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源芳涵”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长江之歌课后思考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长江之歌课后思考题,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长江之歌课后思考题
1,你从文中读到了长江的哪些特点?
2,文中用你称呼长江合适吗?
3,文中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你赞成吗?为什么?
4,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
1.从“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读出长江母亲用博大的胸怀,哺育着我们中华儿女!
2.合适,用第二人称你更容易抒发感情,表达了对长江的'依恋赞美之情。
3.因为长江哺育了各族儿女,使高山大海永远联系在一起。滋润了每一寸土地,推动了新时代的发展。
4.抒发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赞美之情。
篇2:长江之歌课后思考题
1.歌词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长江?
2.试比较这首诗与《黄河颂》有哪些相同之处?
3.“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一句话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
1.从从长江的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资源丰富来赞美长江
2.第一,都是表达一种爱国情怀;第二,都是对水的赞美;第三,都是通过对中国摇篮的赞美来表达中国人民的伟大坚强;第四,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第五,能够反映出并赞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3.比喻
【拓展延伸】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篇3:长江之歌课后题
⑴对作者与写作背景的解读
胡宏伟,男,歌词作家、诗人,1953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69年12月入厂当工人。1972年12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创作员,现为xxx前进歌舞团副团长,大校军衔。国家一级编剧。他的主要作品有歌曲《长江之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等。
1983年,中央电视台用整整半年时间连续播出了专题片《话说长江》,这部专题片可以说是1983年中国电视的沸点。刚开播几期便造成万人空巷的播出效果,人们不仅陶醉于长江两岸旖旎风光的再现、主持人绘声绘色的解说,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首主题歌片头曲《长江之歌》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的片头曲以音乐为主,只配了几声“啦啦啦”的人声,但旋律亲切上口、颇有气势,不久就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后来,很多人给中央电视台提出建议,希望能填上歌词成为一首歌。于是摄制组于1983年12月25日向全国发出“征集《话说长江》主题音乐歌词的`启示”。短短3个月,5000多首应征作品便从各地飞来。其中,胡宏伟在1984年新年前夕写在贺年卡上的《长江之歌》填词成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首。这首歌词被填入原曲,并在《话说长江》音乐会上由歌唱家演唱之后,便立即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
⑵对课文的基本解读
《长江之歌》的歌词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诗歌运用高度的艺术概括,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发自内心地咏唱了这条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唱出了人们的真情实感,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
歌词赞美长江,并不是直接描写波澜壮阔的长江水,而是从人们对长江的真情实感入手,将长江比作母亲,用第二人称直接抒发对母亲的赞美。
如何设置悬念,扣准文章的中心呢?可以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找出作者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学生不难找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为什么说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这两个问题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何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解读呢?
第一个问题可以抓住第1段“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和第2段“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感受到长江从雪山和远古迈着轻盈的步子姗姗走来,然后又迈着健步向东海、向未来奔去那奔腾咆哮的博大气势和波澜壮阔的宏伟景观。
第二个问题可以抓住第1段“你用甘泉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和第2段“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从而感受到长江母亲胸襟宽阔,无私奉献的崇高德。
在深入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这些意象“雪山、春潮、东海、惊涛”雪山在青藏高原上,她是流经我国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源泉,点点滴滴的雪水,化成一条条小河汇成一条巨龙向东海奔流;“乳汁、哺育、臂膀、挽起”这些意象全是关于母亲的,正是这些意象,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慈祥的母亲,一个无私的母亲,一个默默奉献的母亲,而长江正像这样一位母亲,哺育流域近4亿中华儿女,再加南水北调工程,长江施展着自己的母爱,不求任何回报,支撑着流域的发展,创造者一个又一个奇迹。
最后让学生反复咏唱“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直抒胸臆,深情地表达了中华儿女对自己母亲的象征——长江的无限依恋和热爱之情。
⑶金手指
歌词语言精练,对仗工整,结构精巧,巧妙运用比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在抒情状物、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中,塑造了长江伟大的母亲形象,表现出了长江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朴实无华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对长江的深深的依恋与无尽的赞美。
篇4:《长江之歌》课后朗读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荡涤”“磅礴”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歌词的具体内容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课文运用第二人称增强亲近感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体会歌词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借助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祖国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和无比依恋之情。
(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并掌握运用第二人称增强亲近感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有关课文内容的课件,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长江之歌》(幻灯片一),学生欣赏。
2.教师:这首歌曲想必大家都听过吧?那么它是——(学生:《长江之歌》)。
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板书课题)
二、展示图片,了解长江
1.教师出示地图(幻灯片二),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2.指名反馈:你们都搜集了哪些有关长江的资料呢?(学生简单地说一说)
3.教师:是的,长江和黄河一样,都是我们的母亲河。看,这是老师搜集的一些有关长江的资料(幻灯片三——十七)。
(在展示幻灯片五时,给学生介绍:宜宾,位于中国四川省中南部。因金沙江、岷江在此汇合,长江至此始称“长江”,故宜宾也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长江宜宾—宜昌段亦称川江。宜宾是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举世闻名的名酒五粮液,即产于这里,发达的酿酒工业使宜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酒都”。
在展示幻灯片六时,给学生介绍:泸州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交汇处,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是中国的酒城,出产闻名遐尔的名酒泸州老窖和郎酒。)
三、自由诵读,整体感知
1.教师导读:现在大家对长江的了解更深一步了。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歌词,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荡涤”“磅礴”的意思。
2.指名读生字词,教师强调:
(1)“汁”是翘舌音,“挽”的右边不能多一点,“涤”是三点水而不是两点水。
(2)指名反馈“荡涤”“磅礴”的意思。(荡涤:洗涤;磅礴:气势盛大)
3.全班齐读歌词。
四、深入探究,体会感情
1.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幻灯片十八)
2.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对歌词的理解,教师根据要点适当地进行点拨。(幻灯片十九、二十)
品读要点:
(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结合地图,“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
(2)“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另外作者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向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挽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3)“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远古”是指很遥远的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4)“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教师小结: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吧!
五、深化感情,体会文法
1.全班齐读歌词。
2.指名反馈:《长江之歌》用的第几人称的写法?(第二人称)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母亲的什么情感?(无限赞美和无比依恋之情)
3.教师:你们再读读看,体会这种第二人称写法的表达效果。
4.指名反馈,教师小结:这种写法让人读了觉得特别亲切,就像在和自己的母亲亲切地交流似的,更能体现出华夏儿女对长江母亲的热爱和赞美。
5. 教师播放歌曲《长江之歌》,学生跟唱。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可是,今天的长江污染严重,伤痕累累。我们要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我们的母亲河,让我们一起参与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一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唱《长江之歌》。
板书:
长江之歌
长江——母亲
(赞美、依恋)
篇5:《长江之歌》课后朗读反思
教学目标
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构想
学习课文前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长江之歌的内容及作者,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再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从而学会唱这首曲子。
教学准备
《长江之歌》课件、长江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懂诗句,了解诗歌的大意,领略词语的语言美和感情美。指导感情朗读。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荡涤:洗涤。尘埃:尘土。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查找长江资料
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依恋 荡涤 磅礴 灌溉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深入理解诗词,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深入体会诗中词语,并进行诗词扩展延伸,并学唱这首歌。
学生学习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说说读了诗句想了解什么?
4.交流、讨论。
5.精读第一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资源?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端,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3)默读第一小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感情。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深情。
6、精读第二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作业设计:
学唱《长江之歌》。
办关于长江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地理特点:一泻千里,滋润两岸
时空角度:充满活力,勇往直前
反复抒情:感情真挚,催人奋进
★ 长江之歌教案
★ 长江之歌教学随笔
★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
★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 党课考试思考题
★ 李白长江
长江之歌课后思考题(精选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