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曝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口算
24÷7= 36÷5= 8×6= 29÷4=
11÷3=46÷5= 72÷8= 7×5=
9÷9=23÷4=37-8=40+37=
24+60=67-9=64-9=46+40=
24÷8=25+50=58-50=37+4=
二、填空题
1.19根小棒可以摆( )个小正方形,还剩( )根。
2.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计算的结果,( )要比( )小。
3.一个数除以5,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有( )个,其中最大的余数是( )。
4.有31个乒乓球,要装在5个盒子里,每个盒子的个数一样多,每个盒子装( )个,还剩( )个。
5.△÷8=3……□,□里最大是,△÷□=6……5,□里最小是()。
6.一根绳子34米,每5米剪一段,可以剪这样的()段,还剩()米。
7.做一个正方体要6张纸,50张纸最多能做()个正方体。
8.□÷□=8……3除数最小是(),这时被除数是()。
9.□÷□=□……3,除数最大应是()
三、判断对错。(14分)
1、(4分)在线段的()里面“√”,不是线段的在()里画“×”。
()()()()
2、下面的.说法对的画“√”,不对的画“×”。
(1)一枝铅笔长约20米。()
(2)妈妈的身高大约160厘米。()
(3)20厘米就是2米。()
(4)小明每分钟大约走60厘米。()
(5)一条线段长5厘米。 ( )
(6)一个图钉长1米。 ( )
(7)比70米少20米的是50厘米。 ( )
(8)一棵树高6米。 ( )
(9)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10)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四、计算小能手。(12分)
1、(9分)算一算。
23米-8米=()米38厘米+7厘米=()厘米1米-60厘米=()厘米
50厘米-4厘米=()厘米20厘米+80厘米=()米1米-9厘米=()厘米
35米-18米=()米40厘米+26厘米=()厘米30米+15米=()米
2、(3分)把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5米5厘米5米50厘米66厘米6米60厘米6米5厘米
五、按要求画线段。(8分)
1.(2分)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2.(2分)画一条比9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2分)画一条比6厘米少2厘米的线段。
4、(2分)画两条长度和是8厘米的线段。
六、解决问题。(26分)
1、(2分)估一估椅子有多高?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桌子说:“我高78厘米”。
凳子说:“它比我高一些。”凳子高()。
30厘米1米70厘米
2、(4分)小明身高1米35厘米,弟弟身高1米26厘米,弟弟比小明矮多少厘米?
3、(4分)亮亮的身高是80厘米,离1米还差多少?
4、(4分)新
35米48米
(1)兔子和松鼠,谁离学校近,近了多少米?
(2)从松鼠家走到兔子家,一共要走多少米?
4、(4分)一根绳子长85米,先剪掉了20米,又剪掉了15米,这根绳子短了多少米?
5、(4分)一根竹竿长13米,插入水中一截后,露在水面外的部分长5米,水有多深呢?
6、(4分)小明有一把旧尺子,只剩下4个刻度了,用这把尺子能画出哪些长度的线段?
篇2: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一填。(28分)
1、这枝铅笔长( )厘米
2、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量,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和( )。
3、量物体长度时,一般把尺子的( )刻度对准物体一端,再看物体的另外一端对着几。
4、用( )作单位来量课本的长度,用( )作单位来量教室的长度。
5、300厘米=( )米 8米40厘米=( )厘米
4米=( )厘米 275厘米=( )米( )厘米
6、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高40( ) 厚约5( )
高1( )22( ) 高70( )
7、在 里填上“>”“<”或“=”。
40厘米 5米 82厘米 28厘米 6厘米 6米
2米 200厘米 3米 30厘米 495厘米 5米
1米―20厘米 80厘米 40米+3米 403米
二、选一选。(12分)
1.黑板的长大约是( )。
①3米 ②3厘米 ③30厘米
2.小敏身高95厘米,小亮身高1米。小敏和小亮相比,( )。
①小敏高 ②小亮高 ③一样高
3.一根跳绳长( )
①4厘米 ②40厘米 ③4米
4.给出两个点能画()条线段
①1 ②2 ③无数
5.图? ? ? ? 中有( )条线段。
①3 ②4 ③5 ④6
6、一根跳绳长( )
①4厘米 ②40厘米 ③4米
三、判断对错。(14分)
1、(4分)在线段的( )里面“√”,不是线段的在( )里画“×”。
( ) ( ) ( ) ( )
2、下面的说法对的画“√”,不对的画“×”。
(1)一枝铅笔长约20米。 ( )
(2)妈妈的身高大约160厘米。 ( )
(3)20厘米就是2米。 ( )
(4)小明每分钟大约走60厘米。 ( )
(5)一条线段长5厘米。 ()
(6)一个图钉长1米。 ()
(7)比70米少20米的是50厘米。()
(8)一棵树高6米。 ()
(9)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
(10)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
四、计算小能手。(12分)
1、(9分)算一算。
23米-8米=( )米 38厘米+7厘米=( )厘米 1米-60厘米=( )厘米
50厘米-4厘米=( )厘米 20厘米+80厘米=( )米 1米-9厘米=( )厘米
35米-18米=( )米 40厘米+26厘米=( )厘米 30米+15米=( )米
2、(3分)把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5米5厘米 5米50厘米 66厘米 6米 60厘米 6米5厘米
五、按要求画线段。(8分)
1.(2分)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2.(2分)画一条比9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2分)画一条比6厘米少2厘米的线段。
4、(2分)画两条长度和是8厘米的线段。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3: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继承(chénɡchén) 吩咐(fufù) 苏雅(sūshū)
端详(xiánɡyánɡ) 愤怒(nùlù) 求救(jiùjìu)
弄脏(zānɡzhānɡ) 纳闷(lànà) 宣传(xüānxuān)
二、比一比,再组词。
呆 国() 泪() 今()
杏() 困() 相() 令()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恩()谢 见()忘() 忘恩()()
()忧()虑 自()自() 固执()()
四、读一读,连一连。
一筐 鲜花
一种 水果
一盆 回帖
一张 乐器
五、读一读,划掉每组中不同类的词。
1、蟋蟀 蜈蚣 蚯蚓 蝙蝠 燕子
2、鸽子 蜻蜓 杜鹃 仙鹤 鸵鸟
3、琵琶 枇杷 西瓜 香蕉 芒果
六、选词填空(填番号)。
①珍惜②珍稀
1、大熊猫是()动物。
2、我们要()时间。
①人参②人身
1、过马路时要走人行道,保护好我们的()安全。
2、()是一种珍贵的药材。
七、给句子加标点。
1、爸爸您的主意真妙
2、您为什么把它剪断呢
3、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篇4: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
找到以下物品,先估计有多长,再拿尺子量一量。
答案提示:
钥匙6厘米
电池5厘米
筷子20厘米
铅笔15厘米
解题思路:
答案不唯一,请以学生练习时实际测量的物体为准。
篇5: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
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 )条线段。
答案提示:
一共有6条线段。
解题思路:
从第一个点出发的线段有3条。
从第二个点出发的线段有2条。
从第三个点出发的线段有1条。
篇6: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
你知道怎样测量一棵树的树干一圈的长度吗?请你找一棵树,测量出树干一圈的长度。
工具:
方法:
树干一圈的长度:
答案提示:
工具:长绳、米尺。
方法:两人合作,用长绳绕大树一周,再用米尺测量绳子的'长度,记录下量得的长度。
篇7: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
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钢笔长15长颈鹿高4()
小华身高120()数学书长26()
答案提示:
钢笔长15厘米
长颈鹿高4米
小华身高120厘米
数学书长26厘米
篇8: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
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一共可以画()条线段。
答案提示:
一共可以画6条线段。
解题思路:
从第一个点出发能画3条线段。
从第二个点出发还能画2条线段。
从第三个点出发还能画1条线段。
篇9: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把拼音和相应的汉字连起来。(11分)
zǐ yí xié shuān lú dàn kuò liáo tiān yuè qù
霜 紫 庐 疑 斜 辽 荡 阔 趣 跃 添
二、看拼音写汉字。(22分)
shén yóu qí xiù lì
1.我们的祖国伟大 奇,山水 ,我们爱祖国妈妈。
xíng zhuàng qiáo fēng
2.黄山奇石 各异,赵州石 名扬万里,人民群众 衣足食,伟大母亲我们爱你!
qū bīng
3.东方之珠香港特 ,东北三省 天雪地。
三、连线组成新字,并组词。(8分)
火 哥 木 又 口 京 日 止
乔 因 欠 尤 免 自 月 寸
( )( )( )( )( )( )( )( )
四、写出反义词。(4分)
早―― 后―― 今―― 尾――
五、填空。(6分)
( )的云朵 ( )的枫叶 ( )的小草
( )的稻谷 ( )的大海 ( )的沙滩
六、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5分)
1.教师节到了 我们做贺卡送给老师
2.香山的景色真美呀 你去过吗
3.小明说 我最喜欢冬天了 因为可以看到美丽的雪景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8分)
1.《山行》一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从 、这些词可以看出。这首写景诗是按 到 的顺序写的,从 、可以看出。我知道的写景的诗还有 《 》 、《 》 。
2.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一句来自《 》这首古诗,诗人是 。我还会背诵他的《 》和《 》两首古诗。
3.水乡有四多,分别是 、、、。
八、照样子写句子。(4分)
例:美丽的呼伦湖像一面很大很大的镜子。
我们的祖国像 。
像 。
九、阅读理解。(8分)
游长城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登上了八达岭长城。
长城的城墙又高又宽,上面能并排跑五匹马。我高兴地跑哇跑,一边跑一边冲着爸爸大喊:“咱们到长城那头去玩玩吧!”
爸爸笑着说:“傻孩子,那头离北京可远呢。长城的西头在嘉峪关,东头在山海关,它有一万两千多里长呢!”
“为什么要修长城呢?”我不解地问。
妈妈说:“古时候总有战争,修长城为的是用它来做屏障!”
说着说着,我们登上了最高的'烽火台。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巨龙卧在青山之上。一群群中外游客来往不断,人们五颜六色的服装,把长城点缀得像一条绚丽的彩带。
1.照样子写词语。(4分)
一群游客 一群( ) 一条巨龙 一条( )
五颜六色的服装五颜六色的( ) 绚丽的彩带 绚丽的( )
2.请用“ ”画出描写长城长的句子。(2分)
3.短文中第( )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修长城的作用。(2分)
十、看图写话。(15分)
池塘边的两只小青蛙相遇了,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段通顺的话吧!
篇10: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很多小朋友都有这样的苦恼:学习效率不高、成绩提不上去、老是被父母和老师责备。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我会看拼音,写汉字。(20分)
jīn sè bō lànɡ měi lì chūn huá qiū shí
yǐ jīnɡ zhī shi yóu qí shān ɡǔ shǒu dū
二、给带点的字选合适的`读音,打“√”。(6分)
染色(yǎn rǎn) 石盘 ( pán pén) 观察( cá chá)
陡峭(xiào qiào)橙子(chénɡ cénɡ)层叠(chénɡ cénɡ)
三、把词语与相应的拼音连起来。(5分)
旅游 胳膊 著名 勤劳 形状
zhù mínɡ xínɡ zhuànɡ lǚ yóu ɡē bo qín láo
四、选字填空。(5分)
蜂 峰 龙 笼 做 作 壮 状 风 枫
山( ) 灯( ) 工( ) ( )丽 大( )
( )蜜 ( )舟 ( )工 形( ) ( )叶
五、给多音字组词:(4分)
dōu( ) wéi ( )
都 为
dū( ) wèi( )
六、比一比,组成词语。(16分)
只( ) 干( ) 娃( ) 快( )
识( ) 于( ) 洼( ) 块( )
尽( ) 己( )平( ) 区( )
层( ) 已( ) 苹( ) 巨( )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1: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二年( )班 姓名____________ ( )号
一、选择题。
1、下图形中( )是线段。
A、B、C、D、
3、《新华字典》的厚度为( )。
A、11厘米 B、4厘米 C、4米 D、11米
4、2米=( )厘米
A、2 B、20 C、200 D、100
5、1米70厘米长可能是( )的高度。
A、铅笔 B、爸爸 C、楼房 D、小草
9、小红今年10岁,她妈妈今年40岁,猜一猜小红哥哥合适的岁数是( )岁。
A、9 B、38 C、15 D、42
10、小粗心在计算一道减法题时,本来应该减去36,去减了63,这样最后结果比正确结果小( )。
A、10 B、27 C、99 D、37
11、比9米多3米的线段的长是( )。
A、6米 B、11米 C、12米
12、一个排球运动员的身高是2( )
A、米 B、厘米
二、填空题。
1、80米-40米=( )米 40厘米+30厘米=( )厘米
34厘米+6厘米=( )厘米 100米-50米=( )米
64米-60米=( )米 45米+50米=( )米
70厘米-9厘米=( )厘米 50厘米+50厘米=( )米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根跳绳长5( )。
(2)数学书封面的宽大约是15( )。
(3)王老的身高1( )58( )。
(4)打火机的长大约是8( )。
(5)旗杆的高是12( )。
(6)游泳池的长60( )。
(7)筷子的长大约是25( )。
(8)楼房的高是15( )。
3、在○里填上“>”、“<”或“=”。
30米 30厘米 100厘米 1米
57米 70米 4米 40厘米
1米50厘米 60厘米 20厘米 1米-80厘米
53厘米+27厘米 70厘米 72米-34米 72米-38米
85米-27米 58米 3厘米+47厘米 7厘米+32厘米
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一座大楼高20厘米。( )
(2)我的身高是140米。( )
(3)我妈妈的床约长2米。( )
(4)我的书桌长80厘米。( )
5、量一量。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6、画线段。
(1) 画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
(2) 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长的线段。
三、解答下列问题。
1、小明画了两条线段,第一条长18厘米,第二条长9厘米。第二条比第一条短多少厘米。
2、一条跑道需要重新整修,已经修了40米,还剩50米,这条跑道长多少米?
3、一条绳子剪去15米,还剩6米。
(1) 这条绳子原来有多长?
(2) 剪去的比剩下的多多少米?
4、一条长48厘米的铁丝,第一次剪去8厘米,还剩多少厘米?第二次又剪去20厘米,最后剩下多少厘米?
1.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2.二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带答案
3.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语数英)
4.二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人教版
5.二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100
6.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7.小学生二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
8.小学生二年级数学知识小报
篇12: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4张2元减去1张1元和1张5角的结果等于( )元,正好是( )元( )角,2张5元和3张1角是( )元,再加上4元8角结果是( )元。
2.一个星期有7天,366天是( )个星期,还余( )天。
3.要使 □24÷8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92÷6的商最高位在十位上,□里最大填( ).
4. 7.85元=( )元( )角( )分 10元零4分=( )元
96时=( )日 5年=( )个月
5.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8分米,它的边长是( )分米.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千克苹果大约( )元.
明明去书店买一本故事书10.05元,合( )元( )角( )分.
一个鸡蛋大约重( )克.
7.脱式计算.
(1)403×7+301 (2)754-136×2
656÷(93-85) (4)1056-224×3
二.应用题:
1、某校三年级有5个班,每班45人,二年级的人数比三年级多12人,二年级有多少人?
2、《语文》每本7.51元,《数学》每本6元8角4分,现有15元钱,买《语文》、《数学》各一本,还剩多少元?
3、学校图书馆买来840本书,放在6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5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4、桐桐50米赛跑的成绩是8.3秒,丽丽比桐桐慢0.2秒,丽丽50米赛跑的成绩是多少秒?
5、玻璃杯每个13.80元,陶瓷杯每个10.9元,塑料杯每个3.40元。
买一个玻璃杯和一个塑料杯共多少钱?
买一个陶瓷杯比买一个玻璃杯少花多少钱?
三种杯子各买一个,30元够吗?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把它写下来并解答。
6、科技馆成人票每张8元,学生票每张5元,现有5名老师带领88名学生去参观,现有500元钱买门票够不够?
7、欢欢买了一支铅笔和一支钢笔一共花了5.3元,小乔买了同样的2支铅笔和一支钢笔一共花了5.85元,你知道一支铅笔多少钱吗?
8、寒月买了一支铅笔和一支钢笔一共花5.3元,洋洋买了同样的2支铅笔和3支钢笔一共花了15.35元,铅笔和钢笔每支各多少元?
9、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拓展阅读:
三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第一,加强小学三年级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
有不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常只重算法,忽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因而只能机械地应用学过的东西,或简单地模仿做过的例题,不能在变化了情况下迁移;或者只知道一些定义,而不能全面掌握属于这一概念的东西。
例如,学生能说出什么是圆的半径,但在作图或解题时又常常只能举出垂直方向上的半径,不能反转过来去解决逆向问题,没有纳入到一般的范畴或嵌入数概念体系的认知结构中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算法和演算过程,尤其要重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加强小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三年级数学中,会出现长度单位的认识,什么千米、毫米、厘米,很多孩子总是无法记清楚,怎么办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右手,手心面向自己,从小拇指到大拇指,依次为: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两指之间的距离大小表示进率的大小。你们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每相临的两指间的距离相等,也就表示毫米、厘米、分米、米每相临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相等,都是10。而毫米与分米、厘米与米间的进率为100,毫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为1000,食指与大拇指之间的距离较大,也是1000。记住单位对应的拇指,这个换算就变得十分简单而且准确了。
第二,重视和加强发展小学三年级学生“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
数和形是不可分开的。因此,学生掌握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三年级下册如用圆圈图(韦恩图)向学生直观的渗透集合概念。让他们感知圈内的物体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
第三,观察活动:
所谓观察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的仔细察看,因而是一种有意注意。培养的途径是:教师提供的“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特征有序、背景鲜明,而且要给出一些观察的思考题。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进而使他们边观察,边思考,边议论,边作观察记录,以发现数学规律、本质。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整理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