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的数学书小学日记

时间:2023-10-29 03:49:27 作者:sbioytey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sbioyte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有趣的的数学书小学日记,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有趣的的数学书小学日记,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有趣的的数学书小学日记

有趣的的数学书小学日记

放假前,妈妈给我买了一套40本的丛书《从小爱数学》,妈妈说你看看这套书的名字多有趣,我一看有1 卡卡和他的牛(数的基础);2 忙碌的星星工厂(数位);3 阳阳数鸡蛋(凑10);5 大猩猩粑粑卖苹果(减法);6 买卖国的乘法队长(乘法);7 数学家阿汤的苦恼(九九乘法表);8 小猫托托买鱼记(倍数);9 神奇的.面包机(乘方);10 欧利和他的懒弟弟(除法);11 最聪明的小指挥官(因数);12 保罗大叔分比萨(分数);13 猫鼠大战抢奶酪(分数的运算);14 坏蛋格格巫的“好点子”(小数);15 食神崔女士(小数的运算);16 外星人来啦(负数);17请帮帮我,x-man(未知数)。

放假时我和妈妈各选了二十本自己喜欢书看,每天中午和晚上,我给妈妈讲一本,妈妈给我讲一本,40本书很快就看完了。我最喜欢看 坏蛋格格巫的“好点子”(小数); 食神崔女士(小数的运算);猫鼠大战抢奶酪(分数的运算);谁偷走了西瓜(立体图形); 巴巴拉拉度蜜月(全等和相似); 猫画被盗事件(可能情况个数);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规律);点点蚂蚁盖房子(展开图)。这些书其实就是一个个故事,我还喜欢书中的彩图,很夸张,很有意思。

书中讲的有些我们已经学过了,比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法口诀表,角、三角形、重量、对称、时间、规律、长度测量,还有分数、小数、面积、体积我觉得也很有意思,妈妈说我很快就会一项一项的学到了,好期待呀!

篇2: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有趣的购物》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妈妈早上去上班,晚上才能回来。等到晚上8点多,妈妈回来了。吃蛋糕的时候,妈妈对我说:“妈妈来考考你,如果答对了就可以吃一块,好吗?”我说了声“没问题”就开始答题了。

妈妈出了一题:妈妈今年36岁,你今年十岁,妈妈比你大几岁?奶奶的年龄是你的六倍,奶奶今年几岁?我很快口算出结果,我说:“妈妈比我大26岁,奶奶今年60岁,太简单了,我的蛋糕吃定了。” 妈妈笑的说:“骄傲了吧?”再来一题:小明今年8岁,他爸爸已经40岁了,再过几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两倍?这下我傻了,我冥思苦想,看来我的蛋糕吃不成了,妈妈说:“怎么样,不会了吧?”让我再想一想,想不出来我就不吃蛋糕。 过了一会儿我想到一个笨办法,我可以把他们的岁数都找出来呀,过了一年爸爸和小明都大了一岁,最后终于推算出来,过了24年,爸爸的年龄刚好是小明的两倍。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还有更简单的方法,接着就给我讲起来了,爸爸比小明大40-8=32(岁),不管过多少年,爸爸都比小明大32岁,32×2=64(爸爸的岁数).所以,再过64-40=24(年)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明的两倍。我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呀。

妈妈说:我能自己想办法得出结果还是好样的,作为奖励给我吃蛋糕了,我心里又喜又难为情,以后我可不能再骄傲了。

篇3: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有趣的购物》

《有趣的购物》

7月1日 星期五 多云

今天,妈妈带我去商场买东西,我在商场里懂得了许多知识。

我和妈妈首先买的是青菜,妈妈付给售货员阿姨50元钱,她找回了38元.妈妈问我:“我们买了多少钱的青菜呀?”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12元.”妈妈高兴的点了点头.后来,妈妈又带我去买书,一本书4元4角,两本书是多少钱呢?这次可得想一想呀:4元4角+4元4角=8元8角,对,就是8元8角。耶,我又算对了!我懂了:数学在生活中很有用。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开动脑筋主动解决数学问题,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真正含义。用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得到了其他人的赞扬,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呀!那种兴奋、那种喜悦之情欣然溢满字里行间。

篇4:小学有趣的测量数学日记400字

在生活中,每一处都离不开数学,所以,我们要学好数学,掌握好数学和用好数学。同时,也因为数学是离不开生活的,所以我们也会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难解的数学题。

记得有一次,我们到叔叔家里玩。玩着玩着,叔叔拿了10个硬币走了过来,说:“你们想要这些硬币吗?”“当然想要啦!”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我望着叔叔,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感到叔叔好像要做什么似的。“你们想要这些硬币,就要回答我的问题,谁答对,硬币就全归谁。”说完,叔叔提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10个硬币放进3个杯子里,使每个杯子里的硬币数都是奇数,看谁能找出最好的方法。”

听完叔叔的题目,大家苦思冥想。只见表弟在客厅里走来走去,表哥坐在沙发上冷静地思考着。不一会,我看见妹妹找来了材料,试着做。可是,做了很久,也没有找到解题的方法。我也不甘示弱,开动脑筋想着。哎!要是能把这硬币拿到手该多好呀!

过了十分钟,大家都没有想到怎么做,叔叔见此情景,对我们说:“给您们一点提示吧!解这道题要学会多绕几个弯,不要。。。。。。”话没说完,表弟好像想到了什么。只见他拿起10个硬币,先把1个硬币放到第一个杯子里去,然后把3个硬币放到第二个杯子里边,看到这里,我不经想:这个办法嘛,我早想过了,根本就不行,剩下有6个,6是偶数,我可以肯定的说一句:“这个办法行不通。”当表弟把剩下的6个硬币放到第三个杯子时,我插嘴道:“这办法根本就。。。。。”我的话还没有说完,表弟把我的话打断了。“表哥,你还是看我的表演吧!”表弟神奇地说。只见他拿起第一个杯子,把那个放入第三个杯子里。“这就是第一种方法。”表弟得意的扮个鬼脸。接着,表弟按照第一次那样,先把3个硬币放到第一个杯子里,然后在第二个杯子里放了5个硬币,接着把剩下的硬币放入第三个杯子里,最后,把第一个杯子里的硬币放到第三个杯子里去。这样第二种方法就完成了,按这样的方法做了13次。

看到这里,站在一旁的叔叔拍起了手,点头说:“真想不到,你们能做出来,你赢了,这是个硬币归你了”。一边称赞表弟,一边给我们说:“凡事多动脑筋,别轻易放弃。”

是呀,叔叔说的对,凡事多动脑筋,别轻易放弃。如果我刚才想到第三步没放弃的话,再动动脑筋,那道题就被我解开了。以后,真的要加把劲,努力学好数学,掌握好数学,用好数学。

篇5:有趣的二十四点小学数学日记

有趣的二十四点小学数学日记

星期天,我和扬文一起玩了24点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人分别抽四张牌,然后用“+、-、×、÷”这几种计算方法最后得数一定要得24,就行了。

游戏开始了,我们各抽了四张牌。唉!我的牌怎么这么糟呀!你看,四张都是A。这时,只听扬文说:“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轮,我输了。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后面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赢一把。我又抽了四张牌“6、5、8、3”。我激动得马上脱口而出:“6-5=1,8×3=24,24÷1=24。现在是1比1平了。”

扬文说:“有什么的,我一定会在下一回合胜过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张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听扬文大声地喊道:“6×4=24,24+1-1=24。2比1我赢了。”我看着他那得意的样子,无计可施。

虽然这次游戏我输了,但是我觉得24点真有趣,同时也感到数学真的很奇妙。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数学,灵活运用“+、-、×、÷”的混合运算,在下一次的24点游戏中,一定要用得得心应手,当个高手。

【点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只要做数学学习的有心人,即使在游戏中也能体会到数学思维的'乐趣。

篇6: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有趣的购物》

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有趣的购物》

数学日记第一篇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妈妈早上去上班,晚上才能回来。等到晚上8点多,妈妈回来了。吃蛋糕的时候,妈妈对我说:“妈妈来考考你,如果答对了就可以吃一块,好吗?”我说了声“没问题”就开始答题了。

妈妈出了一题:妈妈今年36岁,你今年十岁,妈妈比你大几岁?奶奶的年龄是你的六倍,奶奶今年几岁?我很快口算出结果,我说:“妈妈比我大26岁,奶奶今年60岁,太简单了,我的蛋糕吃定了。” 妈妈笑的说:“骄傲了吧?”再来一题:小明今年8岁,他爸爸已经40岁了,再过几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两倍?这下我傻了,我冥思苦想,看来我的蛋糕吃不成了,妈妈说:“怎么样,不会了吧?”让我再想一想,想不出来我就不吃蛋糕。 过了一会儿我想到一个笨办法,我可以把他们的岁数都找出来呀,过了一年爸爸和小明都大了一岁,最后终于推算出来,过了24年,爸爸的年龄刚好是小明的两倍。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还有更简单的方法,接着就给我讲起来了,爸爸比小明大40-8=32(岁),不管过多少年,爸爸都比小明大32岁,32×2=64(爸爸的岁数).所以,再过64-40=24(年)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明的两倍。我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呀。

妈妈说:我能自己想办法得出结果还是好样的,作为奖励给我吃蛋糕了,我心里又喜又难为情,以后我可不能再骄傲了。

数学日记第二篇

《有趣的购物》

7月1日 星期五 多云

今天,妈妈带我去商场买东西,我在商场里懂得了许多知识。

我和妈妈首先买的是青菜,妈妈付给售货员阿姨50元钱,她找回了38元.妈妈问我:“我们买了多少钱的青菜呀?”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12元.”妈妈高兴的点了点头.后来,妈妈又带我去买书,一本书4元4角,两本书是多少钱呢?这次可得想一想呀:4元4角+4元4角=8元8角,对,就是8元8角。耶,我又算对了!我懂了:数学在生活中很有用。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开动脑筋主动解决数学问题,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真正含义。用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得到了其他人的赞扬,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呀!那种兴奋、那种喜悦之情欣然溢满字里行间。

篇7:有趣数学日记

课间休息时,我们班的“小博士”小文对同学们说:“今天,我给大家出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题目是: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一起在河边散步,她们至少有几个人?”小军说:“这还不简单!两个妈妈当然是两个人,两个女儿也是两个人,所以应该有2+2=4(人)。”

小文摇摇头说:“不对,谁还有不同的答案?”我突然想起爸爸对我讲过一道类似的题目,是问两个爸爸两个爷爷,我就说:“我们先来看小林和她妈妈的关系,小林是妈妈的女儿,所以这里有1个女儿,1个妈妈。妈妈是外婆的女儿,所以这里也有1个女儿,1个妈妈。

反过来想,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在一起,至少有3个人。”大家听了都说:“你真会动脑筋。”

对于广大小学生们,寒假就应该是快乐而又充实的。希望为您提供的小学三年级寒假数学日记,能切实的帮助大家做好寒假学习计划。

有趣数学日记

篇8:日记:有趣的数学

日记:有趣的数学

我是一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没有弄明白的问题是决不会罢休的。

星期天,爸爸、妈妈都出去了,我一个人在家完成了作业。闲着无聊就打开了电视机,刚一打开,画面上出现了几位警察叔叔正在勘察现场,犯罪嫌疑人作案后只留下了一串脚印,量出脚印的长是25厘米。我知道这是一个侦破片,我对这类电视比较感兴趣,就接着往下看,在案情分析上,一个干警叔叔说:“根据脚印的'长,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在172---175厘米。”这另我匪思所夷,可爸爸不在家,怎么办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来到公安局准备请教那些专业人员,遗憾的是没有找到要找的人。于是我有一个大胆的决定,进网吧查资料。

进了网吧,我迅速地查找资料,查了好久,终于在一个网页上找到了答案,身高与脚长的比是7: 1。由脚印长25厘米就可知道身高约175厘米。我们的数学课堂上,这段时间正好在学习比的知识,这就吸引了我继续往下看,结果发现了人体上还有许多有趣的比:

1.身高和双臂平伸的长度之比是1:1

2.脚长和拳头的周长之比是1:1

3.心脏的大小与拳头的大小之比是1:1

4.脖子的周长与手腕的周长之比是2:1

5.身高与胸围长度之比是2:1

6.鼻尖到耳根的距离与眉毛到下巴的距离之比是1:1

……

回到家,我莫名其妙地被臭骂了一顿,原来爸爸妈妈知道我进了网吧,气得要命。不过这顿骂挨得也值,因为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知道了人身体上许多有趣的比。

篇9:有趣的数学日记

在数学王国里,约等于和小数点是堂兄弟,约等于是堂哥,小数 点是堂弟,由于有了小数点,约等于便很少用了,所以,约等于便嫉妒起小数点,并把小数点绑架了。由于小数点不见了,数学王国便乱套了,比如,3.4 变成了 34,1.0001 变成了 10001! ,人们也纷纷向数 学王国投诉,说: “面包由 3.41 元变成了 341 元,打印从 0.31 元变成 了 31 元……” ,这时,约等于便自告奋勇地跑到国王前,说让充当小 数点的位置,国王采纳了这个建议,但约等于上任后不久,又有人来投诉了: “有个国王要打某个敌人目标,距离是 1345.63 千米,用约 等于算就是 1346 千米,不但没打中,目标反被对方击中了,要在床 上养伤一个月!,所以国王便把约等于辞掉了。约等于看自己不但没 ” 有把事情办好,反而办砸了。便把小数点放了出来,小数点便去国王 那告状,国王便把约等于送入了监牢,约等于在监牢里感叹到: “叹, 真是自食其果呀! ” 其实约等于并不是没有用,约等于也可以补上小数点不足的地方呀,比如:0.31 可以约等于 0.3 元,没有了那一分钱,人们就好给钱,好找钱了,所以小数点和约等于同样重要,都是缺一不可的。

篇10:有趣的数学日记

生活离不开电,我们家每个月都要交电费。听妈妈说每度电是 0.69 元,我们家每天大约用电 6 度,那么 0.69×6=4.14 元,我们家一天 的 电 费 是 4.14 元 。 春 节 我 们 回 家 乡 11 天, 节 约 的 电 费 是: 11×0.69×4.14=31.41 元。哗!回家乡 11 天可以节约电费 31.42 元。 我 们 家 一 个 月 的 电 费 是 4.41×30=124.2 元 。 一 年 的 费 用 是 124.2×12=1490.4 元。 哇!我们家一年电费已经一千多元,要节约用电才行。

数学小学日记

小学数学日记:逛商场

小学作文数学日记

三年级小学数学日记

小学1年级数学日记

小学2年级数学日记

小学数学小故事有趣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书》教学反思

有趣的笑话小学五年级日记

数学的小学五年级日记

有趣的的数学书小学日记(锦集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有趣的的数学书小学日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