,尽散博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李清照颠沛流离,四处迁徙,博具尽散,但胸中却从未忘却。只要一旦安适,舍舟车而见轩窗,就马上想起“博弈之事”。这样对赌博的迷恋和坦然的态度,不输于任何男子。其赌博技艺之精,居然到了不论睹注多寡,从未败北的地步。这就不仅博艺“精而已”,还应该包括赌运佳了。更重要的是,这位才女不仅酷爱赌博,而且对博戏的源流和变化颇有研究。在《打马图经》中,她写道:
“长行、叶子、博塞、弹棋(各种博戏名,下同),世无传者。打揭、大小、猪窝、族鬼、胡画、数仓、赌快之类,皆鄙俚,不经见。藏酒、摴蒲、双蹙融,近渐废绝。选仙、加减、插关火,质鲁任命,无所施人智巧。大小象戏、弈棋,又惟可容二人。独采选、打马,特为闺房雅戏……予独爱依经马,因取其赏罚互度,每事作数语,随事附见,使儿辈图之。不独施之博徒,实足贻诸好事。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
在这里,女词人满怀自豪地宣告:“千秋万世之后,喜欢打马的人们,你们不要忘记,打马的规矩,是我易安居士给你们记载下来的啊。”
豪赌名人自风流
《打马赋》是一篇精彩的骈文。文中,李清照对历史上那些豪赌的人和事,充满了向往之情:
“岁令云徂,卢或可呼。千金一掷,百万十都。樽俎具陈,已行揖让之礼;主宾既醉,不有博弈者乎!故绕床大叫,五木皆卢;沥酒一呼,六子尽赤。平生不负,遂成剑阁之师: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今日岂无元子,明时不乏安石。又何必陶长沙博局之投,正当师袁彦道布帽之掷也”。
篇2:李清照古今第一女赌徒的故事
李清照古今第一女赌徒的故事
李清照(10841155),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能称得上古今第一才女,人们最有可能达成共识的,可能就是李清照了;然而能称得上古今第一女赌徒,人们最想不到的竟然也是李清照。
婉约清丽词 慷慨悲壮诗
在词的领域,人们大抵会首先想起苏东坡、辛弃疾。然后,就应该想到南唐后主李煜和李清照了。其余的人,如柳永、周邦彦、姜夔、吴文英之流,恐怕都要排在后面了。
李清照的词,风格婉约清丽,自成一家。其作品传世不多,但佳作、佳句流传之广,却不逊于任何一位大家。如脍炙人口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被后人誉为“三瘦”,李清照也因此得了一个“李三瘦”的别号。
李清照的诗传世更少,多为感时咏史之作。为人称道的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情辞慷慨,不让须眉。能写出如此文字的奇女子,遍数古今,可能也只有“鉴湖女侠”秋瑾差堪比肩了。
李清照的词,让人想到的是多愁善感的南国佳丽。而李清照的诗,使人联想到的却是慷慨悲歌的燕赵之士。表现了这位奇女子性格的两个侧面。而后者在她私人生活之中的表现,就是酷爱。
痴迷 “每忘寝食”
文人大多有一种痴情。李清照对的迷恋,就可称痴迷。而且,痴迷的程度和豪气同样可称压倒须眉。传世的李清照文字,有两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一篇叫《打马赋》,一篇叫《打马图经》。“打马”是当时十分流行的.一种博戏。李清照酷爱这种博戏,专门为之做赋,还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打马”的规则做了记录。在《打马图经序》中,李清照声情并茂地叙述了自己对博戏的痴迷:“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自南渡来流离迁徙,尽散博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李清照颠沛流离,四处迁徙,博具尽散,但胸中却从未忘却。只要一旦安适,舍舟车而见轩窗,就马上想起“博弈之事”。这样对的迷恋和坦然的态度,不输于任何男子。其技艺之精,居然到了不论睹注多寡,从未败北的地步。这就不仅博艺“精而已”,还应该包括赌运佳了。更重要的是,这位才女不仅酷爱,而且对博戏的源流和变化颇有研究。在《打马图经》中,她写道:
“长行、叶子、博塞、弹棋(各种博戏名,下同),世无传者。打揭、大小、猪窝、族鬼、胡画、数仓、赌快之类,皆鄙俚,不经见。藏酒、摴蒲、双蹙融,近渐废绝。选仙、加减、插关火,质鲁任命,无所施人智巧。大小象戏、弈棋,又惟可容二人。独采选、打马,特为闺房雅戏……予独爱依经马,因取其赏罚互度,每事作数语,随事附见,使儿辈图之。不独施之博徒,实足贻诸好事。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
在这里,女词人满怀自豪地宣告:“千秋万世之后,喜欢打马的人们,你们不要忘记,打马的规矩,是我易安居士给你们记载下来的啊。”
豪赌名人自风流
《打马赋》是一篇精彩的骈文。文中,李清照对历史上那些豪赌的人和事,充满了向往之情:
“岁令云徂,卢或可呼。千金一掷,百万十都。樽俎具陈,已行揖让之礼;主宾既醉,不有博弈者乎!故绕床大叫,五木皆卢;沥酒一呼,六子尽赤。平生不负,遂成剑阁之师: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今日岂无元子,明时不乏安石。又何必陶长沙博局之投,正当师袁彦道布帽之掷也”。
篇3:李清照古今第一女赌徒的名人故事
李清照古今第一女赌徒的名人故事
李清照(1084-1155),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能称得上古今第一才女,人们最有可能达成共识的,可能就是李清照了;然而能称得上古今第一女赌徒,人们最想不到的竟然也是李清照。
婉约清丽词 慷慨悲壮诗
在词的领域,人们大抵会首先想起苏东坡、辛弃疾。然后,就应该想到南唐后主李煜和李清照了。其余的人,如柳永、周邦彦、姜夔、吴文英之流,恐怕都要排在后面了。
李清照的词,风格婉约清丽,自成一家。其作品传世不多,但佳作、佳句流传之广,却不逊于任何一位大家。如脍炙人口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被后人誉为“三瘦”,李清照也因此得了一个“李三瘦”的别号。
李清照的诗传世更少,多为感时咏史之作。为人称道的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情辞慷慨,不让须眉。能写出如此文字的奇女子,遍数古今,可能也只有“鉴湖女侠”秋瑾差堪比肩了。
李清照的词,让人想到的是多愁善感的南国佳丽。而李清照的诗,使人联想到的却是慷慨悲歌的燕赵之士。表现了这位奇女子性格的两个侧面。而后者在她私人生活之中的表现,就是酷爱。
痴迷 “每忘寝食”
文人大多有一种痴情。李清照对的迷恋,就可称痴迷。而且,痴迷的程度和豪气同样可称压倒须眉。传世的李清照文字,有两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一篇叫《打马赋》,一篇叫《打马图经》。“打马”是当时十分流行的一种博戏。李清照酷爱这种博戏,专门为之做赋,还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打马”的规则做了记录。在《打马图经序》中,李清照声情并茂地叙述了自己对博戏的痴迷:“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自南渡来流离迁徙,尽散博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李清照颠沛流离,四处迁徙,博具尽散,但胸中却从未忘却。只要一旦安适,舍舟车而见轩窗,就马上想起“博弈之事”。这样对的迷恋和坦然的.态度,不输于任何男子。其技艺之精,居然到了不论睹注多寡,从未败北的地步。这就不仅博艺“精而已”,还应该包括赌运佳了。更重要的是,这位才女不仅酷爱,而且对博戏的源流和变化颇有研究。在《打马图经》中,她写道:
“长行、叶子、博塞、弹棋(各种博戏名,下同),世无传者。打揭、大小、猪窝、族鬼、胡画、数仓、赌快之类,皆鄙俚,不经见。藏酒、摴蒲、双蹙融,近渐废绝。选仙、加减、插关火,质鲁任命,无所施人智巧。大小象戏、弈棋,又惟可容二人。独采选、打马,特为闺房雅戏……予独爱依经马,因取其赏罚互度,每事作数语,随事附见,使儿辈图之。不独施之博徒,实足贻诸好事。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
在这里,女词人满怀自豪地宣告:“千秋万世之后,喜欢打马的人们,你们不要忘记,打马的规矩,是我易安居士给你们记载下来的啊。”
豪赌名人自风流
《打马赋》是一篇精彩的骈文。文中,李清照对历史上那些豪赌的人和事,充满了向往之情:
“岁令云徂,卢或可呼。千金一掷,百万十都。樽俎具陈,已行揖让之礼;主宾既醉,不有博弈者乎!故绕床大叫,五木皆卢;沥酒一呼,六子尽赤。平生不负,遂成剑阁之师: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今日岂无元子,明时不乏安石。又何必陶长沙博局之投,正当师袁彦道布帽之掷也”。
文中所述,皆为古代名人豪赌的典故,包括东晋的谢安、陶侃、桓温、袁耽和南朝宋武帝刘裕等人。如“别墅未输,已破准淝之贼”,说的是东晋名相谢安在淝水之战的关键时刻,气定神闲地与人下围棋睹别墅。
文字豪气干云,但女人毕竟是女人。李清照所“独爱”的并不是掷骰子一类简单的豪赌,而是费时费事、技巧性很强的“打马”和“彩选”一类的“闺房雅戏”。这就像旧时代有闲阶层的妇女,很少喜欢“呼卢喝雉”掷骰子,而偏爱打麻将一样。其目的,还是在于排遣“更长烛明,奈此良夜”的寂寞与苦闷。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李清照性格的另外一个侧面。
是一种参与性极广的社会文化现象。从古至今,喜爱的人遍及社会各个阶层。好赌的名人同样数不胜数。男人姑且不论,中国古代名气最大的女人武则天、杨贵妃、慈禧太后,无不喜爱。武则天喜欢“双陆”,杨贵妃偏爱“彩战”(掷骰子),而慈禧太后则酷嗜麻将。
比起上述几位贵妇人,李清照的社会地位要低很多。而笔者之所以将她称为古今第一女赌徒,是因为她不仅酷爱博戏,凡赌皆爱,而且逢赌必胜。最重要的,她还是一位对中国博戏做过一番专门研究的女人,并且用上天赐予她的文采记述了这一切。
篇4:李清照是好胜的赌徒
李清照是好胜的赌徒
除了赵明诚,没什么人知道,李清照是个赌徒。总是在悠闲的午后,阳光散淡地照进屋里。夫妻俩指着堆积如山的图书,猜某个典故、某句诗在某
除了赵明诚,没什么人知道,李清照是个赌徒。
总是在悠闲的午后,阳光散淡地照进屋里。夫妻俩指着堆积如山的图书,猜某个典故、某句诗在某书的某一页,谁猜中了就能喝一盅新煮好的下午茶。这赌注看上去不吸引人,但两人玩得兴高采烈,以致连茶碗都打翻了,谁也喝不成。赢家总是李清照。
两人婚后小别,又逢重阳节,相思无聊,只好作个小词。初识闺愁的少妇口吻,本色当行。也可以看出家境良好,生活细节上的精致讲究。赵明诚看到这一则美妙的小情书,心中不服气,绞尽脑汁又写了十五首,和老婆的放在一起,拿给朋友看。朋友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就这三句最佳。”赵明诚就没脾气了。
李清照这样的文艺才女,在婚姻生活中本是不易讨喜的,既缺少温文恭良的妇德,对老公也不举案齐眉,操持家务更不见长,更兼性格不好,仗着聪明劲儿一味好强好胜,男人懂的,她懂得更多,兴致来时也能小鸟依人,却断不能对任何男人作膜拜状,人们都说,保持婚姻幸福,需要女人永远崇拜着她的男人,哪怕假装的也好呢!可她不能,连赌个茶、下个棋也不小让一步。
不论男女,才华都不是婚姻中真正的障碍,关键只在于这一方,愿不愿意懂得与包容,另一方,知不知道感激与回报。才情过高的人,往往被天赋的才情裹挟着走,生命卷起一身的惊涛,顾不全身边人的感受,不是凉薄,是身不由己。所以,若碰上势均力敌,碰撞出的激情火花的.确令旁观者目眩,却很难走入婚姻的美满。倒是彼此间有一定的差距,结果来得更可预测。
赵李两家,政治上分属新党与旧党。李家名列“元祐奸党”被罢官之时,赵家正在仕途上鲜花着锦,作为奸党子女,李清照被赶回了娘家,夫妻分居两年之久。期间,赵明诚以“无子”故,又纳了妾,这件事情从礼教上来说,完全是理所当然,容不得做妻子的质疑。所谓珠联璧合,神仙眷侣,也禁不住细细打量,世上哪有童话般的爱情呢?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红藕香残玉簟秋”七个字,被评家认为精秀特绝,如不食人间烟火者。其实于她,也只是忠实记录了生活。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平白如话又动人心魄的句子,一点点怨怅都无,有的只是温婉深厚的爱意。从这首词里,并不能看出他们之间那些疙疙瘩瘩的烦恼。毕竟,以那个时代的标准看,于婚姻,赵明诚并没有太值得指摘的过错。
即使在今天,婚姻也是这样的,摆脱不了烟火尘事的侵袭、复杂人性的浸染,坦然承认这一点,不去强求完美,反而可能走得长远。
婚姻中的李清照,有着她的从容和大气,一半来自礼法教育,一半来自心灵的自足完满。读了那么多诗书典籍,是用来成全人生,而不是拧巴成人生的障碍。面对生活的烦扰,她自有分寸。
李清照四十五岁那年,金兵长驱直入中原,赵构在临安建立南宋朝廷。赵明诚于危乱中受命,独自赴任江宁。李清照带着十五车书,随后去找他。短暂相聚后,便又是离别。一个独自照顾家族逃难,一个匹马赴任危城,生离死别边缘,山盟海誓都是虚妄,唯最后可以放心托付的那个人,才是浓雾中坚实的依傍,知道至死也可信任。赴任江宁的次年三月,城中叛乱,赵明诚却乘夜从城楼吊下绳子逃跑了,因而被罢官,八月因染疟疾而身亡。
李清照流寓江南,家财丧失殆尽,稍稍安顿下来,陪伴她消磨永昼的,除了吟诗作词,竟然就是她打小就酷爱的“赌”了。因为赢家又总是李清照,大家渐渐不愿陪她玩了。其实,她们怎么做李清照的对手呢,她的心那么大,甚至比肩负着家国的男人们更大……可她只是个女人。何况那样的世道,连男人也做不得什么。
她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都说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然而她的诗,往往写得豪壮,有磊落丈夫气。项羽不通帝王权诈之术,行事鲁莽凶暴。但她思项羽,思的不是功业成败,而是项羽身上的骨气,那不肯包羞忍耻委曲求全的决绝,你可以说他蠢,但不能不承认,在生死关头,他是个英雄。李清照骨子里是向往英雄的。有些事,是知道必败,也不得不做的——这才是真正的豪赌,赌上自己的一切,只为捍卫灵魂。
流寓临安不久,李清照再婚了。在宋朝,妇人再嫁很平常。甚至曾有法令,寡妇不肯再结婚的,父母有权命她再嫁。那是赵明诚死后的第三年。自北方携来的金石文物流失大半,但剩下来的,还是足够让人觊觎。她一个寡妇守着这些,便有了许多来自男性的烦恼:无事献殷勤的,直接敲竹杠的,每天应付不迭,十分头痛。这时候,有个叫张汝舟的人出现了,此人进士出身,斯文有礼,对她百般呵护,进而求婚,他表现得如此良好,连清照的家人都很欣赏。李清照考虑再三,可能觉得家中有男人主事总要好些,便应了下来。
婚后,男人的真面目很快暴露出来,娶李清照只是为她手里残存的文物,发现她看守得严密,断不肯把这些与赵明诚费尽心血收藏的东西轻易交付时,竟对她大打出手。李清照抓住他的把柄,一状告上官府,申请离婚。宋代法律,无论什么原因,妻子告丈夫,就得坐上两年牢。所以婚虽然离掉了,张汝舟也倒了霉,但李清照也被抓了起来。幸亏朝中有友人帮忙,关了几天后就被赦免释放。
到了生命的暮年,李清照一反常态,从心所欲,写出来的词,风格竟与苏辛一脉相承,有着无限高远与豪情。开篇便直入星河云涛的茫茫苍穹,灵魂飞向天帝的宫殿,除了李白,还真没几个人有这等口气,苏轼也只是望月而欲乘风归去罢了。听见天上人殷勤相问:你要归向哪里呢?答道:路漫漫,日已暮,学诗呢徒然有些惊人的句子而已—“谩有惊人句”,这一个谩字,于自嘲中显出沉着的自信来。她说她要像乘风展翅的大鹏一样,乘着这一叶小舟,随风直向那海外仙山而去。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世上有几个男人,敢以鲲鹏自拟?而她只不过是个闺阁中的女人。能够坦然作此语的女人,怎可能是池中之物?
是的,李清照一生好胜,柔弱外表下,藏敛着大鹏那高飞的羽翼,有着赌徒般强悍的决心。这是才女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女人仅有的狭窄空间里,挣出自己的天宽地阔。哪怕肉身伏倒尘埃,也不肯把独立的灵魂和飞扬的心性输出去。
篇5:哲理故事:赌徒的自信
赌徒们在赌桌上吆五喝六的时候,总是信心十足,坚信自己会赢钱。他们容易陶醉在错误的判断中。
赌徒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相信赌博中存在秘诀。常胜的赌徒自以为通晓了某些奥妙,乐此不疲。他们在赌轮盘时,总是根据前几次红色或黑色出现的次数,坚定地押上这一把。
比如说,前几把轮盘上出现的.都是红色,他们就会认为红色出现的概率比较大,一直把宝押在红色上。或者有些人自以为懂得一些概率知识,认为红色和黑色出现过几次,也就意味着黑色要出现。即使这次不出现,下次也会出现,便把宝押在黑色上。赌徒们希望从概率上悟出骰子和轮盘的真谛,可惜他们把概率理解错了。
假如,琼斯先生和太太有5个孩子,都是女儿。琼斯太太说:“我希望我们下一个孩子是儿子。”琼斯先生信心十足:“亲爱的,在生了5个女儿之后,下一个肯定是儿子。”
琼斯先生对吗?显然不对,因为下一胎是男是女跟已经生过几个女孩没有关系。
那些赌徒呢?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以为,盘子转过很多红色数字之后,就会落在黑的上,他们就赢了。然而,每一次轮盘转动,红和黑出现的机会永远相同。不管前面出现过多少次黑的,每次你押红的,押中的机会仍是50比50。猜硬币时,10次中有8次正面,其中连续出现4个正面!似乎其中有一种规律性。但是,次数越多,就越会发现正反面出现的机会近乎相等,预测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人们总是渴望知道事物发展的趋势,但随机现象总是任意的。骰子和轮盘既没有记忆,也没有良心——每一轮、每一个数字选择都是一次新的不同的事件,不受以前事件影响。如果上一轮的结果能够按照预期方式影响下一轮,赌场就要破产了。
既然没有规律可循,赌徒们其实是在玩概率游戏,每赌一次,就是跟概率作一次挑战。这是不可能赢的。
满眼是赢家的赌徒还容易被赌场上不断出现的暴发户所迷惑。
报纸上经常报道,某个穷困潦倒的人掏出最后两元钱买了一张彩票,中了百万元大奖;或者,某人两年来坚持用自己生日数字买彩票,终于一夜暴富。
人们听到的总是某人赢了多少钱的新闻,看到的总是某个赢家把钱席卷一空的报道。看起来好像人人都在赢钱。大家蜂拥而去,在赌桌上倾其所有。当两手空空离开赌桌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永远离发财一步之遥。的确不断有人赢钱,可惜不是你。
那些赢钱的幸运儿都确有其人,有些还是你的街坊,似乎中百万大奖并不难,甚至还有人连中两次。不过,只要你计算一下彩票和轮盘、骰子的概率,就会知道你赢钱的可能性低得可怜。你身边有人中奖,并不能改变这个概率。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是一个注意、感知、判断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全面,毕竟人的注意力总是有限的。我们只能对其中的某些局部作选择性的注意、感知和判断。
例如乘坐飞机,安全或者不安全的选择,取决于注意的焦点在哪一面。大多数人对乘飞机旅行的安全性有足够信心,注意的是飞机失事概率很小这一面;也有人对媒体报道飞机坠毁场面印象过于深刻,注意的是其不安全的一面。这种过于关注小概率事件的认知,显然会妨碍我们的正常行为。
赌徒也是这样。报纸、电视,甚至流言,对那些暴富故事的反复宣传,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只记得有人瞬间成为富翁,却对上千万和他们一样的“倒霉蛋”视而不见,满怀信心地进入赌场,直到输掉最后一枚硬币。
篇6:古今民族英雄故事材料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 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他们 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 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9月25日,日 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 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 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 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 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 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篇7:古今民族英雄故事材料
11,岳飞生于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一个农家,出生之时有大鸟飞鸣掠过屋顶,故取名飞、字鹏举。少时家贫,日间耕田割草,晚上以柴照明念书习字,尤喜读兵书。岳飞体魄强健、寡言淳厚、刚直义气且勇力过人,十几岁已能拉300斤硬弓、960斤腰弩,能左右开弓射箭,枪法“一县无敌”。
岳飞20岁入伍,投奔真定(今河北正定)安抚使,但不久因父丧回乡,两年后,再投河东路平定军。1126年,金军攻汴京,朝廷风雨飘摇,钦宗弟赵构以“天下兵马大元帅”名义招募义勇民兵,岳飞投其帐下,因率百骑斩杀金军几千有功,被升为秉义郎。
不久,赵构改派岳飞至老将宗泽麾下,赴澶州援救汴京,自己却视望不前,待金军1127年4月攻入汴京将徽、钦二宗及后妃、大臣等三千人和无数财宝掳走北归后遂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高宗任命宗泽为开封知府兼东京留守,听信宠臣黄潜善等劝说,反“战”而主和。岳飞上书怒斥议和力主回击,反被以“越职”罪免去职务。
三个月后,岳飞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所,颇受赏识,曾在王彦统辖下抗金,渡河收复新乡。因与王彦不和,转战汴京,再次投奔宗泽,在黄河以南连续战胜金军。次年,曾24次上书高宗请求还都的老将宗泽忧愤成疾,临终三呼“渡河!”而亡,岳飞随接替东京留守的杜充南下,退往建康(今江苏南京市)。1129年冬,金军由兀术(即宗弼,金太祖阿骨打第4子)统率大举南侵,渡江攻入建康。高宗辗转逃往海上,仅率臣八人,乘楼船飘泊于温州、台州一带。
岳飞奉命收复建康,先率部在城南牛头山埋伏,深夜派百名黑衣战士混入敌营,使金军于梦中,互相残杀,又伺机捕捉敌人哨兵,获知敌北撤路线,火速赶往静安镇,横刀跃马冲入敌军,往来翻飞击毙敌军无数,乘胜进驻建康后,升任通(今江苏南通)、泰(今江苏泰州)镇抚使。岳飞由此崭露头角。
1130年,金扶植汉奸刘豫割据河南、淮北建立伪齐政权,使其牵制南宋以缓和宋对金的直接威胁。放回降臣原宋御史中丞秦桧,让他劝诱高宗称臣行南北分治。同时由兀术率主力征服川、陕,以断南宋兵粮之援。
南宋相应在江淮之间有防,派岳飞防守江州(今江西九江)至江陵(今湖北江陵)一线,岳飞先平定叛军、游寇及农民起义,收编精兵,以后三次主动出击大获全胜。
第一次在1134年,岳飞率军从江州出征,收复伪齐占领的襄阳等六州之地。在随州(今湖北随县)岳飞的16岁长子岳云,手握各重80斤的铁锤力夺头功。在襄阳,岳飞慧眼识破敌人以骑兵布防江岸,以步兵摆阵阔野的破绽,令部将以手持长枪的步兵攻敌骑兵,使其阵脚大乱,互相争挤夺路,落入江中。又以骑兵将敌步兵杀得丢盔卸甲,击溃伪齐主力。仅三个月即顺利收复六州,保住了长江中游,打通了通往川陕之路,扭转了南宋的被动局面,增强了军民抗敌的勇气和信心。32岁的岳飞被破例提升为清远节度使,又进封武昌郡开国侯,享受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同等的宋朝最高殊荣。
由于高宗严令不得越界追敌扩大事态,岳飞只得率军回鄂州(今湖北武昌)驻防,期盼着“何日请缨提劲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年底,金、齐联军进逼庐州(今安徽合肥),高宗“御札”岳飞东下解围。牛皋等13骑先遣,略展“岳”字旗,已使敌军心动摇,待援军赶到又追杀敌军30余里,以至百里外的兀术大营也闻风北逃。
1135年夏,岳飞率军镇压洞庭湖地区杨么起义,被朝廷封为开国公。岳家军由于收编起义军人数猛增。次年,岳家军第二次北上出击,收复洛阳西南险要之地,夺取烧毁伪齐粮秣,逼近黄河。因朝廷不供军粮,功败垂成。
篇8:古今对联故事
古时有一个和尚前去赶考,主考便出联而试:
孔圣人三千弟子下场去。
和尚对到:
如来佛五百罗汉上西天。
主考再出一联:
子曰:克己复礼。
和尚对到:
佛道:回头是岸。
主考已开始有点火了:
旗鼓。
和尚对:
木鱼。
主考已忍耐不住,怒道: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和尚又对道: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主考已忍无可忍:
快滚!
和尚却无动于衷,仍道:
善哉!
★ 李清照的爱国故事
★ 李清照的小故事
★ 古今经典著名春联
★ 古今绝妙对偶诗句
★ 谈笑古今人物作文
★ 战争古今的名言
★ 古今描写草原诗词
李清照古今第一女赌徒的故事(共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