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饲养员大黄”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高考语文标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高考语文标点,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高考语文标点
1.点号包括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
(1)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句末点号使用要注意的重点是:①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语言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请您稍等一下。②选择问句只在句未用一个问号,如“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如“你来一下好不好?”主谓倒置的问句,问号放在句末,如“怎么哪,你?”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但并非真正发问,应该用句号,如“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③感叹句的谓语前置时,叹号要放在末尾。例如:“多壮观啊,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只在末尾用叹号,前面的叹词后面用逗号。如:“啊,这是多么珍贵的礼物!”
(2)句中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句中点号要注意的重点是:①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的情况:如“兄弟姐妹”、“十六七岁”、“纺线啊,织布啊,做军鞋啊”、“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等”。②并列关系句和单句排比,一般不用分号,用逗号。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标号
(1)引号。表示直接引用的话,或突出强调的内容,或讽刺和否定,或特定称谓都用引号。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 后引号。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2)破折号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也表示意思的递进,或意思的转换、跳跃、转折,或语音的延长,或语音较大的停顿、中断,或总结上文等,要注意区分。
(3)括号里的是注释、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这叫句内括号;注释语如果有标点,那么最末一个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应省去。括号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这叫句外括号;注释若有标点,可照原样不动,也可不用。括号和破折号的区别:当解释说明性的词语比较重要,是正文的一部分,对文章有较大影响,必须读出时,就用破折号;否则,就用括号。
(4)使用省略号要特别注意有表情达意功能的那些用法。如:表示静默或思考的,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表示语言中断的,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的。还应注意: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5)使用书名号应注意:书名内还有书名时,外面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
篇2:高考语文标点
命题题型及命题特点:
1、从题型来看,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放在语言知识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二是放在语言表达中,以改错的方式出现。
2、从命题特点来看,其命题特点主要有:着眼应用,主要考学生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与否的判断,不考对标点符号作用的分析;着重考人们常用的易错的标点,1990年至以及20xx年考查频率最高的是问号、括号的使用,引号及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用句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等体现句子的层次等等;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技巧性,总是融标点使用、句意理解为一体。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练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尤其应掌握冒号、引号、破折号的用法和表达作用。
2、掌握标号与点号的连用规则。
3、能够体会标点在文章中的表情达意作用(标点的活用)。
4、掌握标点符号的书写规范,作文时能正确运用。
篇3:高考语文标点
1.(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
B.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C.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D.红丝带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识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关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答案 D
解析 A项是陈述句,所以句末应该用句号;B项冒号表示列举的时候应该是完全列举,后面也就不能跟等等,所以如后冒号应该删去;C项括号应在引号外,括号内容只是注释引用语的出处而非引用语,所以不能在引号内。
2.(09年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C.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D.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和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答案 D
解析 A项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逗号应放到后引号外;B项不用问号;C项两岸携手与共渡难关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
篇4:高考语文标点
中高考标点符号的考查重点主要是辨认和运用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
要求掌握的基本标点符号用法有: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
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希望同学们准确运用。
常见问题有:①问号的使用。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参考例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B 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C 出版社在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D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答案分析】
本题重点考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
B项中的“海尔―波普”的引号误用。
根据《标点符号用法》,引号主要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但B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因此个别报刊误用引号。
C项中的括号为误用。根据《标点符号用法》,括号是用于标明“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的,但C句中括号内的语句并不是注释性的文字,而是很重要的补充性话语,因此不应放入括号之中。修改方法是,将括号去掉,在“详细地址”和“汇款单附言”中间加上逗号。
D项中,“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的顿号误用。根据《标点符号用法》,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D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和“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并列词语,而是三个句子,因此它们之间不应用顿号,该改为逗号。
篇5:高考语文知识点:诗歌鉴赏与标点
如何做诗歌鉴赏题得高分
一、表现手法型
【常规提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提问变式】(1)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方式、表达技巧)?(2)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题范式】这类提问,关注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当然,这类题目也不排除对一些具体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答案一般应该在下列词语中选择: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于物、托物言志)、映衬(分为正衬和反衬)、象征、联想想象、用典、(虚实、古今)对比对照、动静结合、细节描写、变换抒情角度、白描、渲染等。
【考题直击】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问: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游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和担心。
端居①
[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 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注意: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等回答,言之成理也可,但是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二、景情结合型
【常规提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提问变式】(1)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诗词作赏析。
【答题范式】这类问题,是古代诗歌鉴赏中最常见也是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中国古代诗词,很少有脱离景情关系来写的。解答这类问题,要抓住几个要点:(1)先将诗词中的主要景物找出来。这里的主要景物,不管是河流山川,还是飞鸟走兽,不管是暮鼓晨钟,还是花草虫鱼,它们都得是与作者的情感表达有密切联系的。答案的这一部分来自我们对诗词内容的正确解读。(2)在提取出主要景物之后,我们还应将景物的特征及景物营造出的氛围特点点出来,答案中的这一部分有两个来源:①景物前的修饰语,如“孤”“清”“幽”“冷”“寒”等,既写景物,又点心情。②自己根据景物所处语境作出判断,可能是清冷、幽静、萧瑟、衰败等。③在把握景物及景物特点的基础上,再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经历等资料,作者情感等也就自然而然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考题直击】
关河令
[宋]周邦彦①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问: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春日忆李白
[唐]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
【注】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问:“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答: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三、语言赏析型
【常规提问】简要分析诗词中某个词语的作用?
【提问变式】(1)联系全诗,赏析某个词语的表达效果。(2)谈谈这首诗歌中某个词语的运用。
【答题范式】这类提问,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关注整首诗的语言风格或特点。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2)对诗词中单个词语进行赏析。做这类题目首先还是弄清楚要赏析的词语在写什么,然后分析它怎么写,这里如果有修辞手法的话,一定要明确说出来,然后再结合修辞谈表达效果,谈效果时一般要联系中心。
【考题直击】
壬辰寒食①
[宋]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问: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答:“雪”隐喻了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问: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答: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声”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淡雅(或幽静、清新)。
四、开放探究型
【常规提问】(1)两首词都写了某某意象,但象征意义不同,请作简要分析。(2)诗中某词句,有的版本作某某,你更喜欢哪一种?(3)有人认为诗歌表达的是某种思想感情,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题范式】开放探究类试题是高考诗歌鉴赏能力较高层级的要求,也是实施课程改革后越来越受命题人青睐的一种题型。其命题的基本思想是,比较同样题材诗词的不同写法与主题,比较不同题材诗词中的相同手法,比较不同词句的表达效果,比较对诗词主题的不同看法等。这类试题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也有一定的约束性,即有时对某个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有时又只能选择其一。
出关①
[清]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问: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注意:本题虽问的是你更喜欢哪一种,但并未给你选择的余地,故只能更喜欢原诗中的版本了)
清 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问: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背景?
答:《孟子》或“齐人有一妻一妾”,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
●高分捷径●
1.循问作答,不漏步骤:保证每问必答,不扣步骤分;同时,问题本身有时就是答题的思路。
2.先总后分,条分缕析:拟写答案时,一般先按问题要求写出答案要点,然后再具体分析。
3.站在“高处”,表现“专业”:既然是“鉴赏”,不是“介绍”,就不能对诗词内容只作简单的分解,应站在一定的高度,选用恰当的专业术语,分析诗歌的内容。
4.思路清晰,语言简明:答题时,先分析什么,后分析什么,以什么为中心去组织语言,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措辞应简明扼要,准确流畅,切忌拖泥带水。
5.突出重点,不蔓不枝:诗歌的妙处或运用到的手法有两种以上时,须认真比较,一般情况下确定最主要的一种或两种进行赏析即可,以免分析不透彻。分析手法时,不必旁征博引,左勾右连,应就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本身寻找答题的落脚点。
几个做标点题的小窍门
窍门一:图示法解决句末标点在引号内外的问题
例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用图示法表示为“--------------。”①------------,-----------“-------------。”②
①句引号内独立成句,故句号应在引号里;②句,如果认可引号内的句号,那么全句就没有了句末标点,不伦不类,所以,句号应在引号外。
窍门二:层次分析法确定顿号、逗号、分号
例⑵ 美国的纽约、洛山矶、①日本的东京、②法国的巴黎、③英国的伦敦、④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都有申办奥运会的实力。
例⑶ 季羡林先生的饮食十分简单: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炒花生米;①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菜为主。
在例⑵我们可以看出各国家之间应是并列关系,属于并列词组作主语的现象,可是有的词组内部又有小并列,如美国、中国,如果一味用逗号,则层次不明,这样就必须把①②③④处的顿号改为逗号,这样就清晰多了。
例⑶中的①处用了分号,可是,全句连一个逗号都没有,怎么会有分号的出现呢?一定是用错了,分号属于越权了呀,所以要将此处的分号改为逗号。
窍门三:成分分析法确定逗号、顿号
例⑷ 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本句中的“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在句中做谓语,所以,它们之间不能用顿号,应用逗号。
例⑸ 我们要在新世纪头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句中做定语,它们之间必须用顿号,用逗号则割裂了他们与中心词的限制关系了。
例⑹ 老李的包子做得好,馅大、皮薄、味香。
“馅大、皮薄、味香”在句中做补语,做补语的并列词组之间应该用逗号。
窍门四:语意分析法确定标点
例⑺ 他在“铁道游击队”里担任队长职务。
例⑻ 他在《铁道游击队》里扮演队长角色。
同样一个词,但在例⑺中必须用引号,例⑻则用书名号。主要原因是语境不同。
窍门五:拟用答语判断逗号、问号
例⑼ 你是懦弱地等待?①还是勇敢的应对呢?
例⑽ 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②生命能不能合成,③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浙江卷)
在给例⑼的拟答语时,我们只要选择其一,或等待,或应对,就可以了。在给例⑽拟答时,则不能这样简单,每一句都得回答。
这也就告诉我们例⑼是选择问句,是一句话,中间不能用问号的的,应把①处改为逗号。例⑽又是多重问句,各自独立,所以②③处的逗号应改为问号。
窍门六:主动划句号,品评冒号的用法
例⑾ 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①“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②“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
从“两个时代”看,句号应加在②处,既然②处用了逗号,说明与后面还是有密切关系的,而后面的内容又不是“启示”的内容,所以说,①处的冒号属于用错情况。
篇6:标点
字典公公家里可真吵!吵个不停的是一些有趣的标点符号。
你看,它们的争吵可多么激烈!感叹号拄着它长长的拐杖,小问号张着大大的耳朵,调皮的小逗号急得蹦蹦跳跳,句号正滚着它圆圆的轮子呢!
首先,感叹号神气地对标点符号们说:“伙伴们,我的感情最强烈,谁也休想和我比,我可最厉害、最重要的一个标点符号!”
听了感叹号的发言,小问号很不服气地说:“哼,你这个感叹号竟敢这样说?如果没有我来发问,怎么能引起读者们的思考?”
小逗号听见了,蹦蹦跳跳地来到小问号的跟前,它与顿号一起反驳小问号:“要不是我们俩在,文章长得就像一根长长的面条,让读者喘不过气来!你们说,我们俩的作用多么大!”
省略号听见了小逗号、顿号的发言,很不服气地说:“要讲我的作用……不说大家也知道,我这儿可藏着许许多多的物品啊!多得让人数不清!你们知道吗?”“嘿嘿,你敢这样对我们说?”冒号很不服气地说,“你算什么?要是失去了我,谁也别想举例了。自然那些家具、花草树木、食物等类型的物品就很难在文章里出现。你们说,我重要不?”
“一点儿也不重要!”感叹号生气地说。可恶的感叹号“你还敢这么评论我?走着瞧吧。我不会让你说我的作用不大!”“你的作用不大就不大,竟敢如此来反驳我?小子,你也太羞耻了吧!”
这时候,嗓门高高的句号大志说道:“别吵了别吵了!你们不要在这儿相提并论了!告诉你们只有我的作用才最大,我可是文章的和角呀!少了我,句子没完没了!”字典公公听了标点符号们的争吵,把意见发表:“孩子们,别吵了,你们都很重要。少了一个,我们的文章就没有这样生动、美妙。”
篇7:标点
标点
标点biāo diǎn[释义]①(名)标点符号。
②(动)给原来没有标点的著作(如古书)加上标点符号。
[构成] 并列式:标+点★ 高考语文范文
★ 标点的烦恼作文
★ 高考语文常用诗句
★ 高考语文答案
★ 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 高考语文作文题
★ 高考语文试卷
★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高考语文标点(整理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