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最酷一只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网友忆当年“高考那些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网友忆当年“高考那些事”,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网友忆当年“高考那些事”
网友忆当年“高考那些事”
中国大学网高考频道<<如果对于即将走上考场的学子,高考是一场煎熬与考验,那么对于那些已离高考远去的“过来人”,高考则更多地代表着记忆与感慨。高考前夕,在网站、微博上,“当年我高考那些事”成为网友参与的热门话题。在每个人的高考回忆录里,紧张、意外、感动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网友“陈晓金”:“记得高考前一天,白天的时候还很平静,晚上的时候,一夜没睡好,夜已深,躺在寝室的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那一夜,寝室好几个哥们都是如此,只听见不停的翻身声。有相同经历的童鞋,请举手。”
一位江西网友:“寒窗苦读十余载,高考被很多人视为命运的转折点,许多考生都或多或少有过紧张的感觉。”
网友“麦可馨”:“还记得高考第三天,最后一门考物理,中雨。我骑车去考场,一手握把,一手打伞。路过一片泥泞工地摔倒了。没有时间回家换衣服就直奔考场。迟到加满身泥,直接导致物理比平时成绩差了二十来分。最终,以数分之差与第一志愿擦肩而过。”
网友“三月和初七是好朋友”:“当年第一科考语文,同考场的一个女生开考没到十分钟就把矿泉水碰洒了,整张卷子湿透了……后来好像老师向上级请示后又给了一张卷子,幸好时间过去得还不多……过两天高考的同学们,多多注意啊……”
网友“韦莉”:“记忆最深的是,考完试出来看到无数家长殷切焦急的目光。那样沉甸甸的期望与关爱,是支持我们在一生中不断前行的最大动力。”
一位高考前因打球受伤的考生:“在高考前20天的体育课上,我打球伤了脚。那些天,都是靠着同学们帮我买饭,背我上下楼的,在高考那两天也是同学们背我进考场的,感谢你们,我永远记在心里。”
据新华社
篇2:胡言乱语忆当年
坐在窗前的阳光里,品味着你的文字,笑,竟不知不觉爬上了脸颊,有一抹温润溢满心间。你说,多年了,重串起幸福的点点滴滴,怎么也按不住心的狂跳!
其实我又何尝不懂,你的柔情就象窗外的阳光,在秋日里一样暖人心扉。那年,那日,那晚的一切,在心底里不禁又一次的美若花开。
我们彼此笑看时光穿棱。此时,彼时,竟然不是那样清晰。今日一切如昨,又似回去了多年前的那晚。
与你相识,才明白什么是寂静欢喜。倾心的相遇,瞬间就颠覆了一切,你就那样带着温暖的笑,闯入了我的视线。
就在那晚,就是那天,彼此抑制不了的抽泣声,一如丝竹和瑶琴的音律一样奏出了美妙的合弦。
嗅着爱的芳香,你我都醉了。命运注定在一场不容错过中相知,相恋。
我说,我要的是相守永远,你说,正是这轻轻的话语让你有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你说,你一直为自己设了密密的防线,象蜗牛那样在厚厚的壳里独自唏嘘短叹。
相对的瞬间,情,感动了你我;泪,落进了心里;爱,便在那时破土而生。从此,《今夜,对你的思念……》就成了一轴妙曼的长卷。而那字字句句里,有你,有我,有我们的痴语疯言。
秋夜下如此的一段诗意,就这样锈刻在我的心里。就着月光,和着秋风,调成一剂爱意浓浓的美酒,在以后的岁月里细细品尝。只是那小小的水晶杯,如何装的下你我凝眸眼波的缱绻?
微微地有些醉了,脑海里尽是你孩子般纯净的笑颜。
其实多年的时光未必全是晴空万里,偶尔也会乌云密布。每每忆及当时的情景,我们也只是相视而笑,竟然有几分甜蜜其中蕴含。也许,内心深处,我们还象没长大的孩子,需要在争吵戏闹中慢慢磨练。就象一杯不加糖的咖啡,有一丝丝的苦涩,细品之下更多的却是醇美香甜。也许我们就注定,要在爱里彼此纠缠,在心里互相牵绊。
一切好似是一场梦,而你却在我面前笑意甜甜。好想在你的声音中沉沉睡去。一如无数个相伴的夜晚。
梦中,必定有无数的星子坠下,缓缓的,化为银光闪闪,里面有你,有我。
我们醉情于这番诗情画意中,化做两只翩然起舞的蝶把醉美的爱意丝丝呈现,一起编写芬芳的流年。
乱乱地不知道写了什么,只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做为纪念。
篇3:农村支教忆当年
农村支教忆当年
半个世纪前那火热的`年代,我作为中国第一所农村大学山东曲阜师范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农村去!”我的家在津浦和陇海铁路交界处的徐州市,自己主动要求到交通不便的山东省峄县.当时从徐州去峄县只有一班火车,且只开到枣庄,那时没有公共汽车,从枣庄到峄县近三十里,需要步行,冬天还得摸黑走路,听说峄县山区有狼,但我更害怕那里的狗.
作 者:吴士美 作者单位: 刊 名:老年教育(长者家园版) 英文刊名:EDUCATION JOURNAL FOR SENIOR CITIZENS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 关键词:篇4:忆当年初中作文
忆当年初中作文
时光的年轮已不知不觉的传过了三年,曾经的点滴浮云,或是盘踞或是流逝,但这些都还是我心中有了一个美丽的邂逅。
也许在八年级时,是我们玩的最开心最无趣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的英语成绩比较优秀,因此隔几个星期我们就会在周三的英语晚自习上看的电影,即便做这些事情都是有条件在先的,但是我们依旧执着。
在那天星期三,我们在早上上课时,大家表现比较好,课堂氛围活跃,当时我作为课代表,于是大家纷纷来向我讨问:不如去和老师提一下,在网上看的电影,我踌躇了一会儿说:“好吧!”
过了办公室,门开后,进去问老师,还是挺不好意思的.,毕竟前一周的周三就已经看过了,于是我便慢吞吞地走向英语老师,老师在办公桌前一丝不苟的在教学生单词,孜孜不倦的批阅试卷。看到这一切,心中还是酸酸的。到了老师的前面后,老师抬起头对我微微一笑说:“怎么了?”
“老师在晚自习上,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做一下配套练吧,把关键词都发出来。”
我点了点头,老师好像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图,便说:“若是能够提前完成任务,那么晚自习就随你们支配。”我开心的笑了笑。
到了教室后,大家分外高兴,便开始不断抽时间来做作业,中午不睡觉,课间不玩耍,终于保质量的提前完成的任务,在晚自习上,师生一起兴奋的看了场电影。
篇5:惊蛰时节忆当年散文
惊蛰时节忆当年散文
我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小是在山区长大的,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很早我就熟悉了二十四节气。特别是对惊蛰印象很深,因为惊蛰以前我们可以漫山遍野的疯跑,惊蛰以后我们就不敢随便到深山老林里去了。奶奶说:“这过了惊蛰啊,天气暖和了,下雨打雷啦,洞里的虫子、蛤蟆还有长虫都跑出来了。进山可得小心,长虫专门咬小孩。”二叔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我听不懂二叔的话,我能明白奶奶的嘱咐,不能随便去深山老林里玩了。
惊蛰以后,村里的叔叔伯伯都开始忙了,他们准备春耕、准备新一年的忙碌。我二叔不做农活儿,人们都说:“他是个疯子,一到惊蛰就犯病。”二叔也开始忙乎了,他每天往深山老林里跑,甚至住在深山里。他干什么呢?大家都不知道。我问:“二叔,你每天去老林子里做什么呢?”他说:“我寻找癞蛤蟆和毒蛇。”我又问:“二叔,你找癞蛤蟆和毒蛇作甚?”二叔说:“小孩子家,你不要管。”我再问,他就不说话了,只是低头忙着自己的事情。
奶奶一边烙饼一边跟我说:“你二叔他不疯,他寻找癞蛤蟆和毒蛇是为了给乡亲们治病。”我还是不理解,治病不是用药吗?癞蛤蟆和毒蛇怎么能治病呢?奶奶说:“你可不许跟二叔进山啊,山里有你二叔养的毒蛇和癞蛤蟆,可吓人呢。”我听了奶奶的话,就不敢去探听二叔的秘密了,只是隐隐约约知道,二叔漫山遍野地收集毒蛇和癞蛤蟆,然后把它们养在深山老林里。等到惊蛰以后,他就住在山上不回家了。奶奶在惊蛰的时候烙饼和炒豆子,还用艾蒿点火熏虫子,她说:“惊蛰一到,虫子都醒了,吃了炒豆子和烙饼就不怕虫子咬了,艾蒿的烟气能熏死小虫子,比如蚊子和跳蚤就不能咬人了。”奶奶给二叔带上很多烙饼,二叔就到山上住下不回来了。
其实啊,二叔是个土医生,村里的人生了疖子和无名肿痛,二叔就用毛笔蘸上墨汁在肿痛的地方写上一个“消”字,然后再涂黑,连续几次,就痊愈了。村里的人都说“二疯子会治病,他的偏方可灵呐!”他们不知道,那墨汁里面配进很多蟾衣的粉末呢!还有一些老人血压高、心脏不好,二叔就用中草药和蟾衣配成偏方给病人吃,结果病人就痊愈了。山里人迷信,说二叔是神仙附身,所以会治病。二叔也不辩解,就是辩解也没有用,人们会说:“你看,疯子都说自己不疯,喝醉酒的都说自己没有喝醉,这更证明他是疯子了。”
据奶奶说,二叔在山上养癞蛤蟆和毒蛇,秋天才回来,他是为了取蛇毒和癞蛤蟆的蟾衣,这是两种非常重要的中药材,二叔的许多偏方都是用这些东西的。她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我的咳嗽就是二叔用癞蛤蟆治好的呀。那年冬天我咳嗽不止,县里医生开了药就是不管用,后来二叔找了一只癞蛤蟆,剖开它的'肚子,取出内脏,把一只鸡蛋放在癞蛤蟆的肚子里,然后放在木炭火上烘烤,最后鸡蛋熟了,二叔叫我吃鸡蛋。连着吃了三个这样的鸡蛋,我的咳嗽就好了,从此再没有犯过。奶奶说:“冬天的时候,癞蛤蟆可难找呢,它们都藏起来冬眠了,只有你二叔能找到它们。”我听了很佩服二叔,感觉这个疯子二叔真的很有本事。
多年以后,我长大了,偶然翻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他写道:“蟾衣乃其蓄足五脏六腑之精气,吸纳天地阴阳之华宝,如若获之一,一切恶疾,未有不愈”。后来经过学习又了解到:中医认为蟾衣具有解毒消肿、止痛、辟秽浊之功效,广泛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的治疗。
我终于明白了,二叔是每年惊蛰开始进深山老林里养蟾蜍和蛇啊!所以不了解他的人说他一到惊蛰就犯病。如今养蟾蜍、养毒蛇都已经发展成产业了,再也没有人把养殖者说成疯子了。
篇6:典藏园里忆当年散文
典藏园里忆当年散文
典藏园,古城蜀岗下一处幽静的庭院,期盼已久的学友同窗毕业五十年聚会便在这儿举办。
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当年,一群二十上下的姑娘小伙儿,转瞬皆已是古稀老者。那日午后,扬州师范六五届的同窗学友,披着秋日的暖阳,陆续来到了典藏园。见面后,止不住心中的喜悦,握手、拥抱,朗朗的笑声在绿树婆娑的典藏园里久久地回荡。
当近三十位来自天南地北的昔日同窗在聚会厅里落座后,当日聚会的东道主,热心肠的扬廉老同学指着圆桌中央的一瓶瓶今世缘酒,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曾记否,半个世纪前,我们来自各地的四十多位同学,走进了位于万寿寺的扬州师范校园。三年的时光,我们同在一个课堂学习,同坐一桌吃饭,亲如兄弟姐妹,这是我们的缘分!五十年过去了,今日,咱们痛痛快快地欢聚在这典藏园里,畅叙在我们脑海深处珍藏的记忆,畅饮杯中酒,让我们的今世情缘永远得以延续!
?热心学友的一席话,说得众位同窗热泪盈眶。是啊,我在同窗中,是年龄最小的学弟,好几位学兄已七十五、六。更让人唏嘘的是,同窗中已有三位去了另一个世界,还有一位患老年痴呆,再也无缘同窗的聚会了。想想,自打跨出校门,我一直在外地工作,与昔日同窗联系极少,直到三年前,方才受邀返乡,得以再续今世同窗之缘,这样的情缘当应倍加珍惜!
五十年前,我们这些同窗学友,都是初中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但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全市中专学校保留极少,十二名考生中才录取一人,且只招收一个班,中考难度可想而知。我们当中,或因家境贫寒,或因出身不好,都没选择报考普中。三年的师范求学生涯,让我们度过了终生难忘的青春岁月。
那年月,我们都正在长身体的年龄,学习那么紧张,每日都在饥肠辘辘中度过,红薯干,酱油汤几乎是学校食堂的当家饭菜。偶尔能吃上一顿萝卜烧肉,那就仿佛过大年了。然而,我们的满腔热情并不因此而减弱,在学雷锋的高潮中,我担任了学雷锋小组组长,每个星期日,安排全班同学,或去古运河边的.桥下,帮助农民推粪车,或去学校食堂帮厨。临毕业之前,我还积极要求去新疆工作,急得我的父母,对我大发雷霆,无奈之下,竟藏起我的近视眼镜,以此要挟我放弃去边疆的念头。现在想来,那时,我们这代人是多么单纯天真!
典藏园里,两鬓斑白的老同学深情回忆着半个世纪前的件件往事,时不时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聚会安排了一个特别节目,我于上次同窗聚会之后写了一首名为《一件最珍贵的典藏》的诗作,请同在金湖水乡任教的琪代为朗诵,献给我的挚友庆生,感谢他为我精心收藏了五十年前的一本作文本。当年,我的作文常得到老师的赞许,毕业前夕,不知何故,我这作文本却阴差阳错地到了我的最要好的朋友庆生手中并一直收藏至今。直到上一次相聚,庆生将这本已经发黄了的旧作文本亲手交到我手中,让我和已到耄耋之年的语文老师惊喜万分!到场的所有同窗学友都被这延续了五十年的同窗情谊深深感动!
琪的朗诵声情并茂,老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琪也激动的对我说,这是我和她相隔半个世纪的第二次合作。是啊,当年,我担任学生会宣传部长兼校广播台编辑,而琪则是播音员,她能歌善舞,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记得,我曾写了一首长篇叙事诗《雷锋之歌》,参加市诗歌朗诵比赛,担任朗诵重任的便是琪。所以,那日的特别节目,我自然一下子就想到了她!
琪与我同岁,是班上的小妹。五十年前,她和我坐着一条船,来到水乡,如今,只有琪一人扎根在了水乡,成了儿孙满堂的琪奶奶。
夜幕低垂,典藏园里依然一片欢声笑语,分别多年的同窗学友们纷纷举杯,这杯中的佳酿固然香气四溢,然而,这经历了半个世纪酿就的同窗情谊,较之这飘着香气的酒,更显得醇香浓郁啊!
篇7:犹忆当年农忙时散文
犹忆当年农忙时散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正从小学念到初中。每年双抢季节,都要放两个星期的农忙假。
双抢就是抢收和抢种。抢收,就是和时间赛跑,在夏收季节把小麦割进屋里,不然,让雨水浸泡在田里发了芽,半年辛勤的汗水就白流了;抢种,就是在夏种时间把秧苗插进田里,若是被季节落下栽不上秧,或者栽晚了,欠收是难免的,大人们的眉头就会皱很久很久。
小满过后一个星期,田里毛茸茸的金黄色的麦穗沉甸甸地低着头,农忙假就开始了。我们跟着大人们,背着背篼拿着镰刀赶到田里,挽起衣袖,弯着腰,开始割起麦来。镰刀过处,响起一片刷、刷、刷、刷的声音。腰弯久了,有些酸疼,就站起来伸伸,然后再继续割,或者换个姿势,脚步缓缓向前移动。
割完一丘田或者一处地方,用篾条把麦子打成捆。力气大的棒劳力用扦担挑,力气小的用背篼背。天黑了,我们才背着最后一捆麦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赶。
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刨完最后一碗饭,大人们吧嗒吧嗒地抽完一袋叶子烟,再咕咚咕咚地灌下一碗酽茶后,就开始搭麦了。
我们双手紧紧箍着一把麦子使劲向搭斗砸去,咚、咚、咚的搭麦声响成一片,山村宁静的夜晚顿时热闹起来。扬起的灰尘钻进我们的衣服里,和汗水黏在一起,浑身像有无数的毛毛虫在爬行。一会儿,双肩膀子开始酸疼,眼皮开始打架,呵欠声、抱怨声也接踵而至。不知熬到什么时候,我们才拖着一身疲惫入睡了。
第二天,天边刚刚闪白,母亲便拉长了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催促我们起床割麦子。
割麦子与犁田常常交替进行,完全看老天爷的脸色行事。我们力气小,扛不动铧口,只能跟着大人们铲田埂、锤田埂、上田埂。犁田是技术活儿,铧口过处,大块大块的泥巴从铧口上翻滚下来。犁一次,就要用耙(bà)子耙一次。耙子所到之处,泥团纷纷碎裂,高处的泥巴匀到低处。田耙平了,犁第二次,再耙,反反复复,又硬又散的泥土才慢慢变成糯糍糍的稀泥。
大人犁田,我们用薅锄把田埂里边铲下薄薄的一层,再用锄头一锄挨一锄地锤打,田埂上的泥土变得紧凑而光滑,还要用耙(pá)梳抓起柔软的稀泥把田埂糊一层。铲、锤、上,一道工序都不能少。这样,田才装得住水,才能经受恶狠狠的太阳的烤晒。我们浑身溅满泥浆,很快成为泥人了。
田犁完了要浸泡几天,多则七八天,少则一两天。栽秧前还要犁一次,泥巴已泡得松松软软的,犁起来要比前两次轻松许多。这就是农村常常说的“三道铧口吃大米”。若是没有水源,仅靠下大雨发山水来犁田,要犁四次甚至更多。
栽秧,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也不需要多大的力气。大人们说,爪爪儿(注:方言,指手)多就快。所以,从我们跨进学堂门的第一年起,就成为插秧的主力队员了。不过,扯秧子,洗秧子,拴秧子却是技术活儿。扯秧子,要慧眼识“毛稗”,把它剔除,不然,它会喧宾夺主地吸收秧苗的营养;用力要匀要稳,不然,会把秧苗扯断;洗秧子,要快要干净,不能把秧苗弄伤;拴秧子更要讲究了,左手握着大把洗净的秧苗,右手拿着一根糯谷草,在左手秧苗上快速绕了一圈半,用力一拉,秧子就拴得紧紧的。拴秧动作仅仅只有一秒钟,干脆、利落、潇洒。秧子虽然拴得结结实实,打得却是活结,栽秧时,只需牵着草头轻轻一拉,结就打开了。
吃过饭,或挑着、或背着秧子行走三四里山路就下田了。如果田大,就要拉着绳子栽,这样既美观,还能把握行距与窝距,适合秧苗发育生长。如果密不透风,秧苗就长得纤细,既经不起风吹雨打,也负不起谷穗的重量,等不到成熟就倒下了;如果栽得稀疏,浪费了农田,就会减产。栽秧虽然老老小小都会,却也不是没有讲究,每个手指分工明确,左手松松地握着秧苗,大拇指和中指负责分派,当右手把秧苗插进田里,左手已经分好了下一窝要栽的秧苗。栽秧,主要由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完成,它们夹着秧苗轻轻插进泥里即可。栽深了,秧苗长得慢;插浅了,你的手一离开,它就飘浮起来。
我们弯着腰杆,两肘靠着两膝,一边栽一边后退。一会儿,酸疼就慢慢爬上腰杆。趁解秧子的间歇,伸伸腰,眺望远方,缓解一下酸疼,也能享受短暂的惬意。
栽秧绝对是一个比赛的过程。既比速度又比匀称。慢了,会被左、右两边的对手超越,与你拉开距离,那就会被取笑,有些尴尬了;若栽不匀称,要么拥挤不堪,要么留白过多。拥挤时,大人们会开玩笑说:“你看,秧子的耳朵都挤掉了!”这时,我们就马上就会返工。
当然,不管是割麦、犁田还是栽秧,我们都企盼凉风习习的'阴天,既不遭受太阳暴晒而汗流浃背,也不遭受雨淋而成落汤鸡。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就算是骄阳似火,肩膀、背上晒得火辣辣的疼,但我们丝毫不敢怠慢,一定要起早摸黑抢在雨天到来之前完成“抢收”任务。当然,就算天公不作美,下连绵细雨,犁田、栽秧也照样进行。因为,在农村,太阳一背雨一背就是常态。
农忙假,让我们学会了劳动的本领,感受了农村生活的艰辛,明白了劳动的价值和乐趣,也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如今,农忙假早已取消,成为历史。老家许许多多的青壮年纷纷涌进城市打工挣钱,大片大片的土地荒芜,只有那些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爷爷奶奶们在家耕种和坚守,他们心疼惯养留守在家的孙子,除了上天夺星星不能满足外,其他的全都力尽所能满足。这些留守儿童大多学会了大把花钱吃吃喝喝,抱着手机不分昼夜打游戏,他们早已四体不勤、不务农事、五谷不分,甚至不知道每天吃进嘴里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站立杂草丛生的农田,凝望远逝的农忙假,心中升起莫名的凄楚与落寞……
篇8:暮忆・当年作文600字
暮忆・当年作文600字
时间流水无情,岁月似水无暇,人生如逆旅,愿你被时光温柔以待,愿你能在短暂的人生列车里,遇到那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题记
【盛夏的你】
九月,开学季,微风吹叶,阳光洒在肩头,不骄不燥。背着书包,穿着蓝白校服,随着轻盈的脚步,带去一地的芬芳。夏日的火正旺盛,心头的兴奋引领着我遇见你。踏入教室,在人海之中,第一眼撞见了你,便再也挥之不去。阳光透窗洒在你的脸上,我感觉到暖暖的,你笑着,倒映出我心中永远的甜。你长发飘飘,蓝白校服,却映衬出无尽的美好。
缘分就是这样,我与你分为了同桌,见到你的那一瞬,仿佛世间一切都己沉睡,只留下两个人的背影,一个是盛夏的你,美好至极,一个似乎看不清。在想,你的眼中会容下万千星辰,而我会不会只是卑微的一粒尘埃,在你生命中风尘仆仆的到来,再无声无息的消失……
【原来你如此温柔】
曾多次幻想过主动与你说话,但总要犹豫许久,在好不容易说出口,却被种种偶然打破。心中谩骂着,难道真是上帝的愚弄?下课铃响了,机会又来了,怀着种种期待,我的脱口而出对你的.突如其来,你的有许震惊,有几分诧异。不过一会儿便微微一笑,那一笑如此美,你对我说,好啊!或许对旁人来说波澜不经,在我心中却汹涌澎湃。原来你如此温暖,如此温柔。你就像这夏日的骄阳似火,带我越过冰川山河,不惧流年。
旅人己下车,再多怀想都己成过往,我愿一直怀想,将你,你们一同装进记忆的箱子里,再一同沉浸其中。我愿意同你们一起走过无数个盛夏,成为你们的暖阳!珍惜眼前人,或许是一生中最幸福的事。做过的事不要后悔!一群年轻的心灵里多少生涩,而往往不会让你止步于前。
篇9:最忆当年“迷彩梦”作文500字
每当翻开相册,我就会看见一张张印满回忆的照片,而最令我难忘的是我在“迷彩梦”夏练营参加CS大战时的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是今年暑假的时候拍的,当时我们正在打CS大战。我们的教官以电视剧一般的形式说:“一群恐怖分子在厦门进行恐怖袭击,失败后逃入泉州市“迷彩梦”夏练营基地,要求特种部队在十分钟内不惜一切代价将他们消灭。规则是每个人有三条命,被爆头或自己踩到地雷就“死亡”一次。”随着教官的一声令下,比赛拉开了序幕。
双方一入场,我的小哥哥从我身边一个箭步就冲杀出去,成功将第一名恐怖分子消灭了。可是命运就是这样不可捉摸,前一秒他还生龙活虎地驰骋沙场,后一秒就被脱帽下场了。这时,我们的队长也冲上去把我们的“心头大患”——对方的队长给消灭了,然而经过血拼的他也英勇“牺牲”了。他们两个人的“阵亡”挑起了我们的士气,激励了所有人都奋不顾身地冲过去,我也冲过去对“敌人”进行疯狂扫射,不久后,我便没子弹了,于是我马上躲进了掩体——一棵树后。最终,对方凭借天时地利战胜了。
虽然在这次的CS大战中我们失败了,但我学会了勇敢地面对困境、在危机时沉着冷静,但更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这真是一张珍贵的照片啊!
★ 犹忆高考的美文
★ 当年明月语录
★ 忆禧元法师二三事
★ 诗歌:忆
★ 忆初
网友忆当年“高考那些事”(共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