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知识点

时间:2023-11-25 03:33:43 作者:菲菲之路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菲菲之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诗经》的知识点,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诗经》的知识点,希望您能喜欢!

篇1:诗经知识点

诗经两首知识点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二)古今异义词

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

3.不遑启居(启,古义:是跪|今义:指开启。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

(三)一词多义

1.言:

①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

②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词。如:秋以为期。

②而,连词。如:以望复关。

3.作:

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如:天 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止:

①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6.载:

①记录,记载。如:史载田横事。

②年。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引申为承担,承受。

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篇2:诗经有哪些知识点

诗经知识点

1、释名:《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汉代《诗》被推崇为儒家的经典之一,所以称为《诗经》。

2、《诗经》的篇数为305篇。是最早的一部诗歌(乐歌)总集。

3、《诗经》的收集和编订。

采诗说:采诗官员采集民歌,以了解民情,“观风俗,知得失。”

献诗说:天子而命诸侯百官献诗。

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中说《诗经》305篇是孔子以礼义为标准,从三千多篇古诗中删定编集起来的,此说不可信但孔子对《诗经》的编纂有功。

4、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前者是分类,后者是艺术手法。

《诗经》的分类:主要依据音乐为标准,分风、雅、颂三类。

“风”也称“国风”,是带有各地特色以民歌为主的诗歌。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等15个地区的乐歌,共160篇。

“雅”,是正的意思,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包括“小雅”和“大雅”两部分。“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5、《诗经》作品产生的'年代和地域。

大致论定最早的诗篇产生于西周初年,最晚的不过春秋中叶。前后大约5间。

地域是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扩展到了江汉流域。

6、《诗经》的作者:

大部分篇目的作者难以确考。具有集体创作的性质。

7、《诗经》的流传:

“四家诗”是汉代传授《诗经》的鲁、齐、韩、毛四家诗说的合称。

三家诗:《鲁诗》为鲁人申培公所传,《齐诗》为齐人辕固生所传,《韩诗》为燕人韩婴所传。属今文经学派,并列于学官,魏晋以后先后失传。

《毛诗》为大毛公鲁人毛亨和小毛公赵人毛苌所传,属古文经学派。东汉列于学官,经学大师郑玄作《笺》,故得以流传。

诗经知识点:《诗经》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

1、周部族的史诗。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2、农事诗。

《豳风·七月》这篇农事诗的杰作,反映了周初农业生产情况,叙述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和生活,是一幅形象而又真实的社会生活画卷。

3、颂歌与怨刺诗。

歌功颂德的作品占有一定比例。

也有不少怨刺诗。

《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鄘风?相鼠》

4、战争和徭役诗。

表现将士们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昂扬斗志,如秦风中的《小戎》、《无衣》

反映了对长年征战服役的厌倦和对自身遭遇的伤感,如《小雅·采薇》和《豳风·东山》。

学好语文的方法

一、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 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四、理解文言文。

文言文是我们古代中国留给我们的无可替代的文化财富,学好文言文也是学好语文最重要的一点之一。要学好文言文,我们要多去读,多去理解哪些词的意思,去学一些基本语法,去被背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各大难点。但这些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时间慢慢的积累。你也可以有空多去图书馆看各种文学书籍。

篇3:《诗经》的知识点

(一) 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4. 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5. 于嗟鸠兮。(于,通“吁”,叹词。)

6. 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7. 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8. 岁亦莫止。(莫,通“暮”。)

9.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 ”,花盛开的样子。华,通“花”。)

10.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棘,通“急”)

(二)古今异义

1. 至于顿丘(①古义:直送到。②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3.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

(三)一词多义

1.言:

①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 ②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词。如:秋以为期。 ②而,连词。如:以望复关。

3.作:

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如:天 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止:

①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6.载:

①记录,记载。如:史载田横事。 ②年。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引申为承担,承受。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7.靡:

①浪费。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③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

②无,没有。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申为不。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8.烈:

①火势猛。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又引申为猛烈。如:穷冬烈风。 ②光明,显赫。如:君有烈名。 ③事业,功业。如:奋六世之余烈。

④厉害,严重。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9.阳:

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②阳光,太阳。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③温暖。如:春日载阳。 1

④表面上,假装。如: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10.孔:

①小洞,窟窿,又引申为渠道。如: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 ②很,甚。如:孔武有力。

③大。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11.华:

①同“花”。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②开花。如:始雨水,桃李华。 ③美丽有光彩。如:华服丽人。 ④繁华。如:其街市之繁华。 ⑤精华。如:物华天宝。 ⑥敬辞。如:华诞,华居。

12.思:

①思考。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思念,挂念。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④助词,无实义。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戒:

①防备,警戒。如:既和既戒,既备万事。 ②告诫,警告。如:观往事以自戒。

14.雨:

①众多。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②离散。如:一别如雨。

③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

④灌溉。如:水能自雨田。 ⑤润泽。如: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四、关键实词、虚词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氓:民,男子。蚩蚩:忠厚老实的样子,一说戏笑的样子。布:货币。一说 布匹。贸,换,买。,

2.来即我谋。即:就。谋:商量

3.送子涉淇 涉,渡诃。

4.匪我愆期 愆(音qiān):拖延。

5.将子无怒 将qiāng :愿,请。

6.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乘,登上。垝垣(音guǐyuán):破颓的墙。

7.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载……载……:一边……一边……

8.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体:卜筮的卦象。咎:灾祸

9.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财物,这里指嫁妆

10.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沃若:新鲜润泽的样子

11.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耽,沉迷。

1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陨:坠落。

13.渐(jiān)车帷裳 渐:浸湿

14.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差错。贰:有二心

15.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罔,无。极,准则。德,心意。

16.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没有。室劳,劳苦的'家务活

17.夙(sù)兴夜寐,靡有朝矣 夙兴:早起

18.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言,句首助词。遂,满足心意

19.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言:音节助词。躬,自己。

20.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总角:古时儿童两边梳辫,如双角,指童年。宴,欢聚。晏晏,欢乐之状。言,音节助词。

2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信,真实;旦旦,诚恳;反,违反。

22.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是,这。已,了结。焉哉,了吧

23.薇亦作止 作:起,生长出来; 止,句尾语气词。

24.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曰,语助词无实义;莫,“暮”。

25.薇亦柔止。柔,刚长出的薇菜柔嫩的样子。

27.薇亦刚止 刚,硬、老。

26.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戍shù,驻守;使,指使委托;聘,问。

28.岁亦阳止 阳,十月。

29.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很;疚,痛苦;来,回家。

30.四牡业业。业业,高大雄壮样。

31.四牡騤騤。 骙骙Kuí,马强壮样。

32.四牡翼翼 翼翼,行列整齐动作熟练的样子,指训练有素

33.杨柳依依 依依,随风而动。

34.雨雪霏霏 雨yù,下, 作动词;霏霏,纷纷

35.行道迟迟 迟迟,缓慢

36.今我来思 思,语助词

篇4:诗经的知识点总结

诗经两首的知识点总结

《诗经》两首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二)古今异义词

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

3.不遑启居(启,古义:是跪|今义:指开启。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

(三)一词多义

1.言:①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②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

2.以:①把,介词。如:秋以为期。②而,连词。如:以望复关。

3.作: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②开始。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④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①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②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③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靡:①浪费。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②无,没有。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申为不。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③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

6.思:①思考。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思念,挂念。如:已行,弗不思也。③心情,情思。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④助词,无实义。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7.雨:①众多。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②离散。如:一别如雨。③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④灌溉。如:水能自雨田。⑤润泽。如: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篇5:诗经的相关知识点详细

1.《诗经》的地位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共305篇。之前我们总是讲是311篇,那为何我们目前只讲305篇了呢?这个是因为,这其中有6篇笙诗,这就是唯有书目没有内容的,因此后边我们就把这六篇删除开,这6篇分别是“鹿鸣之什”中的《南陔》﹑《白华》﹑《华黍》与“南有嘉鱼之什”中的《由庚》﹑《崇丘》﹑《由仪》。《诗经》亦是中国第1篇现实主义诗文,创立了我国诗文现实主义的本源。这一点许多人会搞错,误认为这是浪漫主义的本源,关键缘由是常常听多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语句,却不知道诗经里边描述的更多的基层老百姓的痛苦,更多的是体现现实主义的内容,所以是1部现实主义的诗文。

2.《诗经》的具体内容

《诗经》的内容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髓部分有对感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还有怀故乡、思征人及反压抑、反陵暴的怨叹和恼怒,常用复沓的技巧来不断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通常唯有几个字不一样,体现了民歌的特点。《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奠之诗文,祈康年、颂祖德。《大雅》的笔者是贵族文人墨客,但是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意,除开宴会乐歌、祭奠乐歌与史诗而外,也写下了一些体现老百姓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还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奠之诗文。从思想性与价值艺术上看,3颂不如2雅,2雅不如十5国风。

篇6:诗经的相关知识点详细

《诗经》两首文言知识点梳理

1、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眯眯的样子)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春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慨)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2、古今异义词

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泪水今义:鼻涕)

2.总角之宴,谈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菜)

3.不遑启居(开,古义:是跪今义:指打开。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定居。)

4.君子所依,君子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君子,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德差的人。)

3、1词汇多义

1.言:

①句首助词。例如:言既遂矣。

②等同于“而”。例如:静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词。例如:春以为期。

②而,连词。例如:以望复关。

篇7:诗经的相关知识点详细

(1) 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眯眯的样子)

2.将子无怒,春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

4. 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5. 于嗟鸠兮。(于,通“吁”,叹词。)

6. 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

7. 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8. 岁亦莫止。(莫,通“暮”。)

9.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 ”,花开花的样子。华,通“花”。)

10.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棘,通“急”)

(2)古今异义

1. 至于顿丘(①古义:直送至。②今义:表明另提一事。)

2.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泪水今义:鼻涕)

3.总角之宴,谈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菜)

(3)1词汇多义

1.言:

①句首助词。例如:言既遂矣。 ②等同于“而”。例如:静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词。例如:春以为期。 ②而,连词。例如:以望复关。

3.做:

①本意是起來起家,扩充为崛起,形成。例如:薇亦做行。 ②开始。例如:天 下之难比成于易。 ③创作,书写:自就是指物做诗立就,又扩充为著作,制作。例如:常作二铁板,1板印刷,1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例如:这其中来往种做,男女穿着,悉如外人。

⑤为,变成,扩充为当做,充做。例如:君作为盘石,妾作为蒲苇。

4.曰: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例如曰归曰归。 ②称为,说成。例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例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行:

①语尾助词。例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例如:在斩左止者,笞500。

③终止,驻足,又扩充为使动使用方法。例如:行子路宿。 ④阻止,阻拦。例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文明礼貌。例如:人而无行,不死何候。

6.载:

①纪录,记述。例如:史载田横事。 ②年。例如:自去船职,5载复还。

③装载。例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扩充为承受,承担。例如:载舟载舟,所宜沉思。

④乘坐,坐车。例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起增强语调作用,多用来动词或者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例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例如:春日载阳,着名仓庚。

7.靡:

①荒废。例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③倒下,退却。例如:左右皆靡。

②无,没有。例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扩充为不。例如:天洼地迥,号呼靡穷。

8.烈:

①火势猛。例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扩充为放火烧,例如:益烈山泽而焚之。又扩充为激烈。例如:穷冬烈风。 ②光亮,显赫。例如:君有烈名。 ③职业,功业。例如:奋六世之余烈。

④厉害,严峻。例如文人墨客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9.阳:

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②日光,阳光。例如:夕阳草树,平常巷陌。 ③溫暖。例如:春日载阳。 1

④表面上,假装。例如: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10.孔:

①小洞,洞穴,又扩充为方式。例如: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 ②很,甚。例如:力大无穷。

③大。例如:孔道之夷,为何不遵乎。

11.华:

①同“花”。例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②盛开。例如:始雨水,桃李华。 ③漂亮有风彩。例如:华服美人。 ④繁荣。例如:其市井之繁荣。 ⑤精髓。例如:物华天宝。 ⑥敬辞。例如:华诞,华居。

12.思:

①思考。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想念,记挂。例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例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④助词,无实义。例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戒:

①提防,鉴戒。例如:既与既戒,既备万事。 ②劝诫,警示。例如:观旧事以自戒。

14.雨:

①诸多。例如:齐子归行,其从如雨。 ②失散。例如:1别如雨。

③动词。下雨或者雨一样的落下。例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

④灌溉。例如:水能自雨田。 ⑤滋润。例如: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4、主要实词、虚词

诗经

《诗经》 忧患意识

《诗经》山河

诗经:击鼓

诗经--击鼓

诗经读后感

木瓜诗经

诗经:黄鸟?黄鸟黄鸟

诗经蜉蝣

诗经取名

《诗经》的知识点(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诗经》的知识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