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题

时间:2023-11-28 03:34:41 作者:萍萍之恋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萍萍之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题,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题

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本文选自《 》,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他的政治主张是 ,他认为人之初, 。

2、给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

(1)死亦我所恶________ (2)一箪食,一豆羹________

(3)蹴尔而与之________ (4)乞人不屑( )也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①乡为生死而不受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4、翻译下列句子。

(1)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___

(3)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6)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5、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词多义。

(1)今为( )

(2)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 )之

(3)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 )也?

(4)乡为( )身死而不受

7、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积累“舍生取义”的名人事例(3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一)鱼我所欲也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为不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中加线字的意思。

①苟得( )②恶( )③由是( )④独( )⑤蹴( )

⑥本心( )⑦得( )⑧已( )⑨丧( )⑩向( )

2、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依据“呼尔而与之”演变而成的成语是 。

4、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填写完整下面的一副对联。

上联:杀身以成仁,斯仁非仁也;

下联: ,此 是 乎?

5、下面的名言不是孟子说的一项是( )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运用了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很有说服力。

B. 本文选自《孟子•台子上》。《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共七篇,二百六十一章。

C.《鱼我所欲也》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孟子主张人性是恶的,本文正是从这种理论出发,来论述“舍生取义”的主张的。

D. 孟子指出,那些不能“舍生取义”的人,正是为物欲所蔽,为了“万钟之禄”“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失其本心”。

7、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例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8、选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9、这篇文章阐述了什么观点?

10、既然有比生更可宝贵的,比死更可厌恶的,那么平时应该如何做?

11、选出品读有误的一项( )

A、本文以“鱼”比喻为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

12、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这段文字运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B、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C、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本段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二)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曰:“……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翻译“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与“王好战,请以战喻”中的“请”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置酒请之 B. 战则请从C. 臣是以无请也

3.孟子“以战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其目的是什么?

4、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的意思。

(三) 月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天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攘②是③请损之

2、选出与“以待来年然后已”中“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斯速已矣 B. 惧其不已

C. 可以已大风 D.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3、偷鸡人听到别人劝告后的态度是什么?(用现代汉语回答)

4、对偷鸡人做法的评论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5、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想想自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孟子•告子上》、仁政、性本善。

2、(1)wù (2)dān gēnɡ (3)cù (4)xiè

3、①“乡”通“向”;从前。②“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③“辩”通“辨”;辨别。④“辟”通“避”;躲避。

4、(1)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2)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3)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4)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的话,我只好舍弃生命而选取“义”。

(5)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获得生命的手段为什么不采用呢?

(6)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是有人不采纳。

(7)用脚踢着施舍给别人,即使是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8)万钟的俸禄如果不问它合不合礼仪就接受它。那么万钟的俸禄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9)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

5、略(可赞成,可分析其局限性,也可结合时代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6、(1)为了(2)做(3)做、采用(4)肯、情愿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8、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二、文言文阅读。

(一)1、①苟且取得 ②厌恶 ③通过某种办法 ④仅仅 ⑤践踏 ⑥本来的思想,即“义” ⑦同“德”感激 ⑧停止⑨丧失⑩原先、从前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3、嗟来之食

4、舍生以取义,此义是义乎?

5、C 6、C

7.“如使人……何不为也?”这样写使文章结构严密,感情充沛,读者易于接受与背诵。

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9、舍生取义

10、不为苟得也 患有所不辟也 11、A 12、D

(二)1、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同样也是逃跑啊!

2、B 3、意在说明人应有自知之明,凡事要认真考虑,不要在讥笑别人的时候,自己也犯同样的错误。目的是以此批评梁惠王没有施行仁政、体察民情的错误。

4、喻所犯错误程度不同,本质一样。

(三)(三)1、①偷②这①减少

2、D

3、请让我减少一些,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止偷。

4、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5、对于错误的东西,要下决心立即改正,决不能借故拖延,更不能明知故犯。

知识扩展:[译诗、诗意]

鱼是我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欢吃的;如果不能两样都吃,我就舍弃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想拥有的,正义也是我想拥有的;如果不能两样都拥有,我就舍弃生命而坚持正义。生命是我想拥有的,但是还有比生命更使我想拥有的,所以我不愿意苟且偷生;死亡是我厌恶的,但是还有比死亡更使我厌恶的,所以我不愿意因为厌恶死亡而逃避某些祸患。如果让人想拥有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只要是可以活命,什么事情于不出来呢?如果让人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只要是可以逃避死亡的祸患,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呢?但也有些人,照此做就可以拥有生命,时照此做;照此做就可以逃避死亡的祸患,却不照此做。由此可知,的确有比生命更使人想拥有的东西,也的确有比死亡更使人厌恶的东西。这种心原本不只是贤人才有,而是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保持它罢了。

一篮子饭,一碗汤,吃了便可以活下去,不吃就要饿死。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人虽然饿着肚子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踩踏后再给人吃,就是乞丐也不屑于接受。可是现在,万钟的傣禄却有人不问合乎礼义与否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奉养以及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而接受了;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妻妾的奉养而接受了;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而接受了。这些不是可以停止的吗?这种做法叫做丧失了本性。

篇2:《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题答案

1、《孟子告子上》、仁政、性本善。

2、(1)wù (2)dān gēnɡ (3)cù (4)xiè

3、①“乡”通“向”;从前。②“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③“辩”通“辨”;辨别。④“辟”通“避”;躲避。

4、(1)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2)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3)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4)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的话,我只好舍弃生命而选取“义”。

(5)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获得生命的.手段为什么不采用呢?

(6)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是有人不采纳。

(7)用脚踢着施舍给别人,即使是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8)万钟的俸禄如果不问它合不合礼仪就接受它。那么万钟的俸禄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9)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

5、略(可赞成,可分析其局限性,也可结合时代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6、(1)为了(2)做(3)做、采用(4)肯、情愿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8、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二、文言文阅读。

(一)

1、①苟且取得 ②厌恶 ③通过某种办法 ④仅仅 ⑤践踏 ⑥本来的思想,即“义” ⑦同“德”感激 ⑧停止⑨丧失⑩原先、从前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3、嗟来之食

4、舍生以取义,此义是义乎?

5、C 6、C

7.“如使人……何不为也?”这样写使文章结构严密,感情充沛,读者易于接受与背诵。

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9、舍生取义

10、不为苟得也 患有所不辟也 11、A 12、D

(二)

1、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同样也是逃跑啊!

2、B 3、意在说明人应有自知之明,凡事要认真考虑,不要在讥笑别人的时候,自己也犯同样的错误。目的是以此批评梁惠王没有施行仁政、体察民情的错误。

4、喻所犯错误程度不同,本质一样。

(三)

1、①偷②这①减少

2、D

3、请让我减少一些,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止偷。

4、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5、对于错误的东西,要下决心立即改正,决不能借故拖延,更不能明知故犯。

篇3:《鱼我所欲也》练习题

[文笔精华]美文中漫步,品咂心灵的鸡汤……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苟( )得 不辟( ) 一箪( )食 一豆羹( ) 蹴( )尔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

(1)故不为苟得也。

故:

苟得:

(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3)人皆有之。

皆:

(4)弗得则死。

弗:

(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

(6)妻妾之奉。

奉:

3.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文学常识填空。

《鱼我所欲也》选自______。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____家大师,被后世称为_______。

[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藉……

(一)课内精读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________________

6.课文哪句话可以概括本文大意?

7.在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事例很多,试举一个典型事例并作简要评论。

8.请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二)课外拓展

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日:“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日:“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日:“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9.下列各句中加黑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妻之市 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

C.妻适市反 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10.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1.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中考链接]真题中撷英,把握中考的脉搏……

(一)阅读链接(陕西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日:“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②供帐,大为具待③。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日:“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④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日:“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①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②严:敬重。③具待:具,备办;待,接待。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语的含义。

(1)闻准入相

(2)咏适自成都罢还

(3)准莫谕其意

13.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张公谓我矣。

14.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具有哪些品质?

(二)新题链接(河南省洛阳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

15.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创新写作]共鸣中挥笔,放飞思想的小鸟……

16.孟子在宣传“舍生取义”的主张时,用对比的手法阐述人在“生”与“义”发生冲突时主张“取义”的观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请你学习这种写法,写一篇文章,来宣传你的某种主张。

参考答案

1.ɡǒu bì dān ɡēnɡ cù

2.(1)所以。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2)祸患,灾难。(3)都。(4)不。(5)通“欤”。(6)侍奉。

3.(1)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2)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3)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4)可是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

4.《孟子·告子上》 儒 亚圣

5.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我们应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做到“舍生而取义”。

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答案示例:文天样誓死不降元的故事(评论略。)

8.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了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使用比喻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再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道理说得清楚,给人印象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9.D(应为“只是”之意。)

lo.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

11.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只要大意对即可。)

12-(1)听说、听到。(2)恰好。(3)明白。

13.这是张公(在)说我呀。

14.示例:寇准具有宽容大度、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等品质.

15.示例:一次受伤后的救助垂一朵花 一次适时的看望是一朵花 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 —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意思对即可。)

16.(略)

篇4:《鱼我所欲也》练习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①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阅读题目:

1.在括号里应填入的原文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论证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请用“‖”在原文上划分层次。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联系上文来看,是指________________,它跟下文中提到的_________前后呼应,反映了孟子关于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

4.这段文字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主要是采用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这句的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使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得到生命的办法有什么不能用呢?

B.如果人们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什么不可以使用呢?

C.如果使人喜爱的`不可能超过生命,那么凡是据此得以生存的东西什么不可以用呢?

D.如果使得人们想得到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得到生命的办法,什么不能做呢?

阅读答案:

1.①故不为苟得也,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2.第一层:\"火至“舍生而取义者也”;第二层:到“所恶有丛于死者”;第三层最后一句。

3.。人固有的“善性” 本心 人性本善

4.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5.B

鱼我所欲也 练习题

鱼我所欲也教案

鱼我所欲也考点

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

鱼我所欲也 翻译

鱼我所欲也 赏析

鱼我所欲也注音

鱼我所欲也文言知识

鱼我所欲也成语出处

鱼我所欲也翻译及朗诵

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题(共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