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hucd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李清照《菩萨蛮》,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李清照《菩萨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菩萨蛮》李清照
《菩萨蛮》李清照
李清照的《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语言精美,不假雕饰,意境幽远。
菩萨蛮⑴
归鸿声断残云碧⑵,背窗雪落炉烟直⑶。烛底凤钗明⑷,钗头人胜轻⑸。
角声催晓漏⑹,曙色回牛斗⑺。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注释】
⑴菩萨蛮:词牌名。
⑵归鸿:这里指春天北归的大雁。碧:青绿色。
⑶背窗:身后的窗子。
⑷凤钗: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因其形如凤,故名。人胜:剪成人形的首饰。《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人、胜:皆古人于人日所戴饰物,始于晋唐。
⑹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此处含有敌兵南逼之意。晓漏:拂晓时的滴漏。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
⑺牛斗:与斗、牛同。两个星宿名。
【白话译文】
大雁南归,声声鸣叫,使人断肠的鸣声消失在布着丝丝残云的碧空中。窗外飘下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室内垂直地升起了一缕炉烟。在微微烛光的映照下她头上插戴着明亮的凤钗,凤钗上所装饰的人胜首饰那么轻巧。
一夜凄凄角声把晓色催来,看晓漏已是黎明时分,斗转星横,天将破晓。转眼天光大亮,报春的花儿想是开放了吧。但是时在早春,西风还余威阵阵,花儿仍然受到料峭春寒的威胁,那有心思出来争春!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作者南渡之后的最初几年。靖康之变后,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家乡青州府失陷,家藏十余屋的书画古器被焚,徽、钦二帝被俘,高宗在南京即位。赵明诚南下江宁任职,李清照随之南迁。随之赵明诚病故,给李清照极大的打击,特别是南渡以后国破家亡,满目惨淡使得她更感凄楚悲凉。于是,李清照带着丈夫残存的书画、金石、碑帖等物流徙各地,曾住过建康、金华等地,最后才落脚于杭州。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这首词作于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后期词作的名篇之一。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徐培均先生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此词起首二句寓有飘零异地之感。望归鸿而思故里,见碧云而起乡愁,几乎成了唐宋词的一条共同规律。然而随着词人处境、心情的不同,也能写出不同的特色。“归鸿声断”,是写听觉;“残云碧”是写视觉,短短一句以声音与颜色渲染了一个凄清冷落的环境气氛。那嘹亮的雁声渐渐消失了,词人想寻觅它的踪影,可是天空中只有几朵碧云;此刻的情绪自然是怅然若失。稍顷,窗外飘下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室内升起了一缕炉烟。雪花与香烟内外映衬,给人以静而美的印象。“炉州”下着一“立”字,形象更为鲜明,似乎室内空气完全静止了,香烟垂直上升,纹丝不动。
这首词的时间和空间都有一个转移的过程,但这一切都是通过景物的变换和情绪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从“残石碧”到“凤钗明”到“曙色回牛斗”,既表明空间从寥廓的天宇到狭小的居宝以至枕边,也说明时间从薄暮到深夜,以至天明。过片二句中的角声是指军中的号角。漏是指古代的计时器铜壶滴漏,引申为时刻、时间;着“催”字,似乎是一夜角声把晓色催来,反映了词人彻夜不眠的苦况。周邦彦《蝶恋花·早行》词云:“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牵金井。”细节虽不同,手法正相似。它们都是通过客观景物的色彩、声响和动态,表现主人翁通宵不寐的神态。所不同的是用词乃写男女临别之夜的辗转不安,李词则写客居外地的惆怅情怀。周词风格较为妍艳,李词风格较为沉郁。
此词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淡永。宋人张端义谓易安词“皆以寻常语度人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人调者难”〔《贵耳集》卷上〕。构成淡永的因素大约有三:一是格词轻灵而感情深挚;二是语言浅谈而意味隽永;三是细节丰富而不痴肥。仔细玩索,当能得其崖略。(《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杜1988年4月出版)。
拓展阅读:《菩萨蛮》名家评论
潘君昭《读〈菩萨蛮〉》:这首词是写作者南渡后,在异乡度过人日(正月初七日)的景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思乡念人之情。下片写次日晨景。远处的号角声催开了晨幕,铜漏也表明已到拂晓时分,曙光布满楚天。这是作者从睡梦中醒来以后的情景……“回”字形容黑夜逝去,晓色方开的光景。结尾两句,描写在晨光之下,倚楼远眺,但觉西风劲吹,春寒料峭,四周萧然,百花不发,这里不仅指景色,也是呼应首句,暗喻南渡以后小王朝偏安不振的局面;一年尹始,在寒凝大地的氛围中,作者联想到国事和自身遭遇,心情格外沉重。(《李清照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4月出版)
平慧善《李清照诗文词选译》:此词与在异乡过人日(正月初七日)的情景。上片首句写鸿雁归来,声断碧云。情景抒情,寄寓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一二句写室内外之景,暗写主人公目送鸿雁,愁对炉烟。三四句则借饰物写人,表现节日的特点,并点出已由白昼转入夜晚。下片一二句写由黑夜转到黎明,以听号角,见曙色,暗示抒情主人公未能安眠。三四句写早春还寒的时令,又暗写人物心情、寓情人景,并与首句j呼应。全词着力渲染凄凉的环境气氛,并通过时间的推移,抒写深切的乡关之思,表达飘泊异乡的悲苦心情,虽无一个愁字,却处处写愁,含蓄深沉。(巴蜀书社1988年10月出版)
唐玲玲:……“背窗”是北面的窗,象征着阴暗;“炉烟直”,以寻常的景象写出人日那天无风无雨,在这春日的黄昏里,风停烟直,残雪飘零,大地上如此宁静,而碧空中的“归鸿声断”,虽然打破了大自然的沉寂,但配以片片残云微雪,这样,构成了早春时节环境气氛的阴冷惨淡。李清照把人物置身于这样的大空间的范围中,然后再深人一个层次来展现人物的动态和心理活动。“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笔端转人对深夜的.闺中人物的探索。“烛底”是夜深了,而这夜晚的一切,毫无春意,冷冷清清,在微弱的烛光底下,头上戴的钗头凤特别明亮、人胜首饰也那么轻巧,而闺中人却在春寒料峭的寂静深夜、在孤雁啼鸣声中、在冷清寂寥的特定环境里,格外孤单;烛光下的艳妆,不能消除内心的惆怅寂寞。宋无名氏《撷芳词》有“可怜孤似钗头凤”句,对钗头凤的着意刻画,更加衬托出她孤独无依的心境。这时候的时空描写,是从薄暮到深夜的转移。艺术语言的精确优美,在这首词中也令人叹为观止。“断”、“落”、“催”、“回”等词语在同中所显现的功力,起到了人工天巧的艺术效果。“断”字反映碧空的广阔,雁声的凄厉;“落”字显示环境的轻蒙宁静;“催”字、“回”字是表现时间的转移;“看”字表达心灵的动荡;“留”字传达人物对春寒的感受。词中用字,十分贴切地呈现了人物的细腻感情。李清照以准确精美的词语,描写人物的心灵世界的细微变化,使词章蕴含的诗意更加浓郁,更加传神。(《李清照作品赏析集》,巴蜀书社1992年9月出版)
孙崇恩《李清照诗词选》:这首词,从语言、意境、风格上来看,当是李清照南渡之初的作品,不似有人所说“年轻玩赏之兴很浓时”的作品,其中更无“童心跃然”。上阕写初春室内外的凄清景象以及词人夜不能寐的生活情景,下阕写黎明时天上地上的景象以及词人沉寂惆怅的生活情景。全词从傍晚到深夜,以至天亮,从寥廓的天空到狭小的居室,以至枕边,描写细腻,错落精致,情景交融,境界开阔,语意深婉,一波三折,表现了女词人南渡后在凄清岑寂的环境下的沉寂惆怅之情和寂寞乡思之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
刘瑜《李清照全词》:上片,写黄昏室内外的景象及女主人永夜思念家乡的情景。下片,写拂晓时室外的景象和女主人难以看到梅花的惆怅。此词,充分体现了婉约派词的艺术风格,即委婉、含蓄。词的本旨是写女主人公对故国乡关的深情怀念,但全词共44个字,不着“愁”、“恨”、“思”、“念”、“故乡”一字,而把绵绵的乡国之愁蕴蓄在所写的景象和人物的艺术形象之中,真是浑涵得奇。其意境深邃、幽邈。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此词,不假雕饰,纯用白描手法。在时间上,先写黄昏,次写夜晚,后写早晨;在空间上先写室外,次写室内,后又写室外,结构井然。层层布景,铺叙委婉。词旨婉约,局法井序,意境幽远,此词乃属怀乡佳制。(山东友谊出版社1月出版)。
篇2:李清照《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①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沉水,即沉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①请概括上下阕的主要内容。(2分)
上阕: 下阕:
②有人认为,末句的“香消酒未消”的两个消字用得好。请简要说说理由。(4分)
③简析本词的主要艺术手法。(4分)
参考答案:
①能力目标:理解、概括诗词内容。
参考答案:早春之喜 思乡之愁 (1点1分 共2分)
②能力目标:准确理解诗词用字。
参考答案:消:消散。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长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1分)醉深说明愁重,(1分)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1分)对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1分)
③能力目标:比较准确地分析诗词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对比手法(乐景衬哀情)(1分)上阕写早春时天气的暖和和词人欢欣的情绪,衬托下阕愁思深重,借酒浇愁,(1分)表达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1分)和对统治者的不满。(1分)
篇3:李清照——《菩萨蛮》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菩萨蛮》
【内容】:
风柔日薄春犹早,
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
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注释】:
风柔:指春风和煦。
日薄:指日光淡薄。
乍著:刚刚穿上。
沉水:即沉香。香料名。
【赏析】:
此词当为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写女主人在一个早春白日对故国乡关无限怀念的深情。李清照的怀乡词,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有很高的价值。应得到我们今人的特别珍重。
篇4:李清照菩萨蛮翻译
李清照菩萨蛮翻译
菩萨蛮①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间。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8.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3分)
9.“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3分)
答
8.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做铺垫。意思对即可。(3分)
9.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意思对即可。(3分)
【翻译】
春风柔和,阳光淡薄,已经是早春的季节了。刚脱掉棉袄,换上夹层的青衫,我的心情很好。一觉醒来微微有些寒意,鬓上的梅花妆现时已经乱了。我日夜思念的故乡在哪里呢?只有在醉梦中才能忘却思乡的愁苦。香炉是我睡的时候点着的,现在沉水香的烟雾已经散了,而我的酒气却还未全消。
篇5:菩萨蛮李清照阅读答案
菩萨蛮李清照阅读答案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①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沉水,即沉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题目:
①请概括上下阕的主要内容。(2分)
上阕: 下阕:
②有人认为,末句的香消酒未消的两个消字用得好。请简要说说理由。(4分)
③简析本词的主要艺术手法。(4分)
参考答案:
①能力目标:理解、概括诗词内容。
参考答案:早春之喜 思乡之愁 (1点1分 共2分)
②能力目标:准确理解诗词用字。
参考答案:消:消散。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长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1分)醉深说明愁重,(1分)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1分)对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1分)
③能力目标:比较准确地分析诗词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对比手法(乐景衬哀情)(1分)上阕写早春时天气的暖和和词人欢欣的情绪,衬托下阕愁思深重,借酒浇愁,(1分)表达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1分)和对统治者的不满。(1分)
篇6:李清照菩萨蛮阅读答案
李清照菩萨蛮阅读答案
【原文】
菩萨蛮①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闽。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问题】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
(1)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2分)
(2)“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2分)
【参考答案】
11.(1)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2)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解析:(1)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完成时,根据题意,应抓住题干中的“微寒”一词,所以应从写作手法或修辞手法人手。(2)此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把握。答题时,应思考为什么酒拳消,同时,注意题干中的“哪些”以及此题的分值。
篇7:《菩萨蛮》李清照诗词鉴赏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
《菩萨蛮》 【内容】:
归鸿声断残云碧, 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 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 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 西风留旧寒。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注释】: 归鸿:这里指春天北归的大雁。 碧:青绿色。 背窗:身后的窗子。 凤钗: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钗名有时因钗头的形状而异。 人胜:古时正月初七为“人日”,剪彩为人形,故名人胜。胜,古代妇女的首饰。 角:古时军中乐器。有彩绘者,也称画角。 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 牛斗:即牛宿(二十八宿之一,相当于摩间羯座之一部分)、斗宿(二十八宿之一,相当于人马座一部分)。非一般的所说北斗星和牵牛星。
【赏析】: 此词当为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上片写黄昏后的室内外的景象,及永夜思念家乡的情景。下片写拂晓室内外的景象和女主人难以看到梅花的惆怅,不言愁而愁自见。不假雕饰,意境幽远。
★ 菩萨蛮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菩萨蛮》(精选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