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的层次布局介绍

时间:2023-07-21 03:42:19 作者:过期茶叶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过期茶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医学论文的层次布局介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医学论文的层次布局介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医学论文的层次布局介绍

医学论文的层次布局介绍

医学论文,是对于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文字记录和书面总结,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经常写医学论文不仅可以扩大视野,还能掌握国内外医学动态,更能提高科研设计的能力、研究能力、教学能力以及业务的水平。最重要的是它是你晋升职称的必经之路,也是你获得基金的捷径。因此,写好医学论文分外重要,中科医学编译带你了解医学论文的层次布局。

1.论文文题

论文文题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能高度概括全文的主旨。中文的文题一般<20个字,英文论文的文题应与中文的文题内容相一致。文题中一般不需要使用标点符号,要尽可能不设副标题。要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和代号等。文题中的外国人名可以用原文。

2.医学论文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名称:

(1)作者署名表示对论文的内容负责,同时也是对作者着作权的尊重。署名者不宜过多,必须是参加全部或者主要工作者;以及对本文内容负责并能进行答辩者。

(2)作者排序按贡献大小并在投稿时确定,不允许随意增删或者改动。

(3)作者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和邮政编码。尽可能注明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

(4)论文决定刊用后,应当请全部作者在《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上逐一签名,并将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3.中、英文摘要:

(1)摘要位于正文前有相对独立性和自鸣性。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一般采用结构式摘要,包括四大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2)中、英文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列图、表,不引用参考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

(3)中文摘要如使用英文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给出其中、英文的全称;英文摘要中使用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给出其英文全称。

(4)中文摘要在400个字左右;英文摘要可略详细些,在600个实词左右;中、英文摘要的主要内容相一致。

篇2:专科层次临床医学论文

专科层次临床医学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其中2012级临床医学1班(平行班)学生43人、临床医学(院校结合班)学生37人、临床医学(系统化教改班)42人,3个班级的学生各方面资料(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家庭环境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根据国家助理执行医师考试大纲,综合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分别命题1套,共150题(每题为1分,全部为选择题),在第4学期末(2014年6月)同步测评,学生采取机读卡作答。其中,基础医学综合题50题分布:解剖学(n=10)、组织胚胎学(n=2)、生理学(n=10)、生化学(n=3)、病理生理学(n=5)、药理学(n=10)、微生物与免疫(n=5)、病理学(n=5)。临床医学综合题100题分布:预防医学(n=9)、传染病(n=5)、流行病学(n=5)、内科(n=18)、外科(n=9)、妇产科(n=9)、儿科(n=18)、全科(n=18)、诊断学(n=9)。

1.2.2教改方法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入校时自然分班,临床医学4班为院校结合班、临床医学5班为系统化教改班、临床医学1班为对照班。双盲实施教改,教改班采取新课程体系和新培养模式。

1.2.2.1院校结合班人才培养模式院校结合班实施“1+1+1”(即1年学校教育、1年医院教育、1年医院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第1学年的基础课程在校由学校老师统一授课;第2学年的专业课程采用院校结合模式,教学任务主要由教学医院临床师资承担,在进行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临床医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将能够采用临床实践教学的内容尽量在临床上进行教学,并安排学生每学期每周不少于2学时的临床实践,其中教学查房、病案讨论、书写病历、观摩手术、社会实践不少于1次;第3学年进入医院实习。

1.2.2.2系统化教改班人才培养模式采用“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2年在校学习,1年临床实习。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1)将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及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五官科学按人体8大器官系统进行了内容的整合,将同一器官系统涉及的内容有机的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技术、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循环系统疾病诊疗技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诊疗技术、血液系统疾病诊疗技术、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诊疗技术、内分泌系统疾病诊疗技术、运动系统疾病诊疗技术8门专业核心课程。

(2)将8门专业核心课程中无法囊括的基础医学知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医学基础。(3)将8门专业核心课程中无法囊括的临床实践内容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临床基本技能。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02进行双人双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采用SAS8.2版本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平行班、院校结合班、系统化教改班学生基础医学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

3个班级学生在解剖学、生化学、药理学3门基础医学课程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胚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与免疫、病理学5门基础医学课程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平行班、院校结合班、系统化教改班学生临床医学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

3个班级学生在外科学、儿科学、全科医学3门临床医学课程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防医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内科学、妇产科学、诊断学6门临床医学课程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平行班与院校结合班学生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

从平行班与院校结合班学生基础医学课程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发现,8门基础医学课程,平行班与院校结合班均在学校由学校老师统一授课,故大多数课程2个班级学生的考试正确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2学年进入临床医学课程学习后,院校结合班的学生可在病房中通过真实的患者来对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对病情的分析中,为什么患者表现出这些临床征象,什么样的解剖结构、生理特征、病理改变决定了患者的发病特点,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故解剖学和生化学两门课程的考试正确应答率院校结合班优于平行班。从平行班与院校结合班学生临床医学课程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结果可以看出,

(1)预防医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诊断学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平行班、院校结合班、系统化教改班教学方式基本一致,依靠学校实训基地或医院较为完善的模拟操作设备,学生均可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故3个班级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外科学、儿科学这样的临床专业课程,知识点繁多,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学生不可能学完每个疾病,院校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于教师多为来自临床第一线实践经验十分丰富的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有着大量的临床资料积累,尤其在需要时可将课堂带入病房,开展现场教学,学生更易学习和理解。而且像外科学、儿科学这样临床操作较多,需培养学生较强动手能力的课程,在医院学习的学生可以直接在教师的指导下,面对真实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操作(即早临床、多临床),通过自己亲手实践的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灵活掌握理论知识,并培养自学能力,故这两门课程考试正确应答率院校结合班优于平行班。

3.2平行班与系统化教改班学生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

平行班与系统化教改班的区别在于,前者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后者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各学科的知识有着较强的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但仍存在学科之间内容交叉、重复(如肾脏的结构特点,解剖学、组胚学中,生理学肾脏排泄机制中,药理学利尿药物的作用部位中均会重复讲解);基础与临床脱节等问题。这样的教学对三年制专科层次的医学生来说一是加重了课时负担,二是从桥梁课到专业课再到临床实习时间跨度大,难以将理论学习印证到临床实际问题中,增加了学习难度。本校“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是将同一器官系统涉及的内容有机的整合为一个整体,从形态、结构、发生、功能、生理、病理到临床有机的串联起来,形成8大系统疾病诊疗技术。例如学生学习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技术时,从学习正常的消化系统结构,到了解正常的生理功能,进而学习病理改变,最后依次学习有关消化系统内科、外科、儿科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这样的整合,一是减少了课程重复,缩短总学时数,增加了学生的临床实践或自主学习的时间(8大系统要求掌握知识点只需790学时完成,而按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讲述相同的知识点需要988学时完成,节省198学时);二是可有效避免学生学前忘后的现象,从基础到临床到见习的连贯式学习可以使理论知识系统融合在某一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使理论知识形象化,也可达到“早临床、多临床”的目的。从平行班与系统化教改班学生考试正确应答率比较结果来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并不会影响学生对临床专业核心知识点的掌握,在解剖学和外科学这两门课程中学生考试正确应答率系统化教改班还优于平行班。当然,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比如“院校结合”模式改革中存在学生由学校辗转到医院学习的心理变化影响学习效果;医院医生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但缺乏教学经验等问题。“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改革中也可能遇到各器官系统课程知识融合不够、配套教材缺乏、跨学科、跨系统教学师资缺乏等困难。

篇3:医学论文写作教程主要目录介绍

医学论文与其他一些文体相比,有其固定的格式、要求和规范,要掌握和理解格式、基本要求,规范有经验的医务工作者,编写起来会更有效。医学论文写作实用教程,参考目前的一些专业书籍,结合编辑的编辑和教学经验,多年的经验,在医学论文的顺序,介绍了其特点、医学论文的写作要求,着重讨论了医学论文的选题、选材、基本格式、不同专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及论文的投稿与发表。

医学论文写作实用教程主要目录如下: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撰写医学论文的作用

第二节医学论文的特点

第三节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五节医学论文的分类

第六节医学论文的伦理要求

第二章医学论文的选题

第一节选题的类型及要求

第二节选题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医学论文选题的来源

第四节医学论文选题的程序和方法

第三章医学论文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第一节医学文献的检索

第二节医学论文资料的来源

第三节医学论文的选材

第四节医学论文资料的处理

第四章医学论文写作格式及要求

第一节文题

第二节文章编号

第三节作者署名及单位署名

第四节摘要

第五节英文摘要的写作技巧

第六节关键词

第七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基金项目

第八节引言

第九节材(资)料与方法

第十节结果

第十一节讨论

第十二节结论

第十三节致谢

第十四节参考文献

第五章医学论文中的科研设计与实验设计

第一节医学论文中的科研设计

第二节医学论文中的实验设计

第六章不同专业医学论文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第一节临床医学论文的写作

第二节护理医学论文的写作

第三节影像学论文的写作

第四节检验医学论文的写作

第五节个案报道的写作

第六节医学实验报告的写作

第七章流行病学论文的写作

第一节流行病学论文的内容

第二节流行病学论文的特征

第三节流行病学论文的类型

第四节流行病学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五节流行病学论文的选题

第六节流行病学论文的写作

第七节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章文献综述的写作

第一节文献综述的作用

第二节文献综述的特点

第三节文献综述的类型

第四节文献综述的写作

篇4:商务书信布局礼仪介绍

正排式或垂直式或齐头式(BlockedForm)。

这种排列的要领在于每个要素都从左边开始排列,每一行都不向右缩入,因而整封信的'左边成一垂直线右边参差不齐。这种形式虽然打字时方便省事,不需考虑左边缩入,但不匀称美观,所以使用它的人也不很多。 ③改良式或混排式(ModifiedForm)。

这种排列集上述两种形式之所长,信头、结束语、签名和发信人姓名排在右边,封内地址和称呼排在左边,但每个要素分行时每行都不向右缩入;正文每段开始缩入五个英文字母,而段与段之间可不空行。这种形式兼顾及方便省事与匀称美观,因此,它是目前极为流行的英文书信范式。

注意事项

①因为手写有时难免不好辨认,所以英文书信最好是打印。

②信封的书写一般是收信人名址写在信封正面的中央而发信人名址可写在正面的左上方或者信封的背面,书写形式应与信内风格一致。

③书信的折叠也应有讲究

篇5:中考英语:房间布局介绍作文

A RoomThis is Tom's room.It is a big and tidy one.There is a desk in the middle of the room.There is a chair near the desk.A ball is under it.There are two maps on the wall.One of them is a map of China,the other is ab-out the world.On the desk,there is a book,a pen,a clock,a bag and a glass.The glass is near the clock.What a nice room for study!

参考译文:一个房间这是汤姆的房间。这个房间又大又整齐。房间的正中间有一张桌子。 靠近桌子的地方有一张椅子,椅子下面有一个球。墙上有两张地图:一张是中国地图,另一张是世界地图。桌子上有一本书、一支钢笔、一个钟、一个书包和一个杯子。杯子靠近钟。这房间多么适合用来学习呀!

篇6:中考英语:房间布局介绍作文

My room is very simple but warm. My room’s color is white. At first, I think it is too drap, but now think it is fortable for not too much color. There is a small bed, a desk, a bookshelf and a wardrobe in the room. It is very simple, right? But on the bed there are a lot of lovely dolls on my bed. There are teddy bear, Mickey Mouse, dolls and so on. I love the most is the bookshelf. On the shelf, there are different kinds of books. All of them are my favorite. Seeing the lovely dolls and wonderful books, I can have good dreams every night. I love my room.

篇7:诗词中绝句的章法和布局介绍

绝句的精彩之处,更多的体现在整体的构思上。起承转合之间,短短的四句话,要交代完整作者的写作内容、目的、意义。因为体裁小,不可能写的那么详细,但也必须交代明白,这就需要很深的驾御语言的能力和巧妙的构思。绝句必须在精妙构思的基础之上,给人留下足够的回味。想写的内容当然是需要写出来的,但要在很短的文字上精心设计安排,取材、剪裁颇费脑筋。写细了,会浪费笔墨。写粗了,又可能交代不清。因此,必须抓住最精彩的一点展开。绝句之绝,就要体现在诗人的思力上。没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构思,是不可能出经典之作的。

绝句的章法固然也有很多的方法,但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平起、顺承、跳转、妙合。

平起,就是起头的时候尽量心情平静,不要一下笔就风起云涌。那样往往会后继乏力。只要抓住问题的要害,轻轻地开了头就可以了。顺承,和律诗一样,就是尽量承接的自然,缓缓地把感情向上推。跳转,就是要尽量使转折之笔荡开,造就波澜。妙成,好比抖包袱。尾句一出,中心亮明了,使人眼前一亮,然后拍案叫绝。

绝句的章法千变万化,但主线是不可缺少的,起承转合也是不可缺少的。有人曾经问我,难道诗都是要起承转合的吗?有没有不是这样安排的呢?

一般来说,起承转合是必不可少的四个部分。不论是格律诗还是古体诗亦或长篇歌行,都是如此。长篇歌行或者叙事长诗的起承转合更是不可少的,只是它们变化更大一些。长篇古风更接近于文章的体裁,开头、故事的发展、波澜、结尾,更要环环相扣。它们更需要明确线索,有的还不只是一条线索,有时是一明一暗,有的是两条明线。没有线索的贯穿,不可能把一个复杂的事情写清晰。而诗的起承转合,说到底其实就是线索的设置和安排问题。

篇8:诗词中绝句的章法和布局介绍

一、起承转合法

当我们表述的题材蕴含事物的发展顺序、情感波澜的自然起伏或事理的内在逻辑时,一般采用起承转合法。这种布局的要求是:起要扣题,承要自然,转要新巧,合要点睛。

二、并列法

当我们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而选取的题材基本上没有主次之分,就可以利用并列法。使用并列法,一般采用对仗或基本对仗的形式,以示工整、优美。

三、承接并列合用法

一首绝句的前两句用承接法,后两句用并列法,或前两句用并列法,后两句用承接法。一般来说,承接法适用于时间上有先后或逻辑上有因果的表述。

四、起承承合法

有些绝句在承接的基础上,需要更进一步地发挥,也可以不转,仍然继续承接。

五、对比法

六、先景(事)后情(议)法

这种布局适合于咏物抒情或记事抒情,而抒情,又常常以一种议论的形式发出。这一类的绝句相对容易写,但不可滥制,如果没有高超的见解、新颖的观点、警策的议论,少写。

七、先情(议)后景(事)法

这种布局就像我们通常写的议论文,先提出观点,然后用事实论证。

八、末句综合法

有些绝句前三句或写景或叙事,最后一句点出中心思想,阐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九、末句寓情于景法

还有些绝句,通常先两句或写景或叙事,第三句写出人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第四句又回到写景上来,以景做结。

十、倒叙法

倒叙法的最终目的是要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重点。一般来说,绝句的重点在末两句。如果事件有先后顺序,而作者又要突出发生在先的事件,因此就用倒叙的手段,把后发生的写在先,先发生的写在后。

扩展阅读:诗语知识大全

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包括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近体诗

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形成于唐代。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分绝句和律诗。

绝句

即“绝诗”。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

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要求。

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中即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律诗

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

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四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

五言诗

诗体名。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起于汉代。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六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六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有古体近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七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旧说则谓始于《柏梁台诗》,恐不可信。

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到了唐代,大为发展。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杂言诗

诗体名。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

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又称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散曲包括

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乐府

本指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

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歌行

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

篇9:围棋入门布局和行棋基础知识介绍

围棋的基本规则规定:对局者一方执黑子先行(让子棋除外),另一方执白子,双方轮流交替下一子到棋盘的交叉点上(已有棋子的交叉点不能下子,禁着点不能下子),棋子下定后不允许再挪动位置。这一点同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有着根本的区别。

在双方行棋的过程中,运用吃子、打劫、作活、围地等技术直至终局,所谓终局就是棋盘上每一个交叉点的归属均已完全确定下来。

围棋对局中正确的拿子方法是:用食指和中指的指尖夹住棋子,准确地将棋子轻轻放在棋盘的交叉点上,业余棋手当中,有些人习惯于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棋子,这种姿势很不正确,不能登大雅之堂。请看下图;

按照行棋的规则:由黑棋先走,黑1占右上角,白2占左下角,黑3占左上角,白4占右下角,黑5攻击白4,双方一替一手的应接直至白18,这就是所谓的下围棋。

围棋的对局,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布局、中盘和收官。第一个阶段的布局一般为50~80手。布局如同两军对垒,在战斗之前各自布置阵地,抢占有利地形,建立自己的据点,占领制高点以便出击,等等,最主要的是处处争取主动,抢到先手。一局棋的胜负往往决定于布局的成功与否。在布局时的缓手到中盘花很大力气往往都不能挽回,可见布局之重要性。

下面分文章介绍一些围棋入门布局基础知识。

角、边、腹的价值

一个大棋盘361个交叉点,先在哪里落子,对初学者来说是茫茫然。现在先来看一下棋盘一上角、边和中腹各自的价值和特点.再淡具体下法。

图4一36中A、B、C二三图各是一块最起码的活棋,但A图在角上只用了3个子,而边上的B图用了8个子,而中间C图却用了 l0个子,这说明了在角上做活用子最少。也最容易,边上次之。中间用子最多,做活最难。道理很简单,因为角上有两条边线可利用,边上只有一条边线可利用,而中间周围无边线可利用,必须四边花子才能围成两眼。

再看一下D、E、F三图,它们共同的一点是都花了八个子围得一块地,但不同的是围地大小和目数多少不一样。D图在角上围了十六目地,E图在边上围了八目地,而中间F图仅围了四目地。一目了然,在角上可花少量的子围得最多目数的地。

但从发展前途来看就又不同了,图4―36中从白三子上箭头所示可以看到角上白①只有两个发展方向,边上的白②有三个发展方向,而中间的白③却有四个发展方向。

围地多叫做实利,方向发展广阔叫做外势。故而角上易于得利而边和中间多取势。

通过上面的比较可以很明确地得出:角上价值最大,棋子最易发挥效率,边上次之,中问最差;但就取势而言恰恰相反,中间最好,边上次之,角上最差。总的来说,围棋入门是以围地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即使取得厚外势最后还要转变成实利才行。角上既容易做活,便于掌握,又可花少量的子取得实地,所以布局都是从角上开始,进而占边,最后才抢中腹。初学者一定要记住“金角银边草肚皮”这句俗话,它说出了布局的要点。

以前的文章介绍了不少定式都是在角上进行了。其中星、高目、目外定式多是为了取得外势,而三・三定式是为了取得实利,而小目定式则两者兼有之。

[围棋入门布局和行棋基础知识介绍]

篇10:WPS2012段落布局的详细使用介绍

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我们常常会用到文档排版问题,今天主要介绍WPS2012中段落布局的使用方法,读者看了文章后可以跟我一起做。

操作步骤

1、打开WPS文字,插入文章之后,点击段落模版上方的段落布局按钮,如果界面跟我不一样,那么点击菜单栏--工具--更改界面,然后重新打开即可。

2、在点击段落布局按钮之后,可以清晰的看见每段之前有个小的图标,点击它就能开始布局了,

3、拖动左上角的符号可以进行首行缩进操作。

4、拉动边框四周的箭头,可以进行间距的调整。

5、有人要问,行距如何调整?我们点击段落布局,在下方,通过+-号来进行行距的调整。

篇11:成考高起点层次英语试卷介绍

英 语

高起点层次英语试卷共6类试题,分别是语音知识、词汇与语法知识、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补全对话和书面表达。这些题所占分值分别为7.5分、22.5分、30分、45分、15分和30分。

一般试卷第一题是语音知识是5道选择题,每题给出4个单词,每个单词中均有划线表明的一个字母或字母组合,要求能辨别划线部分读音,找出读音不同于组内其他划线部分的单词。

单选题一般是语法知识为主,15道选择题,每题是一个留有空白的不完整的英语句子,要求大家在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可填入句中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完形填空会提供一篇200词左右的短文,其中有15处空白,每个空有4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最佳的一项。

阅读理解是15道选择题,设置总阅读量不少于1000个词的3至4篇短文。短文题材涉及日常生活、科技常识等,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等。

每篇短文后有数量不等的问题或不完整的句子,要求大家在阅读短文后,从中选出可用来回答问题或补全句子的最佳选项。

除选择题外,还有补全对话根据试题说明中的背景和情节,将给出的一段不完整的对话缺少部分补写出来。

书面表达的题型为写作题。考生要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

英语对大家来讲,是比较恐怖的一门课,没有基础的小伙伴们不建议直接刷题,建议购买成考词汇书,或手机下载背单词软件,先从词汇量做起,英语单词量是基础,只有认识了单词才能做题。

1.2017年成考高起点英语模拟题及答案

2.2016年成考高起点英语练习题及答案

3.成考高起点语文必背词句

4.成考高起点数学复习指南

5.2016成考高起点英语模拟题(含答案)

6.成考高起点英语模拟题及答案

7.成考高起点语文基础习题

8.成考高起点语文作文2013如何审题

9.2015年成考高起点英语非谓语动词练习题

10.2017成考高起点语文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论文排版范文

医学论文写作

布局的近义词

医学论文撰写计划书

临床医学论文冠心病

发表医学论文怎么分类

医学论文正文怎么写

医学论文特点讲解

医学论文期刊都有哪些

医学论文综述范文1000

医学论文的层次布局介绍(精选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医学论文的层次布局介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