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传输的几点理解

时间:2023-10-02 03:39:15 作者:shshshim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shshshim”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关于网络传输的几点理解,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关于网络传输的几点理解,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关于网络传输的几点理解

关于网络传输的几点理解

写这篇短文心里很难过的说,多个节点之间怎样快速传输数据,当时面对这个问题一时语塞,只是从数据发送这个角度进行了优化,实在是可惜,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

闲话少说,回过头来,想到以下几点:

首先,尽量提高并行度,每个节点并行地给其他当前没有数据的节点传输(当时没有点明这个,估计被人家鄙视了)

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带宽无限,所以,在CPU端进行数据压缩,再传输,效率提升一大半啊(该死是在,当时压根就忘了啊),同时用累计发送模式,类似于nagle的算法提升数据传输,

可以改造传输层协议,用udp来传输,或者自定义(有点难啊)。

作者 paramore

篇2:网络传输介质

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传输数据、连接各网络站点的实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网络信息还可以利用无线电系统、微波无线系统和红外技术传输,

网络传输介质

篇3:高速公路传输网络解决方案

高速公路传输网络解决方案

高速公路业务对承载的.需求探讨 随着高速公路业务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传统的SDH网络在进行业务承载时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诸如对一些数据业务的支持较差,资源利用率不高,很难做到带宽共享,带宽利用率较低,组网不够灵活,网络结构较复杂,不利于区分业务等级,调度管理麻烦,传送业务时间长,业务保护倒换较慢等等.

作 者:高延志 邵莉莉 黄溅华  作者单位:中兴智能交通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刊 名: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英文刊名:CHINA ITS JOURNAL 年,卷(期):2010 “”(5) 分类号:U4 关键词: 

篇4:光网络信息传输技术

光网络信息传输技术

摘 要:目前光网络系统已经被电信运营商大规模采用,而且随着全球电信骨干网络的不断升级推进,以及城域网与接入网建设高潮的来临,光网络市场正在迅速膨胀。但是人们很少去思考现实中的信息是怎样被传送出去的,是通过什么方式达到对方,其中涉及到哪些技术等。 关键词:光网络 传输 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8-0003-02 一、光通信的发展 1.早期的通信 60年代初,人们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器进行激光大气通信实验,由于其传输介质是地球周围的大气层,而大气层又存在着对光的严重吸收,散射作用和天气变化影响等缺点,使得激光大气通信在通信距离、稳定性、可靠性方面受到严重影响。60年代中期一度振兴的激光大气通信研究处于停滞状态 2.先进国家光纤通信的发展 世界上已形成北美、西欧和远东三个光纤通信发达地区,代表国家为:美国、英国和日本 美国78年建成第一条市话光纤,82年建成第一条长途,到1993年止,已建成通信系统200多个,光纤总长达27万km以上美国有五大光纤工程:东部走廊,东部和西部干线,大西洋和太平洋洲际海底干线 全长达3400km横贯日本南北的大干线 法国比亚里茨的“光纤城”等 世界主要电信产品供应商,如:Lucent, Nortol, Alcatel, NEC, Siemens, Macosi, Fujitsu等都把光纤通信放在相当重要位置,投入大量人力、资金进行研究开发,并分别取得重大进展,创造了一个个新的世界记录,许多原以家电产品为主闻名的厂商如:Toshiba, Sony或计算机厂商Cisco, Canon, 3M也纷纷加入光纤通信的行列,成果斐然。 世界先进国家提出FTTx战略,即:光纤到路边(FTTC)、大楼(FTTB)、办公室(FTTO)、小区(FTTZ)、用户(FTTH)等。 世界上最大的三个长途电信公司――美国的AT&T、MCI、SPRINT公司,光纤化程度已分别高达100%、88%和100% 自九五期间,到建设以光缆为主体的长途干线网,新建省际省内光缆干线10万公里。到,基础网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八纵八横”干线光缆传输网全部建成。“九五”干线光缆计划提前2年完成。 仅19,全年新建成13条长途光缆干线,完成了14条长途光缆干线的扩容工程;全国电信光缆总长达100万公里。 现在,一个覆盖全国以光缆为主、卫星和数字微波为辅,集数字化传输、程控化交换为一体的通信网络已基本建成。 二、光通信网络技术介绍 光纤(Fibre)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通信――以光波为载波,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光波是人们最熟悉的电磁波,其波长在微米级,频率为1014Hz,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属于光波的范畴。光通信是一种以光波为传输媒质的通信方式。光波和无线电波同属电磁波,但光波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高,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短。因此,它具有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光波按其波长长短,依次可分为红外线光、可见光和紫外线光。红外线光和紫外线光属不可见光,它们同可见光一样都可用来传输信息。光通信按光源特性可分为激光通信和非激光通信;按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有线光通信和无线光通信。 光传输网规划中光缆芯数及光纤类型的确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预测过程,要以传输需求预测和传输点的分布为基础来进行。由于光缆的服务年限较长,而种种因素的限制作用对预测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中远期)。 三、光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为了建设一个更高级的网络系统为下一代服务,就必须构建出坚固的、传输很大数据量的光纤设施。但是由于我国的光缆寿命高达二十多年,造价成本很高,光纤的设施建设的构造和具体设计就更具有前瞻性。 由于波分复用系统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应用,在市场上的需求越来越大,波分复用技术的目前商用系统主要为(16-40)x 2.5/10Gb/s ,Corvis的160x2.5G在芝加哥-西雅图3200公里线路上试验。Qtera的ULTRA系统可以将10G WDM系统的全光传输距离进一步提高到4000km之远,150/160x10G(阿/北电)系统已试验成功,1022x37M (LT)已试验成功,48x10G传4000km (阿)已试验成功,实验室最高水平:3.28T(82x40G)传300km(LT), 3.2T(80x40G)(西), 3.2T(160x20G)1500km(NEC),已规划商用容量:6.4Tb/s(80x80Gb/s)(北电) 。 四、光网络技术的未来展望 WDM通信光网络的光节点OXC方案 光纤具有约50Tb/s的潜在带宽,而波分复用(WDM)可以较好地利用光纤的宽带能力,是一种比较经济实用的扩大传输容量的方法,因而在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成功地应用到点―点的光学传输系统后,WDM正向更复杂的结构、功能和更大地域跨度发展 OXC节点主要的是要能完成网间信道的交叉互连(兼具实现上/下路功能),即具有波长路由选择、动态重构,具有可扩充性、波长分区重用等特点,它是全光网的核心,也是目前最迫切需要研究和取得突破的课题。当前国外众多的对OXC的研究中,需要的器件除了已有的用于WDM传输的发射、接收、解复用器、增益平坦的放大器以外,最重要的器件是具有空间光开关、可调谐滤波器和波长转换器。 阻塞特性 交换网络的阻塞特性可分为严格无阻塞型、可重构无阻塞型和阻塞型三种。若干年后,由于Backbone(骨干)光Mesh网的传输容量很大,阻塞问题需要严重关切,因此实用的国家骨干网的OXC结构要求严格无阻塞。当不同输入链路中同一波长的信号要连接到同一输出链路时,只支持波长通道的OXC结构会发生阻塞,当然这种阻塞可以通过选路算法来一定程度解决。 已提出的OXC结构中,波长解复用的方法主要采用阵列波导光栅(Array Waveguide Grating,即AWG)或多层介质膜滤波器等,此外还有体光栅等其他方法。完成交换功能的光开关器件有:机械(含光学转镜等)光开关,聚合物波导开关、硅波导开关、微光机开关,及半导体光放大器开关等。实现波长转换的技术方案有利用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的`交叉增益调制(XGM)、交叉相位调制(XPM)及四波混频效应(FWM)等。目前功能完备的OXC产品还不太成熟,正在快速研发中。 对OXC节点的要求:OXC是全光网络的基本网络单元。它有两个主要功能:光通道的交叉连接功能和本地上下路功能。需要在本地终结的光通道经过光电变换后送入上层的DXC,由DXC对其中的电通道进行处理。除了实现这两个主要功能外,OXC还应具有可扩展性和模块性等。 五、光网络信息传输技术济性效益 光缆线路一次性的投资量很大,在整个建设成本中占有较多的比例。在光缆与光纤的需求量的确定时,建设项目的经济性的修改是必须要考虑到的。如果盲目的追求给光缆系统配置大芯数配置和大量应用G.655光纤将使投资在光缆线路上的比重量过大,并且浪费很多的光纤资源。另外一点,没有对未来的发展有个良好的预测,而只是对当前网络的需求量和对建设资源投资的考虑,等到无法对光纤资源的业务发展需求满足的时候,对于扩建光缆线路系统的再次投入成本将会花费成本的几十倍,经济的发展是很迅速的,而城市规划的步伐是不断完善的机制,对于光缆线路系统投入用地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六、结论 综上所述,光通信技术自开发到现代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经过漫长的探索和钻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光交换技术和光波分复用技术是构建未来全光通信网的基础,但要在全光网络上实现各种业务,还需要使全光网络可以兼容各种业务接口,即依据各种业务的发展情况构建多业务接入、交换和传输平台。换言之,我们还需要发展光联网技术,以便把前面提及的光纤技术、光器件技术和光节点技术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同时可以看出光传输网规划中光缆芯数及光纤类型的确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预测、决策过程,预测的准确性、合理性、前瞻性、经济性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并且对提高通信企业的竞争力及降低运营成本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定强.光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趋势[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7,04:78-81. [2]毛谦.我国光通信技术发展的回顾和展望[J].电信快报,2004,08:1-5. [3]韦乐平.通信系统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电信技术,2002,06:2-6. [4]刘文杰,秦志强. 光纤激光器及其在波分复用系统中的应用[J]. 半导体情报, 1999, (04) . [5] 张宁,纪越峰. 高速宽带光网络中的GMPLS技术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篇5:网络传输文件的方法

网络传输文件的方法是什么

方法一:打开PC客户端中同步盘,把需要上传的文件直接拖动到同步盘目录进行上传,如图1所示:

方法二:点击PC客户端中的全部文件栏目,把文件上传到指定的目录。点击“上传”按钮后,选择需要上传的文件即可,如图3所示:

方法三:把需要上传的文件拖动至悬浮窗,选择在云端的保存目录后,即可上传文件,如图4所示:

应用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几种方式

1 socket方式

Socket方式是最简单的交互方式。是典型才c/s 交互模式。一台客户机,一台服务器。服务器提供服务,通过ip地址和端口进行服务访问。而客户机通过连接服务器指定的端口进行消息交互。其中传输协议可以是tcp/UDP 协议。而服务器和约定了请求报文格式和响应报文格式。如图一所示:

目前我们常用的http调用,java远程调用,webserivces 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只不过不同的就是传输协议以及报文格式。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

1 易于编程,目前java提供了多种框架,屏蔽了底层通信细节以及数据传输转换细节。

2 容易控制权限。通过传输层协议https,加密传输的数据,使得安全性提高

3 通用性比较强,无论客户端是.net架构,java,python 都是可以的。尤其是webservice规范,使得服务变得通用

而这种方式的缺点是:

1 服务器和客户端必须同时工作,当服务器端不可用的时候,整个数据交互是不可进行。

2 当传输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严重占用网络带宽,可能导致连接超时。使得在数据量交互的时候,服务变的很不可靠。

2 ftp/文件共享服务器方式

对于大数据量的交互,采用这种文件的交互方式最适合不过了。系统A和系统B约定文件服务器地址,文件命名规则,文件内容格式等内容,通过上传文件到文件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最典型的应用场景是批量处理数据:例如系统A把今天12点之前把要处理的数据生成到一个文件,系统B第二天凌晨1点进行处理,处理完成之后,把处理结果生成到一个文件,系统A 12点在进行结果处理。这种状况经常发生在A是事物处理型系统,对响应要求比较高,不适合做数据分析型的工作,而系统B是后台系统,对处理能力要求比较高,适合做批量任务系统。

以上只是说明通过文件方式的数据交互,实际情况B完成任务之后,可能通过socket的方式通知A,不一定是通过文件方式。

这种方式的优点:

1 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文件传输,不会超时,不占用网络带宽。

2 方案简单,避免了网络传输,网络协议相关的概念。

这种方式的缺点:

1 不太适合做实时类的业务

2 必须有共同的文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这里面存在风险。因为文件可能被篡改,删除,或者存在泄密等。

3 必须约定文件数据的格式,当改变文件格式的时候,需要各个系统都同步做修改。

3 数据库共享数据方式

系统A和系统B通过连接同一个数据库服务器的同一张表进行数据交换。当系统A请求系统B处理数据的时候,系统A Insert一条数据,系统B select 系统A插入的数据进行处理。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

1 相比文件方式传输来说,因为使用的同一个数据库,交互更加简单。

2 由于数据库提供相当做的操作,比如更新,回滚等。交互方式比较灵活,而且通过数据库的事务机制,可以做成可靠性的数据交换。

这种方式的缺点:

1 当连接B的系统越来越多的时候,由于数据库的连接池是有限的,导致每个系统分配到的连接不会很多,当系统越来越多的时候,可能导致无可用的数据库连接

2 一般情况,来自两个不同公司的系统,不太会开放自己的数据库给对方连接,因为这样会有安全性影响。

篇6:网络传输系统设计论文

1网络结构设计

1.1网络结构总体方案

网络结构是整个系统的基础,网络结构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整个网络的传输质量、业务拓展及运营服务质量。目前,网络结构的设计已从电缆向光纤,从模拟向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趋势发展。网络拓扑结构主要分星形网、树形网及环形网,一个网络一般由多种网络结构组合而成,为达到较高的可靠性拟采用环形+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在主干段以及配线段用光传输系统实现光纤到楼,再建同轴电缆和双绞线重叠网作为用户引入。重叠网在光信号通路上通过共缆分纤方式将电视与数据业务物理分开形成以CATV为基础的重叠式综合业务网络。整个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具体方案为:在小区综合楼内设置一分前端,并入会泽县城域骨干环网,具有自愈传输功能;从分前端到各个光节点采用一级星形结构,尽量延伸光传输距离,使光信号几乎送至用户;从光节点至用户电缆(同轴电缆或双绞线)采用星形无源结构,传输距离不超过100m,最大限度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1.2分前端机房的设置

因要接入城区自愈环中,故机房应配备具有二选一光接收并且具有自动切换功能的光接收机和支持冗余环网拓扑结构的数据传输设备,从而实现来自顺方向及逆方向上信号的冗余。环网光缆采用48芯光缆,以满足今后多业务需求。根据实地情况,机房设于小区中较集中的综合楼内,同时考虑到今后这一区域的发展,在路口设一交接箱,以满足今后小区处用户的接入。

2分配光缆网路由规划

(1)光网络结构:如前所述,分前端后采用一级星形光网络拓扑结构。

(2)光节点芯数:考虑到下一步互动电视及今后其它数据业务的开展,每个光节点设计8芯(一芯下行、一芯上行、两芯数据、四芯备用)。

(3)光节点数:依据一步到位、分步实施、逐步发展的方针,同时根据小区实际情况,为满足星形无源电缆网的'要求,尽可能延长光网络范围,以达到高质量传输、易维护的标准,小区内共设光节点38个。

(4)由于全部光缆为地沟敷设,且距离相对较短,考虑到降低施工难度,同时又能达到最高的网络传输标准,所有光节点均用8芯光缆直接铺设至机房。根据以上标准,绘制路由图如。

3CATV系统设计

网络整体结构确定之后,就可以对CATV及相应的数据业务系统进行设计。目前虽然新产品层出不穷,但对于HFC网络来说,网络结构确定之后对CATV系统的设计变得较为容易。

(1)光系统波长:环网节点仍采用以前的1550nm系统主用、1310nm系统备用的方案,分前端之后的分配光网络由于传输距离较短,故采用1310nm系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2)由于分配光网络采用一级星形结构,故光发射机及分路器在分前端集中分配。

(3)计算出各光节点链路参数,确定所需光发射机参数,每个光节点接收机的输入光功率按-2dB计算,计算过程略。

(4)绘制出光系统分配图。

(5)光机以下的同轴电缆分配网由于采用无源星形入户设计,光机信号经分支分配器后直接至用户,经实地勘察最大传输距离不超过80m,故此部分网络较为简单,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用户端的信号指标(同轴电缆分配图略)。

篇7:网络传输系统设计论文

小区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必须依托于现有的城域骨干网。目前我县城域骨干网是由MSTP系统为切入,以CiscoCatalyst3750M为核心,旁挂BAS做认证设备,采用星形结构联至分前端各汇聚节点CiscoCatalyst3560上的网络构架。同样的,把小区分前端作为一汇聚节点,由于汇聚层不采用环路结构,故用CiscoCatalyst3560直接联至中心机房CiscoCatalyst3750M即可。通过开启CAT3750M的MPLSVPN功能即可满足汇聚层下集团用户对虚拟专用网的需求,同时用BAS实现对个人用户的认证工作。对接入层来说,根据上述网络设计结构,小区内共设38个星形接入点,如果接入点用户有MPLSVPN需求的,要求接入设备必须支持路由功能,否则的话直接采用普通接入交换机,来实现对个人用户的网络接入。数据传输系统结构设计。

5结束语

小区网络虽然是城市中的一个部分,但对传输系统的设计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对于规模较大的小区来说,更是要求设计者对整个网络的方方面面有所把握。对于基层技术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设计理念,同时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来完善设计思路,再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做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以上设计仅仅是以烟厂小区为例,根据平常工作经验,简单阐述网络传输平台中一些主要环节的设计方法,而对于其他很多环节如供电系统的设计、防雷与接地系统的设计等这里就不再赘述。

篇8:五大网络传输不正常的的原因

五大网络传输不正常的的原因

实战1:线缆连接出错,引发网络环路

单位各个办公室都有自己的内网,内网工作站通过核心交换机与外网连接,最近,有同事向网络管理员小王反映,他们处室的工作站在访问外网时不正常,有时能打开网页,但时间不长网页内容又无法显示了,不过再过一段时间,相同的网页内容又能访问了,之后又会持续出现相同的故障现象。

从故障现象来看,小王认为可能是网络设备的工作状态不稳定,或者网络连接不稳定;不过,在对这些因素进行排查后,小王并没有找到任何问题,为了稳妥起见,小王将单位的交换机设备以及路由器设备都重新启动了一下,以便消除这些设备存在的隐性系统故障,但是故障依然没有消失。有没有可能是交换机的连接端口出了问题呢?想到这一点,小王特意将连接该处室内网的主交换机端口重新换了一个,再进行测试时还不行,事实上新启用的核心交换机中的那个端口工作状态是正常的,这说明该处室内网不能正常访问网络的原因与核心交换机无关,考虑到其他处室的内网都能正常访问外网内容,于是小王断定该故障肯定是由这个处室内网引起的。

赶到故障内网现场,小王看到该处室共有六台工作站,它们通过一个16口的交换机与单位的核心交换机相连;询问该处室的同事是否经常杀毒,得到的回答是他们经常查杀病毒,可以确保内网中没有网络病毒。排除了病毒因素后,小王将目光瞄向那个16口的交换机,他看到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网络线缆乱糟糟地放在地面上,于是他决定先将杂乱无序的线缆理顺;在整理线缆的时候,小王发现竟然有一条线缆的两个水晶头同时连接到交换机的两个端口中,很明显该内网存在网络环路现象,难怪该内网中的工作站上网时出现有时能打开网页有时不能打开网页的现象,这都是数据丢包严重的结果。将网络环路现象排除掉,小王重新启动了一下该16口交换机,结果发现该处室中的所有工作站立即能正常打开网页了,而且网页内容的显示速度很快。

实战2:并发连接受限,引发无法连接

为了方便各位员工互相交流共享信息,单位网络管理员小王特意在服务器的硬盘中开辟了一个共享文件夹,以便来让员工们随意上传发布自己的共享信息。不过,最近有几个员工同时向小王反映,他们的共享信息无法上传到服务器指定的共享文件夹中。听到多人同时反映有故障,小王下意识地认为肯定是服务器系统出了问题;于是他三步并两步地赶到服务器现场,可是在现场小王看到服务器系统运行一切正常,后来又询问了其他一部分员工,得知他们都能够正常地向服务器传输共享信息。根据这一现象,小王认为该故障肯定是部分工作站系统自身的问题引起的,例如上网设置不当、系统感染病毒等,不过在对几台工作站的各个可能因素进行检查之后,小王并没有找到什么可疑之处,看来问题还是出在服务器端。重新返回服务器现场,小王打开该系统的计算机管理窗口,从该窗口的“共享文件夹”会话连接列表中,他看到此时此刻竟然有30个用户连接挂在服务器上;考虑到在架设服务器时为了减轻系统的运行负担,小王特地针对单位局域网工作站数量不足80台的现状,将服务器系统的并发连接数目限制为30,而在缺省状态下每一个用户连接即使没有进行任何操作也要等到30分钟之后才能从服务器端自行断开。很显然,后面的用户之所以无法访问服务器中的共享文件夹,是由于同时访问服务器的连接数已经超过系统指定的数值;找到了故障原因之后,那么这则故障解决起来也就不麻烦了。

小王立即找到服务器中的那个指定共享文件夹,打开该文件夹的属性设置窗口,进入共享标签设置页面,在该页面中将用户连接数量设置成更大的数值。考虑到单位局域网中的工作站数量不超过80台,为此小王在这里将并发连接数值调整成了80,之后局域网中的其他用户都能正常访问服务器中的指定共享文件夹了,当然也能随心所欲地快速发布共享信息了。

实战3:DNS转发不当,引发传输死循环

小王最近从单位局域网内的一台工作站中访问Internet网络时,发现网页内容显示速度非常缓慢,而且时不时地还出现无法打开网页的现象。起初他还以为是自己的工作站系统感染了病毒,可是询问其他同事后,他发现与自己同处一个子网的其他工作站访问外网时速度都很缓慢,这说明该故障与网络病毒有关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后来,小王仔细对比检查了几台上网速度不快的工作站配置参数,看到DNS服务器地址参数不尽相同,有的使用的是单位主DNS服务器地址,有的使用备用DNS服务器地址,按道理来说局域网中的两台DNS服务器不应该同时出现故障呀!?小王有点放心不下,赶紧对局域网中的两台服务器DNS服务器配置参数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让其深意外,原来两台DNS服务器都启用了DNS转发功能,不过在设置转发地址时,小王看到IP地址为10.176.6.10的DNS服务器将解析任务转发到10.176.6.11服务器中了,而IP地址为10.176.6.11的DNS服务器却将解析任务又转发给10.176.6.10服务器了,这么一来当主DNS服务器无法完成普通工作站发送过来的解析请求时,它就会自动地将解析任务转发给局域网的备份DNS服务器中,而当单位的两台DNS服务器工作状态都不正常时那么局域网传输通道中就会形成死循环了,要不了多长时间网络传输通道就会被堵塞。找到了故障原因后,小王立即将其中一台DNS服务器的转发地址设置成本地ISP提供的DNS服务器地址,如此一来DNS解析任务就不会发生死循环了;重新修改了DNS转发地址后,小王再一次进行了上网测试,这一次他发现网络访问速度已经恢复了正常。

实战4:网络病毒袭击,引发通道堵塞

由于工作需要,小王准备通过自己工作站的网上邻居窗口去访问同事的一个共享文件,可是在将这个容量不超过10KB的文本文件拖放到本地硬盘中时,他发现网络传输速度异常缓慢,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文件传输才算完成。小王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己的工作站或者局域网遭受到了网络病毒的攻击。目前网络中各种类型的病毒层出不穷,其中蠕虫病毒对网络的破坏性最强,它常常会充分利用系统漏洞进行自我繁殖复制,同时还会利用网络协议自身的漏洞在网络传输通道中非法传播扩散,最终会导致网络传输通道堵塞。

为了验证自己的工作站系统是否已经感染了蠕虫病毒,小王立即将专业分析工具Sniffer下载下来,利用该工具从连接状态中很快就知道局域网某台工作站系统已经感染了网络蠕虫病毒;当然,要是大家对Sniffer工具的使用不熟悉时,也可以在自己的工作站系统中安装天网防火墙之类的工具,之后按照缺省参数启用该专业防火墙,日后局域网中要是有工作站感染蠕虫病毒不停向网络发送病毒信息时,天网防火墙就能将这些信息源拦截下来,到时查看拦截结果中的IP地址信息就能准确定位蠕虫病毒源。

找到了感染蠕虫病毒的故障工作站后,小王立即来到那台故障工作站现场,要求那台工作站的使用者暂时断开网络连接,并且重新启动系统,同时将系统切换到安全模式状态,之后使用专业的杀毒软件来进行病毒查杀操作。在病毒查杀操作结束后,那台故障工作站再次被连接到局域网中,这一次小王发现Sniffer工具抓取下来的信息并没有什么异常之处,再尝试进行共享访问传输时,那个容量不超过10KB的文本文件很快就被传输完成了,很显然在网络病毒被清除之后,网络传输通道立即被打通了。

在这里需要提醒各位朋友注意的是,现在许多蠕虫病毒存在不少新变种,有时候安装在本地系统中的杀毒软件奈何不了这些变种蠕虫病毒,此时大家可以根据变种蠕虫病毒的名称到网上下载专业的蠕虫病毒查杀工具。为了防止蠕虫病毒再次袭击自己的工作站系统或本地网络,大家还应该到微软公司的 中查找一下是否有针对对应蠕虫病毒的补丁程序,要是有的话必须及时进行下载安装,以增强本地系统或网络的安全“免疫”能力。

实战5:网关设置不当,引发转发错误

某单位组建了一个包含数十台工作站的小型局域网网络,其中服务器安装了WindowsServer2003系统,负责日常的网络管理及与主管部门的业务联系。后来由于工作需要,该单位申请安装了ADSL宽带,由局域网服务器所在的主机作为外线连接主机,其它工作站通过服务器共享外线连接进行上网。安装配置好后,除了服务器系统能够访问外网外,其它工作站都不能上网。仔细对各项上网参数进行检查后,发现没有任何错误,而且局域网内部工作站之间都能互相访问。

经过仔细分析,怀疑是服务器参数设置存在问题,其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地址为10.176.0.1,与其它工作站处于相同的子网中,其它工作站中的网关地址也都设成了10.176.0.1,按道理来说,这样的设置是正确的,这个局域网中的所有工作站应该能够实现共享访问目的,不过事实恰恰相反。

篇9:网络交换机・什么是传输速度

网络交换机・什么是传输速度

交换机的`传输速度是指交换机端口的数据交换速度。目前常见的有10Mbps、100Mbps、1000Mbps等几类。除此之外,还有10GMbps交换机,但目前很少。

10M/100Mbps自适应交换机适合工作组级别使用,纯100Mbps或1000Mbps交换机一般应用在部门级以上的应用或骨干级别的应用当中。10GMbps的交换机主要用在电信等骨干网络上,其他应用很少涉及到。

篇10:广电传输网络改善路径分析论文

广电传输网络改善路径分析论文

老住宅小区多采用的是CMTS+CableModem的双向方案,CMTS的优点是初期可实现大规模双向覆盖,技术较成熟,网管能力强,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传输速率低(头端共享38Mbps),户均带宽低,对同轴电缆及接头工艺要求较高,后期维护工作量大,加之明线网络电缆老化、接头氧化、噪声侵入及室外分支器被雷电打坏等现象比暗线网络更加突出,为了保证数字电视的稳定性,继而推广互动电视,此类老住宅小区的有线电视急需进行改造和优化扩容。光缆、电缆都是架空,设备也是露天安装,容易被盗窃和破坏,而地埋改造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有线电视的入地化改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很好的办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其被动的改网,提前有规划地进行线缆入地改造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节约资源,缩短工期,同时避免重复施工给居民带来的不便,经过广电网络公司与老住宅整治办公室的协商,决定采用以下模式:由广电网络公司提供主干管道设计图纸,并按需提供管材,由老住宅整治办公室负责开挖排管并进行监理,管道竣工后,由广电网络有限公司进行验收,并对架空线路进行入地化改造。下面以云盘二村41#-84#雨污分流有线电视管线入地工程为例,从经济的角度和技术的角度作简要的分析。(1)从经济角度分析。云盘二村41#-84#共44幢房子,用户1220余户。经过工程量结算,云盘二村44幢房屋的管线入地改造需广电网络公司提供的材料及人工费如表1所示。由老住宅整治办负责提供及建设部分,如表2所示。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整个管道建设过程中,广电网络公司共投入资金46666元;主干管道的开挖、回填、包封,以及砌手孔井的井圈井盖等都由老住宅整治办公室提供及负责建设,直接为广电网络公司节省了资金十多万元,这种双赢的合作模式,对于广电来说是一次极好的机遇。(2)从技术角度分析。云盘二村41#-84#网络结构为CMTS+CM,1200余户共用2个光节点,也就是说差不多每600户共享38M带宽。初期用户较少,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但随着宽带用户的增多,如果按照20%的开通率,70%的并发流量计算,每户的理想速率也仅为56kb/s,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原有网络进行扩容升级。按照现有CMTS扩容的要求,将每光点用户数控制在300户左右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所需改造材料及人工费如表3所示。综合以上3张明细表,基于经济和技术上的考虑,如果由广电网络公司单独建设地埋管道并只进行入地化改造,不进行扩容优化,整个工程将投入183266元,平均150元/户;如果配合雨污分流改造,同时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扩容优化,总的投入为108950元,平均89元/户,两种方案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经过前后半年的改造,原先犹如蜘蛛网般的架空线缆和设备已经全部实现了地埋化。一方面,达成了市委市政府对有线电视架空线路整改的要求(政治任务),另一方面广电网络公司借此机会,对老住宅小区的有线电视网络实行了优化扩容,既避免了重复投资建设,节省了资金,又顺利完成了老住宅小区的管道敷设,拥有了自己的管路,为今后业务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公司任务)。从维护部门的反馈情况来看,经过改造后的小区故障报修率明显减少,尤其是因为噪声干扰而引起的宽带掉线、电视不清楚等故障都大为减少;线路上的设备也因从半空中的钢绞线移到了地面的交接箱内,检修起来方便了很多。

随着老住宅小区雨污分流工程的推进,广电网络公司将继续配合老住宅整治办公室对老住宅小区的架空线路进行入地化改造,在改善广电传输网络的同时,为自身的业务发展打好基础。

通信传输个人简历

传输记忆作文

什么是PoE传输技术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邮件服务器

水星路由数据包传输分析

光纤传输维护有线电视论文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服务器教程

广播电视卫星传输解决措施论文

win7电脑如何使用蓝牙传输文件?

理解作文

关于网络传输的几点理解(推荐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关于网络传输的几点理解,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