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abin961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泊秦淮》的阅读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泊秦淮》的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泊秦淮阅读答案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问题】
13.第一句诗“烟笼寒水月笼沙”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3分)
14.最后两句诗表面上写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另有弦外之音。那么,本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析。(3分)
【参考答案】
13.3分:“描写了怎样的景色”2分,“有什么作用”1分
参考答案:夜色浓厚,清冷寂静。(2分)
渲染了迷蒙冷清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伤感情怀(1分)
评分说明:(1)夜色浓厚1分清冷寂静1分
(2)描写的景色答出两个意象“烟雾笼罩寒水,月光笼罩沙滩(月色朦胧,凄迷),”给2分只写出一个意象的给1分
(3)意象的特点没有明确表述出来的不给分,如:“描写烟、月的景色”的.不给分
(4)作用:“渲染了迷蒙冷清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伤感情怀”给满分,
能答出“渲染了迷蒙冷清(意思相近的词语也可)的气氛”或“从侧面烘托了诗人的伤感(忧伤、惆怅)情怀(感情、心情)”也给1分
14.参考答案:讽刺那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2分)当时的唐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们不以国事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1分)
评分说明:(1)如答“批判了当时的统治者只顾享乐,不顾国家”给2分
(2)“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之情”1分“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担忧”1分
篇2:泊秦淮阅读答案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试题:
1、杜牧是____(朝代)诗人,与_______并称“小李杜”。
2、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
3、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4、“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该如何理解?
5、“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6、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2分)
7、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8、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的画面。(1分)
9、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1、唐 李商隐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事衰颓之年,还有人沉溺于歌舞升平,作者感到无比愤慨和忧虑。
4、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
5、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1分),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1分)。
6、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2分,意思相同即可)
7、D
8、凄冷、迷蒙
9、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拓展阅读】
《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整体赏析
《泊秦淮》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下面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其钧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显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了。诗中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像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这就犹如“烟笼寒水月笼沙”),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这便是“夜泊秦淮”)。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因此,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近酒家”三个字,就像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绝。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不禁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篇3:《泊秦淮》阅读答案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问题】
(1)“烟笼寒水月笼沙”两个“笼”字用得好在哪里?(2分)
(2)具体分析诗歌的后两句,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渲染了一种迷蒙冷寂的.气氛。(2分)
(2)《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的写照。全诗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意思对即可,3分)
篇4:《泊秦淮》阅读答案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诗中用一个 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 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2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3.诗的首句描绘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4.怎样理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诗中笼字很妙,谈谈你的理解。
6.本诗主题是什么?
7.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 的画面。
8.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笼近酒家 2. D1 3.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沙滩上。 4.诗人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应该汗颜的是座中那些点歌的人。这两句是一种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因此为人所传颂。
5.笼字将烟、月、水、沙四者和谐地融合一起,构成一幅及其淡雅的水边夜色,营造了柔和幽静、迷蒙冷寂的气氛,造成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6.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7.凄冷、迷蒙
8.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篇5:《泊秦淮》阅读答案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试题】
⑴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 的画面。
⑵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凄冷、迷朦(意近即可)
(2)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意近即可)
(20xx四川省南充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注释】
①.选自《樊川诗集注》。秦淮(河名):即秦淮河,源出江苏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地区,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②.笼:笼罩。这句运用的是“互文见义”的写法:烟雾、月色笼罩着水和沙。
③.商女:一说商女即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
【译文】
烟雾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歌女不知道亡国的遗恨,在秦淮河对岸的酒店还唱着亡国之歌——《玉树后庭花》。
【鉴赏】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 “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事,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隔江”承上一句“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在歌声女色之中,终于被俘亡国。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全诗景、事、情、意融于一炉,景为情设,情随景至。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感情深沉,意蕴深邃,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晚唐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这样丰富的内涵、深刻的主题却容纳在短短的28个字之内,这其中的每一个字都凝练至及。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练,只有精练才能含蓄,也只有含蓄才能见得精练。所以含蓄与精练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这首诗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运,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内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无穷,引人深思。
篇6:《泊秦淮》阅读答案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1.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2 分)
22.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作简要赏析。 ( 2分)
参考答案:
21.轻轻的雾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透着寒气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2分)
22.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不知亡国恨的统治者的愤慨,增强了抒情效果。(2分)
⑴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 的特点。(1分)
⑵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参考答案:
10. (1)凄冷、迷蒙 (2)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1)请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2分)
(2)诗中的弦外之音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古诗鉴赏】(6分)
(1)【内容理解】(2分)
烟、水、月、沙、酒家、秦淮河
[2分。答对一点得0.5分。]
(2)【名句鉴赏】(4分)
示例:作者借商女唱亡国之音的《后庭花》,表面是讽刺商女,实际是讽刺那些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醉死梦生的统治者,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4分。亡国之音1分;讽刺统治者,2分,作者感情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6、诗的首句描绘的画面有怎样的特点,请分析一下。(2分)
7、请简述最后一句的《后庭花》的相关典故,并分析作者指责商女的用意。(2分)
参考答案:
6、(2分)首句诗为我们描绘了迷蒙冷寂的画面。
迷蒙的烟雾笼罩这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边的沙滩。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寒冷的时节,而且还写出了在人的心头掠过的一丝寒意。
7、(2分)南朝陈后主在位的时候,大建宫室,生活奢侈,创制了《玉树后庭花》等歌曲寻欢作乐。作者指责商女实际上是一种曲笔,他真正想指责的是那些听歌女唱歌的人。只知道享乐,不关心国家,没有忧患意识 。
篇7:《泊秦淮》阅读答案
杜牧《泊秦淮》
1.“烟笼寒水月笼沙”首句写景。笼,即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将轻烟,,寒水、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的画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说说两个“笼”字写景的妙处。]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试品析。
5.“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6、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社会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B、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7.重点字词理解:
泊:bó动词,。pō名词,。笼:。犹:,。
商女:。《后庭花》:歌曲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终日沉溺于声色,不务国事,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至亡国,所以后人以此曲为。
【答案三】1.淡月、细沙朦胧(迷茫)冷寂(悲凉)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3.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4、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像中的未来串成一线;表明诗人对现实的痛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5.承上启下的枢钮作用,“夜泊秦淮”表明上句景物的时间、地点,且照应题目,“近酒家”引出下文。6.D7.停船靠岸;湖泊;笼罩还,仍然;以卖唱为生的歌女;《玉树后庭花》亡国之音
篇8:泊秦淮的阅读答案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问题】
6、《泊秦淮》的作者是【 】,诗中的《后庭花》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是南朝的【 】。(2分)
7、以下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第二句承上启下,网络全篇。“夜泊秦淮”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近酒家”又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
C.“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达官贵人。“隔江犹唱”的“江”是指秦淮河。
D.本诗表达诗人对国事怀抱隐忧,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的写照。
【参考答案】
6、杜牧 陈后主
7、C
篇9:诗歌泊秦淮阅读答案
诗歌泊秦淮阅读答案
【原文】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问题】
9.对本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此诗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
B.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
C.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当朝统治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作者无限感伤。
D.诗歌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清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10.“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连用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
9.(1分)D
10.(2分)此句中连用两个“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融为一体,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寄托了作者的忧愁和伤感。
篇10:杜牧《泊秦淮》阅读答案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首句写景。笼,即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将轻烟,, 寒水、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 , 的画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说说两个“笼”字写景的妙处。]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试品析。
5.“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6、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的是社会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B、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处处春景,抒发#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www.cnrencai.com,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 end#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7.重点字词理解:
泊:bó动词,。pō名词,。笼:。犹:, 。
商女:。《后庭花》:歌曲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终日沉溺于声色,不务国事,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至亡国,所以后人以此曲为。
【答案】
1.淡月、细沙 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4、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像中的未来串成一线;表明诗人对现实的痛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5.承上启下的枢钮作用,“夜泊秦淮”表明上句景物的时间、地点,且照应题目,“近酒家”引出下文。
6.D
7.停船靠岸; 湖泊 ; 笼罩 还,仍然 ; 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玉树后庭花》 亡国之音。
【原文评析】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尸,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篇11:泊秦淮杜牧阅读答案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填空
1、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重点句、词赏析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请体会“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笼”和“寒”的妙处。
答:两个“笼”字把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朦胧冷寂的极淡雅的水边夜色图。
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3、如何理解“隔江”二字?
答:“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的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
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答:后两句表面上指责歌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5、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答: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事衰颓之年,还有人沉溺于歌舞升平,作者感到无比愤慨和忧虑。
三、主旨(中心)提炼
1、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全诗表达诗人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篇12:泊秦淮杜牧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
4.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
★ 泊秦淮翻译
★ 泊秦淮教学反思
★ 经典阅读及答案
★ 《童话》阅读答案
★ 往事阅读答案
★ 《冬天》阅读答案
★ 小时了了阅读答案
《泊秦淮》的阅读答案(精选12篇)




