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析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

时间:2023-05-31 03:41:44 作者:笃诚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笃诚”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再析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再析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再析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

【内容提要】本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为指标,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其结构、分布作了系统研究,并给出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学科结构、地区结构,以及地区――学科分布。文章最后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摘  要  题】理论探索

【关  键  词】社会科学/科学生产力/CSSCI

1 引言

科学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它们的成果表现形式有着质的差别。后者的成果是物质的、有形的,而前者则是非物质的、无形的,需要经过转化才能成为有形的。自然科学、技术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论文、著作、专利;社会科学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则主要是著作、论文、研究(咨询)报告。对于物质生产力的评价国际上已经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公认的指标体系,可以进行直接评价。而对于科学生产力的评价,由于它的成果是非物质的、无形的,因此无法对它进行直接评价。目前,国际上的通用做法是对它的成果的转化表现形式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对科学生产力进行间接评价。

论文是科学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生产力是指社会科学生产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加菲尔德(E.Garfield)主持的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研制了《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在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和已发表论文被SCI录用论文的引用量作为衡量科学成果的量和质的主要指标。经过30多年的实践,目前SCI已被国际公认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学者个人科学成果(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学术影响的主要工具。自1988年开始,受国家科委的委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依据SCI每年发布我国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在SCI的发文量和被引量统计。这一重大举措导致了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纷纷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从而在总体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生产力的发展。

在E.Garfield的主持下,自《科学引文索引》之后,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相继研制、出版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但SCI、SSCI、A&HCI是国际性的,且不收录中文期刊,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人员的成果绝大多数发表在国内出版的中文期刊上。为了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评价我国的科学生产力,研制基于中文学术期刊的引文索引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1995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的以国内出版的核心科技期刊为素材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正式出版。南京大学开始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CSSCI),经专家组论证,教育部正式批准,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

在教育部社政司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课题组3年多的努力,《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已研制成功,相继出版了CSSCI(1998)、(1999)、(2000)、(2001)光盘和网络版,并提供查询、咨询、统计服务(包括网上服务)。CSSCI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

CSSCI来源期刊的选定是在教育部社政司的直接指导下、广大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的参与下进行的。3月,教育部社政司成立“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咨询委员会”,由全国17所高校的社会科学专家和社科管理专家组成。在教育部社政司领导的参与下,咨询委员会于203月、4月、5月分别在南京、长沙、珠海召开会议,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会后由教育部社政司组织全国社会科学领域1000名教授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评选,最后确定CSSCI来源期刊419种。这保证了CSSCI的科学性、客观性。

表1 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

附图

说明:由于少数论文涉及2个学科、作者涉及2个地区,故论文总数略多于CSSCI(2001)论文总数。

本文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以发表学术论文为指标,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结构、分布作一初步研究,以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作一宏观描述。

2 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及其地区、学科分布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来源期刊为419种,录用来源文献为61492篇。根据CSSCI(2001)数据库,分析、统计得出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如表1所示(见上页)。

篇2:再析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

由表1论文的学科分布可知,2001年我国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中经济学占30.41%,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来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在论文学科分布中的反映。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8个学科依次是:教育学,政治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哲学。

由表1论文的地区分布可知,2001年发表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中北京占28.16%,列第1位,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这是由北京市集中了量多质高的高等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政部门(含所属研究机构)所导致的。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6个地区依次是:上海(9.04%),江苏(7.70%),湖北(6.82%),广东(6.45%),浙江(4.52%),四川(4.23%)。表1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它还列出了社会科学各学科论文的地区分布,由此可反映出社会科学各学科生产力的地区分布。表2列出了各学科论文发文量按地区分布的前5名,反映了各学科社会科学生产力处于领先地位的省、市,比较突出的是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

表2 学科论文地区发文量排序前五名

附图

收稿日期:2003-06-09

【参考文献】

1 邹志仁.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邹志仁.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卜卫等.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 蒋国华.科研评价与指标.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

篇3:再析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

再析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

【内容提要】本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为指标,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其结构、分布作了系统研究,并给出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学科结构、地区结构,以及地区――学科分布。文章最后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摘  要  题】理论探索

【关  键  词】社会科学/科学生产力/CSSCI

1 引言

科学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它们的成果表现形式有着质的差别。后者的成果是物质的、有形的,而前者则是非物质的、无形的,需要经过转化才能成为有形的。自然科学、技术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论文、著作、专利;社会科学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则主要是著作、论文、研究(咨询)报告。对于物质生产力的评价国际上已经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公认的指标体系,可以进行直接评价。而对于科学生产力的评价,由于它的成果是非物质的、无形的,因此无法对它进行直接评价。目前,国际上的通用做法是对它的成果的转化表现形式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对科学生产力进行间接评价。

论文是科学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生产力是指社会科学生产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加菲尔德(E.Garfield)主持的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研制了《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在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和已发表论文被SCI录用论文的引用量作为衡量科学成果的量和质的主要指标。经过30多年的实践,目前SCI已被国际公认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学者个人科学成果(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学术影响的主要工具。自1988年开始,受国家科委的委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依据SCI每年发布我国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在SCI的发文量和被引量统计。这一重大举措导致了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纷纷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从而在总体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生产力的发展。

在E.Garfield的主持下,自《科学引文索引》之后,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相继研制、出版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但SCI、SSCI、A&HCI是国际性的,且不收录中文期刊,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人员的成果绝大多数发表在国内出版的`中文期刊上。为了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评价我国的科学生产力,研制基于中文学术期刊的引文索引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1995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的以国内出版的核心科技期刊为素材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正式出版。南京大学开始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CSSCI),经专家组论证,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正式批准,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列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

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社政司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课题组3年多的努力,《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已研制成功,相继出版了CSSCI(1998)、(1999)、(2000)、(2001)光盘和网络版,并提供查询、咨询、统计服务(包括网上服务)。CSSCI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

CSSCI来源期刊的选定是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社政司的直接指导下、广大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的参与下进行的。3月,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社政司成立

[1] [2] [3]

篇4:再析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论文

再析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为指标,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其结构、分布作了系统研究,并给出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学科结构、地区结构,以及地区――学科分布。文章最后对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摘 要 题】理论探索

【关 键 词】社会科学/科学生产力/CSSCI

1 引言

科学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它们的成果表现形式有着质的差别。后者的成果是物质的、有形的,而前者则是非物质的、无形的,需要经过转化才能成为有形的。自然科学、技术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论文、著作、专利;社会科学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则主要是著作、论文、研究(咨询)报告。对于物质生产力的评价国际上已经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公认的指标体系,可以进行直接评价。而对于科学生产力的评价,由于它的成果是非物质的、无形的,因此无法对它进行直接评价。目前,国际上的通用做法是对它的成果的转化表现形式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对科学生产力进行间接评价。

论文是科学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生产力是指社会科学生产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加菲尔德(E.Garfield)主持的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研制了《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在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和已发表论文被SCI录用论文的引用量作为衡量科学成果的量和质的主要指标。经过30多年的实践,目前SCI已被国际公认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学者个人科学成果(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学术影响的.主要工具。自1988年开始,受国家科委的委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依据SCI每年发布我国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在SCI的发文量和被引量统计。这一重大举措导致了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纷纷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从而在总体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生产力的发展。

在E.Garfield的主持下,自《科学引文索引》之后,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相继研制、出版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但SCI、SSCI、A&HCI是国际性的,且不收录中文期刊,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人员的成果绝大多数发表在国内出版的中文期刊上。为了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评价我国的科学生产力,研制基于中文学术期刊的引文索引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1995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的以国内出版的核心科技期刊为素材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正式出版。19南京大学开始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CSSCI),19经专家组论证,教育部正式批准,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

在教育部社政司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课题组3年多的努力,《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已研制成功,相继出版了CSSCI(1998)、(1999)、(2000)、(2001)光盘和网络版,并提供查询、咨询、统计服务(包括网上服务)。CSSCI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

CSSCI来源期刊的选定是在教育部社政司的直接指导下、广大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的参与下进行的。203月,教育部社政司成立“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咨询委员会”,由全国17所高校的社会科学专家和社科管理专家组成。在教育部社政司领导的参与下,咨询委员会于2001年3月、4月、5月分别在南京、长沙、珠海召开会议,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会后由教育部社政司组织全国社会科学领域1000名教授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评选,最后确定CSSCI来源期刊419种。这保证了CSSCI的科学性、客观性。

表1 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

附图

说明:由于少数论文涉及2个学科、作者涉及2个地区,故论文总数略多于CSSCI(2001)论文总数。

本文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以发表学术论文为指标,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结构、分布作一初步研究,以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作一宏观描述。

2 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及其地区、学科分布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来源期刊为419种,录用来源文献为61492篇。根据CSSCI(2001)数据库,分析、统计得出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如表1所示(见上页)。

3 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结构分析

由表1论文的学科分布可知,2001年我国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中经济学占30.41%,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来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在论文学科分布中的反映。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8个学科依次是:教育学,政治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哲学。

由表1论文的地区分布可知,2001年发表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中北京占28.16%,列第1位,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这是由北京市集中了量多质高的高等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政部门(含所属研究机构)所导致的。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6个地区依次是:上海(9.04%),江苏(7.70%),湖北(6.82%),广东(6.45%),浙江(4.52%),四川(4.23%)。表1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它还列出了社会科学各学科论文的地区分布,由此可反映出社会科学各学科生产力的地区分布。表2列出了各学科论文发文量按地区分布的前5名,反映了各学科社会科学生产力处于领先地位的省、市,比较突出的是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

表2 学科论文地区发文量排序前五名

附图

收稿日期:2003-06-09

【参考文献】

1 邹志仁.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邹志仁.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卜卫等.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 蒋国华.科研评价与指标.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

篇5: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在该文中,陈伟教授指出,“软实力”是目前国际政治关系领域的重要关键词之一,由此而形成的话语体系逐渐在人文社会科学共同体产生张力。

当下的中国文学外译实践本质上是我国国家软实力提升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其与“软实力”之间存在的张力机制却一直没有得到论证与叙写。

为此,我们首先有必要立足软实力内涵,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经由文学外译路径而形成的`“翻译→传播/接受”这一现有逻辑理路进行先验反思,进而揭示并勾画出当下中国文学外译在软实力视角下所涉的双核学科范式:译介学是基础,并由此反哺翻译学。

这是软实力视角中国文学外译实践的逻辑前提,也是叙写自身包括内涵与机制在内的学科范式的学理基础。

这一定位要求我们在当下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文学文本包括文化在内的各种软实力要素,遵循文学文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规律,系统挖掘、整合国外文化市场等的各类元素,同时对从事中国文学外译的各国汉学家在跨语言、跨文化实践中的行为特征和认知策略进行探究。

近年来,陈伟教授注重探索研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语境下,包括翻译本体、翻译主体、翻译环境、翻译控制、翻译效果等在内的中国文学外译话语体系在软实力视角下的顺变与独特规约,以理性认识中国文学的“走出去”进程,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陈伟教授以创新的勇气开辟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外语研究》《当代外语研究》《燕山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了相关系列研究论文,从而初步勾勒出翻译与软实力的跨文学研究框架,在外语与翻译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与影响。

同时结合这一研究思想,陈伟教授身体力行开展了大量的中国文学文化外译实践,四年来主持并翻译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之长篇小说《猎人峰》与中篇小说《巨兽》、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鲁迅图传》、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杨柳青木版年画------穿越历史的印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走出去”项目《中华百科全书》(文学·历史·地理·科技学科)、广东教育出版社“走出去”项目《我的家在中国·道路之旅》等,逾120万汉字。

篇6:论哲学社会科学向生产力的转化

论哲学社会科学向生产力的转化

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同样重要,都是第一生产力的组成部分.但在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特殊机制.主要表现在它的`宏观性、整体性、间接性、潜在性、非直观性以及特定的阶级与政治倾向.把握这些特点及倾向,对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促使其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王维杰 WANG Wei-jie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 刊 名: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SHENGLI OILFIELD 年,卷(期):2005 18(3) 分类号:C0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生产力   转化  

篇7:社会科学与中国现代化

社会科学与中国现代化

社会科学具有决定经济发展、调控政治发展、主导文化发展和推动人的现代化的重大作用,现代化所以没有首先在在中国产生和实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社会科学的停滞落后和失误.因此要加速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必须大力推动社会科学发展,实施以社会科学率先现代化来带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作 者:王忠武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社会学系,山东,济南,250100 刊 名:齐鲁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QILU JOURNAL 年,卷(期):2004 “”(5) 分类号:C1 B03 关键词:社会科学   中国现代化   社会科学现代化  

篇8: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社科网招聘启事

2015关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社科网招聘启事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单位,编辑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承办中国社会科学网,在理论界和学术界拥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网旨在打造全球最大的学术平台,突出学术性,遵循频道化、专题化原则,设置54个频道,1300多个栏目。

中国社会科学网因事业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招聘采编及市场推广人员,岗位职责和具体要求如下,有意者请将附有主要学术成果或工作业绩的个人简历发至邮箱,合则约见。

一、新闻编辑(若干名)

1.岗位职责:

负责首页、资讯、环球学讯、各地、高校、图片、会议等频道的采编工作;根据新闻热点策划选题、制作专题;完成网站布置的其他任务。

2.职位要求:

年龄32岁以下,研究生以上学历,文科类相关专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及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高度的责任心;能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软件和Photoshop软件;有网站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以上岗位欢迎符合条件的在读研究生申请实习(需保证每周3-4天实习时间)。

二、夜值班编辑(4名)

1.岗位职责:

负责首页夜间新闻发布及页面内容更新;处理夜间突发新闻事件;接听值班室电话,及时处理上级有关指示。

2.职位要求:

年龄32岁以下,研究生以上学历,文科类相关专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及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高度的责任心;能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软件和Photoshop软件;因夜班工作需要,男性优先考虑;工作时间为晚上22点—次日早上7点。

三、学科频道编辑

1.岗位职责:负责中国社会科学网学科频道的页面更新和维护工作。

2.职位要求:哲学、宗教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法学、管理学、语言学专业获得硕士(含)以上学位;熟悉本学科学术发展脉络,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良好的学术规范意识;985高校毕业生优先。

四、自媒体编辑

1.岗位职责:负责中国社会科学网人文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2.职位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文科类相关专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和学术方向;有较强的文字功底,有相关社区、论坛、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工作经验者优先。

五、市场推广(2名)

1.基本要求:年龄30岁以下,身体健康

2.专业背景:新闻学、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等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

3.岗位职责:

(1)负责网站推广

(2)开发及维护市场合作关系,负责与各门户网站合作

(3)积极寻求市场推广资源,拓展渠道

4.任职要求:

(1)两年以上互联网市场相关工作经验,对互联网有一定了解

(2)善于沟通协调,责任心强,有亲和力,执行力强;

(3)具有各大互联网行业媒体人脉者优先;

薪酬待遇:面议

招聘时间:5月下旬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10-84177686

邮箱:skwzp@sina.com

生产力经济学心得体会

《再别康桥》全文简析

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春江花月夜》简析及评价

《童年》读书品析

《乡愁》教材简析

坚持,坚持,再坚持作文

后再相会作文

快些再快些作文

倘若再相遇散文

再析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推荐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再析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