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爱你现在的样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题冀教版,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题冀教版,供大家阅读。
- 目录
篇1: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题冀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题(冀教版)
一、填空
1、某天北京的最高气温是2℃,全天温差是9℃,当天的最低气温是( )℃。
2、某天北京的最高气温是3℃,最低温是8℃,当天的温差是( )℃。
3、某天北京的最高气温是2℃,最低温是9℃,当天的温差是( )℃。
4、丫丫从学校出发先向西走了30米,又向东走了50米,超市在学校的( )方向( )米处。
5、在某种味精的袋上标有2005克,说明这袋味精的重量不低于( ),不超过( )。
6、电梯从1层上升到7层,然后有下降了3层,现在电梯在第( )层。
7、在5、+32、0.7、8、6、3、0、2.5这些数中,正数有( )个,正整数有( )个,负数有( )个,负整数有( ),自然数有( )个,整数有( )个。
8、向东走5米表示向( )走( )米。
9、如果超市在学校的南偏东60方向上,也可以说成超市在学校的( )偏( )( )度方向上。
10、如果图书馆在教学楼的北偏西30方向上,那么教学楼在图书馆的( )偏( )( )度方向上。
11、方程273x=6的解是( )。
12、两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43,最小的数是( )。
二、判断
1、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 )
2、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也是方程。( )
3、38 438 4=1 ( )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
5、超市在学校的北偏东45方向上,也可以说超市在学校的东偏北45方向上。( )
三、选择
1、方程2x=1的解与( )的'解相同。
A 2X1 B 4x=2 C x2
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x米,高6米,面积24平方米,( )。
A x= 4 B x=8 C x=6
3、如果2x+1=9,那么6x+1.5x+1等于( )
A 30 B 75 C 31
4、姐姐有24枚邮票,比弟弟的3倍少9枚,弟弟有多少枚?列方程为( )
A 3x9=24 B 3x+9=24 C 243x=9
四、解方程
4.5+3x=16.5 42x+25x=134 546x=30
844x=24 2x97=34.2 4.56+4x=41
494x=17 1.6x=6.4 18x=90
五、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7倍比38少11,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3倍比这个数的5倍少15,这个数是多少?
六、列方程解应用题
1、故宫的面积是72万平方米,比天安门广场面积的2倍少16万平方米,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米?
2、猎豹最快每小时大约跑110千米,比大象的2倍还多30千米,大象每小时能跑多少千米?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92平方厘米,它的底是32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4、每千克苹果2.4元,买3千克桃子比买5千克苹果多花5元,每千克桃子多少元?
5、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经过9小时相遇,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了36千米,已知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红红买6支圆珠笔和4个练习本,一共用去12元,每个练习本的售价是1.5元,一支铅笔多少元?
7、买一套西服共用了180元,已知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价钱的2倍,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
篇2: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题
一、填空
1、某天北京的最高气温是—2℃,全天温差是9℃,当天的最低气温是℃。
2、某天北京的最高气温是3℃,最低温是—8℃,当天的温差是()℃。
3、某天北京的最高气温是—2℃,最低温是—9℃,当天的温差是()℃。
4、丫丫从学校出发先向西走了30米,又向东走了50米,超市在学校的()方向()米处。
5、在某种味精的袋上标有“200±5克”,说明这袋味精的重量不低于(),不超过()。
6、电梯从1层上升到7层,然后有下降了3层,现在电梯在第()层。
7、在—5、+32、—0.7、8、—6、3、0、2.5这些数中,正数有()个,正整数有()个,负数有()个,负整数有(),自然数有()个,整数有()个。
8、向东走—5米表示向()走()米。
9、如果超市在学校的南偏东60°方向上,也可以说成超市在学校的()偏()()度方向上。
10、如果图书馆在教学楼的北偏西30°方向上,那么教学楼在图书馆的()偏()()度方向上。
11、方程27—3x=6的解是()。
12、两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43,最小的数是()。
二、判断
1、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
2、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也是方程。()
3、38×4÷38×4=1()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5、超市在学校的北偏东45°方向上,也可以说超市在学校的东偏北45°方向上。()
三、选择
1、方程2x=1的解与()的解相同。
A2X—1B4x=2Cx÷2
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x米,高6米,面积24平方米,()。
Ax=4Bx=8Cx=6
3、如果2x+1=9,那么6x+1.5x+1等于()
A30B75C31
4、姐姐有24枚邮票,比弟弟的3倍少9枚,弟弟有多少枚?列方程为()
A3x—9=24B3x+9=24C24—3x=9
四、解方程
4.5+3x=16.542x+25x=13454—6x=30
84—4x=242x—97=34.24.5×6+4x=41
49—4x=171.6x=6.418x=90
五、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7倍比38少11,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3倍比这个数的5倍少15,这个数是多少?
六、列方程解应用题
1、故宫的面积是72万平方米,比天安门广场面积的2倍少16万平方米,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米?
2、猎豹最快每小时大约跑110千米,比大象的2倍还多30千米,大象每小时能跑多少千米?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92平方厘米,它的底是32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4、每千克苹果2.4元,买3千克桃子比买5千克苹果多花5元,每千克桃子多少元?
5、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经过9小时相遇,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了36千米,已知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红红买6支圆珠笔和4个练习本,一共用去12元,每个练习本的售价是1.5元,一支铅笔多少元?
7、买一套西服共用了180元,已知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价钱的2倍,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过关训练题(新苏教版)
一、填空。(33分)
1、在42÷3=14中,3和14是42的()数,3也是42的()数。
2、50和25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0和11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60的因数有()个,其中质数有()个,合数有()个,
奇数有()个,偶数有()个。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是()。
4、三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39,这三个奇数分别是()、()、()。
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30,它的最小倍数是()。
6、1082至少加上()就成为3的倍数,至少减去()才是5的倍数。
7、在()里填上合适的.质数。(6分)
14=()+()39=()×()
25=()+()57=()×()
40=()×()×()×()
60=()+()=()+()
8、一个数既是72的因数,又是4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9、已知m和n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且m÷n=6,那么m和n的最大公因数
是(),最小公倍数是()。
10、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14,这两个数是可能是()和()。
11、如果A=2×3×7,B=2×5×7,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12、一个三位数,它个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的数是最小的合数,百
位上的数是合数且是奇数,这个三位数是()。
二、判断题。(6分)
1、任何一个自然数的因数至少有2个。()
2、1是所有自然数(0除外)的因数。()
3、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4、在24的因数中,是素数的只有2和3。()
5、两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6、任意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篇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训练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训练题
一、填空题。
1.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是16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棱长是( )厘米
3.一个正方体棱长0.2米,表面积是( )
4.一个长方体长6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表面积是( ).
5.正方体棱长总和是36分米,每条棱长是( ),表面积是( ).
6.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一块砖长10厘米,宽6厘米,高3.5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7.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42平方厘米,高是2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 17.28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2)、88000立方厘米=( )毫升=( )升
(3)、364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4)、9.03立方分米=( )升=( )毫升
(5)、528毫升=(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9.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体积是( )立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长方体的体积是36立方米,长是6米,宽是3米,高是( )米
11.一个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
12.用两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少( )平方厘米。
13.把一个表面积是42平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截成两个相等长方体木块。每个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正方体的表面积大( )平方厘米。
14.一个正方体棱长之和是36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15.一个长、宽、高分别是4分米、3分米、1分米的长方体,它是由( )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组成的。
二、判断题: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中可能有两个正方形的面.( )
2、长方体的三条棱长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
3、有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的形体一定是长方体.( )
4、一张纸只有正、反两个面.( )
5、a2=2a( )
6、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的面积一定相等.( )
8、有一对相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是正方体.( )
9、若量得长方体长为3厘米,宽为3厘米,高为5厘米,那么这个长方体的棱长为3厘米的有8条.( )
10.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一定相等。( )
11.一立方米的木块摆在地上,它的占地面积一定是1平方米。( )
12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1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6倍,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6倍。( )
14.如果将一块长方体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正方体,我们看到它的形状变发,但是它所占的空间的大小没变。( )
15.把一个表面积是64平方分米的木料从中间锯成两段,每段的表面积是32平方分米。( )
16.在长方体中有四个面的面积相等的情况。( )
17.一个长方体,长、宽、高都是整数,上面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前面的面积是15平方分米,它的左侧面面积是10平方分米。( )
18.有一个长方体,它的底面积是4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是正方形。( )
1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4倍,它的表面积扩大8倍。( )
20.一个物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这个物体的形状一定是正方体。( )
21.立方米比1平方米大。( )
2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
23.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扩大2倍,它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 )
24.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一定会相等。( )
25..4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0平方厘米。( )
26..棱长之和相等的长方体,它们的体积不一定相等。( )
篇4: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题
一、基础知识(37分)
1.看拼音,用你最满意的字体写词语(10分)
yuānbó zōngzhǐ xùrì zhēndì shùnjiān
()()()()
áoyóu bùlǚ yúlè pāishè qīnqi
()()()()()
2.成语填空(11分)
(1)补充成语难不倒我。(5分)
至( )无上 ( )风( )雨 金( )献瑞 质( )无( )一( )如洗 ( )然无( ) 转( )即( )心( )神( )数不( )数( )马( )花
(2)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耳闻心记,你一定知道一些带有“龙”的成语和寓言吧,请你在括号里填入一个字,构成成语。在横线上填写关于龙的寓言。(6分)
①龙( )( )跃( )龙( )睛( )( )龙( )( )( )( )龙
②寓言:
3.火眼金睛,辨析词语组词(6分)
峪( )浴( ) 趟( )倘( ) 遨( )傲( ) 裁( )载( ) 糊( )湖( ) 旨( )指( )
4.按要求写句子(4分)
(1)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改为陈述句)
(2)海浪冲上来,又害羞似的退回去。(仿照修辞手法写句子)
(3)我想念王老师。(扩句)
(4)千家万户都高高兴兴地在傍晚时分贴上了象征吉祥幸福的春联。(缩句)
5.下面的破折号有何作用?请选择(6分)
A.话题转移 B.解释说明 C.声音延长
(1)我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上兴办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 )
(2)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
(3)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 )
一天,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祖母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手,说出一番话来。祖母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头疮,她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代那个小女孩(接受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一声剪下最大的荷叶。
荷叶是夏日里清凉的东西。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几支给左邻右舍泡茶喝。这一年,老邻居们是喝不上荷叶茶了。每隔几日,就要给那个孩子剪一支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少。不过,小孩子的疮倒是确实一天天好起来。
家里人都(痛惜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祖母却念念有词: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着暑气。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如今看到这一池荷叶,就像看到一池的清凉。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送给许多人吧。
1、在括号内用√选择合适的词。
2、在文中的括号中注上拼音
3、“不屑一顾”中的“顾”的意思是()请你再写出3个与“不屑一顾”意思相近的词语()()()
4、“这时天太热了,大门成天开着,就有人探头欣赏我家。”请你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的想象,具体描写这“独特的风景”,不少于40字。
5请你概括地写出祖母让许多人分享她种的一缸荷花的三件事
(1)
(2)
(3)
6、文中的祖母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枯叶蝴蝶
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蝶可能还要美丽些,是峨眉山最珍贵的特产之一。
当它阖(hé)起两张翅膀的时候,像生长在树枝上的一张干枯了的树叶。谁也不会注意它,谁也不会瞧它一眼。
它收敛(liǎn)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态,变成了一张黯淡的、干枯了的,甚至()枯黄的,()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
它这样伪装,是为了保护自己。()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不仅因为它的美丽,它以为它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殊不知它这样做更教人去搜捕它。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它种生物——人的。人把它捕捉,将它制成标本,作为一种商品去出售,价钱越来越高。最后几乎把它捕捉得再也没有了。这一生物品种快要绝种了。
到这时候,国家才下令禁止捕捉枯叶蝴蝶。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枯叶蝴蝶真是因此而要绝对地绝灭了。
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的和真理的翅膀,我们永远也不愿意阖(hé)上它们。为什么要装模作样,化为一只枯叶蝴蝶,最后也还是被售,反而不如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到处飞翔,被捕捉而又生生不息。
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1、把下列关联词语恰当地填入文章的括号中。(2分)
因为但是因此不是……而是……
2、结全上下文解释句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生生不息:
真相:
3、在《母亲的谎言》一文中“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里的“黯淡”解释为()。在本文中是用来形容枯叶蝴蝶()。
4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2点枯叶蝴蝶绝种的原因:1()2()
5枯叶蝴蝶伪装自己的目的是(),而结局却是()因此,作者认为枯叶蝴蝶不应该()而是应该()
三、作文40
《真情难忘》
要求:选择一件具体的事,表达时要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篇5: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
变式:(a-b)×c=a×c-b×c或a×c-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小学五年级数学各单元重点知识点
轴对称
1.轴对称的意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完全重合时的点叫做对应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互相重合的线段叫做对应线段。
2.五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重点知识点: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轴对称的特征: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重合。
旋转 1.旋转的意义:物体绕着某一点运动,这种运动叫做旋转。
2.图形旋转方向:钟表中指针的运动方向成为顺时针旋转;反之,称逆时针旋转。
3.图形旋转的性质: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应的度数,相对应的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对应角相等。
4.图形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 1.设计图形的基本方法:利用平移、旋转或对称,可以设计简单而美丽的图案
2.运用平移设计图案的方法:(1)选好基本图形;(2)确定平移的距离;(3)确定平移方向;(4)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运用平旋转计图案的方法:(1)选好基本图形;(2)确定旋转点;(3)定好旋转角度;(4)沿每次旋转后的基本图形的边缘画图。
4.运用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1)选好基本图形;(2)定好对称轴;(3)画出基本图形的对称图形。
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指导:立体图形知识点总结
立体图形【认识、表面积、体积】
一、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二、圆柱的特征:一个侧面、两个底面、无数条高。
三、圆锥的特征:一个侧面、一个底面、一个顶点、一条高。
四、表面积: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叫做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五、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六、圆柱和圆锥三种关系:
①等底等高:体积1︰3
②等底等体积:高1︰3
③等高等体积:底面积1︰3
七、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①圆锥体积是圆柱的1/3,
②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
③圆锥体积比圆柱少2/3,
④圆柱体积比圆锥多2倍。
八、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锥1、差2、柱3、和4。
篇6: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冀教版
知识点:倍数
问题:2的倍数有哪些?
2的倍数有:2,4,6,8 …
例1、小蜗牛找倍数(找出3的倍数)。
练习3、5的倍数有哪些?7的倍数呢?
5的倍数:
7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 ),( )的倍数。
用字母表示因数与倍数的关系:a x b = c (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a、b都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说一说:在0、3、4、7、15、16、77、31、62中择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1、根据算式:4×8=32
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的倍数?
2、根据算式:63÷7=9
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的倍数?
3、判断:1.2÷0.2=6我们能说0.2和6是1.2的因数;1.2是0.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吗?为什么?
小试牛刀
1. 填空:
(1)3×7=21,( )和( )是( )的因数,( )是( )和( )的倍数。
(2)72的因数是( ),最小倍数是( ),最小因数是( )。
(3)一个数(0除外),它的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 )。
2.判断:
(1)6是因数,30是倍数。 ( )
(2)因为8÷0.8=10,所以8是0.8和10的倍数,0.8和10是8的因数。 ( )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小于这个数。 ( )
(4)甲数比乙数大,甲因数的个数比乙数多。
3、写出各数的因数或倍数。
因数 倍数(写出5个)
10 4
17 7
28 10
32 12
48 15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知识点
把( )平均分成( )份,这样的( )份用( )表示。
把( )平均分成( )份,这样的( )份用( )表示。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例如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把它叫单位“1”。
把 看成单位“1”,每个 是 的1/4。
练习
每个茶杯是(这套茶杯)的( )分之( )。
每袋粽子是( )的( )分之( )。
每种颜色的跳棋是( )的( )分之( )。
阴影的方格是( )的( )分之( )。
二 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例如 ( )的分数单位是( ),( )的分数单位是( ),( )的分数单位是( )。
三 分数与除法
思考
1、把三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几个?
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几个?
3、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
3÷5= (块)
四 分数的分类(真分数与假分数)
( ) ( ) ( )
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小?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 1。
( ) ( )
( )
这些分数比 1 大,还是比 1 小?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 1 或等于 1。
练习
1. 下面的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3/5 1/6 6/6 3/4 13/6 2/7 1
真分数 假分数
2、
3、(1)写出分母是 7的所有真分数。
(2)写出分子是7的所有假分数 。
4、下面的说法对吗? 为什么?
(1)昨天妈妈买了 1 个西瓜,我一口气吃了 5/4 个。
(2)爷爷把菜地的 2/5 种了西红柿, 3/5 种了茄子, 1/5 种了辣椒。
(3)这块巧克力 我吃了1/6,表哥吃了5/6 。
篇7: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冀教版
方程法
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字母的表达式(等式)。列方程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解方程是一个演绎推导的过程。方程法的特点是把未知数等同于已知数看待,参与列式、运算,克服了算术法必须避开求知数来列式的不足。有利于由已知向未知的转化,从而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
例:一个数扩大3倍后再增加100,然后缩小2倍后再减去36,得50。求这个数。
例:一桶油,第一次用去40%,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10千克,还剩余6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这两题用方程解就比较容易。
参数法
用只参与列式、运算而不需要解出的字母或数表示有关数量,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的一种方法叫做参数法。参数又叫辅助未知数,也称中间变量。参数法是方程法延伸、拓展的产物。
例:汽车爬山,上山时平均每小时行15千米,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驶10千米,问汽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不能用上下山的速度和除以2。而应该用上下山的路程÷2。
例: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4天完成,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两人合做要多少天完成?
其实,把总工作量看作“1”,这个“1”就是参数,如果把总工作量看作“2、3、4……”都可以,只不过看作“1”运算最方便。
排除法
排除对立的结果叫做排除法。
排除法的逻辑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在有正确与错误的多种结果中,一切错误的结果都排除了,剩余的只能是正确的结果。这种方法也叫淘汰法、筛选法或反证法。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思维方法。
例:为什么说除2外,所有质数都是奇数?
这就要用反证法:比2大的所有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假设:比2大的质数有偶数,那么,这个偶数一定能被2整除,也就是说它一定有约数2。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约数2),这个数一定是合数而不是质数。这和原来假定是质数对立(矛盾)。所以,原来假设错误。
例:判断题:(1)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相交。(错)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错)
篇8:五年级冀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21五年级冀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1)班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都比较好,学生计算能力也较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开阔和灵活。全班学生总体智力水平较好,但是一个班级里学生智力差异明显,更有几个学生的基础太差,这也是我最担心、是头疼的,这几个同学的知识水平也就在二、三年级的水平上,要想提高,难度可想而知。我想在这学期,我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面对的困难也会更大,可我一定会在学生的兴趣和学生能力培养这两大主要方面入手,尽力让学生在数学这一学科上有所突破。
二、教材分析
学期教学内容和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4个单元)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结合气温认识正、负数,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认识整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
第三单元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列方程解决一步、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和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探索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等。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法计算,简单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倒数。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计算,简单分数除法问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
第二单元方向与路线:看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稍复杂的线路图。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体积:体积概念,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索,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括容积)。
(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
第八单元统计: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收集生活中的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四)综合应用(安排4个活动)
记录天气、设计包装盒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主要内容: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初步认识正负数和整数,用负数表示熟悉的事物,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用正负数表示事物的变化。共安排5课时,结合本单元内容,安排了“记录天气(一)”的综合运用。
教育目标:
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整数,会比较简单负整数的大小。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对现实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课时安排:6课时。(其中机动课时2课时)
第二单元 方向与路线
教育目标:
1、能根据平面示意图,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2、在辨认物体方向和路线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方向和路线的简单实际问题,并试图寻找其它方法。
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课时安排:4课时。(其中机动课时2课时)
第三单元 方程
主要内容:认识等式和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结合单元内容,在探索乐园中安排了 “鸡兔同笼”问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探索活动。
教育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每一步计算和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5、感受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价值,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课时安排:10课时。(其中机动课时2课时)
第四单元、分 数 乘 法
主要内容:分为三个知识模块:分数乘法(包括:整数乘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打折、分数乘分数);混合运算(包括:两步计算的分数问题、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倒数。
教育目标:
1、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能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倒数的含义,能够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解决分数乘法问题和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能够表达解决分数乘法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在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数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许多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课时安排:10课时。(其中机动课时3课时)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主要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及简单应用。共4课时。结合单元内容,安排了“包装磁带”的综合应用活动。
教育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表面积计算的问题。
3、在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特征以及它们展开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到的结果。
5、能主动参与观察、操作、尝试计算、交流等数学活动,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和经验,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课时安排:8课时。(其中机动课时2课时)
第六单元 分数除法
主要内容: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简单的应用问题;混合运算。
教育目标:
1、会进行简单的分数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用方程解简单分数除法应用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3、能够表达解决简单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体验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直观性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时思维的条理性,认识到许多分数除法问题可以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
课时安排:7课时。(其中机动课时2课时)
第七单元 体积
主要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土石方、容积计算等内容。结合单元内容,安排了 “包装箱问题”的综合应用活动。
教育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认识体积的度量单位“米?、分米?、厘米?”,感受1米?、1分米?、1厘米?的实际意义;知道1分米?=1升,1厘米?=1毫升,会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3、在建立体积概念以及探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它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有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课时安排:9课时。(其中机动课时3课时)
第八单元 统计
主要内容: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和读统计图表等。结合本单元内容,安排了“统计天气(二)”的综合应用。
教育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
2、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和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能对现实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做出合理的解释,会用统计图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能进行判断和预测。
4、体验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表、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课时安排:6课时。
三、教学方法:
(一)重视数学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
选择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事例,呈现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数学计算,又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综合应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通过综合应用活动,一方面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另一方面,体会数学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局限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重视自主建构数学的过程
1、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计算。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不是新知识的接受,而是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融合与提升,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自主发展的过程。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通过数学学习,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探索问题的方法,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渗透数学的建模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初步领会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本册教材,结合方程和分数除法问题的解决,注重渗透数学模型思想,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学生不仅是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初步体会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过程。,从而体会方程是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初步领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统计观念的培养
使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初步体会统计对判断事物,进行决策的作用,学会理智的分析他人的统计数据,发展统计观念。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将思维导图的使用应用于数学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归纳、总结、综合概括能力。
篇9: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正方体又叫( ),它是( )的长方体。
2.4和28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三个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65,这三个数是( )。
4.一个数只有( )两个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5.把(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7.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25厘米=( )米 15000平方米=( )公顷
1吨600千克=( )吨 110秒=( )分
1400毫升=( )升 8个月=( )年
125立方厘米=( )升=( )立方分米
8.在○里填“>”“<”“=”
9.真分数( )假分数。
二、判断(6分)
1.假分数都大于1。 ( )
2.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能被这两个数整除。 ( )
3.质数和质数的乘积还是质数。 ( )
4.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5.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
三、选择(8分)
1.在1-20中,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有( )个。
A.1 B.2 C.3 D.4
2.把5克糖放在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有( )个。
A.5个 B.6个 C.7个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四、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五、解下列方程(每题3分,共12分)
③0.4×6+3x=4.8 ④9x-2.7÷0.03=0
六、应用题(每题5分,共40分)
1.某班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有24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米,第三段长多少米?
3.有一个游泳池,长25米,宽12米、深1.4米,池底和四周贴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白瓷砖,一共要用多少块?
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0.7千米,还要修多少千米才能修完?
5.长方体蓄水池中有水2100立方米,这个蓄水池长50米,宽20米,水深多少米?
6.学校运来7.6立方米沙土,把这些沙土铺在一个长5米,宽3.8米的沙坑里,可以铺多厚?
7.一个水利工程队,前4天平均每天修水渠125米,后3天平均每天修134米。这个工程队平均每天修水渠多少米?
8.一块玉米地的形状如右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题冀教版(锦集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